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建立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赋予权重。为整合更为合适的专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提供有力依据。

第一篇: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环节的思考

摘 要:毕业生教育是大学教育过程中面临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选择该专业的同学而言,在毕业之际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迈入正确的就业之路,选择深造的毕业生应得到的培养与提高,这些都是现在毕业形势下较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对当下生物医学工程毕业设计及毕业出路等方面进行一些客观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毕业环节; 思考

生物医学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门综合理工学、生物学、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新型边缘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尚处于婴孩时期,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近年来对于该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笔者从现阶段毕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思考分析,希望能够解答同学们毕业时存在的普遍问题,更为那些刚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做出指导和帮助。

一、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建议与注意点

众所周知,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应该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笔者将从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纰漏和问题出发,通过剖析与辩证的思考,提高同学们毕业设计的质量。

1.选题的艺术

课题是一份毕业设计的眼睛,是毕业设计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选题的质量决定了这份毕业设计的好坏,说的更深入一点,一个好的课题决定了你的毕业去向。

(1)课题的选择应该与专业有关。课题的选择是否符合学校教学标准,是一个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应用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拟定合理的课题,同学们还可以对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更高层的了解,同时弥补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一些漏洞。(2)选择课题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出发。选择课题应该是根据同学自己的能力水平与兴趣等,完成一份与自己学习程度相当的毕业设计。切勿盲目跟风,导致课题太过于死板与狭隘。(3)在选题方面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创新性,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迎合当下国内外该专业最新的研究报告与成果,尽可能多的去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同时也能锻炼同学探究、思考和懂得创新的新思维,而不是去模仿前人。

2.毕业设计的过程

这是一份毕业设计的核心关键。如果说之前是一种在建立框架,那么现在就是该如何着手去做。

(1)老师是主导。指导老师经过多年的经验,肯定有一套属于自己独特的关于毕业设计的理论,所以应多听从老师的指导与建议。指导老师肯定会做好教学计划,所以自己一定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与老师的步调一致。(2)对于自我的反省。同学们对于毕业设计的认识在大学之前的接触几乎为零,因此,无论毕业设计进行到哪一步都会或多或少的犯下一些错误,它们可能无足轻重,但也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在开题前反复琢磨课题的价值与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时刻反省对于课题的理解与认识,了解课题的进度。这些包括了对于设计日志的填写、在实验时碰到的错误及解决方案、工作总结等等。做到及时向导师汇报,以便纠正存在的错误。(3)设计方案的完成。这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难点,自然也就是重点。此时可能是同学问题最多也是问题最棘手的时候,因为之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时应注意指导老师的动向,多询问指导老师的看法。也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专业信息与资料,从而来拓宽自己的想法与思路,培养自己的能力。

3.毕业论文与答辩的技巧

毕业论文与答辩的意义就是把整个的毕业设计的想法、设计过程与内容呈现出来,因为它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同学毕业设计的综合水准。(1)毕业论文大多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①论文存在抄袭模仿的现象。②论文的格式并未达到规范的要求。③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及合理的层次分析。④对于毕业设计价值及内涵的了解空洞乏味。所以,同学们应该重视起来,避免犯这些较为老套的问题。(2)答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答辩时应该注意自身形象及谈吐举止。②对于答辩PPT的制作应该紧扣毕业设计的主旨。③答辩时应能对问题有清晰的思路与明确的目标来做出回答。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自行组织准答辩,对答辩有一个更好的心理认知。

二、选择直接就业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方向的几点考虑

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有医院与企业两条道路供选择。但更多的同学肯定是希望进入医院,因为医院属于事业单位编制,相对于企业存在风险的运营方式,同学们普遍喜欢相对安稳的工作环境。其实同学们应该更多地了解社会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以便于选择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而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断。

1.进入医院的大门

进入医院可能是许多同学想要的,在这里也要明确,生物医学工程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分支,一是进入医院设备科,进行对于医院设备的维修与采购,管理医院的医疗设备。另一种是投入到医院的放射科,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技术性的操作与使用。分流的选择是在大二结束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老师的推荐所进行的。相对于企业所存在的员工竞争压力,医院的工作可能相对安稳,对于技术的创新要求并不高,但对于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对于仪器的了解程度有较为苛刻的要求。

2.应聘于医疗器械企业或电子计算机企业

首先选择进入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方向,从自身特点出,比如①认为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较好,则可以从事营销,做好对外推销自己公司产品的工作并学会维系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及时反馈客户的意见,更新并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②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较为不错的,则可以做一名技术工程师,主要职责为安装、调试、维修设备,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工作。③再者,如果觉得自己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专业创新方面有异禀的天赋,则可以留在企业的科研创新部门,从事设备更新及研发工作。比起在医院工作,企业的薪水及待遇可能会更可观,但相对的,其工作压力及员工竞争也会较大,存在失业的可能性也就较高。

3.从事高校教育工作或从事科研创新工作

比起之前两种,这条路可能算是最轻松也是最艰难的。轻松是因为它们并不需要太多的担心失业与资薪问题,但是确实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是最严格的。①从事教育工作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手段、良好的专业背景及优秀的师德师风。所以对同学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选择科研工作则要有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谨小慎微的钻研态度、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孜孜不倦吸收新知识的心态。但这正是每一个专业从事者最希望的归宿,也是每一个同学最大的荣耀。

三、对自我的继续深造:读研

我国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只存在于一些较为重点的理工科学校中,所以对于医科大学,可以说继续深造像泥潭一样举步维艰。不过感到荣幸的是温州医科大学于200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是全国同类高校第一个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单位。2010年获准招收双证生物医学工程全日制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仪器与医院信息管理、基因工程与基因药物。

1.考研趋势的必要与优势

相对于匆匆就业,选择考研是一条较为稳妥的道路。本科就业的学生虽然对于器械的制造、修理及工作运力相当精通,但缺乏对于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医院复杂多变的局势做出很快的应对。简而言之,读研才是将生物医学与工程学真正结合的时期。在医科大学进修该专业的研究生往往能根据医科大学自身医学氛围浓厚的特点,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的工科知识,融会生物学与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通过附属医院的实践来强化理论知识,结合一定的临床医疗器械使用经验,使研究生们更好地将生物医学和工程学结合。

2.在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读研的方向及目标

作为医科大学的一分子,应将自己打造为一位具有以生物学与医学为基础,擅于应用工程学方面的技术及方法的具有医科大学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我校提出的某些明确要求,我校塑造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应具备能够灵活应用并及时更新工程学的理论基础,独立解决有关医疗工程的“疑难杂症”的能力。

3.我校对目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的教学及考核

(1)高校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应侧重在医学上的应用。与本科教育一样,我校研究生教育也分两条路,一是从事生物医学基因工程和基因药物的研究,二是对于医疗器械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我校除了对于原有知识的巩固及加强外,更多的是对现存临床医学中的实际问题及教学案例进行剖析、解决,突出医学理论及工程应用两大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也会较多的注重实践应用,并采用隔周周末上课的教学方法,将平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教室与导师分享并探讨解决方案。这样,更能让自己将工作与学习、实践与理论牢牢结合在一起。

(2)对于研究生的考核。学校采用以课程项目以及学术论文的形式,配合医科大学的特色,对其的要求也显而易见,应该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拓展、更新与调试、开发与制造,特别是对于新兴事物的捕捉、猜想、实践、验证以及应用。项目不论形式,但对于其内涵价值、科研难度及工作量有一定的要求,并应与导师相呼应,导师既是学习上的模范,又是工作上的同事,相互协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来完成项目。

毕业是对于大学学习做出的一个最明确、最不会让自己后悔的选择的时候。在面对毕业设计时更灵活,在选择毕业出路时更明确。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积累专业知识,多对自己的定位及目标进行反思、不断总结,在毕业时积极与同学、老师、家人沟通及探讨。笔者坚信,随着同学们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了解的加深,毕业于生物医学工程的我们会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赖思渝,王娟,刘燚,董国礼.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毕业设计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学科与人才,2012,33(11),135-137

[2]王云雅,邓敬兰,马晓伟,李桂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生毕业设计现状的若干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1(1),8-9

[3],李培培.浅谈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J]科学管理,2013,(13),141-142

作者:缪林哲 李亚庭 郭亦韬 纪欣农

第二篇: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

[摘 要] 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建立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赋予权重。为整合更为合适的专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提供有力依据。

[关 键 词] 医学检验;核心能力;德尔菲技术;评价指标

临床检验师在当前医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透过自动化仪器及其他检验方法来分析相关临床样本,以提供疾病存在或疾病病程的相关信息[1]。如何整合学校教育与临床上所需能力差距,成为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整合更为合适的专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一、方法

(一)选择咨询对象

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1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入选条件:(1)从事临床检验工作10年以上;(2)具有副主任技师及以上职称;(3)在医学检验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水平;(4)能持续参加本课题的专家咨询及解答疑难。专家情况:学历博士1人,占4.76%,硕士7人,占33.33%,本科13人,占61.91%;职称正高3人,占14.29%,副高8人,占38.10%,中级10人,占47.61%;从事临床检验11人,占52.38%,临床医学5人,占23.81%,护理管理3人,占14.29%,心理学2人,占9.52%。

(二)形成咨询问卷

查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Ovid 等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文献资料法筛选医学检验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需求的敏感指标[2-3]。选择3名从事临床检验工作10年以上的临床检验师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围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最终形成敏感性指标并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专家一般资料、熟悉程度、专家填写问卷依据、医学检验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各级指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重要性评分,其中1分=不重要,5分=很重要。

(三)专家咨询

两轮专家咨询均于1个月内完成,通过电子邮件及现场发放等方式进行。根据第1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经课题小组讨论后对咨询问卷进行调整,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请专家再次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并排序。最终选择重要性得分在4分以上,变异系数小于0.30的指标条目而建立醫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检验专家咨询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主要通过专家积极性、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进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判断矩阵,计算矩阵一致性系数及各指标权重。

二、结果

(一)专家积极性与权威性

通常用问卷回收率来说明专家积极性,一般要求回收率大于70%[3]。第1轮咨询发放问卷21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4%;第2轮发放、回收问卷均2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代表专家对条目的接受程度,一般要求大于0.7[4],本次研究专家权威系数为0.85。

(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用肯德尔(Kendell)和谐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4]。本次研究两轮专家咨询Kendell系数为0.410~0.521,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专家意见相对一致,咨询结果可靠。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咨询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后,根据专家意见,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后,第一轮结果中,专家在大多数指标中,选填4分和5分所占比例超过2/3,且没有专家提出新的专业核心能力的选项或意见。第二轮后,有些专家修改自己的看法,将第一轮选填分数较低的指标更改为更高的分数;本轮所有指标选项上,专家选填4分、5分所占的比率都超过2/3,且没有专家提出新的专业核心能力的意见。最终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见表2。

三、讨论

(一)研究结果可靠程度

1.专家的代表性和积极性

本研究选取的咨询专家来自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心理学4个专业,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并曾在临床检验相关领域工作10年以上,对该领域较为熟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大于70%,说明咨询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有超过2/3的专家选填4分及5分,说明该指标的专业能力已达到专家共识,专家均认可该专业能力,说明问卷设计的项目效度较好。

2.专家的权威性和协调程度

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的权威性,一般认为权威系数>0.7为可接受[5]。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5,说明专家权威性较高,咨询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是反映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的良好指标。一般变异系数小于0.3,协调系数为0.4~0.5时表示专家意见较为集中。本咨询结果各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0.3,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410和0.520,说明专家意见一致。

(二)指标内容分析

一级指标(医学基础知识)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了解人体生理结构与功能的条目中,认为该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为此指标中的第一位,在其他项目中的统计结果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学基础知识在理论上非常重要,但如果不进入研究领域,使用的机会并不大,因此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会依据临床岗位不同而有不同的重要性程度;临床检验基本技能指标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该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为第一位,其他项目的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能力、免疫学检验能力、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这四项二级指标被认可的重要性程度最高,专家认为可以核心能力为本位、与行业标准与职业岗位相结合、渐进性接触临床的原则,优化整合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而言,临床检验实践能力指标最重要,其次是临床检验基本技能和医学基础知识。二级指标当中,检验项目操作能力最重要,临床标本分析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两项次之,临床疾病初步诊断能力重要性最小;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使用沟通技巧的能力最重要,与同事合作能力的重要性次之;检验管理能力中检验工作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最重要,物品、环境管理能力指标重要性最小;对专业发展能力而言,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性几乎相当,是最重要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指标重要性最小;对职业价值观而言,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程度均一致。

四、结论

核心能力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6],本研究结果为制订临床医检师专业核心能力提供参考标准,帮助院校制订与行业用人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专业课程标准与体系。可依照上述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库与专业核心课程群,提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学生更为扎实的训练内容,以符合临床检验师的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也可通过临床检验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块学习来进一步丰富其专业核心能力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0(1):25-39.

[2]鲜胜.检验医学发展概况[J].医学信息,2013,26(6):36.

[3]Campbell,S. and B.Y. LaCost,CLS to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or:the right navigational skills[J].Clin Lab Sci,2010,23(1):12-20.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泽奇,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52-254.

[5]黄泽智,赵晋英,刘艳,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3):426-430.

[6]王川,李筱梅,王建祥.基于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条件下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國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5):647-648.

作者:阎小芹 王友刚 董玉泉 闫晓华

第三篇: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

摘 要:法医学专业属于国家控制专业,招生的规模、要求与普通医学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自1999年国家开始扩招及就业政策调整,法医学专业存在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新增就业岗位相对的工作流程不规范、待遇不稳定和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对皖南医学院近五届法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生源基本概况、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法医学专业就业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供开办法医学专业的院校借鉴和使用。

关键词:法医学;毕业生;就业;探析

一、法醫学专业基本概况

学校于1984年筹建法医学专业,1986年获批,1987年招收法医学本科生,同年成立法医学系;1999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成立法医学院。法医学院是全国及长三角经济合作带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30余年来,共培养全日制本、专、硕毕业生及在岗、转岗培训生达两千余人,享有良好的办学声誉。

法医学专业于2008年被授予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被遴选为省一流专业。为服务社会,2003年成立司法鉴定中心。

二、法医学专业近五届毕业生就业概况

(一)生源信息

学生以安徽生源为主,面向黑龙江、河北、浙江、江苏、贵州等省份招生,每年略有调整。近五届毕业生生源情况详见下表(表1)。

(二)就业概况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秘书、毕业班辅导员负责就业工作的具体落实,在继续保持法医学专业高就业率的同时,着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笔者对法医学专业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跟踪统计,下面从学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分布和就业去向三个方面来反映法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具体数据详见下表(表2,3,4)。

三、法医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一)法医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1. 法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地不断深入,国家、社会对法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法医学专业作为我校国家级与省级特色专业,学校高度重视法医学专业建设,因此法医学专业整体师资力量强大,培养过程较为科学和完善,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1)公安机关、法院等单位需求基本稳定。江苏省公安厅组织该省各地公安局、人社局连续五年来我校遴选法医学毕业生,以特招形式进行;河北省、广东省公安厅来我校进行过法医学专业人才招录宣讲,以统招形式招录,吸引学生到当地就业。安徽省公安厅2017、2018年实行“法医专业人才专项招录方案”,以特招形式进行。

(2)司法鉴定机构和保险公司逐渐成为就业新渠道。通过表3——近五届法医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因公务员岗位数量有限、性别、司法鉴定机构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很大一部分学生开始在司法鉴定机构及保险公司就业。每年约数十家司法鉴定机构和保险公司来学院进行选宣讲和遴选毕业生,他们也逐渐成为法医学专业主要的就业渠道。

(3)攻读研究生比例保持平稳。学生每年考取研究生的数量保持在3-10人之间,考取的院校有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青岛大学等。

2. 毕业生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从表4——近五届法医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来看,法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学生质量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同时,随着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有一部分学生走出国门,接受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医学专业再教育。2015-2018年,有三位同学赴国外进修,其中有1名同学被日本著名高校早稻田大学录取,因此法医学专业的就业层次不断提升。

(二)法医学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1. 招生规模偏大且生源单一,性别比不均衡

随着招收法医学专业的院校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给法医学专业的就业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14-2018年法医学专业学生报到人数分别为68人,83人,111人,112人,20人,总人数为494人,相较于2009-2013年法医学专业报到人数112人,84人,93人,81人,95人,总人数465人,人数增加了29人,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行政班。受限于教师发展、人才引进等因素,师资力量的发展与学生人数增加不相匹配,对学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以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法医学专业特殊人才招录计划来看,共招录31人,明确性别为男性的岗位29个,另外两个为性别不限。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包含皖南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包头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等高校,共计72考生报名。上海地区共招录11名法医,没有女生岗位。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我校法醫学专业招生规模偏大,女生比例过高,导致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出现成绩一般的男生可以录取公务员,而综合表现较好的女生因岗位较少导致心理失衡,产生焦虑、失望等心理,给法医学专业整体的就业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2. 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综合能力弱等问题,造成部分学生就业压力大

法医学专业在五年制医学专业中属冷门专业;高中生对法医学专业不了解,多为通过网络查询和影视资料来认识法医学专业,因此他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作为第二及之后的选择专业,高考结束后因分数原因调剂到法医学专业。因非自己所选的第一专业,入学后虽经过多次专业入学教育但仍不能转变思想,无法全身心投身专业学习。受限于转专业名额有限,有一部分同学在转专业未果后带有情绪,造成学习动力缺失、综合能力弱,导致他们在面临就业时惊慌无措,压力偏大。

3. 法医学专业学生入职考试与专业结合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医学专业的就业

法医学专业就业除继续升学外,第一渠道为公务员,录取方式为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体能测试、面试等环节;第二渠道为司法鉴定机构和保险公司,主要采取面试形式,面试题目多为结构化面试。这两类就业渠道,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存在与法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度偏低的情况。同时法医学岗位很多面向临床医学类、法医学、化学和生物医学专业,导致法医学专业在这两类法医学专业就业主渠道上的优势不明显,就业压力大。

4. 法医学专业就业周期长,给法医学专业就业统计带来一定滞后性

法医学专业有一半及以上的学生通过公务员考试实现就业。因公务员考试涉及笔试、体能测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多个环节,如有个别考生因各种原因未能录取,公务员招录单位还需要进行补录的环节,法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周期长导致在学生档案派遣率、就业率的统计上存在滞后性,影响到法医学专业的整体就业统计。

四、法医学专业就业工作对策建议

(一)完善招生宣传 合理调整生源范围和性别比例

1. 完善招生宣传。教务部门在开展专业介绍和高考专业宣讲时,应安排法医学专业的管理人员或教师如实地向考生介绍法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明确告知他们该专业对身心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报考条件需要参照人民警察的录用标准。通过完善的招生宣传,让那些真正愿意学习法医,真正热衷于法医事业的学生录到法医学专业,为做好就业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2. 合理调整生源范围和性别比。建议招录法医学专业院校的教务部门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适当地增加招生范围。招生范围的扩大一方面可以提高生源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毕业生在就业时有更多的就业选择,而不会导致大量毕业生过于集中在某一省份的某岗位上。

适当限定性别比。高考是每一个考生公平、公正、公开的实现自身理想的路径,不应存在性别限制。但我们在处理某一问题时需要从全局性、发展性的角度看问题。法医学专业学生女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对于法医学专业的专业实习和就业提出了巨大挑战。

法医学专业实习分为临床实习和公安实习。在开展公安实习时,很多单位明确提出不接受女生。女同学在就业时也会遇到女性岗位偏少的问题。安徽省2018年法医学公务员特殊人才招录31个岗位中29个明确为男性,另外2个也是性别不限。这一方面影响了女生的就业,更多的是影响到了女同学的心理,严重的甚至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议要适当限定法医学专业性别比例,既保护女同学学习法医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女生顺利就业。

(二)耐心细致做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

对因调剂、转专业不成功而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同学,需要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家长同向发力,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个别座谈、参观学习、专题讲座、实践观摩等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及时调整心态,把重心移到专业学习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人才招录形式,适当增加专业技能考核

随着我们国家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才考核机制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在组织法医学专业人才招录时,除参照普通公务员招录模式外,会不断增加专业技能考试的比重。法医岗位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面临着案件以最快时间破获的巨大压力,用人单位必然希望能招录到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良好的毕业生,国家和用人单位必然会完善招录形式,遴选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优秀毕业生。

(四)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多样化法医学专业就业材料统计

法医学专业就业周期长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建议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就业科在进行法医学专业就业材料认定时,允许替换制。法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社会鉴定机构和保险公司一般都会提供就业合同和就业协议,可以用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进行认定;对于考取公务员同学可先以政审函作为就业材料,进行正常的就业统计和档案派遣。当学生拿到招录公示、录用通知或就业协议再进行材料替换。一方面可以不影响学校就业数据的统计和档案派遣,同时也方便了毕业生,减少档案改派和学生来回奔波。

五、结束语

法医学专业作为特殊医学,其本身就带有很多的特殊性,同时社会对于法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希望国家在进行法医学专业人才招录时能更多地结合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开设法医学专业的院校能完善招生宣传、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和优化培养方案,多样化认定法医学专业就业材料,推动法医学专业健康发展和法医学专业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何广杰,谢晨妍,张林,等.法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7(11):123-127.

[2]张秀峰,甘建骏,聂胜洁,等.以“法医学司法实践”为摇篮——推动贫困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实践活动[J].科技创新导报,2016(31):132-133.

[3]曾恩泉,郑绍军,邓振华,等.我国法医学人才培养体制的困境与改革[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2):220-222.

[4]木尔扯尔.新形势下法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挑战与对策浅析[J].科技信息,2013(34):125.

[5]喻林升,叶光华,范琰琰,等.温州医学院独立学院法医学专业毕业生社会评价追踪调查[J].浙江医学教育,2013(1):42-44.

[6]张萍.非重点高校法医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123-125.

[7]幸宇,糜薇,邓世雄,等.我国法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2):278-280.

作者:王进步 陈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力电子技术论文下一篇:工程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