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1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中间人身份从事的业务,不构成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产生的是非利息收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净收入对总利润的贡献率普遍在50%以上,已经超过其净利息收入,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是以传统的利息收入为主,比如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中国银行(得益于其海外业务)。本文在此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问题及有利发展的相关对策。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论文 篇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也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金融工具的出现不断地丰富了人们的理财方式,随着资本市场产品的丰富,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不能够单纯地靠存贷差,尤其在利差不断趋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浮出水面。文章基于这一背景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048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世界范围内金融情况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着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起步比较晚,而且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多次的危机,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现阶段中间业务的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进步,我国的中间业务也正逐步发展起来。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类、银行卡业务、代理、担保、承诺、交易类、基金托管、咨询和其他类中间业务。

1.2 中间业务的特点

中间业务和传统银行的存取款不同,有着以下的特点:首先,中间业务有着高收益和低成本的特征,因为主要依赖于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和产品的性质来确定成本与收益。其次,中间业务的风险是可以调节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组合,来改变中间业务产品的风险。最后,中间业务产品相对来说产品种类更多一些,增加了产品的可变换维度。

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产品种类少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接触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开始的,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中间业务在数量和功能上不断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产品种类比较少的问题,尤其是在不同的区域中呈现的不均匀特征较为明显。

在银行考量风险和收益以及自身管理能力的背景下,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产品时投入时间与精力相对较少,因此现阶段产品种类比较少。

2.2 定价机制不完善

我国自1980年开始了第一笔中间业务,即委托收款业务,其拉开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序幕。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由小变大的特征,但是在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上还不是十分完善。虽然现在已经改变了重资产的现象,但是在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上还不是十分重视。

2.3 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中间业务相对于传统业务而言,有一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受到了中间业务信息透明度低、灵活性强等影响,直接使得后续的风险管理能力难度加大。现阶段,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对于风险防范上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问题的原因

3.1 市场营销乏力

在一些从业人员进行推广时,面临着营销较为困难的问题。现阶段,很多工作人员逐步地对理财产品较为熟知,而像基金等的具体构成和投向还是一知半解,对于风险情况也无法全面告知,直接导致营销推广的艰难。

3.2 经营理念存在偏颇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有很多的模块都是根据外国的先进经验模仿得来的,对于实际符合我国国情的中间业务产品并不是很多,因此在品牌效应和操作性上不是很强。此外,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树立起正确的理念,还有很多仍然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没有意识到创新和客户的重要性。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管理层面较为混乱,各个不同的机构之间没有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使得中间业务经营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偏颇。

3.3 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而言,还没有进行专门性人才的培养,较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都是会计学或者金融学出身,而没有进行专门化的某一个领域或者某几个领域的中间业务产品的学习,使得中间业务在后续拓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4 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

4.1 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市场来进行推动,但是现阶段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和居民的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还不是很相关,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应该进行较为深化的体制改革,全面地加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1)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一直以来,企业在政策的限制下,常常面临着融资难问题,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的供给方,也有其苦衷。一方面,在资信上需要多重的考虑,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地加强国家宏观水平的考量。实施上,我们可以考虑间接融资来代替直接融资,或者是减少直接融资的方式,形成多种融资方式并存的局面。

(2)放松金融管制。现阶段,我国的利率并没有严格地执行市场化,而是受到了宏观调控较大的影响,无法真正实现市场化的发展。而且在金融管制的背景下,很多商业银行只能够依赖于利差来进行发展,自身发展空间不大。

(3)推动混业经营。中间业务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体现,但现阶段商业银行还处于分业经营之下,创新不足。建议国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我国混业经营的实行。

4.2 加快经营理念的更新

(1)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化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的挑战越来越多,因此时代也呼吁其加强创新能力。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地考虑中间业务的组合,利用取长补短的优化策略,全面地实现产品间的搭配,个性化地定制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2)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现阶段,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地加快自身的风险管控系统建设,对于操作风险、系统性风险等有着更强的把控能力。现阶段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风险控制水平远远没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管控能力,在这方面还无法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3)完善监管机构的制度。现阶段一行一会对于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已经更加频繁化和规范化,尤其在2017年通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得利”“违法、违规、违章”等进行查处,但是还没有确保各个银行之间处于更为公平竞争的局面上。银行业协会、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应该站在一个更加专业化的角度去思考,从业务发展精准化的角度,通过奖惩激励制度,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4.3 加强中间业务人才的培养

中间业务需要较为复合化的人才,建议商业银行可以尽快地建立健全内部的培训制度,充分地对现有从业员工进行深入的培训,全面地促进其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建议相关院校可以加强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时俱进地为商业银行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

5 结 论

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中间业务层面還存在着较大的短板。因此文章以中间业务的概念作为出发点,阐述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商业银行可以尽快地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加强内外部合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艳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5(4):18.

[2] 庄玉敏.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运作与创新 [J].现代金融,2016(8):56.

[3] 白永志.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 [J].金融经济,2016(9):78.

作者:曲碧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论文 篇2:

加快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中间人身份从事的业务,不构成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产生的是非利息收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净收入对总利润的贡献率普遍在50%以上,已经超过其净利息收入,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是以传统的利息收入为主,比如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中国银行(得益于其海外业务)。本文在此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问题及有利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对中间业务的营销管理认识不足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营销认识还停留在改善服务态度和零星广告促销阶段,没有真正确立满足客户需求的营销观念,没有建立专业的营销部门。各个部门孤军作战,缺少整体配合,没有足够重视客户对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不愿深入地进行市场调研,从而导致银行和顾客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的很多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大多消费群体不知道,或者即使知道,但也对其具体用途、功能、作用知之甚少。

2 中间业务还未形成市场

与西方国家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基本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市场。仅就中间业务收入水平来说,例如,2004年上半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集团为19%,工商银行为12.6%,中国建设银行为14%,中国农业银行则更低。而据美联储统计,到2000年,美国8356家商业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就已达43%。

3 中间业务利润微薄

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起初,就没有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柱业务和利润源进行培养和发展,而是把它作为传统业务竞争的一个附属手段,即一切为了争取存款,从而形成了各商业银行之间相互的恶性竞争。各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对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则不计成本,大打减价战,像代收水电费、代发工资等中间业务,通常情况下都是被作为拉存款、拉客户的一个赠送品,基本上是无偿服务。

4 中间业务市场定位不明确

过分的市场追随,使国内商业银行盲地开办新的中间业务品种,使一些产品不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缺乏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导致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趋同,缺乏特色产品及差异化服务。在银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应瞄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及开发潜在市场,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才能在中间业务市场中立足。

二、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1 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

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其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应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应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应加快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步伐。尽早改变中间业务过分集中在一些诸如结算类、一般代理类、银行卡类等为数不多的传统项目上的现状产品开发创新要坚持市场有需求、银行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各级商业银行应根据主要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避免产品同质化,细分客户群体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要大力开展针对公司和个人的理财、信用评估、咨询、代理融通及债务互换等盈利能力强的中间业务。

2 明确中间业务战略地位,完善其组织体系

要完善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就要:首先,真正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今后商业银行提高盈利水平、改善客户结构、增强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对中间业务组织机构的建设和领导,真正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三者齐头并进的战略,形成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以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支持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的思路,切实将中间业务发展起来。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高层中间业务协调组织以及专门的中间业务日常主管机构,强化对中间业务规划、开发和统一协调职责,并在各业务单元建立相应的机构、主管部门和专门人员,形成上下一体、协调统一的组织体系。再次,可以结合市场特点、业务发展和客户需要,成立某些中间业务产品专营的机构。此外,根据客户的具体特征,灵活运用任务型团队、专门的大客户小组等组织形式,提高包括中间业务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的综合销售能力。

3 规范中间业务的市场秩序,注意风险防范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高度发达,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分不开的。我国对于行业规范、收费指导、业务监督等现实问题这些法规并没有具体说明,致使各商业银行依然没有可以遵循的详细操作依据此外,中间业务发展分工不详细,管理不集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无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无法统一组织推动中间业务全面开展,造成业务分割、资源浪费,各家银行为争夺客户抢占市场,不计成本盲目竞争,大大削弱了中间业务盈利能力,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使银行在高风险下运行,不利于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和金融业稳定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保证类中间业务难以全面展开,这些均归因于我国法律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三、结束语

总之,加大技术投入,注重中间业务人才的培养。中间业务的竞争,最终是技术装备的和人才的竞争。各行要注意行际协调,对现有技術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应加大技术投入,力求建立起完善的、先进的电子化网络和资金清算系统。在人才方面,可通过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理论研修和实务培训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外引进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中间业务从业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对从事比较复杂的中间业务开发和交易的高级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作者:李江秋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论文 篇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金融技术的进步,在世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中,银行竞争的加剧、市场需求的扩大和金融管制的放松等诸多因素的刺激,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拓展,成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业务之一。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理论基础,对现行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做出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发展现状 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金,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

自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已连续8次下调存款利率,使得存款利差急剧缩小,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持续上涨,银行的盈利空间变小;再加上近年来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人民的投资意识得以加强,储蓄资金分流严重;历史上形成的大量呆、坏账无法收回,造成银行难以医治的“内伤”;无序的社会信用秩序和银行贷款的终身追究责任制,导致银行“惧贷”、“惜贷”现象出现;较为沉重的税收负担和大量的应收利息的存在,进一步恶化了银行的财务状况等。种种事实都表明,银行业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通过传统的存贷利差给银行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已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其转轨时期的战略重点。各行以服务类中间业务(如结算、代保管、银行卡等)为基础,以代收代付业务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的中间业务。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创新,中间业务收入总额逐年增长。2007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共计达到了1002.80亿元,占到同年营业收入总额的13%,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工商银行在2002年度中间业务的收入为58.6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5%,而2008年工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达到440亿元,占同年营业总收入的14.18%。清算和结算业务、代理业务和银行卡业务等传统业务是中间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合计占45%以上,同时,新兴业务也快速发展起来,比如投资和理财业务收入总额快速增加,信托和托管业务也有明显上升趋势,使中间业务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性业务之一。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初具规模,也逐步趋于成熟。然而,由于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导致其发展比较缓慢,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间业务品种不均衡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提供的中间业务,主要局限在结算性服务(结算、信用卡等)和管理性服务(代保管、代理业务等)上,咨询性服务(财务、投资顾问等)、表外业务(担保、承诺、衍生工具交易等)开展的比较少,而这些业务恰恰是国外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

(二)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不完善

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商业银行开发出大量的中间业务产品只有以适当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管理在观念、体制和定价模式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国内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未能实现全成本核算,定价上较为随意,缺乏系统性。常见表现就是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导致收费标准过低,成本与收益倒挂现象严重。这也是我国中间业务业务量大幅增加,而业务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间业务服务手段落后,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较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用软件配套能力较差,不少中间业务的办理都无法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来完成,只能通过高成本的柜台操作来实现。中间业务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业务,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业务,它涉及市场、金融、经济、法律、贸易、税收、财会等众多领域,它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具有上述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缺少这类人才,培养和贮备严重不足。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建议和对策

(一)更新观念,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应充分重视中间业务,把发展中间业务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认识拓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抓好存贷业务的同时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效益增长点,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的的开发和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调,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推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我国的实际情况,面向广大客户的需要,比如可向咨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国际金融担保业务、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类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发展。

(三)建立科学、统一、规范的中间业务定价策略

由于中间业务产品种类繁多,商业银行在定价过程中,应该根据中间业务和产品的性质和定价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定价标准,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灵活运用。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同业协会需要发挥协同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收费标准,改变过去中间业务收费偏低或不收费的现状,并参考国外银行的收费原则,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合理的中间业务价格形成机制。再者,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防止恶性竞争,加大对市场中存在的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以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加强银行业务电子化和智能化建设,注重人才开发培养

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和信息条件的支持,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增加资本投入,以加快银行业务电子化、智能化步伐,形成完备的金融信息系统,从而拓展服务领域。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要大力培养具有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要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对现有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是对从事业务开发和交易的核心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另外,还需要引进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员的流入,以加强人才贮备。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作者简介:隆鑫(1991-),男,汉族,陕西安康人,就读于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作者:隆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立独立管理会计系统研究论文下一篇:浅谈当前建筑企业管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