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与导师制结合培养工科类本科生

2022-11-15

专业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现形式[1]。其中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工程、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2]。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然而目前应用型工科类本科生的培养亦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生长期呆在学校里, 与社会接触不多, 特别是与企业接触较少, 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3]。学生往往不知道企业的运营模式, 更不知道自己将来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缺乏清楚的认识, 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甚至有些同学认为书本的知识没用, 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

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可以增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 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营模式, 对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明白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均会有所应用,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掌握在校所学的知识。而且与企业接触, 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实践, 能够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 应用型工科类本科生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生应该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可以在企业中胜任工程师的职务, 包括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质检工程师, 或者根据个人情况及企业需求, 作为企业的销售人员或仓储管理人员等等。

应用型工科类本科生在校期间应该加强与企业的接触, 熟悉企业运营模式, 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的放矢,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校企合作模式与导师制相结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

校企合作培养本科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在此提出一种模式进行探索, 工科类本科生入学第一年 (1~2学期) 学完基础课程后, 第3学期进入企业实习, 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分配, 作为技术工人来培养锻炼, 通过企业内班组长的带领培训, 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 同时通过在企业内的这段时间熟悉企业的运营模式, 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不再陌生, 并有所规划。

第4学期学生回到学校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 第4~6学期学生在校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 由于已经对企业有所认识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不再陌生, 学生可以发现所学的专业课将来都有用, 且第3学期在企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理论学习得到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解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做到学以致用。

第7学期学生回到企业, 跟在企业工程师后面作为助理工程师, 学习并了解企业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并熟悉与同事、与工人相处的做人处世哲学, 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作为助理工程师期间, 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生产中得以应用,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欠缺与不足, 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

第8学期, 学生开始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可以在企业里选题, 为企业解决一个小问题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培养本科生模式的实现存在许多困难, 其中学生的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后, 学生的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监督问题均凸现出来。采用导师制是对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有益补充, 导师制是指除班主任、辅导员之外, 给学生配备导师。以往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一个辅导员, 甚至几个班级共用一个辅导员, 1~2个老师要管理上百名学生, 确实捉襟见肘, 力不从心。且不少辅导员、班主任是文科出身, 很难给予学生专业方面的引导, 未来职业的规划。导师制是让专业课老师作为学生的导师, 每位导师负责几名学生。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 由于每位导师负责的学生较少, 可以经常到企业里指导学生, 配合企业里的工程师, 帮助学生解决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与学生保持联系, 并对学生的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导师进入企业指导学生的同时, 对导师自身的工程素质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可谓一举两得。

导师制已从2006年起在本校机械学院实施, 参与导师制学生117名, 根据本校机械学院的师生比, 每个导师负责4~8名学生, 实施导师制后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32人报考研究生, 其中14人被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 占考研总数的43.8%。同时, 18人次在省级以上创新实践竞赛中获奖[4]。且学生有了倾诉对象, 在学生和生活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找导师。导师制在本校的实施反映较好。

3 校企合作培养本科生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培养本科生好处很多, 且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不少阻力, 尤其是不少企业不愿意接受本科生进厂实习, 由于学生进厂给企业带来的管理负担较重, 企业往往不愿参与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比如给予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减税或其他一些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方面可以承诺向企业优先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 (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 。

4 结语

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加强学生对企业运营模式的认识, 熟悉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 并了解自己工作后扮演的角色, 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导师制是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方式的有益补充, 有利于解决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管理问题。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的推行任重而道远,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顺利实现。

摘要:目前应用型工科类本科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 对所学专业的工程背景认识不足。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能够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导师制是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的有益补充, 有助于解决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安全、管理问题。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工科类本科生,导师制

参考文献

[1] 盛颂恩.工科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趋势之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5) :53~55.

[2] 汪通悦, 卜云峰, 侯志伟, 等.机械工程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得构建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 2007 (11) :147~149.

[3] 吕建强, 侯志伟, 卜云峰.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内容设计[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2) :310.

[4] 孙权平, 刘远伟, 李建农.教学型本科院校导师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0 (1) :50~5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扬州化工园区水环境风险控制初探下一篇:试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变革——自然资源特许使用之市场化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