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2022-04-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有修身、俭廉、和谐、养生、保健的积极作用。饮水思源,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推动茶文化发展。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教育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篇1:

经济欠发达地区古镇旅游开发摭谈

【摘要】现代化城市的经营和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开发是可以并行的。而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南城古镇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做到旧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从南城古镇旅游开发入手,提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建设城市休闲度假带的发展思路和有关措施。

【关键词】南城 古镇保护 旅游开发 城市休闲度假带

连云港市作为中国第一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低谷”,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洼地”,同时还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千年古镇南城位于“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新浦区的南部,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公顷,下辖凤凰、宁海、青春三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380人;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58万元,增长24.2%;实现财政收入1023万元;人均纯收入6084元。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南城古镇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做到旧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一个文化古镇,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其历史和文化资源,依托旅游等产业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南城古镇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1、交通门户,区位优势明显

南城镇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台山西南隅,与孔望山相望,东与云台山麓接壤,西连海州区锦屏镇,北与市区毗邻,往南通过宁连高速直达大江南北。其坐标恰好位于新浦区、海州区和灌云县的交界处,城郊结合部,是连云港市中心城区的南大门。镇内妇联河贯穿东西,凤凰东山、凤凰西山侧卧于古城左右,因南城镇靠港近城,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南城镇离市中心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204国道、宁连、连徐高速公路从镇两侧穿越而过,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同时,南城东西部与宁海工贸园区、连云港光能源科技园、海州开发区毗邻,工业园区的积聚效应,促使南城的区位和物流优势日益凸现,具备着本地其他城镇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

2、历史悠久,地域文化底蕴深厚

南城镇因其特殊的海陆地理位置变迁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使其旅游资源呈现出深刻的地域文化烙印。大概在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东夷部落聚居,现代研究者所指称的南城凤凰文化,即为孕于此、长于此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东晋时在此建临海镇,成为江苏第一镇,从建城至今已历一千五百多年,辖区内有苏北地区至今唯一保存完整、历时较久的“古凤凰城”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南京大学几位文史专家来南城考察,将“古凤凰城”内的古街指称为“六朝一条街”,其实它是明清时代南城的缩影,除了部分为砖砌墙体,大部分仍然保留了南城典型的建筑风格——乱石砌墙,青瓦屋面,斗拱出檐伸向街心,街心两侧门面过去大都是铺面,是明清时代“前店后坊”的传统住宅模式。

二、南城发展旅游业的思路

1、理念——保护性开发

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让文物和古迹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和后世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及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寻求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平衡点时,人们的认识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人们最终的决策行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两者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就会相得益彰,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则会使古镇开发处于杂乱无章的局面,并导致一系列的恶果。就古镇而言,各方须要明白保护是第一位的,要充分考虑到保护的重要性,对不利于古镇保护的项目必要时可以实行一票否决权。在开发南城古镇旅游的过程中,突出保护性开发的策略,用创新旅游理念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古迹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可以考虑分期开发较有潜力的以体验古城文化和城乡一体休闲为特色的宗教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以体现农业生态、健康养生的生态休闲旅游、绿色旅游、疗养旅游,以现代绿色商务为主题的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当然,这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具有前瞻性,也要充分考虑到开发周期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可能会产生的矛盾,以便未雨绸缪,不至功亏一篑。

2、定位——城市休闲度假带

贝聿铭先生说过:“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因而也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南城的定位首先要迎合连云港市大发展的格局,积极融入连云港市总体战略规划和新浦区二级市区规划;其次要从南城镇各要素禀赋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自身优势,提出符合南城镇特色的定位。将南城古镇打造成为城市休闲度假带,一条以休闲功能为核心、以休闲服务产业为依托,富有旅游休闲景观特色的“城市走廊”,这是一个突出“古镇”与“新城”相和谐的“交叉型模式”的城镇类型定位,也是城镇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体现。希望能达到重塑历史古镇南城形象、突出南城文化和精神的目的,为城市精品化经营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三、相关建议和措施

1、保护性开发利用南城的历史文化古迹,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南城的古迹、古建筑物要采取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即先保护,然后在保护的基础上考虑适度开发与整合利用。因为古建筑是城市(镇)的灵魂,是城市(镇)历史文脉延续的表征,是地域特色文化最可靠的依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时候,具有保护和延续这些文脉的责任,而没有破坏和中断它们的权利。从先行者的经验看,古民居、古建筑物,在利用中进行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根据南城现存的古镇历史遗存进行有选择性的保护,留下一些历史痕迹,供后人观瞻,以期传承南城的历史文脉。具体措施有保存、保护、整饬、暂留和更新等。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大量游客及外来人口的到来,必将给古镇带来新的矛盾。如何解决和安置古镇内的居民,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政府应统一规划各功能区,完善有关配套设施,逐步搬迁古镇部分居民到新城区安置;设置古街区,对古镇建筑全面保护和修复,部分建筑可以适当开放,使南城的古街区与新城区相互联接“一体两翼,双城争辉”,形成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休闲娱乐一体的旅游城镇网络体系,使得南城的古镇旅游能够在连云港市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见,一个成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要尽量不破坏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要重视对整个地区特色文化精华的发掘、表现、发扬和保护,即商业运作与南城古镇的原生态文化保护并重,这是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开发利用自然的山水资源,形成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生态与环境建设始终是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优美的城市环境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要素,还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更是一个城市进入国际社会的通行证,它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文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城市环境是每个城市(镇)发展的首要选择。南城镇依山傍湖,镇的东、西各有一座山体,俗称凤凰山,特别是东山,树木丛生,环境幽雅;妇联河和历史上凤凰湖的两片湖区痕迹依旧。南城周围的山形水势依然保持着历史上的完美形态,正是这些山脉与水系的生动组合,才造就了南城镇独具一格、无法割裂的城市特色。可以说,良好的自然山水格局为南城镇的发展空间与规划布局提供了优良的先决条件。在尊重自然、绿化山水、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理念指导下,整个南城镇的城市休闲度假带的设计可以围绕“西山东水、横联纵展”的主题展开。西山——西部的空间主要围绕山势展开,沿半山坡建设独立式商务会议办公设施;山脚旁原有的居住空间保留,并控制出朝向山麓的通廊与院落,形成朝山之势,寻求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东水——东部的空间主要围绕水岸展开,贯通两片湖区和妇联河水系,形成一条南北向的水线(纵展),南部湖面滨水空间以凤凰湖、振兴花卉园为主体,打造城市生态公园,建成以农业观光园、特色花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并与凤凰城古街共同形成主要的文化休闲空间;北部借盐河在郁海广场南东向拐弯向北延伸,规划中可设置滨河景观区,打造市区南大门滨河绿脉,主要以健身中心、休闲茶社为主题,以展现新城区的优雅与活力;同时妇联河水系与生态绿化向东延伸,深入住区,形成线性组团绿地。此外,在城镇的各生活主干道要和景观性绿化相联系,为了保持东西凤凰山的视觉延续,在两山之间开辟多条视觉通道与生态通廊(横联),“横联纵展”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为古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品质,保护了优美的水岸线形态,直接提升了整个古镇的环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地提供了各功能的可生长性,以适应未来城市多变的发展需求。

3、建设城市休闲游憩度假带,带动南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休闲时代人们外出休闲的目的之一,即为摆脱日常定格化的工作生活环境,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特殊场景,享受全新体验,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让平常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得以释放。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不仅会有量的突破,而且会产生质的提升,即空间的延展——从城市到乡村。同旅游消费相比,本地居民的休闲消费具有简单、自由、灵活、频发等特点,其增长指数必然成为旅游者消费的重要补充,从而使城市旅游的季节性影响得以缓解,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保证。另外,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活跃,不仅能够推动城镇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城市(镇)生活形式,构建完整的度假产品体系,促成基于市场细分的、灵活的度假经营模式,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转型由战略设想落实到具体的进程中来。

目前,连云港市的各种休闲资源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尤其到了晚上,更缺少一个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服务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夜生活休闲场所。我们认为南城应当以休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依托典型的山水田园休闲资源,面向游客、市民和周边工业园区服务,体现文化的休闲、生活的休闲、自然的休闲、工作的休闲四个主题,承担起诗意栖居、文化体验、山水游憩、绿色商务四大功能。加快发展城市休闲度假带,逐步完善有关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城镇软、硬件环境,形成现代休闲服务产业的集聚群落,从而在当前激烈的区域旅游竞争中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 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连云港年鉴(2007)[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2] 刘兆元、崔月明:南城凤凰文化[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3] 张百川:云台导游诗抄[M].云台导游诗钞注刊小组(内部资料),1987.

[4] 李鉴踪: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学思考[J].文史杂志,2006(5).

[5] 阮仪三: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2003(6).

[6] 冈虎:论江门的城市文化[EB/OL].[2008-1-8].http//:wylib.jiangmen.gd.cn/jmhq/list.asp?id=5588.

作者:许 梅

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篇2:

创新高校茶文化教育 培养茶产业发展生力军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有修身、俭廉、和谐、养生、保健的积极作用。饮水思源,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推动茶文化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教育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有着礼让、养生、修身的社会功能以及廉、美、和、敬的精神内涵。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传播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中国茶文化在不断发展,泡茶方式从唐代以前混煮法发展到唐代的煮茶法,再到宋代的点茶法,最后到明清时期的瀹茶法,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方向发展[1]。制茶法也有龙团凤饼、团饼茶、散叶茶,直至显示茶叶色、香、味、形的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等,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世界。高校学生作为茶叶消费的特殊群体,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调查数据表明:50%以上的高校学生喜欢饮茶;饮茶以绿茶为主;能够接受的茶叶价格相对较低;重视茶叶质量胜过品牌;对新型饮茶方式表现出较高认可度;但对茶叶品质鉴别以及茶文化知识相对缺乏[2]。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广泛参与茶文化活动,以茶育德,以茶养智,以茶养生,对缓解学生压力大有裨益,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

1 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育德修身

茶圣陆羽最早确立茶德标准:“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3]。现代庄晚芳把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并倡导“通过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4]。因此,茶文化教育是当今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人格的理想载体。

1.1 和

“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共通的哲理,茶和天下。茶是一种和谐健康的饮料,通过饮茶能平和心境,营造和谐气氛;茶能和谐身心,怡情悦意,释矜平燥。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5],茶的和谐得到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喜爱。相比之下,酒是一种烈性饮料,酗酒会使人失去理智,滋生事端。人们常说“酒是战争的文化,茶是和平的文化”;“酒是男人的文化,茶是女人的文化”。欧洲科学家也高度赞誉中国茶叶“把西方人从酗酒中解救出来,是东方给与西方的伟大慰藉物” [4]。在高校倡导“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喝好茶”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也将为那些终日忙碌而倍感疲惫的莘莘学子们开辟一片清新自然、充满着诗意的栖居!

1.2 廉

茶秉性朴素高洁,不入俗流,常作为节俭和廉洁的象征。以茶为载体,茶性的俭朴可以培养淡泊超然的精神涵养。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茶味苦涩,苦后回甘,体现着吃苦耐劳精神,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密不可分。目前,部分高校学子存在铺张浪费严重,奢靡之风盛行的现象。结合茶文化学习,对树立艰苦朴素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美德,锻炼吃苦耐劳意志,培养攻坚克难信心,摒弃享乐主义作风有着重要作用。

1.3 美

历代文人引茶入诗、以茶作文、以茶绘画,形成丰富的茶文化内容,也产生了茶美学意境。审美茶的意境不仅是艺术家诗意栖居的家园,更是人们生活中怡情悦性的方式[6]。现代社会中,饮茶品茗被视为美的休闲方式,茶香袅袅入教室,把茶香融入书香中,人醉茶香里,体现了校园另一种美的意境。学子们在清静的处所斟上一盏茶,看茶汤的透彻,观茶叶的沉浮,品茶味的甘涩。这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自身修养的陶冶。品茶悟道,促进同学间沟通与交流,提升了美的意境。

1.4 敬

“敬”为敬爱、尊重之意。孔子曰:“人无礼,无以立”。孟子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国乃礼仪之邦,朴实善良的人们古道热肠,热情好客,客来敬茶是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节。敬茶是表达主人欢迎之情,拉近主客间距离的一种简单而实用方式。杜耒《寒夜》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赠友、以茶联谊,品茗之中,联谊达礼,终以致和[7]。通过参与茶事活动,大学生们在敬茶过程中学会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养成谦和友爱、文明知礼的良习,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 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养生保健

茶为药用,自古有之。汉代《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以解之”。陆羽《茶经》云:“若热渴、疑闷、脑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 [3]。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概括了古代茶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含 500多种化合物,有多种医药保健功能,概括地说有“三增”作用(增美、增智、增寿);“三降”作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三抗”作用(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除此之外,茶还有防龋固齿、抗菌消炎等作用。

2.1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茶叶碱、咖啡碱等嘌呤类衍生物,通过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人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介质,能降低神经系统噪音,提高神经信号传导,使人耳聪目明。实验表明:经常喝茶的人患白内障概率较不喝茶人下降50%。文人爱茶,以助文思。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曰:“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可见茶的提神醒脑之功。

2.2 防治坏血病

众所周知,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所致,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绿茶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茶叶曾经在航海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数百年前,坏血病一直困扰着西方航海发展。中国明代郑和却能成功地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与各国进行陶瓷、丝绸和茶叶等贸易。郑和团队之所以能规避坏血病风险,原因之一就是出洋船队的饮食有如下规定:“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物件,照人数依例关支”。这看似不经意间的规定,使得漂泊在海上的中国船员获得西方船队难以祈求的维生素C,巧妙地躲过坏血病的魔爪,足见中国人的智慧。贫血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缺维生素A、缺钙、缺铁、PEM)之一。贫血将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贫血的原因有许多,如维生素C缺乏、缺铁、缺锌等。 维生素C促进人体对铁吸收,防止贫血。年轻的学子们通过饮茶不仅补充水分,也补充了维生素C。

2.3 防癌抗癌

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保护神,抗癌之王。硒有保护心肌,防止心脑血管硬化,增强机体免疫以及抗癌等功能。缺硒会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肝坏死、肌肉营养不良等疾病。茶树是一种天然富硒植物,茶叶是积累硒的主要器官,硒在茶叶内转化成硒蛋白[8]。所以,茶叶是理想的补硒食品,经常饮茶,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达到防癌抗癌目的。另外,国内外的研究证实,茶多酚有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2.4 抗辐射

茶多酚能够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在人体内扩散。茶多酚是紫外线的过滤器,能够阻挡和清除紫外线,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减轻色素沉着,对皮肤有保护作用[9]。临床上,茶多酚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时引起的放射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们被辐射所包围:手机辐射、电脑辐射、电器辐射等。坚持喝茶,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茶多酚及微量元素,还能抵抗辐射带来的伤害,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2.5 美容减肥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茶的减肥瘦身、美容养生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促进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体形;儿茶素能加速胆固醇分解,提高体内脂肪燃烧速度,从而达到减肥目的。茶多酚还能抑制络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具有美白的功效。民间验方:用茶水洗脸,既可以去油消脂、抗菌消炎、还可以打通毛孔,美容效果理想。这对于追求“以瘦为美”、“以白为美”的高校女大学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饮茶理应成为大学生的最爱,成为“慰藉心灵的鸡汤”。科学饮茶,引导学生健康美,正是茶文化教育在高校中起到的保健作用。

2.6 益寿延年

人的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攻击伤害所致。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有效消除氧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自古茶人多高寿:古有茶圣陆羽、诗僧皎然、“吃茶去”的赵州和尚、“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今有著名茶学专家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等无一例外的高寿,均是吃茶养生的极好见证。茶的保健作用“重在预防,贵在坚持”;饮茶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其结果是“人登寿域,度百岁乃去”。

3 开展茶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3.1 发展茶文化

唐代陆羽倾其毕生精力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挖掘和推广茶,使茶成为世界饮料之王,全世界1/3的人口受益。因此,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盛赞中国茶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陆羽功不可没[3]。自古以来,茶要热饮,冷茶易浊。陆羽也说:饮茶要乘热连饮,茶汤热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但在追求“天然、健康、快捷、方便”饮食潮流的当下,大学生们喜欢在茶汤中加入冰块,甚至直接用冷水泡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发“开瓶即饮”的茶饮料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诉求,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飞越。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研发,市场出现冰红茶、凉茶、别样茶等系列冷饮。以健康为卖点的茶饮料,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接受,这种创新无疑发展了茶文化。

3.2 加强爱国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总体看我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世界第二,茶叶出口量世界第三,位于世界四大产茶国之首。由于缺乏名牌产品,导致中国茶叶创汇位居世界第四的尴尬处境。仅英国一个“立顿”品牌茶,就超过中国茶叶的出口总值[10]。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人普遍喜爱饮茶。据统计,英国人均消费茶叶每年在3公斤以上,居世界之首,而作为茶叶发源地的中国,据农业部统计,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仅为0.4公斤,不及世界人均0.5公斤的消费水平[10]。振兴中华茶产业的重任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倡导“茶为国饮”,任重道远。

3.3 提升思想境界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发展,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快餐文化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遍布中国城乡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是快餐文化的缩影,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茶文化的“静”引导和修正快餐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抛开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来,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以品茶的心境品味生活,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丝凉意,用品茗的“慢节奏”抑制生活的“快节奏”。

3.4 促进茶产业发展

茶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茶产业带来蓬勃生机,而茶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瓶颈。据调查,茶产业每年需要20 万人就业,每年茶专业毕业的学生仅 4000人,造成了茶专业人才极度短缺的现象[11]。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茶专业人才是今后高校培养的一个方向,大批茶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就业,将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李家华,卢晓慧,蒋梦瑶,等.高校大学生茶叶消费情况与消费观念的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03-

16905.

[3]闫茂华,陆长梅.浅析陆羽茶经对中国茶文化和茶医学的影响[J].农业考古,2014(02):188-192.

[4]吴红英,朱红英.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农业考古,2010(05):11-14.

[5]施由明.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J].农业考古,2002(02):317-321.

[6]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等.我国茶文化及茶审美认知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08):182-184.

[7]陈文华.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J].农业考古,2002(02):46-65.

[8]温立香,郭雅玲.富硒茶的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01):201-206.

[9]黄玉梅.谈谈茶叶中茶多酚的药理保健功效[J].农业考古,2010(05):255-258.

[10]李丽娜.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路径选择及未来趋势[J].农业考古,2013(02):165-170.

[11]李北柿,刘国敬.论创新型茶文化专业人才素质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11):126-128.

作者简介:闫茂华, 硕士,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及营养卫生研究;陆长梅,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化研究。

作者:闫茂华 陆长梅

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篇3:

音乐“非遗”的学校传承与传播

[摘要]以海州五大宫调的学校传承为个例,总结实践体会,探讨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应有的责任与自觉,并从传播与传承、传承与研究、接受与融入三方面,总结实践中的思考认识与经验体会。

[关键词]音乐“非遗”;海州五大宫调;学校传承传播

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对高校来说责无旁贷,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音乐类“非遗”文化丰富多彩,音乐类宝贵遗产与其他类型的“非遗”文化有着许多共性,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保护传承也任重道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与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学校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渠道。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拥有音乐专业的地方高校,应当主动担起责任,在本土“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研究、发展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与积极作用。只要有切实的行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本文仅以海州五大宫调的学校传承为个例,总结一点实践的体会。

一、责任与自觉

海州五大宫调是江淮明清俗曲遗存的优秀代表,长期深藏于江苏连云港市(古称海州)民间,名不见经传,20世纪80年代才被抢救性挖掘出来,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传承保护中,逐渐焕发了它的生命活力。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學校在海州五大宫调入选名录当年,就成立了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并被连云港市确定为此保护项目的五个市级传承基地之一。从此负起了地方高校“非遗”保护传承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地方高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与发展地方文化的责任。然而,这种肩负实际上是一种跨系统的“兼负”。接受的是文化部门的委托,而不是教育系统的指令。研究所与传承基地的工作要打开局面,肯定有种种困难要克服,有许多条件要创造。这不但要有文化部门的支持,也要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还要依靠一批志愿者的潜心投入。面临崭新的课题,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关键是要树立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海州五大宫调之所以能在江淮俗曲群中脱颖而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凭借的是它作为明清俗曲珍遗所蕴涵的特殊价值,以及当地文化部门对抢救发掘这一濒危遗产的突出成绩。如何进一步揭示其价值,发展其优长,这就需要科学的研究。在一个地处边缘的城市,民族音乐的研究力量无疑相当薄弱,作为一所唯一设置音乐专业的地方高校,当然是责无旁贷、“非我莫属”。这不仅是传承民间音乐“国宝”、维护我国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将本土传统音乐转化成音乐教育资源、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我不肩负谁肩负?”这种自觉,就是我们的动力。

二、传承与传播

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有三个互相配合的渠道。一是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民间小曲堂”,这是连同其文化空间原汁原味保护传承的渠道;二是市淮海戏剧团,由地方戏专业演员兼顾的传承,表演水平较高,是向外传播的依靠;其三,就是以连云港师专为领头雁的学校传承。三条渠道,在传承、传播方面各有一定的优势,在良性互动中互补。

“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包括个人或群体(团体),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HYPERLINK"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4656"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学校传承属于群体传承。教与学,本来之义就是文化的传承。即使我们不一定能培养出新一代代表性的个体传承人,群体传承也能在“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HYPERLINK"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4656"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HYPERLINK"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4656"能够沿袭”中起到夯实基础、扩大影响的作用。对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提出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我们也将其作为努力目标:(1)熟练掌握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海州五大宫调的学校传承,主要采用开设选修课和开展校园社团活动的形式,连云港师专一直坚持在音乐专业开设选修课,同时又肩负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责任。为推动全市中小学以海州五大宫调为特色的“非遗”进课堂,利用两个暑假,组织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全员专题培训。每个教师都学会了至少两首“宫曲”大调的代表作,还编制了《海韵新声》的地方教材与师生展示的录像光盘,送到每所中小学校。学校传承,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有组织的人际传播。其传承的内容还是比较浅近的,也难免有歌曲化的倾向,但它的传播面却是很广的,是面向着“未来市民的全体”的普及性宣传教育。我们确定的“三层次”目标也比较切实具体:第一层,让所有学生从小知道家乡有此民间音乐“国宝”;第二层,在学校的音乐活动中不同程度地接触(听赏、学唱)过这一遗产,或多或少地留下儿时的“乡音记忆”;第三层是一部分学生或许能将其发展为兴趣爱好,而未来的传承人必定成长于其中。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为学校传承打下了广泛的基础。

随着学校的发展,音乐专业的选修遇到了新问题:本来要求本地学生将此项作为必选,但外地学生越来越多,连新疆、甘肃的都有,掌握方言就是一大难题。专科学制短,选修课只能放在二年级,又有课时限制,一批批如荷塘蜻蜓,点点水就飞走了。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一选修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只要能吸引他们对音乐“非遗”的关注,撒到各地不都是义务宣传 “非遗”保护的种子吗?出乎意料的是,每学期选修此课的学生越来越多,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学校传承,师资是瓶颈,也是保障。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已形成以师专研究所的研究者为核心团队,既有有代表曲目的主唱者,又有人员稳定的小乐队,虽只是“三五成群”,但合成团却可以起到酵母的作用。扩大到中小学骨干教师,形成一支相当规模的传唱队伍。这是一种群体的传承,他们各有所好与所长,组成一支可以比较全面地利用学校阵地传唱宫曲大调代表作的基干力量。

地方高校毕竟位处于文化高地上,对音乐“非遗”的传承、传播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曲友自娱的民间小曲堂的“碰曲”活动,相对比较封闭。不仅是其“小众”文化活动空间狭小,还缺少专业成长的发展活力。随着老一代传人的逐渐老去,又重现出萎缩与退化的趋势。学校采用的教学形式效率较高,环境也比较开放,参与的师生既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又较开放地接受着当代多元的文化影响。尤其是传播方式,青年学生更热衷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海韵新声”艺术团的一次演出,当场就有远方的信息从网上反馈过来,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何不利用媒体新技术来扩大影响呢?报幕员一声“请打开你们的微信”,成百部手机举起来,信息就利用自媒体传播到四面八方。那种场面非常令人鼓舞。于是我们把活态显现海曲之美的节目录像放到网上传播,又以“百日百篇”的形式在网上发表了汇集研究成果的《海曲百日谈》,效果都很好。

三、传承与研究

传承与研究“两项任务一肩挑”,重在两者如何相辅相成。我们的体会是以研究来寻求传承的可靠性,以传承来丰富研究的实践性。地方高校对“非遗”的研究,应当利用地方优质资源,结合音乐专业教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我们以国内民族音乐学的成果为指导,前期研究侧重于梳理已有的发掘资料,进行价值衡量与要點研究。近几年则结合学术交流与宣传展示,侧重探讨项目本体美质的发掘与魅力的呈现。

研究所获认识,或可以这样概括:海传俗曲是在两淮盐文化沃土上繁育的、适应城镇市民娱乐与审美需求而兴衰的民间曲唱艺术,它不是“盐商文化”,也不是“文人音乐”;海传俗曲是明清以来流布于江淮大地上的江淮俗曲“家族”的组成部分与优秀代表。其最有价值的美质是“寓于个性之中”的江淮俗曲共同拥有的艺术特征;海传俗曲艺术上的发展反映着市民群众审美取向的多元变化,主要有艺术歌曲化与曲艺化两种倾向,其中称为宫曲与大调的【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马头调】【满江红】七种曲牌是遗存的珍稀,也是艺术歌曲化成果的标志,是特具音乐审美价值的代表;海传俗曲的艺术歌曲化即有些专家所称的“雅化”,“雅化”是清代中期的文化特征,而海曲主要是受昆曲的影响,创腔中吸收了赠板的手法,表现上则是对昆曲清唱行腔与润腔的模仿。

这些认识指导着我们的对海州五大宫调的学习继承与展示实践。很像学习驾舟,由无所适从而只能随波漂流,转变为逐渐驾驭自然而有章有方。有位当地行家评述前后两次学校传承汇报展示演出说:“时隔八年,自当刮目相看!”这种进步,印证了研究引领实践的积极作用。而不少具体课题也正是实践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

四、接受与融入

学校传承要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这种民间的传统艺术能不能为年轻的一代所接受。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很片面地认为:传统的就是守旧的、落后的、低俗的。但这是想当然的。问他们有没有接触过,几乎都是说没有。再看初步接触者的反映:曲调倒是蛮好听的,但听不懂唱什么,又慢得像蜗牛,受不了。听不懂的原因,分析起来一是方言障碍,二是一字多腔速度慢,前言后语接不上;三是生活距离远,情绪太消沉。到小曲堂采风,也觉得听觉上没有想象的那么美。

这让我们联想到当年【马头调】的遭遇:

海州五大宫调有一首赣榆发掘的【马头调】,堪称“明清俗曲的活化石”。它的流传与湮没,给我们不少启发。据清末民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此调“腔调仅七个,倒换用之而已。……近来无唱者,以不受欢迎故耳”。果如此“不受欢迎”,为什么《白雪遗音》中会有四百多首曲词的记录?为什么还将其作为唯一保存的工尺谱置于卷首?为什么清人杨懋建在《梦话琐簿》中描述“京城极重【马头调】,游侠子弟必习之。……几与南北曲同其传授”呢?再读这段文字,还有这样的记述:“然唱者最费力。凡师之教徒,多以此为课程,练习音与气也。”原来问题在于此调难学,所谓“曲高和寡”也。但是当时就被作为声乐的教材,把它捧到与南北曲“同期传授”的地位。

这个事例,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徒有其形,而不能得其神韵,就谈不上传承。如果不能把握其美质并以其美动人,也打不开传播的局面。海州民间有“小曲要媚,大曲要味”的乐谚。对“味”的追求,可谓一语道破曲唱艺术的精髓。海州曲友自称“玩友”。这个“玩”,就是 “玩味”之“玩”。要玩出味来首先要解得其中味,也就是必须深入音乐本体,揭示其动人的美质所在,由内而外,再借助习得传统积累的“音与气”的技巧,把体验到的“味”充分表达出来,以自己的感动来激起受众的共鸣。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环节。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参与、认识,才变得有意义。作品的意义是读者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形象。“这种情感形象之美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关键是读者发现了什么。”

这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青年学生比较有效的参与是展示演出。正如中国艺术院张庆善副院长所言,“对于音乐舞蹈类的‘非遗’,演出也是一种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演出是保护项目的活态展示,一场认真的演出,不仅有鼓舞性的宣传效应,也能给参与者带来创造的机会与荣誉感。在学校的传承与传播中,举办这样的活动,真的是比做其他很多工作都有效。

且听遗产日演出后学生的回馈:

——之初接到任务我们大多都有抵触心理,但是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排练,我们喜欢上海州五大宫调了,特别是在舞台上获得掌声的那一刻,我们真是感受到了一种荣誉和骄傲。

——走上舞台的那一瞬间,我们理解了,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马上要毕业了,但是我们一定会把海州五大宫调的演唱传承下去,带到各地去,带到中小学去!

——我已经担任了《宫曲串唱》的演出任务,但是我被《东海房四娘》美妙的旋律所吸引,主动申请参加演出。每次排练,都被女主人公的音乐形象给感染了,感动了!

……

组织学生参与“非遗”的传播演出, 确实比单向的课堂传授收获更大,更能体验到遗产的价值与创造的欢乐。

今年中国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我们的研究视野也正好转移到了如何让年青一代接受方面。融入,应该是互相渗透,有机地融为一体。这里必定又会遇到“变与不变”的问题。传统音乐的流变性,应该是重要的本质特征。一味不变,何来进步与发展?有专家言,曲牌的“一曲多用”,实质就是“一曲多变”,但变与不变,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承中强调原真性,强调“原汁原味”是非常必要的,对优秀传统我们应当心存敬畏,尊重规律。海州五大宫调所谓传统音乐的保护项目,音乐本体比非音乐内容更有价值。诸如其曲牌的旋律筐格、清唱与坐唱的基本形式、板眼行腔的讲究、自唱自奏(包括以盅碟击节)与唱奏的配合,这些都要努力存其精华。而题材内容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则要有所选择与整理,有所扬弃。我们学校传承,无论进课堂还是进校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积极的人生导向”,总不能以哀怨之声与“倒不如醉卧花前”的无奈来误导后学吧!同时,也要尊重年青一代与时俱进的审美接受需要。我们在成果展演中,就尝试“适量提速、适当润色、适度包装”,在 “适者生存”的“适”字上有一点变革。例如宫曲【叠落】,题为《银台报喜》,如果一味强调赠板的特慢,如何唱得出对报喜的盼望呢?这就要适当提速 。乐谚说“筐格在心,色泽在唱”,要把死谱唱活,就要加入行腔、润腔的艺术处理。所谓“包装”,则是从家居自娱到舞台展演的变化,即“小众自娱”向“娱乐大众”的转化,我们就尝试做一些舞台化的“包装”,“在为客人奉献苹果时加一个合意的托盘”。当然,哪怕是一小点变化,都要有研究支持,慎重推敲,尽可能做到 “合情合理”,合乎音乐表现的情境,合乎项目内在的规矩。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个新课题,大课题。不仅要探索传统与现代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还要探索不同类型的遗产如何依据自身的价值渗透到生活的相关方面。现在我们除了选修课与“海韵新声”展演,还增加了“海味沙龙”“走进社区日”“海曲网聊”等活动,向更宽阔的生活空间渗透。下一步我们要走出音乐课堂与舞台,更生动活泼地将保护项目的传承与传播,融进更宽阔的校园生活中去,并更主动地参与传播文化遗产进社区活动。这仍然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海州五大宫调只是“非遗”花海中的一朵。但是一朵朵汇集起来,一定能壮实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根深叶茂,灿烂的前景是值得我们期待与奉献的。

[參 考 文 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A].2002.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A].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A].2011.

(责任编辑:崔晓光)

作者:冯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论文下一篇: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