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2022-05-1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中国旅游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

第一篇: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思政的探索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识别与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传播与推广自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文化自信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指出要从提高旅游文化素养、培养旅游商务文化能力、培养旅游网络文化能力、培养旅游创意文化能力、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几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为新形势下旅游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思政

一、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就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教育部也随即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随着旅游者文化知识的提升,旅游者“文化感受性”旅游动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旅游行业的精细化发展也对旅游文化型人才的要求更加嚴苛。《“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旅游业产业地位,对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文化鉴别能力、旅游文化创新能力、旅游文化保护与传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为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作为一门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板块,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课程也被部分学校列为选修课程,归到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该课程服务于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立足“文化自信”的课堂思政基调,着重解读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凝练旅游文化的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解读能力以及提供体验型旅游文化的创新能力与意识。

二、文化自信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的校园文化呈现了多元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的特征,这使得它比别的文化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同时,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冲击与影响,造成部分学生的文化自信削弱、盲目崇洋媚,具体体现在: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受过去教育体系的影响,重理而轻文、部分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乏,认知上仍然停留在中学时代,再加上院系在人文课程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比例上的不合理甚至严重不足,课堂中教育课程的设计方式过于死板和单一,过于抽象和理论,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师“教”和学生“学”产生严重脱节。另外,部分学生对于物质的消费追求更加狂热,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及精神培养往往严重缺乏积极性,需要教育者化更大力气进行引导。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冷漠行为

“文化冷漠”主要指文化主体与参与者对文化发展、文化活动不参与、不关心的一种现象。高职院校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是学习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但很多学生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率往往并不如其它类型的活动高。有些学生更勤于参加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活动,其反映出的文化冷漠的行为事实上就是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缺乏文化自信的影响体现。

(三)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发展信心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而言,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世界”和“民族”,“现代”和“传统”冲突与辩证规律。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前途缺乏文化信心,总是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的代名词,甚至自惭形秽,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时代”、“潮流”气息,不能走向世界,也不能走向未来,没有将个人的学习乃至认识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从而产生缺乏人生发展自信、民族自信的迷茫情况。

三、文化自信在《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本身侧重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相较其他课程的独特着眼点,通过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课程思政进行重新设计和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更能提高学生文化鉴赏与文化识别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文化应用及文化推广。同时在将旅游文化知识与能力培养点重新强化塑造后,更能将本课程的授课对象由旅游专业学生向更多的非旅游专业学生进行课程开放,从而既能完成本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又能帮助其他专业的学生提高文化自信,在“文化”这一基础公共平台上实现更多学生的共同进步。具体改革策略如下:

(一)提高旅游文化素养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学生除了单纯的职业技能外,更需要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才能吸引行业企业及旅游者的好评。特别是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基本都集中在本省区域,因此除常规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教学外,更应将地方旅游文化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融入课程,引导学生聚焦地方文化资源,将传统旅游业态向旅游文化深层内涵发展,打造结合旅游、文创、审美、心理学等多项综合型旅游文化课程。如表1,我们将《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旅游文化概述、山水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六个模块共计17个单元。表1《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

模块单元课程思政目标项目文旅新发展:中国旅游文化概述旅游文化概述旅游文化与

旅游开发理解旅游文化的价值观念,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的职业态度①学生调研、搜集分享文旅融合和的成功案例。

②以春晓双狮村、九峰山为学区整体教学案例区,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考察,针对双狮村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提合理化建议天地有大美:

山水文化赏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风韵植物①通过领略自然旅游资源,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②理解山水和植物景观中蕴含的品德和精神。

③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领会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的相关论述,树立旅游开发与环境并重的观念。围绕浙江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的旅游文化发展目标,设置模块大作业,学生通过唐诗、宋词中的浙江山水的描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山水之旅,以此增强学生对家乡山水的认知和自豪感。通过拍摄校园内的景观植物,通过微信宣传植物的文化内涵。凝固的乐章:

建筑文化赏析红墙黄瓦-故宫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与“源”,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模仿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通过讲解故宫一处景物,探寻故宫中掩藏在历史深处的记忆和蕴含的工匠精神。地域密码-民居了解中国工匠对民居因地制宜的巧妙布局,理解传统民居布局中的美好理念和优秀家风华夏缩影-古城理解中国古城、古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民居文化、古城文化、古村文化展板布置及讲解壶中天地-园林通过对中西方园林风格比照中明晰本民族理想人居环境的文化与审美坐标,明确中国风景园林追求“山水”审美的文化缘由是基于对天人之辩中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种美学自觉小组制作小视频讲解:中西方园林文化比较民以食为天:

饮食文化赏析寻味中国-菜系增强对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引导形成科学的饮食理念学生以家乡为分组依据,视频讲述和推广家乡的饮食文化禅茶一味-茶认知茶文化中蕴含的专注、谦卑、认知的工匠精神小组拍摄茶文化推广视频唯有杜康-酒了解中国酒文化悠久的历史及对西方的影响,树立文化自信小组撰写绍兴黄酒、女儿红等地方酒文化公众号推广文案夫礼之初-食礼养成良好的饮食礼仪,掌握宴客社交礼仪,比较东西方宴请礼仪的区别小组模拟宴客社交礼仪乡愁的记忆:

民俗文化赏析多姿多彩-

时节习俗认知节庆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开发节庆旅游项目学生通过调研梳理宁波非遗类民俗的项目,讨论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宁波非遗民俗类图片物品系列展示,学生讲述宁波老底子民俗故事。特色鲜明-

地域民俗树立乡村振兴、乡风建设的理念,将非遗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分析舞狮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不同地区舞狮的特点,以及如何对舞狮非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上的应用(二)培养旅游商务文化能力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下,旅游企业将更青睐于能吸引顾客主动付费服务的文化从业人员,《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将研究从文化角度上提高景区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在趋同的传统商务环境中,利用地域文化的特异性打造设计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商务文化名片,如江北的慈孝文化营销节、象山的渔俗文化品牌策划等,带动其辐射圈内更多的旅游企业发展,其创意方式与文化推广均可结合入课程模块中,使学生更能适应于市场及行业需求。

(三)培养旅游网络文化能力

“文化自信”为旅游行业的在线网络营销明确了文化导向、法律地位及从业规则,在此基调下,旅游文化课程将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好网络这一科技工具,符合时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如最近的“网络红人”李子柒,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过网络这一新媒体加以传播,不但在微博等国内媒体上,更在Facebook、Twitter等国外媒体上影响巨大,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这种视频制作、后期渲染、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方式都将结合入《中国旅游文化》的课程环境中,学生通过文案撰写、视频制作、网络推广,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能通过该旅游网络文化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

(四)培养创意旅游文化能力

现今景点及旅行社在利用传统的自然景点门票收入外,需要不断设计并推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并从中获得利润来源,如各类文化节庆、旅游演出、民居民俗体验等,课程将其纳入旅游创意文化的教学培养,如就宁波的乡村旅游创意设计而言,可以通过课程讨论如何进行创意细分与包装设计,通过创意包装使不同的乡村旅游点都能找到各自的独特经济来源与带动点,避免无效同业恶性竞争,还能利用创意文化设计实现特色化整体发展,提高行业企业的创意竞争力。

(五)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

未来的旅游专业学生如果仅仅具有单一专业技能,缺少文化相关的素养或技能就无法更好从事旅游专业工作,而上述如旅游文化素养技能、商务旅游文化技能、网络旅游文化技能、创意文化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锻炼培养,其检验方式往往是传统的卷面考试无法实现的,更不能从中对学生的能力学习进行判断与查漏补缺,由此,课程中的测试方式也将进行改变,除了平时的学习考试外,更加入诸如文化素养与文化素质职业的内容,如景区文化设计方案、旅游景点或旅游元素视频制作与推广。由单一测试向全程考察转变,由卷面测试向项目化方案评估深入,通过不同的项目测试设计找到学生的技能薄弱点,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中国旅游业正在实施“第一步”发展战略,即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转型,到2030年将发展成为较高集约型旅游大国。随着公众民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更需要抓紧时势,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上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国情,培养学生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就业、谋业和创业能力,走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曹诗图.试论我国旅游科学研究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1):1~8.

[2]姜珍婷.地域文化课程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高教研究余实践,2019(04):57~61.

[3]郭慧.文化自信理论指导下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7~70.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YGH056)。

作者简介:王波(1979-),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文化地理。

作者:王波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法律文化体系的构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我们应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们当前的社会变迁与生活的现代法律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法律文化;构建;特征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范畴,指的是人类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创造并保存下来的所有内容的综合。文化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其内容外延来看,它具有创造性、保存性和传递性等特性。“传统文化”就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淀,是文化中保存和传递下来的那部分,是由历史凝聚而延传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动态总和。传统文化具有十分多样的内容与极其宽广的外延,社会中的阶级、民族或群体的那些惯常的制度、思想、礼仪风俗、心态、工艺传统、行为习惯等都是其要素与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周易大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也是修养境界。(2)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3)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还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2.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

在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而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可见,传统文化应当包容在国学之中,应当是国学的基础和母体,也就是说,没有文化传统就没有国学,没有文化传统国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载体,国学当中所包含的学术部分,应当是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分类及研究。所以,这里我們不是研究国学,而重点是为了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出与法制相关的内容及精髓。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可以概括为: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包含了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有的学者(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反对把“中庸”观念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他认为,此说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到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他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也有的学者(许思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还有的学者(杨宪邦)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的学者(刘纲纪)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2)自由精神;(3)求实精神;(4)应变精神。。有的学者(司马云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有的学者(庞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至少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奉行中庸之道、崇尚忠恕的精神,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价值指向,以及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五个方面的内容,或者叫精髓。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法治

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思想遗产。和谐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西周末期。在《说文解字》里对和谐是拆开解释的,“和,相应也”,

而“谐”则指“配合得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中和、和合乃天地万物存在、发展的规律。因而,在治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大体包括人与天地和、人与人和、人与自身和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其中人与人和包括人和、家和、国和,人与自身和包括饮食之和、礼乐之和、音乐之和。和谐理念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礼”字意蕴丰富,《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实质上“礼”就是“法”,人们必须遵守既定的礼仪规范,其中主要是儒家的经典论著,如果违反了“礼”,就要受到“法”的制裁,所以有云“出礼入刑”。有学者认为“礼法结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经义来断事决狱,礼仪与律令同录,强调德赏刑罚必须与阴阳、五行、四时变化相符合,根据礼书规定和纲常伦理来施令与行法。

(一)我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刑事司法制度

“中”是和谐的重要表现形式。刑罚尚中思想体现了刑事法律中的和谐观。在西周刑制中,“中”具有折狱持平、不枉不纵、无所偏颇之意,被作为能够致“和”的刑罚原则而频繁地被运用。《尚书·立政》在谈到断狱时强调:“兹式有慎,以列中罚。”这里的“中罚”是指在运用刑法规制时,要做到“咸庶中正”,在刑罚适用上,把刑罚是否中正合宜作为是否为祥刑的判断标准。在司法诉讼上,强调“非佞折狱,惟良折狱”,诉讼过程中折狱官员要“两造俱听,师听上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并进而提出了疑罪从无的赦宥原则,即“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在定罪量刑上,强调“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之。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提出了“刑罚世轻世重”的刑罚时变观。

(二)我国古代和谐思想与息讼求和理念

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是我国古代把“和谐”奉为社会中绝对的目标的终极体现。这种对和谐的追求,在诉讼中就演化为“息讼”和“以和为贵”的要求。于是,和解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在中国古代,和解制度早已存在,只是在具体内容和指称上与现代的和解有少许的出入。如清代的地方审判中,一般允许调处与和息。“由州县官或两造亲友、地方绅耆调解两造之诉讼。谓之调处。调处之结果多为和息,和息含有和解及息讼(撤回诉讼)之意”。此即可理解为调解与和解。清律中有关于私和范围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地方官员在是否准予私和上,有一定的裁量权。少数地方官员谨慎私和的使用,大多数州县官主张调解或自行和解。“词讼之应审者,什无四五,其里邻口角,骨肉参商细故,不过一时竞气,冒昧启讼。否则有不屑之人,从中播弄,果能审理平情,明切譬晓,其人类能悔悟,皆可随时消逝。间有准理后,亲邻调处,吁请息销者,两造既归辑睦,官府当予矜全,可息便息,宁人之道,断不可执持成见,必使终讼,伤闾党之和,以饱差房之欲”。

我国古代民刑不分,因其多是邻里纠纷而起,主张能息则息,尽量减少诉讼,此种方法既不伤和氣,又能息讼宁人。在具体的私和方式上,调解与和解并存。调解可以是州县官员调解,也可由两造亲友调解,也有地方绅耆调解。“勤于听断善已,然有不必过分皂白。可归和睦者,则莫如亲友之调处,盖听断以法,而调处以情,法则泾渭不可不分,情则是非不妨稍借,理直者既通亲友之义,义曲者可免公庭之法”。“遇民来诉,批所知相近之士耆处释,即令来诉者持批词给之,立言剀切,足以感人,必有极力排解,以副官指者”。。这是调解的几种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双方自行和解。

(三)关于礼治与民法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所谓“名分”,其具体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的等分上,即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朋友有信等伦理纲常关系,其进一步衍生为所谓三纲五常。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中国的这种“礼治文化”是中国社会能够维系数千年而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是以深厚的人类道德感情来维系的,而不是通过法治的方法来维系社会。而人类的这种道德感情是温情脉脉的,是无私的、温和的,这与西方所谓的法治文化的陌生、自私、冰冷的特性是格格不入的。中国直到现在还是一个熟人和人情社会。这就是中国的所谓“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通过理性计较自己权利的得与失,即所谓“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这与西方的以“契约原则”来维系社会,进而把契约的理性计较私利原则扩张到人类的所有生活领域,使人逐步变成了一个精于计算私利的冷漠的理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法律权利关系截然不同。“礼治”或日“礼乐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无私的、温情脉脉的特征,恰好可以弥补“契约原则”的自私的、冷冰冰的特征所带来的那种冷漠的理性的不足;而“契约原则”也可以多少填补因过于强调“礼乐文化”而导致的因漠视私利而抹杀人之个性、影响社会发展的惰性。因此,从民法上讲,既可以在家庭法(家事法)中体现温情脉脉的“礼乐文化”的特征,也可以在人格权、物权、债权、侵权等民法制度中更多地体现“契约原则”,以鼓励人们创造财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礼乐文化”的内容就包含了民法中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尊重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礼乐文化”中的所谓“仁”与“义”就包含了公正、尊重公序良俗等民法原则。所谓“仁”即仁爱、正义、性情和善良,“义”即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情谊。这里的“仁”与“义”实际上就包含了追求公正、公序良俗等含义。“信”即确实、信用、相信,其中就包含了言而有信等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并不是和“契约原则”完全对立的,二者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因此,对于现代中国来说,应当尽可能地将二者融合,使之共同适用于中国的民法体系,以体现和谐民法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现象呢?笔者认为,从表象上看,现在中国的文化已经呈多元化了,但主要还是以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化占主导,中国在任何时代,现实主义都是主流,这是由我们的社会文化决定的。特别是受到生存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主题中确实有功利和商业炒作的成分,体现出了现代人对金钱权势的贪婪。有人说中国

的文化正处于半沙漠状态,缺少沙漠甘泉一样的慰藉人们心灵的东西。人们对精神的需求还不是很强烈,在世俗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一切向钱看齐。这只能说是反映了一个方面的情况,不可能全面。文化很难有独立的时候,一般是工具,它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的特色。在我们现在的文化中,依然还存在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判断,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价值标准和影响。

简单来说,中国文化可以概括为大陆文化。同时它又是一种小农文化,有一种乡土情结。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国,人口流动性小,所以中国文化要以血缘和土地为中心。中国文化追求一种稳定性,这与海洋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丰收就必须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而西方文化却不这样,他们会投机,一次出海搞到的东西可能够一年用。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有了很多的闲暇时光,可以去钻研艺术和科学,而中国人没有这些闲暇,只能讲求务实主义。在中国,技术的地位要高于科学。比如,古代中国的农学、医学、兵学、天文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为中国人有种实用理性主义,一门学科必然要有“某某之用”才算好,否则只能是奇技淫巧。

由此而来,中国的社会特征是宗法文化。拜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亲戚平时可能不会见到,但每年一定要去拜年,这样才能一遍一遍地确认关系。中国人认为,家为立国之本。古代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由县衙管理,而不必设置检察院、法院、公安局、民政局,就是因为这一点。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什么事情一旦闹到衙门去了,必然就是刑事案件了,所有的民事纠纷在家里都能解决。这样,家中的宗族长就极为重要,要靠他调解家庭关系。在宗法文化中,人们必然要看重祖宗,看重传宗接代。祭祖成为中国人很重要的宗教活动,有什么事情都要向祖宗汇报。因为有祖宗时时关照着,中国人不是孤独的,古代中国人也不可能产生后现代的那种被抛弃感,每一代人,都与他们的祖宗和后代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新儒家的徐复观认为是“忧患意识”,这从围墙文化和盆地文化中能够体现。而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与之相对,西方是罪感文化,日本是耻感文化)。古时候有不改其乐的颜回,当今有善耍贫嘴的张大民,这就能体现出中国人的“乐”。庞朴把这两种观念结合起来,认为中国文化是“忧乐圆融”,是一种中和的文化。中庸之为德,求和而不同。从整体上看,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内部多元而又统一的大陆文化。

中国文化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很好地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能做到身心和谐。而西方文化是主客二分,灵肉分离、情理分离的。第二个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第三个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的宗法文化要求社会和谐。但是,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降低了个人的价值,抹杀了个性。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于它对个人价值保护不力。但总的说来,中国的现代文化呈多元化,但主要还是以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化占主导,中国在任何时代,现实主义都是主流,这是由我们的社会文化决定的。

四、中国当代法律文化的构建

上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内。这些文化特征直接影响和导引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中国人的生活。比如,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的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直接反映。再比如,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奢华等,司法中提倡的庭外调解、庭前调解,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等,立法中所表现出来的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间的妥协,法律条文所表现出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直接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究竟对中国的发展是有益还是无益,笔者觉得不能够一概而论,而应当予以分别地分析和研究。

中国文化当然不可能尽是糟粕,其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崇尚忠恕的精神,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对于家庭的孝悌思想,忠于国家的爱国精神等,都属于可以经过扬弃而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而对于其中的小农文化、围墙文化、宗法文化中的家长意识和作风、国家政治制度的专制思想中的扼杀和压抑人的创造能力和激情的部分,以及过于现实的市侩文化,崇尚权力轻视民权的文化等,则要采取批判和抛弃的态度,逐步将其进化为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尤其要对西方文明中的诸如海洋文明、多元文化、商业文明等加以认真地研究和借鉴,其中的海洋文明内涵极为丰富,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这对我们构建现代商业文明和法治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具体到我国,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法律文化以适应我们当前的变迁与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法律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影响国家的立法、司法的进程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一种法律文化,法律文化能够描述某一整体法律体系的潜在的特征——其主流观念、品位与风格。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有它自己的法律文化,而且没有任何两个是完全相似的。法律文化并非一个单一概念,它标示了对于文化层次和文化畛域的一种巨大的、多层面的概括,而且文化层次和畛域的内容、范围、影响在国家法律体系、制度建设和实践中的作用,是其他领域所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政府的法制观念是与一个国家、民族的法律文化的先进与否,公民法律文化的程度高低紧密相关的。目前我国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法院执行难问题,恶意诉讼问题,腐败问题,公民守法问题,交通肇事、交通逃逸,安全生产问题等的解决,都与法律文化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民族法律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法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我国现行社会条件下的法律文化的特点、内容、优势的研究,培养公民先进的法律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法律文化素养,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法律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

美国作为普通法的典范,在20世纪中叶以前将其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文明向世界各地兜售,而近几十年来,却不断反思,不斷自我攻击、自我揭露、自我否定,不断扬弃,不断变化、取长补短。这是一种务实的、进取的文化和精神,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从世界范围来看,两大法系在立法技术上也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相互借鉴,进而得以不断地发展。我国作为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亟须建立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法律体系,应当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扬弃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使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前进。

(三)法律文化的多元化应该是我国的方向

法律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它对于我国同样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何对待外国法律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如何建立和发展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法律文化,都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例如,在对待民间法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多从法律文化的多元性方面去考虑,关注它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一面,既为丰富我国的法律渊源,也为我国推进立法和司法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四)我国法律文化的培植目标应当以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为主

我国法律文化的培植目标,应当以提高公民对法律的强烈的尊重感和较强的权利观念为重点,要培养一种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以尊重权利为荣、以侵害(损害)权利为耻的社会风尚。同时,在构建法律体系的时候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在全社会确立一种守法者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和优厚的待遇,而违法者则必须付出较守法者多得多的成本和代价的环境,造成一种使守法者自豪、违法者却步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中国真正走向权利与法治的时代!

作者:苗延波

第三篇: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策思考

摘 要: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之一。基于文化生态化视角,例证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并提出了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软实力;走出去

一、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英语的使命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强调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關系,是生态学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文化嫁接的一个新概念。文化生态化是指在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一切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在继承与发扬本土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在不断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的精髓,从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呈现出和谐发展与大繁荣的景象。那么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推进其载体——语言的不断丰富与创新。中国英语的出现恰恰反映出世界文化生态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国英语彰显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魅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底蕴,赋予了语言的创新性,它肩负着能够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让世界来恰当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是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伟大战略。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建设中国文化的突出主题。面对文化生态发展时代,全球文化生态链需要中国文化元素。然而与现代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文化“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解决文化输入内容单一、方式陈旧、文化认可度低等问题。

1.文化输出内容单一

一提起中国文化,大多数外国人会想到中国茶文化、中国武术文化、中国京剧文化、中国丝绸文化、中国瓷器文化等。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层面。但对于中国文化其他方面了解不够。比如:中国高等学府、大众传媒作品、当代文学作品、高精端产业等。

2.文化输出方式单调

在国际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今天,各国争先抢占国际文化市场,进而拉动国内经济、文化大幅提升。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品占国际文化市场份额较小,出现文化贸易逆差。而我国文化输入方式多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不相符合,也与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3.文化认可度单一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与思维认识的差异,传统文化的普世性和审美性容易走进西方社会,在文化输出中占有主体地位。但对中国文化输出中带有政府背景和宣传色彩的文化充满警惕与排斥,致使严重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思考

1.丰富中国文化输出内容

在文化输出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加大对中国现代、当代优秀文学文化作品的宣传与输出。充分发挥中国英语这一强有力的语言工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核心价值理念。

2.优化中国文化输出路径

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产业的先进做法,壮大中国文化产业,抢占国际文化市场的先机,扭转文化贸易逆差。比如:创造电视文化节目品牌,发展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颇受大众欢迎,建议此栏目面向海外,配合中国英语的翻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3.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可接受度

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是宣传资料、政府工作报告等。充分发挥翻译活动的作用,增加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度。

参考文献:

[1]任成金.中国文化走出的历史借鉴与现实选择[J].中州学刊,2015.

[2]任东升,马婷.汉语经典翻译中国英语的文化主体地位[J]. 当代外语研究,2014.

作者简介:曹东波,女,1980年出生,硕士,讲师,英语教育 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规划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5CYY008);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研究—基于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slgslhl-112)。

编辑 尹 军

作者:曹东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日本茶道文化论文下一篇:财务核心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