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中和之美”及其现代意义

2022-09-13

1“中和之美”的内涵

1.1“文质彬彬”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道:“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野”为粗俗, “史”即文过饰非、华而不实。就人格美而言, 缺乏内在的修养肯定会变得“野”, 而文过饰非, 显然会变得矫揉造作, 脱离本质, 自然显得“史”了。在这里说的是君子的外在与内涵之间的关系, 说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有外表的美丽, 还要注重内在品质的修养。但同时, 这也体现了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体现了孔子强调文质的统一。

《论语·宪问》提出“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 其言虽巧却不一定有德行。“《志》有之, ‘言以足志, 文以足言’。不言, 谁知其志?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左传》) 这是说:言语用来表达志向, 文采用来帮助语言完成表达。不说话, 谁知道他的志向。文章没有文采, 就不能流传于世。孔子认为, 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一个人的思想及志向, 而如果想要思想志向受到广泛的流传, 还需要文采的帮助。在这里, 言与文的关系, 实际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孔子重视文章内容“尚志”、“尚用”的作用, 也重视文章的表达技巧和形式。他提出“先质而后文”、“文质彬彬”的观点, 就是要求既重视文章所表达的内容, 又要求有一定的文采和完善的表达形式, 达到文与质相统一。这里的“文”与“质”的统一则极大地彰显了孔子的“中和之美”。

1.2“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八佾》, 这是他在评价诗《关雎》时发出的赞语。认为“中和”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关雎》以中正的态度, 平和的情感, 深层的审美愉悦, 健康的心理反应为孔子所推举。中和之美不是消极追求平静与安适, 而是反对耽于享乐, 伤于发泄和盲目用情。可见,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凡事都应当动而不过、动而适度。必须约之以德, 使之平和简淡。温和适中与平和简淡的统一, 就是孔子所提倡的观点———“中和之美”。

1.3“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的艺术审美观也就是坚持追求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始终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一贯传统。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是美善之和, 即美善的统一, 美之极至。对于音乐,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孔子对于音乐自有他独特的欣赏。《韶》、《武》, 两首乐曲, 除了它们本身的旋律之外, 孔子感受了更多东西。“尽善尽美”在本质上仍是“中和之美”。它作为孔子最高的审美理想, 体现功利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一审美理想是孔子对美认识的深化, 体现了美善合一到美善相分的发展, 并且在美善相分中求统一。这为孔子的审美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和之美”的现代意义

在当今世界, 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大大失衡, 而孔子的“中和之美”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导向与莫大的宽慰。人与人的相处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和谐, 人与自然的发展应该相互打磨、相互爱护。中和思想为我们找到了沟通二者的最佳路径, 搭建桥梁的同时让心灵获得舒展和自由。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我们则应该将“中和之美”作为我们处理社交关系的准则。社会人际交往, 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 学会容纳、宽容和忍让。求同存异、处理好竞争和学习的关系, 更好的完善自己。

在人与自身心境的关系上, 要善于运用“中和之美”这一理念, 重视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塑造, 重视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与自我修养, 让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

结束语

孔子作为中国美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的美学思想实在是浩瀚深邃而又妙不可言啊!愧于知识的浅薄, 我只能对孔子的“中和之美”作一个浅层的探讨。“中和之美”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为我们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导向。随着后世的不断学习、研究与发扬, 这一美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摘要: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 孔子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创始人, 其美学思想之博大令人神往。而“中和之美”作为其美学观的核心更是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并具有极大的现代意义。本文仅从“中和之美”的三方面内涵来阐释, 并从中分析“中和之美”这一美学思想所带来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孔子美学思想,中和之美,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2] 叶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时空阐释[D].湘潭大学, 2003.

[3] 瘳蕊.中和之美——论孔子的音乐审美主张[J].黄河之声, 2008, (09) :90-9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施工技术重点分析下一篇:如何提高变电运行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