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作为现代人的生活交流方式,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特质和关系表现出异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但教育主客体的地位和关系不变,这对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采取新的方式,这样才能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质量水平的提升。新媒体主要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来提供的相关服务,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加以应用就能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目标。基于此,首先主要就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的体现加以阐述,然后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变化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加以分析,接着就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

一、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的体现分析

1、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体现分析

新的发展形势下,在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背景下,教育的模式也有了变化。一些新媒体的出现在教育中的应用作用发挥愈来愈突出,新媒体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主要就是在综合性方面有着鲜明的呈现。新媒体的技术和传统媒体相比在综合能力上比较强,能够在信息储存量上比较庞大,对信息的保存时间比较长。还有是有着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内容,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自由的编辑以及复制传输等。在信息表现的形式上也比较多样化,能够通过手机以及微博等来对信息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呈现。

新媒体特征还体现在互动性层面。在互动性的特征上,能实现双向的交流,将人机互动的特征得以鲜明呈现,能体现出人性化的应用。新媒体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信息的接受者以及传播者的角色上互换。可有效实现平等互动的交流,在受众的主动性的地位上就能得到有效确立。这一互动性的特征也在个体性方面有着鲜明的呈现,能有效实现新媒体的维系以及发展。

除此之外,新媒体特征还体现在即时性的特征上。在新媒体的应用下,能够实现信息传递的即时性,能够在信息的传播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的动态,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时性优势得到了保证。

2、新媒体的主要功能的体现分析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运用,教育领域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比较注重,之所以能够对新媒体得以广泛应用,就是因为其自身有着优势功能。在这些功能中比较突出的是舆论功能,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能通过新媒体来形成舆论,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比较鲜明,就能通过交流认识来形成统一的社会共识。还有就是在传播舆论以及设置舆论的作用发挥上也比较突出。

再者,新媒体功能还体现在娱乐功能层面。在这一功能上主要是其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理等需求,对社会化的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满足。新媒体的功能还体现在文化载体功能方面,新媒体能够创造文化以及交流文化和传播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功能是比较突出的。除此之外,新媒体的功能还体现在教育层面,通过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就能保障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将教育的范围得以扩展,使教育的成本也能得以有效降低。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变化和管理创新重要性分析

1、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变化分析

新媒体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在思想政治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就表现的比较突出。在具体的变化方面主要体现在社会空间的无屏障方面,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封闭式的单向传播模式,而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教学的空间有了扩展,能够通过新媒体的应用对舆论力量得以有效的展现。学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舆论同化迹象愈来愈强化,主要就是因为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会受到媒介舆论的控制,还有是在社会的负面信息方面开始逐渐的膨胀。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环境方面的变化来看,则主要体现在对信息传播的海量化的变化,以及在人际关系的虚拟化的特征上体现的,还有是在教育平台的多样化方面的变化。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还体现在文化环境层面。主要就是对文化环境的变革产生了促进作用,在网络语言的盛行以及文化消费的多维性和选择性的特征表现的比较突出。而在文化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层面,则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辅助存在着断裂的问题,在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上出现了弱化,在社会道德标准方面被游戏化。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变化,还体现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层面。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学习层面主要就是由于知识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以及没有系统化的呈现,使得学生不能对其中的要领得以掌握。这就会使得学生在对实际问题考虑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极端的现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比较不利,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阻碍。对学生的价值观方面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使学生的网络民主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开放意识得到了培养。

2、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有着其重要性,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实际需要。能够在对新媒体的应用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有效优化,在效率水平上得以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能够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得以有效优化,在教学管理中的视听效果方面能良好呈现,这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优化。

再者,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对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只有在教育上得以充分重视,才能保障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中去。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层面,通过新媒体的应用就能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有着保障作用。同时,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对教育理论加以丰富发展的实际需要。

另外,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使教育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并且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地位已经愈来愈突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技术操作层面的要求也有着提升。这就为新媒体的进一步深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应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需求也比较符合。只有充分重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良好应用,才能真正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问题和挑战分析

1、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问题分析

从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中,对新媒体的应用情况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相关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现实和虚拟间没有得到紧密的结合。传统教育方法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对于新媒体环境的到来,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重视虚拟空间和现实教育中的关系良好处理,以及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教学体系,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阻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新媒体应用,存在着随意性的现象,没有注重创新意识的融入。在将两者进行结合过程中,由于没有注重和实际相联系,采取的是生搬硬套的方式,这就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良好呈现。有的在新媒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对新媒体应用的形式化比较突出,没有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发展等层面紧密结合。从而就造成了新媒体应用的效率低甚至是无效性的问题。

对新媒体应用过程中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化。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在对新媒体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在教育内容的形式上比较单一化,没有将教育性和观赏性得到有机的结合,对教学的内容丰富化和趣味性没有重视。这些方面的问题就会造成教学的整体效果不佳,新媒体的互动作用以及交流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整体的教学效果上不佳。

再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新媒体应用的硬件设施水平比较差,以及在软件方面相对比较落后,专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由于各个学校的资金水平以及教学的资源等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新媒体的软硬件设备的质量水平分化比较严重。而在对新媒体应用的人才方面也比较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得到完善,一些老师对新媒体的应用技术的操作不熟练,在技术应用的效率层面相对比较低下。在这一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就必然会造成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效果不佳。

2、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新媒体的互动性的功能上来看,就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互动性使得信息发送以及接收的信息交流双向性比较突出,这一功能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没有的。同时在道德规范以及新媒体间的隐匿性的落差也比较大,通过新媒体的应用,只能够对教育的任务得以完成,但是对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的思想道德问题的解决就有着很大的难度。还有是在信息网络化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教学的方式等都有着改变,而保持教育的良好发展就面对着很大的压力。

另外,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挑战还体现在,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下,这是对新的事物的首次应用,在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下的教师,能否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得以良好呈现,就关乎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面对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优化就比较重要。这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新的发展要求。

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够保障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就要能从多方面加以详细分析,并要注重措施的科学应用以及和实际的教育情况紧密结合。只有从基础工作上得以完善和强化,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发展,笔者结合实际探究了几点优化措施,希望能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发展。

第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要能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更新。在实际教育观念上要和时代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并积极树立教育和受教育统一的主体观念,和时代变化及时的跟进,对时代观念及时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得以及时转变,才能保障教育管理的优化发展,对工作创新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面对网络化的发展时代,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就能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发展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从教育资源上进行整合就要注重人力资源层面的整合,将师生的关系能进一步强化融合,两者要能相互的渗透。教师要能对学生的培训工作能够得以加强,在教育的形式以及内容层面得以完善化。还要能注重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对新媒体的应用以及传统媒体的应用要能进行综合化,两者的科学结合就能够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比较有利。对管理资源的整合方面也要能得以充分重视,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有效注重,才能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优化。

第三,注重对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体平台的完善构建。从多个层面来保障新媒体在学校中的建设完善性,对教育网站的建设要能科学化,从思想阵地上要能得以占据。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来看,可以在学校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站的建设内容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讨作为重要的平台,对相关的思想理论加以宣传。还要能将比较实际性的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其中。不仅如此,也要能够对门户网站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以渗透,并要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以及渗透力不断的强化。通过社会网站以及论坛等对先进的思想理论加以培育。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要从内容上进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的,在内容上要能和时代发展背景紧密结合,及时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更新,保持内容的时代性发展特色。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局势,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宣传工作进行加强,在富民强国的理论宣传上进行加强,将这些内容能够生活化的呈现,这样才能有更大的价值体现。还要能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灌输职能充分发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中充分融入。

第五,为促进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学校在各方面的投入以及监管方面就要能得以强化。要结合实际增加对新媒体的经费投入,对经费的投入以及新媒体设备的配置情况科学合理的研究。只有在基础设施上得到了有效保障,才能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再有就是要在新媒体监管的力度层面进行加强,通过相关的制度制定与完善,使得监管能够有制度可遵循。在监管的队伍建设层面也要能得以加强,从多方面来保障新媒体的应用效率充分提升。

第六,从立法的层面对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加以规范化。这就需要能够创新新媒体制度管理的方法,在立法的力度上要进一步的加大,从而来为新媒体的信息能健康的传播打下基础。从具体的措施实施层面,就要能在制度的建立上完善化呈现,要对新媒体进行全面的覆盖,对制度的缺失问题加以弥补。还要能够在行业自律方面不断强化,将新媒体的应用人员的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工作得以加强。只有在这些方面得以完善,才能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新媒体的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就要注重和实际相结合,在健全完善的新媒体环境前提下,才能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现状来看,还有诸多方面没有得到完善,对此就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补充应对,从多方面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质量水平提升。希望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文华.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考[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2] 齐  阳. 探究新媒体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3] 郭  旋.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亚太教育, 2015(29).

[4] 马晓明, 张  冲. 新媒体传播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5(01).

[5] 刘晓黎, 陈登会.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的建立及路径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02).

[6] 杨  然.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2015(01).

【作者简介】

田思(1995—),女,汉族,重庆武隆人,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本科生。

作者:田思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及发展趋势

[摘 要]作为现代人的生活交流方式,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特质和关系表现出异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但教育主客体的地位和关系不变,这对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从微信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入手,通过比较自媒体与政务媒体的主客体关系和实践过程,总结政务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可预见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自媒体

[中圖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主客体特质和关系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特质及其关系的把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的逻辑起点。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交流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日趋弱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给高校政务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将政务媒体放到整个新媒体行业发展背景下去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探索的途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特质和关系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遵循基本的实践过程和特征,即包括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媒介系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改造是在强制和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下完成的,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交互方式、思维方式、存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不仅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或载体,它还创造了一个区别于传统世界的新的生活社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过程与规律、途径与方法均表现出异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早就指出现实的人具有两重存在, 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同时人的自然存在也不能脱离社会存在, 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存在。在新媒体环境下,现实的人就是以一种区别于自然存在的社会存在,他的身份地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与现实世界有天壤之别。由于互联网技术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使得新媒体成为一种主体性的、互动性的、系统性的、复杂性的社会工程。[1]在这种条件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呈现“多维化”和“不可控性”特征,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于社交和互动交流需求,具有多重身份和性格,规则约束性降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则呈现“模糊化”的表象,为了获得教育客体的身份认可,教育主体更多是以网络虚拟形象或者以新媒体产品的形式存在。新媒体本身的社交互动性非常强,加之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虚拟性的存在,使得教育主客体的自然属性降低,从而被赋予更多异于真实世界的社会属性和标签。此外,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新媒体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媒介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新媒体出现“一体化”趋势,表现为新媒体产品或内容既蕴藏着教育主体的主观思想和目的,同时也发挥了媒介的作用特性,这种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也使得其本身的主体性降低。

(二)教育主客体地位和关系不变

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与自决性使得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特质更加凸显,表现为教育客体在教育中参与的自由权、信息选择的自决权、价值认同的自主权、信息反馈的主动权等。[2]这导致在学术界出现了“客体论”、“双主体论”、“学生单一主体论”等过分强调客体地位,忽略和降低主体作用的论点。[3]

从实践对立统一的规律来分析,教育主客体是存在内在矛盾的,思想教育是一种人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或者情绪进行改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势必会对教育客体的原有思想产生冲击而引发思想矛盾和冲突。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看,教育的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发起的指向性活动,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都是针对教育客体的,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客体属性没有变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主体客体化”或“客体主体化”的主要原因是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双向互动特点,一方面,教育主体不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通过新媒体媒介作用于教育客体,这从表面上弱化了教育主体的直接教育职能;二是新媒体媒介的双向互动性从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教育客体的“反哺”作用。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所谓的“反哺”作用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即互动虽然是双向的,但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主动性,一旦教育者中断互动,则受教育者基本不存在主动进行互动的可能性。另外,虽然在新媒体时代,教育主体更多地依靠媒体间接对教育客体完成教育过程,但媒体的产物却仍然源自教育主体的主观意识和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仍居于教育过程的主导方面,性质没有变;受教育者仍居于教育的从属方面,这一点性质也没有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就没有改变。

二、从主客体关系角度分析高校政务媒体发展方向

在目前的新媒体形式中,微信和微博是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类型。微博的特点是开放性、强互动性、弱关系性,而微信的特点是精准传播、内容核心、强关系性,这使得微信公号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根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团队公布的2016年《中国自媒体发展报告》结果,在TOP100公众号中,自媒体占比达82%,党政类仅占2%。在TOP100自媒体中,大众生活类(娱乐、文化、情感)占比过半,高校的政务微信公号与自媒体微信公号的差距明显。从网络世界的大环境看,由于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和网络传播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避开其他媒体存在而独立进行,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分析自媒体与政务媒体的实践过程有利于从本质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

(一)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客体的一般内在需求,这是实现目标“教育客体”参与教育实践过程的前提

在清博指数发布的《2015年度500强文章解读|独家》中,39%的文章为幽默搞笑类,18%的文章为心灵鸡汤类,13%的文章为时政热点,深度文章占9%。可见,大众对于新媒体的主要需求为个人情感及社会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主要是第三层次的感情和归宿需求及第四层次的社会需求。这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满足教育客体对于新媒体的这些一般内在需求为前提,否则就无法吸引教育客体主动参与教育实践过程。

(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产出内容的现代性转化,这是“教育客体”能否接受教育的关键

“现代性”可以理解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性质或品质, 以及人们对这些特殊性质或品质所获得的某种体验。[4]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资本或文化商品,所不同的是,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除了具有文化商品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的精英化和政治化与新媒体的大众化和娱乐化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的现代性转化是这种特殊形式的文化产品融入“教育客体”网络生活的关键。一般认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应具有三大主要特征——世俗化、理性化、开放化。[5]世俗化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以一种平等性的姿态与学生对话;理性化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要有理有据,使学生有获得感,能引起共鸣;开放化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在主流价值观方面要具有包容性,擅于求同存异。

(三)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作为自我教育实践过程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产品的输出就代表教育实践过程的完结,由于高校政务媒体的产出内容代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这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或用户期望是不相符的,有时甚至是相违背的,这就使得主客体关系矛盾更加突出,与之相呼应的也存在合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这种冲突合作關系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和自我实现。这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价值和根本目的的实现,并最终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6]如何在学生新媒体自我教育这一主体实践过程中更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和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也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根本目的。自我教育具有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社会性、终身性等基本特征。[7]由此带来的启示有,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其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产品创作中;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格化情感体验,通过自我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四)自媒体的成功经验给政务媒体实践操作层面的启发意义

以商业为目的的自媒体与以教育为目的的政务媒体具有很多共性,比如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来吸引“用户”,都需要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完成实践目的等。因此,自媒体和政务媒体在争取“用户”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但从用户需求来看,用户对自媒体和政务媒体的需求存在差异,自媒体和政务媒体这种竞争互补的关系使得自媒体的发展对政务媒体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第一,自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高。经过自媒体的草长期和自我淘汰之后,目前成熟的自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原本具有较强自媒体经验的媒体人以及由传统媒体转向自媒体的人员,其熟知新媒体传播规律,媒体专业素质高。

第二,自媒体“用户至上”的思维引领了新媒体行业发展。自媒体在实践过程中履行的是用户思维,即以目标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反过来产出用户需求的内容,进而完成实践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馈、修正。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产出内容上看,自媒体的垂直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自媒体公众号依靠精准的分类推送,高质量、高比例的原创内容,使得自媒体的用户群体分类更加精细化,这就使得用户很容易与自媒体建立一种黏性较高的信任关系;二是从自媒体与用户的关系上看,自媒体呈现去中心化、服务化、社群化、脱媒化发展,这种开放式、跨平台的体验模式使得自媒体对用户的服务性更强,交流互动更广泛和亲密,也为自媒体的价值变现提供技术基础;三是以“网红”为代表的个性化传播预示着大众的需求变化,即更直观的传播形态,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更多样化的内容。

第三,自媒体如何实现用户需求与商业推广的有机统一,为政务媒体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如今,自媒体已从最初的内容传播者发展到现在通过内容实现广告、服务的商业价值以及行业价值,主要表现有:一是O2O营销模式的广泛应用。即把线下的用户吸引到公众平台,再从公众平台把用户拉到线下消费,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模式,在提高用户粘性和关注度方面具有普适性。二是大数据对媒体的全面渗透。大数据可以帮助自媒体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智能的服务,同时,在新闻、舆情的分析、表达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群媒体成为实现用户个人价值的试验场。在自媒体垂直化发展背的景下,社群、联盟等群媒体媒介价值被激活,同时,社群又具有组织性,容易让人产生使命感、归属感。社群通过内容吸引群成员,而内容又是由群成员共同产生,这种内容生产方式决定了群媒体具有极强的自我价值实现功能。可以预见,社群化的自我教育将成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结语

总之,政务媒体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摈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工作思维,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认清实践本质,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加强用户群体研究,才能使教育主体的价值目标与教育客体的内在需求相统一,真正实现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唐魁玉.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属性看互联网社会工程[J].科学学研究,2008(6):48-50.

[2] 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65.

[3] 刘书林,高永.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及其主客体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97-99.

[4]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25-32.

[5] 黄相怀,陈胜震.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J].社会科学家,2003(9):22-25.

[6] 张东亮.建构与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冲突与合作[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0.

[7] 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言,2004(3):76-78.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张文学 唐正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构建探析

摘 要:高校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在新媒体视域之下,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应适应新的时代环境。本文立足对新媒体的理论研究,从构建“微”平台、拉近“微”距离、搭建“微”空间等方面,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构建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的载体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从微博、微信,到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阵地”,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新媒体为视角,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新的载体空间,盘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本文立足新媒体研究,就高校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构建“微”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在新媒体时代,“微”平台的构建,成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火爆”,超大流量的传播效能,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之一。通过新媒体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域空间。通过微视频、微博及微信,向学生推送时政信息,并将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辟思想政治微板块,突破时间、地域等限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为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微”平台,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同时也延拓教育内容,以更好地满足思政教育需求。以A高校为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联姻中,将微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创建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制定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厉害了我的国”等思想政治教育板块,从思想品质到时政信息,再到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微”教育平台,打造了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良好效果。

二、拉近“微”距离,实现互动式思政教育

在新媒体的实践应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新媒体空间的教育形式,实现了互动式教育,让微载体成为学生走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促进因子。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且互动式的媒体模式,能够转变传统单向的教育形态,转而在互动交流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在新媒体空间,搭建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次,在“微”平台,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距离,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A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新媒体平台,形成了“一官网、两微、一微视频”的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官网,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天地;在微信、微博,创设校官方公众号,通过在线互动交流,延拓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在微信视频(如抖音),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以微视频的方式传播。在国庆70周年,学校以快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70华诞的祝福,并通过抖音短视频将精彩瞬间记录,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搭建“微”空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形式僵化,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为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空间的搭建。在新媒体的实践应用中,新媒体能够搭建“微”空间,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渗透至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在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可以基于个性化需求,设置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板块,让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空间。在抖音平台,学生可以自制视频,参与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中,让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更好地延拓,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搭建“微”空间,在新的空间背景之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拓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这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在国庆70周年之际,A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校官网,组织开展了“我与我的祖国”的主题活动,学生们进入H5,为祖国70年的发展成就点赞,获得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在“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更加全面,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综上所述,高校在新媒体时代,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应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构建,搭建多样化教育载体。在本文探讨中,思想政治教育应依托新媒体平台,通过构建“微”平台、拉近“微”距离、搭建“微”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构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主动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在新媒体的载体功能中,通过搭建多元化教育载体,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渗透至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安佳宇,张宇.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图解十九大报告”走红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8(3)

[2]叶定剑,靖咏安.对加强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媒体思政: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

[3]肖小红.短视频时代抖音App因何走红[J]新媒体研究(旬刊),2018(9)

[4]朱继东.坚持问题导向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红旗文稿(上旬),2017(4)

作者:张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商业保险论文下一篇:剖析学生创新想象能力爱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