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网页设计论文

2022-05-0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新闻专题网页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网络媒体大家谈本文以高校和社会主流网站共同关注的党的十七大这一新闻专题为例,从比较中找出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水平提供参考。

新闻专题网页设计论文 篇1:

网络新闻专题分类及策划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用户日益增长,为实现更好的信息供给,主流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变得愈发详尽和周密,数量上也如同热潮一般呈现不断井喷增长的趋势。本文通过对网络专题的基本概念、制作过程和当前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分析,对网络新闻专题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思路。

关键词:网络专题;专题策划;传播

在网络技术全球应用和普及的今天,2017年我国网民数量就已达到了7.5亿并且总量还在继续膨胀。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我国整体受众更加网络化,从传媒业角度来看,信息过于单调的狀况渐渐已满足不了受众的有关需求了。当大事发生时,大家都想获悉事情的原委并深入了解,此时传统媒体只能通过播报等形式来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但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网络专题横空出世,此类模式已成为突出各大网站特点、增强网站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策划和制作网络专题已成为业界备受关注的话题。

1 网络专题概述与分类

网络专题也叫在线专题,是媒体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独特方式。今天,它还没有得到确切的定义,某些有关资料中提出,网络专题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载体,使用各种传媒方法来对特殊主题或一系列事项开展报告的组合;一些文献指出,在线专题属于新的报道方式,涉及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某些问题和主题的归纳传播,如多媒体。实际上,这些都没有说出网络专题的基本特点,特殊主题或一系列报告的组合并不局限于网络专题这种方式,网络专题不仅是组合的形式和关于特定主题的综合报告。

纵观许多知名网站,在我们打开新闻专题页面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新闻被划为多个具体种类,囊括国内国际专题、体育专题,科教专题、娱乐专题、经济专题等,不过,当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标准。通常我们会把网络新闻专题分成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和栏目类专题[1]。

事件类专题的通常来源是突发事件。例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14年昆明火车站暴力事件,一夜之间爆发出来的“毒奶粉”事件、美国轰炸叙利亚等内容都会被做成事件类专题。这种形式的专题一般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因为信息是处于动态变化的,于是在策划上不得不偏于被动,持续周期往往不受个人意愿控制,而是取决于新闻事件的性质。此类专题受大多受众关注。

主题类专题的主题通常是人们可预见的。如2008年奥运会专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还有国庆阅兵、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等。这类专题的功能主要是宣传和服务,策划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策划或主题的进程决定了其延续周期。在信息接收逐渐小众化的当下,这些专题被这类主题的爱好者喜爱和密切关注着。

栏目类专题通常源于非特定的人或事,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具有较长的延续周期,像《驾驶指南》《家有妙招》《专家访谈》等。这类专题通常是网站的固定栏目,或是因某一事件开设,因为长久的发展适合长时期传播,最后成了专栏。

2 网络新闻专题策划的要求

制作新闻专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在专题制作开始时,由于需要抓住机遇争分夺秒,所以不可能深入挖掘,但必须伴随着新闻点的发展在接下来工作中不断推进。同时我们要确保它能够被扩展、维护和时时更新。这些专题的制作不需要过分精美或者太复杂的网页设计,只需要将诸多方面的消息简单整合并进行“拼盘”似的处理。

围绕一个热门事件制作专题时,我们会觉得它和新闻类专题很相似,但事实上它们是存在不同的。新闻网络话题的特点是“快速”,但事件类网络的话题的核心是“事”。专题的制作主要集中在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等方面,主要通过图形和视频数据来辅助报道。在实践中,为了突出专题的丰富和水平,还要增加一些采访的观点等。为此,一个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在培育初期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1 思路清晰

网站新闻要遵循新闻写作的通用原则。整个专题的质量也取决于这个核心点。清晰的思路和独特巧妙的编辑思路一定会在一个优秀网络专题中表现出来,我们要考虑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深层内涵[2]。网络上大量的新闻很容易让我们找不到方向,假设没有明确的想法,那么就很难为受众提供他们想要获取的内容。

2.2 选题独到

在当下网络新闻同质化的大背景下,面对类似的新闻来源、共同的受众群体和相同的价值观,只有广泛、具体且有特色地切入话题,才能保证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脱颖而出。标题要引人注目,这是新闻专题的视觉刺激。专题的传播效果是由一个好的标题决定的,这也是我们近些年来常常看到“标题党”的原因。当然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行为是不对的,标题的质量在网络专题的平台中比传统报刊的标题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更大。

比如,同样是一场会议,单从会议内容来报道宣传,难免会显得枯燥无味,但如果从一个相关联的普通人的角度去研究会议带来的影响,常常会更加贴近民众,可以让人们感同身受、记忆深刻。现在媒体行业的角逐一天比一天激烈,人民群众对新闻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对新闻源展开争夺外,传媒工作者更应当提高创新能动性,利用各种编辑手段制作出更有特色的内容。要对传播主题有一定的剖析和思考,让有限的新闻展现出无限的吸引力。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成为新闻专题这一道理,一条新闻可以作为专题报道,通常是因为它具有重大意义或者是对社会有重大影响。所以综上所述,对选题的策划很重要[3]。

2.3 内容纵深并蓄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改变了,阅读的需求和心理也不一样了。阅读的速度迫使网络新闻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要整合与事件有关的分散信息,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报道的深层含义进行解释,认真探究内容构成的广度与深度。即便是在当下,“内容为王”这个观点也没有过时。媒体间的较量集中体现在内容是否能满足群众的需求。由于现在获得独家报道的机会很不容易,如果想要在较量中获胜,就必须认真计划,要对新闻信息的内容深度挖掘。此外还要充实栏目。栏目的设置是一个以阅读为导向的体现,要建立好栏目,让受众能够按照编辑的思路走,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新闻专题的栏目是多样的,根本的标准是要了解每一列的优先顺序,然后根据主次顺序排列位置。操作的不合理会让主题的内容显得不正常。策划专题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散性思维设置栏目,不断拓展思路,构建全面的新闻专题,再依据每个专栏的重要程度分配合理的位置。

3 优秀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对比多年来优秀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从中可以发现出其成功的共性。

第一是多角度。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一样的反馈,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体现是,对于同一个事件媒体报道是不同的甚至有冲突的,在没有原创权的现实情况下,我们难以分辨事情的真假。不过网媒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将不同的观点在同一平面上摆出来。例如,有关天津爆炸事件,部分门户网站的报道就有冲突,这时我们就可以在同一页面上同时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些报道在收集信息时常常是浅尝辄止,导致了内容的片面甚至失实。此外,通过摘要的空间做文章,运用表格一目了然地对比冲突的报告,能夠更清楚直观地向用户展示不同媒体的事实,受众也会有自己的判断。

第二是多体裁。在制作网络新闻时,若是只依据传统媒体和新闻事件本身陈列信息,从多个角度整合新闻还是不足的。网络的超链接、全天候滚动和无限页面给了我们运用多种体裁的可操作性。网络新闻专题中不仅要提供事实,还要提供意见,不仅要说给受众听,还要打开用户评论的渠道。要有深度、有评论、有答复和投票表决,这样做就做到了广泛的多体裁新闻包装。

在平日里见到的专题里,确实体现出了多种体裁的运用。然而这些专题没有进行总结和归纳,而只是将各种流派混淆在一起,浪费了精力,最终的分类也做得不尽如人意,页面也不甚美观。此外,运用多体裁包装新闻的思维进行专题制作时,我们要有目地的去搜索各种体裁,在展示了新闻事件、深度和图片后,还要了解评论或组织网民评论。在评论里选取部分用户的精彩评论,将它们呈现在网页上,这样才算有条理且透彻地完成专题制作。

第三是多载体。这也是网络新闻专题的一个优势。现在,门户新闻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视角和新闻丰富性之间的比拼了。要通过多个载体的巧妙设计和恰当表达,优化专题策划。这体现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传播者是否具有这种包装意识以及是否有运用多载体的意识的体现。在制作专题中,网页展现了条条新闻,但是否在论坛中设置了解答的板块,有没有进行多体裁的呈现,有没有在载体上进行创新,有没有什么亮点[4],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从业者深思的。

4 对当下不足的分析与展望

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技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体从根本上说仅仅是单向交流,双方在时空分隔的状态下,大多数情况下信息都是从传播者单向发送给受众,受众的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不出来。

网络的兴起则突破了这样交流的束缚。网络的双向互动使得信息的接收者更加主动,所以,交互性通常被看作双向传播的特性。当下媒体间的竞争激烈,在重大突发事件时,谁能最快速、最全面和最丰富地把事情的真实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谁就能登上现代传播的制高点。所以,每当出现重大突发事件,电视或是广播通常都会中断正常的直播或滚动节目插播新闻;报纸也会用多个版面来报道故事和深入分析。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兼容的特点,充分发挥强大的感官体验和强烈的吸引力,占得优势,赢得竞争。

经过多年实践,网络新闻专题不断推进和成熟。但是网络新闻专题在网络传播方式里也有弊端,存在一些短板。

首先是同质化现象。每个网站在制作专题之初都想开展差异化竞争,然而,新闻信息的来源重复致使新闻主体陷入一成不变的困境。从近年来的重大新闻报道来看,即便主流网站一直试图在新闻专题中展现出不同的特色,但面对同一事件时,他们仍然会陷入相似的困境,信息、图片,视频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各网站的新闻重复率相当高。

互联网媒体的信息来源接近,对于受众来说,浏览一个网站可以得知一切,浏览一个新闻专题就基本知道事件全部的进展了。而即时通信的技术特征具有相对平等性,这要求在进行网络新闻专题的核心内容的编辑时必须有新的突破,未来专题的竞争点正向内容深度转化。

其次,目前网络专题摆脱不了现代媒体普遍存在的信息泛滥这一问题,内容很难做到精细,举例来说,在体育新闻饿专题中,偶尔会出现文不对题、关键数据错误的现象。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信息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此外,包括搜狐新闻在内的各种网站提供的相关信息量非常大,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大量的信息淹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避免一些错误信息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但是一些严重的错误信息甚至影响到了真相的传播,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提高警惕了。

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与专题日益增多有关。新闻项目负责人认为,要想获得信息竞争的最佳位置,专题只能通过最大化的信息量来实现,这样才可以得到网民的青睐。事实上,受众需要的是最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需要新的解决方案,如信息过滤、分类和简单化。在突发新闻发酵时,为了保证信息的权威和准确性,网站新闻专题可以进行信息分类,并开辟如“官方新闻”或“确认信息”这样的分栏,并且要保证可靠[5]。将这类证实过的信息与未经确认的信息分开,可以帮助网民有选择性地浏览。

5 结语

传统媒体产业的传播和报道方式通常是耗时和深层的,网络媒体通常将图片和文本与音频和视频数据结合起来,可以做到快速、及时、全面的报道。这种新生的具有吸引力的传播形式被大众所接受,被称为网络专题。传媒人应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潮流,提升舆论引导力,不断学习,拥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敏感总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本文分析了网络专题的概念、分类和策划过程等,阐述了我国网络新闻专题的现状和对未来的一些看法,希望对新闻人在网络新闻专题领域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 贺娉婷.网络新闻专题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以新浪网为例[J].企业文化(中),2015(12):390.

[2] 杜鹃.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J].新西部,2010(7):126-127.

[3] 钱瑜. KOL广告营销模式探究——以美妆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02):215-216.

[4] 沈荣荣.中国版权贸易的简况及发展对策[J].戏剧之家,2019(34):226-227.

[5] 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0-40.

作者简介:王琦(1996—),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

作者:王琦

新闻专题网页设计论文 篇2:

从十七大新闻专题报道看高校网络的建设

网络媒体大家谈

本文以高校和社会主流网站共同关注的党的十七大这一新闻专题为例,从比较中找出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水平提供参考。

在上网浏览新闻越来越多地成为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群获得信息的第一选择时,作为新兴事物发源地和年轻人聚合地的高校无可选择地要把网络作为其传播信息、沟通外界的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高校新闻网在校园媒体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为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各高校宣传部门纷纷花大力气打造页面美观、内容丰富的新闻网站,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制作网络新闻专题的手段,丰富信息含量、强化宣传效果,达到传播育人的目的。那么,高校网络新闻专题和社会网站的新闻专题相比其制作水平如何?高校网络新闻专题还需要有哪些突破?本文以高校和社会主流网站共同关注的党的十七大这一新闻专题为例,从比较中找出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水平提供参考。

一、社会各新闻网站和高校新闻网十七大新闻专题的比较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世关注,各大媒体更是把它当作比拼实力的机会。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新浪、搜狐、网易等各主要网站都推出了相关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这一盛会,提供给网民海量信息。部分高校新闻网也先后推出了相关专题,以北京高校为例,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网站都推出了学习十七大专题。笔者以新华网、新浪网的专题为例,与北京高校十七大网络专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专题构架。这是新闻专题的阅读导向的体现,是一个新闻专题能否吸引网民浏览的前提。

新华网的专题(新华网在十七大召开前和会议召开后分别推出“迎接十七大”和“十七大”两个专题,本文分析的是后者。)构架清晰,主次分明。林林总总近50个栏目,并没有凌乱的感觉,而是被“视频专区”、“图片专区”、“资料专区”等几个专区划分开,网民在查找感兴趣的内容时一目了然。在栏目主次安排上,把“最新播报”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紧接着是“十七大进行时”、“视频播报”、“授权发布”等网民最关心、最能体现网络及时性优势的栏目,符合网民的浏览习惯。

新浪网的专题共有30多个栏目,划分齐整,易于浏览。同样也是把“最新消息”、“视频播报”栏目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在网头右下方的位置设置了“精彩推荐”,采用图片形式推出其独家的“代表故事”、“财经人物语录”、“电子书”栏目,夺人眼球。

北大的网络专题共有8个栏目,“动态新闻”和资料性的“历次党代会”设置在最醒目的位置,而把“十七大代表风采”等与时事紧密结合的栏目设置在网页下方,不是很科学。中青院的网络专题和首经贸的网络专题分别设置9个和8个栏目,资料性的栏目较少,更多的是与十七大新闻相关的栏目。

2.栏目设置。这是整个新闻专题的骨架,专题是否能够“血肉丰满”、可读性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栏目的设置。栏目设置应该从新闻实质出发,采取发散性思维。

新华网的专题分为要闻区、新闻区、图片区、互动区、视频区、存量区、访谈区、手机区、资料区。其中,要闻区包括最新播报、十七大进行时、授权发布、本网特稿等重点栏目;新闻区包括综合报道、解读十七大、代表之声、媒体集萃等栏目;图片区设有大会、代表、记者、场外4个栏目;互动区设有网民寄语、网友贴图、博文选登、手机互动等栏目;视频区有视频播报、现场直播等栏目;存量区链接了相关专题以及十七大地方新闻联播、十七大新闻速查等功能性栏目;资料区提供十六大以来文件汇编、十六大以来重要会议等……栏目按区划分,繁多而不杂乱,几乎包罗了网民能想到的关于十七大的方方面面。

新浪网的专题虽然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但也多而不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滚动要闻,然后依次列出了分析评论、日程回顾、十七大报告、时代群英谱、红色经典、建设成就、时代热词、图片报道、十七大代表风采、十七大代表名单、中国共产党资料等栏目,其中很多栏目为独家所有,比较有新意。

北大的网络专题设有新闻动态、历次党代会、党建理论、媒体荟萃、十七大代表风采、北大时评、学习与实践风采栏目;中青院的网络专题设有新闻速递、代表风采、中青楷模、文件讲话、理论探讨、中青院党建、学习新党章、说句心里话、相关链接栏目;首经贸的网络专题设有图片新闻、新闻动态、党的十七大精神、师生畅言十七大、专题链接、十六大以来成就、首经贸党建、骆驼精神栏目;北京交大的网络专题只设有图片新闻、校内新闻、十七大新闻3个实质性栏目,其他均为链接。

3.内容更新。在纸媒内容为王的时代,网络媒体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它是一个专题吸引点击率的最关键因素。

新华网专题的内容可以称得上是海量信息,其每个栏目下内容数量可观,而且更新速度较快。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手段多管齐下,网络直播更是聚集了无数网民的目光。

新浪网专题的内容也相当可观,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央到地方,从人物专访到议程报道,从关键词到整体解读,包罗万象。同样,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各种网络传播手段充分运用。新浪网的更新速度在各大网站中是有名的,充分体现了网络的迅速。

各高校新闻的网络专题除了资料性的,其他内容相对较少,更新也稍显滞后,有的网络专题光图片新闻就拉了整整一个页面,信息量不够。

4.页面设计。这是新闻专题形式美的体现,影响网民的浏览选择,推动内容的传播。如何让网民打开网页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页面设计至关重要。

新华网专题页面设计清新,但又不失稳重大气,图片设置、各大板块的区分恰到好处,整体属于三栏式,但又富于变化。新浪网专题的页面设计相对繁复,各栏目名称都用红黄混杂的颜色铺底,显得很喜庆热烈。

各高校网络专题基本上都是以红色为网页的主色调,突出热烈喜庆隆重的新闻特点,网头基本上以党徽、天安门、国旗等为装饰。

5.受众互动。互动性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互动效果的好坏是专题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与网民互动起来,让网民有感“能发”,才能增强专题的黏性,进而取得理想的引导效果。

新华网专门开设了互动区,设置了网民寄语、网友贴图、博文选登等栏目,实现网民在线评论。还开发了基于手机的互动通道,手机短信推出“对党说句心里话”和“唱支网歌给党听”,可以让网友通过手机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同时,通过“十七大手机报”及时向网友传递信息,增强了专题的鲜活度。 此外,“十七大专题调查”也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加强了与网民的互动。新浪网主要通过在线评论实现和网民的互动。

北大网络专题的“北大时评”,中青院网络专题的“说句心里话”、首经贸网络专题的“师生畅言十七大”为互动性栏目,但主要通过投稿的方式实现互动,并没有实现在线互动,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民互动。

6.各自特色。在媒体内容同质化的时代,特色是吸引网民停留的法宝,显得尤为重要。

新华网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在网络专题建设中推陈出新。运用最新的网络编程技术,能够在线收看大会视频,在线点播红色歌曲,同时,开通了手机专题,提供手机短信、手机报等传播形式,解决了很多地方不能上网浏览新闻的难处,极大方便网民。此外,还推出了“十七大网报”,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很好地结合,方便了那些已经习惯了报纸阅读的年龄较大的网民。

新浪网专题除了运用音频视频外,还推出了两个特别策划的栏目——时代群英谱、红色经典,将娱乐性和政治性很好地结合,找到了网民特别是新浪的主要受众——年轻网民——的兴趣点,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特色,也获得了较高点击率和较好的传播效果。

各高校网络专题有特色的栏目不是很多,但开始注重和学校实际相结合,比如北大网络专题的北大时评、学习与实践风采栏目,中青院网络专题的中青楷模、中青院党建栏目,首经贸的骆驼精神、首经贸党建栏目。但总体来说,突破不大。

二、目前各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现状及不足

随着各高校新闻网的建设,其逐渐更多地利用网络新闻专题这一形式报道重大事件的发展进程。北京市高校校报协会也于2006年的“好新闻”评选中首次增加了“网络新闻专题”的奖项。各高校新闻网在栏目设置上基本都有“专题”这一栏目,针对各自的重大事件制作专题。高校网络新闻专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学校改革发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大事,比如教学水平评估专题、党建评估专题、迎接新生专题、校庆专题等;二是国家大事、重要纪念活动,比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专题、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等。相对于社会网站,高校网络专题数量较少,形式和技术手段相对简单。目前存在的不足有:

缺乏前期策划。现在高校的网络新闻专题基本都缺乏前期策划,新华网7月份就推出了十七大专题,经过几个月的补充不断完善,而高校的专题都是在十七大召开前一周才匆匆上网。前期策划是个很重要的步骤,需要从专题构架、整体色彩、栏目设置、表现形式、资料编排等方面全盘考虑。

表现形式单一。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表现形式都很简单,有的基本是新闻的列表,没有图片和导读,有的仅仅是资料的拼凑,没有显现出现代传播的技术优势。形式单一、结构简单的网络专题仅仅是网络专题发展的初级阶段,现在已经不能吸引网民眼球。缺乏互动栏目也是让网民难以更多关注的一大缺陷。

编辑人员网络技术薄弱。现有高校新闻网的编辑人员基本上是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兼职做网络编辑,或者是没有受过网络技术训练的编辑,这样的缺陷使网络编辑的制作缺乏技术支持。

缺乏自己的特色。现在各高校在做网络新闻时,结合自己高校的特点不够,不能很好地跟本校的校园文化挂钩,形不成自己的特色。从十七大专题可以看出,尽管有的高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变化不大,更多的仅是就事论事,单纯事件的报道。

三、对高校网络新闻专题建设的几点建议

1.拓宽编辑思路,不断推陈出新。编辑思路是新闻专题的灵魂,直接决定了专题的质量水平。在重大新闻事件面前,高校网络新闻专题更多地局限于参考社会主流网站的专题形式,亦步亦趋地进行栏目设置、资料转载,很少有自己的编辑思路。这极大地限制了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高校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思路要能大胆创新,把自己的编辑思路体现到专题的制作中去,推陈出新,制作出高水平的网络新闻专题。

2.加强专题互动,丰富表现形式。高校专题制作要体现出高水平,就要充分利用新的网络传播手段,不仅内容上要有自己的特色,加强互动栏目的设置,形式上也要做到丰富多彩。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各种传播技术,都可以应用到网络专题的制作上。只有把整个页面形式丰富起来,专题才有更多的关注目光。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网络新闻专题是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运用消息、通讯、背景资料、述评、评论等文体,调用文字、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并结合BBS等互动手段,通过页面编排与栏目制作,进行连续、全方位、深入地报道。专题的这一性质决定其对网络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在各高校,通常由宣传部新闻中心负责新闻网更新,一般懂新闻的人员不懂技术,懂技术的对新闻又不在行,这常常使得一些功能无法实现,一些好的点子得不到实施。所以,高校从事新闻网维护的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学习网络技术、新闻写作知识、网络编辑制作知识,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专题水平不断提高。

4.结合高校实际,增强育人功能。高校网络新闻专题毕竟还不能完全和社会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相提并论,它处于高校这一特殊的系统内,面对的受众是师生,所以,它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它还承担着传递优秀校园文化、培育合格人才的重任,必须起到正面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在栏目设置、内容选择、互动方式、 编辑把关等方面,高校网络新闻就要紧扣新闻专题和高校本身的特点,把新闻专题的内容和高校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创设栏目,这样既能传递新闻事件的的内容,又能传递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以达到高校新闻网育人的功能。

(毛赟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群工作部;张俊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作者:毛赟美 张俊祥

新闻专题网页设计论文 篇3:

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五动”特色

摘 要: 网络新闻专题弥补了网络新闻因过于追求短、平、快而缺乏深度和表现力的不足,成为地方新闻网站重点打造的新闻产品。本文以珠海新闻网为例,分析珠海新闻网从依托自有媒体新闻资源、立足地域特色、把握网络超容量性、进行页面设计、强化网络交互性功能、发挥多媒体优势等方面对新闻专题进行策划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网络新闻 专题制作 珠海新闻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新闻仍然是网民最常搜索与浏览的内容,网络新闻网民使用率高达83.1%。的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新闻即时化传播的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从而满足了人们以最快速度了解事态最新进展的欲望,但是也造成了新闻报道的“瞬时化”和“碎片化”。网络新闻专题应运而生。网络新闻专题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了组合或连续报道,弥补了网络新闻因过于追求短、平、快而缺乏深度和表现力的不足,成了网络新闻与其他媒体新闻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珠海新闻网自2008年正式上线伊始,就开辟了“专题频道”。经历了9年多的发展,专题策划与制作愈益成熟,颇具特色,已逐渐成为珠海新闻网极具竞争力的新闻产品。

一、依托自有媒体新闻资源,让专题“联动”起来

珠海新闻网是珠海特区报社主办,依托珠海主流传媒《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建立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进行本地综合信息的采集、编辑和发布,逐步构建本地权威新闻及各类经济信息“一次生产,多次利用”的新媒体经营模式。作为珠海目前唯一具有新闻发布权的门户网站,珠海新闻网坚持“以内容为王”,突出了现代传媒优势,设立了房地产、汽车、旅游等10多个行业频道,以及海购网、报业房产网、C车网等子网站,并开设了百岛论坛。

正是借助网上和网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强大的资源平台,珠海新闻网制作专题时,有意识地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材料,例如,“超级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贯通倒计时”、“珠联璧合,海纳英才——2017珠海引才计划”等,大大增加专题内容的可信度。

二、立足地域特色,让专题“行动”起来

地方新闻网站的专题有没有地域性特征,是能否吸引网民“眼球”的一个重要方面[1]。珠海新闻网创建伊始,就致力于打造新闻专题的地域特色,增强专题的针对性、可读性和感染力。

珠海新闻网的主要受众是本地网民,新闻专题在内容设置上较为偏重于本地信息。“珠海一周热词”是珠海新闻网常规性的策划类专题,汇集珠海一周以来与广大市民生活、工作等切身利益相关的,并为广大市民关注、热议的十件大事。专题内容的地域亲近性,使珠海新闻网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网民的关注。

珠海新闻网还十分重视策划制作具有特色性的专题。网络信息的无限丰富性让众多的网络新闻专题制作者大量地复制,导致同类新闻专题报道的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实现品牌价值,珠海新闻网及时转向内容差异化策略,选择具有独特视角,体现编辑观点、意图和风格的选题。例如,“多视角看横琴”、“横琴‘七个最’”、“‘山脉田园、水脉都市’全面创建绿色生态横琴”等专题,就是编辑多角度解读横琴新区的成果。在网站采访权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以编辑为主的网络新闻专题制作在网络新闻的竞争中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网站策划和原创能力,是提高网站点击率的主阵地[2]。

三、把握网络超容量性,让专题“簇动”起来

网络信息是海量的,如果缺乏统一筹划,网民难以理清头绪,对事件的理解也会失之偏颇,但如果只有单篇的新闻就容易导致网民认识的片面性。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整合,让网民在最短时间里获取大量的信息。著名新闻学者彭兰曾指出,对于网络时代来说,提供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才是竞争中的有力武器[3]。

有鉴于此,珠海新闻网专题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和精加工,并适时增加分析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使受众不仅知道更多的新闻,还知晓新闻的背景、发展趋势等深度信息,对新闻主题有更全面、系统的把握。例如,“在‘三高一特’主战场加载‘智慧引擎’”专题就从斗门区人民政府与珠海特区报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新闻概述及惠普智慧城市项目、玉柴船动项目、富山绿色新城、斗门一河两岸等重点建设项目入手,层层深入,堪比一部现代斗门经济发展史。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不仅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而且引发了人们的积极思考。

四、根据页面设计原则,让专题“生动”起来

网络新闻专题信息的超容量性容易导致网民阅读疲劳,因此,设计便捷、有效的浏览方式,适当的信息展示方式和精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帮助网民顺利地读下去,而且能够激发网民的阅读兴致。

在版式设计上,综合运用分割型与骨骼型。珠海新闻网专题分为“推荐专题”与“全部专题”栏目。“推荐专题”栏目放在栏头下方的“热点区域”(即网页中被用户关注最多的区域),以分割型呈现,左边竖向排列两个最新专题标题,右边是一张动态新闻图片,动静结合,活泼醒目。“全部专題”栏目的排列则采用双栏和三栏的结构,较新的四个专题采用双栏,再往后的12个专题采用三栏,均采用图题形式呈现,并设置“更多”链接,给人整洁、整齐的画面审美。在色彩上,两边的留白是浅绿色,栏头是浅绿和浅蓝的搭配(草地和蓝天),版面底色为白色,给人一种清新、平静、和谐的感觉,彰显了珠海海洋与环保的本地化意蕴。此外,每个具体的专题都会根据主题、内容进行页面设计和色彩运用,在此不一一赘述。

五、强化网络交互性功能,让专题“互动”起来

由于网络本身的交互性特点,网民比其他媒体的受众更乐于交流与互动,他们不仅是新闻内容的接收者,而且是反馈信息的表达者[4]。珠海新闻网紧扣网民特点,各个专题或通过网友评论,或通过链接百岛论坛,或通过人物访谈,或通过网络调查,或通过展示网友拍摄图片和视频等手段,把网友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观点反映出来。这一环节让网民从自身行为感受新闻主题,不但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还大大提升了专题的关注程度。

珠海新闻网利用互动化策略,除了聚集人气外,还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平台在发展经济、服务民生当中的积极作用。据了解,珠海新闻网2008年策划的第一个专题就是为珠海橘农解决柑橘的营销难题。自此,珠海新闻网一直秉承“责任媒体,服务民生”的理念,策划制作了“爱心行动:大家都来买海鲈”、“香洲区湾仔街道办事处主任与网民在线交流”、“高考职院填报攻略连连看”、“珠中十三条断头路,网友问你何时通”等涉及经济、民政、教育、交通等专题,利用网络媒体快捷的传播及互动方便的优势,为服务百姓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发挥多媒体优势,让专题“活动”起来

珠海新闻网是在《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两张平面纸媒电子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新媒体,紧跟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步伐。目前,珠海新闻网建立了自己的视频演播室,已基本实现由平面电子媒体向音视频多媒体立体传播发展,并逐步探索互联网、手机音视频资讯传播的新思路。

珠海新闻网专题恰好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对新闻进行报道。例如,“爱心行动:大家都来买海鲈”专题除了文字和网友图片展示外,还用了标题为“白蕉海鲈大丰收”“海鲈之乡:白蕉镇”、“白蕉海鲈美食节目”等视频,图文视音并茂,为网友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气氛,整个专题都“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网络新闻专题作为网站竞争力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专题制作水平越来越高。然而,面对如今网络媒体竞争态势越加激烈、网络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受众群体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如何继续拓展网络新闻专题的“创新空间”,发挥其优势和价值,使之成为提升珠海新闻网影响力可持续性的“增长点”,是珠海新闻网及其新闻编辑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田勇.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的地域性[J].新闻战线,2004(2).

[2]彭兰.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发展与编辑原则[J].中国编辑,2007(4).

[3]周晨芳.融媒体时代网络新闻专题策划原则[J].今传媒,2017(5).

[4]胡彦.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制作要点[J].新闻传播,2016(7).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李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论文下一篇:文化观念民间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