分析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分析论文

2022-04-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分析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文章先分析了流水施工技术特征,随后介绍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技术应用方式、单元划分问题、施工项目分析,最后介绍了流水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分析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分析论文 篇1: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研究

摘 要:对于资金密集型和外部工程环境极其恶劣的输变电工程项目来说,具有这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性的重大意义,为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对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质量风险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输变电 工程质量 风险评价

1 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1.1 研究现状

对于工程质量风险的管理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得以逐步健全和完善,到了20世纪60年代,针对工程质量风险的管理逐步趋于理论化和专业化,具备了相应的专业人才和专门研究机构能够处理今后可能发生并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西方多数国家的工程项目现今多聘用专业的工程建设咨询公司来参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具备了较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能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加以消化。

縱观当前我国工程质量风险管理的现状,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在工程建设方面,实行质量风险管理几乎趋近于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对于质量的把控也仅仅停留在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缺少完善的、具体的、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现今,我们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风险预防、风险管理的意识,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研究先进的管理办法。造成我国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国家项目管理程序中缺少风险分析这部分内容,导致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2)业主的态度。业主对于工程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风险分析这一过程也缺少必要的了解,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通过风险分析这一环节,可以加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避免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问题,并减少资源浪费。

1.2 研究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设程序开始进行变革、产权关系逐步调整、电力企业开展改革、基本建设四制的推行,原来计划体制下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发生了转变。目前,项目资本金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在输电工程建设中得到很好贯彻,但从实质上讲,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基建管理方式上,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工期、预算和性能指标,忽视了客户的真正需求,而把“让客户满意”作为项目管理终极目标,贯彻项目管理理念、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才是当今项目建设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电网建设高峰期。“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0000亿多元,国家电网总投资达到8500亿元。面对建设高峰期我国电网企业将要面临新的挑战,对于地(市)级供电企业来说,大量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纷至沓来。与此同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愈发突出,项目管理的模式化势在必行。

对于资金密集型、具有经济与政治双重重大意义、外部工程环境极其恶劣的输变电工程项目来说,对其进行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为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通过风险分析,可加深对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的认识与理解,充分权衡各方案的优点及缺点。

(2)通过审核和讨论所有已掌握的信息、数据和资料,能够明确项目的各相关前提和假设。

(3)通过风险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各种项目实行计划的可行性,同时还有利于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改善项目执行组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沟通,编制应急计划时更具有针对性。

(4)为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运营选择合同形式和制定应急计划提供依据,将处理风险后果的各种方式更灵活地组合起来。

2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

2.1 工程质量风险管理

所谓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就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采用各种管理形式,对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不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监控,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使用要求以及工程安全要求的活动过程。质量风险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当质量风险不断累积,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将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造成项目的失控,比如:工期的延长、资金的损失、成本的增加,甚至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对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这一过程包括对所有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调查。

工程质量的风险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1)对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推行全过程管理理念。

(2)强化设计风险管理,从源头上降低项目技术的风险。

(3)重视施工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评估,强调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做的好坏与否,对整个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保证了第三方的公正独立性改变了监理委托关系,保证了风险管理的公正独立性。

(5)强化了运行保修阶段的服务,降低因项目使用不当引起的风险。

工程质量风险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识别风险的来源、特征,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控制;风险应对及风险监控是风险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即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控制或消除风险,而进行处理的依据就是根据对风险因素的评价结果,从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更有效地对工程进行质量风险管理。

2.2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具有累加效应,项目每个环节的质量风险形成由两部分因素构成:一是外部风险环境对项目质量的影响;二是工序系统本身质量风险因素的影响。项目质量风险具有方向性和时间性。方向性是指项目风险传导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或者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时间性是指项目传导到另一个项目或者整个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的传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担风险的利益者不一,使得内外部存在利益冲突。其中利益方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商等等,各方形成项目价值链,任何一方的差错都会造成整个工程一系列的损失,即质量风险的传递性。

(2)工程质量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施工各参与方、施工生产过程和环节衔接信息差误。

(3)输变电项目质量风险是随着项目实施进展而变化的,因而要对质量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4)前期造成的质量风险往往是在后期显现。

(5)输变电项目的隐蔽工程多,不易于进行质量检验。若在建过程中未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建成后往往难以发现问题,从而造成质量缺陷。

3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过程

3.1 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输变电质量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就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运用系统方法认识到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评判风险可能发生的潜在原因。识别质量风险来源、确定质量风险发生条件、描述质量风险特征并评价质量风险影响的过程,是质量风险控制的前提。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较长,通常是室外工作,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对管理人员要求较高,工程的工艺具有多变性等特点直接导致了安全质量管理的难度性相较其他电力工程项目更大。施工过程中会有诸多的因素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尽管这些事故的类型并不一样,但是造成输变电风险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一定的,主要包括经济、管理、技术、环境四个方面。质量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控制管理好这五个要素。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就是工程事故处理和防范工作的重点。只有将这些因素管理控制好了,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使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下去。

(1)经济的因素。

成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作为施工单位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对成本的直接影响,在市场条件下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供应商能否履行合同约定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

(2)管理的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是否正确且适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施工方案考虑的不周全就会造成进度延期,质量下降,投资增加。这些现象都与现场管理密不可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了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工程质量的目的,需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人才资源。

(3)技术的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使用各式各样大量的施工机械,所以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也就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机械型式和组合的选择是否合理,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参数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和能否高速、经济、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机械设备只有在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使用效果和质量效果。正确地使用施工机械,并且对施工机械定期及时地进行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始终处在良好的性能状态下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是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因素。

(4)環境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环境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施工过程中气温、湿度、降水、风力等。前一道工序为后一道工序提供了施工环境,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是变化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2 风险评价的依据

风险评价主要依靠以下几点依据。

(1)风险识别的成果,已识别的项目风险及这些项目风险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需要进行整体评估。

(2)项目类型,一般来说,普通项目或重复率较高项目的风险程度比较低,而技术含量高或者复杂性强的项目其风险程度就会较高。

(3)项目进展状况,风险的不确定性常常与项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关。在项目初期,项目质量风险的表现往往表现得不明显,然而随着项目的实施,项目质量风险及风险被发现的可能性会增加,不同的阶段影响项目质量的风险因素不同。

3.3 评价方法的选择

施工质量风险的识别过程可以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即由总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层层分解来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它应用于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按照大小排出顺序,从而把它们彼此区分开来。这种方法使用灵活、易于理解。层次分析法可以令风险管理者能对拟建项目的风险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判断出工程项目的风险程度。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首先评价者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判断和计算,得到不同方案风险的水平,从而为方案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将风险分为三个层析:第一层次是指标的总风险;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包含的不同维度的风险;第三个层次是影响第二个层次的若干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将风险层层分级,有利于判断哪种风险对工程的影响更大,从而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4 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模型

4.1 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构建风险层次结构评估模型

如表1所示。

4.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两两因素进行量化值比较,可采用1~9表示重要程度。比较矩阵的赋值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方法。经过专家打分法判断矩阵如表2~表6所示。

在A目标下,R1~R18的组合权重如表7所示。

4.3 结果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结果显示,输变电施工工程质量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重大风险:现场组织、管理组织体制机制。

(2)中度风险: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进度管理、施工工序管理水平、合同约定即履行、地质特征、施工工艺方案、成本、技术审核和交底、器具调试及校验、地形环境、材料价格波动、线路通道技术水平、行业法规及规范、工程、生活必须资源条件风险。

(3)轻度风险:气候条件、财务及融资。

5 结语

本文围绕“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及其模型研究”这一主题从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内涵、质量风险、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质量风险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分析。

风险管理技术是现代项目管理区别于我国传统项目管理的不同之处,风险管理强调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对工程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或干扰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输变电工程项目复杂、投资大、工期长、具有显著的社會和经济效益,但是,这是由于投资大、工期长的特点,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因素,导致工程的延误和财产的损失。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风险因素也随之加大,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及研究工作。

但是由于每个项目都具有其特殊性,本文的层次分析法应用只针对输变电项目风险的一般特点进行分析,在进行具体项目分析时,还应该考虑每个项目的特殊特点进行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1] 朱珊.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管理[J].建设经济,2004,5.

[2] 郭鹏.施品贵.项目风险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5,21,(1).

[3]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 陈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2003.

[5] 张建设.面向过程的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0.

[6] 邱菀华.现化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3.

[7] 罗铁明.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识别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22).

[8] 冯硕,高磊.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浅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12.

作者:金伟 张印虎 郑季伟 黄立勤

分析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分析论文 篇2:

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流水施工技术特征,随后介绍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技术应用方式、单元划分问题、施工项目分析,最后介绍了流水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流水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流水施工技术在新时期工程实践中,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和时间,减少多余劳动损耗,实现连续、均衡、节奏性施工,扩大整体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减少工程建设工期,节约工程建设成本。为此需要针对流水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积极探索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灵活应用流水施工技术的有效方法,提升管理效果。

1.流水施工技术特征

流水施工技术即建设单位根据相应时间间隔有序施工,不同施工队伍按照既定时间间隔处于不同施工对象中工作。属于现代化施工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可以促进各个环节顺利衔接,优化生产效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流水施工技术需要密切联系项目施工状况进行综合考虑[1]。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技术应用方式

流水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成下列方式,第一是全等节拍式流水施工,即在工程项目中各个施工环节维持一致的流水步距以及流水节拍,除此之外,还需要保持施工队伍和施工数量一致性,如此才能实现施工技术人员的连续施工,保障工程满足进度要求,该种条件下施工技术人员没有间歇时间。第二是分别流水施工技术,该种技术方式即施工项目不同环节工程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施工人员还存在一定的施工效率差异,导致施工项目存在流水节拍差异。基于该种技术方式下,对施工顺序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可以保障各个施工队伍实现连续施工目标,施工人员间歇时间短。第三是成倍节拍式的流水施工技术,该种技术方法即借助流水节拍最高公约数设计工程建设过程所需技术人员,有效缩减施工量,加速工程建设效率。

2.2单元划分问题

建筑工程中的流水施工技术会将工程项目进一步细分成数个单元模块,随后联系不同施工单元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施工队伍,优化工程建设效率,加速工程进度。划分不同工程单元中,需要联系现实状况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并在工程单元划分方面重点关注下列问题,第一是立足于整体角度科学划分不同施工环节,并联系建筑结构特征对施工单元数量进行科学划分,在建筑项目中应用流水施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时间,通过重点关注、合理控制施工单元数量,减少施工延误现象。第二是在初步明确施工单元整体数量同时,为施工队伍提供充足发展空间,保障施工空间满足施工队伍的施工要求,促进施工作业有序开展,提升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第三是划分不同施工单元主要为了迎合工程施工进度,为此需要保证不同施工单元数量以及过程数量一致性,或超出施工过程数量,如此才能确保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实施,减少建筑工程中断裂问题,保障建筑工程进度。

2.3施工项目分析

对应用流水施工技术建筑项目进行准确定位,实际应用流水施工技术中,需要关注以下内容,第一是对不同项目分段施工任务进行细致规划安排,及时排除那些不会影响工程时间和空间的分段项目,预防相关项目影响流水施工进度,导致资源浪费。第二是联系建筑工程建设要求,针对施工过程各个细节实施准确设计。由于大部分建筑工程对应施工时间排列较为紧迫,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不但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形成明确要求,同时还提出设计全面、细致的月度计划,为此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解,充分满足业主各项要求。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针对工程进度做好细节规划设计。针对那些具有较高施工进度要求的工程项目,可以选择线条图式应用到流水施工计划当中,根据绘制方法可以進一步划分成垂直图表以及水平图表,方便不同级别部门技术人员把握工程进度要求。

3.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在某项工程中,计划建设四栋五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整体建筑面积总和是4200平方米,占地尺寸宽度为90米,长度为200米,为工程后续方便应用,于纵横向中间部位留出沉降缝,缝隙宽度是10厘米。两个沉降缝直接切割整个厂房,构成四个独立建筑。施工单位为了顺利开展项目建设工作,联系现有设备机械、施工材料以及技术人员等资源,合理设计流水施工技术,在结束主体建筑空间分割后,可以将其当成基础依据开展建筑流水施工,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第一是对不同施工单元进行划分,明确各个施工段空间参数,项目部门通过研究工程施工图,要求流程沉降缝初步实现整体建筑切割,使主体建筑划分为四种独立单体建筑。各个单体建筑在工程量、结构以及尺寸等方面保持一致,所需机械量和劳动量消耗大致相同,有效减少项目部对机械设备以及人工人员组织难度,推动施工流水方案有效落实。此外,工程为五层结构,各层建筑维持相同模式,工程量大致相同,可以将其当成主要依据对主体工程不同施工段进行合理划分。按照施工过程划分工艺参数,细分为砌体工程、混凝土、模板和钢筋工程四种施工参数,针对不同过程设置独立技术班组,提升施工专业化水平,优化生产效率,提高施工效率,优化施工质量。该项工程选择异节拍技术模式,施工队伍根据工程顺序进行各层施工,结束一层各段施工任务后,继续进入二层施工,保证流畅施工[2]。

4.结语

综上所述,和传统施工技术比起来,流水施工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性,是按照不同施工层次和施工环节有序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对施工项目和施工工序中不合理以及不协调部位实施全面改进和创新,提升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应用流水施工技术可以对资金、设备机械、施工人员以及各种投入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熟练度,节约工程建设资金。

参考文献:

[1]曾云枫.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2):56-57.

[2]吕继娟.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1):18-20.

作者:王庆辉

分析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分析论文 篇3: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予了我国各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加速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在我国建筑领域工程造价中,合理使用BIM技术能有效减轻人员工作负担,提升造价工作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工程造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相关信息不能共享。针对这样的情况,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以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打下坚实基础,发挥BIM技术最大价值,提升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其成果远超其它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要重视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改变以往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以满足建筑行业实际发展需求。利用BIM技术来进行建模,能够更好地了解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的细节,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

1 BIM技术简介

BIM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首字母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建筑信息模型化”。BIM技术是一种集成3D建筑模型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它支持诸如建筑结构、机械设备、现场布置、建筑材料等多种建筑元素,通过3D模拟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信息,能够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设计整理。BIM旨在充分利用项目基础数据的收集形成强大的数据库,加强项目之间数据的传递和共享,减少设计和施工的失误,从而提高生产力,节约施工成本。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施工组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BIM技术贯穿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始终,对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实现了全覆盖,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长,涉及的专业广,人员众多,材料复杂,都可以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对其实现统一的管理。

2 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

2.1构建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管理工作,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相关管理人员需注重BIM技术信息资源的全面综合。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在施工的初期阶段,管理人员就要做好BIM技术信息的整合,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在该系统中录入关于工程的全部信息,并在该系统内细分管理模块,开展权限管理,使得项目中的施工图纸、成本、材料等信息均可以在信息系统内得以共享。BIM技术信息系统的构建中,关键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来将不同的管理内容、模块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关联关系的构建来完善信息网络,使得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信息系统的相应信息也能够同步随着项目实施而更新,提升整体的项目管理效率。

2.2投资决策中运用

管理与控制项目投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应该密切联系項目分析调查结果,按照具体情况将合理科学的投资方案制定出来。并基于此各方参与者按照投资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对最合理的项目方案进行运用。与以往的经验结合,该阶段的造价管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后期管理效果。甚至能否成功地开展整个项目建设,多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完成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借助BIM技术构建信息采集模型,达到科学存储及整合分析项目各类信息的目的。如果项目方案较多,通过BIM技术的动态分析功进行展示与模拟,让每个项目参与者都能够按照方案内容展开经济论证,对最合适的方案进行选取。在选择方案中,管理者通过BIM的数据功能优越性统计与计算项目数据,重点按照投资预算内容,测算分析投资金额。

2.3加强顶层设计,制定BIM行业标准

实践证明,现阶段国外政府部门对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广泛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典型做法,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应动态掌握好建筑工程行业变化,加强顶层设计,积极与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开展密切合作,针对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领域存在的不足,制定出符合区域发展的BIM技术行业标准。在实践过程中,查找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并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方面进行强制性推广和普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不同参与主体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积极转变思维,不断促进BIM技术和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管理机制的深度融合,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2.4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控制好施工成本。1.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使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模拟,确定位置变化,避免后期出现重复返工的情况。2.掌握建筑市场变化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有效节约成本,为建筑企业节约资源。3.充分了解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相关方案。4.应用BIM技术调整造价工作,避免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升工程造价工作效率。

2.5竣工阶段的应用研究

工程竣工阶段是工程的收尾阶段,工程竣工阶段对应的造价文件是工程结算和工程决算。在竣工阶段运用BIM技术是以前期各个阶段使用的BIM模型为基础,对整个工程所有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此时的工程量不是预估值,而是实际发生值,此时的价格是以合同签订时采用的价格为准。工程造价人员编制的最终造价文件应公平公正,有理有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竣工结算时可能会因为工程量的审查意见不统一,此时引入BIM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纠纷,以双方各自BIM模型进行算量对比,找出区别对比分析,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保障双方的权益。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介入通过BIM模型统计工程项目实施全程数据,能帮助建设单位有效掌控项目整体情况,全方位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审查,达到全面管理的目的。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BIM模型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量的核对,进行快速的工程结算,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保障权益,达到有效造价管理的目的。

2.6实现信息共享

在没有应用BIM技术前,不同的设计单位所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那么在分享数据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纸质文件来分享,这样不仅影响信息传输时间,而且也不够安全,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通过利用BIM进行建模后,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信息构想。科学合理地使用BIM模型,更好地了解工程进度和现场情况,为企业开展施工成本控制提供帮助,针对于在企业施工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能够及时管理,推动企业更加顺利地开展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如果在设计上出现变动,那么就可以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结合,有效地了解设计变动情况,减少在变动上产生的费用。最后,还应该有效利用BIM模型来更新数据,这样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资金。

结语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其效果也得到行业认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改玲.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15):134-136.

[2]周晓娅.BIM技术在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

[3]栾凤娇,谭晓慧,薛松等.BIM 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5,33(5):192-196.

[4]钱晓琴.BIM 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8):253-255.

[5]沈鹏,姜明映,张云虎.BIM技术在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6):332-334.

作者:肖云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建筑经济论文下一篇:最新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特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