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探究论文

2022-04-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不断延伸,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继续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促进网络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

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探究论文 篇1:

新时期数字化学习中心提升资源服务能力的思考

[摘 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从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逐渐转成数字化学习,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中心将成为学生探索与发现知识的认知工具。文章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传统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基本运行模式、功能等,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小改进,以得到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长期运行机制来增强数字化学习中心更多维度的资源服务能力。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中心;资源服务能力;运行模式;建设机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兴学习终端和学习模式的出现将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学习手段,同时传统的面授学习方式和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会面临强大的挑战和冲击,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方法进行教与学的完整系统将会逐渐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成为当代学习者学习的主流方法和趋势。

数字化学习中心是在互联网络和校园网络的环境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习及管理系统。专业教学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把自身独有的授课特色和课程规划通过数字化的处理,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各种资源的融合与开发,生成多媒体网络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资源,让学生在众多教师团队制作的学习资源环境中,选择数字化、自主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一、国内外数字化学习中心(学习共享空间)的现状

数字化学习中心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是当今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新热点,对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外习惯称之为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

在理论方面,Barbara Schade老师主编的《学习共享空间:演变与协作》,这本书纵观了世界上多个不同学术机构的学习共享空间,以全球化高度的眼界和角度,重点阐述了不同学术机构学习共享空间之间的异同,以及建设的初衷、规划和管理、评估,还收集了推广价值很高的计划书、备忘录、评估工具等等的样本,向人们介绍了国际上各类学术机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用高新科技技术把“空间”与“时间”、“学习”与“共享”、“管理”与“应用”和谐恰当地融合在一起。

国际上也把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2005年-2008年分别在Guelph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纽布伦斯威克大学召开了几届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年会,是国际范围内专门以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为主题的定期会议。可见,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在国际大学中共同发展的主流趋势。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Simon Neame、西蒙菲沙大学(SFU)的Eaine Fairey和Guelph大学的Nancy Schmidt三名学者联名,以加拿大各高等院校现有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成功经验为依托发起了关于创建加拿大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网络联盟的倡议,为此创建和发展了一个全国性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网络组织共同体。从而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内,促进了加拿大各高等院校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并达到了大联合和大团结。

在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实践方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密西根大学、蒙尼托巴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己经在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运行模式上和管理应用机制上实现了极其卓绝的探索并赋予实践,因此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在这些大学成功的经验总结与指导下,我们发现国外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基本都是通过优质的技术密集型资源与优良的服务管理整合,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开放性自由、获取性轻松、互动性强的一站式学习环境,昭示着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发展的新方向,也坚定我们搞好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决心。

数字化学习中心的构成要素有以下:从内到外的网络及平台的硬件建设理念及标准、人才管理模式(包括专业教师及技术团队)、制度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学习模式、服务模式等关键要素。

二、探究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基本运行模式

(一)技术层面运行模式

1.基础网络支撑平台层的建设。建设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的第一主要要素是数字化的环境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以校园网为基础,以数字化学习各类硬件设备为支撑,设备包括计算机终端、网络服务器、超高速宽带互联网络、移动学习终端等等支持服务的工具。

2.教学学习资源层建设。教学学习资源层主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基础网络支撑平台是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的外部钢架,而教学资源层是实现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内容基础,是必须重点建设的内容。

在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过程中,前期需要精细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工作,并且整体思维的规划都应符合数字化学习中心平台所支持数据的扩展性,比如必须有足够广度、深度的资源库,广度方面可涵括社会资源、教育文化资源、区域特色资源等等,深度方面可包括满足培训教育资源、学术深造资源、社区简易学习资源等不同层面的学习者需求的资源。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过程包括对原有的学习资源重构、整理、规划和新建的过程。数字学习中心对学习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进行分类,并按照资源类别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课程课件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等多种信息资源库,同时对重要资源信息进行数据异地存储和备份。

3.门户服务平台建设。门户首先是个学习的登录入口,实现学生对学习资源平臺的登录,为了方便老师和学生在门户平台登录进行学习,平台的美观性、交互性、简化性应设计得人性又简单,有利于管理,提高应用系统的易用性。

门户是集中了各类学习资源信息存储、共享、汇总的平台,是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门户实现了各类学习资源的集中管理,学生可以最大范围地享受选择性和共享性以及对学习资源获取的均衡性,使学生从原有的面授上课转为了自主学习资源的主动提供方式,同时门户也能及时知晓学习资源某些方向的短缺性。这样,老师和学生也能通过门户来汲取各种渠道分享的资源和最新资息,达到信息沟通的流畅和共享学习资源。

在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还得辅助数字化学习中心联合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增强对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备份和恢复管理等。

(二)团队协作运行模式

数字化学习中心的人才架构中,教师人员与技术人员是两大支柱,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推广、应用、建设网络、搭建平台、制作资源和管理服务的的基础。有过硬的网络硬件平台支撑,必须配备优质的、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才会相得益彰,不然就变成空壳一副。

面对学习者多层次、多样化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教师团队是学习资源库建造的灵魂使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牵涉到心理学、教育学、美学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资源的内容要充分承载信息内涵,专业教师对本身涉及到的专业了解程度足以很好地把握学习资源的内容设计,而具体资源的外在形式应该用何种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专业教师在制作PPT课件和简单的FLASH动画应该还能胜任,但是如果要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制作可能就有些困难和吃力了,即使做出来,效果也并不见得太好。

技术团队的职责除了在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过程中对网络、平台、服务、用户等硬件基础系统的维护外,还需要教学学习资源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主要是由IT方面或艺术美术方面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教师负责自建资源的课程内容设计和资源制作脚本编写,然后由IT方面美术方面的技术教师帮助专业教学教师选择恰当的媒体样式设计策划并用软件来实现生成,最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学习资源成果。优质的学习资源建设决定了教师和技术团队不仅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才能,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归纳能力,他们是数字化学习中心质量的保障。

(三)管理层面运行模式

数字化学习中心虽然是一个偏理性的数字化环境,但也需要柔性化的组织管理,适当地引入或参照企业的管理观念和运营方式,遵照系统并成文的管理制度、运作流程和服务标准,这些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岗位人员职责规范、服务标准、评价体系等系列指标,形成一整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传统组织管理模式是上级下达命令和下级绝对服从命令,而现代社会的柔性化管理模式应把陈旧的组织管理模式取而代之,更多强调的是同级别之间、上级下级之间的双向和多向沟通与协作、群策群力合作的关系。因此,管理是弹性的,通过分权分责管理机制把上级的权利适量地分散与下放给下级,形成各自承担的、各自负责的局面。在学校大机制管理制度前提下,数字化学习中心应该是人性化、科学化和高效化集于一身的柔性化管理模式。

数字化学习中心运行过程中,把标准化、规范化融入到管理部门的各个环节,用“心系天下求学人”、“有教无类”的服务理念来打造和经营数字化学习中心,既有相对稳定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又有优质的教师及技术人员队伍的共同努力,会探索总结出符合数字化学习中心的管理、服务、学习模式,提供行之有效的可复制经验。

三、把握数字化学习中心的长期有效建设机制

(一)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实际功能

学习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着主体作用,而教育与学习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全面地提高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方位素质,故是全然不能分离的,只有在数字化学习中心这种多元化的自主学习环境里,老师和各类学习者之间才能够跨时间、跨地域、跨学科、跨专业的进行多方面拓展对话与交流沟通,并构成更加丰富及多元化的学习实践空间,所以数字化学习中心不论对老师或者学习者,意义都非常重大。

据研究,人体获取外界错综复杂的各类信息中,有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捕获并得以有效大脑反馈的。数字化学习中心系统的资源制作就是以静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声音、文字、图形、视频、动画等,充分而立体地把网络教学课程的特点表现出来,图、像、文、声并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专注力,使学习效率更好的发挥。而怎么样把网络教学中的学习资源建设得更加立体化、生动化、新颖化、多元化,是我们往后需要长期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二)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机制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数字化学习中心长效运转的关键。而培养的途径有:一是建立培养机制。多种形式的培养和引进外界高质量师资,依据课程的内容、课程建设、平台维护建设的需要,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地采取自我培养,对自己已有的教师团队可以采取国内师范院校进修、国外短期研修等多种形式,外界师资则可以通过筑巢引凤,公开招聘的方式,最终会形成一支专业扎实、沟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师资队伍;二是与校外有实力企业进行强强联合,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软件硬件维护和制作能力。教学老师和技术人员,他们才是中心长效运营机制的保障。

(三)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能及时分析和反馈学习者的需求,各个学习者因为出身环境、受教育程度、个人人生规划定位、生活民俗习惯、兴趣爱好、性别年龄层次、加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的不同,导致他们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诉求,我们的资源库怎么样才能满足这些需求都是评价机制应该建立和服务的,这些“意见箱”的收集统计是数字化学习中心的保障机制。

(四)市场运营机制

从持续层面,数字化学习中心的运营必须引入市场运营机制。例如:针对学习资源這种开放式的教育产品,有需求的各地学习中心可以通过平台共享学习中心制作的资源与门户服务,通过不断补充、更新的服务来使学习者免费,或通过低额度消费来获得适用于自己的学习资源产品和服务,更大地体现数字化学习中心普及性、公平性、开放性和较低成本的服务。其二:数字化学习中心也可以搭建好一个共享资源的大平台,把所属地域的地方教育学习资源全部都整合到平台上,成为一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得以保持资源库的新鲜生命力和持久力。在这一方面上,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筹建的数字平台学习港就是很好的范例。它建立了“SSRCS+T+P”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新模式。

四、基于数字化学习中心的模式开启的新构思

在对数字化学习中心探究的基础上,是否有新的改进和对策,几个问题待思考:

第一,与时俱进更新远程教育网络硬件系统支撑平台,给予并持续更优的学习者用户体验。怎么样才能提高学习者的用户体验,這不仅仅从硬件方面的服务提升,比如拥有超高速互联网接入,支持万级用户在线视频服务,支持百万用户规模在线学习及管理。还要考虑所搭建平台功能性的需求和问题,包括研究学习者的心理,情感以及对美的不断日益提高的学习需求。这也是一个研究、思考、原型的过程,需要重视此类问题并深入问题,了解趋势,判断现当代学习者的动机和价值观,才能更好的契合所需。再者就是简单的、友好的、能够被用户快速理解的交互过程,让学习中心被使用起来能够更好的达到学习者的最初诉求点“有用”,让交互式的平台服务真正的和学习者发生对话。

第二,在拥有丰富完备的教育学习资源的前提下,扩增和开发网上教学工具软件体系,如视频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即时通讯系统和视频直播系统等等。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要求是能在学习中心上进行搜索、筛选,而平台也要按要求发布视频资源和公告,保证能正常运行及做好相应的备份,且视频点播系统应包括流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浏览器和视频播放器几个部分。每一个视频源都应该标明编号、所属学科、适用于何种人群、存放的路径、检索的关键词、上课教师、播放时间、视频简介等等。视频会议系统已经不是简单地以扩声为主的系统了,它涵盖了多媒体显示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会议表决系统、签到系统等,而系统间必须实现无障碍集成操作。即时通讯系统是一种面向学习者终端的网络沟通工具服务,学习者可以通过安装了即时通信的终端机进行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流内容包括文字、界面、语音、视频及文件互发等,这就更大大方便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即时沟通与交流。视频直播系统的建立可从另一方面代替了老师传统课堂面授的作用,充分体现教学价值。

第三,组织和汇聚大规模优质师资队伍团队和各行业权威专家以及优质教育机构,共同提供数字化教学服务,建立数字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学习资源管理和架构方面(研究和确立资源建设类型和总体方向),资源设计方面(选择课题、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资源制作方面(素材制作、音视频录制、后期编辑、课件合成),资源测试方面(调试打包、测试审核、使用效果评价),资源管理方面(部署备份,应用推广)等等设计和管理制度的确立和执行,不断更新和丰富的核心精神粮食才能不断引起学生学习的食欲。

第四,教学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资源库的制作得提高一个档次,但是资源库里不应该是所有学习资源的简单罗列与堆积。比如MOOC教学系统的推广,大规模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运用,老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更为系统和人性,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将会比自主学习来得有效。课程时间与传统的教师课堂面授的时间规划上大致一致,以周为单位,大多数课程在4-12周,每门课程课时总数为18-36小时,学生或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专业课程或感兴趣的课程、自行控制学习的进度、完成在线的网络学习活动、参与学习资源视频中的小测试、完成一段课程后的考核、最后通过在线考试或者传统考试,获取学分。

第五,在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前期建设与规划上,应把课程考核的测试平台或系统作为比较重点的建设对象。让学生或学习者参与各种样式的测试与评价,比如课程前可用心做一些课程问卷的调查,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及学习者的初学知识程度,再者学习资源视频中可以内嵌一些简单的测验来检测有关学习资源的教学效果,阶段性课时后应提供作业与测验,教学老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以检测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安排考试测评或考核,作为获取学分凭证。评价测评或考核反馈分为系统自动批改与同学间互评,可以大幅度地减轻教师大量批改试卷的负担,还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知晓自身学习的不足。

第六,采取在线自主进阶式学习与见面课互动答疑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线进阶式学习是按照教师设定的学习大纲进度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参与网络互动,采取进阶闯关式学习,见面课则是在指定教学点或本校内组织的大课堂直播互动课,名师答疑释惑,小组讨论课等等。

第七,完善自身服务系统,整合社会多方面资源,共同实践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面向机关、企业、社区、家庭多个服务领域和渠道,提供客户学习支持,拉动政府主导行业规模培训,上联高等院校,下联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电信运营商、移动终端提供商。

[参考文献]

[1]周堇言,吴东醒,付志文.MOOC现象与高校课程教学创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

[2]王恒.高校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职业技能,2008(10).

[3]叶军,贺兰芳,丁雪梅.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长效管理机制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4]伍秀娟,项荣健,叶翔鹰.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营的思考及建议[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5]陈肃.数字化社区学习中心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9).

[6]闫爽.天津电大海燕数字化学习中心学习与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11(35).

[作者简介] 尹 珊,女,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中心教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 何一辉]

作者:尹珊

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探究论文 篇2:

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探究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不断延伸,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继续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促进网络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现状,并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建立了包括网络、平台、资源、应用、服务五大核心的要素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围绕着以关注教师成长为抓手、以关注企业需求为核心、以关注学生自主化学习需求为核心根本保障, 从教师成长、企业需求、学生自主化学习需求等多角度进行实践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学习;支持服务;根本保障

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师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的特点建立的新型教育形式。它和传统校园教育不同,需要建设技术平台和遍布广大学习者所在地的学习中心,形成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围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支持服务。我国在建设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新的实践和探索也面临着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需要借鉴国外远程教育的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机构为参加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师生提供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技术设施、学习资源、教学理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教学顺利进行和有效达标的重要组织条件,是远程教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支持服务,该服务系统主体完成支持与服务两方面的任务。

一、学习支持服务重要性阐述

我国在学习支持服务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走在前列的是丁兴富博士。他认为“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学院校及其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该定义对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都作了清晰的界定,是国内学习支持服务定义中比较好的一个。它补充和丰富了西沃特的定义,不但细化了学生支持服务的服务类型,而且揭示了学习支持服务动态的、过程性的特征。该定义强调了双向通信交互在学习支持服务中的核心地位。

笔者以“学习支持服务”和“理论”及其相似词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则作为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来和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相关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学习支持服务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很大的关联。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学习能动性,认为学习是环境与认知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学习环境,要具有“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四重要素,学习者作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意义建构离不开他人以及人际协作的帮助,教師、教材、学习材料都是意义建构的有力支持。

朗格朗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这种思想或原则意在使人们“在其生存的所有部门,都能根据需要而方便地接受教育”。终身学习理论作为远程教育开展的理论基础,也为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模式

(一)国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教学与面授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主流,核心是媒体技术和资源利用、教学交互、协作学习、教学活动及过程管理等。各国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技术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样。

美国远程教育采用最多的是视频技术和基于Internet 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和单向式预录视频教学技术(如凤凰城网络大学的所有环节都在网上完成), 教学管理灵活且不拘一格, 并设有“学分银行”;英国开放大学建有总部、区域中心和学习中心,学生可参加脱产的住校学习,也可采取不脱产的业余方式学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分制和自由选课制等,印度、伊朗、南非等的组织模式与此类似;法国采用多媒体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德国、加拿大、荷兰、墨西哥、日本、韩国、泰国、以色列的远程教育学习者可按照自己的进度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考试时间不限,普遍实行学分制,使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Internet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澳大利亚USQ的课程学习包通过邮寄或互联网传送到学生手中,学生通过邮局或电子邮件提交作业,在USQ考试中心参加考试。

(二)国内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1.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电大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三级分层办学,学习方式是自学、面授辅导与在线学习交互相结合。因此,电大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中央电大致力于设计开发统设必修课程材料教学包, 通过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 并给部分学生提供答疑等帮助;通过教学培训及网络教学研讨等形式, 为地方电大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及培训;通过呼叫中心为学生提供咨询、答疑、投诉等服务;通过网上点播中心、实验中心、数字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远程服务。

省级电大致力于设计开发省开放课程材料教学包,通过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并给部分学生提供答疑等帮助,为分校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及培训。

分校及教学点为学生提供集中面授、上网学习等学习环境和设备,根据教学安排,安排面授辅导课,批改学生作业等。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接触,为被指导学生选课,监督并负责指定班组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直到最终取得学位。

电大开放教育在全国有3175个分校及办学点组成的网络,为学生提供线下的学习支持服务, 而44家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通过网络、电话等各种媒介,为学生提供远程的学习资源、导学、师生交互以及学习辅助支持服务。

由于电大开放教育是免试入学,办学规模及生源差异性大,因此,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除了精心设计满足学生基本学习要求的课程学习材料外,更体现了通过三级办学机构的分工合作,为学生提供大规模、多形式、可选择的学习支持服务的特点。

2.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上海交大网院在开展网络教育过程中,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利用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注重教育资源,提供自由选择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将面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同步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学生可自主、灵活地选择学习形式或学习场所。学院自主设计开发了“答疑系统+网上作业+定期语音辅导+智能学习数据分析”等网上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强化学习支持服务,形成了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基于IP的实时、交互、多媒体、远程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电子白板,教师在主教室授课、学生集中在各远程分教室听课,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模拟和拓展。

基于Web的智能化网络教学。学院建立了教学网站,提供数字化课程和课件供学生随时随地上网点播;制作智能化平台如自动答疑系统、自动作业系统、网上学习园地等,并聘请学校研究生担任“在线助教”,通过e-Mail、BBS等构成师生课外交互的良好环境; 发布教务、管理信息。

师生面对面的教学。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学院认为实验、实践环节,以及部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如毕业论文(设计)乃至一些重要的课程等还是需要安排一部分面授; 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使网络学生有机会受到学校学术文化氛围的熏陶。

学院为学生安排完善的网上教学支持服务环节,完善的“网上学习系统”支持着“课程学习+答疑+作业+学习分析+网上辅导”, 各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业。

三、信息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不断的努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学科问题”“管理问题”为主线,从学前、学中、学后3个时段,建立了包括网络、平台、资源、应用、服务五大核心要素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一)网络

依托中国电信网和中国联通网络开展实时和非实时远程教育。出口带宽独享100M联通光纤、100M电信光纤、教育网上联1G光纤。通过网络负载均衡设备,实现多出口网络带宽的混合使用。支持交互式同步实时教学、按需点播学习、预约点播学习、网上师生交流与答疑及测试等网络教学功能。

(二)平台

目前拥有服务器25台,用于承载门户网站、教学教务平台、招生机考平台、在线学习平台、课程机考平台、实时答疑平台、新生缴费系统、邮件系统等各类辅助教学系统。租用的100M×2带宽的独享互联网专线及网络设备完全能满足对学生的网络学习及服务需求,最大同时在线用户上万人。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研究云计算和远程教育系统的特点,实现了基于云计算的新型远程教育系统设计,软件平台采用VC++6.0和SQL2008數据库开发实现仿真系统,给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系统逻辑结构、整体结构、核心模块、调度机制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设计方案及仿真,以及在线系统测试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如用户登录,虚拟社区,云计算服务及系统管理,直播课堂、双向视频、三分频课件、网络课程、网上教学辅导、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虚拟实验、无纸化考试、网上毕业论文答辩等功能都在设计方案中。

将“云计算”的思想融入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该系统采用使用Java编程语言,选择业界主流的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进行集成开发,以Oracle 10作为数据库,采用MVC (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的设计理念。采用较可靠的技术和手段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加入云可信赖性模型,增强了云计算应用于网络教学中的可信赖性和安全性。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在线学习、招生、教务与财务管理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初步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了管理运行各环节的协调一致,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顺畅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资源

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是确保远程教育成功的关键。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数字图书馆等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均是聘请由名家、专家组成的主讲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共同进行资源建设,打造课程品牌。由主讲教师、主持教师、责任(面授)教师全面管理课程,教师应充分信任、尊重和关怀学习者,深入理解课程特点及教材内容,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广博的学识来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课程原则、课程定位、发展策略方面完整地构建具有成人特色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时代的特征;适应学习者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基础。多媒体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网格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对分布式的、动态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将能够有效地连通一个个信息和资源孤岛,有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资源建设全面共享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把资源做得更好。

教学资源本身的质量问题首先取决于内容是否合理,对于面向成人的网络教育来说,重要的是教学的内容要适合成年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基于工作流的课程策划平台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策划问题。平台上内置了不同类型课程体系的模板和针对这些策划文件的评价标准,并提供策划流程的定制功能,既可以用于精品课的策划,也可用于普通课程的策划,实现了对课程策划过程的科学管理。

(四)应用

学院陆续开发的一系列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了西北工业大学对99个校外学习中心的多点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出版网络教材9门、制作流媒体网络课件299门,实现对学生从教学计划、课程、招生、学生选课、教材、考试、学籍管理、资源建设、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有效提高了教学过程的管理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服务。

“云计算”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在Linux+Tomcat环境下运行正常,能够实现招生管理系统、智能考试安排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模块、在线学习平台等功能。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不仅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而且还可根据网院的发展不断进行系统业务升级,提升了系统的柔韧性。平台采用的报表统计功能,做到了各种统计信息的快速实时查看,增强了人员管理效率,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在线报名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人员工作绩效,推动了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树立了西工大远程教育的顶端优势和特色优势。

(五)服务

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技术服务包括帮助解决远程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所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对学习者的学习给予及时的技术帮助。如对学生所经常遇到的课件下载和播放、在线学习、BBS论坛讨论、学习材料下载等问题能随时给予提醒与指导。

合理使用技术来实现有支持的学习。做好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合理地选择媒体,通过相关的技术应用做好教学内容设计、提供教学服务,运用适当的媒体创造情境,达成师生交流,从而实现有效的支持服务。技术应该更多地应用于交互和交流,以增强学习动机,改善教学效果。注重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媒体组合,构建情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促进技术优化和新技术的应用。面授、电视、教学平台、呼叫中心等都各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是承载和传送知识,有的是实现人机交互,其相互的结合,就是我们所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有支持的学习。

创新技术手段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更为方便、快捷,在学习型社会中形成符合成人特点的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

四、信息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

如前所述,网络、平台、资源、应用、服务这五部分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服务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单单这五方面是不够的,学院管理部门也认识到保证学習支持服务系统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工作机制,包括以关注教师成长为抓手、以关注企业需求为核心、以关注学生自主化学习需求为核心的学习支持服务运行机制。

(一)以关注教师成长为抓手

自主开发“教师授课质量评教管理系统”,组织督导、学生、同行定期评价教师授课质量,开展课程教学质量三方评价调查。通过“转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质量满意度指数模型”“创平台——开发以智能分析为抓手的教师授课质量评教管理系统”“重分析——发布以学生满意度为变量的课程教学质量‘晴雨表’”,应用数据库技术,分析教师在专业成长周期的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不同类型课程学生评价的主观影响因素和评价相对趋势等,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知识管理;同时,以时间为序列,按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评教分数段等全方位监测并分析教师的授课质量状况,进行趋势跟踪分析,促进教师执教周期与教学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的整体水平。

(二)以关注企业需求为核心

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跟踪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按企业员工素质将学生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电脑技能、外语、职业道德、沟通与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依据行为、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构建企业满意度评价模型,开发企业评教、评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胜任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职业道德5个维度13项指标。通过调查,及时了解学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了解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了解企业对不同类型专业学生满意度的差异,了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对不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差距。可以帮助各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或在改进教学方法时考虑设计相关环节强化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跟踪平台。

(三)以关注学生自主化学习需求为核心

开展教学质量应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这是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习支持服务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基础,是对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支持服务。首先是学习方面的直接支持服务,包括教材、教师、教室、实验室等的服务,其次是学习辅助支持服务,包括学习研究方法、参考资料等的服务,再次是学习间接支持服务,包括学生贷款、心理咨询、学习设备租赁及技术支持、心理咨询等服务。学生能够自觉地参加入学教育和有关技能培训,了解和掌握远程教育规律和专业、课程的规范要求,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以课程学习为基础,积极选择学习媒体并能认真学习,按规定参加网上互动教学活动和集中面授辅导、小组学习,及时参加实践教学和有关课程形成性考核要求的教学过程活动,主动接受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过程管理,在此基础上搞好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在完成规定学分课程学习之后,认真参加集中实践 (亦称综合实践) 环节,完成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写作等项学习任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模式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必须适应学生群体的总体差异、分散程度、不同需要和教学资源的构成状况, 逐步构建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及时、便利和有效的支持服务,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保证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论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J].中国电化教育,2002,(3-4).

[2]任为民等.国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3).

[3]陈信.信息通信技术在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广泛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0(6).

[4]史承军,陈海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13(10).

[5]李海英,蔡晓东.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3(9).

[7]李娟,兰喜平.系统工程视野下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及关注点探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5(10).

作者:王卫博 王林绪 李益骐

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探究论文 篇3:

大学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但在实践中,与所期望的教学目标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紧紧围绕教学中目标对象的未来发展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主轴,建立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包括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在内的大学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并明确主客体和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形式、评价在内的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大学;自主学习;体系

一、背景及意义

(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需要个体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的发展极为迅速,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进入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雷蒙德·科兹威尔的“技术加速”理论也指出,原本需要20年才能达成的技术进步现在只需要10年,5年,然后是2.5年,0.75年,如此不断加速。这给个体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挑战,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个体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开展自主学习

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教学的中心已由“教育者”转向“学习者”自身,教学模式由“教”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更符合教育教学的目标,更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因此,教学模式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形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存储、获取和利用的空间与渠道,使泛在的网络学习、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也使自主学习能够真正成为个体成长以及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

自主学习的推进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程教学是大学教学任务的重点,而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受制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受学生个体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自主学习对于强化课程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具有积极的效果。二是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将自主学习全面融入大学的教学体系之中,并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维度构建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推动教学手段及方法更新等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三是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等各类教育教学机构的永恒话题,也是持续追求的目标,而现实中有关大学人才培养问题的争论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似乎都表明,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而自主学习的确立使得人才培养更具系统化、全面性和整体性,对于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生个体能力的形成,让学生个体学会学习等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

“自主学习”又称为“学习者自主”,其最早由Holec提出,他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做出与学习所需相关的所有决定,包括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等[1]。继Holec之后,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的定义进行描述,提出了“影响自主学习的内部、行为和环境因素”理论,对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自主学习开展重点研究,如何塞伯格等(Jossberger)认为职业环境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2],凯科恩等(Kicken)指出职业教育是实施“基于需求的教育”,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和调控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大的责任[3]。

国内学者在“自主学习”领域也做了很多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概念及理论基础研究、培养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学习者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研究、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方法研究以及自主學习中教师角色研究等。尤其在英语自主学习、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面做了许多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如方轶群构建了一个反映成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量化评价体系[4]。顾世民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及问题进行了总结[5]。郑红梅就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从树立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培养体系等意见和建议[6]。王宇等学者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之间的适配性,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建议[7]。

从研究现状中可以看出,我国在自主学习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如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特点、如何做好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自主学习软件的开发、自主学习成绩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以及自主学习的策略培训问题等。尚未形成一种能够有效指导学习策略培训实践的模式。二是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方法与策略,模式与实践,相关因素、条件与环境,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评估等方面。三是从教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待和审视自主学习的研究缺失,缺少对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的总设计,局限于自主学习过程,忽略自主学习内容选择,对学习主体、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探讨也并不多,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方面也仅做了初步的研究。自主学习中师生关系的确立以及教师与学生不同的角色、承担的不同任务、拥有的不同责任等内容的具体区分还需进一步明晰。

三、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活动是由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所组成。以此为参照,可以发现当前自主学习或多或少地仍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 自主学习未能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

在教学计划即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未将自主学习纳入其中的问题,尤其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如何实现自主学习更缺乏依据和执行的方案。使自主学习失之于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体系,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的自主学习任务执行及其能力培养。

2. 课程自主学习存在不足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的虽于课程教学计划中融入了自主学习的要求,但课程自主学习的内容选择依据、与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等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和标准,使得课程自主学习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大,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3. 自主学习缺失评价

在教学效果评价环节,对自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效果缺乏衡量,多数处于仅仅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辅导、监督和结果的评价均缺失或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反馈,影响了自主学习的效果,制约了自主学习的效益显现。

4. 师生角色模糊

以教师为主要组成的教育工作者群体在自主学习中承担的角色、功能和责任模糊不清,教师如何介入自主学习、如何构建师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新型关系等均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和实施依据,常常造成教育工作者在自主学习中的实际缺位,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往往也因此对自主学习失去兴趣。

(二)基本原则

1. 以学习者个体为中心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因此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任务的重点,而教学效果不仅受制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受学生个体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构建并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对于强化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等必定产生积极的效果。

实践中的很多自主学习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自主学习的目标也易出现偏差,究其原因,是未能从学习者自身出发,而过于重视自主学习过程的较窄视角来建立自主学习教学体系。

应紧紧围绕教学中目标对象的未来发展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大学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以大学生个体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是围绕大学生个体的需求而展开,其应用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兴趣和特长,释放学习者的内在潜能,重在训练个体对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组织、规划、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及其效果。

2. 以专业知识为主轴

归根结底,自主学习是一种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式和手段,其执行和落实还离不开具体的内容。对于大学来说,自主学习的内容必须以专业为基础和依托,将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轴线,始终围绕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任务设计和实施。只有这样,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也能够有效地将自主学习嵌入到专业教育体系之中。

3. 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大学既是个体专业知识和能力形成的时期,也是个体迈向职场、进入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这一过程中,个体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对其未来成长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作为知识习得和能力训练重要形式的自主学习,应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在课程上下、学校内外,贯穿于知识、能力、素养的全方位培育,既涵盖课堂教育教学,又包括课外的学习、研究和创业活动,覆盖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的构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从两个方面来构建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即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和课外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其共同构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

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是围绕课程的某一内容或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其应用的核心在于自主学习的内容选择、与课堂教学的呼应、与教师的互动等环节。即基于课程,选择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内容供学习者挖掘和探索,并与课堂教学相衔接,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习者针对问题,向教师进行咨询。课外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是围绕课程知识的应用和个体兴趣爱好开展的拓展性学习,其应用的核心在于以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发和利用以及未来职业化发展对个体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为方向。

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是基础体系、理论知识体系,课外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是拓展体系、应用体系、实践体系。

从组成要素上来看,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构成的各主要要素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法、学习过程、学时数、学习策略、学习效果测量、教师的角色与任务、学生的角色与任务等。表1詳细列出了课程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和课外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的组成要素。

教师、辅导员、创业导师等构成自主学习的教育主体,其扮演的角色是自主学习内容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过程的辅导者和结果的评价者。大学生个体或团队构成自主学习的客体,其承担的角色是内容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任务的实施者和结果的评价者。这其中,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是自主学习的设计者和评价者,学习者参与自主学习内容或任务的设计与评价,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习形式、评价等均构成自主学习教学的全过程。

在课程自主学习教学体系中,课程教师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其教学是围绕专业课程来完成,因而教学目标重在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学习主要以个体对课程知识的习得、迁移为主。对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的设计以主题的形式来完成,主题的确立可从课程知识点出发,经由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藉由课程必读文献的阅读所形成的新的思考,抑或对课程领域知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等渠道和方向获取。

在课外自主学习教学体系中,其教学目标重在对课程知识的应用和社会实践的训练上,因而辅导员、创业导师是课外自主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其教学是围绕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来完成,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习主要以参加社会服务、投身创新创业的方式为主,如各类知识竞赛、创业比赛、创客实验室等活动和平台,凸显专业课程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也因此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更多地体现为团队学习,其重在培育大学生在团队中的共享、交流、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无论是传统的习题解答、讨论、文献研究等,还是现代的互联网学习、智慧课堂等,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均存在一定的优劣势,需要结合自主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应在师生互动、疑难解答、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中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催生更为满意的自主学习教学效果。

在自主学习的评价上,应力求综合、全面,评价内容覆盖知识、能力、素质评价。允许以论文、研究报告、微视频、小发明、中试产品、技术专利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经由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习者互为评价相结合,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和终结性的结果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对下一次学习形成正向的纠偏、激励和提升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将自主学习全面融入大学的教学体系之中,并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维度构建包含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在内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主轴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既注重自主学习者自身,也重点关注教师、辅导员、创业导师等影响学习效果的外在因素,既关注课堂内的课程学习,又关注课堂外的实践训练,既关注校内,又关注校外。所建立的自主学习教学体系具备系统化、全面性和整体性,对于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讓学生个体学会学习,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推动教学手段及方法更新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3.

[2]Jossberger H.The Challenge of Self-directed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quirement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4):415-440.

[3]Kicken W.The Effects of Portfolio-based Adv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Skill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J]. Education Tech Research Dev,2009,57:439-460.

[4]方轶群.成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基于三维模型的框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6(10):38-44.

[5]顾世民.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得与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5):42-46.

[6]郑红梅.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66-70.

[7]王宇,张发钦,覃雪梅,等.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适配性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68-70.

作者:张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综述教师素质教育实践思考论文下一篇: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特征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