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论文

2022-04-18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国内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生态文化是一个新兴文化的制高点,为我校构建生态性大学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笔者通过对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诠释,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出发,对如何开展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

国内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论文 篇1:

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 要: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优秀健康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必须要积极探索新时期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

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探究如何建设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一、相关概念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但对于什么是校园文化,国内外的学者众说纷纭,目前还没能形成一致的认识。

结合相关的研究,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是学校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形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生态文化等综合起来且互相影响而形成的指导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当然,本文所提及的校园文化,特指高校校园文化。

大學生在中学阶段社会化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比较系统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使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大学生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简而言之,大学生社会化要包括政治思想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世界观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知识能力社会化、职业意识社会化、经济社会化和生态观念社会化等内容。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就是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而这正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之一。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教育、感染着学生,对学生政治观、道德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活目标、审美情趣、心理品格等都有重要影响。

2.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对行为的导向功能,即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高等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将大学生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推动大学生为把他们自身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3.发展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目标,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只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给予学生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发展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达到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 增强学生凝聚力的作用。

4.凝聚作用。校园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群体对学校教育目标、行为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使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体目标。在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下,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前途命运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他们感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一切都离不开学校这个集体,所以绝大多数毕业数十年的学子任然保持着对母校的那种特殊感情。

5.同化作用。所谓同化,是指一个人自愿接受他人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的现象。在校园里,强大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少数思想消极者,会有潜移默化的“同化”功能。对外,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交流中,也会被社会同化。校园文化被社会文化同化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三、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框架

1.建设先进的校园德育文化。要加强先进的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道德方面的修养。它主要包括道德修养的好坏、道德品质的优劣、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道德评价的水平等内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其所有素质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宰。只有不断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发展,才能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精神支柱,实现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紧紧围绕德育这个核心,切实把握理论教育对话、社会文化养成、社会实践服务这三个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活动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校园活动不仅体现为校园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对象、活动形式等一系列物的形态,而且它更关注活动的意义、目的等文化形态。高校应以高雅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气质的培养与提升,促进学生能力社会化和职业意识社会化。一是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学术活动和科技发明活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着多元样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各学科交互作用、交叉发展的趋势。二是要努力打造特色社团文化。高校社团文化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

3.建设人性化的校园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影响和熏陶,同时也体现在规范和塑造。从外在的行为规范到内在的习惯养成,从他律的强制约束到自律的自觉追求,校园文化的作用无时不在。大学生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我们应该把严格管理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并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统一起来。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良好的学生管理制度与规章体系,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另一方面,在工作方法上要采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进步成长。

4.建设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種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第一,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二,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5.建设科学系统的校园生态文化。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在作用于校园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能直接反映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表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大学校园应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探究与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让生态文化注入校园人的心灵之中,努力提高大学生生态观念社会化的水平,不断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茜秋,成祖松.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向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 陈洁君.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 段亚玲.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职业技术,2008,(2).

[4] 张懿.试论校园文化建设[J].正德学院学报,2006,(1).

[5] 成祖松.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框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成祖松 张跃华

国内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论文 篇2:

基于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摘 要 生态文化是一个新兴文化的制高点,为我校构建生态性大学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笔者通过对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诠释,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出发,对如何开展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生态性校园文化 农林高校 高等教育

1 生态性校园文化的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但如今早已渗透进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自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后,美国生态伦理学者莱奥波尔德也发表了人类和自然界应当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说法。即在现代文化伦理原则中加入的生态因素,将催生文化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现象。如果要寻找具体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我们就需要考虑社会、自然、人等各方力量交错作用的因素,力求使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样,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就要从自然、社会与人等各种力量交错的背景下去考察,包括校园文化内部之间的生态发展和校园外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校园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就这就是生态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延伸到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着眼于校园文化体系内部之间而言,其包含三个“生态”:其一,指生态教育的实施,恪守“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在生态教育理念引领下,提高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融入社会,加强自身本领,成为综合性的实用型人才;其二,指生态心理的构建,在学校环境的感染下,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日程生活甚至是未来从事的职业;其三,指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如校园环境的生态建设和倡导生态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创造成长成才的土壤。

2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实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我校积极推进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良机。

2.1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

生态性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将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新时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聚在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加强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引导、素质培养拓展、成长成才服务中的育人功能。在生态性校园生态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通过生态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创新力的发展,注重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协同创新,更好地展现当代大学的良好风貌,也更有助于大学生尽快成为一个“社会人”。致力于以生态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2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能促进人际和谐,实现人与人的生态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变得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个课题。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并使之协调运转开来,使学校与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共同发挥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校园内传播民主平等、协同创新、整体优化的生态教育理念,把“生态育人”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文化品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

2.3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能促进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生态

现代大学,都讲究办学特色,唯有特色,才能在中国高校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例如我校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农林类高校,学校就抓住了这一特色,确立了构建生态性创业型的大学目标。而生态性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现阶段的新取向,高校作为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需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股文化动力。在全国上下兴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以生态性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塑造学生,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之一。实践证明,生态性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和彰显学校特色的可行性作为,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3 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生态大学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为特色,以体现时代特征、增强人文底蕴、弘扬生态文明为要求,全力构建以和谐、包容、开放为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体系。根据我校“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本文从精神生态、学生活动生态、学术生态、管理生态的角度,提出了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3.1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生态的塑造

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校园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就像一个个泡菜坛子,不同的汁泡出不同的味,这个味就是每个学校独特的文化印记。反之,要传承生态性大学的精神内涵,必须加强生态性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泛指办学理念、宗旨、传统、学风、教风、校风等软环境,是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无需强制就能发生教育影响。故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以生态化教育为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生态性的学校精神启迪、熏陶、感化、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3.2 注重校园文化中学生活动生态的引导

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引入生态文明的理念,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其熏陶作用和育人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舞台,充分展示自己。比如我校的“红绿主题”文化专题系列,营造厚实的生态性人文环境,树立学习榜样;举办与生态文化相关的讲座,广泛开展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生态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提高综合素质。

3.3 注重校园文化中学术生态的养成

学术是每所大学的生命所在,是“傳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对知识的不懈寻求和探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故校园文化应该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宁静致远、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不仅在教师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在学生中也应提倡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通过一些学术科技竞赛和课题研究,提高学术钻研的兴趣,创造条件并激励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和学术研究。

3.4 注重校园文化中管理生态的构建

生态大学理念下的管理生态,在于体制和队伍的建设。制度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反过来,在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下,又能更好地培育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水平,故生态和谐的管理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满足度并且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畅通不同利益诉求和意愿表达的渠道,提供自由平等的发展机遇;以共同的价值追求,将外在的管理制度内化为自觉行动,促成一个管理高效、运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生态模式,推动制度管理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频.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7):132.

[2]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J].杨岚的文化美学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1b0b70100t019.html

[3] 李庆臻,李易.论生态和谐伦理[J].济南大学学报,2003.13(4):5.

[4] 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

[5]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2).

[6] 于海印,赵娟.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

[7] 于滨,金正一.创建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5).

[8] 李高南,熊柱.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

作者:胡云云 葛德平

国内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论文 篇3: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平台构建论略

摘 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独立学院内涵办学的关键路径。独立学院基于自身现实考量,建平台、做文化、造环境,形成文化创建的有效模式,将是实践新视角的一次有益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 平台构建

风云际会地成就了十余年的独立学院,从勃然兴起到大浪淘沙,规模初具中成就了高等教育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塑造大学文化的品格与品牌,为大学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有形资源与无形支持,这对于处在内涵博弈中的独立学院尤其关键。软实力办学蓝图下独立学院如何打造自身的文化剑谱,实现文化战略、策略与行动的科学对接,笔者拟从构建校园文化发展平台这一视角探讨独立学院文化创建范式。

一、构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平台的现实考量

1.文化功能场域中大学精神意蕴淡薄。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凝结着一所大学的教育哲学。处于文化成长初期的独立学院,许多还在为解决基本发展的“温饱”而担忧,大学良性文化底蕴浅且形式离散。由于难以凝聚为带有内化约束的核心价值取向——大学精神,校园现有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又不足以形成对文化的内在同构和创新支持,文化的脆弱性甚为显现。尽管“民办公扶”的新机制促成了其新型教改模式的大胆尝试,但也为大学校园内同时充斥着官、学、商三种目标、结构、功能不同的文化机制埋下了伏笔。大楼多于大师、效益重于人才、形象大于内涵仍是独立学院的普遍写照。时空境遇下独立学院诸多校园文化元素的汇合、渗透难以归宿为自身独特的文化本质,形成大学精神普照的可靠力量。

2.文化冲突加剧校园价值与行为取向的失谐。独立学院在精神文化冲突方面,文化体系内部缺乏强固的核心价值认同,校园良性文化与非良性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争夺激烈。师生处在对独立学院新机制“不伦不类”的社会质疑声中,容易产生文化的边缘感;制度文化冲突方面,母体干预办学的潜规则,容易离散独立学院制度文化中树立起来的规范意识。投资方“企业式”管理思维有违知识型员工的开发规律,影响着师生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对比海外和国内公办高校的制度文化,教师常有文化“水土不服”和怀旧心理,学生常有教育消费心态,容易对办学民营色彩产生批判;物质与行为文化冲突方面,独立学院“以学养学”的资金瓶颈,“荒地办校”的空间现状,使其反哺于师生的物态文化陶养极为有限。由于精神、制度文化不能有效牵引师生的行为塑造,反映在干群关系、师生关系之间人际交往的心理环境自然难以得到文化润滑,以教风辐射学风所呈现的行为失谐甚至越轨变得在所难免。总之,由文化冲突所激荡起的文化复合生态场域容易导致独立学院师生文化心理上的失落,弱化文化主体感与归属,迷失校园人的文化自信。

3.文化整合尚未创新达成办学战略落地。当前独立学院文化建设总体上存在着与人才培养质量、与管理服务提升、与师生群体需求的不相适应。文化建设的全面性追求与大学文化自身内部层次差异性矛盾,文化建设的全员性参与与行政专断性的不兼容性矛盾,文化建设课堂内外的不和谐性矛盾等成为独立学院办学方略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文化建设困境。由于自身文化整合能力差、建设水平低,导致大学文化整体功能发挥受限。独立学院表面上看来由于制度设计和管理不善所引起的一些问题,有很多实则是缺乏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土壤而引起的大学总体创新能力低下。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不能基于自我评估精细瞄准办学战略,促进办学目标实现下的文化遍地开花。

4.文化自觉缺乏可持续的顶层设计与研究。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的自知、自明、自主。在可持续发展思考中许多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实践素材,但这样的积淀往往零散而琐碎,并非文化研究指向下的自觉实践。更多的是对文化本身存有认识误区,没有充分考虑对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特色文化样式的系统构建和科学论证。文化战略目标内容空泛,缺乏明确表述和基于校园人共同愿景的沟通。本应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文化建设路径,却因过分依赖“权力下放”的自发自为,文化管理较为粗放。独立学院普遍缺乏从战略高度谋划文化、加强文化深层次问题研究的主动性。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平台的功能定位

1.文化战略匹配功能。发展平台的文化战略匹配功能主要是解决独立学院文化创建的价值性问题。一方面形成与校园文化创建中宏观问题、典型问题的战略匹配。立足于平台独立学院能够结合办学背景,主动进行大学文化健康态的评估、诊断与改造。另一方面形成与办学战略的匹配。紧密围绕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育人取向、师生需求和特色文化构建,梳理和凝练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文化自然演化和文化强制演化的相互关照,高度契合办学战略。

2.文化战略设计功能。发展平台的文化战略设计功能主要是解决独立学院文化创建的整体性问题。向内,整合那些潜态的、多元分散的、流于形式的文化元素,进行显性、内涵化、系统化的整体性思考;向外,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布局、步骤和资源配置,全面激励、调动、协调校内外各种力量系统再造校园面貌;向上,提高文化创建的科学指向,促使文化创建走向严密、动态的规范化管理。

3.文化战略培育功能。发展平台的文化战略培育功能主要是解决独立学院文化创建的持续性问题。就是要从文化的广阔域和纵深域不断挖掘那些具有永恒意义的大学教育生活,并对现存不良文化寻求可能的矫正解决,促进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通过校园人长期的不断实践努力形成文化持续优化的一种惯性,不会简单的因某种内部或外部原因而轻易改变。

4.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发展平台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主要是解决独立学院文化创建的独特性问题。基于平台立足全球化视野和独立学院办学的历史现实,增强独立学院文化承新意识。倡导吸收多元文化精粹,支持鼓励大学本土文化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凝炼独立学院大学文化的特质、优势和个性激发组织活力,提升向社会推介文化形象和文化产品的能力。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1.理念观念支撑是平台构建与运行的先导。明确而统一的文化理念是平台开展合作共事的思想基础。独立学院的文化理念主要由大学的基本理念、治学理念和治校理念三部分组成。基本理念诸如大学精神、大学使命;治学理念诸如教育理念、办学宗旨;治校理念诸如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等。在这些众多的文化理念隐含下,又有着趋于近期化和具体化的思想观点,如教师观、学生观、成才观等。因此,建平台首先要注重对分散多元的大学理念观念,进行总结归纳或创新演绎方式的体系梳理。基于文化建设的目的、历史和现状,全面开展文化诊断。通过高层访谈,了解独立学院的优良传统、未来发展需要等,确定文化理念体系梳理框架。其次,明晰文化理念体系的具体内涵。在基层调研和意见征集时,以座谈会、个别交流、专家研讨等多种形式,逐步提炼形成文化理念体系及内涵文字表述。再次,建立文化理念体系的宣传和认同机制,增进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办学文化共识。

2.人才队伍支撑是平台构建与运行的主体。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大学建平台、做文化必然要有人才队伍上的苦心经营。(1)独立学院应着力引进文化管理的专家型领导人才。领导人才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竞争意识,能够把握高等教育全局,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敏感性强,视野宽、懂策划、有创意、善经营、会管理。(2)独立学院应着力培养专业的文化传播人才。强化独立学院宣传工作者文化传播意识,文化推介、包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3)独立学院应着力建设文化创造的多元主体队伍。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最热情的需求者和创造者,其中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创造者,学生是校园文化的终极展现者,管理人员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完善者,校友是校园文化的社会渗透者。(4)独立学院应尊重师生员工的文化主体创造,通过平台的持续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精于文化运作的团结队伍。

3.领导体制支撑是平台构建与运行的统摄。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藉以贯彻进行的实体,是决定平台效能高低的重要变量。独立学院的文化领导体制包括文化领导组织结构、文化领导层次、文化领导跨度以及文化领导的权限和责任。文化领导体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化决策、文化咨询、文化执行、文化监督与信息反馈。独立学院的文化领导体制支撑就是要构造一个确保文化发展平台得以实现的文化驱动系统,统摄点面结合的顶层设计。所谓“面”就是在大范围内保持长期运行的常规工作,比如激励和引导校园师生在文化产品和传播形式上进行创新;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知识结构和国际化视野的文化推介队伍;拓宽文化建设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推动文化建设的资本进入。所谓“点”,就是培育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事件、品牌和人物,以重点投入引发关注,制造和扩大影响,带动“面”的动作和影响。比如制定品牌战略,选择特色最为鲜明,容易为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接受的文化产品加以塑造和传播;比如有计划、有投入地树立一批师生方面的榜样人物,作为校内外关注的文化桥梁性人物,促进校园文化的凝聚与辐射带动。①

4.内容支撑是平台构建与运行的实质。启动文化发展平台的实质性运转。基于独立学院文化的现状评价,构建典雅生动的生态文化、内涵厚重的红色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严谨包容的学术文化是其建设内容的着眼点。作为大学文化,生态文化使校园绿色、低碳、协调、精神激励处处可见。师生员工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陶冶情操、敬而乐业、积极向上,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设生态文化就是要不断塑造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红色文化对于树立科学的“三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建设红色文化就是要弘扬投身革命的拼搏精神;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社稷情怀,又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探寻。建设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学术文化有着璀璨的成果和丰厚的积淀,是大学文化的关键层次。是大学学人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精神、行为与物质层面的外在体现。建设学术文化就是着力培育探求真知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②

5.多元载体支撑是平台构建与运行的手段。文化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传播,并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起到化人的作用。平台中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校内宣传媒介,包括校园广播、电视、校报、校园网、宣传栏、阅报栏以及以网媒为代表的新媒介。印刷媒介容易保存,便于随时随地翻阅。电子媒介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形象生动。新媒介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具有交互性、速度快、广泛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各有优势,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好媒介间的传媒共栖关系,引导其呈现欣欣向荣的良性发展态势。二是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在独立学院边建设、边规划、边使用的空间现状中,要注重规划和建设赋有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设施,满足师生的学习成才需要,营造气息浓郁的空间氛围。三是以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传统节日和典礼仪式等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活动教育引导、辐射凝聚的文化力,不断延续、传播大学文化的“正能量”。

6.政策环境支撑是平台构建与运行的保障。独立学院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政策历史环境。分析研究独立学院的政策环境对于研究、预测其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教育政策领域,独立学院历经依附母体试办、规范办学、过渡办学和自主办学四个阶段,这一轨迹反映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过程。其中两个政策节点:教育部8号文件和26号令,规范了独立学院办学的同时也带来了政策适用性的社会争议。之后国家《教育纲要》的颁布,从中长期给予民办教育规划,带给独立学院“破冰扬帆正逢春”的新期待。各省市相继出台了配套文件,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开展工作专题研讨等,逐步完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在文化政策领域,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以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对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新职能的赋予,使得大学文化建设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教育文化发展规划。当前处在转型期的独立学院充满复杂心态,“马太效应”逐步显现。各种办学具体问题面临新一轮的内涵沉浮。作为政府进一步明晰独立学院的产权和治理结构,尤其是给予资金筹措方面的政策扶持,将对于处在风浪中前行、阵痛中坚守的独立学院无疑是最有力的强心剂。而作为独立学院自身,要基于平台合理设置每个办学阶段的文化管理目标和效益兑现,始终保持文化造势与文化做实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政策,做好研判与决策,如此才能逐步扫清各种障碍,实现内涵办学的长远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立项课题,项目编号:LX2012Y156]

注释:

①严隽琪.文化建设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新华文摘[J],2012(17):108-111

②赵金胜,辛红伟.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诌议,经济师[J],2011(6):124-125

参考文献:

[1] 蔡劲松.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 张东娇.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 甘德安,肖静.独立学院之命运[M].武汉出版社,2012

[4] 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人文社科系 陕西西安 710018)(责编:纪毅)

作者:程璟 赵金胜 赵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西部高校设置安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