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核心考点

2022-07-21

第一篇:考研政治核心考点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归纳

会议及其内容总结

八七会议1927.8.7

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遵义会议1935.12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在革命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洛川会议1937.8

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 1949.9.21

通过《会议组织法》 《政府组织法》 《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六届六中全会1938.10

毛泽东 在中共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提出了“两个转变”和“两个务必”

八届九中全会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6

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

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二大 1922.7

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党的七大 1945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8年,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注: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指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即从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1956.9

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八大二次会议 1958.5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十五大 1997.9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六大 2002

提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979.3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8.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中心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总结

1928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阐明中国革命只能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35《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即(八一宣言) 最早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1935.12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1936.12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7 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批判了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王明)

1938 毛泽东《论持久战》

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9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39.10.4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1945 毛泽东 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个主要标志

1948.4.1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明确地吧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

1948.12.30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1956.4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标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7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毛泽东《关于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1、 党内出现的错误观点

①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② 瞿秋白的“无间断革命” ③ 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2、 党的自身建设

① 1941.5---1942.2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党八股 ② 1951---1952 “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③ 1952 “五反”运动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 ④ 1957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

① 1924.1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② 1937.9.2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近代史

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1、1840年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2、1898年 戊戌维新运动

3、1905年 同盟会成立

4、1911年 武昌起义

5、1912年 辛亥革命失败

㈡ 新民主民主革命

1、 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

2、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党的成立)

3、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㈢ 大革命时期(1925-1927年) 革命对象:北洋军阀

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

1、1927年八七会议,南昌起义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1935.12 遵义会议 中共历史上的转折点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

㈤ 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8.15)

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起点

2、全面侵华:1937年卢沟桥事变

3、1945.10.25收回台湾,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㈥ 解放战争时期(1946.6.26—1949.4.23)

1、1945年8月—10月重庆谈判

中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2、1946.6.26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3、中共作战原则:

1946.6--1947.6战略防御1947.7—1949.4战略进攻

㈦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49.10.1建国---1956年底“三改”完成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1.12---1956年底) 发展互助业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高级„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底---1956年底) 供销小组 → 供销合作社 → 生产合作社

4、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1957年“大跃进”运动

2、1958.8 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9年,“反右倾”斗争

4、1962—1965 三年调整时期

5、1966.5—1976.10 “文化大革命”

6、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7、1981.6 十一届六中全会

全面拨乱反正,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8、1987.4 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9、1992.6 江泽民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收入主要包括:

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出卖技术所得的收入,参与管理劳动所得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企、外企劳动者所得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主要包括资本收入: 利润,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当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媒介时,是实在的货币 一本书售价18元,这里的“元”是价格标准

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是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

政治路线方面的错误倾向笼统的说都是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又分为:

右倾机会主义(或投降主义) 左倾机会主义(或冒险主义)

学风方面的主观主义又分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所谓“民主党派”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主要理论知识点

“三个代表”: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重点是:诚实守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 主要动力:坚持改革开放 重要保证:坚持民主法治

重要条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是:公平正义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毛泽东思想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邓小平理论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

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特征主要有: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第二篇:2017年考研政治G20核心考点

一、习近平的三个讲话

(一)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1)这是探索前行的进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这是真抓实干的进程。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

(3)这是共同富裕的进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4)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个新起点”):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3.五个“坚定不移”: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

4.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1)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2)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3)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政策规则的联动,一方面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外溢效应,减少负面外部影响,另一方面倡导交流互鉴,解决制度、政策、标准不对称问题。

(4)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和群体带来了冲击。我们要正视和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 5.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立即行动,作出努力) (1)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我们应该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3)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各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要抓住以下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二)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

1.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1)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2)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 (3)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

(4)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5)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2.努力建设好二十国集团,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 (1)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

(2)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 (3)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 (4)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

(三)在G20杭州峰会上的闭幕辞——杭州共识(五个“决心”) 1. 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 2. 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3.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

4. 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5.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二、G20杭州峰会的主题和成果

1.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主要成果

(1)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进一步明确了二十国集团合作的发展方向、目标、举措,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了杭州共识,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描绘了愿景。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

(2)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将使我们在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有助于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3)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以释放全球经贸合作潜力,扭转全球贸易增长下滑趋势。

(4)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空白。期待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在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下,世界经济将重新焕发活力,经济全球化进程将继续蓬勃发展。

(5)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决定在粮食安全、包容性商业等领域深化合作。这些行动计划和务实成果,将着力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努力,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6)同意在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并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批准文书,率先完成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再次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三、政治局集体学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有关精神(2016年9月27日)

1.杭州峰会,是近年来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峰会。峰会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实现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合作筑牢根基的总体目标。在这次峰会上,我们首次全面阐释我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在二十国集团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

2.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要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3.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等。要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我们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坚持要合作而不要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要单赢,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第三篇: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生产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生产力最活跃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

④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⑤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

1、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2、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4、制度和体制区别:1)前者利益关系,后者组织关系;2)前者所有制关系,后者资源配制方式;3)前者稳定,后者及时调整。

5、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产品分配。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

①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经济社会经济两种基本形态:自然、商品。

②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为有用性

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本质属性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

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②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

③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⑤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活劳动创造价值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二)生产率提高->单位值、劳动力值、必要劳时降,相对剩余升

①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两者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内在的价值尺度);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是货币。

③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③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④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2是基本职能。

6,货币流通规律(二)★★

①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

②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③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平均周转次数)

④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三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

7,纸币和信用货币(二)

①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可按汇率兑换,还可充当储蓄手段,但是不能充当储藏手段。纸币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

②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式。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二)

①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流通、支付、储蓄、兑换。

②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③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导致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现象

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引起通货膨胀因素: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对比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就存在并发挥作用。

②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1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二)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市场机制

①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

②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1,市场机制(二)

①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核心是价格机制。

②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12,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二)★★

①自发调节资源配置;②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3,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二)

①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②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

③列宁继承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论,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14,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二)①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②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1)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过程中,价值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包括直接生产工人,科技劳动者,和管理劳动者。

(2)创造精神财富,特别是科技财富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PS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PS

2、商品流通公式W-G-W和资本流通公式G-W-G’的不同:①买卖顺序不同②起点终点不同③流通媒介不同④流通目的不同

1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三)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特征: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1)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①人身自由②一无所有(货币转化成资本决定性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5)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特点)

(7)劳动力的使用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具体劳动的作用是生产新的使用价值和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雇佣劳动制度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①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②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7,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划分依据:在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及其意义(三)★

(1)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价值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2)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①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分配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18,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

(2)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的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3)本身不创造价值,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

19,剩余价值率(三) m’=m/v★★★剥削程度还可以=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m/v,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①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2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三)★★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值。

(1)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2)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劳动力价值为v;而劳动创造v+m

(3)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力和劳动不能混为一谈。

(4)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支付的是工资。

(5)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剥削。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劳动力买卖实质;掩盖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划分;掩盖了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划分。

2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三)★★★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前提),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是以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是全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22,超额剩余价值(三)源泉:工人剩余劳动

(1)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2)某个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迫使每个资本家都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到先进企业水平时,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

(3)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23,资本积累(三)--原因:资本家的内在欲望和外在压力。(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和分割的比例。)

(1)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又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24,资本有机构成(三)★★从物质方面考察资本构成,用C和V比例关系表现,反映技术水平。

(1)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2)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物质形态:资本技术构成;价值形态:资本价值构成。

(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而不断改进技术、更新设备,使不变资本增大,可变资本相对缩小,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的后果①V比重小②相对过剩人口形成③资本周转速度减缓

④平均利润率下降。

25,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三)★★实现资本集中的方法:兼并或组成股份公司;集中后果:个别资本迅速扩大

(1)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

①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②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可以采取吞并的形式(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杠杆来实现。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区别在于:

①资本积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会,只改变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②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

③资本集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联系在于:个别资本总额增大有利于积聚。

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

②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

26,▲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08年新增考点)

(1)在资本积累的发展进程中,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社会总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还造成了劳动力供给增加,加强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主要表现在:

①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比重趋于下降,而资产阶级收入比重趋于上升,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②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极为严重,大批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大量存在;

③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时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极不安定。

2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业利润的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①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形式。利润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p’=m/c+v,和有机构成反方向变化。

②利润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

③影响利润率因素:剩余价值率、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原材料价格变动

28,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超额利润。内部竞争也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1)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3)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4)平均利润率水平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利润率反映了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资本的赚钱速度。

①各部门利润率水平,②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29,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前提是:平均利润形成(三)是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1)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随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注:生产成本指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该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真相,因为它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变化,即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支配着生产价格的变动。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4)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家间关系。

30,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职能资本家:产业、商业、农业资本家(三)商业利润实质:雇佣工人所创剩余价值。

(1)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中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

(2)商业资本的职能: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通过购销差价,按照平均利润率的要求,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人的关系。商品资本:直接生产出来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31,借贷资本和利息(三)★★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价格低于生产价格

(1)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2)借贷资本的特征有:

①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

②它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

③它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即G—G’,是最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3)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①利息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和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高低和资本市场供求

(4)利息率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

(5)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6)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银行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剩余价值。

32,股份资本和股息(三)股份资本建立表明:社会资本代替了私人资本

(1)股份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

(2)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方式集资经营的企业,企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

(3)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

(4)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加速资本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5)有利于大资本的统治,并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投机与欺诈,从而深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6)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不是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7)股票价格不等于股票票面金额,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反比。

(8)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股票价格=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率。

33,土地所有权和地租(三)★★★★★地租是由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

(1)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农业资本家交的超过平均利润的收入。

(2)资本主义地租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3)级差地租:农业资本家租种不同等级土地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

①中优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②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

③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原因不同:级差地租:经营垄断;绝对地租:私有垄断)

a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I;

b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Ⅱ。

(4)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①它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②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③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按农产品价值出售。

(5)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①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②因为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作为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③地租体现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34,土地价格(三)

(1)在商品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可以买卖也就有了价格。

(2)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实质)

(3)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①一是地租数量的高低,②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

(4)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土地价格=地租量/银行存款利息率。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35,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三)

(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

(3)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36,垄断和竞争(三)当代垄断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私人垄断的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的结果)

(1)垄断: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

(2)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37,垄断利润(三)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金融资本

(1)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的来源是本国工人、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8,垄断价格(三)形成基础:垄断统治;

(1)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购买和销售时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2)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生产成本+垄断利润。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

(1)国家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生产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的加深,具体表现: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②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③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④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⑤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等。

4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三)国家垄断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占统治地位的资本:金融资本,统治者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形式—参与制;在政治上实现统治形式—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二战后,垄断组织表现为跨行跨部混联企业。

4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三)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①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四)★★★

(1)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原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划分三种资本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单个资本连续循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②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③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3)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43,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资本周转(四)★★

(1)产业资本循环的必要条件:①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

②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2)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循环考察连续性

4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依据、目的、形式都不同)

(1)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划分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分析剥削程度

(2)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在周转方式上是一次性投人生产过程,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周转速度不同;③价值回收方式不同;④实物更新方式不同。

4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四)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价值

(1)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资本价值叫折旧费。

(2)无形损耗: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减少无形损耗的办法:①提高劳动强度②延长劳动时间③提高对机器利用率。

(3)固定资本折旧: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

4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四)

(1)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关系。生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管理。

(2)资本周转次数: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n=U年/u。

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流通时间取决于生产地点离市场远近,交通和市场供求、通讯

47,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四)★★★

①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比率大速慢,流大速快。

48,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四)★★

(1)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到一定数量的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2)加速固定资本周转:加快资本周转的结果: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流动资本增殖程度)

①可以减少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②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

③有利于资本家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3)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取决于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①能节省预付流动资本的数量②使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量增加(增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

③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49,社会总资本运行(四)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替换)和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2)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3)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理论前提)

①第一部类(I)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②第二部类(Ⅱ)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4)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50,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四)

(1)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①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②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

①内涵的: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原生产规模。

②外延的: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场所的手段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

5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四)★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可以引申出:

①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I(c+v+m)=I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②二是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物质条件是追加生产资料和追加消费资料。

①I(c+v+m)>I c+Ⅱc或I(v+m)>Ⅱc。

②Ⅱ(c+v+m)>I(v+m/x)+Ⅱ(v+m/x)或Ⅱ(c+m-m/x)> I(v+m/x)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

①I(v+?v+m/x)=II(c+?c)必须到外部交换才可以实现的是:I?v、I m/x、和II?v

②I(c+v+m)=I(c+?c)+II(c+?c);II(c+v+m)=I(v+?v=m/x)+II(v+?v=m/x)。

(4)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实现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积累的规模相互制约。

(5)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规律: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包含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5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四)

(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2)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3)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产生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要求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产物。它①通过国家收购私人垄断企业而国有化;②通过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③通过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的方式来形成。

(4)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方式主要有:①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②经济计划③财政政策④货币政策⑤社会福利政策

5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四)

(1)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超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它是生产的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

(2)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

(3)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5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质(五)★★统治地位所有制形式决定社会形态性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区别于私有制的是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保障条件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

(4)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

(5)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5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五)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4)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初级阶段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

56,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是股份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五)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5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五)其中的劳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个别劳动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3)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直接原因是旧分工存在、劳动存在差别,劳动是谋生手段。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

②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是因为存在私营经济

③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尺度。

④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58,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

(2)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

(3)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市场调节长处:①调节资源②发挥竞争③优胜劣汰;不足:总量失衡两极分化生态

59,加大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1)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3)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③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 ② 取缔非法收入 ③ 整顿不合理收入 ④ 调节过高收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②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问题,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

6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目前小康特点: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六)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市场是资源配制的方式

①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培育和发展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多选把握)

①经济活动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节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4)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③ 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61,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六)

(1)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

(2)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合。

(3)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

(4)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

62,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六)★★★★★

(1)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2)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3)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①产权清晰②权责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5)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①一是归属清晰谁的东西②二是权责明确谁来管理③三是保护严格,④四是流通顺畅。

(6)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63,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六)

(1)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包括消费品、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3)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64,完善市场体系(六)★★★

(1)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内容:资产出资人制度;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组织管理制度。

(2)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实现流动和配置,形成要素市场。

(3)①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开放②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

③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④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65,规范市场秩序(六)

(1)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

(2)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3)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6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六)★★★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②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③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政府的经济职能(08新增考点)

(1)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①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②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③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2)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政府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混同于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指挥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3)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4、健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①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②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

①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

②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③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制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六)★★★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①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④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主要由①社会保险②社会救济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和⑤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

(3)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6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七)

(1)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生产全球化

(2)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区域性经济合作

(3)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贸易全球化

(4)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金融全球化

(5)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投资全球化

69,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正的负的(七)

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的实质: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

(2)跨国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

(3)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加速了资本跨国家的流动(直接投资)。

70,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七)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

(1)促进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增加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2)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

(3)使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某些商品全球性过剩成为可能;

(4)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投机因素,增大国际经济运行的风险。

7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七)

中国经济已融人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

(1)技术扩散、规模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

(2)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机遇。

(3)同时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挑战)

①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

②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7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七)

(1)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积极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73,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七)

(1)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基础在经济实力,我们增强国力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双赢。

7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七)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成长期,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第四篇:2018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小结:认识的本质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小结:认识的本质

马原中的政经部分作为一个知识理解难点,确实每年出题的热点,知识掌握重在理解,下面为大家带来马原核心考点,一起来看下! 【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首先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同时,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四)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1.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不但具有再现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特征。

2.能动反映的特点:再现客体(摹写性),创造性(以实践为基础)。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第五篇:2017金融考研核心考点解读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7金融考研核心考点解读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中介目标

1、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2、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

根据以上三个标准,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有: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1)银行信贷规模

它是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

就可测性而言,通过对各个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就可以得到该指标。

可控性方面,控制这一指标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信贷管制;另一种是中央银行通过该改变准备金率、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来间接地控制信贷规模。

相关性方面,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银行信贷规模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相类似。

2)货币供应量

可测性,通过对流通中的现金和各银行的存款状况的观察,就可以知道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状况。

可控性,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中央银行有多种手段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相关性,货币对最终目标有着密切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有规律的。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很多,所以指标口径的选择是它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长期利率

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问题:

第一,利率数据虽然很容易获取,但如何从大量利率数据中得出一个代表利率并不容易。

第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别,要通过名义利率得出实际利率就必须知道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但这种预期是很难度量的。

第三,中央银行是通过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来影响长期利率的,这样就会有一个时滞,这也是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

3、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

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数量型的目标,而长期利率是价格型的目标。我们可以同时选用两个数量型的目标作为中介变量,但同时选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目标作为中介变量 第1页共1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很可能就无法实现。

美国的存款担保制度

一、存保险制度的建立与运行:

1、建立:1934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FDIC向投保银行收取保险费,为每个账户提供一定限额的保险,超过下限额的部分视情况而定。

德国1966,加拿大1967,法国1980,英国1982,瑞士1984,意大利1987。

2、运行:

1)日常检查:由存款保险公司选派专门的检查员不定期地对各个投保银行进行检查。

2)对有问题的银行的处理:

A、宣告银行破产:清偿法。

B、购买并承担法:动员一家好的银行与之合并,且承担所有债务,FDIC通常向合并者提供贴息贷款或购买濒于倒闭的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

C、直接协助法:暂时国有化。(购买贷款或提供贷款注资)

3、作用与问题

1)作用:银行倒闭减少

2)问题:道德风险,存款人无监督动力,政府机构的监管也可能失效,从而导致银行过渡冒险。

二、美国80年代的储蓄贷款协会危机和存款保险制度改革:

1、储蓄贷款协会危机的原因:道德风险问题的恶化

1)利率上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道德风险更加严重。

2)竞争加剧:银行从传统业务中获得的收入下降,存款来源下降(被新的金融形势吸收走了),优质贷款客户减少(优质公司直接发行票据,股票,直接金融)

3)保险限额的上升与经纪存款:对银行监督的积极性进一步下降。

4)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使得银行冒险机制会增多。

5)监管的纵容:FDIC姑息纵容濒危银行以避免掏钱,使得一部分健全银行业进入了冒险大军。

1989年,美国通过《金融机构改革、恢复与加强法》,开始彻底清理储蓄贷款协会。

基本模式:成立重组托管公司,接管破产金融机构。该模式运作较为成功,成为世界各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一个典范。但据估计,在未来40年内,美国纳税人大概要为此支付5000亿美元的补救成本。

2、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

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革法》的基本内容:

1)缩小存款保险范围:只有资本充足的银行的经纪存款和养老保险账户才可以享受存款保险。

2)限制“Too big to fail”:只有得到财政部长和董事会2/3以上同意才适用“大则不倒”原则。

3)要求FDIC遇到问题应立即采取行动:资本充足率低于2%则宣告破产。

4)确立以风险为依据的保险费率。

5)要FDIC进行更严格的日常检查。 表外业务:

广义:指所有没有直接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业务。

2页共2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狭义:仅指涉及承诺和或有债权的活动。

表外业务的三种类型:

1)贸易融通业务例如:银行承兑业务商业信用证业务

2)金融保管业务例如:备用信用证业务贷款承诺业务贷款销售业务

3)衍生产品交易例如: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积互换协议等等

1、金融保证业务;

1)备用信用证:是银行为客户开立的保证书。

与商业信用证的区别:

在商业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承担的是第一手的付款责任;而在备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指承担连带付款责任。

2)付款承诺

是指银行向客户做出承诺,保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的条件随时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

信贷额度:在额度限定以内,企业可以随时向银行要求提供贷款。信贷额度一般都是银行与老客户之间的非正式协议。

循环贷款协定:它是一种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在协议期间内只要借款总额不超出规定额度客户可以随借随还、还了再借。

票据发行便利:它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循环融资保证协议,在协议期限内客户如果不能以规定的利率发行商业票据,银行要以贷款的形式来弥补客户筹集资金的不足部分。

3)贷款销售指银行通过直接出售或证券化的方式将贷款转让给第三方。

3页共3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控烟健康教育知识下一篇:科学三上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