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社会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2022-04-2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企业与社会和谐劳动关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企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灵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与社会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篇1:

我国和谐企业建设的思考与分析

内容提要:和谐企业是建设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对和谐企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受到国家表彰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一方面展现出企业和谐建设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力图发现实现企业和谐的内在规律,为企业的和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和谐企业;内涵;特征;调查

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有关和谐企业的很多问题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对和谐企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并对受到国家表彰的283家企业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部分企业的实地调研,目的是构造一个和谐企业的研究分析的框架。

1.和谐企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1.1 和谐企业的概念

企业系统包括广泛的人的行为和活动。而“和谐”一词不仅描述了系统构成、组织结构等是否配合得当,比例协调,而且描述了系统成员和子系统内心的活动、感受和态度以及成员间、成员和系统间的关系。

目前,对于什么是和谐企业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侧重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讨论企业和谐,认为企业和谐,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个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祥和融洽、稳定有序的状态,它是企业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企业非对抗性矛盾的良好的对立统一状态,是企业发展的有序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另一类强调企业和谐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和谐而且包括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认为和谐企业是指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各要素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这里的和谐涉及到企业系统中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企业的内部和谐,也包括企业的外部和谐。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类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企业和谐的核心是人的和谐,以人为本才是企业和谐的关键。

本文认为,和谐企业是指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充分发挥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成员和子系统在活动中相互配合,与外部环境互动发展,在整体上达到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有机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1.2 企业和谐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的和谐企业建设同样应当符合这一要求,做到企业自身发展、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和谐的内涵应包括三个层次,即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三个层次的和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企业的整体和谐。

第一层次是企业内部和谐。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依法规范用工,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有劳动没关系,有关系没劳动”的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员工发展机制,创造一个让员工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员工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为员工设计发展通道,制订定向培训计划;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对涉及企业和员工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与员工进行对话和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化解矛盾,推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和重大决策吸收各方意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单位之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与配合,使组织的整体实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层次是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是社会化生产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和承担者,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与外部的生产商、供应商、合作伙伴、消费者、政府、社会团体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产生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建立与外部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企业成长壮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企业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企业收益达到股东要求、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等等。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企业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如不断开发新产品、适时调整企业战略、进行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等,使企业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环境施加影响,从而改善企业的处境,如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来改变公众和社会组织对企业的看法,并使他们采取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发展。

第三层次是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更加明显,企业只有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线性运行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流动的循环运行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三个层次和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企业的整体和谐。其中,内部和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支团结、高效,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极大发挥的稳定的员工队伍;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使企业能够与客户、股东及利益相关各方建立融洽的合作与理解,为企业的产品开拓市场、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1.3 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1.3.1 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的主体,所谓社会和谐,最主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企业的和谐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在任何时候都将“人”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将最大程度的保护“人”的利益作为行动的最终目的,社会和谐、企业和谐才可能实现。因此,“以人为本”是和谐企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企业和谐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包括对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包括企业外部的顾客和企业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如供应商、社区居民、股东以及合作伙伴等。

从企业内部来讲,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企业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员工个体价值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发出个人的创造性,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卓越服务,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从企业外部来讲,企业以人为本就是全面协调处理与企业外部各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努力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在企业成长的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

1.3.2 不断创新

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实现内外部和谐的重要手段,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和谐的重要特征。

一方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也有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条件。创新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获得满意的利润。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相当短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能通过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活节约型、生产集约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1.3.3 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企业的任务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只有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因此,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根据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条件,制定正确的战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基础上的长期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成长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向企业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而且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如身心健康的保持、工作技能的提高以及价值追求与需求层次的提升等)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与机会。第二,企业在生产中坚持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原则,努力减少原材料(尤其是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以及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第三,企业以服务大众与增进社会福利,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与进步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

2.我国企业和谐建设调查分析

根据企业和谐的三个层次,企业内部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基础与核心,而劳动关系的和谐又是企业内部和谐的核心,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企业将不可能成为和谐企业。因此,在尚未形成公认的和谐企业标准的情况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受到国家表彰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有关情况,对当前我国企业和谐建设的实践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2.1 企业内部和谐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内部和谐建设方面,企业工作的重点包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和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三个方面。

(1)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从有关材料和我们的调研中都发现,企业对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促进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营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有着较为充分认识,并且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表现在:

第一,全面签订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达到或接近100%。全部企业都签订了集体合同,并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其中有38.5%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第二,注重员工队伍建设。全部企业都为新员工提供上岗培训,其中47.2%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有34.6%的企业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企业用人机制方面,全部企业都建立了竞争性的人才任用机制,15.8%的企业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并重,23.5%的企业重点引进人才,60.7%的企业以内部培养为主。职工职业安全健康方面,45.3%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54.7%的企业提供高于国家标准的保护和安全措施。表明企业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关心职工安全健康方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第三,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所有企业都及时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部分企业还提高了缴纳标准。

第四,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受表彰企业都建立了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其中34.6%的企业进行了全面的配套改革,有18.3%的企业实行了职工持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企业员工的薪酬、福利等利益的分配直接关系企业的成本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是企业和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保证。

第五,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在发挥工会作用方面,100%的企业都成立了工会,并参与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100%的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62.3%的企业工会组织员工参与民主管理,40.1%的企业工会组织职工进行技术创新。

(2)建立高效的企业运作机制。现代企业生产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与分工基础上的,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内部和谐的组织保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企业都非常重视组织运营体系的优化,强调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合理的划分,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如很多大型企业建立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管理体系,各事业部在完成公司总体战略的前提下拥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既减少了总公司的管理压力,也降低了不同种类的产品之间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灵活性和产品的竞争力。在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中,建立了矩阵式的研发组织体系,产品经理负责协调产品设计、试制、生产各环节的人、财、物的配置,实现了多产品的并行开发、生产,核心技术平台为多个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大大降低了研发的成本,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还有的在企业内部建立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以这一系统为核心进行流程再造,以生产经营流程为中心重新划分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将传统的管理部门转变为支持、服务部门,有效提高了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3)建设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多数和谐企业认为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对于团结员工队伍,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表彰企业都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将和谐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以和谐文化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100%的企业都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32.4%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中包含倡导和谐的内容,57.4%的企业形成了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2.2 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社会环境和谐建设主要包括企业创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支持公益事业和加强诚信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

(1)勇于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对创新都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将创新视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不断发展的关键,并下大力气推动企业的创新工作,可以分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全部企业都认为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将技术创新作为战略重点的占53.8%,重视管理制度、体制创新的占47.4%,企业通过创新提高收益的占73.1%,鼓励员工参与创新的占100%,加大研发投入的占89.6%,企业主要产品技术水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0.7%,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占36.9%,在国内市场畅销的占38.4%,其他的占4%。

(2)努力提供优质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是企业产品的使用者,是企业服务的对象,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实现收入的最主要的手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目标是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调查的情况看,63%的企业的主要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前10名,其中有18%的企业是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100%的企业都建立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全国性的客户服务体系,有42%的企业实行了6δ质量管理,92%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的质量管理认证。

(3)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协调各方利益。绝大部分企业对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都持肯定的态度,并以多种形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要包括:扶贫、救助灾区、促进社区发展、救助失学儿童等形式。

(4)加强诚信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明确了诚信建设的目标,加强了诚信管理工作。第一,把诚信纳入企业发展战略。随着我国诚信建设进程的加快,企业诚信意识正在不断提高。虽然企业对诚实守信的理解存在差异,但都认为诚信经营是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收益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89%的企业把诚信作为重要的战略因素加以考虑,80%的企业将诚信建设纳入企业的优先工作,95%的企业把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之一,76%的企业认为诚信水平的提高是本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明确诚信建设的目标。73%的企业计划加强企业信用管理,51%的企业准备或正在制定企业员工道德行为准则,信用评级、信用评估、道德准则制定等都不同程度被纳入企业管理目标。第三,建立诚信管理体系。62%的企业设立了兼职的或专门诚信管理部门,通常为行政部、营销管理部、公共关系部等。

2.3 企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自然环境和谐建设主要包括努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企业都把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发展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企业积极采取措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部企业都将实现长期成长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并采取节能措施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水和原材料的消耗,36%的企业将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

(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中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建设和谐企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将对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空间。我们调查发现,企业对于环境保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00%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67.2%的企业在生产中采取节能降耗措施,13.8%的企业产品或部分产品与环境保护有关,58.2%的企业制定了保护环境的具体管理制度和措施。

3.研究结论

3.1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和谐的目标与动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和谐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全体员工上下一致的共同努力,也即企业内部的和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效益优异的企业对和谐往往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并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营造企业内部的和谐环境,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3.2 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和谐的基本保证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企业与外部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也是企业长期成长的关键。通过对样本企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外部环境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有着清楚的认识,它们普遍将与外部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企业的发展。

3.3 需要建立企业和谐的长期保障机制

企业和谐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建立长期的保障机制。从样本企业的情况看,我国企业在建立和谐的长期保障机制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如股权激励作为国际通行的长期激励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企业中实行股权激励的比例还不高;针对企业内外部和谐的制度化的措施也有待增强。

3.4 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加强引导

企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和谐企业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各级政府对引导和促进企业和谐建设也负有重要的责任。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自主开展和谐建设的比例很高,但由于对企业和谐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不同企业的和谐建设也千差万别。而过大的差异也不利于企业整体和谐的顺利推进,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对企业的和谐建设加强引导,帮助企业把握正确的方向,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和谐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张青山等.企业系统:柔性、敏捷性、自适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王永贵.21世纪企业制胜方略——构筑动态竞争优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海君.走向和谐——企业的生态化生存[J].管理与财富,2005,(6).

[5]谢企华.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中国工程科学,2005,(5).

[6]王文杰等.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控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作者简介]王晓光,男,博士,中国企业联合会劳动关系与薪酬研究所副所长。

[收稿日期]2007-06-30

(责任编辑:罗哲)

作者:王晓光

企业与社会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篇2: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企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灵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企业文化 关系 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戴尔和肯尼迪在《塑造公司文化》中指出:塑造公司文化需要“建立共识、建立技巧、耐心和保持弹性——是我们认为始终解决问题的办法”。劳伦斯·米勒在《美国的企业精神》中提出:“为了发展新的文化,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为了改变公司的文化,必须要有教导以及对新作风予以支持的制度。”何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赋予成员一种信念,影响企业外部公众行为规范的总称。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深刻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特征为:(1)以人为本。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2)人际和谐。这是和谐企业的活力之源,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源泉。(3)团队合作。决定着企业价值观、宗旨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形成巨大的企业凝聚力。(4)富有个性。企业文化应“和而不同”,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生命力。

二、企业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密切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关系密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

1.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相一致

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内容与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企业目标体现了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一致。(2)企业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调动和整合企业的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与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特征一致。(3)企业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准则,与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特征一致。

2.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迅速发展

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领企业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撑。(2)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3)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企业的兴旺发达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4)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企业文化的特殊功能促使和谐社会的构建

企业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1)企业文化的对内功能是企业内部和谐的动力和保障。“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内部和谐。(2)企业文化的对外功能是促进企业外部和谐的重要力量。企业文化影响着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生长点和支撑点”,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等具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通过以下途径建设:

1.树立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企业要发展,需要加强和谐,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和谐来保证。企业文化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同时,企业文化必须具有个性特色,结合其发展战略提炼出有特色的理念系统,并通过创新的形式、方法和载体搞好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传播力和渗透力,实现企业的和谐管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职工自我教育和提高,达成共识求发展。”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重视顾客的需要,赢得顾客的信赖;同时,坚持人本管理,尊重劳动、知识和人才,使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发展的目标内化为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

3.领导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和变革者,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直接的作用。(1)组织发动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由企业领导者组织发动,更需要通过领导者来倡导。(2)导向作用。企业领导者的领导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行为、企业目标制定、管理方式的运用。(3)示范作用。领导者自身的修养、道德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

4.企业文化的管理和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和谐企业的建设重在对企业的和谐管理,实现管理主体的同一化。同时,要强化激励效应,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一种全员互动的生动局面,使企业发展保持长远的生命力。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企业要立足实际,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富有个性特色的文化创新,这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程刚:杰克·韦尔奇领导艺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270

[2]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71

作者:李新仓 李天颖

企业与社会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篇3:

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策略

摘 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相处,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劳动关系趋向恶劣,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少员工流失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策略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势在必行。实现企业与员工和平共处,让员工在企业获得归属感,不仅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企业人资源管理工作来说,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和员工双方都想达成的一种劳动关系,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有利无弊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的基本诉求,是确保企业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和谐劳动关系还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高收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制度约束的方式,员工被动的接受管理,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下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点在于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让员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市场环境不景气,很多企业出现了效益下滑的现象,不得不被迫裁员,而裁员过程中如果不够科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做到科学裁员,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

影响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很大因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在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时期,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对员工进行激励,但在经济萧条时,这种手段无疑会增加企业负担,对企业来说并不可行,此时企业可以通过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鼓励员工和企业一起齐心协力,共渡时艰。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慢

上面有提到当企业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责上升的同时,也要实现人力成本的最优化。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策略

(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指企业在进行内部组织管理时,将“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充分做到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通过创新管理活动,激发员工自主积极性,使企业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发展关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立足在尊重员工和保持人才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员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挖掘員工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价值,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同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完善人才储备

未来企业的竞争一定会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储备,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中取得一席之地,始终处于不败地位。企业要善于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加强人力资源战略储备,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梯队,注重核心技术人才的引进,采取激励措施减少人员流失,为实现企业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企业还要加强现有岗位人员培训,组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员工技能和核心素养,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管理人员素养,提高服务质量

想要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性,规范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首先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者有能力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正确指导作用。首先建立完备的绩效机制,对绩效计划的制定、实施到结果反馈,每个环节都逐一进行完善,使其合理地运用到企业的裁员降薪决策中;其次,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想要实现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是员工劳动价值的最直接体现,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能有效激发员工能动性,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精细化考核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精细、精准的管理模式,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细节着手,从点滴做起提升服务质量。

(四)发挥组织重要作用,维护劳动关系

为了更好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必要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培养具备劳动专业知识的工会人员,建立专业的解决劳动争议的区域性工会组织。区域性专业化的工会组织可以通过行政区划,也可以以经济功能为准划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工会组织对象和范围、原则和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巩固工会模式。

四、结语

综上,对企业来说,改进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完善人才储备,树立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促使员工与企业拧成一股绳,构建和谐共赢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少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13):23-24.

[2]曹惠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民商,2020,(3):146.

[3]贺朝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办公室业务,2020,(2):151-152.

[4]高文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17):18.

作者:石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改革论文下一篇:市政工程各阶段投资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