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材料

2023-04-06

第一篇: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材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搭建“实践”舞台,“活动”多姿多彩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它如一剂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提出:“教育不能把学生关在书本中和教室里进行,而要发挥社会的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因素的作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可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感悟生活的窗户,把学生从学科学习、从狭窄的课堂带出来。可以让他们时常用一双明亮的眼去观察,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摸,感受世界的多彩,体验生活的律动。下面,我就结合着我们开展的类似活动,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一课型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和老师们共同学习与探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定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呢?我认为,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教学方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而我们习惯了把学生锁在课堂内,困在书本里,学生不能完全感受到学习的丰富意义和价值。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刻不容缓,这要求教师使用科学的、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引向社区、引向社会、引向未来。例如,随着夏天的渐渐到来,我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找夏天》,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夏天的足迹,用眼睛发现夏天的美丽多姿,用心灵感受夏天独特的气息。

二、明确基本内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各地可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一般来讲,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内容。

1、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如耕地减少、用水困难、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迷信抬头、养老与就业等选择主题。我校地处县城,有着优越的社区资源,因而,以社区服务为活动中心内容,我们学校开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模式。如组织学生到滕州光荣院,关心慰问孤寡老人;到军队干休所采访,听老人们讲战争故事,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到敬老院给老人赠送礼物,帮他们洗衣服、打扫卫生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2、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懂得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如我们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及部分小记者走进济南军区通信训练大队进行参观、学习、采访,体验了战士井然有序的内务,观摩了部队战士的部分训练活动,增长了小同学的见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雷锋活动月,我们组织学生来到东谷面粉有限公司,参观雷锋精神展览馆。同学们通过观看图片展、聆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了解了雷锋的成长足迹以及雷锋的部分事迹,激励孩子们要从小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还比如到大宗村参观;到滕州电视台采访;到文公台实地了解滕州历史;参观北沙河纪念馆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走出了学校,走进社会,参与社会,了解社会。

3、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选择活动主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战争与和平等。我校一直重视对学生的珍惜环境教育,在“世界时日”和“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我们开展了节约用水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将节约用水宣传画张贴到教学楼水池边,增强他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在《限塑令》实施一周年之际,开展“《限塑令》与我们的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寻找我身边的白色污染”——关于"白色污染"情况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到河滨路、荆河公园开展“雏鹰护绿”活动;到红荷湿地参观等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对他人富有爱心。如在三八节到来之际,我们开展的“我爱妈妈——三八节感恩调查”活动,通过问卷给每位同学提出有关妈妈的56个问题,例如:妈妈出生在那一年的那一天?妈妈向你这么大的时候吃过什么水果?妈妈在学校里受过什么表扬?妈妈一天工作几个小时?睡眠几小时?等等。引导他们通过与妈妈交流,从而更加了解妈妈,感受母爱的伟大。我在班级中开展的优困生“一帮

一、一带一”活动,“与山区孩子手拉手”活动,“我帮妈妈做件事”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

5、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正确理解个人价值,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我们学校开展的“我当小法官”活动,请交警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举行“我当小交警”活动;到滕州消防大队参观,学习并宣传消防知识,通过以上活动的举行,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救。

我们制定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起学生活动兴趣,要适合学生去实践,要和当地社区密切联系,要多研究当今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三、重视活动环节

活动前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的对象,要与参观、访问的对象提前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让学生共同拟定具体计划,方案的内容要详细,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实施活动的时间,地点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做好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及时保持联系,因为,每一个活动如果没有家长和社区的大力支持,都难达到预期成效。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家长知道教学的动向,让家长成为每个活动的一分子。每个活动,都要认真总结,鼓励和培养学生写调查记录,教师要准确地给予指导和肯定。

四、认真做好评价

每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都应该让学生进行总结,这种评价要分为多方面进行,要从学生态度,活动过程体验,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活动中策划、参与、组织、表现、感悟等情况,多方面进行总结。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与前面的活动是密切相连的,这是活动的一部分,是学生思维升华、体现生成性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重要环节。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课型实施的模式,大致如下:

1、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2、拟定方案。由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3、实施活动。师生走出课堂进入活动场地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取得预期成效的。

4、交流总结。学生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延伸。教师可再次创设探究情境(如补充资料),引导学生在收获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和发散思维,引发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探究兴趣。运用形成的观点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并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探究,将探究实践续续拓展延伸。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表现为具体的教学环节。

下面,我就结合着“《限塑令》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活动的开展,向大家具体介绍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

一、课题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这样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2008年6月1日起“限塑令”在我国强制执行,这带给我们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因此我和学生确立了活动主题:《“限塑令”与我们的生活》。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国家《限塑令》的有关内容

2、调查塑料袋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长期自主的环保意识,带给身边的人以正确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环保意识。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加深对限塑令实施的了解,能够自觉拒绝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

四、过程与方法:

这次实践活动其实是一次长线活动,需要约三周的时间。共分为五个活动阶段。

活动过程: (一)确定主题: ⒈激趣导入:

⑴去过超市买东西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买的物品一般都用什么装?(塑料袋)

出示:塑料袋。

⑵买完东西拿回家后这些塑料袋还有什么用?说说自己家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每天使用2-4个塑料袋)。(把数字写在黑板的一侧。)

⑶老师:确实,塑料袋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作用还真挺大!板书:方便生活。你们想过吗?如果有一天不让用塑料袋了,会怎么样吗?2008年的6月1日起,国家实施《限塑令》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确定主题:“《限塑令》与我们的生活”

⒉选择问题: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课题选择的决定权应该交给学生。因此,我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只是定了一个大的主题:《“限塑令”与我们的生活》。学生具体选择什么内容作为自己的活动内容,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选定这一主题后,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各自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最后经过大家共同归纳、提炼,确定几个既有研究价值,又容易操作的问题作为活动研究的子课题:

⑴什么是“限塑令”,具体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⑵为什么要实施“限塑令”?(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

⑶调查塑料袋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⑷“限塑令”实施后的效果?

(二)制定方案:

要进行调查就必须有研究方案。如何制定研究方案呢?可以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比如;应该选定那些考察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一番;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还可以从网上下载别人的研究方案供大家参考;向有关人员进行咨询……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最后确定较为成型的研究方案。为了让学生的活动更明确,特设计了下面表格:

(三)实施活动:

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以学生自愿组合的形式将一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10人。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在组长带领下给小组起个名字。在课余时间进行,因此小组长在以后整个活动过程中协调组员关系、组织活动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给小组起名字的过程让学生对实践活动培养了初步的兴趣,他们纷纷起了自己喜欢的名字,这也增强了小组团结。

⑴活动时间:三周

⑵活动场所:家庭、超市、集贸市场等

⑶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方式,按照活动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家长、走访社区等等各种方式收集资料、收集具体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

⑷教师活动: ①学生对“实地调查问题的设计”往往不能贴切活动主题,不能很好促进活动的开展,甚至有些小组会不知道如何设计问题。因此,在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调查后,教师要马上利用课堂进行小结,让学生谈谈在调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并可挑选设计比较好的小组将他们的设计的问题拿出来交流。

②及时了解学生活动实施情况,适时进行必要的阶段小结,制造机会让学生之间可以彼此交流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活动开展。适时的小结对引导学生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③活动过程中保证教师的宏观指导。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进行,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并提供帮助与支持。

(四)交流总结

1.具体目标:

(1)汇总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具体数据,整理并归纳重点内容。

(2)交流学习收获及调查结果。

(3)用具体数据和事例图片等方式说明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环保意识。

2.活动时间:二课时(课内) 3.活动场所:教室

4.学生主要活动:

(1)综合同学们及教师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计算。

(2)统计部分行业(主要是超市)的使用塑料袋情况。

(3)计算全国每年花在这部分塑料袋上的投资,感受结果给人带来的震惊。

(4)体会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

5.教师重点指导:

(1)指导资料数据的汇总,引导学生交流活动后的感受。

(2)引导学生升华主题到环保的高度,意识到环保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师:这几周同学们对“《限塑令》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活动主题做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与研究,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一)交流《限塑令》的内容:(学生读)从今年的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二)交流:为什么要实施“限塑令”?

经过调查,79%的人都赞同这个《限塑令》,因为可以保护环境。可是不可否认的是限制使用塑料袋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不方便。那为什么国家还要发布这样的通知呢?我们好好来认识认识小小的塑料袋。(重点交流)

1、关于塑料袋,你了解多少? 学生汇报。

(一)对环境的破坏:

1、难以降解: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和填埋,将其埋葬200年,还是保持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占用大片土地。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分解出有毒物质,污染地下水。学生汇报相关数据等。

教师出示数学游戏:(课件出示)量一量、算一算:一只塑料袋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约会污染多少平方米的土地?一个家庭一年丢弃的塑料袋大概要污染多少土地?全校学生家庭呢?全国呢? 教师:我们把塑料袋看作一个正方形,量边长:30厘米。面积就是900平方厘米,0、09平方米。我们刚才说一个家庭一天最少用2个。

我们来计算一下:(课件展示图表,引导学生计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些塑料袋就可以把我们学校覆盖4层楼还要多。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全国家庭每天使用30多亿个塑料袋!要污染多少土地呢?结果老师真是不敢算了。

有的同学说可以焚烧垃圾啊。交流:以焚烧方式处理塑料袋有哪些害处?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造成大气污染,影响更为巨大。(板书:破坏环境)

2、视觉污染:对市容,景观的破坏。(课件展示相关图片)

3、不易回收:因为回收再利用的成本高。中国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0%左右,80%被填埋焚烧。

4、破坏生态平衡:改变土地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物吞食,则会导致死亡。教师举例:北京市大兴南海子麋鹿苑的工作人员曾在一只麋鹿的胃里解剖出4公斤的塑料袋。

5.危害人类健康: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二)对资源的浪费

1、“塑料袋是石油提炼制成的,“石油资源宝贵,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2吨石油才可以做1吨塑料,中国每天生产塑料袋需要用1300多吨石油,一年3700万吨。,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2、据调查,中国超市行业用于塑料袋的金额高达50亿元,这些钱足够让1666万名贫困的小学生读一年的书。现在四川地震灾区那么小朋友没有了学校,这些钱可以帮助他们建造多少所学校啊!(板书:浪费资源)

5、教师总结:小小塑料袋,对我们人类的环境破坏程度竟是这样的严重。危害是如此的巨大!

(三)交流:《限塑令》实施的效果怎样?学生汇报:超市的塑料袋开始收费,价格一角、二角、三角不等。因而塑料袋的使用减少很多。人们有的直接用手拿,有的用环保塑料袋,有的自带篮子、布口袋等。

教师补充:我做了一个调查,《限塑令》实施后,我们滕州银座超市每天的塑料袋使用骤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这样,每天就能解放约10000平方米、约合15亩的土地。那一个月可以解放多少土地?(学生计算:450亩)一年呢?(学生计算:32850亩)整个滕州又是多少呢?整个山东省、乃至整个全中国又得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这个数字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那通过你的调查,又有哪些地方是《限塑令》的真空地带呢?

学生交流:

(1)农贸市场的塑料袋使用量依然很大。

(2)据调查约百分之七十的人不知道《限塑令》,还需加大宣传。

学生交流:你打算怎样宣传《限塑令》?(利用广播、倡议书,宣传画等。)

(五)活动拓展:

1、同学们,当环保遭遇“方便”,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学生:选择环保)

2、同学们异口同声选择了环保,我们该如何去做? (学生:和家长去购物的时候提醒自己带购物袋,尽量少用塑料袋,研发可以降解的,可以重复利用的替代产品等。)

3、布臵实践作业:自制环保购物袋。

结束语: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提起菜篮子、拎起布袋子,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每个人在生活上的小小改变,就可以大大地减轻地球的负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地球天会更蓝,水会更清,树会更绿,花儿会更鲜艳,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同时课件出示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图片)。

3、教师建议:继续观察,限塑后,你家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此活动开展完后,又由此衍生出一个子课题----《“寻找我身边的白色污染”——关于"白色污染"情况调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活动。

评价和反思

这一实践课,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在课题研究中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开展调查,以及调查材料和测量数据的整理等工作,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在活动中,他们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他们有一种冲动和渴望: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感跟他人分享。由学生自己组织课题汇报:各课题小组的活动介绍、成果展示,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而且在相互交流中,还能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更多的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在活动中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在活动中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懂得和自然和睦相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给了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展翅飞翔,让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沃土上,走向社会,走向人生,走向美好的明天。

搭建“实践”舞台,“活动”多姿多彩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第二篇:社区服务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 “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从意识上重视起了这门课程,实施课程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初步体验到有所感悟。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并培养了兴趣。在新学期中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霍尔奇小学

2007年11月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初探与起步中

——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行组织和开发实施的课程,现已在我县全面铺开。其实早在2011年,局工作要点,对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并且对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选题作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程度之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让每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走进自然,走进自我,走进社会;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张扬孩子的个性;在实践中体味生命的价值。让综合实践活动还给了孩子一片灿烂的天空、一方学习的乐土。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从最初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望洋兴叹,到如今的起步尝试,可以说欣喜与迷茫同行,追求与无奈相伴。现将我校在落实综合实践课程中,很不成熟的做法做一汇报

一、思想重视,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

理念决定行动,学校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或多或少需要行政的推动。看好某项工作,作为重点下大力度执行并持之以恒,才能做好。在局和学区的要求和指导下,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给予高度的重视。每次培训,校长都亲自带队参与。并且了解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师只重视了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承载知识的机器,缺少的是动手和实践的经历,发现问题的眼睛。综合实践开展很重要也很必要, 1

我们意识到了,所以才有做好的可能。

二、落实人员,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可以说是空白,教师无任何经验,

而学校师资又不是很充足,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安排,实在是没有安排专职的可能,后来学校研究决定,采用班主任兼任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任务。我校三至六年级班主任大多数都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投入热情,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实施有一定的保证,使我校踏上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航之旅。

三、开展培训,引导教师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选择、组

织与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所以这种课程资源的深入、持续发展与获取,必须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主动参与课程建设的意识,去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此,学校以提升教师课程理念为目标,面向授课教师开展长期的、多种形式的系统培训,主要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一点带面逐级培训。从我县大规模举行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以来,我校就派刘志国老师全程参与听课培训活动。回来后,对全校教师在进行二级培训,让全体教师接受、认识此类课程,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学科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和教师真正把“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

学科间融合”落到实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2、专题讲座对三至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先后举办了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姜广银主任《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及教学建议》的讲座……引导教师确立综合实践理念,结合实际确定本班的活动目标、活动主题。

3、主题研讨在综合实践内容选择上我们尽量体现农村教育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针对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传统文化、自然资源等,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困惑等先后召开了专题研讨活动,使教师在研讨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获得实践经验。

4、经验交流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交流活动,并组织教师对活动成败得失进行分析,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课教师角色的定位。如我校三年级吴凤艳老师上《压岁钱》汇报课,四年级刘春风老师的《走进春节》的汇报课,五年级刘志国老师《文明礼仪伴我行》的选题课都在全校进行了展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定主题,搞研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做“学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也与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

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等,通过交流、研讨,从中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提高实施课程的能力。

5、走出去请进来凡是上级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我们都及时派老师去参加。回来后向全体教师做了汇报,受益匪浅。“请进来”是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建树的专家或老师请进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的起步是令人欣喜的,使教师们能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少数教师、少数学生的事情,而是全体教师、全体学生的全面参与;不是短期敷衍,而是长期坚持;不是学校的特色项目,而是学生必须面对的国家规定的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为了装饰学校的急功近利,更不是为了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此项活动在执行的过程中敷衍的人少了。但同样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评价方法、激励机制、实施方法、管理机制都不够健全、完善。更让人无奈的是有时由于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学校只能要求学校教师和领导全员参与指导,而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承担的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其他任务,因而实际的结果是全员参与指导,全员难以负责,往往陷入学生活动过程无人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与评价的状况,造成既不综合也不实践,更无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背道而驶。

交流我们的教学,审视我们的观念,只有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挖掘生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综

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乐于探究的舞台。是我们永远不懈的追求。教育与创造共性,个性与激情齐飞。只要我们敢于大胆去研究、去开发、去创新,就一定会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发现,不断成长,就一定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让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幸福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大家来到中学,观摩指导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代表中学全体师生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愿!

我校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子,本着“先走出学习,再摸索探究,思学校实际,创特色发展”的思路,从开始的迷茫彷徨,到摸着石头过河,再到如今的柳暗花明,课程的实施水平不断提高。下面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准备、挖掘资源,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性

面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起初,大家都感到即新又难,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成为学校师生关注的焦点。为了开好这门课程,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抓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中,制订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流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评价办法》,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团队,并组织老师开展学习、理解、讨论,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方法、要求和具体实施细则等内容,从学校到处室,从年级到班级,从老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层层分任务、定课题,分工到人,职责明确,为课程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作为农村中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选题一定要体现农村特色,在“走进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上做,在思路上体现一个“农”字,在过程中落实一个“用”字,在内容上反映一个“新”字。在挖掘资源方面,一是激发生活的情感,欣赏“农景”:抓住农村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美丽的春天”、“成熟的秋天”等季节性强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加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二是明白生活的复杂,走进“农家”:让学生知道家人的劳苦、生活的复杂,珍惜农家的可爱与温馨,开展“我的父母很勤劳”、“我是爸妈的好帮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三是实践生活的常识,参与“农活”:利用假期让学生跟随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拔草、施肥、收获等,认识农具,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四是体验生活的乐趣,收索“农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间传统节日,查资料、访长者、编春联、包粽子等,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体验生活的乐趣。五是畅想美好的生活,参观“农庄”:可以让学生从自家餐桌的变化、家用电器的数量到交通工具的种类等展开调查,引领学生了解父辈的生活,了解党的“三农”政策,在参观调查中达到锻炼,增长见识,畅想美好未来。

我们结合本乡实际情况,在校外建立了多个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基地,

第二、开展活动、突出特色,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结合学校、乡村、初中学生的特点,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通过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认同自己,彰显自己,例如:政教处、体育组创建的“体育超市”,以“我的课间我作主——我喜欢,我选择;我选择,我投入;我投入,我健康;我健康,我阳光”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为了一切学生健康,搭建多元平台,提供多元服务”为宗旨;以“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选择;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振奋一整天”为理念。大课间体育活动都由学生组织,体育教师作顾问,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有篮球区、足球区、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跆拳道队、舞蹈队、踢毽队、田径队、跳绳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像进超市购物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初一年级开展了“非物质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学习剪纸艺术”,邀请我乡民间艺术家、曾在晋城市民间艺术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刘美英女士定期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辅导。初二年级开展的“舞动青春”课外活动,初三年级开展的“理想与信念”主题实践活动,政教处与语文组创办了《演礼中学》校报,培养提高了师生的写作能力。这些都大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为新课改的落实和深入实施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我们每学期都要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为师生作普法报告,有法院老院长的“青少年法律常识讲座”、有派出所所长的“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知识讲座”、有交警队的“交通安全教育讲座”、有心理学专家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知法、守法、普法的自觉性,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课堂教学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齐头并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课堂教学改革增添了一双翅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第三、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工作全面提升

、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我校通过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密切关系的浓厚兴趣。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同学们学会了处事、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学习,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培养了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们不论是在思想作风、意志品质,还是组织纪律、行为习惯方面都有很大改观,同时收获了成功。团总支和语文组连续两年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XX年参加了“走出太行、走向全国,古都西安竞风采”为主题的“全国中学生语文风采大赛”,取得了7金9银14铜的优异成绩。XX年参加了以“走出校园、奔向首都,采风活动亮风采”为主题的小记者北京采风活动,9个同学获得一等奖,2个同学获得二等奖,3个同学获得三等奖,我校学生的精彩表现受到活动主办方的充分肯定。127班石达坤在晋城市书画摄影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20班崔楷玲在“中华魂”少儿书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31班李林在县局组织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29班张文康在县局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有30多位学生的作品在《学习报》上刊登,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县局组织的各项比赛中有160多人次获得各种奖项,取得艺术类特长生资格学生达80多人。

2、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来,我校广大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的定位。许多教师从当初的好奇参与,到困惑迷惘,再到如今的角色转变,深受其利,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技能,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去年有10位教师获得“三晋课改先进教师”的荣誉,王云云老师应邀赴左权的一节公开课获得一等奖,教师的十多篇论文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3、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再“居高临下”地使用讲台,而是始终处于学生中间,引领着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自然、走进生活,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在实践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在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合作者,他们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真心创建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予了学生平等、自主、和谐的权利氛围,我们感到现在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较以往更喜欢动脑子,特别是大多数同学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通过实践中的发现,还激发起向老师、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在不断纳新,全方位充电,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了“让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幸福成长”。

4、提升了学校各项工作

我校以“对学生的健康一生负责任,为学生的未来成才打基础”为办学理念,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晋城市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先后进行了以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与奥运同行”、“与世博同行”、“重走长征路”、“走进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象征性长跑及参观活动,在市、县运动会上多次捧得“校长杯”。成功举办了“素质教育高层论坛暨山西晋城现场会”的观摩活动,成为“全国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山西省“《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实验学校”,被评为“晋城市养成教育先进学校”,“阳城县课改先进单位”……。

第四、摸索实践、认真反思,认真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但与一些兄弟学校相比,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我们觉得遇到的困惑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具体表现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学生要深入社会,走进生活,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上的困难。

2、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可能要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学校和教师必然要承受社会,尤其是家长的压力。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因校本课程的差异而标准不同,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感到操作较困难。

新课程要有新观念,新课题要有新举措。不怕问题多,只怕没发现;不怕困难大,只怕没恒心。尽管困惑很多,问题不断,但我们应该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带来的正面效应还是有目共睹的,今后我们将不断探讨,不断发现;我们也将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为新课程改革,为的教育事业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立足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立足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因此,推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对这一新生亮点课程 ,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没有教材依托,老师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要想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课程实质,了解课程特点,领悟课程内涵,遵循课程原则,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本地资源,才能提高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带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贯彻 “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掘本地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生活与经验为核心,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因此,其课程资源大量存在于个体生活的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从广义上来说生活中的所有事与物都是可能的课程资源,但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让这些资源有选择地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1、立足自然资源 在综合实践内容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我们柴胡店镇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宛若盘龙卧虎的千山峰岭,在这片神奇土地的东部拔地而起;恰似蛇形斗转的薛河碧波,环绕着东部久负盛名的刘村梨园;悠悠小渭河在西部展现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既古老又年轻的园林式小城镇矗立在山水画卷般的版图中央。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这个鲁南古镇赐予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基于此。我们引导学生开展《走进千山》、《古薛河探秘》、《争当景区小导游》、《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等实践活动。

2、立足经济环境

柴胡店镇物产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南辛的苹果,刘村的梨,黄连山的冬枣,薛河的鱼,远近闻名。刘村酥梨具有个大皮薄,脆嫩多汁、肉厚无渣、甜贻爽口的特点,明清年间历为滕县主要贡品之一,2002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2004年,远销马来西亚。薛河的鱼,2006年荣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保护家乡水资源”“家乡物产博览会”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起学生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力源煤炭有限公司是我镇的龙头企业,是我镇经济支柱。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带着孩子们走进矿区,让他们参观工人叔叔工作环境,看井下采煤录像,设身处地让他们体验工人叔叔工作的艰辛,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孩子们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些矿工子女,更是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立足历史文化 我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73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他们的汗水的鲜血竖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造车鼻祖奚仲等诸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佳话。据说,奚仲生前在此造车,死后又葬于奚公山下(千山),因此,《认识奚仲》成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主题。千山脚下的胡楼烈士陵园,记载着家乡历史上许多英雄的事迹,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等方法,我们了解了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以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立足乡土风情

保持清代村落建筑群原貌的,鲁南第一民俗村暨近代题材影视拍摄基地葫芦套村,可谓乡土气息浓重,并且成立了民俗文化馆。另外,柴胡店镇还有着许多古老特殊的乡土风情,在《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中都有记载。如:《民间习俗》、《乡土小吃》。

围绕这些乡土风情,同学们开展了“民俗文化研究”“参观民俗文化馆”“家乡的美食”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实现了身、心轻松舒畅的乡土风情之旅。

5、结合农村实际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种植、养殖等等活动虽然不再陌生,但是,亲身体验却是很少。所以,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不要浪费了身边的资源。于是,“种花生”“养殖长毛兔”“给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为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了新天地。

二、活动方式: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

1、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如:《走进千山》、《走进矿区》、《参观民俗文化馆》都属于以参观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2、以“主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

如:《古薛河探秘》、《认识奚仲》、《学校的变迁》。

3、以“主题班会”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梨园记者招待会》、《家乡物产博览会》。

4、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动技术教育

如:《种花生》、《养殖长毛兔》、《为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

5、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实践性学习

如:《争当景区小导游》、《敬老院里的一天》。

三、课程安排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中年级学生以劳动技术教育、主题班会为主, 高学生以社区服务、社会考察、主题探究为主。

四、课程的组织与辅导:

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型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五:评价与展示

以本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等。

六、课例展示:

A:《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下面以我就结合两个综合实践活动具体课例,谈谈我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粗浅做法。首先,说说我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时间安排:生成课题,达成目标,一周时间; 选择研究内容,成立研究小组,制订研究方案,一节课时间;实施方案,开展活动,两周时间;成果展示,一节课时间。

1、生成课题:

本土资源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开发资源。因此,依托学校所在地的本土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资源配置,弘扬地方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了综合实践程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要能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因此,在确立活动主题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区可挖掘的教学资源,在认真分析研究后确定出来的主题活动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今后的开展和实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次教学中。我依托“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之优势,抓住“即将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这一契机,确立《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一主题。

2、达成目标: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体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总目标及课程实际,我确立本次活动目标。

(1) 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5) 通过活动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及强烈的责任感,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3、选择研究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记者推介刘村梨园?从“梨园的历史及发展”“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梨园风光”等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这一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素材,但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

4、成立研究小组。

根据自己兴趣及所选内容,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比如:探究小组,摄影小组,绘画小组,社会调查小组,导游小组等。

这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前提,学生可以利用小组力量,借助合作的优势,培养协作能力,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5、制订研究方案: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组间交流、征求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方案。 探究小组制订的方案是借助网络、书籍等资料了解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利用访谈的方法了解梨园的传说及典故以及景区中景点的由来,通过调查了解刘村梨园的历史及发展。

摄影小组的方案是,利用课下及周末的时间从不同角度拍摄梨园美景,把梨园的美丽风光最大限度地展现给大家。

绘画小组通过实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梨园的美景。

社会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父母、亲戚、邻居在梨园工作之便,进行调查、访谈活动。

导游小组的研究方案是,走进梨园,熟悉景区导游词,学习导游人员的讲解艺术,力争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引人入胜。

方案的制定中,学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事小组解决不了的,教师就要适时指导,提出可行性建议。比如,小导游们要得到景区讲解员的帮助,教师要帮助协调,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千万不能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6、实施方案,开展活动。

(1)、学生根据利用休息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2)、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活动。 此环节要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7、召开刘村梨园记者招待会,展示成果。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

(2)、合作与交流: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小组讨论,如何向记者推介才能让景区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准备答记者问。

(4)、生生互动,推介练习。师提醒,注意举止、礼节、礼貌用语。

(5)、小组推选代表推介,并随时接受记者(其余小组同学)提问或采访,教师适时指导。

探究小组以图片和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梨园的历史与发展,通过采访录音及录像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些梨园的传说及典故,并向大家推荐了我们的乡土文学家孔庆海先生的《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景区的许多景点及传说、典故在这两本书中都有记载。把从网络及有关书籍中了解到的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特长品尝”这一环节让大家真正领会到了刘村酥梨甜贻爽口的特点。 摄影小组把他们从各个角度拍摄到的梨园美景向大家做了展示,为了更加清晰明了,他们把每幅照片还辅以文字说明。

绘画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社会调查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在推介会上发布。

导游小组有声有色、彬彬有礼的讲解仿佛带着大家畅游梨园。 进入主题班会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推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指导作用仍然不能忽略。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既不能上成活动课,也不能上成了口语交际课。

8、评价与反思

(1)、学生谈感受。(引导他们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启示等不同的方面来谈,用这种轻松的无拘束的漫谈进行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触动,会达到本次活动的德育目标)

(2)、教师评价。

教师依据多元化评价原则,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在这节课中,不仅有研究性学习,还有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个领域都不是孤立的,都有着一定得联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各种能力。比如: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口语交际交际能力等等,并且,还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其实,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的不同领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不过,要根据活动的形式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次主题班会活动适合中年级教学,那么《争当景区小导游》则更适合高年级教学,因为它在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不仅仅是体验,更多的一种服务社会的意识,是一种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并且,还要写实践报告,这就比《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中的谈感受的形式上升了一个高度。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B:《争当景区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1、活动目标:

(1) 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文明用语及基本接待礼仪。 (5)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及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6)通过实践报告,提高学生总结、发现、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从“梨园的发展与变化”“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教材中获取的,还是从教材外获取的,如查了什么网,翻阅了什么书刊、什么词典,或是从什么人讲的什么故事中了解到的)。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重点,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小导游选拔活动。

3、活动过程

导入:我们的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今年要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刘村梨园旅游风景区即将面向游人开放了,我们的导游选拔赛现在开始。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也可展示图片等资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播放导游现场解说录象。

想一想,说一说:从刚才的录象中,你有些什么体会?并交流讨论:一名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那些素质?

学生讨论交流:在讲解中,要使用规范的口语表达,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并且要注意倾听游客的询问,快速地选择词语和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同时学会察言观色,临场发挥„„

(3)、小组里进行初赛。

请各位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适合自己风格的解说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在小组内评选出小组最优小导游,记下推选的理由)

(4)、小导游复赛

全班交流,交流前请各组介绍本组优秀小导游的优势,教师顺势指导交流要求,全班交流过程中针对交流情况适时点拨。

4、评价与总结

(1)、同学选出星级小导游,颁发导游之星。星级小导游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景区实践,为游人提供导游服务。

(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课下继续努力,只要达到星级标准,既可入园实践。

附:星级导游评价标准:

(1)、能用规范的口语熟练表情达意,展示梨园美景及丰富文化底蕴。 (2)、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

(3)、能倾听游客询问,快速选择词语及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并且具备临场发挥能力。 (4)、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5、学生写实践报告。

总之,“资源”是实践活动的“源泉”。没有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了“空谈”。开展综合实践课,就要尽可能就地取材,根据家乡的特色,利用家乡资源,紧紧抓住“本地”两个字,我们要力求根据学校、地区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需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体系。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应变,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在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主动参与实践、合作交流、评价总结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属蛇的本命佛是哪尊佛下一篇:暑期学生读书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