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写作审计报告论文

2022-04-1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审计人员写作审计报告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审计报告是审计单位依据审计情况写出的书面文书,是审计结果的综合反映是审计成果的表现形式,如何使报告更好地体现总结性、答复性、公证性的特点呢?笔者从审计报告的主体、证据、写作方法和语言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常用文体审计报告,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

审计人员写作审计报告论文 篇1:

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适用性

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全面而系统的反映,起着链接沟通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社会公众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要作用,是审计成果的承接平台和重要转化载体。审计机关历来高度重视审计报告质量,不断探索发挥审计报告核心归纳总结作用的方法,促进审计报告适用性提升。

一、影响审计报告适用性的问题及原因

1.影响审计报告适用性的问题

一是审计报告格式规范过于简单,缺乏指导性。目前,审计报告基本上是简单照搬照套《审计准则》规定格式,文字过于简单,一般包括前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评价意见、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与处理处罚意见及审计建议等。这些结构性要素是审计报告的必要内容,但是对这些要素写什么、反映到什么程度、应当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现行指导规定未予以说明。

二是审计报告规范用语不提炼转化,影响了审计成果运用。目前,审计报告专业术语太多,未做必要的转换,致使审计报告反映情况不直观,审计报告只有撰写者自己看得懂,有关领导、阅读者、使用者看不懂。 具体表现在,部分审计报告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大都是通过会计核算过程或会计科目进行反映,以试图说明事实真相,缺乏自身的职业总结、归纳与推导;阐述问题具有片面性,缺乏从整体层面进行考虑和与具体实践结合的说明。突出表现在综合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对审计中发现的焦点、难点、倾向性问题综合分析、汇总、提炼不足,提出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不够,审计效果大大折扣。

三是报告中查出的问题不分重点,影响了审计报告质量。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是对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然而部分审计报告在反映问题方面主次颠倒、重点不明显。具体表现在:逐条列出所有问题,对于部分数字较小、性质轻微的问题,面面俱到也记入报告,缺乏专业性总结、归纳与提炼;数字占了大篇幅空间,满篇报告皆是问题,但却了解不到实质性所在,使审计报告缺少灵魂,杂乱无章,不能形成有机整体;使经济决策者忽视了重要而可靠的信息来源,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四是审计建议针对性不强,降低了审计威信。一些审计建议带有强烈的原则性、笼统性色彩,导致被审计单位不能进行具体的实际整改操作。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建议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等,都属此类。这样的建议既没有特定的对象,也没有明确的做法,一般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而迫于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整改情况考核,审计组还需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致使审计整改措施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导致审计威信下降。

五是审计评价不够规范,加大了审计报告风险。主要表现在,评价范围延伸到审计范围之外,评价的一些事项在内容上与审计事项无一丝关联;或者随意评价一些在审计中未深入涉及的问题;审计评价用词不严谨、不恰当。例如,直接引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经核实的、缺少证明性资料的情况报告等等。

六是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联动机制欠缺,弱化了基层审计报告影响力。近年来,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日益加强,上下联动审计逐渐常态化。审计中,上级审计机关往往转发各级主管审计机关工作方案,做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指导性资料,各县市参照自行编写审计实施方案。由于下级审计机关按规定一般需提前完成审计项目,便于上级审计机关汇总审核,这种形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弊端。如由于审计实施方案内容不统一,县市审计机关完成审计项目上报后,可能存在审计事项缺少或多余的现象,也可能存在重点审计事项确认不准、延伸调查不到位导致政策落实分析视角错位的现象,既影响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又弱化了基层审计报告影响力。

2.影响审计报告适用性的原因分析

一是审计人员质量风险意识淡薄。审计作为一门高度专业的技术性工作,审计人员的质量风险意识有助于促进自身职责作用的充分发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职业操守。实践中,部分审计人员常常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未能意识到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忽视了社会职责和自身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审计报告质量。

二是审计复核在实际执行中不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现行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详细规定了审计组、相关部门、法制机构的三级复核流程步骤,然而,部分审计复核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切实得到执行。表现为,一二级复核效率低,特别是相关部门复核程序,大多未严格履行,应付了事,毫无价值;部分审计机关未将责任追究制度付诸实施,审计报告中出现的差错行为,很难精确定位到审计责任的具体环节,导致无法追究具体的个人责任,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机制不成熟。

三是提升审计结果利用的外部保障机制欠缺。目前,审计机关在审计问责事由和力度方面还存在问题,对于无作为、慢作为、不经济、无效率、决策失误等由于量化定性难而难以问责。

二、提升审计报告适用性的建议

一是加强审计报告规范建设。在《审计法》的指导下,制定审计报告编写指南,对审计报告的写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加以明确,为审计报告编写提供规范指导;灵活掌握审计事项反映程度,精简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等内容,使揭露和反映问题的审计职责更加突出,提升审计报告份量;上级审计机关应结合不同时期经济工作重点,及时对审计报告模板进行完善修改,下发优秀审计报告范例,为下级审计机关提供参考和统一指导。

二是提升审计报告易读性。审计报告易读有助于降低报告使用者对报告的理解偏差,进一步促进审计机关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随着审计结果公告社会化的发展,审计报告使用主体随之改变并越发丰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越显重要。实践中,要求审计人员既具精湛的专业水平,又具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化繁为简,通俗易懂;要达到简明、清晰,逻辑思维紧密地反映审计结果,使非专业人员也能明白审计内容的目的。必要时可增加报告附注,对专业术语和关键内容具体解释,提升使用者对审计报告内容把握的准确度。

三是问题表述要主次分明。在恰当分类的前提下,审计报告中所列问题,应当是主次分明、排列有序。要做到重要问题、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必查问题、有规定的问题;次要问题、一般问题、随机问题、个性问题、未作规定的问题。这样,后续的复核、审核以及审定者、阅读使用者,能够突出重点、掌握共性,更利于阅读理解和结果使用,也为审计结果统计、汇总等工作提供便利。

四是注意审计建议的准确和可操作性。审计建议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问题分析透了,解决的办法就有了,审计建议自然也就提出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可从法规、政策、深化改革的角度去考虑,去寻找改进工作的路径,去探求解决深层次、复杂问题的有效办法。审计建议要注意准确可行才能提,做到不求数量,保证质量,宁缺勿滥。同时,应该把审计建议放在与审计处理处罚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重视,才能使得审计建议真正成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载体。

五是审计评价力求规范。审计评价要围绕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做到力求规范、恰到好处。我们接触的被审计单位有些规模很大,通过几个人,两三个月的审计,不可能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完整情况,因此,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评价,更不能超越审计专业技能去评价;评价时要留有余地,尽量不使用如非常或不可能等绝对的表达方式,可用“……基于上述发现,我们认为该部门在……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它有利于……”等表述形式,合理反映其取得的成绩和管理中存在的亮点。

六是创新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方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提升政策跟踪审计报告质量,关键要强化上级审计机关的动态跟踪指导,细化政策跟踪审计实施方案,规范审计报告模板,保证审计重点把握准确、审计方法扎实有效、审计操作规范统一,促进上下联动审计效能提升。

七是进一步扩大审计报告的运用领域。审计报告不仅要体现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使用情况、重大工程项目运行效率与效果以及事关民生的各项事项,还要揭示被审计单位的重要重大问题,同时还应注重作为一个评估标准加以运用。比如:结合资金、资源监管使用情况,将审计结果纳入政府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促进政府官员依法履行自身职责,调动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业绩好、预算确实按照预定效果进行执行的单位或项目可以保证其预算需要;而对于业绩较差,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单位或项目,甚至产生舞弊等各种重要重大问题的,可以核减或从严控制其预算,以促进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

审计报告的高效适用,归根结底依赖于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立足本质,创新工作才是关键。

作者简介:闫昭,女,汉,大学本科,山东省荣成市审计局,审计师、经济师

作者:闫昭

审计人员写作审计报告论文 篇2:

刍议审计报告的写作方法

审计报告是审计单位依据审计情况写出的书面文书,是审计结果的综合反映是审计成果的表现形式,如何使报告更好地体现总结性、答复性、公证性的特点呢?笔者从审计报告的主体、证据、写作方法和语言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常用文体审计报告,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审计报告是指审计小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就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结果向派出审计机关提出的书面文书,是审计结果的综合反映,是审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对审计报告写作的研究,学界出版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专著和专论,这些著作和文章对审计报告的内容、结构、语言和写作要求阐述甚密,这无疑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审计报告写作的方法问题,却似乎被人忽略。审计报告具有总结性、答复性、公证性的特点,把握这一特点,对研究审计报告的写作方法十分重要。就笔者看来,审计报告的写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详细了解审计报告的主体

审计报告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在审工作结束后才开始的,而应在审计工作一开始时就着手。如果是内部审计,审计结束后通常要撰写详细审计报告,报告的内容要完整。在审计开始时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历史沿革、内部控制情况、业务范围、经营规模、财务核算体系、审计年度的主要经济指标、与本次审计有关的重大事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的影响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编写审计报告的准备工作,对审计报告的写作事先有一个框架,对审计报告有一个较清晰的思路,有助于在审计过程中获取关键的信息。

收集确凿充分的审计证据

审计报告向使用者传递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其决策依据,审计过程中要做好审计底稿记录,注意收集充分有效的证据。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言辞证据、视听证据、鉴定和勘察证据、环境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外部证据。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查、监督盘点、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取得不同的审计证据。但收集审计证据要避免“滥取证”,避免收集与所要证明的审计事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所谓“证据”,从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审计档案,浪费不必要的审计资源。在写审计报告时,要凭事实说话,不可虚构证据,提供伪证。一方面,审计报告所列事实必须确凿可靠,引用资料必须经过复核;另一方面,审计所列事实必须具有充分性,应足以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决不能凭主观愿望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出审计意见。不能把没有事实根据的问题写进审计报告,也不能因为没有审查出问题,认为审计工作没有什么成绩,便把一些小事夸大,或把一些未经核实的问题写入审计报告。任何公正的、恰当的审计意见都必须有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来支持,要做到所有的审计结论都经得起推敲与考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意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审计结论才令人信服。

拟定总提纲和大小标题并撰写初稿

通过整理、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成绩和问题已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可以拟定审计报告总提纲和大小标题,然后,用数据、证据对总提纲和大小标题进行充实,用文字加以组织表述,形成审计报告初稿,这样写起审计报告就感觉轻松许多,而且不容易遗漏要点。

标题的写作可以是叙述式的,也可以是轻松或吸引人的写作风格,尽量做到标题醒目、言简意赅。审计报告的总提纲规定了审计报告的内容框架,对于保证审计报告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的完整性十分重要。所以,审计人员在拟定总提纲时要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不能够遗漏重要的审计事项和审计证据,同时,审计人员拟定的总提纲应符合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要善于概括情况,提其纲、撮其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概括。概括方法有两种一是横向概括。横向概括就是对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或正确执行经济政策的性质、做法和影响的主导面进行剖析。二是纵向概括。纵向概括是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以时间为单位进行剖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专项审计报告,以年度或月份为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概括情况,必须对全部情况了然于心,不然就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也必然概括不出典型意义的问题。

灵活使用图表方式

书面报告主要由语句、数据和图表组成,经常涉及到事项的说明、数字的比较、分析等,在进行数字的比较、分析时,如单纯用文字表达,则显得比较繁杂,如对各年度的收入、支出、预结算金额进行比较时,一些很难用叙述方式表叙清楚的数字,若如能适当运用表格进行比较,则能简单、清晰、明了地看出这些数字的发展变化,图表能增加灵活性和趣味性,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则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图表一般应放在审计报告有关内容的同一页或其附近,如果这些图表篇幅太长,对阅读审计报告的其他部分造成障碍,并可能破坏报告的整体结构,则可以将其放在附录中,同时在正文的相关位置注明图表编号。

 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编写审计报告必须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保持不偏不倚的独立态度,这样才能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性。独立、客观、公正立场的衡量标准是实事求是。独立是指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审计机构行使独立的经济监督和鉴证权,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必须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双方毫无利害关系。客观是指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判断和处理问题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不为委托单位或第三者的意见所左右,做到表述的意见有依有据。公正是指公平正直,不偏不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是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作出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综合、全面地反映在审计报告中。若审计人员严格遵循这三项原则,其编写的审计报告就会有说服力,就能够被被审计单位接受,否则,审计报告就不具有说服力,就不能够被被审计单位接受。因此,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是确保审计报告可信性的基本前提。

用语确切,措辞适当

 

审计报告表达的审计结论,既关系到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又关系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还关系到审计单位及审计工作者的声誉。审计报告的写作也是一种创作,写好一篇审计报告,语言十分重要,不下一番功夫难以把语言写得得体。审计报告的语言独具特色,在

写作过程中,经常运用模糊语言。如在审计报告中批评建议的地方,常运用“绝大部分”、“大部分”、“一部分”、“一小部分”,或“多数”、“少数”。在反映问题的程度时常用“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十分严重”、“一般”、“轻微”、“较轻”、“很轻”等。还有在判断性质时也常用“符合”、“基本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违反”等。这些语言,它们所反映的客体大多有一个明晰的界线,用得好,能起到精确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但一定要得体,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在论述问题时,用“据称”、“据悉”、“据说”一类的模糊语言,就会被认为论述无根据,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求审计报告的语言措辞要严密,判断要得体,切忌轻率浮华、信口开河。

审计建议要切实可行

经济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各单位因性质不同,其做法各异。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各有其特点,国有企业单位与涉外企业单位其特点有’别。因而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反映到审计报告中的问题亦不一样。但不论何种情况,审计报告的写作,提出问题要求准确且要切实可行这点是相同的。如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分配经费,导致经费消耗性支出过大,审计人员应从做法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做出合理的结论或提出处理意见,以利于交办或委办单位了解审计单位的情况,也利于被审计单位认识问题、改进工作。除从做法上提问题外,还可以从效益上提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投入同效益的好坏反差极大,其中必然存在经费投入不当,使用管理上有漏洞,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或者是没有正确执行部队的经济政策等因素。审计结束后,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即可根据审计结果,从效益的角度提出问题。审计人员提出的建议要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和管理要求,提出问题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不要泛泛而谈;提出建议要中肯,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要提出大而空的建议。审计建议是审计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的重要方面,审计建议提得好,对被审计单位有帮助,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报告的程度就高,审计报告的价值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否则,审计报告就不容易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重视,审计报告的价值也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观点明确,重点突出

审计过程涉及的问题很多,审计报告不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对大小事情全面详细叙述,而应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把主要问题说清楚,次要问题简明扼要,甚至略而不谈,这样写出的审计报告才会中心明确,主次分明。(作者单位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

作者:刘志强

审计人员写作审计报告论文 篇3:

“三步走”策略集成内部审计报告

[摘要]审计报告作为审计项目的最后“演出”,既是对前期审计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审计项目工作成果的最终展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结合具体实务操作从三个环节探讨如何写好一份高质量、高水平的内部审计报告。

[关键词]审计报告    五大原则    四个必须

着大数据在审前、审中的深化应用,传统的

审计报告模式已不适应当下的“节奏”。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将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原先采用的“审计方案、现场检查、审计报告”三段式工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审计报告这一独立环节有机融入前期两个环节,通过多个中期报告“组装集成”的方式进行撰写,力求使审计报告准确、客观、清晰,具有建设性和完整性。

一、报告始于立项计划和审前分析

(一)掌握立项背景和实施意图

年初的审计项目立项工作是对全年审计工作的整体性规划,既是考虑公司当前发展现状需要,亦是根据监管意见的初步谋划,也是结合条线职能部门立项建议的妥善安排,更是结合部门人力资源的总体性设计。因此,在审计报告撰写时,需要吃透立项的意图,搞清项目实施的背景、当前的经营管理形势以及监管层和领导层的总体要求等,才能辩证、客观地审视发现的问题,出具的审计报告才能经得起推敲。例如,审计部在拟定2019年度专项审计项目计划时,结合信用卡条线管理部门提出的审计诉求,将目光投向2019年以来全行快速增长的信用卡业务。通过与业务分管领导沟通、与条线管理部门对接得知,随着零售金融业务边界的不断拓宽,信用卡正逐步成为农商银行零售金融新的载体和营销模式;大批量信用卡及其衍生产品业务拓展的同时,内部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建设滞后,“重营销、轻管理”的管理模式在农商银行系统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内部审计要转变思路,不能仅仅充当“执法者”,更要将监管的要求、领导的期盼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中去,做业务发展的“伙伴”,弄清业务发展的现状,摸清存在的不足与困难;在审计过程中,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达到有效助推信用卡业务稳健快速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

(二)把握被审计单位总体现状

只有精心准备,才能深入细致地摸透被审计单位的底细,制订的审计方案才能更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意义。因此,开展审前分析工作时,要将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概况、业务经营现状、风险暴露和风控水平摸清,对资产配置、产业投向等要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用写实的手法,以分析数据为支撑,客观地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初步评价,后期根据现场审计的结果,对评价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例如,在信用卡业务专项审计审前分析阶段,一是在财务报表系统中,抓取信用卡及其衍生产品的业务状况和投放量数据,然后利用Excel表制成近三年的趋势图、饼状图和柱状图,一目了然地掌握业务发展趋势、业务分布情况和风险防控成果。二是分析研究省联社电子银行部下发的电子银行业务报表,了解其在全省农商银行序列的发展层次,通过与全省平均值、峰值等进行比较,了解到信用卡业务量在全省排名中上水平、但不良率II略高于全省均值,因此在专项审计方案和检查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信用卡风险防控体系的健全性和措施的有效性。三是利用审计系统搭建模型,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转化和分析得知,2019年1—6月份的信用卡发卡量占累计发卡量的近40%,说明2019年信用卡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需要关注业绩背后可能存在的违规情况等。四是利用员工行为管理系统中“一人控制多人信用卡”“信用卡套现一手资金回流”“不良贷款客户办理信用卡”等20多个模型对信用卡业务进行风险探底,抓取疑点数据,形成审计方案中的具体核查要点。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形成的文字和数字材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分析,专项审计的基本情况逐步清晰地映入参审人员的脑海中,专项审计的基本面初步评价也有了相应的数据支撑。

二、问题排序需遵循五大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

由于审计报告阅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一定逐字逐句地通读整篇审计报告,因此设计审计报告时,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整理编号,对发现问题进行排序,按照重要性原则对风险事项、概率事件进行科学定位,将主要、本质的内容按重要程度和危害程度依次展现给阅读者。例如,在信用卡业务专项审计报告出具前,主审人员会要求所有参审人员对各自分工事项发现的问题进行排序。而在信用卡收单业务方面,主要按照“风险控制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日常管理和例行巡查、资料收集和填写的规范性”这一顺序展开问题描述。

(二)客观性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审计项目结束后,以经过双方确认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出具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报告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所有审计事项,以审计取证单、工作底稿为蓝本撰写审计报告,对事实不清、标准不明的事项不应在审计报告中进行评价。在各类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组充分运用“现场作业控制三表”“四级复核机制”对项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力求取证单、工作底稿原汁原味地反映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确保审计报告的素材来源客观、事实清晰。

(三)一致性原则

審计报告的内容应与审计目标一致,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开展,都应该列出审计目标,制订出审计序时进度计划。在审计实施阶段,必须按序时进度,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开展;当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审计任务,着手拟定报告提纲、编制审计报告时,必须回头审视原定的目标计划是否实现,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审计组通过增设“团队长”“质量控制人”两个关键岗位,将审计方案实施要点细化成项目进度表,严格执行“T+2报送机制”,这一系列组合拳旨在控制审计目标落地实现,有序实施审计项目进度安排,完成期初设定的目标任务。

(四)完整性原则

每一份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应该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每一项审计工作的全貌,做到应查尽查、查必反映。为有效避免审计报告遗漏重要事项,主审应该合理归并、有效整理所有审计工作底稿,在此基础上列出审计报告的大纲和条目,进而完成审计报告样稿,经全体参审人员审读、讨论和修正,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初稿,报上级领导审定后,签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因此,在撰写各类审计报告时,虽对工作底稿所列问题进行了排序,但在合并同类项时,可能会出现“漏报”的低级错误。为有效避免错报、漏报事项,在征求意见稿样稿完成时,通过OA内网供审计组参审人员传阅,并明确反馈时限和要求;必要时组织圆桌会议,对查出问题的文字描述进行讨论和修正。

(五)可读性原则

审计报告应该做到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充分考虑阅读者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经历等实际情况,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术语。在报告的版面设计上,应做到图文并茂,用直观感受代替冗长的文字描述,使得审计报告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在内容提炼方面,应在描述问题时直接阐明观点,以必要的信息佐证审计论点,删除不必要的程序性描述。例如,在2019年度内部审计报告中,报告起草者没有再保持一贯的“文字码墙”做法,插入了各类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为内部审计报告增色不少。

三、审计意见建议应以价值为导向

(一)意见建议必须有效衔接

审计结果所提出的审计处理意见和改进建议,应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做到问题发现与审计意见建议前后呼应,便于被审计单位能够一目了然,快速消化和吸收审计提出的整改意见建议,利于整改计划的有效制订和后续实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资产损失。例如,为最大限度地方便被审计业务条线管理部门、具体分工单位和人员实施后续整改,内部审计报告在审计意见建议方面也作了适当调整,改变原先的“融合式”意见模式,在发现问题与审计意见两部分标题实现一一对应,使问题整改者能够一一对照;通过“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问题销号整改跟踪台账”三张表,建立和完善对账销号制度,让被审计单位能够逐条落实、有效整改。

(二)意见建议必须高瞻远瞩

审计报告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应作为公司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决策依据。审计人员应从局部与整体联系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所提的意见和改进建议不仅要便于实施,更应跳出被审计单位的环境设定,以其对全局发展的了解,从条线部门管理层面、公司长期稳定增值发展的视角,对未来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意见和改进建议。因此,不管是专项审计、后续审计还是全面审计项目,审计人员都要树立全局意识,由点及面,从宏观层面、流程机制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建议。要在发现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跳出具体业务看宏观大局,用发展的视角审视存在的问题,深挖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次机制流程问题、捕捉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等,按照“意见建议立意要高、落地实施要实”的要求撰写审计意见建议。

(三)意见建议必须合理有效

审计报告的“出炉”,离不开参审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检查人员与报告出具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充分掌握检查人员的问题设定初衷和引用的制度依据;另一方面,共同探讨论证问题背后的起因和解决之道,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建议。

例如,在信用卡专项审计项目总结报告阶段,为了还原问题检查人员的“初衷”,审计组要求参审人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明确提出自己的审计意见和改進建议,利用审计例会对问题的审计意见建议进行讨论和剖析,多维度考量,最终达成一致,形成审计报告文字材料。

(四)意见建议必须务实可行

审计发现问题最终要落实在有效整改和成果转化上,因此,撰写审计意见和改进建议时,切忌空话、大话、套话,要具体、务实、可行。只有对发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才更有价值。在此过程中,可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有效消减被审计单位的抵触情绪,提高其参与度,利于后续整改工作的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在提出具体整改建议时,需多方听取条线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充分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到有问题发现、有措施应对;必要时,可通过协助整改的联动作业模式,提高问题整改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撰写内部审计报告时,不应“闭门造车”,而是将“走出去”“引进来”运用其中,“走出去”主动联系业务具体经办人员,沟通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将条线管理部门“引进来”,参与审计项目后续共管模式,在听取建议的同时,从管理层面对发现问题进行剖析和联动整改,从机制和流程上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步提升审计整改效率和管理制度流程的适用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邮政编码:225500,电子邮箱:715366950@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陈建洪.关于内部审计报告写作研究[J].会计师, 2013(7)

李道立.撰写审计报告有“三要”[J].农村财务会计, 2017(3)

姚桂霞.浅谈内部审计报告编写的方法与策略[J].财会学习, 2017(5)

作者:姜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部队审计发展方向研究论文下一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