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及负担调查

2022-10-05

第一篇:农民收入及负担调查

关于农民收入及负担社会调查问卷

亲爱的农民朋友们:

您好!

我们这次的调查目的是为了要了解农民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收入结构,并据以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为了解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希望您能按照问卷中的说明打√",或在----填写,谢谢您的真诚合作。

调查时间:____年___ 月___日,问卷编号:_____

您的姓名: 您是不是专业养殖或种植户?是不是

是专业养殖或种植户的,请填上养殖或种植何种物种及数量:

(1)您的年龄多大?______________岁

(2)您家有几口人?______________口人

(3)您家的主要劳动力有几口人__________口人

(4)您家的土地有多少亩?___________亩

(5)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

A.依靠农业生产B.依靠基本工资C.依靠手工制造业

C.外出务工D.其他______________

( 6)您家中外出务工人员几人______月薪多少______

(7)影响您经济收入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A.自然灾害B.经济形势C.粮食价格D.其他______________

(8) 您家去年的纯收入是:

A.1500元以下 B.1500-3000元 C. 3000-4500元D .4500-6000元 E. 6000-7500元F .7500-9000 G.9000-11000元 H.11000-13000

元 I.13000-16000元J.16000-20000元 K.20000-30000元 L.30000元以上:______ 元

(9)除了农业收入外,您家还有其他兼业收入吗?

(10)您是否了解政府的富民政策:

A.了解B.不了解

(13)粮食生产在您的家庭收入中的位置:

A.重要B.不重要

(14)您对对今年粮价的看法:

A.基本合适B.偏低C.偏高 D.不了解

(15)您打算如何安排粮食种植面积:

A.想扩种,但无农田B.肯定扩种粮食C.增加经济作物生产

(16)目前影响您家庭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缺乏资金B.缺乏技术C.缺乏劳力

(17)您家庭今年的春播资金是否够用:

A.够用B.不够用

(18)资金不够用时如何解决:

□向亲朋好友借贷□出售农产品筹措 □其他____

(19)今年您家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是否增加

A.收入下降 B.收入上升 C.没有变化

(20)收入为何下降:

A.自然灾害 B.农产品价格过低 C.经营管理不善

(21)您家人纯收入上升原因: ____

(22) 您家庭中最高的受教育程度是: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或中专 D.大专 E.大学 F.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23) 您家去年的教育支出是多少元?_______________元,约占您总收入的-----%

(24)您的家庭中开支最多的是:

A.家庭生活费B.子女教育费C.医疗费D.生产支出E.其他一些必要开支

(25)你希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镇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的措施:

A.发展大棚蔬菜,壮大规模农业

B.招商引资办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私营企业)

C.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D.农产品结构调整不仅要科技,还要资金支持

(26) 你最盼望、最迫切、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7)最后谈一谈家庭主要收入有何看法和见解?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身体健康,往事如意。

第二篇:关于农民的收入和负担问题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区域

1、调查目的

农业是中国的“天”字号产业,农村是八亿农民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广阔天地,农民是勤劳、朴实、善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衣食父母。农业兴,则国力强;农村稳,则国家安;农民富,则国运昌。“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始终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密切相关。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系于农民工作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八亿农民身上。那么现阶段农民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为此,我们浙江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信电系小分队特地来到了浙西余姚的贫困山区,对这里余姚市鹿亭乡上庄村的村民进行了调查。

2、调查区域

本次调查的区域选在浙江省余姚市南部的贫困山区鹿亭乡。浙江省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民的生活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的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全省的农民生活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选择余姚市鹿亭乡一方面是因为其属于四明山区属革命老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帽子,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源头,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鹿亭乡地处山区,居余姚38公里,面积70.45平房公里,人口近两万,70%左右的收入来源于农业。选择鹿亭,无论是从地理资源还是经济状况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采访、抽样问卷调查和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在田间随机采访了三十多位农民,并且深入到农户家中发放了200份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随机采访和调查问卷的对象多为40至60岁这一年龄段的农民。而集中会谈则选择了鹿亭乡农业办的一些主要的领导同志。通过这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已经深入到了农村内部的各个方面,农民们对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持表示基本的肯定和谨慎的乐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农民的收入和负担问题的调查分析

1.1 农民现阶段的收入与负担。据我们调查前的了解,前几年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消极因素。农民负担过重,减少了农民的收入,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成为农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那么现阶段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等各种措施的颁布,这一情况是否已得到好转呢?从本次调查问卷的情况看,在全部的200份调查问卷中,有171户农民认为“近几年承担的农民负担”正在逐年减少,有122户农民认为当前农民的负担不重,分别占有效问卷总数的85.5%和61%,这充分表明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农民、农村工作各项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农民头上的负担正在逐步减轻。有139户农民表示家庭的经济收入正在不断增加,发展现状良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69.5%。这表明困扰多年的农民增收问题正得到初步的解决。另外,从我们随机走访到的情况看,农民们大多对这几年家里的发展情况比较满意,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的工作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 未来更是充满了希望。有一位农户表示,三年前家里盖起了楼房,两年前又通了电话,今年换了一台29寸大彩电。这样下去,生活水平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1.2 乡镇领导为农民增收所做的工作。我们通过与鹿亭乡农业办领导的会谈中了解到,为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乡政府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盘活当地的农村经济,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教导当地农民深入开展茶叶深加工、精加工等工作。通过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比如有名的“瀑布仙茗”,可以卖到400元一公斤。而以前未经加工的珠茶只能卖到2元、3元一公斤。此外,乡政府还引导农民依靠当地高山昼夜温差大的优势种植“高山西瓜”。这些工作在引导农民致富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还不轻松。各类负担的增减快慢不同,导致农民减负没有形成系统性。再加上制度上的一些弊端,农民减负增收的工作做得并不彻底。我们认为农民负担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2、 关于农民的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分析

2.1 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进一步增多。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农户家中都有人外 出打工。在深入调查的200户农民中有126户表示有人在外打工,占总数的63%。在随 机采访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农民表示家中有人在外出打工。打工的地点大多选择了在距鹿亭乡不远的余姚市和宁波市。打工的人群多以从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这表明现 阶段该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做的不错。这也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2 乡政府为农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做的工作。通过与当地乡政府的座谈我们了解到,鹿亭乡政府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特地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工作、外迁工作的常设机构――驻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起镇、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点,通过电脑管理,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和分类,为外出劳动力提供优质的服务。有农民表示,家人外出打工所赚的钱已成为家中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 外出农民工的素质调查。根据我们此次调查的情况看,进城务工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从126户有家人进城务工的农户反应的情况看,大多数进城者的教育水平都停留在小学层次。这使得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中过渡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和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相当狭小这个矛盾。这是目前我们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2.4 城镇下岗工人给农民工带来的压力。调查中有些曾经进城打工现在又重新回到农村的农民表示,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使得他们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是他们回农村的主要原因。有117户农民认为城市的下岗职工会给农民工的进城带来影响,占调查总数的63.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去在城市中无人问津的脏活累活下岗职工也开始问鼎。这势必会给本来就处于竞争劣势的农民工带来更大的压力。

3、 关于农民社会保障的调查分析

3.1 最低生活保障(即社会救济)制度的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鹿亭乡政府对乡里的每一户低收入农民都有登记,每年都有相应的措施。而这部分资金来源由省、市、县、乡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合理分担,社会捐赠再补充一点,决不向农民个人伸手。村民们对政府的这些扶贫工作也大多表示满意。有一户特困户表示,因为特殊的原因,挣的钱很难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多亏政府给予自己的补助才能让自己安稳地过下去。

3.2 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在我们调查的结果中,有113户人家在目前你较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中没有选择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数目超过一半。而且在我们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发现农民对这个问题的关心程度普遍较低,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也还不够完善,多数农民表示老了后主要靠子女的帮忙,这导致了现阶段农民的养老保险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3.3 农民医疗保险方面的保障。农村健康保险制度在70年代曾一度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但80年代几乎都跨掉了。其中的缘由我们暂不去研究。还是来看一看现在的情况。看看余姚市鹿亭乡,2001年在上级扶植下,乡政府投资272万元新建乡中心卫生院。卫生院占地7亩,共有医疗用房1780平方米。目前共有医务人员20名。其中主治医师3名,医师3名。总体上以乡卫生院为中心,以三个片院为支撑点,在同下面8个医疗点一起组成了医疗网络。但是在调查中有109户农民表示像感冒一类的小病不会去医院就诊,占调查总数的54.5%。这表明农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也还很不完善,形式单一,医疗设施也还没有达到农民满意的水平。

4、关于农民文化、教育方面问题的调查分析

4.1在文化方面,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看,鹿亭乡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差强人意。200户被调查的农民中有176户表示村里的文化生活方面不够丰富,百分比达到83%。我们看到乡里的文化馆已经成为了一个粮仓,破旧的设施已经很难举办一些活动了。正因为如此,村里搓麻将,打牌等赌博现象还比较严重。另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村里的封建迷信活动也还是比较严重的。

4.2 在教育方面,我们发现当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全乡现有初中一所,在校学生343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569人;幼儿教学点3处;乡成人中等技术学校一所。全乡共有中小学全民教职工86人。其中小学56人,中学25人,成人教师3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36人,占全乡教职工总数的40%。但是农村的教育质量与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我们从当地初中生中了解,当地初中毕业生中能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并不多。我想这必将会给今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外,有中学生反应上课老师讲的很难消化,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上课的效率不高。这些问题暴露出农村在教育水平上的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述调查结果,为我们勾勒出了当代农村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随着近几年来农业税的减免等各项措施的出台,农民头上的负担减轻了,农村的发展有了新的局面。各基层政府能够充分立足于自身的优势,结合当地的特点,指导农民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但还是面临着城镇下岗人员的增多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初见成效,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总得来说,农民在现阶段的生活水平还是有了相当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次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城镇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并没有更多的技术引入农村,科技下乡之类的活动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此外,向外转移的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手工业等。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上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农村应当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1、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政。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减轻农民的负担,不断解放思路,寻找农民致富的新方法。

2、为想外出工作劳动力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使之能适应更广泛、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设法为外出的农民工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方便他的外出打工。

3、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合理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在想像上要让农民们转变观念,树立起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正确认识,选取合适的途径保障农民的权益。

4、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建设。在教育上要加大投入,把好乡村教师的师资水平这一关,树立起一种加强教育的思想;在医疗卫生方面要做好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养成有病就医的意识。同时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整治封建迷信、赌博等活动,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文化项目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在农村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篇:关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作关于我市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并真诚欢迎大家对我市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农业工作方针,从政策、资金等各个环节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保护,促进了增收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把增收减负工作作为推进我市农业大市建设,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点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的总体思路,从“八五”时期的“稳粮棉、兴林果、深加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到“九五”时期的“三个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原产品出售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由单一种植型为主向种养加一体化方向转变),再到“十五”提出把运城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成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市的目标,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粮、果、菜、畜、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确保了全市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民负担的逐年减轻。

到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587元,比2000年净增526元,年均递增7.1%。农民负担由1997年的人均40.12元下降到税改前2002年的34.14元。2000年以来,全市共减轻农民直接和隐性负担10.13亿元。今年,全市十三个县(市、区)都实现了农业税全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人大的领导支持下才取得的。其主要做法是:

一、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农民增收的基础是农产品优质高效,潜力在加工增值,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近年来,我们围绕粮、果、菜、畜、棉五大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进“三五”战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三五”战略是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三五”战略就是三大调产工程和五大体系建设。三大调产工程是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变;产量型农业向质量标准农业转变;单一粮棉型向区域特色农业转变。五大体系建设就是狠抓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业信息、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综合执法。到2004年,全市优质小麦发展到120万亩,棉花发展到近150万亩,芦笋发展到15万亩,设施农业达到59.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88.5万亩,有11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肉、奶、蛋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全市初步形成了粮、果、畜、菜、棉五大主导产业。

在五大体系建设上,以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农技服务组织这四大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扶持为重点,并创新和完善农业组织制度。目前,已有市级和永济、临猗、夏县等县(市)成立了农民经纪人协会,市农产品会展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全市产地批发市场达到31个,其中农业部定点市场4个。仅2005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交易总量就达到165.4万吨,交易额18.36亿元。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上,按照市建中心、县建站、乡镇(企业、市场、基地)建点的总体规划要求,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体已完工,预计2005年春可投入运行;新绛、永济等县(市)已初步建立起了农产品检测站。在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上,全市高标准建设了市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和十三个县级信息服务平台。今年上半年按照农业部“六个一”的标准,又新增乡级信息服务站14个,培训、认定农村信息员124名,目前全市乡级信息服务站总数累计达到79个,农村信息员734名,农业部“一站通”农村信息员注册量2500余人。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并运行良好。在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建设上,全市以继续实施“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为重点的科技培训成效明显,全年共发放科技培训光盘6000碟,受训农民6万人(次)。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达到1.3万人,有2390人取得绿色证书。在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上,市级和13个县(市、区)全部组建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并广泛开展了农资市场整顿行动。

从2001年开始,我市又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到2004年,全市沼气用户达到27814户,其中:芮城等六个项目县完成沼气户用工程23181户。同时,在果树发展上,以疏花疏果和果园套袋两项技术的推广为重点,着力提高果品品质;提高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到2005年,全市年果园套袋66亿个。预计今年全市果品综合收入将达到53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从2005年开始,我们又在临猗县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采取技术培训到位,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措施,达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严格直补政策,增加政策惠农收入。

落实好扶农惠农政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这方面我们一是认真执行取消农业税的政策。保证了到2004的农业税减免款全部落实到农民手中,2005年全市农业税全免。二是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是中央、省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2004年,全市小麦直补面积38

1.6万亩,兑付资金3781.5万元;玉米直补208.27万亩,兑付资金1041.35万元。2005年,全市小麦直补面积451.7万亩,补贴资金4517万元;玉米补贴面积182万亩,补贴资金910万元;谷子5万亩,补贴资金25万元。两年合计补贴资金总额达到10274.85万元。三是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2005年,农业部和省政府分批给我市农机购置专项补贴137万元,已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补贴到农民手中。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对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农民增收是关键,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我们这个农业大市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稳定的办法。我市近两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2004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8.3万人,占总转移人数46.67万人的39.2%,农民工资性收入843.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587.3元的32.6%,工资性收入年增长24.8%,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1.5%多13.3个百分点。今年前半年,我市新转移农村劳动力9.6万人,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将达到千元以上。2004年在全国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技能培训),全省每年技能培训10万人,我市2004年培训任务1.3万人。今年1.25万人,截止7月底,正在培训有1万人,转移5455人。2004年全市有9个县(市、区)的11所学校实施了“阳光工程”,今年全市13个县(市、区)33所学校实施了“阳光工程”,像闻喜五四一技校、万荣技校、永济皓翔技能培训学校、垣曲中条技工学校、平陆世纪人才学校等,形成培训、转移、服务一条龙服务体系。因此转移就业稳定率都在95%--100%,可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四)加大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近年来,全市乡镇企业暨民营经济以农民增收为主题,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克服煤电运油生产要素异常紧缺、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全市乡镇企业暨民营经济共发展到70674个,比上年增加1922个;从业人员623245人,比上年增加91908人;实现增加值156.3亿元,同比增长38.3%;完成总产值601.0亿元,同比增长37.87%;实现营业收入567.1亿元,同比增长37.08%;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58.18%;上交税金21.2亿元,同比增长47.65%,占全市财政收入43.5亿元的48.7%;为全市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947元,比2003年纯增115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587元的36.6%。目前,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1个,涌现出了象永济芦笋加工、绛州绿蔬菜集团、粟海集团、农之龙、临猗湖滨果汁、稷山胃乐、永济忠民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42283人,带动农户23.1万户,年为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暨民营经济共完成现价总产值348亿元,同比增长26.78%;完成增加值90.1亿元,同比增长26.07%;实现营业收入326.3亿元,同比增长29.68%;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117.5%;实现税金10.6亿元,同比增长36.2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在23%以上。上半年,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587元,同比增长24%,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强化农民减负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责任重大、事关大局的民心工程。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对于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有着十分重大意义。近年来,市政府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认真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始终把“多予、少取、放活”作为减负出发点,在全市范围内不断引深农民减负工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民减负新路。

(一)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中央减负政策,市政府拿出了四大举措。第一是落实费改税。我市从1999年就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为农村税费改革进行了前期准备,于2001年在临猗县进行了税费改革试点,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实行税费改革后的临猗县农民负担比改革前的2000年减少了4891.45万元,减负55.8%,农民人均减负101.16元。在取得税费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2003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精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我们采取了“逐户登记、认可签字、张榜公布、四级把关、汇总上报”的二十字工作程序,实行逐级把关汇总;坚持“重操作、重实际、重群众”的方针,规范完善了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坚持做到“双认可”,把“土地面积核实表”、“单产核实确认表”和“农民负担监督卡”全部填发入户。据统计,农村税费改革后,全市农业税及附加比改革前的2002年农民税费直接负担31240万元减少了15104万元,减幅48.3%,人均减少37.14元。第二是裁冗员。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及省政

府关于机构改革的政策精神,分别于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先后三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精简机构、整顿编制、撤乡并镇和并村并校工作。通过撤并机构和清理检查,全市县、乡两级共精简机构1000多个,分流人员11730人,年可减少开支3500多万元,共精减村组干部8404人,年可减少开支1000多万元,共精减教职工人员868人,可减少开支251.25万元。第三是砍“项目”。不少不合理收费项目,使农民不堪重负。从1997年以来,市政府按照中央、省关于“四个一律取消”的要求先后对56个收费项目予以废止和取消,全市平均每年为农民减负达到1.3亿元,人均达32元。第四是压支出。有效压缩乡、村两级不必要的支出是减负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动真碰硬,对一些胡支乱花进行清查整顿。2003年市县乡三级通过治理整顿,制止了63部新购车辆,拍卖了17部车辆,对286辆违规车进行了严肃处理,将428.9万元清理资金入了国库。在清理整顿中乡村两级通过推行财务公开,对乡、村招待费进行了改革,推行“零招待费”制度,每年共可节省开支1680多万元。

(二)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网络体系,从形式上保障减负政策的落实。

一是建立公示制度,接受农民监督。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农民负担公示制度,市政府把2002年确定为农民负担公示年,并在《运城日报》强档推出“减负在线”栏目,以“政策篇”、“经验篇”和“监督篇”,连续刊登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典型经验,曝光了一批加重农民负担案件;如《运城日报》将1990年以来国家、省取消的涉及40个单位482个收费项目向社会陆续进行了公布;同时经过市、县、乡三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审核,陆续在《运城日报》上向全市公布了2002年各乡、村农民人均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数额及涉农收费、价格的项目、标准、依据、范围;在全市县乡村及349个涉农收费部门,全部设立了公示牌(栏),对涉农价格和收费进行了公示。永济市的52个收费单位还在市区建立了“公示一条街”,在农民群众中引起强烈震憾。二是健全社会监督网络体系。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市政府在全市每个村都选聘了一名农民负担监督员,每个乡选聘了一名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员,并经过培训由市政府颁发了聘任证书,进行上岗,对农民负担进行监督、督查,有效地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和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发生。

(三)加强专项治理力度,落实部门责任制。

部门利益驱动是加重农民负担的源头。一个时期以来,不少部门打着为了农民群众的招牌加重农民负担的事时常发生,四面八方向农民伸手。对此,市政府要求各行各业、各个部门从自身查起,斩断伸向农民腰包的“黑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促使电力、教育、土地、民政、交通、计生、地税等涉农部门大力开展治理整顿。教育部门通过全面推行中小学收费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校校规范收费、家长个个监督的氛围,加大了查处乱收费行为的力度,促使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的全面落实;市纪委、宣传部、监委和纠风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村级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的通知》、《关于整顿农村报刊征订秩序,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对村级报刊征订费用实行了限额控制,规范了报刊征订秩序;电力部门积极推进“两改一同价”,强化了“三公开”、“四到位”和“五统一”的规范管理,确保了电价政策执行到位,使农村分类综合电价到户率和电脑开票到户率双达100%;地税部门采取了“以票计征,开票到户”的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农业特产税按人头、地亩平摊的现象。市劳动部门仅2002年就受理解决了农民工申诉争议案件23起,严肃处理了农民工举报案件30起,全力为农民外出务工保驾护航。

(四)强化专项审计,严查涉农案件。

近年来,市政府一直把对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作为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先后从2002年至2004年,责成市县两级农业局、减负办、纠风办、物价局联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县县交叉审计,从对1997年以来的乡统筹、村提留的使用状况审计延伸到对涉农收费部门的收费项目审计,涉及审计金额达9.94亿元,查出违纪金额19597万元,违纪超收3456万元,巧立名目和搭车收费1241.52万元,有禁不止仍在收取的已取消项目1504万元,违反财经纪律的挤占挪用、胡支乱花金额17899.02万元,财政转移支付和农业税附加的专项资金未拨付到位4796.26万元,农业税未减免到户金额1410.75万元。通过专审,废止了44个自立项目,制止了仍在收取的26个已取消项目。

通过专项审计和群众监督举报,全市先后共严肃查处涉及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件82起,涉及金额243.4万元,并对58名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万荣县南张乡政府在清收拖欠时采取过激行为引发了上访案件,对负有责任的乡党委书记给以党内警告处分,对乡长处以行政记过处分;万荣县里望乡乔薛村村委会主任借农网改造之名,超标准收费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永济市韩阳镇盘底村村委主任等3人冒领农业税减免款,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党内警告处分;临猗县东张镇从2001年税费改革以来,三年向农民多收农业税101万元,农民减负部门配合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了严肃处理,对镇党委书记、镇长二人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镇人大主席、地税所长、经管站长三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把多收取的101万元全部退还给农民群众。

三、当前增收减负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412万,占到全市总人口500万的80%。农民增收减负不仅关系到我市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全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市的市情是农民基数大,农业资源

十分有限,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增收和减负工作再上新台阶十分困难。因此,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对于我市农业工作来讲任重道远。

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低,城乡差别逐步拉大。2000年以来,我市农民人均收入年均递增率仅为7%左右,而且大大低于城镇居民2000年—2004年人均增幅2799元的绝对额和年均递增14.1%的增长速度。到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收入2587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808元的38%,收入比由2000年的1:2.04拉大为2004年的1:2.63。

二是以粮食为主的纯农户增收困难。据平陆县今年调查,我市小麦亩均中间消耗为148.5元,其中物质消耗103.16元,亩纯收益仅为197.98元,比2003年212.36元减少14.38元,减6.8%。加之农产品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种植周期长,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和农产品卖难等原因,单靠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三是乡村两级不良债务是农民不小的负担。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市乡村两级不良债务总额为7.3亿元。其中乡级3.2亿元,村级4.1亿元,平均每个农民头上负债177元。率先开展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临猗县,村级债务5777.8万元,平均每村15.4万元。严重的乡村两级不良债权债务问题,不仅使大部分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陷入沉重的三角债漩涡中,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是村级转移支付和农业税附加的村级管理费资金管理不规范。全市在村级转移支付管理费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层层截留、挤占挪用、乱扣乱摊等问题,据全市专项审计统计,2004年,全市共有4796.26万元未拨付到乡、村,占到应拨付总额的27.8%,其中县财政未拨付2376.6万元,占未拨付总额的49.6%,占到应拨付总额的13.8%;乡镇政府未拨付2419.66万元,占未拨付总额的50.4%,占到应拨付总额的14%。全市共有2285.19万元被挤占挪用和胡支乱花,占到实拨付到位总额8888.5万元的25.7%。

五是乱收费现象仍然触目惊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巧立名目乱收费。据专项审计统计,在2003年专项审计中,全市共查出巧立名目收费总额达1220.76万元,平均每个单位乱收2万多元。二是超标准超范围收费。在2003减负专项审计中,全市共查出超标准超范围收取金额1483.03万元,占到实收总额13647.38万元的10.8%。2004年审计中,共查出超收金额145.25万元。三是对已明令取消项目,仍在收取。2003年审计中发现乡镇土地所和县(市、区)国土局仍然对宅基有偿使用费、宅基超占费、土地测量费、农田建设集资、用地许可证费等8个已取消项目收取费用,三年共收取354.81万元。乡镇初中学校仍然收取的已取消项目有9个:电教设备管理费、卫生费、学籍建档发卡费、补课费、电费、仪器费、桌凳费、义务教育押金、保险费,三年收取379.51万元,平均每个学校乱收2.25万元。目前,农民减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许多强权部门的利益驱动,四面八方都伸手,造成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但在治理上由于农业部门没有处罚权,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及处理规定,因此部分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

四、关于进一步抓好增收减负工作的重点

面对以上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在农民增收方面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依靠科技,面向市场,优化品质,突出特色,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下功夫。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强化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在龙头企业和服务引导上突破。完善和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实现三者共同发展。三是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减少农村人口,要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提高劳力收入水平。并切实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和基本法律意识的培训,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试验示范、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入户上实现突破。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在农业、水利建设、林业、扶贫开发等方面实现创新,要进一步推进农村沼气化工程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农村沼气化。六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把农民与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

在减负方面,我们要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大活动。彻底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要在中小学收费、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对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投入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实现突破。三是规范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村级转移支付和农业税附加集体资金的管理。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市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一步,我们要借这次人大会议的东风,借各位委员的聪明智慧,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为契机,密切联系我市实际,进一步发扬服务“三农”、开拓创新的精

神,勇于改革,锐意进取,把我市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为我市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农民收入来源及支出调查问卷

户主姓名:年龄:劳动力人数:

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家庭人口:

种植面积:

1.您家主要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B 玉米C 棉花D 小麦E 其他

2.家庭每年总收入是:

A 5000元以下B 5000~8000元C 8000~10000元D 10000~15000元E 15000元以上

3.家庭收入的来源渠道有:

A 经商B 打工C 种植作物D 家畜养殖业E 渔业F 其他

4.每种来源所占比重:

A 经商B 打工C 种植作物D 养殖业E 其他

5.近几年您家庭收入趋势如何?

A持续下降B持续上升C时降时升

6.您认为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A 农产品价格提高B 作物品种质量好C 打工收入提高D 其他

7. 您认为持续下降的原因是:

A 农产品价格降低B 作物品种质量差C 打工收入降低D 其他

8.您认为农业种植效益如何?

A非常差B较差C 一般D好

9.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吗?

A有B无

10. 为什么没有扩大规模的想法?

A农产品价格降低B劳动力不足C 打工收入更高D 没有土地E 其他 11 为什么有扩大规模的想法?

A农产品价格降高B打工收入不稳定C 其他

12一般外出打工在什么时间?

A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E 不定

13.月收入是多少?

A 500元B 500~800元C 800~1000元D 1000元以上

14.家庭收入主要用于

A 家庭生活开支B 子女教育C 储蓄D 农业生产 E其他

15.其中每种支出所占比重是:

A 家庭生活开支B 子女教育C 储蓄D 农业生产E 其他

16.您家近几年收支情况如何?

A入不敷出B 持平C 略有积蓄

17.税费改革对您家收入的促进作用:

A 非常大B 比较大C 一般D 其他

18.您目前提高家庭收入的困难是:

A缺乏投资资金B缺乏劳动力C 打工收入不稳定D 农产品价格低E 其他

19.您认为政府部门关心农民的收入问题吗?

A 非常关心B 比较关心C 一般D 其他

20.为提高收入,您建议政府:

第五篇:关于农民工收入及工资落实问题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专业: 软件技术

班级:_________姓名:lk8217

调查时间:2012年1月

一、实践目的

通过自身努力,锻炼提高自己,体验农民工生活的艰辛,深入调查农民工生活现状

二、实践内容及结果

1、农民工就业条件和生存状况

在被调查者中,60%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目的是多挣钱,改善生活;30%的农民工是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和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有80%的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临时性出来务工经商者仅占10%。从农民工外出情况看,有些农民工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打工,也有在河北省内发展。

大多数农民工的工资能定期、规范、及时地领取。按年、按月、按天、干完即领取等获得劳动工资的方式都有。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大为减少,84.1%的农民工劳动工资从未被克扣,只有15.9%的农民工偶尔被克扣劳动工资。有71.8%的农民工劳动工资从未被拖欠,22.0%的农民工劳动工资偶尔会被拖欠,只有6.2%的农民工劳动工资经常被拖欠。

今年年底我村就有六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拖欠金额近五万元。他们自费去北京要工资,直到过年也未能要回被拖欠工资,几个月的辛苦钱打了水漂。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在建筑攻打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

工资被克扣和拖欠的原因是由于部分用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是扣留一部分钱,作为防止不辞而别的手段,或者是上一级暂时经费有困难,缓发工资。 这些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以前有增长。虽然这几年收入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物价飞涨,挣得多花的也多,必要开支增高。

2、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缺乏

在被访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3.1%,大多数农民工是放下锄头,拿起斧头,72.8%的被访农民工没有专业技术证书。大批农民工涌入武汉与城市失业人口竞争就业岗位,由于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缺乏,大多只能从事那些脏、累、险的体力工作。

3、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

有的用工单位仍然将农民工与廉价劳动力划等号,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依然存在。2005年被访农民工的平均年收入虽然达到10714元,而同期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18505元,两者相差近1倍。农民工工资与工时也及不相称,调查中,61.0%的被访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看起来不算太低,但劳动时间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被访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天的仅占13.3%,工作6天的占28.2%,工作7天的占58.5%,人均每周要工作6.5

天。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9.5小时,其中,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的占38.5%,8小时以下的仅占5.6%,8小时以上的占55.9%。由于工时水平低,为了挣更多的钱,时间对农民工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只能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4、社会保障面窄,安全隐患较多

调查中我们感觉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都在25%以下。在农民工工作的岗位上,劳动安全防护措施较为严密或非常严密的仅占27.7%,大部分农民工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长时间疲劳过度,安全隐患多,尤其是建筑行业,以上三家工地发生安全事故伤亡的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 医疗、失业应有保障的缺乏,农民工生病、失业的承受能力软弱。在务工经商期间生病时,只有25.1%的被访农民工会去正规医院看病,28.7%的会去个体诊所,30.8%的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还有15.4%的舍不得花钱看病,选择不看病、不吃药或者回老家再做打算。当农民工被解雇或辞退工作后,这部分人就会暂时的或很长时间成为无业游民,生活就会失去保障。

5、居住相对拥挤,文化生活单调

农民工进城后面临的第一大题就是找个落脚安身之处,大多数只能租房居住,或住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房间拥挤、采光和通风条件差。被访农民工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7.5平方米。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令人担忧。不宽裕的收入、不高的文化水平、拥挤的居住条件、高强度的劳动,使他们往往处于与城市文化的某种隔膜中。一半以上的被访农民工主要靠看电视、睡觉打发工余时光,打扑克、看电视、聊天几乎成为农民工基本的文化生活,上网吧、看碟片、闲逛是一些年轻农民工业余休闲的主要方式。

三、改善农民工务工及生活状况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应该解决农民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形成尊重农民工、体谅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针对农民工务工及生活状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1、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和领导。农民工为我们创造了社会财富和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他们已经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领导,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要尊重劳动、尊重农民工,大力宣传农民工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社会认识到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实际是提高全社会的劳动力素质,造就新一代产业工人。通过培训,让农民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就能够扩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要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政府和个人的双方努力,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要从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入手,利用学龄儿童减少空置的大量城市教育资源,让农村小孩进城接受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综合素质低的问题,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农村国民。真正实现社会公正、城乡一体,让农民子女长大成人后不再重演父辈"城市边缘人"这一角色。

3、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要在农民工中贯彻执行劳动法规,保证

农民工正常的休息时间。因工作需要延长劳动时间的要付给超额劳动报酬,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

4、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要尽快出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重点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存在社会保险制度单

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等难题,相关部门要创新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供选择、可衔接、灵活多样的农民工社保制度。企业要积极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重点解决重大疾病的保障问题;通过省际联动解决社保关系转移难问题;加强城乡社保制度衔接,以便于今后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实现统一。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农民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农民工挣钱背后的辛酸汗水,明白了农民工的不易,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学习的决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努力创造奇迹的例子下一篇:农商行案件防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