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2-09-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约占脑血管疾病56.6%~80%, 致残率和复发率达20~40%[1],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80例, 并与神经内科常用药血塞通相比较, 以探讨其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 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出血性脑梗死、单纯性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干肾功能异常以及精神病患者。发病时间均为2~12h, 临床症见:肢体活动不利、偏瘫、言语不利、口舌歪斜等。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80例, 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男43例, 女37例, 年龄36~77岁, 平均 (56.5±13.6) 岁;对照组男49例, 女31例, 年龄41~88岁, 平均 (60.3±15.2) 岁。治疗前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梗死部位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心电、血压、血氧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 脱水、降颅压, 营养脑细胞, 改善脑部供血, 调节血压、血脂、血糖, 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 L+疏血通注射液6m L, ivgtt, qd, 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 L+血塞通注射液400mg, ivgtt, qd, 14d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病残程度0级;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89%, 病残程度1~3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α=0.05。

2 结果

参与者数量分析, 所有参与观察的患者160例, 所有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 无数据脱失, 疗效见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3.75%, 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

血液流变学变化 (表2) , 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不良反应事件,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为出现不良反应事件。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属于中医“中风”。中风属本虚标实, 本虚为肝肾阴虚, 气血衰少, 标实为风火相煽, 痰湿壅盛, 瘀血阻滞, 气血逆乱。治疗上以活血化瘀经络为主。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提取而成的中药制剂, 其有效成分为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 水蛭素具有高效抗凝, 促纤溶及降解其他蛋白质的作用, 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血液粘稠度。地龙主要含蚓激酶, 既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又能激活纤溶酶原, 抑制血小板聚集。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80例, 并与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80例患者相比较, 疏血通组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塞通组 (P<0.05) , 疏血通组治疗后其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明显低于血塞通组 (P<0.05) , 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说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其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注:自身治疗前后比较, *P<0.05;组间比较, #P<0.05

摘要: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 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80例, 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 疗程为14d。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疏血通组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塞通组 (P<0.05) , 疏血通组治疗后其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明显低于血塞通组 (P<0.05) , 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其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关键词:脑梗死,疏血通,血塞通

参考文献

[1] 肖农.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0例观察[J].兵团医学, 2006, 4:19~20.

[2] 冀秀萍, 张烨雄.黄芪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60例[J].陕西中医, 2010, 31 (7) :848~84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程探究下一篇: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主持传播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