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论文

2022-05-0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不遵守交通规则、说脏话、乱扔垃圾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还可能给幼儿礼仪教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幼儿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礼仪教育。若是长期如此,也会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策略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从小就收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的幼儿来说,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培养幼儿礼仪教育时应注意哪些策略呢?

一、作为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礼仪教育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其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培养孩子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写到,“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幼儿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家长与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礼仪表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做子女的要懂得学礼仪学孝顺。然而,现代家庭教育现状分析,现在的孩子都成了家长心中的“小皇帝”,是家长手心里的宝。在社会交往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合作的精神。不少家长把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看作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忽视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行为技能的训练。常人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说的不错。所以在家时,父母应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孩子学会懂规矩、懂礼貌。在幼儿园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成为孩子们的典范,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言谈举止是孩子们的表率,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幼儿的楷模。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充电。老师在学习上应引导孩子学习基础礼仪及一些文明用语,让孩子从点滴中学习积累,慢慢形成习惯。幼儿良好礼仪的培养需要家长、老师两者教育密切结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孩子产生强大的影响,促进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礼仪教育渗透于各个领域教学活动中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是血肉相连、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园礼仪教育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通过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及礼仪行为。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科学规划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幼儿、贴近实际的故事、诗歌、散文、早期阅读等有机融入礼仪教育,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快乐中感受,实践中养成。

四、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幼儿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禮仪教育灵活地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活动主要包括进餐、盥洗、睡觉等环 节。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为礼仪教育提供了很多契机,教育者要在日常的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情境,制定各项行为规则。同时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的要求,把礼仪内容细化到各个环节中。例如,早晨入园时,安排六位身披“礼仪标兵”绶带的幼儿及礼仪教师、保健医生面带微笑用真诚的问候迎接每个家长及幼儿的到来,幼儿来园时要求幼儿仪表整洁,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等。进餐做到文明用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午休时能自己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并且安静入睡等。教育者只有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随时随地的进行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五、在游戏活动及区域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实践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不仅需要幼儿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能获得最佳效果。幼儿通过游戏认识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在游戏中能培养幼儿应有的道德品质,如礼貌、独立、友善等。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幼儿们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用不同的方式、语气与周围的人交往,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创设丰富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域,以便于幼儿之间既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能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专注地投入游戏活动,为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奠定基石。如为培养幼儿的基本礼仪,可以创设“娃娃家”“漂亮宝贝”“我会用礼貌用语”等区域活动,再如,为培养幼儿的公共场所礼仪,可以创设“自助餐”“超市”“烧烤店”“小银行”“小剧场”“小医院”等区域活动。这些源于生活、体现生活的游戏情景,给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满足了幼儿尊重与被尊重的情感需求,为幼儿的礼仪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让我们在对礼仪的思考、感悟中,带着教育家们的启迪,切切实实地深入开展礼仪教育吧!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教孩子礼仪,让孩子们 在点滴之中展示礼仪之邦的风范!

作者:李秀芳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不遵守交通规则、说脏话、乱扔垃圾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还可能给幼儿礼仪教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幼儿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礼仪教育。若是长期如此,也会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幼儿文明礼仪的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

关键词: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途径;方法

一、 引言

礼仪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人们的人格养成非常重要。幼儿本身年龄比较小,好奇心也很旺盛,模仿能力比较强,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其行为举止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并且现在很多幼儿往往将自己放在中心的位置,情绪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在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打闹和争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必须重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健全其人格,为其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做好幼儿礼仪养成教育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帮助幼儿健全其人格,为其道德品质提高奠定基础

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潜在的价值和资本,能够帮助幼儿健全其人格,培养其情操,为其兴趣爱好更好的养成奠定基础,并且能够将人的个性潜能开发出来,为其将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做好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让幼儿在平时生活中礼貌对人。这样不但能够尊重别人还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还能不断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并且在遵守礼仪的时候,幼儿的自觉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人格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健全。

(二)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幼儿本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想要更好地沟通,便必须遵守相关的礼仪。礼仪也是人们进行思想沟通的重要桥梁,对于人际关系的协调非常重要。通过礼仪,幼儿能够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将自己的友好和尊重传递出去,这样也能够加深彼此的信任和了解。礼仪不但能够让人们之间更加熟悉,更好地交流,还能够和陌生人开展交往,从而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做好幼儿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和其他人相处,帮助幼儿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更加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而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三)进行礼仪传统的弘扬,做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礼仪本身便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美德,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养成教育能够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若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以礼待人,那么社会也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也会更温馨。幼儿礼仪教育的进行也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讲文明和礼貌的习惯,帮助幼儿净化其心灵,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三、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社会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的经济转型。这个时期内对外交流比较多,一些国外的文化糟粕也进入到了我国,很多思想行为本身便是和文明礼仪相违背的,这些思想行为的存在也给幼儿更好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若是幼儿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那么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太好的行为和习惯,比如说脏话或者随地乱扔垃圾等。此外,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流行,甚至可能会导致幼儿的认知出现比较大的偏差,行为也容易失范,这也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文明礼仪素养提高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教育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家长对于幼儿的基础发展往往比较重视,认为需要从小培养幼儿学习,比较重视幼儿文化知识方面的掌握,没有认识到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重要性。这种观念的存在也导致了很多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过度地重视幼儿的文化教育,没有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当前幼儿中存在的文明礼仪方面的欠缺,很多教师都仅仅在表面上对幼儿进行规劝,幼儿并没有在接受規劝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其失范行为也很难得到认真的规范。此外,幼儿园教师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强,即便是进行教育也往往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很深入地挖掘幼儿的内心,幼儿文明礼仪意识也未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家庭原因

当前,幼儿园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因为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少,溺爱比较多,特别是祖辈甚至会纵容孩子,认为文明礼仪都是小事情,不会给孩子长远发展造成影响。错误地认为孩子长大后,便会变得懂事,这也导致了家庭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和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并且,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想要有一个好的未来,便必须提高其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出色便可以,不需要特别在意文明礼仪习惯方面的养成。还有些家长甚至在家庭生活中说脏话,乱扔垃圾,不但无法帮助孩子进行正确榜样的树立,还会导致负面影响的出现。

四、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防范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文明礼仪教育,给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重视培养环境的完善

幼儿阶段是幼儿情感体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往往比较敏感,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个动作,都可能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重视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在较为平等与和谐的关系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获取。首先,教师可以给幼儿机会,让其进行活动室墙面的布置,同时,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作品,比如绘画作品或者是手工作品,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亲近其周围环境,幼儿之间距离也能够拉近,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其次,和大自然环境相比,幼儿园的资源是比较有限的。想要更好地满足幼儿对于多样化情感的需求,教师应该给幼儿机会,组织其进入大自然,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不同的环境,这种情况下,幼儿的认识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重视礼仪教育环境的优化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本身的特点和年龄情况,定期地组织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首先,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礼仪教育内容、根据事前制订的方案来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定期地将礼仪养成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幼儿。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将礼仪教育和各个学科知识教育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活动开展的时候,若是幼儿需要借其他同学的东西,那么需要跟同学说谢谢;若是弄坏了同学的东西,那么必须说对不起。幼儿往往比较喜欢游戏活动,教师也可以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礼仪知识。比如在销售游戏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教幼儿讲“请稍等”或者“麻烦了”一类的话。开展类似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进步和发展。现在,很多幼儿都是在老人的娇养中长大。这种情况下,幼儿很容易养成不好的品行。比如,比较的任性和自私,喜欢发脾气等。对于这种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幼儿本身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性格、年龄等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比如,针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教师可以重视其品质的培养;对于那些个性比较突出并且比较霸道的幼儿,教师可以重视其协同能力和与人为善方面的培养;对于那些逆反心理比较严重的幼儿,教师可以将整体训练方法运用进去,帮助其转变思想。家庭不同,其教育方式和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做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须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只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礼仪文明教育效果才可能真正的显现,幼儿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将生活化教育合理地运用进来

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习惯养成。所以,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在教学和生活中讲究礼仪。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模仿,从而对幼儿言谈举止进行规范。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保证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的规范。通过感染和熏陶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切实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在幼儿进入幼儿园或者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幼儿交流打招呼,积极回应幼儿的问好。要求幼儿在幼儿园中用餐文明,按时睡午觉,通过礼貌用语来和小伙伴主动积极地沟通和交流。幼儿参与到园区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保证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这也能够给幼儿更好地学习礼仪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四)将家园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做好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开展对幼儿成长非常重要,但是若是家庭没有根据相关的规范来约束幼儿礼仪行为,那么家园之间很容易出现教育断层,这也会导致幼儿园的教学效果有明显的降低。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无法在家庭环境中及时地得到巩固,幼儿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所以,幼儿园进行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时候,需要将家庭的辅助作用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和家长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将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要求告知给家长,保证家长可以根据幼儿教育开展情况配合做好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在家庭中时间比较长,明显超过幼儿园,所以,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会更大。而幼儿教育本身就比较烦琐,并不是幼儿园或者家庭单方面便能够做好的,需要将双方的作用发挥出来一起教育,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地提高效果。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師,家长的教育也会给幼儿文明礼仪养成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便要求幼儿园必须重视家园合作,将家庭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五、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其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综合素养,还会给幼儿更好的学习和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都必须认识到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给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将家园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幼儿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家园共育“礼”先行: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探究[J].山西教育:幼教,2021(8):77-78.

[2]胡斯嘉.探究幼儿园如何开展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J].家庭生活指南,2021(1):31-32.

[3]肖红艳.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J].幸福家庭,2020(17):45.

[4]吴菊香.一日之计在于晨:浅谈来园活动中的幼儿礼仪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83.

[5]蔡怡.不学礼,无以立:谈幼儿生活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5):73.

[6]曹晓萍.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与良好习惯的养成[J].科普童话,2019(9):88.

[7]贾辉.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7(7):180.

作者简介:

李娜,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一幼儿园。

作者:李娜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论文 篇3: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探究

[摘   要]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讲文明、懂礼仪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是进行礼仪教育的黄金时期。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幼儿礼仪学习氛围,引导幼儿树立礼仪观念,强化幼儿礼仪行为习惯,丰富幼儿礼仪学习方式,形成幼儿礼仪教育合力等途径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关键词]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然而反观当下,许多人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似乎与礼“渐行渐远”,乱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网上谩骂等情景屡见不鲜。礼仪是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一、幼儿礼仪教育概述

1.礼仪的含义

“礼仪卒度,笑语卒获”(《诗经·小雅》),这是“礼仪”一词出现的最早记载。在古代,“礼”和“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规则、典章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仪”是“礼”的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规定所形成的一套固定的程序。

在今天,人们习惯将“礼”与“仪”合起来称为“礼仪”,含有礼节、仪式等意思。比如,见到教师要问好,幼儿园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等,都综合了礼貌、仪式等涵义,都是礼仪的内容,是现代礼仪的新概念。

2.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含义

不同的学者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见解。王敏认为,幼儿礼仪可以分为学习礼仪、生活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三部分[1]。许广玉提出,人际交往中的礼貌、礼节和礼仪等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是幼儿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2]。邱红艳指出,幼儿的礼仪教育包括礼仪认知、礼仪情感和礼仪行为三个方面的教育[3]。本研究采用邱红艳的观点,认为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包括礼仪认知、礼仪行为和礼仪情感的教育,并将幼儿礼仪教育定义为把幼儿作为教育对象,将礼貌、礼节、习惯、风俗等教育内容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幼儿的礼仪认知、行为、情感都能够得到内化的教育。

二、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健全幼儿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礼是修己立身的根本,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一种潜在的资本,可以转化为个人内在的情操、性格,为培养和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奠定基础,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从日常行为中学会以礼待人,在懂得尊重他人的同时赢得自尊,在礼敬他人的同时获得自信,在遵守礼仪规范的同时获得自觉,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2.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礼仪是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器,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都需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借助礼仪,可以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友好和尊重,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礼仪不但能够使相知的人更相亲相爱,还能让陌生人相识乃至相知,进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提高沟通交往能力,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为培养未来社会懂礼仪、有修养的文明公民奠定基础。

3.弘扬礼仪传统,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守,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弘扬中华文化,学习礼仪规范。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好习惯,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1.创设环境,营造幼儿礼仪学习氛围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瑞吉欧教育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4]。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一是创设和谐优美的园所环境。可以在幼儿园宣传栏中设置礼仪专栏,张贴文明礼仪宣传画、宣传语等;也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上张贴一些温馨的图片,内容涉及礼貌问好、同伴互助、文明进餐等,营造文明礼让的氛围。二是在班级的主题墙上设置礼仪版块,为幼儿呈现合礼仪的行为举止,也可以对一些节日礼仪进行宣传,还可以每周评比出“礼仪之星”或“礼仪小标兵”,把他们的照片贴出来,作为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三是在区域活动的布置上体现文明礼仪。可以利用一些图标和简单的文字提示幼儿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比如每个区角的限制人数、同伴间的合作互助、玩具的摆放方法等,提高幼儿在玩游戏时的礼让意识。

2.领域渗透,引导幼儿树立礼仪观念

虽然课程模式有很多种,但领域教学目前仍是我国幼儿园使用的最普遍的课程形式[5]。因此,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师的领域教学中,有利于幼儿更全面地学习礼仪知识,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

在健康领域中,教师可以利用“爱刷牙”“洗小手”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安全保健知识,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可以把相关的礼仪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的好习惯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在社会领域中,教师可以向幼儿出示社会上一些违反礼仪文明的图片,例如插队、乱扔垃圾等现象,让幼儿对这些行为进行评析,教师再加以引导,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礼仪认知观念。

3.借力游戏,强化幼儿礼仪行为习惯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游戏,让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强化。

一是在游戏开展前,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和幼儿讨论游戏情节,并注意渗透礼仪元素。比如,和幼儿一起讨论“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意识到在和别人交往时,要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征求同伴的意见。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地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了解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模仿不同角色待人處事的方式,逐渐理解各个角色的职责,并从中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时的礼仪规范。三是要注意观察,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到游戏中,引导幼儿明晰礼仪规范。特别是当幼儿产生了一些无法调和的冲突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恰当引导。四是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促使幼儿内化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举止文明、说话礼貌的幼儿进行表扬,可以口头表扬,也可以奖励贴纸,以激励他们继续保持文明的礼仪习惯,同时也为其他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在游戏中出现争吵等问题的小朋友,教师可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剖析,反思自己的做法,让他们认识到友好礼貌的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开展活动,丰富幼儿礼仪学习方式

幼儿学习礼仪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感受礼仪带给生活的美好。

一是寓礼仪教育于故事。每个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把一些道理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传达给幼儿,更易于让幼儿接受。特别是节日礼仪,故事法更容易让幼儿理解节日的起源、精神以及内涵。二是开展礼仪知识竞赛。中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喜欢竞争类游戏,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的这一特点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帮助幼儿巩固礼仪知识。三是运用示范演示法。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标准的礼仪行为,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礼仪规范。比如升旗仪式时敬礼的动作、规范的站姿等。四是开展文明礼儀绘画展示活动。让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把各种场景中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表现出来,在彼此欣赏和讨论中加深对礼仪知识的认识,并提高自己对礼仪知识的兴趣。五是让班上幼儿每天轮流当礼仪模范,第二天早上在班级门口迎接班上其他幼儿和家长,以便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实践礼仪知识,提升礼仪修养。

5.家园携手,形成幼儿礼仪教育合力

虽然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但总的来说,双方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是一致的[6]。因此,家园合作能充分发挥两方面教育的优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为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提供支持力量。

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班级群、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途径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把礼仪教育的意义、内容及时告知家长,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另一方面,家长要多给幼儿提供实操礼仪的机会。家中有客来访时,可以让幼儿用“待客礼仪”进行接待;去别人家做客时,提醒幼儿遵循“做客礼仪”;见到兄长或长辈时,让幼儿主动问好、礼让长辈;在需要保持安静或有序的公共场所,要求幼儿遵循公共生活礼仪,不打闹嬉戏。总之,家长要注意将幼儿的礼仪教育内化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实践,引导幼儿自觉形成文明礼仪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敏.礼仪教育: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原则和途径[J].幼教园地,2009(1):60-62.

[2]许广玉.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3):38-40.

[3]邱红燕.基于游戏的幼儿礼仪教育实践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5):93-94.

[4]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5.

[5]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7.

[6]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责任编辑   姚力宁)

作者:张雅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品牌引导消费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创新科技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