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观念与创新人才

2022-08-25

第一篇:创新观念与创新人才

创新观念 用活人才 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创新观念 用活人才

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组织部门解放思想浅议

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又是主要做人的工作的特殊部门,在推进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积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努力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用人理念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有什么样的用人理念,用什么样的人,就会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什么样的导向。用准用好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了一面旗帜,明确了一个方向,表明了一种态度。作为担负各级党委选人用人职责的组织部门,必须无私无畏,以促进科学发展为已任,树立用人就是激活生产力的观念,率先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武装头脑,解决好用人理念的问题。一是要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用人的理念。旗帜鲜明地重用坚持科学发展、善于改革创新的干部,重用敢于承担责任、不怕得罪人的干部,重

1 用品行端正、作风优良的干部,重用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重用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干部,不搞平衡照顾、不因人设岗,使那些工作平庸、不思进取,夸夸其谈、精于表面,溜须拍马、拉拉扯扯,搬弄是非、制造矛盾,不愿干事、只想当官的干部没有“仕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二是要坚持重基层、重一线的用人理念。坚持“精兵强将上一线、到一线去选精兵强将”的用人导向,建立在基层培养和选拔干部的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鼓励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优秀干部,真正把那些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和考验,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领导能力,勤政廉洁的基层干部及时选配到领导岗位上。三是要坚持凭实绩不拘一格用人的理念。对于在领导科学发展成绩突出和在科学发展中取得实绩的干部要打破资历,不拘身份,敢于破格提拔。要树立有才不用、用人不当就是失职的律已意识,真正做到凭发展实绩用人,凭德才素质用人,有多大能量,就让其释放多大能量;能做多大事,就给多大施展舞台。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实践检验标准改进工作,健全科学识人用人机制

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

2 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机制体制,但是,不论多么好的制度,多么完备的机制,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一劳永逸,都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认真加以改进。一是要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察考核体系。一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数据和经济指标,一些干部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要根治这些弊病,必须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力加强科学发展的实绩考核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建立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在内容设计上,要紧扣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几个方面,提炼出核心指标。在实绩分析操作方法上,将有关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可以量化的指标,由统计部门归口综合统计分析,提出比较规范的评价意见。将难以量化的有关内容,整合到民意调查中进行,通过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在实绩分析结果运用上,既重统计数据,又重群众评价;既重增长速度,又重发展质量;既重当前成果,又重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既重纵向比较,又适当进行横向比较。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注重速度和质量、当前和长远、显绩和潜绩的辩证统一,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二

3 是要健全引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群众公认的原则、凭正确的政绩选用干部,努力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思路、见政绩、公道正派、群众口碑好的干部选拔上来。注重选拔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老百姓生活富裕,做出了成绩,做出了贡献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真正形成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正确用人导向。三是要健全全方位多视角的立体评价机制。对面向社会的执法监管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部门领导干部,要将有关领导的工作职责向服务对象公开、在新闻媒体上对社会公布,定期针对其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效果等采取走访、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反映,接受社会监督,并根据各方面的反馈作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并将社会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调整交流的重要依据。要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和行风评议等活动,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面向社会开展测评,通过组织有一定规模和有较强代表性的各方面代表对这些单位进行测评,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征求意

4 见,测评结果作为该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的参考。建立干部工作特约观察员制度,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宣传统战等部门单位聘请在职或离退休人员组成特约观察员队伍,分线分片联系相关单位,定期到所联系单位开展观察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掌握干部工作情况,组织部门每季度举行一次座谈会,集中听取观察员了解的情况,观察员也可以根据了解到的重要情况随时向组织部门报告,便于组织部门拓宽视野,实时掌握领导班子运转和干部现实表现动态。四是要与时俱进改进考察工作。要采取更加灵活的考察测评办法,因地制宜,科学运用。如,干部选拔任用中大会推荐环节,有关规定对参加会议人员划分了明确的范围,对规范推荐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时间长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是有些干部了解了这一规则后,在组织部门考察干部前甚至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为达到升迁的目的,不能以工作业绩和优良品质取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就把这些参加会议的人员作为“攻关”的对象,靠说情拉票等非组织活动投机取巧,导致民意失真。因此,要在不违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针对各职位特点,临时从熟悉情况、工作联系比较紧密的人员以及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中随机抽出一定比例的人员参加大会推荐,扩大参加推荐人员数量,增加推荐中个别干部拉票的难度,尽可能地减少民意失

5 真。

三、以人尽其才和人岗相适原则配强班子,充分释放干部队伍活力

配优配强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特长和能力,盘活干部队伍整体活力是组织部门解放思想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一是要科学调整改善班子结构。坚持梯次的年龄结构。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应以45岁左右为主体,50岁左右和40岁以下的各占一部分;乡镇则应以40岁左右为主体,45岁至50岁和30岁左右的各有一些。注意在选拔年轻干部时,防止搞年龄的层层递减,挫伤中老年干部积极性。要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针对各个地方和单位的特点,对有各类专长的人才进行优化组合。地方党政班子中,不仅要有工业、农业、财贸等经济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还要有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政法、宣传等社会发展方面有突出专长的人才;业务部门的领导班子中,要以本部门业务专长方面的干部为主,同时还要搭配行政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能力较强的干部,使领导班子丰富多彩,能解决各种问题。注意多样的经历结构和互补的性格和气质结构。经历不同,往往看问题、处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同,各个方面经历的干部搭配的班子作出的决策会更周全。领导班子特别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来源应该多样化,既要有机关下派的、也要有基层提拔的、

6 企事业单位成长出来的。班子成员的气质、性格差别对整个班子功能有很大的影响,要注意把不同气质和性格的人合理搭配,使之刚柔相济,急缓相成。同时,还应改善性别结构和知识结构。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创业能动性。在加大常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公推、公选等简便方式选人。如地方党政正职或重要部门负责人等个别重要岗位空缺时,可召集一定层次和范围的人员进行公推,对得票前几名的对象进行差额考察确定人选。对某些专业性强的岗位,可设定一定资格条件,组织符合条件的人选进行相关知识测试,择优确定人选。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复杂环境和责任重大的部门去锻炼,实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及时提拔重用。要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对一些重要岗位和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的岗位,选任前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职目标或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简便规范的操作规程,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根据考评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三是要完善交流和轮岗制度增强班子活力。加强地区之间干部的交流。如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沿海与山区、东部与西部之间可结合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干部任职交流或挂职。加大上级部门与地方之间干部任职交流或挂职锻炼。加大党委部门与政府经济部门、一般部门与要害部门、大部门与小单位之间

7 的轮岗。适当推进党政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调任交流。同时,建立干部定期轮岗制度,每个部门内部干部原则上每隔五年轮岗一次,特殊岗位每隔十年必须轮岗。四是要特别注重一把手的选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配一把手。除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外,必须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团结容纳不同类型的班子成员的能力。一把手不一定是业务能手,也不一定是全能型人才,但在用人艺术、管理水平、协调能力方面则必须是行家里手。特别是应该具有“善将将”的帅才素质。

四、以定期考察考核和经常性了解为主要手段加强管理,促进领导班子高效运转

当前,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听取单位领导或干部个人的汇报和干部需要调整时的考察谈话来实现的,在听取单方面汇报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而在个别人选考察中,只是有针对性地了解个别干部的情况,难以反映全面情况。为了全面、准确、真实地掌握干部情况,一是要完善经常性的考察办法。组织部门要定期到单位对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作风、生活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一般每半年考核一次,对每个班子成员分别建立个人考核档案,对一定时期的主要工作成绩、生活现实表现以及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的主要反映进行真实准确记录,并适当方式及时向考核对象反馈,并将考核结

8 果作为以后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完善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方式。要以增强干部的发展能力,提高干部的发展水平为宗旨,切实改变就教育抓教育、就培训抓培训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高校培训模式,让缺乏市场眼光的干部重新“回炉”。与高校联姻,在高校开设干部脱产短期培训班,定期组织经济知识缺乏的干部到高校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现代科技、市场经济、现代服务、现代金融知识水平,提高抓发展的能力。积极探索异地培训模式,与发达地区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干部到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外地经验,用新的眼光审视本地发展,更新发展理念。探索挂职锻炼模式,让缺乏开放眼光的干部异地“熏陶”。三是要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对领导班子的监督重点放在重大问题决策和干部选任工作两个方面,要建立党政领导班子重大决策信息通报制度,凡涉及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一定时限内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并进行有效的监督,严格实行并不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放在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两个方面。要下大力气开展行风评议,聘请行风监督员,长年对干部作风进行监督,开展大规模干部作风集中整训、经济发展环境专项视察等活动,抓反面典型,严

9 格查处那些“吃、拿、卡、要”的干部,严格查处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干部,严格查处那些办事推诿、拖拉、敷衍塞责的干部,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积极推进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等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探索建立加强教育、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为科学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四是要完善领导干部“下”的机制。严格职务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和辞职制度,对经考察完不成任期目标或不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对试用期干部进行认真考察,不符合转正条件的坚决不予正式任职;对任职期间有重大失职失误的,按规定进行辞职。

第二篇:新时期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

高尚的师德对于学生人格有着塑造作用。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特征中。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品格特征。

师德建设对全体教师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劳动的知识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通过师德标兵的评选和学习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典型,对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着良好示范作用。

师德建设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引领作用。教师在每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起了决定性作用。师德建设对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把师德建设提到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幼儿教育又有不同。幼儿教育历来被称为“向下扎根的教育”。这句话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幼儿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所起到的深远作用。根是基础,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才能繁花似锦、才能硕果累累,幼儿教师的事业就是这样一种根的事业,不显赫、不张扬,却扎扎实实,缺之不可。

幼儿园教育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如何为幼儿安排好对他们来说有价值的每一天,这是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也是教育的重要过程。幼儿在园内的生活一日,我们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负责。“孩子的需要是合理的,孩子的需要是要发展的”,“面对孩子的现实,想到孩子的可能;看到孩子的当前,想到孩子的将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依据这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作为教育切入口,让教育建立在孩子成长需要的基础上,与保健结合一同服务于孩子,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今天来了明天还想来的乐园。

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放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式下师德建设特征的基础上,需处理好师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园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她们奉献才智。二是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师德建设又必须放在首位。树立师德楷模,让广大教师学习。三是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四是育人和尊师的关系。我园领导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既对教师严格要求,又重视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当师之务,在于胜利,在于行义”;“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但他具有内在继承性和稳定性。

师德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新时期的师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教师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剧增的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民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新时期教师与孩子是平等的,是孩子们的大姐姐,是朋友、是妈妈,对待孩子,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即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教育的经济功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必须把握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职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幼儿园,孩子还缺乏判断能力,就更需要教师的循循诱导,使他们从好的方面发展。当前,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受到了冲击,导致了理想情操的失落,实利物欲的上升,道德水准的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

“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工作,作为保健教师更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作好各项工作,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家长,教育每一个孩子,对孩子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这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师德建设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

1、注重自我塑造。21世纪的社会将是智能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教师在实践中要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2、实施灵魂塑造。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往往与人文素养、学识深浅相关联。净化幼儿园内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教师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施灵魂塑造要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中,渗透到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渗透到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识开启心扉,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

3、运用制度塑造。机制、制度、法制是对人进行制度塑造的三种主要形式。要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教育。用我们的挚爱关心下一代,用我们的真诚感动下一代,用我们的言行激励下一代,用我们的师德感染下一代。

第三篇:试论企业营销战略发展,调整与营销观念创新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

战略发展 观念创新 体验经济 体验营销 顾客 服务

论文摘要: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与营销观念的创新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影响因素,是保证企业长久、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本文在分析市场战略发展与营销观念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谋划是战略发展与观念创新的前提,理念是根本,管理是保证。 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经营管理问题,必须在目标、资源和市场机会三者之间找到最佳的配合方式,从而赢得有利的市场地位。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会进入一个发展相对缓慢的瓶颈期。前有行业巨头打压,后有后起之秀追赶,正是一个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关键时刻。企业自身情况变了,企业环境变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应该变化。如果固守创业伊始的经营思路,来从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期的经营,企业早晚会进退维谷,陷人困境。

本文深入剖析了体验经济的内涵,比较了体验营销和传统营销,在此基础上为体验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战略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体验经济的内涵

30年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预言: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体验经济下,体验成为了市场营销的客体,即与产品和服务一样,体验也成为用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经济物品。所谓体验,就是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以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

所谓体验经济,就是企业以产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营销环境为背景,创造欢乐气氛,使顾客参与其中,并给消费者留下美好回忆的经济活动;体验经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附加价值,通过理念上的创新与互动式服务营销活动,来满足客人心理上的需求。 体验经济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体验经济以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出发点。企业在提供体验的运行思路、程序和方法时,必须要保证给消费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2)体验经济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定制化服务所产生的体验效应是带给消费者美好的感觉、永久的记忆和值得回味的事物与经历;(3)体验经济以顾客为核心。顾客对企业的经济运行工作参与度越高,说明顾客对企业越信任,企业品牌价值的实现程度就会越高;(4)体验经济使企业的经济运行更加开放、更加健康。体验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提高自身开放度,使其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与监督之下开展经济活动,以保证企业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满足更广阔市场的需求。

二、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

1、体验营销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性和接触性,从根本上离开广告支持这条老路,不参与价格战,从而可以充分保住企业利润。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与传统营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关注的焦点不同。传统营销注重产品和服务本身的特色以及它们给消费者带来的功效,4/1/2013 1 企业通过产品的销售获利,可以称为特色与功效营销。体验营销关注的焦点是顾客的感觉、情感、创造性认知、行为和社会特性等体验,企业通过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有价值的体验获利。体验营销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强调物质需要的同时侧重于突出顾客的精神感受,关注企业给顾客带来值得回忆的体验。

(2)对顾客的认识不同。传统营销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通过理性的过程进行购买决策,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阶段:需求的认知;寻求信息;评价各种产品;选择、购买与消费。如果所有购买过程都依照这一程序,那么一个简单的购买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在大多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没有这么复杂,体验营销者认为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是这两者的综合体。消费者在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作用下进行购买,有时凭借更多的是以往的消费体验,凭借这种体验轻松地完成购物。

(3)顾客在营销中的地位不同。传统营销在营销过程中侧重于产品的分类,侧重于怎样确定产品的特色与功效,侧重于企业在竞争中的营销定位,主要的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制定营销组合。可以说其并非真正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企业营销行为实际上是产品导向的。体验营销实施顾客体验管理,这是真正注重顾客的管理理念,是战略性管理顾客对产品或公司全面体验的过程,强调怎样使顾客产生相应的难忘的积极体验,侧重于为顾客确定体验的主题,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是真正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 (4)顾客接受产品的方式不同。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的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从近年来的消费实践看,消费者参与企业营销活动的程度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厂商的诱导拉动,发展到对产品外观要求个性化;再发展到不再只满足于产品外观的个性化,而是对产品功能提出个性化的要求。消费者越来越希望和企业一起,按照消费者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反应消费者创造新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生活共创型”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产品设计、制造和再加工。通过创造性消费来体现独特的个性,自身价值,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满足感。

2、营销战略的形成

营销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确定目标市场,完成定位、商业模式、角色以及方法和程序。可见,市场是营销战略思考的出发点;营销战略则指导企业采取正确、有效的市场行动。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们强调营销战略的重要性,是为了提高中国企业的战略意识、战略思考和战略创新能力,但决不意味着忽略市场层面、客户层面、消费者层面。好的策略一定要符合效率化、效益化原则,能帮助企业迅速做大做强,赚更多的钱,甚至是更稳定、更持续地赚钱,理论越接近真理,对实践的指导性就越强。为此,营销战略的形成要深人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预见性。预见和远见不完全一样,远见看到未来,预见不但要看到未来,还要预测主动行为所引发的格局变化,充分显示营销战略的主导性,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一个典范。营销战略不仅要合乎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更要合乎消费大趋势,引导消费趋势,甚至改变、影响消费趋势。

(2)应变性。商场如战场,风云多变。好战略同时也必须包括考虑到各种变化的可能以及应变的预案。要特别强调的是,好战略要有破坏力,也就是主动改变格局的结构性破坏能力。

(3)可能性。可能性不完全等同于可行性。可行性是计划实现的理论预算,可能性则强调行为主体的营销战略能力。什么是营销战略能力?营销战略能力是企业资源X企业意志。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误以为“中国不会出兵”,原因在于低估了我们的国家意志。恰恰相4/1/2013 2 反,经营实践中很多中国企业非常容易高估自己。

<4)创造性。营销战略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科特勒博士说:“营销就是一场永不停止的赛跑”。任何物理上的差异化都是靠不住的,特权所形成的差异化也迟早会被相对抹平,唯有创新能力所构建的差异化才能持续不断。

3、营销观念的创新

20世纪的中国企业营销,应该说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道路。改革开放的20年来,西方企业营销理论与方法从引进传播到推广应用,多数企业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进人21世纪后,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的先导。21世纪的中国企业,不能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为满足,而应追求与21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新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特别强调: (1)亲情营销观念。20世纪的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核心是顾客至高无上,把顾客当“上帝”。其实,世界上本没有什么“上帝”,而且_匕帝高高在上使人无法适从。亲情营销观念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

(2)全球营销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实现全球化分工。在这一经济规律的趋动下,各国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产品,许多支柱产业也已成为国际支柱产业,而不是某一国的产品或产业。特别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早已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一种全球营销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

(3)知识营销观念。21世纪知识经济不同于20世纪的工业经济,智力资本将成为第一资本,决定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营销观念也要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观念。知识营销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战中取胜。为此,主要充分捕捉和利用市场信息,开发和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选择和运用现代化营销手册。

(4)绿色营销观念。自本世纪70年代初发表《人类环境宣言》拉开人类环境保护的序幕以来,绿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并席卷全球,将把21世纪变成一个绿色世纪。绿色浪潮的兴起带来绿色需求的迅速增长,推动绿色市场的蓬勃发展。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企业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尽力满足各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4、营销战略发展与观念创新的关系

关于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家已经作过精辟阐述,说“发展”是质变。经济发展是经济质变,企业发展是企业质变。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怎样变的谋略,不是对企业怎样干的谋略。研究企业发展,就是研究企业发展的内容、方向、目标、步骤、措施。不少企业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不是研究怎样变,而是研究怎样干。他们往往抱定原来的经营管理或技术产品框架,只是研究怎样在这些框架内干得更好一点,这样就不会研究出一个好的企业发展战略来。事随境迁,企业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都在迅速地变化,如果研究出来的东西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怎能指望它指导企业发展呢!因此,企业要调整发展战略,重要的是思想的改变、观念的创新。首先是认识到老思路要改变,然后再去寻找改变的方法。

“战略发展”与“观念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 “战略发展”是针对客体而言的,“观念创新”是针对主体而言的。战略发展离不开观念创新,观念创新为的是战略发展。既然二者具有这种内在联系,那么也可以把企业发展战略理解为对企业创新的谋略。因为企业4/1/2013 3 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创新的谋略,所以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全面研究企业创新问题,要是不把企业创新间题作为研究的中心,那么研究结果就不会是一个好的企业市场发展战略。为使两者协调发展要做到精心谋划、理念净化、管理细化。

三、企业营销战略调整的主要策略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顾客在消费时经常会进行理性的选择,但也常常会对感情欢乐产生追求。因此,企业不仅要从顾客理性的角度去开展营销活动,也要考虑消费者情感的需要,注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发掘他们内心的渴望,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式营销已成为营销战中最有力的秘密武器,因此必须调整传统的营销战略,将体验式营销纳入调整的企业营销战略之中。 (1)确立满足需求和增加顾客体验的营销理念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购买力增强,一旦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个人的需求就会上升为心理需求。因此,企业应该努力贴近顾客,体会顾客的心理需求与感受,进行“情感营销”,给顾客的心理需求以满足。在零售商业场所,一些聪明商家正在努力将消费者的购物变成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在旅游行业,探险、露营、峡谷漂流、空中冲浪等娱乐项目倍受青睐,所有这些无疑向人们显现了“体验”的魅力与价值。 (2)使互动概念成为营销策划的核心概念和指导方法

现在,许多企业完全依赖广告和降价来推广产品,致使企业的广告投人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实际上,广告资源却只有20%在起作用,其余80%则因为媒体高度分散而浪费掉了。这一现状令企业非常沮丧,又无可奈何。另一方面,价格战造成的行业性集体自伤更是让企业痛心疾首。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可以通过让顾客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自动贴近产品,成为忠诚客户。不仅要强调企业和客户的互动,更要强调客户与客户的互动。让事实说话,让“美好的感觉”口碑相传。

(3)在促销战略上,创意强化体验的品牌形象

今天,消费市场已进入成熟期阶段,消费者的需求也早已超脱“质”的阶段,而进人较高层次的“品味”水准,品味不是商品,而是概念,所以商品推广重点应为不是卖商品本身,而是卖概念为主的推广策略,即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顾客们就会蜂拥而至,争取购买,拥有、使用这种商品。在产品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且同质化趋势日渐明显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单纯的利益需求不足以打动消费者的心,而能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品味迫求,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因此,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及消费心理,提出征服消费者内心的“品味”概念,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确属时代的必然要求。

最后,实践营销创新还必须注意,要以诚信为本。体验营销必须建立在真实可信的产品功效和特色基础之上。如果片面强调心理体验而抛弃体验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留给消费者的必然是被欺骗的负面体验,危害企业自身形象。此外,注意各种创新要素的整合性。在产品和服务策划、品牌管理、营销沟通的全过程中要保持整合性。主题突出、信息一致的体验才能为消费者所识别、记忆和信赖。

(1)谋划是战略发展与观念创新的前提。企业发展战略像任何战略一样都是谋划的产物。谋划是什么?谋划不是生搬先进理论,不是硬套先进经验,不是照抄上级指示,不是拼凑常规思路,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并提出高明的解决办法。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就是针对企业整体与长期发展的基本问题,寻找并提出高明的解决办法。

高明的解决办法应该是新颖、先进、实际、奇特、简单的解决办法。解决企业整体与长期发展基本间题的办法要新颖,要突破原来的旧框框,否则就不是企业发展战略,就不可能指导企业发展;解决企业整体与长期发展基本问题的办法要先进,提出的发展内容、发展方4/1/2013 4 向、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发展措施都要先进,要争取走在其他企业前面,否则就摆脱不了被动局面;解决企业整体与长期发展基本间题的办法要实际,要有可行性,要经过努力能够做到,否则那套先进的办法就会落空;解决企业整体与长期发展基本间题的办法要奇特,要打破常规,否则就不可能大幅度降低发展成本、提高发展速度;解决企业整体与长期发展基本问题的办法要简单,要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容易传播、容易操作,否则就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谋划靠什么?靠智慧。智慧是对各种资源的灵活利用,是对各种知识的灵活应用,是对各种信息的灵活使用,是对各种变化的灵活反应。企业领导为了研究好企业发展战略,就要发挥自己的智慧,集中集体的智慧,收集员工的智慧,借用外脑的智慧。

(2)理念是战略发展与观念创新的根本。所谓营销理念是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经营者所持有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思维方式。从营销环境的发展变化来看,企业营销理念经历了生产导向、产品导向、营销导向和战略营销导向四个逐步演进与发展的过程,相应的经营理念就是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与社会营销观念和战略营销观念。战略营销最重要的创新就是要求企业真正要从关心自身生产和产品转移到关注消费者和需求的满足,关注如何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从请消费者注意转变到请注意消费者上来。

尽管大多数企业也了解现代市场营销战略的理念,但他们的最终经营目标还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通过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达到顾客满意,提升品牌资产价值。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营销理念变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所寻求的应当是尽可能地使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同样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与企业交换的,或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如果有一天,消费者发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再诱人,一定不会再选择你。因此企业提高消费者价值这就需要对消费者价值细分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营销效果和盈利能力。为了实现关注消费者,企业必须遵循这样一个经营理念:总资源限度内,企业必须在保证其他利益方能接受的情况下,尽力提供一个高水平的消费者满意或让他们获得更大的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够留住顾客,才能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进而提升品牌资产价值。

(3)管理是战略发展与理念创新的保证。管理是营销的基本保证,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让管理出效益。在现有的企业营销管理体系中,我们应以用系统的思考,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被动、惯性运作的现况,以检讨、审查的目光,分析营销管理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营销管控体系是否健全?业务流程是合理、规范、高效?有没有动态的过程管理?管理制度与销售政策是否合理?销售指标管理是否合理?营销费用和预算管理是否正确?经销商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营销培训系统是否真正发挥了“第二生产力”的作用?绩效考核是否能刺激和调动体系的积极性?„„从这些角度去反思营销管理,一定能够发现并锁定关键问题进而得出调整或完善方案、提升系统效率。

总之,战略发展与观念创新的完美搭配是营销成功的关键。做营销的人,必须树立“为理想而战的”信念,在营销的各个要素上准确找到“最优”或“次优”的因素,并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中让它们平衡和互补,从而走出那些“适合”、“领先半步”、“量力而行”等观念误区,以最科学而优秀的营销行为,给企业开拓出真正的差异化道路,建立凸显而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孙在国.体验经济时代营销策略创新思考[J].商业时代,2004,8 [3]彭岚,彭银.体验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策略[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6 [4]张承耀.体验经济的六大特征[J].瞭望,2005,4

09年工商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生:章清磊

4/1/2013

第四篇:创新文化与创新人才――学生感想篇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能力及其成果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虽然从小耳濡目染创新精神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性,但要真正拿出勇气去挑战突破并不容易。就拿我自己来说,并非脑海中没有改革创新的冲动,只是每当这跃动的热情遭遇现实生活的顺畅,我总会下意识地将其隐藏起来。在我的印象中,创新就意味着极大可能的牺牲,如果我是先驱,那么或许会成为最壮烈的那一个;而如果我是先驱的追随者,那么或许我收获的只是百花齐放后的飘零秋叶。无论哪种结果,创新者所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然而,现任CMU教授的张晖学长用他的精彩演讲告诉我们:创新者不败。

创新者不败,因为创新者的收获是其他人无法拥有的。这似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谁都知道失败的尝试可能换来一无所有的惨淡,一个失败的创新者,谈何收获?张晖学长用一幅有趣的漫画解答了这个问题。偌大的白色背景上,只有一个象征方向的路标和四只排成一队的一模一样的狗。学长告诉我们:“除了领头的狗以外,其他三只狗没有任何区别。领头的狗代表创新者,他可以看到路标,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风景,拥有其他人无法获得的财富。而剩下的狗,只能按着前面的步伐,亦步亦趋。这就是创新者与追随者的不同。”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做一个追随者,因为至少会有前辈告诉我们,前方的路怎样,是泥泞还是顺畅。对于创新者而言,却是一切未知,他将看到的风景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无比灰暗的。然而,美好与灰暗都蕴含着希望,因为成功是一种经验,失败更是一种经验。当年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经历了不下千次失败,他却说:“我不是没有收获,因为我又排除了一种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很多人都把失败当成财富,可见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你怎么看待它。“创新者应当比任何人都能够预见到失败,并且在它来临之前做好应付的准备。风险和效益并存,作为先驱者,比拼的就是那份直面挑战的勇气。” 这是张晖学长对创新者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创新之路也许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创新者应有“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的豪气,愈挫愈勇、知难而上,即使最后遭遇到失败的不幸,这当中努力的过程,经历的点滴,都是宝贵的收获,创新者不败。

既然创新需要具备如此的勇气,那么怎样才能造就无畏、坚定的创新精神?有些人觉得这是工作以后的事,而张晖学长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学生教授还是经理;每一个团体,无论大学公司还是政府部门;每一个产业,无论学术研究还是产品开发,创新都是发展之道。”可见大学生走入社会之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张晖学长的方法概括起来却只有五个字:从身边做起。那么简单?就是那么简单!通过与学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后,我更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以前总以为创新很难,安逸于当前生活学习的一帆风顺,中规中矩,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就不敢大胆尝试,当学生那么多年,如果不是“应试派”,也不可能来到北大。但是学长告诉我,踏踏实实的学习与大胆创新并不矛盾,只要在生活中融入一些小小的改变:在课堂上不要只是死板地记住知识,而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深入思考,及时提问;课外多参加研究性课题的学习,主动去发掘问题,自主寻找解决方法;学习之余,也不要总置身于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娱活动、各类名家讲座之外。作为北大的学生,应该时刻记住我们还年轻,不应该让现实生活的一层不变束缚手脚;我们有智慧,应当靠着自己的判断力去选择有益的事物,然后大胆尝试,勇敢创新。

创新者不败,因为终有收获;创新者不败,因为勇者无敌;创新者不败,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从身边做起,这是我从张晖学长的精彩演讲中学到的。从今天起,参加一个从未经历过的活动,沟通一个从未见过的人,品尝一份从未吃过的食品,游览一处从未到过的景点,阅读一本从未看过的书本;从今天起,不拒绝尝试,不拒绝生活中的细微改变,让生活向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出精彩的不同。那么不久以后的将来,才能在其他人都犹豫不决停滞不前时勇敢迈出自己的一大步。

※樊波(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创新,既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个人,公司,社会到处都在谈创新,但是,对于创新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现起来却是一样的困难。张晖教授的讲座,讨论了培养创新人才和文化,揭示了实现创新在微观层面的困难。

创新,作为国家建设的目标,是动员社会资源的口号。但是,具体的实现,必须通过企业或者研究组织来完成。他们是创新的单位,分析他们创新中的问题,了解这些组织的行为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困难之处。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利润,追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他们而言,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现最大利润。面对一个市场,投放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够有最大的利润呢?以顾客为导向,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特别是满足已有目标客户群的需要,往往能够产生最大的收益。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显示着理解、吸引并保持有价值客户的卓越能力。这种能力以对客户深入的认识和卓越的客户服务为基础,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提供超越任何其他公司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要。以客户为导向还表示具备与客户共同变化和发展的敏捷性,及时应对多变的需求、多样的市场以及机遇的出现。公司以客户为导向,提供最好的经验(产品或服务),使他们感到物有所值,并且让他们觉得已做了正确的选择。企业不只是一味地卖产品,相反地,必须提供以顾客为导向的价值。《埃森哲方法:客户导向企业的运营模式与最佳实践》一书中,作者把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流程分为“了解市场与顾客”、“邀请顾客参与产品及服务设计”、“双方互动地进行产品销售”、“邀请顾客参与产品与服务的配送”、“为顾客提供至上的服务”和“有效的客户资讯管理”六个流程。从这六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顾客在经营活动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们的目标客户群的需要就是目前社会中普遍的需要,它们以此为经营活动的中心,其生产活动自然是在大家普遍看好的领域内。这些成功的企业,把目光锁定在已有的客户群身上,把资源都用在满足他们的需要,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那些潜在的顾客,其实也是创新可能满足的人群的需要,不是他们关心的,也就没有动机进行崭新领域的创新。

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创新(一般是科研),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据统计,90%的科研是失败的,而科研成果中只有5%可以商业化。从这个角度上看,技术创新的风险甚高,一旦失败,则颗粒无收,因此,大公司不会把大量的资源用于创新。再看商业模式创新,中小企业成千上万,都在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但是,能够成长为大企业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以失败告终。反过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们又没有动机去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它们的商业模式已经是成功的了。这样,创新成功的凤毛麟角,而成功的企业又没有进一步创新的动机。这样巨大的投入,而成功的概率这般小,继而就成了巨大的成本。大公司面对这样巨大的成本,而他们保持原有的经营活动又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就更没有理由来创新了,只有那些走投无路的中小企业才会寻求创新之路,可惜成功的案例太少,反过来又打击了创新的积极性。

大公司,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也是制约创新的因素之一。严密的分层,各个部门之间的制约,使得每一笔投入和收益都要有客观的评价。在公司中,通过成本收益进行决策,而且底层的愿望只有上级同意了才能实行。这样,对于创新而言,虽然底层实际的操作者能够发现创新的好处,但是,他们往往很难说服上级看到那渺茫的希望后的成功,甚至他们连说服的机会都没有。在严密的管理体制中,创新这种需要突破常规的事物就不合时宜了,它们总是会被忽略,甚至为了维护公司工作或者形象的一致性,创新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再者,过多的层次管理,使得大公司的行政效率也相对较低,它们即使认可一个可以创新的领域,也要通过无数的论证,协调各方的利益,当真正决定去做的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创新的最佳时机。

大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也摒弃了创新。一个成功的企业,以客户为导向,收益最大的领域是满足当前客户群的需求的业务。这样,公司里最优秀的人才都被吸引到这个领域,那些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就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很不幸的是,很多创新的研究,都很难说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这样,在大公司里,一方面很难给那些创新的部门大的投入,另一方又很难在那些部门留住人才,最后,这些大公司创新部门的实力较弱,难有创新成果,愈加降低了这些公司创新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对于全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大公司的积极性不高,而它们又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这就造成社会创新的困难。

※赵敏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07级)

我最初对创新的了解只不过是具有独特性和创意的一种想法而已。可是,通过张晖教授的讲授之后,我发现创意并不是我所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而是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技术、管理、人才、商业模式等多种方面的创新等,如今都各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市场经营竞争白热化,对全球化市场的不断要求等,各种经营环境的变化导致各个公司逐渐认识到在市场竞争和经营企业上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任务表现在,各经营主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要求。

综上所述,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竞争要求,那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是什么呢?事实上,很多条件可以成为客观性的要求或者主观上的必要条件,但是,笔者认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因为,企业的创新能力毕竟是从企业构成因素,即企业员工和个人的创新为前提才能够存在的。因此,一个企业需要提高该企业本身自主创新能力时,首先需要创造出鼓励企业员工或者个人的创新的企业文化背景或者环境。可是在实际情况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一般人来说并不简单的事情。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目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国家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其中诺基亚的企业创新模式是符合于第一种表现。众所周知,诺基亚是最近数年都在移动通信机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这种有关电子信息产业对创新的要求是可想而知,但是诺基亚为什么在其激烈的竞争中,在中国市场乃至全世界市场上都取得领先性的成功呢?诺基亚文化表现了几乎一致的倡导倾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元?]的言谈话语中得到证实:“……通过整合,新公司将全面优化诺基亚在华企业的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加强诺基亚和中方合作伙伴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新公司的成立再次证明了诺基亚对中国的长期承诺,加强了我们与中方合作伙伴的成功合作。”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何庆源更直接指出“:……诺基亚在中国的生产运营得以在统一的平台下,享受规模经济和高效运营所带来的裨益,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最具实力的制造和出口企业。”由是我们可以基本判断诺基亚的管理文化是开始强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统一”、“规模经济”、“高效运营”等理念关键词。如此,创新的企业文化拥有的力量挺大。诺基亚正因为如此,通过企业文化和资源配置的有效布置,因此导致企业员工的最大限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且有效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创新,其创新在结果上体现在于能够不断的生产出具有竞争力和新颖性的产品以及企业经营文化的改善以及在白热化竞争中不断胜出等积极效应。因此,我们能够发现,一个企业如何对待、如何重视、如何使用创新这一命题在经营和市场竞争结果上由如此重大的变化和影响,这就是各个企业重视创新的最终目的。

最后,本人通过这次讲授后在很多方面上得到了有关知识和感想,其中,最大的感想就是:要脱离以往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应当释放自己的创新能力。当今世界是无限信息转播的时代,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和以前的信息对程的社会模式相比,现在作为一个个人能够接受或者接触的信息量是几乎达到无限的程度,在这种前所未有的环境之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学习环境,而且随着当今社会重视创新的要求,不断地通过接触各种信息,脱离以往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应当通过自身的努力释放出自己本身含有的创新能力,而其创新能力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在无限竞争的当今世界,作为一个人应当合理的使用自己的“无限可能性”。当今世界如此大的变化中,作为一个学生应当跟随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学习目标迈进一步,而这正是现在社会作为一个人能够证明自身价值的一个途径之一,我们已经是成年人,虽然是大学生,但是本人认为大学生活应当是准备社会成员的最后一个阶段,那么我们的学习方法也应当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和世界的变化,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在的学习环境,要脱离过去的方式,需要不断地试图提高自己创新能力。

第五篇:浅谈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型企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烟草企业来讲,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中国烟草行业处在重大的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是关系到烟草行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中国烟草虽然年创利税已经逾两千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利税大户,创造了辉煌业绩,但是,烟草企业要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创建新型企业,造就和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创新型企业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新的形势下建设创新型企业,关键是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姜成康局长指出:“自主创新对烟草行业来说,就是要始终做到以创新和发展中式卷烟为目标,不断丰富中式卷烟内涵,突出中式卷烟风格特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中式卷烟代表品牌,努力提升中式卷烟的水平,使中式卷烟能够得到不断发展,适应更加开放、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稳定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关键取决于持续创新能力,只有保持持续创新,企

1 业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全面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需要企业下大力气培养一支能创新、会创造的人才队伍。

二、要以“抓创新型人才就是抓发展”的新高度认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在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科研和服务行业,系统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能解决某一领域中一些关键性技术和工艺难题的科技人才。就烟草行业而言,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包括烟叶生产、卷烟加工、市场营销、专卖管理、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有创新能力的专家或技术、管理人才。加快烟草发展,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可以说,创新型人才决定了一个地区烟草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烟草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加快烟草发展,既需要创新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也需要生产一线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因此,我们要确立“抓创新型人才就是抓发展”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本投资是提高最高的投资”的发展理念,以战略的眼光和宽广的襟怀惜才、爱才、纳才。要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爱惜创新型人才,及时启用创新型人才。要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观念,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要创建新型企业就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新环境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尤其是一个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我们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内部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作为用人单位来讲,要进行内部机制创新,对广大员工进行激励,营造小环境,培养并激发其创新能力。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都应在其内部建立具有各自特点的创新型文化,鼓励员工的创新热情,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社会条件是外部环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创新型人才在烟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型人才的良好风气,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是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一环,教育培训对提高整体人才的创新素质,储备创新型人才,带动未来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姜成康局长指出:“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以及国 3 内外进修、培训等措施,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式人物。要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大力加强对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中青年科技人员在科技项目组中的比例,形成具有烟草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为此,我们在培养规划上,要立足当地实际,制定、完善前瞻性的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尤其是对项目建设急需的人才要搞好规划,明确目标,抓好重点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培训方式上,可通过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提高与企业社会支持相结合等方式,加快培养企业短缺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有发展前途的人员可送到国内外大专院校深造,使其尽快成长;在培训手段上,可采取轮岗交流、技术比武、跟踪学习、定期举行讲评会、提好建议等方式,激励员工不断发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在培训模式上,可采取网络培训、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培训效率;在培训内容上,可加强企业文化、工商管理、法律法规、计算机知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结构合理、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适应当前烟草行业发展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队伍。

五、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机制是实现创建新型企业的重要保障

4 培养创新型人才,归根结底还是要把他们使用好。否则,不仅会阻碍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就是已成长起来或引进的人才也会飞走。因此,我们要促进用人机制的转换,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在实现创新型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要重点建立人才的竞争机制,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要建立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使创新型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通过不断完善分配方式和奖励形式,形成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打造宽广的平台。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尽快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引进政策,对急需的重要人才,要舍得花重金聘请,对人才要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采取借脑和引才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方式,用举贤任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吸引、凝聚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烟草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六、发展烟草科技创新文化才能全面提高烟草行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一个行业同样如此。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要在全行业积极培育创新意识,

5 弘扬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烟草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在全行业进一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努力形成潜心做事、低调做人,宽容开放、敢于创新,牢记责任、自强不息的良好风气,坚决克服各种张扬浮躁、狭隘保守、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型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全面提高烟草行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构建创新型企业,任重道远;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时不我待。抓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培养力度,是烟草企业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型企业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是正确的抉择。随着创新型人才会层出不穷,烟草行业的经营运作会渐入佳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陈晓兵同志先进事迹下一篇:餐饮部安全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