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2023-03-31

第一篇: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重点概念: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科学。它通常包括军事技术科学和军事理论科学。 军事技术科学:是研究军事技术的开放和运用的科学,是和战争及军队建设有着直接关系的科学技术。

军事理论科学:是对人类社会军事现象系统化的理论概括,是军事科学领域内理论的概念、原理、规则的体系,是对军事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国防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战争观:战争观是人们对待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是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信息化战争: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被称为信息化战争。

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航天技术: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它是一门解决人类如何飞出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并在那里航行的技术。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的安全状况和态势,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国家海洋权益:国家海洋权益时一个海洋国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在海洋各个领域应享有的主权、主权权利、管辖权和公海海域权利和利益的总称。

空间站:空间站是在空间轨道环境中长期运行并保证所载人员能长时间持续工作、生活、科研的飞行器。

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又叫强光武器或光炮,是一种利用沿一定方向发射的激光束攻击目标的定向能武器,是利用高能激光束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武器。

电子对抗:电子对抗,又称电子战,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巡航导弹:巡航导弹是指在大气层内以巡航速度飞行的带翼导弹,又称飞航式导弹。

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科学技术的总称。

夜视技术:夜视技术是研究在夜间或低亮度的条件下,如何应用光电器材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的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 精确制导导弹:精确制导导弹是一种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推进,由精确制导系统探测、处理、引导和控制其飞行轨迹,导向并命中目标的武器。

无人作战平台:无人作战平台指无人驾驶的、完全按遥控操作或者按预编程序自主运作的、携带进攻性或防御性武器遂行作战任务的一类武器平台,如无人作战飞机、无人潜水器和无人战车等。 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国防体制:国防体制是国家的国防组织形式、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制度的总称,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为了实现获取、交换、处理、运用信息等功能的所有技术的总称。军用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检索和信息管理等。它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通信和控制三大要素。

信息国防:信息国防是传统国防概念的发展,它是指为捍卫涉及国家利益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安全所进行的建设和斗争。

信息战: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进行的战争被称作信息化战争。

二、简答题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贡献。

1、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2、提出了无产阶级战争观。

3、制定了人民军队建军原则。

4、创建了人民战争理论。

5、开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1、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

2、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3、大力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军事人才。

4、切实加强信息化战场建设。

5、努力提升武装力量的信息化水平。

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军队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着重点。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是我军一切战略战术原则的依据。

2、最基本的原则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从实际情况出发,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4、以弱胜强是我军战略战术的显著特点。

无产阶级战争观的主要内容。

1、战争的起源和根源。

2、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3、战争的性质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4、战争的最终目的

5、消灭战阵的途径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

1、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将有进一步突破。

2、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3、军事组织体制将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的方向发展。

4、作战双方的对抗方式将呈现出以网络为中心的对抗体系。

5、战争形态将逐步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

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1、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2、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全面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4、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精神。

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

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

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

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1、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3、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4、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6、慎重初战,不打无把握之仗。

7、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功。 “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陪;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现代国防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它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经济、国防外交、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国防动员准备、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

第二篇:军事理论试题及答案

1.论述题---结合当前国防教育,论述一下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要意义?(2.5分) (要点:①学生军事训练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1955年《兵役法》第55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在学校内接受军事训练,并且准备取得预备役尉官军衔和准备担任尉官职务。”②现行《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③学生军事训练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④高素质的军事后备人才,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⑤学生军事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2.论述题---目前,对世界和平及我国安全存在的威胁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5分) (要点:①一是两极格局解体打破了旧的国际力量平衡,使许多原来被抑制的矛盾暴露出来,同时在新条件下,国际关系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②二是霸权主义并没有最终放弃其野心,他们只是变换了一种方式,采取了迂回战术来达到阴险的目的,当他们的诡计被揭穿后,赤裸裸地上阵是无疑的;③三是一些国家与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越演越烈,导致了武装冲突,使局部地区战乱连绵、动荡不安,乃至影响整个世界的安宁;④四是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防斗争的焦点,当经济利益无法实现其政治目的时,大打出手,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就成为必然。⑤加强国防教育,使全体国民清醒地认清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认识国防建设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对保卫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3.简述题---简述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优点和缺点?(2.5分) (要点:①实行义务兵役制的优点很多,主要是:它可以使兵源得到定期的轮换和更新,从而有利于保持我军兵员的年轻化;②通过定期退兵,又可以积蓄力量,培养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从而有利于战时兵员动员的迅速实现。但是也有不足之处,③主要是:士兵服役期较短,难于掌握先进复杂的军事科学技术。④因此在现役士兵以义务兵为基础的同时,在本人自愿的基础上把一部分技术骨干改为志愿兵,较长时间留在部队服役,同时志愿兵也可以从地方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⑤这样,既可保持义务兵役制的优点,又弥补了义务兵役制的不足,有利于保留技术骨干,提高职业化程度,加强军队质量建设。)

4.简述题---简述民兵的性质和任务?(2.5分) (要点:①《兵役法》第36条规定:“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基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民兵的②性质:它既是军事组织,又是群众组织,具有“民”和“兵”、“劳”和“武”两重性;它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配合人民解放军值勤、作战等方面发挥着助手作用;③它具有武装力量和预备役的双重性质。因而是战时兵员的基础,是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力量。④民兵的任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⑤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5.简述题---简述人民防空动员主要任务是什么?(2.5分) (要点:①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②组建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教育,组织隐蔽疏散,③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④目的是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安全,⑤减少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6.简述题---简述政治与国防关系密切有哪些?(2.5分)

(要点:①一方面,国防直接保卫的国家主权是政治的第一需要;②国防直接保卫的国家领土是政治的物质前提;国防直接保卫的国家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是政治的根本追求。国家政权、政治制度也需要靠国防力量来捍卫。③另一方面,政治对国防起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④国家的政治需要决定国防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类型;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和路线决定国防的方向、方针和原则;⑤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国防的根本体制;国家的政治素质制约国防的客观效应。)

7.简答题---国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体系包括哪些方面?(2.5分) (要点:①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国防的学说、战争观和国防论③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方法和原则,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及其他建设的关系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理论,后勤力量建设的理论;国防战略,党和国家的防卫方针、原则和政策等)

8.简答题---科学技术动员的任务有哪些?(2.5分) (要点:①开发应用新兴科学技术②利用科研设施和成果,研制先进的武器设备③为军队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使军队在战争中保持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④科学技术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大影响)

9.简答题---国防教育的特点是什么?(2.5分) (要点:①教育的终身性②教育的全民性③教育内容的广泛性④教育效益的滞后性)

10.简答题---国防法规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质有哪些?(2.5分) (要点:①调整对象的军事性②公开程度的有限性③司法适用的优先性④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11.简答题---公民的国防义务包括哪些内容?(2.5分)

(要点:①接受国防教育、履行兵役的义务②支持和参加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义务③拥军优属的义务④保守军事机密和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增强国防经济实力的义务等)

12.判断正误并改正---从抗美援朝结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奋斗目标。(2.5分)

(√)

13.判断正误并改正---扩张型国防主要是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和稳定。(2.5分)

(×)自卫型国防主要是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14.判断正误并改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1949年,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人员为基础,按规定的体制编制组成的部队,分为陆、海、空军和兵种预备役部队。(2.5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1983年,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人员为基础,按规定的体制编制组成的部队,分为陆、海、空军和兵种预备役部队。

15.判断正误并改正--联盟型主要是指一些奉行和平中立的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建构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2.5分) (×)中立型主要是指一些奉行和平中立的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建构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16.判断正误并改正---经济是国防的核心,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2.5分)

(×)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17.判断正误并改正---自觉履行《兵役法》规定的兵役义务,是每个公民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2.5分) (×)自觉履行《兵役法》规定的兵役义务,是每个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18.判断正误并改正---公民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应履行兵役义务。(2.5分)

(√)

19.判断正误并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2.5分) (√)

20.判断正误并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2.5分) (√)

21.判断正误并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5分) (√)

22.名词解释---领土(2.5分) 是指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23.名词解释---国防动员(2.5分)

亦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24.名词解释---兵役法(2.5分)

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25.名词解释---国防法规(2.5分) 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6.名词解释---国防(2.5分)

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7.多选题---江泽民还围绕军队“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提出了军队建设要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标准和途径。(2.5分)ABCD A.政治合格 B.军事过硬 C.作风优良 D.纪律严明 28.多选题---国防教育的原则是(ABC)。(2.5分) A.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 B.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C.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D.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29.多选题---“文化大革命”期间,国防和军队建设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受到严重挫折和破坏。国防和军队建设形势急转直下,出现了邓小平后来所指出的“肿、(ABCD)”的状况。(2.5分) A.散 B.骄 C.奢 D.惰

30.多选题---国防教育实行(ABC)的方针。(2.5分) A.全民参与 B.长期坚持 C.讲求实效 D.全员发动

31.多选题--国防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2.5分) A.扩张型 B.自卫型 C.联盟型 D.中立型

32.填空题---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国家(),(),绝大部分中国领土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俄国在长城以北;英国在长江流域;日本在台湾、福建;德国在山东;法国在云南。中华民族美丽富饶的国土被蹂躏得支离破碎。(2.5分)

(有海无防),(有边不固)

33.填空题---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国被进一步肢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2.5分)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34.填空题---扩张型国防就是一切奉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侵略、()。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2.5分)

(霸权主义)、(颠覆和渗透)

35.填空题---毛泽东曾把全民的国防称之为“()”和使敌人深陷的“汪洋大海”,对此,毛泽东总结为“()”。(2.5分)

(铜墙铁壁)、(兵民是胜利之本)

36.填空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二是()。(2.5分) (侵略),(武装颠覆)

37.填空题---国防外交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军事集团与军事集团之间的()关系、军队关系、()关系、军事科技关系和军事经济关系等。(2.5分) (军事政治)、(军事战略)

38.在现代条件下,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防斗争,都要广泛采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战、()等。(2.5分) (经济动员)、(经济制裁)

39.填空题---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的最根本和最直接、最有效的莫过于军事手段。这是因为:首先,军事手段是最有()的手段;军事手段是唯一能够有效对付()的手段;军事手段是解决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终手段,同时,军事手段还能够作为各种非军事手段的有力后盾,可以强化各种非军事手段的国防功能。(2.5分) 震慑作用、武装侵略

填空题---国防的基本要素包括()、国防的目的、()、国防的对象。(2.5分) 国防的主体、国防的手段

41.填空题---中国的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维护()的强大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5分) 祖国统

一、领土完整

1.论述题---随着新军事革命发展,信息化战争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和制胜模式,有人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已经过时,谈谈你的看法。(2.5分) 要点: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理论体系。

2、毛泽东军事思想最基本的原理告诉我们: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战争;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革命战争实际出发,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指导战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3、论述战争中人与武器在制胜因素中的作用,主体是人。“兵民是胜利之本”,无论发展到什么时代,人是战争中的制胜因素,决定因素。

4、要辩证而发展地认识毛泽东思想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述题---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谈谈我军为什么要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2.5分) 要点:

1、江泽民十六大提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战斗力。

2、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挑战有哪些说一些),“科技强军”是我军应对挑战,保卫国家安全的必经之路。

3、科技强军是我军由机械化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军队信息化建设要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全保障

3.简述题---1958年毛泽东指出关于国防建设及我军发展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5分) 要点:①第一阶段是小米加步枪。②第二阶段是步枪加飞机大炮。③第三阶段是常规武器加特种武器。

4.简述题---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2.5分) 要点:①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当代最先进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②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③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南。④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各国有着重大的影响。

5.简述题---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2.5分) 要点: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条件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③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军事实践活动的根本条件④对中外历史上优秀的军事理论遗产批判地汲取

6.简述题---简述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内容?(2.5分) 要点:①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②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③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④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移⑤“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与“慎重初战”⑥实行有利决战⑦战争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7.简答题---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的理论包括哪些方面?(2.5分) 要点:①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②世界大战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避免的;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8.简答题---毛泽东军事思想奠定基础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5分) 要点:①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②提出了人民战争思想。③确立了人民军队基本建军原则。④提出了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战略战术原则。⑤明确了研究指导战争的战争观、方法论。

简答题---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哪些特点?(2.5分) 要点:①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②注重战争的正义性;③注重战争胜负因素;④注意纪律,行动统一和阵法运用

10.简答题---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5分) (要点:①阶级性②实践性③时代性④继承性。)

11.简答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2.5分) 要点:①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②人民军队思想;③人民战争思想;④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⑤国防建设思想。

12.判断正误并改正---邓小平还确定了后备力量建设“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能打胜仗”的16字方针,建立了预备役制度与民兵制度相结合的后备力量体制。(2.5分) (×)“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打好基础”

13.判断正误并改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我国制定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积极防御战略,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本质。(2.5分) (√)

14.判断正误并改正---贫富差距是当代战争的根源。(2.5分) (×)霸权主义。

15.判断正误并改正---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战争。(2.5分) (√)

16.判断正误并改正---1938年11月6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张国涛同党争权的历史教训,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2.5分) (√)

17.判断正误并改正---毛泽东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上提出:战术上藐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2.5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8.判断正误并改正---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2.5分) (√)

19.判断正误并改正--象征西方近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战争论》的作者是加沃洛夫斯基。(2.5分) (×)克劳塞维茨。

20.判断正误并改正---商周时期军队中一个“师”的兵力为2000人。(2.5分) (×)2500人。

21.判断正误并改正---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2.5分) (√) 22.名词解释---毛泽东军事思想(2.5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3.名词解释---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2.5分)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基本内容在军事领域的延伸,是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24.名词解释---人民战争(2.5分)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25.名词解释---战争(2.5分)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26.名词解释---军事思想(2.5分)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军事问题的高层次的理性认识。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和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它从总体上考察和回答军事领域的普遍性、根本性问题,提出军事斗争以及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指导原则。

27.多选题---《孙子兵法》一书是由春秋末期的(A)著作的。(2.5分) A.孙武 B.孙膑 C.田完

D.晏婴

28.多选题---兵民是胜利之本是毛泽东在1938年5月的什么文章中提出的(B)(2.5分) A.《论联合政府》 B.《论持久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自由主义》

29.多选题---毛泽东明确地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C)的,一类是(D)的。(2.5分) A.暴力 B.非暴力 C.正义

D.非正义

30.多选题---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既是(B)又是(D)的论断?(2.5分) A.反动的 B.纸老虎 C.侵略的

D.真老虎

31.多选题---宋元丰年间,神宗帝颁布《武经七书》,其中有(BC)(2.5分) A.《孙膑兵法》 B.《吴子》 C.《司马法》

D.《军志》

32.填空题----我国商周时期军队的编制包括军、师、旅、()、()、伍。(2.5分) (卒)、(两)

33.填空题----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2.5分) (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34.填空题----紧紧地和()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毛泽东(2.5分) (中国人民)(中国人民)

35.填空题----孔子说:“有文事者,();有武事者,()。”(《孔子家语•相鲁》)(2.5分) (必有武备);(必有文备)

36.填空题---商朝军队主要由()军队以及()军队构成。(2.5分) (王室)(宗族)

37.填空题----邓小平针对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强调要把()作为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国防意识、重视()的主要环节。(2.5分) (国防教育)(国防建设)

38.填空题----质量建军最根本的是要实现由()、由()的转变。(2.5分) (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

39.填空题----建立一支“()”、“()”的人民军队,是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回答的主要问题。(2.5分) (不变质)、(打得赢)

40.填空题----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贯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而这一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与灵魂。(2.5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1.填空题----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及军事斗争的根本指导思想。(2.5分)

(建军之魂)、(致胜之道)

1.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2.5分)

1、世界向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过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2、国际安全态势深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3、国际反恐斗争将继续成为国际战略格局演变中的焦点。

4、新军事变革深刻影响着国际军事形势的发展。

2.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世界总体和平但局部动荡和局部战争不断?(2.5分)

1、总体和平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2、局部动荡和局部战争不可避免。

3、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世界安宁。)

3.简述题---简述“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2.5分)

要点:“一国两制”是:①一个中国。②两制并存。③高度自治。④和平谈判。

4.简述题---简述当前中国面临的周边安全挑战?(2.5分)

要点:①美国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中国面临的军事压力增大。②朝鲜核问题变数很大,再加上日本近来对中国“呛声”增大,中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压力很大,中国战略安全与外交都面临全新的考验。③在西线陆地方面,中国面临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压力增大。④“中国威胁论”并未完全退出,在一定的时机与条件下,仍可能死灰复燃。

5.简述题---简述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2.5分)

要点:①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②企图:判定一个国家的企图,应从他的政治制度和推行的对外政策去分析。③环境、时机和方式:环境指的是国际环境。时机是指在什么时候行动。方式是指采取何种行为。

6.简述题---简述世界主要战略力量构成的“一超多强”格局?(2.5分)

要点:①当代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②次强大的国家和地区——俄罗斯、日本、欧盟和中国等。③近年来,印度、巴西等国的力量也有较大发展。

7.简答题---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如何调整中美关系?(2.5分) 要点:①争取大多数美国人民的谅解和支持;②加强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以增进了解,建立信任;③揭露台独分子的阴谋;④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尤其是要从民间做起,先使海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⑤要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争取得到更多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8.简答题---1949年以来,台湾军事战略调整的四个阶段?(2.5分) (要点:①“攻势作战”阶段。②“攻守一体”阶段。③“守势防卫”阶段。④“守势防卫、强调反制”阶段。)

9.简答题---“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5分) 要点:①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③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代表人士,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④和平谈判——通过接触与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10.简答题---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5分)

要点:①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②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③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④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11.简答题---国际战略环境是世界基本矛盾运动结果和趋势的总体表现,通常涵盖哪五个方面的内容?(2.5分)

要点:①世界主要战略力量的构成和分布;②世界各主要战略力量的相互联系;③世界战略层面上的矛盾和主要矛盾;④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⑤世界在和平和战争问题上的主要表现形态。

12.判断正误并改正---美国非常了解英勇善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的威力,也非常了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如磐石的决心。(2.5分) (×)美国非常了解英勇善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威力,也非常了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如磐石的决心。

13.判断正误并改正---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基础上,习近平政府突出强调“联、望、帮、享”的理念。(2.5分)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基础上,习近平政府突出强调“亲、诚、惠、容”的理念。

14.判断正误并改正--没有世界的共同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前进,共同富裕也不可能维持。(2.5分) (×)没有世界的共同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前进,和平也不可能维持。

15.判断正误并改正--1945年日本战败,我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的同时,主观上也收复了钓鱼岛的主权。(2.5分) (×)1945年日本战败,我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的同时,客观上也收复了钓鱼岛的主权。

16.判断正误并改正--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我们党和政府有能力而且必然要解决台湾问题,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国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2.5分)

(×)1945年日本战败,我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的同时,客观上也收复了钓鱼岛的主权。

17.判断正误并改正---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战争方法正由机械化战争转化为信息化战争,机械化军队正在转化为信息化军队。(2.5分)

(×)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转化为信息化战争,机械化军队正在转化为信息化军队。

18.判断正误并改正---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6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联接。(2.5分) (×)我国陆地与14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联接。

19.判断正误并改正--美国的战略是遏制中国,企图用和平演变方式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若要支持台独分子打内战,完全违背常理,将在全世界失去道义,成为孤家寡人。(2.5分)

(×)美国的战略是遏制中国,企图用和平演变方式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若要支持台独分子打内战,完全违背联合国宪章,将在全世界失去道义,成为孤家寡人

20.判断正误并改正---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为之梦牵魂绕的神圣事业,并被视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措施。(2.5分)

(×)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为之梦牵魂绕的神圣事业,并被视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21.判断正误并改正---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是在分析国际战略形势和敌对双方战争诸因素基础上制定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性。(2.5分) (×)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是在分析国际战略形势和敌对双方战争诸因素基础上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2.名词解释---周边安全环境(2.5分)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23.名词解释---“一国两制”(2.5分)

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巨大贡献。它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和最佳方案。

24.名词解释---国际战略格局(2.5分)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或态势。

25.名词解释---国际战略环境(2.5分)

国际战略环境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国际条件,对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有重大的影响,并决定或制约着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对象和敌友关系以及采取的方针、政策和策略。

26.名词解释---战略(2.5分) 战略是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诸要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全局方针、原则和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27.多选题---美国是一个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一直是:(2.5分)AD A.外交上遏制 B.舆论上瞎说 C.国际上贬低 D.政治上施压 28.多选题---解决南海争端的原则与对策包括:(2.5分)AC A.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B.揭露阴谋、武力解决 C.做好南海的战场建设 D.反对南海周边国家

29.多选题---下列哪些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世界安宁?(2.5分)ABC A.环境破坏 B.传染病 C.国际贩毒 D.赌博

30.多选题---下列哪些现象与宗教极端主义相互勾结、滥打滥杀,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5分)BD A.被奴役国家 B.国际恐怖主义 C.失败国家 D.民族分裂主义

31.多选题---世界向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过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下列哪些属于“多强”国家?(2.5分)BC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朝鲜

32.填空题---台湾回归祖国有极其重要的(),可以彻底打破大陆海域现在的(),打通太平洋的门户。(2.5分) (军事价值)(半封闭状态)

33.填空题---日本国内()日益重视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进行(),竭力主张全面发展与台湾的官方关系。(2.5分) (右翼势力)(牵制)

34.填空题----美国加强在中国周边的战略活动,其()与其传统的()基本一致,使中国面临新的地缘战略压力。(2.5分)

(反恐战略线)(对华遏制线)

35.填空题----一个国家的实力超过了国家的()需要它就有力量、有可能对他国构成()。(2.5分)

(防御)(威胁)

36.填空题--()的危险进一步下降,但地区武装冲突、局部战争和()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2.5分)

(世界大战)(反恐怖战争)

37.填空题----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揭开()的序幕至1945年9月2日本投降,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为()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5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

38.填空题----中国位于亚太地区中心位置,周边()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北亚毗连相接,()濒临西太平洋地区。(2.5分)

(陆上)(海上)

39.填空题----国际战略环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2.5分) (框架结构)(动态表现)

40.填空题----战略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阶级性、对抗性、()以及谋略性等方面。(2.5分) (全局性)、(预见性)

41.填空题----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战略方针、战略力量和()等四个方面。(2.5分) (战略目的)、(战略措施)

1.论述题---根据你了解的军事常识,论述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建设的影响?(2.5分) 分为两个部分回答:(1)新军事变革对我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军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集中体现在:我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面临着挑战;我军还无法适应新的作战样式和方法;我军的体制编制不合理;我军缺少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人才。(2)新军事变革为我国军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它明确了我军未来发展的方向;使我军找准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外国军队的实践过程为我国军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论述题---根据你掌握的高技术知识,论述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行动的影响?(2.5分)

分为三部分回答:(1)传统战场概念发生了变化:首先,三维战场变成五维战场;其次,战场呈现“流动状态”;最后,战场范围和纵深加大。(2)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首先,超视距,多模式,多目标精确打击成为可能;其次,实现“外科手术”式打击,使对点目标攻击的附带杀伤、破坏降至最低程度;最后,提高了全天候全天时作战能力。(3)电子对抗将会更加激烈和复杂。

3.简述题---简述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2.5分)

共有六个分系统:(1)信息收集分系统;(2)信息传递分系统;(3)信息处理分系统;(4)信息显示分系统;(5)决策监控分系统;(6)执行分系统。

4.简述题---简述航天武器的发展趋势?(2.5分)

共有如下五个趋势:(1)进一步提高战略弹道导弹的生存、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2)提高卫星的作战性能和生存能力;(3)提高微小卫星的部署能力;(4)使军用载人航天器具有机动、灵活、多样的作战效能;(5)空间武器将陆续投入部署和使用。

5.简述题---简述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有哪些?(2.5分)

要点:共有三个特点:(1)直接命中率高,命中概率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2)具有自主制导能力。(3)作战效能好。

6.简述题---简述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会产生哪些影响?(2.5分)

要点:可以概括为“五个化”,(1)侦查立体化;(2)打击精确化;(3)反应快速化;(4)防护综合化;(5)控制智能化。

7.简答题---电子对抗的内容都有哪些?(2.5分)

主要有:(1)电子对抗侦查;(2)电子干扰;(3)电子防御;(4)机载自卫系统;(5)弹载突防系统。

8.简答题---侦查卫星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哪几类?(2.5分) (1)照相侦察卫星;(2)电子侦察卫星;(3)预警卫星;(4)海洋监视卫星。

9.简答题---反隐形武器系统主要有哪几种类型?(2.5分)

主要包括:(1)雷达探测系统;(2)无源微波探测系统;(3)光学装置探测系统;(4)声学探测装置。

10.简答题---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都包括哪些?(2.5分)

主要包括:(1)导弹;(2)制导炸弹;(3)制导炮弹;(4)制导地雷;(5)制导鱼雷。

11.简答题---军事高技术主要包括哪几大技术领域?(2.5分)

主要包括:(1)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3)新材料技术;(4)新能源技术;(5)航天技术;(6)海洋技术六大领域。

12.判断正误并改正---高技术武器的更新换代,很大程度上是新概念武器的更新换代。(2.5分)

(X)高技术武器的更新换代,很大程度上是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

13.判断正误并改正---航天技术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就是航天飞机。(2.5分)

(X)航天技术标志性成果除了航天飞机还有永久空间站。

14.判断正误并改正---生物技术不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2.5分)

(X)生物技术属于21世纪的核心技术。

15.判断正误并改正---我国军队已经完全实现了信息化。(2.5分)

(X)我国军队并没有全部实现信息化。

16.判断正误并改正---科技变革并没有对军事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5分) (X)科技变革对军事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7.判断正误并改正---激光武器也会产生一定的后坐力。(2.5分)

(X)激光武器没有后坐力。

18.判断正误并改正---从宏观角度去说,导航卫星不属于军用卫星的范畴。(2.5分) (X)导航卫星属于军用卫星范畴。

19.判断正误并改正--为了保护己方电子设备免受敌方侦查、定位和摧毁所采取的措施被称为电子干扰。(2.5分)

(X)为了保护己方电子设备免受敌方侦查、定位和摧毁所采取的措施被称为电子防御。

20.判断正误并改正---目前来看,现代侦查技术并不是高技术武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5分)

(X)现代侦查技术是高技术武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1.判断正误并改正---精确制导武器是一种先进的武器,已经完美无缺。(2.5分) (X)精确制导武器是一种先进的武器,但并不完善。

22.名词解释---新概念武器(2.5分)

是利用现代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立足未来战争需要,正在研究、探索的新型武器和技术。

23.名词解释---军用卫星(2.5分)

只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

24.名词解释---动能武器(2.5分)

利用高速运动的弹头通过直接碰撞而摧毁目标的一种武器。

25.名词解释---导弹(2.5分)

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26.名词解释---高技术(2.5分)

以当代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处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综合国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

27.多选题---军事高技术可以分为六大领域,其中包括(AB)(2.5分) A.军用信息技术 B.军事海洋开发技术 C.军事半导体技术 D.军用微电子技术

28.多选题---下列属于新概念武器的是(AB)(2.5分) A.电炮 B.激光武器 C.核武器 D.生化武器

29.多选题---一般认为,只需具备了(AD),就可以称之为精确制导武器(2.5分) A.战斗部 B.发射系统 C.操控系统 D.制导系统

30.多选题---指挥控制系统是军事高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选项属于指挥控制系统的有(CD)。(2.5分) A.信息分析技术 B.信息保密技术 C.信息传输技术 D.信息获取技术

31.多选题---隐身外形技术包括(CD)(2.5分) A.防红外侦察 B.防电磁侦查 C.防可见光 D.防雷达侦查

32.填空题----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侦察、()和()。(2.5分) (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

33.填空题---目前正在研制的新概念武器主要包括(),()和计算机病毒武器。(2.5分)

(定向能武器),(失能武器)

34.填空题----新能源技术是军事高技术的支柱,其标志是()和()。(2.5分)

(核聚变能)(太阳能)

35.填空题----对于军用新材料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和复合材料几个方面。(2.5分)

(高温材料)、(功能材料)

36.填空题---隐形技术是为了减少目标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和()的技术。(2.5分)

(发现)(识别)

填空题----()武器指的是命中概率在()以上的武器。(2.5分) 精确制导、50% 38.填空题----海洋技术的标志是()和()。(2.5分)

(深海挖掘)(海水淡化)

39.()武器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低于()赫兹的次声波。(2.5分) 次生、20

40.填空题----()侦察是利用己方的电子侦察装备,对敌人的()进行识别和定位的一种手段。(2.5分)

电子、电磁信号

41.填空题----现代()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其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2.5分)

侦察、定位

1.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应确立什么样的战争观,以及如何建构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观。(2.5分)

(要点--战争观:

(一)认识并接纳信息战

(二)制定国家信息攻防战略

(三)加强信息战研究

(四)建设统

一、开放的军事理论研究体系

(五)重点突破信息关键技术

(六)建立“信息对抗实验室”;建构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一)突出信息安全

(二)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

(三)确立国防建设的新思路

(四)加固“精神防线”

(五)建设“信息边疆”

(六)建立“信息保护部队”)注:每答出一点给0.5分,采分点共6分,另依逻辑思维和理论学术性等情况每一问酌情加1-2分。

2.论述题---从信息化战争的特征规律分析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2.5分)

(要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趋势集中在四个方面,即联合一体、多元可控、精确高效、快捷速决。

(一)联合一体(0.5分)1.信息融合(0.5分)。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必须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把分散的武器装备连接起来,把分立的军兵种部队凝聚起来,形成最强大的作战能力。2.力量联合(0.5分)。系统集成是联合作战的基本理念。系统集成的基本方法是先进行技术融合,再自下而上地构建小系统、中系统、大系统,最后连接为体系。

(二)多元可控(0.5分)1.控制信息(0.5分)。控制信息是信息化战争中信息优势的争夺和信息体系的对抗,主要目的是确保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免遭敌方利用、瘫痪和破坏;同时,设法利用、瘫痪和破坏敌人的信息系统。2.控制力量(0.5分)。控制力量是指对武器装备和作战力量的有效指挥与控制。3.控制机动(0.5分)。控制机动是指通过综合运用信息和机动能力,在整个作战空间的正面、高度和纵深内,为空中、陆上、海洋及空间部队提供有利的军事行动,赢得战场主动,控制作战节奏,夺取决定性胜利。

(三)精确高效(0.5分)1.目标探测精确(0.5分)。2.目标定位精确(0.5分)。3.武器打击精确(0.5分)。4.毁伤评估精确(0.5分)。

(四)快捷速决(0.5分)1.指挥决策快速(0.5分)。2.战争进程快速(0.5分)。3.作战节奏快速(0.5分)。)注:采分点共8分,另依逻辑思维和理论学术性等情况酌情加1-2分。

3.简述题---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是什么?(2.5分)

要点:①战争工具——信息主导②战争力量——整体凝聚③战争时空——全维一体④战争实施——精确控制⑤战争保障——全维聚焦⑥战争制胜——人机融合(每点1分,答出5点即可)

4.简述题---军事变革对信息化战争的孕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5分) 要点:①一般认为,就科学技术推动而言,新军事变革大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其核心是信息化和智能革命(2分)。②在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下,军事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即在军事领域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相关的信息资源,从而极大地全面提高军事管理、教育、训练、创新的效率和战斗力(1分)。③它包括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建立国防信息基础设施,创立信息化战争的编制体制和军事理论,建立健全新的信息化战争体系、方法和机制等(1分)。④因此,新军事变革是孕育信息化战争的母体,是促进信息化战争形态变革的温床。(1分)

5.简述题---信息化战争中的精确作战从量变到质变跨越的三个历史阶段是什么?(2.5分) 要点:①从近距离厮杀到火力毁伤。冷兵器时代的杀伤方式主要是体能为主的近距离厮杀。热兵器战争中,开始主要是以化学能为主进行杀伤破坏。机械化战争中,火力、机动力上升为主导地位,主要是物理能的利用,以后又出现了生物、核能等多种杀伤破坏机理。(1分)②从面杀伤到点摧毁。制导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出现,到20世纪50—60年代逐步走入了精确制导的时代,侧重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自主式武器,如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实现了发射后不用管;二是人工干预式武器,主要是激光制导炸弹,已经具备了进行点穴式打击的能力。(1分)③从精确打击到实时打击(1分)。海湾战争后,精确制导武器侧重进行三大改进:(1)改进制导系统,采用GPS等新型制导方式,使命中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大幅度提高;(2)增大武器射程,具备防区外攻击和1000km以上远程打击等能力;(3)提高自主能力,发射后不用管,发现目标即可摧毁目标(1分)。因此,精确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一是自主攻击能力,精确制导武器实现了全程控制,发射后自主飞行、寻找和摧毁目标,从而使智能化、无人化攻击成为可能;二是实时攻击能力,从发现目标到打击目标实现了一体化,从而使联合作战成为可能;三是防区外攻击能力,精确制导武器射程从几千米延伸到几千千米,圆概率误差达到米级,作战平台可以远离威胁区对目标进行点穴式攻击,从而使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成为可能。随着精确制导武器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精确作战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作战样式。(1分)

6.简述题---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关系是什么?(2.5分)

要点: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是两种不同的战争形态,二者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截然分割而是相互融合并将经历漫长的转型和过渡时期(1分)。我们强调信息化战争为主导,并不是说机械化战争形态已经不复存在(1分);我们强调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发展机械化武器装备(1分)。信息化与机械化是主辅关系,不是替代关系(1分);是相互融合,不是相互分离,更不是相互对立(1分)。

7.简答题---衡量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判据有哪些?(2.5分) 要点:①是侧重考察系统性变革,看是否符合战争形态变化的逻辑关系(1.5分);②是侧重考察量变和质变,看是否产生本质性变化并形成主导性优势(1.5分);③三是侧重考察社会变革,看是否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大潮(1分)。

8.简答题---机械化战争力量凝聚主要依仗的要素有哪些?(2.5分) 要点:①是指挥,通过有效的作战指挥和谋略运筹,以创新的战法和作战样式来凝聚力量,达成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和出奇制胜的目的。协调相互关系、科学运用力量,是机械化战争中的用兵关键。指挥艺术和军事谋略显得尤为重要,指挥机关越来越庞大;②是机动,如果在作战中需要凝聚力量,就要进行战略和战役机动,通过平台和兵力机动来叠加数量、形成规模和凝聚力量;③三是部署,通过兵力兵器的前沿部署或调整部署来形成力量优势;④是动员,通过战争动员把平时能力转为战时能力,把战争潜力转为战争实力,把分散的能力集中起来形成总体优势。

9.简答题---美军信息化建设成果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综合展示和实战运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5分) 要点:①全球C4ISR系统实现了全球网络化、一体化、跨军种、跨地域无缝隙链接和实时、远程指挥控制;②首次使用了微波炸弹、计算机病毒、石墨炸弹等信息战武器;③综合验证了大规模信息战和联合作战理论,创新了全纵深精确打击作战、不对称作战等理论;④首次使用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等新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初期约占90%以上,在战争全过程则占35%。

10.简答题---美军确立信息技术为主导地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5分) 要点:①空军41项技术预测中信息技术占58%;②海军28项预测中信息技术占75%;③陆军先进概念和技术计划中一半以上在信息技术领域;④《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中要求的12项能力中信息技术占83%。

11.简答题---信息化战争形成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是如何运用的?(2.5分)

要点:①是要以工业革命中一大批方兴未艾的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坦克、飞机、舰艇等机械化武器装备为依托。②是要发挥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群的带动力。③是要重视信息技术所独具的渗透性、扩散性、融合性特征。④是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军民兼容性特征。

12.判断正误并改正---不同的战争形态,有不同的作战效能评估标准。机械化战争主要强调数量和规模的累加,而信息化战争则强调质量和控制。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所以数量规模的大小和多少仍很重要,但不再是决定性要素,决定性要素是信息、知识和智能,信息能力处于战争的核心位置。(2.5分) (√)

13.判断正误并改正---信息化战争中,战争工具的能量结构从传统的体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机械能、核能等转变为智能。智能是主导能量,它通过对其他物理、化学能量的控制而产生效能。(2.5分)

(√)

14.判断正误并改正---能量的结构和释放方式是决定武器装备杀伤效果的基本要素。(2.5分)

(×)能量的结构和释放方式是决定武器装备杀伤机理的基本要素。

15.判断正误并改正---克林顿政府1993年确定了三大目标:在跨世纪发展战略方面,确定了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在军队建设方面,确定了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长远目标;在战争准备方面,确定了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在新的战略指导下,美军决定全力推进新军事变革,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2.5分) (√)

16.判断正误并改正---伊拉克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2.5分)

(×)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17.判断正误并改正---海湾战争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交战双方真正形成战场对抗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是精确制导武器成为战场主宰的标志,在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面前,战机和大型战舰等传统机械化作战平台第一次露出无所适从的窘态。(2.5分)

(×)马岛战争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交战双方真正形成战场对抗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马岛战争是精确制导武器成为战场主宰的标志,在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面前,战机和大型战舰等传统机械化作战平台第一次露出无所适从的窘态

18.判断正误并改正---美国推动和实践新军事变革的主要成果是:武器装备基本完成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实现了信息化、一体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战争作战理论和战法体系;编制体制通过裁减、重组、新建等方式,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和改组,基本形成了以空天、海军和信息化作战部队为核心力量,以地面作战部队和本土防卫部队为辅助力量的新型组织结构,部队快速反应、战时重组、联合作战等能力获得本质性的提高。(2.5分)

(√)

19.判断正误并改正---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有的是对机械化战争作战样式的继承,有的是对传统作战样式的改造,如信息游击战、灵敏机动战、整体阵地战、精确火力战等,有的则属完全创新的作战样式,如信息控制战、网络战、心理战、虚拟战等。(2.5分)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有的是对机械化战争作战样式的继承,有的是对传统作战样式的改造,如信息游击战、灵敏机动战、整体阵地战、精确火力战等,有的则属完全创新的作战样式,如信息控制战、网络战、虚拟战等。

20.判断正误并改正---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指挥、电子干扰、精确打击成为描绘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基本构件。(2.5分)

(×)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指挥、精确打击成为描绘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基本构件。

21.判断正误并改正---信息化战争的战争形态。在信息时代,战争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信息化对信息化的战争,又有信息化对非信息化的战争,还有部分信息化对部分信息化的战争。(2.5分)

(√)

22.名词解释---战争保障(2.5分)

是指在战争全局的谋划上,根据战争任务、目的、进程和结局从总体上策划对保障的需求,并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保障实施。

23.名词解释---战争潜力(2.5分)

即通过动员和开发才能用于战争的潜在力量,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24.名词解释---战争实力(2.5分)

即直接用于战争的现实力量,是战争赖以进行并对其进程和结局具有重大影响的物质基础,包括军队、后备力量、武器装备和战争物资等。

25.名词解释---信息化战争(2.5分)

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态。

26.名词解释---战争(2.5分)

是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用武力进行的激烈的军事对抗活动,是解决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

27.多选题---美国海军确定的信息技术应具备的能力(2.5分)ABC A.指挥、控制与监视 B.主宰战斗空间,投送力量 C.保持力量和综合能力 D.获得制信息权

28.多选题---美军在20世纪提出的战略理论包括(2.5分)BCD A.“空地一体化”战略 B.“地区防务战略” C.“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 D.“营造—反应—准备”战略

29.多选题---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大致要经历的主要阶段(2.5分)AC A.20世纪50-80年代是孕育阶段 B.20世纪40-80年代是孕育阶段 C.20世纪80-90年代是萌芽阶段 D.20世纪90年代到2020年是形成阶段

30.多选题---社会变革对信息化战争的催化作用表现在(2.5分)BD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B.是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 C.带动了国防建设发展

D.是社会变革与战争形态变异。

31.多选题---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原因包括(2.5分)ABCD A.科学技术推动 B.社会变革催化 C.军事变革孕育 D.战争实践验证

32.填空题----战略层次的信息战主要是破坏敌对国家的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及其运转。(2.5分)

经济,军事

33.填空题----战争制胜的要素很多,战争胜负历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战争胜负的基础。()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2.5分)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34.填空题----信息化战争必须用信息化理念、网络和软件对所有保障要素加以改造,使之融入作战体系中去,以达到()和()的目的。(2.5分)

有效控制,精确保障

35.填空题----信息化战争中,()和()处于力量凝聚的核心和主导位置,战争力量的凝聚主要依靠信息控制。(2.5分) 智能,知识

36.填空题----信息化战争是正在发展中的战争形态,在社会变革方面顺应了()的发展大潮,在军事领域适应了()的趋势。(2.5分) 信息时代,新军事变革

37.填空题----美军对信息技术的七大军事需求:全球监视与通信,(),空中优势和防御,水面控制与水下优势,(),模拟环境,降低费用技术。(2.5分)

精确打击,先进的地面战

38.填空题----美国一大批军内外专家学者1993年提出了信息化战争、()、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网络中心战、系统集成、横向一体等许多创新的军事理论观点。(2.5分)

联合作战,精确作战

39.填空题----1995年8月底至9月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波黑塞族发动了代号“()”行动的大规模空袭作战。1998年12月,美英联手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的空袭作战。(2.5分)

审慎力量,沙漠之狐

40.填空题----美国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并称之为“()”。(2.5分) 托夫勒,三次浪潮

41.填空题----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2.5分) 超级大国,发达国家

第三篇:小学数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关于《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的几点思考

宁都三小

廖光明

今年教学开放周,我执教了《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据我所知,几年的教学开放周都少不了这一课时,执教老师上得很心烦,听课的老师也感觉很腻味,听多了没新意了。我今年决定不走老路,想另辟一条蹊径,看能不能有所突破。一堂课下来,喜忧参半,让我不得不深入反思 。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

在复习引入阶段,我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且板书公式 ,接着创设一个情境:我们三小俢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底是5米,高是3米。让学生很快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5×3=15(平方米)。然后提出问题:为了使这个花坛更美观,学校准备把这个花坛平均分成两份种不同颜色的花,该怎么分?有学生踊跃上来分,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预设沿对角线分成了两个三角形 。老师紧接着抛出问题:这两个三角形面积一样吗?学生说是一样。教师再问:真的一样吗?学生不敢肯定了。这时教师师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沿着对角线 剪开,把其中一个三角形围着一个点旋转180度然后平移,使它们完全重合在一起。这时学生都说两个三角形面积一样。教师重复说,这两个三角形不仅面积一样,大小也一样,可以重合,我们说它们完全一样。教师再问:你能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学生列式:15÷2=7.5(平方米)。为了加深印象,为后面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作铺垫,教师强调问;15平方米表示什么?为什么除以2 ?学生回答说15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每个三角形花坛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花坛面积的一半,所以除以2 。聪明的学生可能已经知道了先用底乘以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然后再除以2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紧接着把学生拉回到到刚才 剪平行四边形的环节,又抛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教师再一次剪另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再演示两个三角形 也能重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师板书)

马上进入新授部分,教师反问学生:刚才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了两个 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那么反过来是不是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教师用刚才剪下来的两个

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旋转、平移,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给学生演示了一遍。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尝试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让拼出的学生到到黑板上用教具拼出来展示。三种有代表性的三角形都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板书)接着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比较每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底和高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接下来的过程也就没有什么新意了,写出三角形的字母公式,出示求红领巾面积的例题,巩固练习做了几个判断题,目的是巩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再做了一个看图求三角形的面积,给出若干条底和若干条高,让学生找出合适的条件求面积 。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试图创造一些亮点,可又脱离不了一些樊篱的束缚。我由此产生了一些困惑,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面积推导过程的两个环节是不是有殊途同归、重复累赘的感觉

听课老师也感觉到,我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复习引入部分把平行四边形花坛分成两个完全一样、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片断。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先让学生得出“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这一结论。然后倒过来想“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引入学生的操作过程。现在自己想来可不可以采用这样的新教法:1.要求要求每个每个学生课前自己做一个平行四边形,课堂上量出底和高,并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操作:(1)谁能把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剪下后可重叠在一起验证)(2)比一比,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联系?(3)想一想,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试着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那么,接下来我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操作,用三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无非也是为了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推导过程:一个是由合到分,一个是由分到合,殊途同归。如果用了平行四边形剪三角形的方法,那么后面的用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的环节是不是重复了?有没有必要?如果可以不用,那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有关三角

形面积计算的各层次练习。本节课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推导过程用的时间过多,作业练习时间少。

二、面积推导过程应怎样引入,怎样指导学生操作

这一课时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是先复习所学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再设计一个情境引入课题,新授部分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产生困难后再让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方法,让学生思考如何把三角形变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接着教师就让学生拿出学具来拼一拼。我总觉得,如果先复习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再让学生想办法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学生脑海里首先是在想怎么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平移变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而接下来教师却要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强拉着学生的思维从一各路转到另一条路上来。那么,应该怎样来引导学生操作探究呢?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学具,让学生分别剪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不是已经暗示了学生后面的操作方法了?

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要先向学生说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还是不作说明,让学生自己试着拼,反复地拼直到拼出为止呢?如果是前者,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已不大了;而如果是后者,往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操作前教师要不要说明,这一直是我的困惑,也是我多年教学这一课时的矛盾冲突。还有拼的过程要不要教师演示先旋转再平移的方法?如果让学生尝试拼,学生往往会出现拼出的不是平行四边形。

三、面积推导过程的多种形式是不是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索 我们的教材设计都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教师也是这样有意识地指导,并充分利用课件进行更加形象的展示。于是绝大多数同学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由“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一个转化过程。

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几乎都采用这样一个转化过程进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可是当我们再静静地思考一下,在这节课中学生真就理解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 的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怎么证明呢?

我们能不能指导学生采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平移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呢?例如从三角形的高的中点作一条与底

边平行的线,沿着这条线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从而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或者把三角形割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这样的话,我们要给学生准备怎样的操作材料呢?我想应该考虑以下几个特点:1.操作材料要有一般性,不要就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样才更有说服力。2.操作材料要有开放性,即多样性。最好能提供各种可能的情况。3.操作材料要有指向性,也就是说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操作材料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准备的三角形应包括学生学过的所有类型,个数也有规定。

这节课的探索,教师不要怕多花时间会影响后面怕练习巩固,不管学生用单个三角形剪拼或用两个一样的双拼也好,我们可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如何指导学生找出三角形中合适的条件求面积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问题是每种三角形都有三条底和三条高,学生能不能找出合适的底和高求面积呢?这往往是学生求面积时会弄错的。例如一个三角形知道两条边的长度和其中一条的高,很多学生不知道用哪两条的长度相乘。还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三条边的长度,甚至还已知斜边上的高,要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面积。这都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这一课时的巩固练习部分,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了三个三角形,让学生寻找合适的条件求面积。我是先这样引导学生的:三角形有三条边,当哪条边上作了一条高后,这条边就叫做底了。底和高是相对应的,相互依存的,有了高才有底。我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叙述是不是准确。我让学生先找就,再找对应的底。还让学生明白,另一条边没有作出高,它就不是底了,是个多余条件。直角三角形中有分别找出对应的底和高,同一组的底和高才能相乘。在教师的反复强调下,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也都明白了。

虽说任教五年级多年,但我一直还在边教学边摸索。教无定法,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师,学情变了,教学方式也要跟着改变。我们不能年年走同一条路,要有创新,要有突破。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开也不同。其实,这也是我们县教育局每年组织教学开放周的目的所在。

小学数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1、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C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

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多样评价

5、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

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向他们提供充

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5、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三、简答题。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

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

对决策的影响。(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四、论述题。

1、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

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 答:①算法多样化 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2、请分析如下案例: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

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

的优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

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答:分析要点:

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允许

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

2、从科学

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

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3、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

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

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

,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

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答:①面对现状,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

度,让焦点从恶作剧的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

学生的注意中心再回到教师所安排的方向。②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由学

生发难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

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

般态度温和的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原教学的轨道上 来。

2011-07-20 18:57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

_。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_、

_、

等四个学习领域。

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_、

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

_、

_、

、等数学活动。

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将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_、 第三学段

8、“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

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

为主题。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

地发展。

二、选择题(1-5为单选,6-10为多选,每题3分,共3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 的 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7、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 分析简答(10分)

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

四、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12分)

五、结合教学实际说一说,你认为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14分)

参考答案

一、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5、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6、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7、1~3年级、4~6年级、7~9年级

8、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9、全面、持续、和谐、

二、

1、③

2、②

3、②

4、①

5、③

6、ABC 7.AB 8.ABC 9.AB 10.ABCDE

三、①算法多样化

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四、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五、答:(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答案要点:对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察,不只是看学生的表现,还能促进教师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2)诊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3)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针对教师的评价应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其功能至少应包括:(1)反馈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2)了解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进展情况,以做出恰当的调整;(3)了解教师自身在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情况,适当地加以改进和提高。2.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3.评价方法多样化。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应当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评价,更多地在学生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考查;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和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查。

.《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标准》是如何说明这些的?

答案要点:1.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教材——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学——课程实施的根本所在;评价——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2.《标准》中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呈现了“课程实施建议”,它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这是以往的“教学大纲”所没有的。3.一本好的教材是《标准》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它是学生从事有意义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也是教师从事有效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对课程内容的选取、编排和呈现方式等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并辅以实例作为说明。 4.教师的教学实践将是《标准》实施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课程内容的价值、意义、重点和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做了说明,对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过程做了解释,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 5.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标准》实施的可行性。《标准》在“评价建议”中,首先阐明了新的评价理念,即,评价应当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纵向发展,评价的结果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等等。同时,对每一学段内容的评价重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案例;并特别强调对过程性目标的评价、强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

1.简述《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答案要点:对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察,不只是看学生的表现,还能促进教师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2)诊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3)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针对教师的评价应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其功能至少应包括:(1)反馈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2)了解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进展情况,以做出恰当的调整;(3)了解教师自身在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情况,适当地加以改进和提高。2.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3.评价方法多样化。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应当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评价,更多地在学生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考查;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和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查。

2.如何实现数学学习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答案要点:1.改变评价观:改变过去只注重“终结性评价”为注重发展性的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2.在目标评价方面,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3.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数学活动报告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点发生了哪些转向?

答案要点:1.由关注书本转向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2.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由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向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由远离生活转向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的营造。5.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转向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6.由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4.你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素有哪些?对这些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等。在这些要素中,教师行为和学生的行为是评价的核心因素。

1.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预先想达到的结果。(2)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还应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数学的情感与态度。(3)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4)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三者之间

的关系。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教材所呈现的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内容和范围;其次,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有科学性;第三,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第四,要考虑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不同教学学段的要求,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4.教师行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形成。5.学生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行为主要包括是否参与提出目标,是否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是否积极参与他人的合作,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等。6.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主要是指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5.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1.数学学习的主题应当是基本的、重要的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如《标准》中所列举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2.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3.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经验、对经验的分析与理解、对获得过程以及活动方式的反思至关重要。

具体的说,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活动有如下特点:1.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2.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3.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

6.《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标准》是如何说明这些的?

答案要点:1.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教材——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学——课程实施的根本所在;评价——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2.《标准》中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呈现了“课程实施建议”,它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这是以往的“教学大纲”所没有的。3.一本好的教材是《标准》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它是学生从事有意义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也是教师从事有效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对课程内容的选取、编排和呈现方式等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并辅以实例作为说明。 4.教师的教学实践将是《标准》实施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课程内容的价值、意义、重点和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做了说明,对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过程做了解释,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 5.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标准》实施的可行性。《标准》在“评价建议”中,首先阐明了新的评价理念,即,评价应当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纵向发展,评价的结果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等等。同时,对每一学段内容的评价重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案例;并特别强调对过程性目标的评价、强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

7.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

答案要点:1.做好课前研究。(1)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与过去教材相比,内容变化了吗,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变化;过去教材没有这个内容,属课程标准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要研究为什么增加。然后确定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2)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经验,预测学生学习中的困难。(3)丰富开发课程资源。(4)选择有效的教学技术和手段。(5)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6)确定教学方案。包括设计完整的教学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意图,做好充分的预设等。2.做实课堂教学。(1)教师的语言丰富,且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兴趣,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等。(2)教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解读教材中的情境和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充分的交流活动。(3)恰当、适时的进行课堂调控,及时把握和处理课堂生成的问题。3.做真课后反思。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地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是否一致,教学方式是否具有实效性,查找课堂教学中出现以外的原因何在,该怎样解决等。

8.新课程改革以来,你认为数学教育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述。

答案要点: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从教材形态上看,单一的教材变为多种版本、多样化的教材体系;2.教材的知识体系有过去的重知识的系统化到关注学生的需要;3.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如用具体情境呈现,用表格呈现,用图文呈现,用对话呈现,用文字呈现等。3.教学目标有过去的一维,即“双基”变为“三维目标”。4.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了变化,“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5.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9.下面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在哪些地方处理不当,为什么?怎样改更好? “记录天气” 《教学片断一》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并记录的11月28日-12月7日的天气情况) 师:谁愿意介绍介绍你记录的天气情况?

生1:11月28日的最高气温是12摄氏度,最低气温是2摄氏度,29日的最高气温是10摄氏度…… 生2:30日的最高气温是10摄氏度,最低气温是…… ………………

生5:12月6日的最高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1摄氏度,……

师:老师提醒你一个问题,在你的记录表中,12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零下1摄氏度,最高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希望你能找出错误的原因。 “记录天气”《教学片断二》

(给学生2分钟交流收集天气情况的收获。)

师:你想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吗?

生1:我认识了很多天气符号,我展示给大家。F表示风, 表示晴天…… 生2:我知道某天的最高气温一般指午后2时左右测的气温…… 生3:我知道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字母“°C”表示。 师:请你给大家写到黑板上。

生3:板书°C(写得很小,其他学生喊看不清楚)

师:不清楚,我也没有办法,表示温度的单位,叫摄氏度。谁还学到了什么? 生4:我知道同一天里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温差。 ………………

答案要点:1.《片断一》中,学生对零下的温度怎样表述不清楚,教师没有处理,而是指责学生不对,但又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表述是对的。修改:教师问:谁知道气温在零下时该怎样表示呢?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说,如果没有学生知道,教师就讲解。教师可边口述,边书写;也可以结合课件或温度计进行讲解。2. 《片断二》中,教师说“不清楚,我也没有办法。”这样说不合适,应该让这个学生想一想“怎样让大家能看得清”学生自然会写大一些。学生如果没有反映,教师可提醒学生写大一些。

10.读下面两个教学片断,谈一谈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记录天气” 《教学片断一》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并记录的11月28日-12月7日的天气情况) 师:谁愿意介绍介绍你记录的天气情况?

生1:11月28日的最高气温是12摄氏度,最低气温是2摄氏度,29日的最高气温是10摄氏度…… 生2:30日的最高气温是10摄氏度,最低气温是…… ………………

生5:12月6日的最高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1摄氏度,……

师:老师提醒你一个问题,在你的记录表中,12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零下1摄氏度,最高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希望你能找出错误的原因。

“记录天气”《教学片断二》

(给学生2分钟交流收集天气情况的收获。)

师:你想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吗?

生1:我认识了很多天气符号,我展示给大家。F表示风, 表示晴天…… 生2:我知道某天的最高气温一般指午后2时左右测的气温…… 生3:我知道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字母“°C”表示。 师:请你给大家写到黑板上。

生3:板书°C(写得很小,其他学生喊看不清楚)

师:不清楚,我也没有办法,表示温度的单位,叫摄氏度。谁还学到了什么? 生4:我知道同一天里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温差。 ………………

答案要点:首先,要把握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其次,课堂预设要做充分,针对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出现的答案,要尽量考虑周全等;第三,不要只关注教学预案是否完成,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控,并修改预案;第四,抓住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及时想办法解决,让预设“活”起来。

11.试举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答案要点:1.三维目标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课程标准》把总体目标阐述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2.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尤其要着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3.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落实。 4. 精心设计教师提问的问题,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要有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如,记录天气一课中,“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天气信息的?”这一问题就是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问题。5.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合理,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和谐统一。

12.简述如何重视口算教学。

答案要点:1.充分认识口算的价值。口算基于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也是运算中独立的一部分,同时,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口算还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2.教学中从以下两点具体落实“重视口算”的教学。(1)在数形结合中理解口算原理。在让学生了解口算的算理时,除了要与实际情境结合,还要逐步过渡为数学的语言符合,由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强化基本口算内容,达到熟练的程度。小学口算内容中,两个一

位数相加与其相对应的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与其相对应的除法是四则运算中的基本口算,务必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1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谈谈你是怎样认识这一转变的?

答案要点:1.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教学活动要拓宽学生活动的空间,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3.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促进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

14.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观?

答案要点:1.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3.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只是关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经历、探究、创新、实践等过程后得到的体验、尝试和机会。

15.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案要点:1.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16.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谈谈如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答案要点:1.要把握四则运算的本质。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最基础知识。一般对加法的定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的定义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要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和其认知特点的具体情境。以上运算定义,虽然在表述上已经比较直观,但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仍是十分抽象的,他们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情境可

以赋予数以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数成为具体的物体。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3.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给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积累的机会,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动态表象,从而获得关于四则运算意义的准确理解。(举例略)

17.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答案要点: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两个大类:教学能力和通用性能力(主要是非教学方面的)。1.教学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中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设计的能力。(2)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称职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正式语言表达能力即符号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非正式语言表达能力即体势语言。(3)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控制,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4)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5)教学测量与评价的能力。有效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反馈,开展教学反馈的前提是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2.通用能力。通用能力也被称为“基本能力”,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的能力。(2)问题解决与研究的能力。(3)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的能力。(4)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

18.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

答案要点:称职教师应具有广博的通用性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情境知识。具体讲由以下几个方面:1.本体性知识。即小学数学教师对任教的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包括:内容性知识――小学数学学科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实质性知识――小学数学领域中的理论框架和结构;逻辑性知识――小学数学领域中新知识被引入的方式、学术根源和历史发展、研究者探究该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维方式等。2.条件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和回答“怎么办”的知识。主要包括:课程论知识――关于数学学科知识如何组织以适合学生学习规律并便于实施与测量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一般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知识――关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组织形式等;班级管理知识(略);学生学习与发展知识――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学法指导等;教育科研的知识(略)。3.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既有教师直接获得的个人经验的积累,也有通过情境学习获得的他人经验的借鉴。如教师的案例分析、行为访谈以及教学经验介绍等是教师活动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4.文化知识。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9.简述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答案要点:1.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现状进行深度思考,通过学习对自己做出分析,自觉改进教学行为。这种反思强调教师的主体悟性,强调教师的自主反思。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相互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具体活动形式有对话合作和帮助。专业引领是在专家或骨干教师的协助与带领下,在广大教师与专家、广大教师与骨干教师之间实现先进理念与教学实践经验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而形成相互启发、共同引领的格局。2.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是双边引领、多边引领。在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断,说一说造成这位教师教学“尴尬”的原因何在? 教学片断:

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的新课导入:

(1) 有6个桃子,分给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有几种分桃子的方法? 1 2 3 0 5 4 3 6 师:哪种比较公平?

生1:分成3和3的那种,每人同样多就公平。

生2:分成3和3的那种也不公平。因为,孙悟空干活多,唐僧不干活。 (2) 八戒又来了,要把有6个桃子分给三个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 2 1 1 2 2 1 2 3 4 师:他们对哪种分发最满意?为什么? 生1:分得同样多,不用抢。

生2:分给师傅1个,分给猪八戒2个,分给孙悟空3个最合适。因为师傅不干活,孙悟空贡献最大。 生3:这样分猪八戒不乐意,因为他饭量最大,嘴又馋。 此时,教师已无法控制局面。

答案要点:1.教师只是想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情节入手,从任意分过渡到特殊分法(平均分),理解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但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识预料不足。2.教师的用语“公平”一词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造成歧异。3.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估计不足,因为在这个学生熟悉的故事中,学生对其中的人物的认同感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这就很难达到老师想要的“公平”,即分得个数同样多。4.老师提的问题指向

不明(他们对哪种分发最满意?为什么?)。致使学生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从个人的喜好出发思考问题,做出选择。因此,造成了课堂失控的局面。

21.下面的案例中,使课堂造成了失控状态。如果你是这位教师,想怎样修改教学设计?为什么? 教学片断:

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的新课导入:

(3) 有6个桃子,分给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有几种分桃子的方法? 1 2 3 0 5 4 3 6 师:哪种比较公平?

生1:分成3和3的那种,每人同样多就公平。

生2:分成3和3的那种也不公平。因为,孙悟空干活多,唐僧不干活。 (4) 八戒又来了,要把有6个桃子分给三个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 2 1 1 2 2 1 2 3 4 师:他们对哪种分发最满意?为什么? 生1:分得同样多,不用抢。

生2:分给师傅1个,分给猪八戒2个,分给孙悟空3个最合适。因为师傅不干活,孙悟空贡献最大。 生3:这样分猪八戒不乐意,因为他饭量最大,嘴又馋。 此时,教师已无法控制局面。 答案要点: 修改:

师:猴妈妈有6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子,可以怎样分?怎样分,他们没有意见?

生(预设):每只小猴子分3个桃子,这样他们就没有意见,因为他们分得同样多。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师:猴妈妈有6个桃子,要分给3只小猴子,可以怎样分? 生: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子。

师:猴妈妈有6个桃子,还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

这样修改后,在学生看来,2只小猴子都是猴妈妈的孩子,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所分得的食物应是一样多的,这也符合社会公平性原则。因此避免了用唐僧师徒的故事使学生过多的掺入个人感情因素。用学生喜好的小猴子说事,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和感,增加了童话故事的可信度,避免了人为编造故事的嫌疑。

22.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断,请说一说这位教师的问题出在哪里? 《认识乘法》教学片断:

教师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画――“森林的一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美丽的森林的图画,记住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观察1分钟,开始自发的同桌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兴奋地抢着举手发言)

生1:我发现这里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有大树、白云…… 生2:我发现小河里的水还在不停的流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鱼还在游。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

生5: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象在欢迎我们呢。 ……

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依然兴趣盎然地观察着,发现着,教师在肯定的同时孩子不断的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至此,一节数学课被“成功”转型为看图说话课。

答案要点:1.教师注意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只是尊重了学生的兴趣,而没有引导学生的兴趣,致使数学课“变成”看图说话课。2.教师没有把握好创设情境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关系。创设情境的运用是沟通数学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降低了数学的门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手段。而数学课堂教学本质上是让学生学会必需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始终关注数学教学的本质。3.教师一再强调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指向性不明确,误导了学生没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使学生丧失了发现数学的眼睛。4.课堂教学应有效地“利用兴趣去激发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热情”成为学生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教师要大胆地、及时地引导学生的兴趣和观察方向,既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5.上例中,只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个数并几个几个地数出来;观察花的朵数,并几朵几朵地数出来;等等。再让学生想办法算出它们的数量,就能使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几”,为学习乘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2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忆自己较得意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反思?

评价要点:1.展示一段教学片断,其中要有可供反思的亮点。2.教学反思要上升的理论高度,有教学理论的支持。3.如果反思的部分是教学失误或困惑,要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案(或下次尝试教学的片断)。如果是较为满意之处,要说明为什么好。

24.新课程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1.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发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3.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的评价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发现

25.新课程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26.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把教学大纲该成课程标准?

答案要点: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到关注课程实施过程。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空间很大。

27.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答案要点: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一方面,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材不断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28.谈谈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

答案要点:课堂观察是评价者在课堂教学评价时获取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做好课堂观察要做到:1.在听课前,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对教材进行研究,熟悉教师的教案,确定听课的重点。2.在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尤其对听课重点更要详细记录,如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师的设问、讲解、演示,学生的应答、活动、参与的情况,对每一个环节的用时,以及听课者的自我感受等。3.如果是多人同时进行课堂观察,可进行适当的分工,以便更详细地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4.及时进行反馈。下课后,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要进行信息交流,围绕课前确定的重点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并为其他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29.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1.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教材、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2.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实际的教育成果,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3.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4.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数学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①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起来;②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30.简述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

答案要点: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如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2.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3.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4.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5.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差异,设计合适的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丰富的材料,精选和编排各种练习材料。6.安排组织课外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7.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总结与反思,如设计公园的游园线路。8.发挥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的作用。

31.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要点:1.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评价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进步,而不仅仅满足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和技能。2.改善教师的教。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必须十分清楚地了解学生目前正使用和发展着的数学知识、观念以及思维的活动如何。要保证有效的教学设计,日常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3.对学生数学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对学生数学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侧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学习后欲达到的标准,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现代的评价理论更强调目标参照&个人发展参照的终结性评价,强调学生自己与自己比,目的在于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4.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5.修改项目方案,包括课程、教学计划等。

32.现代数学教育评价与传统的评价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1.在发挥改善教师的教学作用上的变化。现代数学教育评价将评价和教学结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情境中收集反馈信息,面向一个更长期计划的目标,收集每个学生进步的证据;传统的评价仅依靠定期的测试,依据一种信息渠道,主要针对课程内容的覆盖率制定评价计划。2.在发挥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作用上的变化。现代数学教育评价针对数学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价,与学生交流他们解题的行为,更注重连续性和理解性,强调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工具,重视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进展;传统的评价仅针对特殊事实性的知识和孤立的技能进行评价,简单地指出答案是否正确,主要考测试或考试,教师和外部机构是唯一的学习状况的评判者。3.在发挥对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上的变化。

现代数学教育评价用行为标准对照着评价学生行为表现,针对数学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只评价学生特殊事实性的知识和鼓励熟练的技能,仅仅依据知识技能评价。

33.简述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1.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具有一定真实性的任务来表现学业成就的评价。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是具有一定情境的,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具体的固定的答案的问题。2.其特征:①具有很强的任务感和真实性。②体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③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表现。④鼓励学生找出多种答案。⑤反映学生发展上的差异。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师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

)课程。它对(

)具有重要作用。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

)

(

)

(

)

3、美术课程具有(

)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途径。

4、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

)与之平衡

5、新课程标准按照美术活动方式将美术课程划分为(

)、(

)、(

)、(

)四个学习领域。

6、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

)和(

)两类。

7、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8、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要特别重视对学生(

)的培养。

9、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

)。

10、美术教学应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多给学生(

)的机会。

11、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 ),也重视(

),要确立学生(

)的地位。

12、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

)的联系,与(

)的联系。

13、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

)等学习方法进行(

)和合作交流。

14、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

)。

二、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美术学习如何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答案

1、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初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3、人文性质

4、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

5、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6、创作、欣赏

7、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

8、综合实践能力

9、学生的个性

10、实践

11、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主体

12、其他学科、现实社会

13、分组学习、讨论

14、想像力

第五篇:军事理论新增试题及答案剖析

2012年军理理论新增题库

(分值:

一、单选20分,二多选20分,三判断40分,

四、填空20分。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高技术的主要特征从七个方面谈起:高智力、高投资、高风险、_________、高渗透、高速度。

A、高效益B、高发展C、高生产|D、高频率。 答案:A

2、侦察立体化,准确地说,就是“四全”---全方位、全频谱、_________、全天时,再加上“一体化”-----经常化。

A、全过程B、全天候C、全方面D、全体。 答案:B

3、伪装按其在作战中的运用范围,可分为战略伪装、________和战术伪装。 A、战争伪装B、战斗伪装C、战役伪装D、战时伪装。 答案:C

4、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有遮蔽技术、_________、示假技术、规避技术四种。 A、科技技术B、专业技术C、高技技术D、融合技术 答案:D

5、新军事变革的本质与核心是________。其目的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A、信息化B、立体化C、正规化D、革命化。 答案:A

6、 下列不属于国防目的的是()

A、捍卫国家主权 B、欺凌弱小国家 C、保卫国家统一 D、保障国家安全 答案:B

7、根据《国防法》的界定,我国的国防对象是() A、恐怖分析 B、侵略和武装颠覆 C、邪教 D、反华势力 答案:B

8、国防的主题是(),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A、国家 B、军队 C、主权 D、人民 答案:A

9、下列不属于我国国防法法规体系的使()

A、军队领导 B、武装部队建设 C、国防建设事业 D、军事刑法 答案:A

10、下列不属于国防体制构成要素的一项是() A、组织形式 B、权限划分 C、管理方式 D领导能力 答案:D

11、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 A、1983 B、1984 C、1985 D、1986 答案:A

12、()有事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防政策 A、国防建设 B、国防动员 C、国防教育 D国防政策 答案:D

1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主干 答案:A A、人民解放军 B、警察 C、民兵 D、武警部队

14、就其动员内容上来说,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是()

A、人民武装力量动员 B、人民防空动员 C、国库储备金动用 D、国防交通动员 答案:C

15、在世界史上,()是较早创立军事理论思想的国家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埃及 答案:A

16、下列不是我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17、以()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A、和平方式 B、对话方式 C、战争方式 D、经济方式 答案:A

18、()是军事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思想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A、国防建设思想 B、军队建设思想 C、国防教育理念 D、国防政策实施 答案:B

19、下列不属于研究国内战略环境的重点把握的因素为() A、地理环境 B、人口数量 C、政治环境 D、国内环境 答案:C 20、下列不属于电子对抗技术的是()

A、尖端性 B、群体性 C、灵活性 D、动态性 答案:C 二.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防

是( )。

A、藏起来B、盖起来C、小起来D、跑起来E、钻到地底下F、护起来。 答案:ABCDE。

2、军事高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军用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 )。

A、军用新材料技术B、高性能推进与动力技术C、仿真技术、D先进制造技术、E、高科技技术F、高速度技术。 答案:ABCD

3、融合技术主要分为( )。

A、防光学侦察融合技术B、防雷达侦察融合技术C、防红外侦察融合技术D、防核武器侦察融合技术。 答案:ABC

4、防雷达侦察融合技术有如下几种方法:( )。 A、一是采用角反射器B、二是运用龙伯透镜反射器C、采用奇极子反射体D、采用偶极子反射体。 答案:ABD

5、高技术条件下的示假技术主要有:( )示假技术。

A、光B、声C、热D、水E、电模拟 答案:ABCE

6、战略的构成要素?

A、战略目的 B、战略方针 C、战略力量 D、战略措施 答案:ABCD

7、决定战略的基本因素?

A、国家利益 B、政治因素 C、战争力量 D、军队人数 答案:ABC

8、我国安全环境的主要问题?

A、祖国统一问题 B、朝核问题 C、海洋权益问题 答案:AC

9、战略的基本特征?

A、全局性 B、阶级性 C、对抗性 D、预见性 答案:ABCD

10、战略的分类中,按作战行动的空间特征? A、地面战略 B、空中战略 C、海上战略 D、实战战略 答案:ABC

11、威胁的要素?

A、实习 B、企图 C、智慧 D、环境、时机和方式 答案:ABD

12、我国周边陆地邻国有多少个? A、13 B、14 C、12 D、15 答案:B

13、在我国周边邻国中,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为? A、越南 B、老挝 C、朝鲜 D、菲律宾 答案:ABC

14、 国防教育的内容?

A、国防理论知识 B、国防形势教育 C、国防知识教育 D、国防法制教育 答案:ABCD

15、信息的基本特性?

A、价值性 B、可储存性 C、时效性 D、可复制性 答案:ABCD

16、目前来讲,外层空间战略的争夺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争夺范伟,目前用于军事上的侦察卫星为?

A、照相侦察卫星 B、导弹预警卫星 C、电子侦察卫星 D、海洋监视卫星 F 环境监测卫星 答案:ABCD

17、高技术对现代化作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A、侦察立体化 B、打击精确化 C、管理制度化D、防护综合化 E控制智能化 答案:ABDE

18、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 A、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B、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D、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E、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F、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答案:ABCDEF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哪些方面?

A、军事 B、政治 C、经济 D、人才 答案:ABC 20、在新形势下,合格的预备役士兵要坚决做到?

A、政治思想合格 B、军事技术过硬 C、作风纪律严明 D、完成任务出色

答案:ABCD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40分)

1、高技术是指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综合开发的,并能在一定历史的时期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 ) 答案(√)

2、军事高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 答案:(√)

3、军事高技术的三层含义: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二是具有前沿性,三是主要目的是推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四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性。( ) 答案:(×)

4、信息技术使反应高速化促使部队做到四快: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 ) 答案:(√)

5、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是减少目标和背景在光学、热红外、无线电等方面的反射或辐射能量差异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 ) 答案:(√)

6、根据课程内容,车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 ) 答案:(×)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战场目标的隐身技术属于____________。 答案:战术伪装

2、按伪装所对付的高技术侦察器材的工作频谱范围,可分为防光学探测伪装、防热红外探测伪装、防雷达侦察伪装和__________。 答案:防声测伪装

3、遮蔽隐真技术是把真目标遮蔽起来,不让_______和识别的技术。 答案:敌发现

4、人工遮障又叫人工遮蔽,按其用途和外形不同分为:伪装网遮障和__________。 答案:烟雾遮障

5、融合技术指减小和消除目标与背景的差别,使目标融合于________中的技术。 答案:背景

6、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伪装是造成敌人获取错误情报的重要方法,是提高作战部队生存能力的重要措施,使作战任务和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答案:作战方法

7、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是创新军事技术,创新体制编制,____________,创新作战方式。 答案:创新军事理论

8、军事技术“时代差”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上,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____次。 答案:两

9、军事技术“时代差”在战场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一方可以看到另一方,而另一方却看不到对方;二是一方可以打到,打准另一方,另一方却根本打不到对方;三是一方可以做到攻守自如,拥有战场_______,而另一方则手足无措,处处被动挨打。 答案:主动权

10、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重要标志性的著作_____、_____。 答案:《军政》、《军制》

11、 孙子的“五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道、天、地、将、法

12、 中央军委下属四总部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装备部、总后勤部。

13、 我国现行的兵役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普通平等、男女有别、 合理照顾、 严格限制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目标____、____、_____。 答案: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15、 目前我军的军衔分为_____。 答案:3等10级

16、 我国国防的性质____、____、_____。 答案:自主性、防御性、人民性

17、 中国民兵的分类:____、_____。 答案:基干民兵、普通民兵

18、 孙子兵法鲜明的战争观包括了____、____、_____。

答案:重战、慎战、备战

19、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的转折点在_____。 答案:1991年的海湾战争

20、邓小平同志不进反复强调编制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且从提高战斗力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兵”原则、提高效能原则、合成原则、平战结合原则、有利于人才成长原则

21、我国国防教育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育的终身性、教育的全民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育效益的滞后性

22、我国武警部队的组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卫部队、黄金、森林、水电、交通

2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官兵一致、兵民一致、瓦解敌人和宽带俘虏

24、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军队建设总要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下一篇:生活中博弈论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