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论文

2022-04-2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自1995年国内教育学术界提出现代学校制度这一概念以来,现代学校制度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体现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论文 篇1: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文本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因此,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的重要任务,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文本则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本文就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文本做以下探讨。

现代学校制度文本要构建科学的文本体系

笔者通过上网寻查、专题阅读、考察了解等方式,了解学习兄弟学校管理制度发现,目前中小学制度文本体系构建标准不一,真可谓有多少学校,就有多少种制度文本体系。这些制度文本体系各有特点,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学校制度文本体系不够完善,分类不科学,文种选择上、行文上不够严谨与规范;有的制度文本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存在“拿来”就用的现象,学校的自主意识没有得到体现;还有的制度没有层次,没有充分考虑制度落实的范围和制度管理的对象,从而导致缺乏民主性,学校特色体现不明显。

为此,我们取长补短,结合学校实际,以管理制度要符合现代学校校本管理需求为标准,以体现制度的实用性、人文性、民主性、自主性、执行力为基本要求,建立起我校自己的制度文本体系:以《学校章程》为母法,从岗位职责、核心制度、一般制度三方面构成制度文本体系。学校章程主要用于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等核心文化精神,对学校的主要任务、办学目标、运行体制、管理层级、财务活动等重大和基本问题做出全面规定、规范。岗位职责按照国办发[2001]74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中确定的“中小学教职工包括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进行分类,建立了教师岗位职责,如,高级教师、班主任岗位职责;职员岗位职责,如,校长、教务处主任岗位职责等;教学辅助人员岗位职责,如,化学实验、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工勤人员岗位职责,如,食堂管理员、宿舍保洁员岗位职责等总共四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核心制度是管理范围涉及全校,管理对象涉及全体教职工或全体学生,管理措施必须是让全体师生都熟知的,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直接影响的学校重要管理制度,是使用频率高、涉及范围广的制度。一般制度是涉及到个别部门、少数师生、管理范围小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外围制度。核心制度和一般制度从学校“管”“教”“学”三个方面分为学校发展制度、教师发展制度、学生发展制度三类。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文本要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学校制度文本的时代内涵,首先是科学性。我们在起草制度文本时,一方面,努力使制度文本本身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本质特性,符合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客观规律,同时还结合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要求。对于个别确需“移植”的制度文本,则要进行取舍、接纳、扬弃、消化、吸收等一系列“本土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努力使制度文本本身形成一个科学体系。所谓科学的体系,就是用系统论、控制论作指导,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文本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整体,让文本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整体的效能。

2.发展性原则。发展人,是制度的重要目的。学校制度不仅仅是对人的约束和限制,更重要的是满足师生自由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制度文本的构建时,紧密围绕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人文环境,明确提出了把“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作为制度文本的构建宗旨。由于每个师生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一般地说,同一成长时期有其相对稳定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及发展水平,也应考虑到不同成长期的师生有不同的目标追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揭示了人不断追求发展的成长规律。因此我们构建的制度文本就努力拓展开放性、发展性的管理环境,如,在起草学生评价制度时不设高线,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学校是“天高任鸟飞”的乐园;在制订教师专业考核制度时,增加“拓展加分项”,只要是反映教师成长的成果都可加分进行量化评价,让教师感觉到学校“海阔凭鱼跃”。

3.人文性原则。学校制度文本并非只订“清规戒律”,冰冷、无情地束缚人的思维和行为,更应温情、柔性,具有人文性,富有人情味,真实体现以人为本。我们构建的学校管理制度文本,在用人制度上,突出“赛马”比“相马”更重要;在评价制度上,体现鼓励比“诊断”更重要;在分配制度上,突显激励比惩罚更重要。从而达到了用制度文本来激励教师将注意力放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上,激励教师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这一充满智慧的事业之中。

4.规范性原则。制度是一种规则,它的任务在于“确定”。为了便于制度的学习对照、查阅和落实,我们在制度文本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努力使制度文本能在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条例的框架下去运行与体现;另一方面,通过专项培训,明确学校制度文本行文的规范,明确学校制度文本中如条例、章程、规定、守则等文种的写作要求和基本用途,避免制度文本构建的随意性。

现代学校制度文本要体现的价值追求

现代学校制度文本的价值追求是: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优化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学校的自律意识与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教师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效能;确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允许学生个性有差异地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制度文本要体现这一价值追求就必须做到:

1.制度文本的落实能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现代学校制度实质上就是一种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的制度文本,一要努力促进依法实施自主管理的良好管理机制的形成。如,学校通过制定《学校章程》《理事会章程》等多个制度文本,明确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内部管理改革方案,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学术指导委员会职责,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要从制度层面推动现代学校文化的形成。如,用制度文本积极打造精神文化,让教师幸福地工作;用制度文本打造学习文化,让教师有效地工作;用制度文本打造合作文化,让教师和谐地工作。三要形成一整套促进学校健康运行的体系。如,在制定的学校发展章程、理事会章程、学校发展规划等文本中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制度文本中明确依法治校策略;在制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学生学分管理制度等文本中确立课程改革方向;在制定“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学术

委员会章程等制度文本中明确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在制定内部管理改革方案、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等制度文本中明确评价体系导向。四要突显提高执行效率。如,我校在构建制度文本时努力突显“四有”,即“有格”:学校在行政、教育、教师、学生、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文本细化、优化,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有章可依;“有序”:制订文本充分体现“决策——执行——反馈”的管理运行系统;“有情”:管理制度有条框,且充满人本的温情,使刚性的制度约束与柔性的人文关怀和谐统一;“有效”:制度文本的落实能督促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创品牌,提高管理效益。

2.制度文本的落实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速,学校的民主化越来越成为学校生活中的核心内容,这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公开性和民主性,参与性和透明性,这是现代学校制度文本构建的题中之义。制度文本要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如,制度文本中要明确领导决策程序、议事规则等,用制度文本保障“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监督保障、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形成。在制度文本的建设过程中要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保证职工的参与权,特别是核心制度的形成,如,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制度文本,都必须通过科学、合理、合法的民主程序来构建,以充分保证教职工的“话语权”。

3.制度文本的落实能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教育的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单一封闭的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多规格的能够参与世界交流的人才,所以现代学校制度必须架构在大的环境基础上。现代学校的特征是家庭、学校、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现代学校制度文本应是学校、社会、家庭良性互动的制度。一方面,要按照开放系统的组织结构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文本,注重协调好学校与政府、社区、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与共享方面体现出开放性,使制度文本促进形成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制度文本,如,家访制度、校访制度等,形成家校之间良性的互动;要建立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制度文本,如,理事会制度,警校共建、社区共建、企校共建等制度,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以文本制度创新家庭、学校、政府互动,创建互动模式,使家庭、学校、政府在学生的教育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金昌金川公司总校第一高级中学广东中山市实验小学)

作者:刘喜全 吴海飞

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论文 篇2: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探索

自1995年国内教育学术界提出现代学校制度这一概念以来,现代学校制度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体现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前者可以从当下几个正在推进的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和实验学校“窥豹一斑”,后者可从2004年,教育部发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探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号召得到确证。可以说,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指标,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改革发展的成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国际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学校改革运动中,提出了校本管理的思想,提倡政府把权力下放到学校,进行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学校自主发展。这场改革是教育管理从“外控形态”到“内控形态”的转变,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管理权和重心的下移,把学校作为决策的主体,运用分权、授权、协作和重心下移等形式构筑学校与外部及学校内部的新型关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权力下放实现学校自主管理和共同决策,提高学校效能。

20世纪末,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许多国家,都呈现出教育权力和责任向学校层面转移的趋势。如,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校本管理”及英国的学校地方管理以法国的教育共同体,都属于学校层面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扩大学校自主权、提高学校效能,这些都被认为是国际现代学校制度的前身。

2.国内背景

(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发源于方方面面的需求

首先,现代学校制度的提出缘于宏观社会背景的促动,具体包括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导致的社会对教育期待的改变、伴随科技发展而来的命题或挑战。如果说20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它的生产设备,而21世纪的机构(无论是工商还是非工商机构)最宝贵的财富,按照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话说,将是它的“知识劳动者以及他们的生产能力”。

其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也是国家教育政策逐步完善的结果。十七大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成为千万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与之相应,教育部2003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下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两个文件,对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后,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实践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自1985年以来实施的校长负责制,其历史贡献毋庸置疑,但是2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教育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已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以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来看,校长负责制“不尽完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具体表现在学校仍处于外控的管理模式之下,“英雄校长观”被不断地强化,学校民主管理机制远未健全以及学校的“两个负责”严重失衡等。

(2)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也受到教育改革的促动

一方面,时下方兴未艾并正在向纵深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2001年颁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管理保障。第一,需要领导观念的切实转变,包括对“课程”的认识、课程编制权的运用、课改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课改效果的质量观问题等;第二,学校微观管理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控,包括制度规定、考核政策、奖励政策等,都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之中,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题中之意和具体呈现。

2003年7月8日和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上海召开了“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研讨会”,指出从2003年秋季开始,要进行“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实验。这样,以2003年9月教育部启动的专项试验———“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标志,教育部开始在部分省市建立了试验区和试验校,具体进行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实验探索。当前,该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正在扎实有效地实施中。

另一方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将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的必然要求。教育部2004年下发的我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第九部分“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中第34条明确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具体表述为:“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中小学要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管理与监督的制度。职业学校可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理(董)事会制度,积极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遵循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建设‘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这是国家级政策文件首次对现代学校制度概念的认定。然而,何谓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指向哪里,现代学校制度关涉的领域有多大,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策略有哪些,评价标准怎样建立等,这一系列关涉现代学校制度概念、目的、范畴、策略、评估等核心问题,今天依然是摆在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由于现代学校制度还是一个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概念,所以至今还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不断厘清的概念。因此,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现在也是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众说纷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提出了各有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内涵的界定。一般认为,现代学校制度这一论题关涉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等基本概念。

1.现代的含义

现代,指的是工业社会基本形成以后的人类社会发展时代。“一般来说,‘现代’一词本身就具有作为时间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双重含义”。作为时间尺度的现代泛指从中世纪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或称时程;作为价值尺度的现代则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

2.学校制度

学校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也有人把“场所”更换为“社会组织”。现代学校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第四时代及以后各发展时代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

一般认为,制度是用来协调、规范人类言论、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律规章、组织机构的总称,是规范化了的秩序。《周易》中的第六十卦《节卦》彖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象曰:“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是指约束、激励或协调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的行为规则、规范或稳定的习俗与意识形态。制度包含了未成文的但对人们有约束力的风俗习惯、成文的规则、组织机构、治理结构等。在本文中,制度特指用来指导和约束个人或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或人与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规则。诚然,制度是为系统服务的。现代教育制度是现代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它讨论的是教育的结构系统方面的问题。教育与制度不但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系统,而且还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结构系统。

学校制度又称学校教育制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校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方面的规则,简称“学制”。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广义的“学校制度”,指的是为了指导和约束学校的行为和与学校有关的组织、机构、人员等的行为而制定的教育法律、规章等成文的规则体系,以及学校、学校所在的社区、组织、人员认可了的与学校有关的习惯、道德标准、风俗等未成文的规则体系。广义的“学校制度”包含了狭义的“学校制度”。

3.现代学校制度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有代表性的定义,如,现代学校制度是以学校法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学校依法自主经营为核心,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政府专注于制度建设和公平保障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学校依法自主管理,指导和约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现代学校制度是现代学校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教育管理专家经营为表征,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具有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校本管理模式。

2004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将“现代学校制度”做如下界定: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这一表述吸取了各家观点之长,是对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所做的理论上的升华。

三、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理论求索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指向以及研究基本范畴,是我们在理论求索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目标指向

(1)要想比较系统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就应当把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文化制度作为三大重点,通过重点建设逐步地带动系统建设。这三大研究重点是现代学校制度大体系的“三条腿”,缺一不可。

现代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像牵牛鼻子的一条绳,决定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其中的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评价制度,更是重中之重。但现代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建立,必须基于现代学校文化,在现代教育价值观、现代课程观、现代教学观的基础上,在素质教育的文化理念指导下,才能建立起现代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同时,只有建立起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广大教职工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学校管理,大家都从制度层面考虑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建立起发展性评价制度并实实在在地实施。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只有深刻体悟现代学校文化,然后根据学校的情况,把它变成制度文本,并用各种方式,让它融入到全体教职工的血液里去,这样,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才有很好的基础,才有可能形成好的机制。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民主管理制度,搭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再进行现代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建设,才会有一个很好的“根”。

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要通过学校治理结构的调整来解放教育生产力。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出现代学校文化,以现代学校文化为基础。

(2)建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带有鲜明的目的指向性和核心价值取向。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现行的学校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制度,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为尽可能多的社会大众提供充分的、平等的、成本较低的、优质的教育服务创造平等的、最终指向育人的学校管理制度。然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其目的在于促进和保障发展主体的健康运行与持续发展。以学校组织机制为主要内容,适应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以学校组织作为发展主体,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其目的无非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有利于学校组织的学校自组织机制。

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目的不仅是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是教育目标的回归。现代学校制度要尊重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并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努力实现效率与主体价值追求的协调平衡。

2.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范畴

2004年7月30日,由中央教科所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同召集,在北京召开了由20余人参加的“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型研讨会,与会专家通过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特征及辨别标准,大体上搭建了现代学校制度的范畴框架。

(1)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特征是:淡化行政管理的控制,坚决拒绝附属化;坚守学校公共性,防止市场化;考虑不同学校的多种需求,定位多元化;学校自主权应受到严格意义的法律保护,让学校制度建设走向法制化。

(2)现代学校的辨别标准:专业化教育研究在经历了群众教育科研、学校教育科研两个阶段后,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进入了校本研究的新阶段。

在近年的校本研究实践中,形成了“课例研究(教例研究)”“集体叙事(我们一起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行动计划”三类研究范例,基本理念是“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形成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品质,即“有效地揭示问题”“恰当地处理素材”“提供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扎根于基层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土壤中的研究。研究的主体不是学校之外的专家学者,而是整天生活和“浸染”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的教师“自己”,他们经历着、体验着、感受着教育教学,真实而自然的“现场”和“情境”成为他们研究经历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在现场中他们的态度、体验、感受和判断,又左右着、支配着、浸透着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教育大发展的世纪,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从理论上澄清对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些模糊甚至是偏执、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解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没有具体可辨的抓手的问题,是现实和迫切的。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张福生

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论文 篇3: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现代学校制度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就像现代化这个概念是指社会发展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形态)一样,它也是指学校制度发展的现实过程及其特定内涵。因此, 现在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而公认的定义,只能在探索过程中逐步清晰而达到共识。就像现代企业制度开始提出时也还只是非常原则的界定, 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实验, 才逐步丰富其内涵, 例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即使这样,今后还会在经济形态的变化过程中不断补充和丰富其新的内涵。可见, 现代学校制度是在现代教育变革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也只有在变革的实践中才能逐步揭示其基本特征, 界定其基本内涵。本文只是就探讨这个问题的某些脉络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以期引起讨论。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提出: 现代学校教育的制度性变革。

学校制度是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的, 也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而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代学校制度问题的提出,也正是现代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的变革在制度层面的反映。只有从现代教育变革的内涵及其在制度层面的含义来理解,才能把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脉络。从现阶段中国教育所经历的变革而言, 一方面是世界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 即从工业社会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 向知识社会的终身学习环境下的学校教育转变; 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教育所特有的个性问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指令主导型的学校教育, 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环境下的学校制度转变。这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既对学校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规定了学校制度变革的基本走向, 因此,分析学校教育的这些变化是探讨现代學校制度建设的前提,具体地说:

1.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学校制度变革。提出现代学校制度问题的初衷与体制转轨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政府与学校关系发生了变化,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以及学校自身的组织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尤其是学校从行政附属机构转变为自主办学的独立实体之后,学校制度问题就显现了出来。因此, 体制转轨应该是探讨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视角。

2.教育体系的转变影响学校制度的变革。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正在向终身教育转变, 终身教育也正在从一种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转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这种转变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学校将不再是人们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唯一场所,学校也不再只对学龄段的人群开放,而会变成人们终身学习的机构。因此, 那种象牙塔式的、封闭的学校制度不再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需要,社会的进步呼唤着新的学校制度, 即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3.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要求学校制度的变革。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从工业社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向知识社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转变。当然, 学历仍然是衡量人才科学文化水准的重要依据, 但知识更新和社会变化速度的加快, 使人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按照世界劳工组织的报告, 在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职业能力中, 学校只在培养这些能力的某些部分发挥主要作用, 而工作场所以及社会其他机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教育和培训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迅速增长。在美国, 每年培训经费相当于高等教育的经费。教育不再满足于为社会输送以学历为唯一标志的标准化人才, 而是着眼于以能力为本的个性化人才。这样, 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以大批量、标准化的人才生产为特征的学校制度势必要为建立在知识社会基础上的以社会化、个性化的人才生产为特征的学校制度所代替。

4.信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必然引发学校制度的深刻变革。前面第二、第三个视角都同技术变革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不仅涉及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它还会涉及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乃至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学过程,即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因此,由此而引起的学校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是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的。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学校制度面临着自它从工业社会产生以来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从现实的角度说, 一方面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高的期望和并不相称的支持之间的矛盾, 使得学校越来越成为社会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学校为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引起许多制度失范的现象。学校制度建设迫切需要回答教育转型进程中提出的现实问题。从未来的角度看, 学校确实处于传统与创新的十字路口, 正如OECD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2001年教育政策分析报告》所指出的:“当学校由于落后和变化缓慢而继续受到批评时—像极端的科层 ——化以及教师总是支持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指责——某些 —惯性的东西也非常轻易地存在于学校系统的本质中。”

因此, 变革的压力是现实的, 我们讨论现代学校制度就是回应这种压力的实际行动。而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学校制度仍将是未来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去学校运动”、“学校消亡论”等思潮和主张是不能接受的, 正如O ECD 鹿特丹会议主席Yiva Johansson 所说:“总体上看,学校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许多方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机构。它们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是不可缺少的。在我们的国家进一步从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向今天或明天的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它们体现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投资。但是,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它们又必须具有新的活力和动力。”既充分肯定学校教育制度在未来教育体系中的主干地位, 又清醒地认识到原有学校制度面临的变革的压力,这是研讨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二、学校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面向社会的独立自主的办学实体。

这是从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角度提出的学校制度问题。明确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前提, 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才能确定学校的机构性质和法律地位, 而只有明确了学校的法律地位,才谈得上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在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上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区分学校与政府的性质, 学校并不是政府附属的行政机构,而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学机构,因而学校应该是自主办学的实体,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另一个是区分学校与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上的不同作用,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而政府是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者和监管者;政府既可以通过建立公办学校提供教育服务,也可以通过付费购买、委托代理等形式实现目的,私立(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同样都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按照政府与学校关系的这种基本判断,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组织和管理设计上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 学校的法律地位。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是确认学校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地位, 也就是学校应该是一个独立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办学实体,一方面它作为学术机构,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利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它作为教育服务机构,履行其公共服务的职责并享有实施这种职责所必需的权利。这种独立自主的地位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需要由法律规定和保证,而不是由政府的行政命令所决定。因为只有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才具有公正性和稳定性, 而如果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及其权利和义务仅由行政单方面决定,就既缺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机制,也缺少制定或改变规则的法定程序,也就难以保证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学校地位的公正性与稳定性。因为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政府处于强势地位,而学校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用行政机制和程序去确定双方关系或学校权责的话,就很难通过平等的对话和协商形成,而且这种关系也很容易由政府单方面改变。因此,通过法律程序确立学校的法律地位, 明确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即学校与政府各自的权利与责任以及处理相互关系的法律程序,是确保学校独立自主办学,从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前提。在讨论学校法律地位的问题时,关于学校法人地位是一个有待结合中国实际探索解决的问题。因为学校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在不同国家情况是不同的。日本近几年刚进行大学法人化的改革,目的是为了给大学以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力,也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中小学仍未明确其法人资格。可见,学校法人资格和地位是探讨现代学校制度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第二, 学校类型。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既有属于公共组织的学校, 也有属于私人组织的学校, 它们同政府的关系以及内部治理制度是有所区别的。在我国教育供求的现实条件下, 政府只能按其财力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服务, 要扩大市场准入程度, 发展民办教育; 同时要退出选择性、竞争性的教育服务领域,让民间力量提供或政府和民间共同提供, 这样,就必然会存在多种学校类型。按照公共管理理论, 区别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 主要依据举办者、资金来源、控制形式这几个因素。那么, 我国现在的学校类型, 至少可以分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合作举办的混合学校。而按照学校产权和收入分配方式区分, 又可以分为营利性学校、非营利性学校、有合理回报的非营利性学校。把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 我国学校的分类大体有: 营利性学校、非营利的公益性(公办)学校、非营利的公益性(民办)学校、有合理回报的非营利公益性(民办)学校、有合理回报的混合性学校。实现这样的制度选择,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就不仅有管理权范围内的关系, 还有所有权范围内的关系,而所有权也不仅有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分, 还有公办学校与合作举办的混合性学校之分。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学校,产权和管理如何设计与安排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新问题, 一方面它们都是独立的自主办学的实体,都应该依法自主办学; 另一方面由于办学主体不同,其产权关系、同政府的关系包括政府的管理内容和方式都有所区别,需要加以具体设计,并纳入法律框架。

第三,政府管理。在多种类型学校制度的条件下,政府对学校的管理需要区分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作为所有者, 政府应该思考如何实施对国有校产的监管,其有效的组织形式与制度框架有待探索和实验。而作为管理者, 政府对所有学校包括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应该一视同仁,不应有亲疏之分;在经费拨款上,在保证公办学校经费的同时,也可按项目或学位给民办学校适当拨款;在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管上,由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同, 政府管理與监管的内容和方式应有所不同。但即使是对公办学校, 政府既可以通过直接拨款实行行政管理, 也可以用委托代理的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包括委托教育管理公司实行管理); 对民办学校也可通过购买服务进行监管。至于美国在少数地区推行的“教育券”,则更打破公私界限,推动公私竞争,政府管理也必然要有新的变化。

在讨论政府管理问题时,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判定是一个基本问题。政府主要保证教育服务中的公共产品部分,而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则可以由市场提供或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但不管通过哪类组织、采取何种形式,教育服务的完全市场化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行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服务中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部分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另一方面服务市场普遍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政府的介入和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 学校经营。学校有没有经营的问题, 这一方面同教育的产业属性相关, 如果承认教育的产业属性,学校当然就有经营问题; 同时它又与学校管理的效率机制相关,因为提高管理效率需要有效经营。而经营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在学校管理中引入“成本— ——效益”、“投入——产出”的机制, 现在许多学校在招生 —和就业中应用的市场拓展手段,在学校发展中用的“品牌”战略,在选择性教育中用的收费办法以及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的绩效制度、后勤企业化经营等做法, 实际 上都带有学校经营的性质,问题在于:是把这些经营手 段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战略? 还是作为学校管理的一 种手段(同时把它限制在特定的范围, 服务于学校教 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我认为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三、学校内部治理制度: 利益主体 和谐协调与自我制衡的治理机制。

在学校组织制度即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明确后, 学 校内部治理制度就成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问题。如 果说在学校与政府关系的制度层面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是确保学校办学自主权, 即学校自主性问题, 那么, 在学校内部治理制度建设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则是处 理学校所有者(决策层)、管理者(管理层)、教学者 (操作层)、学习者之间的关系, 其核心是保证管理者 的自主管理权, 教学者的自主教学权, 学习者的自主 学习权。这样, 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涉及:

决策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现行的校长负责制的管 理体制实际上是决策与管理合二为一的体制,需要在具 体实施中补充决策机构和相应的机制, 可以有两种做 法:一是建立相应的决策机构,吸收校内外相关的利益 代表参加,重大问题由决策机构议决,需要由决策程序 作保证;二是学校规模较小的,不必建立决策机构,可 以通过建立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和制度,保证决策的民 主化和科学化,而不是个人说了算,既做到重大问题决 策的公开透明,又便于民主监督。这是学校制度建设中 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因为学校的自主权首 先体现为校长管理的自主权。但是,这种自主管理的权 力需要有决策和管理的制度化的程序与机构作保证, 如果把校长负责制理解为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在学校办 学自主权扩大之后,权力过于集中在个人手中,就会产 生集权制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处理好决策与管理的关 系正是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实施有效制约的制度性保证。

管理者与教学者的关系: 这里的关键在于处理校 长的管理自主权与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关系。学校工 作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和科研, 而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是 教师,因此,如何确定教师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 作用,如何确保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自主性,是学校 治理结构中的关键性问题。从宏观方面说,要解决教育 法规如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如何保障学术自由的 法律和政策环境,如何建立健全的教师资格制度,如何 实施保证教师有一定自由度的课程政策等问题;从学校治理方面说,要在组织架构和制度程序上体现“行政 力量—— —学术力量——市场力量”的相互协调和制衡 — 的机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教师或教师代表要参与决 策和管理机构,行使相应的权利;教学和学术领域的问 题,不能完全用行政决策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处理,而要由教学人员自主地决定和实施。总之,在学校治理和学校运行过程中,要避免过分行政化的偏向,使教学和学术活动真正成为学校活动的中心, 并通过教学和学术的创新过程,使行政力量与学术力量实现互动和制衡。

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系: 在传统的科层制的学校制度中, 行政力量相对于学校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相对于学生也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它的优点是便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人才,可能会节约管理和运行成本; 而其弊病是限制学生的主动性, 阻碍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在现代学校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中, 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将会发生变化,他们将成为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他们的愿望和利益将成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出发点,在治理制度安排中, 应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更多的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四、学校的社会参与制度: 开放的社会学习中心。

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改变是探讨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动因,而学校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不再是原先通过政府的计划和指令建立联系的间接关系,而是学校直接面向社会、或者通过市场直接建立联系,这样势必要求建立健全与社会直接联系、沟通的人才培养、社会参与等相关的制度;另一方面是世界范围正在经历从单一的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 学校教育正在成为终身学习系统的一部分,学校的功能、服务对象、教学形式乃至组织和管理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学校教育的制度性变革就成为国际教育界共同的课题。

学校与社会关系变革的广度和深度现在还很难确切地认定,因为终身学习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给未来教育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就现阶段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而言,我认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家庭—社区— —— ——学校: 合作和参与式的组织架构。要改变以学校为轴心的组织架构, 建立一种家庭、社区、学校之间平等参与、协调制衡的关系。社区既是学生校外学习的环境资源, 要建设学习型社区,为学生营造适于学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建设校外学习基地, 社会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向学生开放, 建设社区学习室等;同时, 社区也是学校管理和建设的参与者, 一方面社区代表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机构, 另一方面社区还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学校工作的讨论, 让学校在社区成员(纳税人) 的关心、参与和监督下发展。

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比社区更直接,内容也更丰富,要在學校制度设计中给家长的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家长不仅是学校教学实施过程的参与者和辅助者, 更应该是学校教学计划制订过程的参与者, 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诸多方面要有更多的发言权, 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这样,在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中, 形成三者协调一致的新的学校制度,为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的保证。

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学校制度: 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机构。首先是学校功能的变化, 它不仅是为一定年龄段的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的教育机构, 更是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多种服务的学习机构,在可能条件下,它还是社会(社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活动中心。其次是服务对象的变化, 它不仅为适龄人口提供文化科学教育, 也要为有各种学习需求的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服务。再次是组织制度的变化, 它不再是一种内部封闭的教育机构, 而是与社会互动并双向参与的开放的社会学习中心, 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有社会(社区)的参与, 学校也参与社会(社区)的建设。

学习型社会中的学校制度: 学习型学校。从长远说, 只有当学校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并且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中心时, 学校才能适应学习型社会对新的学校制度的要求。而这个问题现在还只能提出来共同思考和探索, 有待于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才有可能作出清晰的回答。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制度: “虚拟学校”的制度设计。(略)

从以上粗略的讨论中, 我们可以看到, 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 从狭义的角度讲,主要涉及现存学校的制度和管理领域的变革与革新; 从广义的角度讲, 则涉及未来学校的组织及其制度变迁。

我在这里只是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 其答案则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逐步清晰与完善。

作者:谈 松 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