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悟

2022-09-13

感悟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大力提倡感悟, 进行感悟教学, 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解和认识感悟, 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因此, 我们必须创造条件, 用合适的方式, 努力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感悟, 真正使学生感有所得, 悟有所进。

1 引导学生学会在读中感悟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说明多读对感悟的重要性。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读法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读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通过读品味, 揣摩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如教学《鸟的天堂》时, 我设计了两次读。第一次布置了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大榕树和鸟的段落。学生通过非常投入地朗读, 纷纷表示体会到了大榕树的茂盛, 鸟的多。第二次让学生分男女读, 女生读描写大榕树的部分, 男生读描写鸟的部分。通过对比读, 学生体会到了大榕树是静寂的 (即静态描写) , 鸟是动的、热闹的 (即动态描写) , 通过两次读, 使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悟。

2 引导学生学会在思中感悟

感悟不仅要注重读, 还要注重思。“好学深思, 心知其意”说的就是在思考中感悟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在思中感悟,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 在读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在思中感悟, 尤其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发现问题, 在读中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学会在联系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注重课文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注重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的感悟, 而且能提高感悟的效率。

(1) 引导学生学会联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 引导学生品味《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关键词语“纹丝不动”, 不仅要联系“纹丝不动”所在的句子, 还要联系后问“邱少云向千斤巨石一般, 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他到最后一息, 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

(2) 引导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例如, 学习《科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 就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 理解“人一天天长, 步子也在渐渐变大”这一中心句。

(3) 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模型感悟。例如,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一是“说他‘特别’, 是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二是“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了一体”。体会这两个句子的含义,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习的课文《全神贯注》中的句子“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4 引导学生学会在议中感悟

讨论和辩论可以激发创新的火花, 使学生有顿悟之感。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中, 针对“我就在邱少云附近, 为什么不过去救出自己的战友?”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讨论中形成了两个观点一种认为应该救,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当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学生辩论中终于领悟到:不是我不想救, 而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救。学生也更深刻的体会到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从而感悟到邱少云的伟大。

5 引导学生学会在画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根据语言文字的叙述正确理解其内涵, 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用画表示出来, 也是感悟。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 让学生画出爬山虎脚的位置。教学《詹天佑》一课时, 分别要学生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以及“人”字行线路示意图。学生再想想画画中感悟到语言文字所表示的意思。

6 引导学生学会在演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描述化为形体语言,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设身处地去领悟, 已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并在表演中实现再创造。如在学习《世纪宝鼎》一课时, 让学生表演“世纪宝鼎”交接仪式的场面,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寓意。又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后, 组织学生编写剧本, 进行表演, 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精神, 了解历史背景。

7 引导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 品味, 揣摩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 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1) 添、减词比较。课文有的句子不仅表达的非常准确, 而且很精练, 很生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添、减词语, 然后同原句比较, 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2) 换词比较, 课文中有的词用得十分准确, 巧妙, 可以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 有助于学生领悟如何准确的运用词语。

(3) 变序比较。对于课文某些句段, 有时可以改变句子的词序, 段中的句序, 然后进行比较, 使学生懂得词序、句序的重要性, 弄清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 前后比较。有的课文中前后几个词语或句子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差别, 有的一个词语或句子前后几次出现, 将它们进行比较,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总之, 语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记录着人的灵性。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解读这种灵性的过程。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 应尊重人, 即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感悟教学为切入点, 以培养语感为重点, 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 才能真正全面优化阅读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素质。

摘要:感悟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大力提倡感悟, 进行感悟教学, 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解和认识感悟, 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因此, 我们必须创造条件, 用合适的方式, 努力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感悟, 真正使学生感有所得, 悟有所进。

关键词:引导,阅读,学会,感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应链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下一篇:浅谈煤矿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