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队伍提升科研水平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素质队伍提升科研水平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推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

高素质队伍提升科研水平论文 篇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研究

摘 要: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短效”“低效”问题的关键。其旨归是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前提是进行顶层设计和加强制度建设,具体途径包括:构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及构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是一个常论常新的研究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高校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短效”“低效”等质疑,当务之急是研究如何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各影响因素的整体合力,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

旨归: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各影响因素的合理安排,可以使整体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只有各影响因素形成一种良性、和谐的运行方式,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实效性的目标。从工作实践的角度来讲,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的思想既受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网络信息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往往还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特征。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整体出发,在调动各影响因素积极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其整体协作优势。

各影响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形成合力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各影响因素的有机匹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按其逻辑关系可分为三个板块:“学理基础”和“学科建设”为第一板块,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和“领导管理体制”为第二板块,这是从宏观意义上划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实施体系。指导思想规定了该工作的方向,是全部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根本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该项工作应该选择的教育内容,要想取得工作的实效性,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确立正确、合理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决定了该项工作的资源配置方式,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和支持保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为第三板块,这是从微观意义上划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表现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内容,依托一定的教育环境,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其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以及两者的协同方式及程度直接影响了实效性的高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其有效转化必须依赖教育者、教育对象的共同努力,并受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条件的影响。教育内容是蕴含教育目标的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工具,采用适合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教育环境与大学生之间存在渗透和引导的关系,有意识地利用、开发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效果。

2.主导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与工作实效性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均等的。虽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因素之间存在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但这种互相联结的关系之中必然存在着主导因素,它能够通过带动、约束等方式对其他相关因素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主导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与工作实效性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两大因素。教育者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实施者和主导者,这也就决定了其必然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因素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体系就会崩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方法的改革必须以服务内容建设为前提,因为只有教学内容站得住,思政课才站得住,教学才有可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在综合考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时,我们还必须重点关注主导因素的作用。在改进工作和衡量提升工作实效性的对策价值时,首先就要考虑主导因素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

3.促使各影响因素形成合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旨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形成合力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二是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形成合力;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工作与“网下”工作形成合力;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形成合力;五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形成合力;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形成合力;七是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形成合力;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与新媒体手段形成合力。上述合力条件的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提供了实践层面的依托。从这个角度讲,促使各影响要素形成合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旨归。

前提: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的前提包括实施顶层设计和加强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在我国,虽然“顶层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探讨和应用还比较匮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核心就是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规划,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行动重点,其具体组成部分包括“目标与定位”“战略与设计”和“控制与执行”三个部分。其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战略设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的核心。从这个角度来讲,“顶层设计”最重要的是解决一个认识的问题。

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论是重视人才还是强调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人才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我国人才的主体正是大學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培养中占据的是基础性的位置。因此,必须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放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的高度去考量。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要培养出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重要的就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践证明,只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这样的理想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放在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高度去考量。因此,能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影响到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而且更关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途命运。

3.保证和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系统工程,首要的前提就是保证和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要将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与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是做好该项工作的物质保障,也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指导思想的根本措施。虽然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政策和文件中,已经对增加教育投入有了明确规定,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在国家各类政策文件中却鲜有提及。如果缺乏必要的投入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难以企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待遇也很难提高。因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战略设计时,必须首先在高校整体改革规划的框架下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资源分配和资源保障的规划,并将该项工作的需求放在重点优先级上去实施。

4.“顶层设计”需要与“制度建设”相匹配才能有效

凡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设计,不仅要靠提高认识和整体布局,而且要靠制度保障才能确保落实。目前,相当多的高校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发展规划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制定本校的章程、综合改革方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仅仅是在指导思想中将“立德树人”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进行了强调,但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用制度上,没有或很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进行支持和倾斜;在学科建设中,没有或很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专门扶持;在教师职务评聘制度改革中,没有或很少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点进行倾斜。正是因为在涉及人、财、物分配时,缺乏硬性的具体规定,导致已经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偏“软”,也就比较容易发生变化和波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保障”或“保障弱”的情况,为顶层设计方案的有效执行创造条件。

途径:畅通“主渠道”,打通“主阵地”

从宏观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组成的,两者分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长期良性运转下去,不仅需要畅通“主渠道”,打通“主阵地”,而且还要使得两者能够协调互补地发挥作用。

1.构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实效性的根本前提是其科学性,而科学性的获得只能通过不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水平来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高校思政课的沿革可以看出,思政课的发展始终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心。实践证明,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一贯性,在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进行坚持。

构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最重要的是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机制。具体来讲,“教学”可以为“科研”提供鲜活的案例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大学生直接交流的过程中,才能了解到学生最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是什么,并为科研提供依据。而“科研”可以有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拿出理论性、阐释性强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才能真正讲出理论的力量,用科学的理论说服学生。甚至可以说,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实效的好坏。当前,我们更应该鼓励针对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不应当仅仅做针对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因为关于前者的研究更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解决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问题。

2.构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

一是解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合的问题。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当前,尽管很多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如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等,但由于思政课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其宣讲的内容和原理在实践中得不到直接印证,而开展的实践活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也不太相关,因此也就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和信任。虽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分属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必须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否则,就很有可能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两种互不相关的教育形式。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职能部门不同(前者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是公共教学部,而后者则一般是学工部或团委),且相互之间缺乏有意识的沟通与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直接依托高校思政课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这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带有课程性质,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出发,纳入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相应的实施规范和考核方法。其牵头单位可以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校团委以及各学院。为了能够将基于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保障和支持体系。

二是还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和常规化。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不出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往往是重要和敏感的时间节点,或者说是围绕处理和平息某些事件时,这就必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见“事”不见“人”,用集中、运动式的工作方式代替日常对学生的关注。这种工作方式虽然在 “治标”上有一定作用,但却往往会陷入低效率、低水平重复的困境中,如果工作不能做在平时,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常规化,做到关心人、尊重人、教育人,就无法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外,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需要经过思想品德规范内容的内化阶段、思想品德矛盾斗争的冲突阶段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等复杂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要想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就必然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这也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规化和生活化。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项目名称:“‘互联网+’条件下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JDSZ1019)”;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名称:“‘互联网+’条件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7YB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个如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8-110.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5-30.

(作者单位:布超,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邢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布超 邢姝

高素质队伍提升科研水平论文 篇2:

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思考

[摘要]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推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文章介绍了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提出了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对策:拓宽培养思路,构建专业实践能力动态培养规划;健全培养机制,完善专业实践能力制度保障体系;畅通培养渠道,建立专业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机制;改进培养措施,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多元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专业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李建荣(1979- ),男,江苏姜堰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王庭俊(1971- ),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江苏  扬州  225127)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910639,课题主持人:李建荣)、2018年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QGHZW2018087,课题主持人:李建荣)和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专项”2019年度开放课题“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CJRH2019053,课题主持人:李建荣)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从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强大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其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人才培养质量缺乏特色、教师专业实践教学力不从心等问题,其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薄弱这一关键因素,引起了国内众多研究学者的共同关注。2018年,教育部支持地方建设了200所优质高职院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和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而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提升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探索方向。

一、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实践能力是检验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是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在某一行业领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也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实践经验的过程。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2016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明确提出要组织职业院校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师,进行不少于4周的专项培训,重点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等“雙师”素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形成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全面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2.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我国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需要大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和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导致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难以形成无缝对接。要解决学校培养和企业用人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校企共建的技能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专业导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企业工作站等专业实践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3.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梅贻琦曾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可见,教师是导游者,学生是从游者。教师作为导游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此更好地带领学生前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逐步年轻化,他们中多数人的企业背景薄弱,缺乏实践经验,这必然会影响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得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的位置。高职教育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过硬、岗位迁移能力较强的技术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教师队伍。高职教育迎来了新一轮市场洗牌,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也为新时代高职教育有效响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

二、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提升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现实困境

强化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也是加速高职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1.培养思路有待完善,缺乏系统的设计规划。在职前培养阶段,不管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师还是其他专业教师,培养课程仍以学科课程为主,侧重理论培养环节而弱化实践培养环节,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教师不符合当今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职后培训阶段,目前高职教师在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方面,除了完成实践教学、竞赛指导、科研项目等之外,还参与各类国培、省培、高级访问研修等项目培训,这些项目培训大部分安排在综合性大学或者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由于培训方案在编排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培训内容以理论知识培训为主,企业参与培训不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无法保证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2.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青年教师的大量引进为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教师队伍中新入职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企业实践经历,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疲于应对各类考核,仅靠学校的有限资源用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般般皆会、样样不精”的尴尬局面。另外,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是一项动态且长期的工程,但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机制尚未健全,导致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工作进展缓慢。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主要以教育教学、竞赛指导等职业活动为主体。教师培训除了参加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主办的培训项目之外,还需要参加企业实践。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2017年江苏省发布《高职院校教师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办法(试行)》,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但由于缺少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等各个层面的支持,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培养渠道不够顺畅,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教师来自本科院校,专业实践能力普遍存在先天不足,“导师制”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对新入职教师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导师的选聘,一般选择具有高级职称、专业相关的教师,针对青年教师的上岗制订培养计划,在教学教案设计、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和技能竞赛指导等方面进行指导,解决其在教学实训中的一些疑惑和困难。但由于缺少企业导师的参与指导,使得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瓶颈难以有效突破。另外,百万扩招带来了生源结构的变化,对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教师除了要完成课堂教学、实训以及技能竞赛指导等任务外,还需要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训练,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完成规定的考核任务。但是,由于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和监管保障制度,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大多是在生产现场考察、观摩上岗操作和演练,能够进行企业产品开发或技术改造的只有少数,企业接纳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积极性也不高,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缺乏系统的组织,使得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很难落到实处,出现教师企业实践走过场、形式化现象。

4.评价体系有待改进,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重理论、轻技能”和“重层次、轻类型”的错误思想导向,高职院校教师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方面没有脱离本科院校教师评价的共性特征,过于关注理论教学及教科研成果,对实践教学技能及成效重视不够,没有体现高职教师的职业性、实践性等特点,缺乏高职教师职业特质,很难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现在的评价考核机制已经把教师引导到教学、科研、竞赛指导和项目建设上,忽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由于高职院校针对教师评价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错失”黄金时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对策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前所未有的好时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明确提出,以“四有”标准,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2017年,江苏省启动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已完成高水平骨干专业的遴选。为实现高水平骨干专业人才培养与新一轮产业技术升级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应从构建动态培养规划、完善制度保障體系、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四方面发力,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

1.拓宽培养思路,构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动态培养规划。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教师要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与时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职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科学规划。在招聘教师时,既要考察应聘者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要考核其专业实践能力,确保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需要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除了对其学历或职称进行明确规定和要求外,还应将企业工作经历和科研水平作为引进的必要条件,打造“高技能、高水平、高层次”卓越师资团队。对于具有高等教育学习背景、理论基础扎实的教师,应根据其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发展需求,深化分类培养,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动态培养计划,实施“新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三递进式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实现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长为教师骨干,从而遵循高职教师队伍的成长规律,形成入职、职中、职后“三段贯通”的培养体系。

2.健全培养机制,完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制度保障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第一,建立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激励机制。为发挥企业在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支撑,要鼓励教师投身企业实践,让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通过实施“下(下企业)、访(访问企业工程师)、挂(企业挂职锻炼)”工程,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和实践基地,设立教师企业实践专项津贴,加大教师企业实践经费保障力度,以此调动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找人才、教师找顶岗、学生找工作的三方契合。第二,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实施办法。对于新入职教师,制订新入职教师下企业对口岗位见习的年度计划,严格落实“新教师必须在企业或者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对于中青年教师,可以依托“企业实践培训”“访问工程师”项目,每年进行至少一个月的企业轮岗研修,期间不仅需要完成企业研修任务,还要能够将企业研修中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形成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自然对接。对于骨干教师,需要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并且能够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工艺、解决技术难题等,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3.畅通培养渠道,建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协同培养机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实施“双导师制”,校企双元协同培养,是凝练深化教师原生优势、平衡发展态势的有效举措。第一,在学校导师“传、帮、带”的言传身教中,引导教师树立职业理想。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技巧。结合教师专业基础和个性特点,根据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水平”两个基础方向展开,通过随堂听课、教学研讨、教学竞赛、实训指导等途径,实践“互联网+”时代适应学生需求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在企业导师“引、助、领”的躬亲指导中,高职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实践,在企业导师一对一指导下,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循序开展技术观摩、顶岗实操以及技能训练等实践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企业科技项目研发、生产管理等实际工作。企业实践期间,就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境,主动与导师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完成“企業人”到教育者的角色转化。因此,校企实施“双导师制”,为新形势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4.改进培养措施,形成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多元评价体系。根据高职教师培养特点,制订科学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对于入职1年的教师,为他们营创良好的职业成长环境,积极参加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型培训,掌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对于有3年教学经历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掌握竞赛指导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根据目标考核,完成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对于有5年以上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定期安排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工教结合,将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转入企业实践应用,主动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及时反馈于课堂教学,将企业文化、运作模式、经营理念和岗位需求及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步。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第一,高职院校要主动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以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通过实施“1(工程师证书)+X(新教师和骨干教师获得考评员证书和高级考评员证书、专业带头人承担横向课题或技术开发项目、专利转化1项以上)”考核标准,构建新教师岗位实践、骨干教师高访研修、专业带头人挂职锻炼、领军人物开发项目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运行机制,助推教师成长为能工巧匠、技术专家等。第二,在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优化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教师投身实践教学。科学设置岗位结构和任职条件,完善以专业实践能力取得工作业绩作为教师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另外,引入企业行业参与评价,将企业实践取得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效与职称评审挂钩,通过职称评审合理评价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水平,激发教师追求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专业发展。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形势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快内涵建设、获得特色发展成效的实力保障,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高职教师在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更有利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海峰,石伟平.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7(20):16-20.

[2]夏筱川.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5-17.

[3]巴佳慧.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培养路径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73-76.

[4]杨润贤,李建荣.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9(24):57-61.

[5]陈熔,朱明苑.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1):73-78.

作者:李建荣 王庭俊

高素质队伍提升科研水平论文 篇3:

高校知名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必须注重提升高校知名度。提高高校知名度,能够提高大学招生和就业质量,能够提升高校的文化水平,有效增强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而知名度的形成,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形象、校企之间的合作交往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高校要重视宣传工作,加强校企联系,要注重教师队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和革新,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关键词:高校管理;知名度;软实力;提升;策略

一、前言

高校的实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对于内部而言,就是高校的文化建设,也就是多年来的文化沉淀,对于外部而言,主要是指高校的形象、美誉度以及管理水平等。高校的知名度,是指高校的品牌影响力,它对于高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知名度,是每所高校都非常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研究高校知名度的提升策略。

二、提升高校知名度的必要性

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必须注重提升高校知名度。提高高校知名度,能够提高大学招生和就业质量,能够提升高校的文化水平,有效增强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1. 能够提高大学招生和就业质量

高校数量的增多,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很多学生关心大学的知名度,因此,知名度越高的大学,其生源越优。而知名度高的大学,与其他院校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录取主动权。这样,知名度高的大学就会拥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加上自身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因此,有利于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社会认同感高,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会受到广泛欢迎,这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提升就业质量。

2. 能够提升高校的文化水平

大学文化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灵魂,大学文化对内可以提高高校自身的素质,提高高校的内部竞争力,对外可以从高校形象、高校信誉以及高校的发展空间等方面提高外部竞争力。而知名度的提升,能够有效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繁荣的大学文化又可以推进大学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 有效增强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提高高校知名度,不仅能够带来国家充足的经费保障,而且有利于教学科研人才的储备。充足的财力,是引进与培养优秀人才的坚强后盾。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充足的财力,是引进与培养大师级人才、增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坚强后盾,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知名度的提升,使高校有信心进一步发展自己,不断拓展教育视野,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知名度的提升,也让高校教师对高校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并且以一种正面积极的心态去完成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校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高校知名度的形成,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形象、校企之间的合作交往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可以通过重视宣传工作,加强校企联系,注重教师队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和革新,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等来提升知名度。

1. 重视宣传工作,加强校企联系

高校应明确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向社会宣传自己的办学宗旨、教学理念以及优势学科,展示教育教学方面的优秀成绩,扩大品牌影响力。例如,可以借助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要使文化品牌能够“走出去”,增强对外开展文化沟通的能力,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作为应用型大学,还要重视加强校企联系,与企业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突出展示优秀企业的文化,将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以及道德标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操作要求有机结合,把教学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相融合,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入职业素养教育,让大学生感受职场氛围,接受职业素养的熏陶。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2. 注重教師队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与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紧密联系,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知名度的重要方法。高校要注重营造创新的氛围,从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工作方式出发,有效渗透创新观念,促进教师潜力的发挥。首先,高校要给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高校的发展呈现多样化格局,而教师的工作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支持教师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要将创新意识放在首位,要注意促进基层教师与管理层的交流,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推动教师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最后,高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培养教师的学习精神与探索意识。要让教师从多个层次及方面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开阔人生视野,拓展创新思维。

3. 注重文化传承和革新

大学文化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灵魂,高校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从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高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都应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开发,不能局限在突击性、表面性、短期化与形式化的文化活动上。课程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要充分重视日常教学工作,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工作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即为高校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因此,课程文化建设需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进行研究。在建设大学文化时,单纯依赖于传承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既有的课程文化进行拓展与完善,使得学校价值、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从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推动高校长远发展。

4. 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随着高校的扩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办学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完善。但是,还缺乏良好的校园风气,影响高校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推动高校进步和发展。要注重吸收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校园风气,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高校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重视宣传工作,加强校企联系,注重创新发展规划理念,注重文化传承和革新,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郭丛斌,孙启明.中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中亚洲五校的对比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12).

[2]蒋小军,窦强.高校品牌塑造的公共关系传播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育,2014(09).

[3]詹姆斯·费尔韦瑟,李康.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知名度、学术研究及大学教学的相互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1).

[4]吴移谋,肖建华,谭立志.突出学科特色提高一般大学的知名度[J].医学教育探索,2007(07).

[5]聂西文,陈卓艳.重视篮球文化品牌培育促进提高高校知名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6]曹红梅.精编职教新闻:提升职业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7]张东娇,李桂英.知名度、美誉度、定位度:学校形象的评价指标[J].教育科学,2006(02).

作者:崔志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学生视角的临床护理论文下一篇:大众传播的消费功能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