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集成管理服务论文

2022-04-1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技术集成管理服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关系到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有利于提升智慧社区的信息化水平,优化资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本文探讨了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含义,并分析了其发展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良性发展。

网络技术集成管理服务论文 篇1:

“互联网+”视角下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现状研究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实现了会计管理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提升了会计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互联网+”时代,借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会计管理服务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建立移动互联会计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会计管理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规范阐释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现阶段会计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交互性、便捷性差,精准性、延伸性不够,综合服务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在会计管理服务中引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建立包含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整体会计信息服务体系、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移动终端的操作等建议,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 “互联网+”; 会计管理服务; 信息化; 移动互联

引 言

在互联网时代,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抓住历史机遇,深化会计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推动了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进程,搭建了以“陕西会计网”为核心的门户网站,会计管理工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让会计这门传统而又古老的艺术开始萌发出新生的活力。财政部部长助理戴柏华指出:“会计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趋势明显,网络会计、在线财务服务、云会计、云审计等初现端倪,互联网为会计行业升级、会计人才转型、会计职能转变等方面都带来新的机遇。”[ 1 ]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要想搭上“互联网+”时代的顺风车,就必须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及时调整思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会计管理和服务体系深度结合起来,通过提升用户的价值,提高服务的便利性,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到贴身会计服务,增强用户的会计服务体验,实现信息流从信息到大数据的转化,从而实现对财税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 2 ],推动数据管理,为新常态下陕西省会计管理改革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的昨天

长期以来,陕西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滞后,给会计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例,在2012年以前,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以纸质形式进行的,且不说在报名阶段考生需到现场报名、缴费、确认信息、领取准考证等环节众多,报名大厅人多为患,审核过程繁琐费时,就是到考试正式开始前,考生至少还要跑三趟,给考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工作人员人少事多,一年到头忙于组织各种考试,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服务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在考试过程中,从试卷的印刷到试卷运送、传递、保管,聘请监考人员,分发试卷及答题卡,再到试卷的收集、整理、装订、密封、运送,组织专家密闭阅卷、登记成绩、公布成绩等,整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考试考务工作量非常大不说,就试卷的保密安全性也令考试管理部门如履薄冰,压力山大,一旦发生试卷遗失或泄露事件,将对考试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3 ]。

随着各种形式的会计考试和会计从业人员的持续增加,给会计考试和考务管理带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到2015年末,陕西省会计从业资格证持证人员有54万余人,比“十一五”末净增28万人[ 4 ],如此庞大的会计队伍,众多的考试,传统的会计考试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壮大的会计队伍需求,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二、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的系统架构及建设情况

200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陕西省抓住市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构建了全方位、多功能、数据共享的一体化会计管理系统,提升了陕西省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为实现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迈出了具有里程碑的一步。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谋发展

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化工作自2009年启动,分三个阶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会计改革和发展为宗旨,结合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实际需求,未雨绸缪,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规划顶层设计,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选择抓手,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同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案。在财政厅会计处的科学规划和精心组织下,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预期目标,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统筹规划,架构完整,信息化水平上台阶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目前,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建成了包括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安全体系和运维体系四个部分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如图1)。

软件系统包含了陕西会计门户网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考试管理、会计行业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分析决策管理、业务办理辅助平台7个子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和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

硬件系统配置了先进的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CA数字证书服务器等核心硬件设备,各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系统设计和工作需要配置终端计算机及相关外围设备,实现与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远程连接。

安全體系包含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网闸技术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建设全省会计管理异地数据级灾备中心,建立数字认证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等。

运维体系通过建章立制、技术保障和优化完善等措施,确保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提高了系统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三、会计管理信息化运行的情况及效果

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实现了财政部门尤其是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服务的需求。通过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与实施,使陕西省财政厅会计处与所属各级财政管理部门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沟通,为单位和会计从业者搭建起了一个服务和交流的平台,提高了财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各级财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了全省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实现会计管理和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标。

(一)与时俱进,资源共享,会计服务业务全覆盖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系统,搭建了会计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会计管理各项业务网上申请、预约、办理和查询;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报名、网上资格自动审核、网上缴费、网上打印准考证等功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系统,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考务工作效率;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省级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化管理;辅助分析系统,建立了全省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库,对会计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会计管理决策和会计人才建设提供依据。目前,已建成全省统一的业务数据中心和省市县三级一体化运行平台,实现了数出一门、资源共享。2013年陕西省建成会计考试信息化指挥中心,实现对全省13个考区、17个考点和121个无纸化考场的全程视屏监控、实时指挥和突发事件处理[ 4 ],会计管理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二)以人为本,便捷高效,信息化技术显优势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彰显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1)改进了无纸化考试系统,设计了题库应用策略,通过抽卷组卷管理,同一场考试只从题库中抽取两套试题,保证相邻机位试题不重复。同时最大限度利用考场资源,扩大考试规模,减少考试场次,降低题库曝光率,延长了题库的使用周期。2013年初,省级确定了拥有1 080个机位的无纸化考点。截至2014年上半年,省级考点累计承担各类会计无纸化考试15.5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政府会计服务能力[ 5 ]。(2)实现了独立网上报名功能。在陕西省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库的基础上,系统开发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陕西省独立网报系统”,实现了考生报名信息与会计从业资格信息的自动审核校验,要求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要及时更新有关信息,大大降低了考生报名信息差错率,减少了现场审核工作量,同时完善了会计从业资格信息库。(3)“网上预约”功能。针对各类会计业务办理特别是考试报名现场确认排队“前期松后期紧,节假日里一窝蜂”的现象,充分利用“网上预约”功能,将报名信息等各类管理机构信息共享,使信息得以对称,办事人员可选择避开高峰期,错时办理,管理机构也对工作量实现了可控可见。(4)实现了“零见面”服务。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中,非免试科目所有流程在网上办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方便了考生。

(三)建章立制,落实责任,系统安全保运行

为确保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系统设计了详细的安全方案。一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等十余项业务层面的工作制度,确定了九项内部管理的权力运行依据,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系统运行安全;二是充分采用先进的RSA数据加密技术,保证系统数据和全国从业资格无纸化题库安全;三是建立统一的内外网数字认证系统,通过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实现数据信息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四是采用分层权限控制、系统日志和数据备份等方法,保证系统使用安全;五是从2008年至2013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 200多万元,投入系统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控制,有力地保障了会计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四)打造门户网站,建设日臻完善,服务水平大提升

会计管理门户网站“陕西会计网”是会计法规制度宣传、会计管理政策发布、政务公开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随着信息化及政务信息公开需要,陕西省11个市级会计管理机构相继建立了会计信息网站,各级网站间实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连接全省各级会计管理的桥梁和纽带。网上业务申请、办理,网上意见征集,在线咨询解答等交互栏目的日趋完善,使各级会计管理信息网站成为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务公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

四、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诚然,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服务各级各类会计管理机构及各行各业会计从业人员、满足不同业务类型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APP移动终端、微信公众平台等的广泛应用;随着各类会计业务和从业人员对会计管理需求层次的提高,以及政府部门创新管理职能,实现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凸显出自身的一些问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互性差

目前,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以“陕西会计网”门户网站为核心平台,实现了11个市级会计管理机构各级网站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连接全省各级会计管理的桥梁和纽带。但是这些信息资源仅限于在网站间共享互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还只是在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里运行,各系统相互独立,交互性差,距离以现代信息空间理论为指导的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一定的差距,无法实现数据流在三维度空间的集成运动[ 6 ],无法在财政厅内部各个部门,甚至财政厅之外的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实现各种信息管理、数据共享、及时交流、办公自动化和业务处理的完整统一,以达到信息化、实现敏捷反应、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理想目的。

(二)便捷性差

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较为完整和强大的服务模块,功能齐全,在实现各类信息發布、业务查询、各类资格考试等网上服务方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更加注重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采取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比如在各类资格考试和评审的各个阶段,会通过打电话和发短信等形式提醒会计人员及时关注有关信息,准时参加考试和评审,体现了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但也有一些凸显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虽然实现了“网上预约”和“零见面”服务,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主力军是在校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这部分人群相对来说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在PC终端报名和打印准考证等极不方便。另外,目前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动态信息提供、引入推送和移动财务技术,不能直接通过信息平台或移动APP、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技术将信息直接发送给信息使用者,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使信息管理系统真正成为架在会计管理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让用户切实感受和真正体验到大数据时代的便捷、高效。

(三)综合成本较高

如前所述,陕西省在会计管理服务方面还没有摆脱人工服务阶段,尤其是在大型考试、资格评审、继续教育、会计论坛等综合性服务过程中,还要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打电话、发短信、布置考场、监考,或者邮寄邀请函、发送通知书等,这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服务成本。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要打印报名表、准考证等,由于没有实现网上考试和评审,在参加考试或资格评审时,居住地距离考场较远的,还要付出交通费、住宿费等,也增加了他们的成本。因此,综合成本较高。

(四)服务精准性不够

“精准”二字最早出现在传播界,要求传播者准确了解受众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获得传播效果最大化。对于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来讲,最明显的莫过于在各类考试的考场分布中,不能准确地按照考生常驻地分配考场,而是随机安排,所以经常会出现常驻地在未央区的却要到碑林区考试,常驻地在长安区的却要到莲湖区考试的情况,给考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只有依据准确的情况,才能做出科学决策,做到‘有的放矢’,”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如是说。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和日常活动轨迹来精准定位,实现管理系统的精准服务,是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的。

(五)服务延伸性不够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约1 500万持证的会计人员,其中25%失业,其他75%在岗的会计人员人均年收入不到5万元。与此同时,我国大概有约6 400万家小微企业需要会计服务。供给的结构性过剩和需求缺口同时存在[ 7 ]。毫无疑问,这种矛盾在陕西省也是存在的。搭建好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桥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蓄水池功能,实现人尽其才,企业找到最好的会计服务,达到一切可能的价值要素和社会资源实现最佳结合。从这个节点来看,陕西省会计管理与服务还有很大的延伸空间,将有机会与其他行业实现跨界整合,联合其他行业机构一起为企业服务,通过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五、优化措施

作为政府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政府管理经济水平的能力。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基础好、起点高,早在桌面互联网时代,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就抓住市场机遇,迎合客户需求,审时度势,打造了信息化平台,“陕西会计网”更是成为了一张服务陕西会计从业人员的名片,为会计管理服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使会计服务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对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会计管理服务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移动互联网发展,如何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引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是摆在会计管理服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1)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支付等技术成果,以桌面互联网会计服务为基础,以手机、平板电脑进行会计信息化管理服务为载体,研究开发适应移动互联网用户终端的移动会计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两个体系的无缝对接,建立包含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整体会计信息服务体系。

(2)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在会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版网站、移动服务平台和手机APP等,实现在移动终端上访问手机版陕西会计网,建立“掌中宝”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会计人员信息查询、证书业务办理、考试报名、在线学习,了解会计相关政策及信息,同时还可享受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便捷的交互,给会计人员带来很多便利,降低学习和考试等相关成本,同时提高信息推送的及时性,方便用户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会计信息,实现会计管理服务的实时化、便捷化、精细化、全面化和精准化。

(3)近年來,陕西省在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狠下功夫,制定了《陕西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等长效机制,为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以期为实现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会计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随着陕西会计领军人才行政一期和企业一期的顺利毕业,标志着陕西省高端会计人才计划已初见成效。接下来,建立陕西省高端会计人才库,管理、引导好高端会计人才,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平台,使他们在会计整体队伍中素质提升,提供会计咨询服务,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

(4)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资源共享越来越便捷,会计服务也要紧随时代节奏进行转型和改革,推动会计服务创新。通过搭建“财务云平台”,“会计服务共享中心”等为小微企业提供以代理记账、税务筹划、纳税申报、审计等业务服务,一方面为小微企业节省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成本,通过对其财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与金融机构等深度融合,寻求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为会计人员提供求职、就业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实现双赢。同时通过对会计服务信息数据的加工和整合,推进政府管理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会计服务从线下到线上,从“面对面”到“隔空服务”的飞跃,不仅进一步提高陕西省会计信息网的活跃度,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而且能够激发政府会计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突破和管理思维提升[ 8 ],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管理的需求,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服务质量,实现会计服务交互性和延伸性的提升,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务广大会计人员,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结 论

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服务陕西会计人才、服务陕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迎着时代浪潮,深化改革,创新理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面对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春风,也凸显出了自身的不足和发展瓶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互联网+”与会计管理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陕西省会计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担重任[EB/OL].中国商业电讯,2015-07-24.

[2] 秦荣生.“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20-24.

[3] 王范儒.化“三难”为“三优”增“三亮”[N].中国会计报,2013-04-12.

[4] 王范儒.信息化助推会计管理转型升级[J].财务与会计,2016(13):6-7.

[5] 王范儒.实现“五化”是提升会计管理的有效途径[J].西部财会,2014(7):27-28.

[6] 王舰.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7] 王久立.会计服务与“互联网+”的亲密接触[N].中国会计报,2015-07-17.

[8] 屈涛.会计人必备新思维“互联网+”助推会计变革[N].中国会计报,2015-07-20.

【基金项目】 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陕西会计学会“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kjxh2016-10);陕西教育会计学会“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研究”(15JC028);陕西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深化我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xgj1612)

【作者简介】 张学平(1973— ),男,甘肃武威人,高级会计师,陕西科技大学财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管理会计实务;许凯(1975— ),男,江苏扬州人,陕西省财政厅会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政府会计管理

作者:张学平 许凯

网络技术集成管理服务论文 篇2: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关系到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有利于提升智慧社区的信息化水平,优化资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本文探讨了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含义,并分析了其发展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智慧社区 管理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 信息化

1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含义

1.1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一个社区综合服务网络,它以云平台、FTTB/FTTH、WIFI、3G网络为依托,为社区居委会提供智慧社区平台,为社区物管提供数字物管,为社区商家提供适应各自行业管理和服务需求的数字商家平台,使得社区居委会、物管、商家能够通过服务平台向小区业主提供政务、物业、商圈服务;同时,管理服务平台集成公用事业单位(水、电、气、电信)的缴费平台和银行的支付网关,为业主提供社区一站式的便民支付服务;集成门禁、车禁等业务平台,为业主提供一卡通服务。小区业主可以利用统一的业主号/业主卡为身份识别标志,以电脑、电视(IPTV)、手机为终端,通过三屏互动的方式享受服务平台提供的基层政务、物管互动、联盟商家、便民支付和一卡通等社区综合配套服务。

1.2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特点

从总体出发,“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需要有如下主要特点:

(1)突出管理创新。该系统平台软件要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街道、城镇、社区的各种管理职能,形成覆盖各街道、社区和行政村的网格管理体系,结合手机客户端应用系统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对涉及基层社区“十项职能”如:党群工作、综治维稳、民政救助、劳动保障、计生卫生、城建城管、信访调解、帮教服务、警务治安、流动人口管理等事务进行整合,实现办事申请、居民诉求、受理、办理、回复的“点到面”立体服务。

(2)突出通道创新。该系统平台与基于互联网的民生服务系统对接,建成覆盖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的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共享通道。城乡居民通过互联网络、热线电话、一键通呼叫器、手机、LED触摸屏、服务大厅等均可提出诉求,并得到各类社会服务和政府公共服务。

(3)突出民生服务。该系统平台通过民生服务系统构建社会组织参与的各种便民、就业、健康和惠购服务内容。建设集中式“信息处理中心”,整合社区(村)、街道(乡镇)和区(县)的便民服务机构、就业招聘单位、医院和卫生院、各类服务商家等资源,拓展信息化民生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各类人群的民生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接的信息化服务网络。

2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相关职业培训不能跟上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而现有的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的管理人员是政府机构和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对于政府机构人员而言,由于我国智慧社区起步较晚,2011年才建成了第一个智慧社区——厦门康乐智慧社区,使政府机构大都没有智慧社区的管理经验,需要对其进行后期职业培训,而他们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学习动力,导致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难以完全发挥效应。社区物业管理人员由于流动性较高,入职门槛低,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其次物业公司又有成本控制的考虑,后期职业培训又难以及时跟上,导致物业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管理服务平台不匹配,发挥不出百分之一百的效用。

2.2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存在困难,未形成经济社会效益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在省市综合管理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对市级各综合管理服务资源进行的数据整合,需要市一级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它是在现有电子政务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对数据的进一步的深入的挖掘。然而目前在整合工作中的体制、管理和标准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纵强横弱”、“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等现象仍然存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绩效评估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由此造成了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到目前为止,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还没有形成明显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3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单独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

大多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都是为某个社区专门定制,无法很好地满足其它社区的大面积覆盖需求;系统重复开发、独立运营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智慧社区的成功,极大的促进了与智慧社区配套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开发;另一方面,由于智慧社区是在试点成功后,由点到面展开的,各地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上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了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重复开发。

2.4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本高,获得效果难以立刻体现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一项惠民工程,它的根本目的是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包括:政务公开服务、网上办事申报服务、两新组织管理服务、便民信息服务、健康信息服务、惠购信息服务和民情民意交互服务。然而要实现这些功能服务就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这种建设效果在短期内难以立刻体现,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因此,如果仅依靠企业投入進行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就无法满足当前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求;一方面,很少有企业拥有这方面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平台的建设不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率,企业也不愿意进行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2.5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日常维护成本较高,资金来源有压力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一项复杂的软件系统,其运行需要相应的硬件系统进行支撑。如视频监控联网管理子系统就需投入大量的监控终端,在各监控终端之间还要建立高效的数据交换机制,建设数据存储和交换核心机房,才能实现社区的智能化监控。这些设备、线路需要进行定期维护,而核心机房则需专人进行维护,从而造成了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日常维护成本较高。现阶段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其公益色彩较重,收费服务罕见,造成日常经营的入不敷出,资金来源紧张。

3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面临问题对策

3.1多种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就政府机构管理人员而言,政府首先要建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委派专人负责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将管理成效与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相结合;其次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邀请研究“智慧社区”的有关专家教授做讲座,办智慧社区有关的培训班,组建代表团到有这方面经验的兄弟社区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就社区物业管理人员而言,物业公司一是要加强员工入职后的培训,与具有资质高职院校展开深入合作,进行有关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培训;二是要适当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降低员工的流动性,从而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实现公司业绩的良性循环;三是要适当提升部分职位入职门槛,打造智慧物业管理的金英管理阶层。

3.2统一思想,实现资源整合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務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真正的发挥其效能,各部门首先得从思想上认识到资源整合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做到三点。一是各部门要深化理念,全面结合,真正做到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有所突破,要坚持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二是立足体制,完善机制,通过抓领导、领导抓的有效方式,强化各层面间、部门间、人员间、信息间的衔接和沟通,切实发挥资源整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变“要我整合”为“我要整合”,切实发挥资源整合的实效性,实现资源整合机制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实质性转变。三是依托基础,深入推进,资源整合要在电子政务数据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其不应拘泥于形式,要力求从实效出发,重点抓好各部门内部的相互整合,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公安主力,统一调配,相互协作的工作局面。

3.3注重交流合作,避免重复开发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投入,重复开发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要避免的资源的浪费,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智慧社区的顶层设计,通过访谈和专家论证会,从总体把握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出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行业标准;二是要注重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新建地区应向有相关建设的经验的地区学习,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考虑平台代码的可复用性,对于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平台的开发,降低平台的开发成本。

3.4前期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后期引入商业模式

在前期,政府应加大对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支持;由于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需要多部门协调,系统庞大,对人力和物力的要求很高,而政府在资金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弥补一般企业的不足,完成平台的建设。在后期,由于平台日常维护仍需一定的支出,光靠政府财政的补助,不但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因此,平台应注重引入商业模式,加强与社区内企业的合作;如在惠购服务模块,平台将优质的商品推荐给社区居民,向相关企业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作为服务费用,从而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化经营。

4结束语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智慧社区软件层面的综合应用。因此,利用先进管理服务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不仅有利于社区民众,更有利于提升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对社区的智慧管理与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大鹏.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周洁,梁小明,黄海. 我国智慧社区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探析[J]. 中国标准化,2013,11:88-91.

[3]焦俊一.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的探索[J]. 物联网技术,2013,02:8-11+13.

[4]张彭,王轶斌,沈玉梅,李若思. 基于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智慧社区的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6:83-84.

作者:朱亮 黄春林

网络技术集成管理服务论文 篇3:

基于创新理念优化档案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充分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充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理念;信息时代

新时代档案管理的目标,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进而形成档案信息远程传输和社会共享的完整服务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单纯依靠手工检索、人工调卷,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更好地为国家的利益服务,为全社会服务。

一、信息化时代创新档案管理服务工作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是纸质档案管理占着主体作用,这样不仅降低管理工作的效率,还可能增加产生错误的几率,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质量。并且在日常生活和自然作用的影响下,纸质档案可能在空气中受到腐蚀和火灾的破坏,失去的数据和信息可能无法修复,对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工作负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保持档案的完整性就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并且纸质档案管理的存在繁琐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询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搜索和寻找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量。而在信息化时代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可以充分的保证档案数据的有效保存,减少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当然,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和可有有效的保证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充分提高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二、推进档案信息化的策略

1.建立规范体系

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信息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同时,档案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所以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的规范体系,切实推动档案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學化。

2.完善安全措施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落实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人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得文件保密性变弱。为此,要提高档案人员的警惕性,从根本上铲除黑客对信息系统的威胁。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

3.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三、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1.档案工作者要建立多样性的档案服务模式。

信息环境下,档案工作者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以摒弃传统的被动式的档案管理为主动式的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服务层面,将档案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采取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以使得档案服务落实到位。档案管理的服务化,就使得原有封闭式的档案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放化,以满足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档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将档案资料封闭起来,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档案管理服务化就是将档案工作向社会延伸,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使得档案信息得以合理利用。

2.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实施标准化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得传统的文本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就必然对档案管理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创新理念,基于信息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档案管理制度的构建非常必要。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按照规范执行,同时根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将行业技术标准明确。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信息技术,以网络为载体延伸到各个职能部门,形成沟通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运行,使档案管理部门获得高效准确的信息。

3.应用云计算技术对档案管理予以优化。

云计算技术逐渐渗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档案管理中应用云计算技术,就是应用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对档案资料在“云”端管理,档案资料存储在“云”端的档案数据库中,所有的档案信息资料因此而实现了集成化管理。应用云计算技术,就是档案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传输到“云”端的数据库中。如果用户需要档案资料,登录到“云”端进入到一站式检索界面就可以获得相关的服务,由此保证了档案信息管理质量,提高了档

4. 创新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机制

如今信息化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资源利用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信息化的应用价值,想要提高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利用率,就要求充分体现资源共享和有效的档案管理体制。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枯燥和乏味的工作,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就需要完善当前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员工应该及时的提出表扬和晋升的机会,树立优秀的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同时激发出管理人员对于学习信息化的积极性。有一些机构缺乏创新意识,对于自身的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机制没有及时得到进行完善和创新,也没有正确了解到信息化档案处理对于档案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通过在信息化时代下创新档案管理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机制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案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档案的处理效果,这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同时还需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掌握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因此需要提高档案雇你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使其不断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利文.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J].今日科技,2018,No.462(05):63-64.

[2] 李文龍.关于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17):295-295.

[3] 董栗彤,董丁硕.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v.21;No.378(12):186-187.

(作者单位:邯郸市邯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马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网络人事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战略管理中的文化创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