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3-02-25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考试大论坛】-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演学制。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 18.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教师各课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5.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 )、实质教育论( 知识为主)。

26.《学记》中:“学而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27.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方式。

28.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在清朝末年。 2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30.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3.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4.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35.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36.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7.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培养班级体。

3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形成正确的舆论。 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点

1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3 1632年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大教育论>>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 4 1806年 赫尔巴特 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 <<普通教育学>>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家 斯宾塞 <<教育论>> 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6.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从作品中学有经验主义色彩。 7.西方教育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 杜威(现代教育学)

8.1956年 美国心理学家 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9.1963年 美国 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0.教育起源 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11.教育的社会职能:将人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的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

12 教育的深化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生长。 13.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

14 教育本质: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5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 16 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 学在宫府

主要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7 唐学制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特征“六学二馆”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18 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 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9 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0 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

21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因素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3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大会对青年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4 原因: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们的发展方。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5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讲,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6如何使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A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 B教育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C教育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7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阶段;B教育是一种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9 教育的生产性原理——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到重要的作用。

30 教育优先于经济发展(正确是相对的,有前提的)

31 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的发展所以要超前于竞技的发展,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经济建设需要人才,必须提前培养;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知识是生产体系的心脏和大脑,没有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从事生产和发展生产,而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是教育,因而经济要起飞,教育须先行。 3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③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34教育独立性的三种表现形式: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35 义务教育,即以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6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7 教育目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两部分组成:①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②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

38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9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A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B教育的目的再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40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41 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1)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2)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42 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培养劳动者或社会建设者B需要全面发展C具有独立个性 43教育的目的是不变的,但其价值取向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44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45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46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7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A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B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应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C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D学制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E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48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a层次增多;b短期大学迅速发展;c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d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和建立起多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 49 终身教育: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50 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1904年-葵卯学制-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51 中等教育——双重任务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52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53 狭义的课程=学科。广义的课程包括学科。

54 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 活动课程论 美国 实用主义教育家

杜威等他们反对分科教学,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强调以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为教学内容。 55 学校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正确)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才能。

56 我国课程的编订的原则?A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B适合各级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D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57 教育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8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大纲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9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60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者是准层襄括又是相互联系的,三者都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61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A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B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C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利于学生的学习。

62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63“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与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自主的学习。

64 教学的意义?A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得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B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65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正确)

66 教学的任务?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67 德国-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由教师在课堂内围绕书本知识而进行。 美国-杜威-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儿童在户外围绕活动而进行。

68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尽可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69 美国-布鲁纳的教学过程论。

70 苏联-巴班斯基—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71 我国当前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7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E运用知识F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73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组织进行教学过程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

A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B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C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74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校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B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a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发展b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c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能力的发展的发展的片面性

C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a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b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c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生知识

D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a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b按照教学需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E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a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b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c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见. 75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依据-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

基本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76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辩)引 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条件论原则

77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依据-首先是被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其次是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基本要求:A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B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判)<<学记>>“学不蹋等”“不陵节儿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78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性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依据-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 基本要求: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9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A了解学生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B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0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方式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由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

要求:A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B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81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8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B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C本学科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法特点。D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里和认知感。E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F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G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H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

83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法定”,每个教师都应该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84 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85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86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87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88 班级上课制-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于知识成度编成固定的班集,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集体上课。

89 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90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91 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什么?A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B以课为单位教学比较科学。C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D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92课的类型和结构? 根据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根据主要的教学方法(讲授课、演讲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新课的目的,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讲授新课,小结,布置作业。技能课:组织教学,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例或作示范操作,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练习,小结,布置作业。复习课::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复习,小结,布置作业。综合课: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93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4备好课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考虑教法. 95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A明确教学目的 B保证教学的科学型和思想性 C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E组织好教学活动 F布置好课外作业

96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97 现代教育评价有显著的特点?

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的评价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98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总结性评价。 99 想对性评价是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会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100教学评价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D计划性原则。 101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志。

102 电化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属于现代教学论范畴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103 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104 电化教学的作用?A提高教学质量B增进教学改革C扩大教学规模D促进教学改革。

105 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 106 德育的功能?A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C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07 德育的过程?A德育的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性的道德活动过程。B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D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能力的过程。

108 毛泽东早年《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本而寓道德之舍也。”

109 教师劳动的特点?A强列的示范性B独特的创造性C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110 教师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明显的隐含性。

111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112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管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责、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 113 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区别:

古代教育基本与生产劳动脱离的;学习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为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困于狭小的天地,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步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系统。

114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115 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活动。 非智力活动:主要指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116 教育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即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渐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 2.独特的研究课题:如何教、如何学和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0~2感知运动阶段,2-7前运算阶段,7-11具体运算阶段,11-15形式运算阶段 7.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

8.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4-5主动感对内疚感,6-11勤奋感对自卑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0.鲍姆宁将家庭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11.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辐合型和发散型 12.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斯金纳——程序教学

13.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15.认知学习理论:苛勒完型-顿悟说、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6.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17.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

18.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根绝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9.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洛斯)、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成败归因理论(家维纳)、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

20.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及其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 2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2.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正迁移(阅读技能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

2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划分:水平迁移(锂、钾、钠、镁等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和垂直迁移(数学学习中有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数学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和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当学完单词eye后,在学eyeball时,既可以产生特殊迁移) 2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顺应迁移(将原有知识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和重组性迁移

25.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经验类化说(贾德)和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26.现代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7.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主要是词汇学习,还有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28.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河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始终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它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前者使之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如哺乳动物——鲸;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点,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而这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时,便产生相关类属学习。 29.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如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计算后,学习一般的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即非类属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如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

30.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

31.知识直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模象直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饿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和言语直观。

32.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贮存信息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0.25-2秒)、短时记忆(5秒-2分钟,分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33.德国艾宾浩斯采取重学法(又称节省法)来检验记忆的效果,气研究结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34.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如音乐弹唱、体育等。

35.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有三个特点: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

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对心智技能最早惊醒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36.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37.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血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38.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9.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有六种1.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识记忆2.排除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的信息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倒摄抑制。开始和结尾的几个词一般比中间的词记得牢,这就是所谓的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一般人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听和看50%,交谈时所说的70%)5.复习形式多样化(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与人谈论或向别人讲解等)6.画线

40.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法、语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41.组织策略: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1列提纲2.利用图形3.利用表格 4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43.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44.杜威,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分阶段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

45.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发硬的倾向性。态度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4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认识和道德行为认识。 47.皮亚杰道德发展论:10岁以前他律道德,10岁以后自律道德。

48.苛尔伯格: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习俗、后习俗)。 49.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过程。

50.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因此我们将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51.1939年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52.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和学习情境。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

53.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名词解析大全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育人科学。

2、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4、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

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人的社会化:指通过教育活动使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9、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发展。其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上适当超前,其二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上适当超前。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一方面随社会的演变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教育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与先前时代的教育有历史继承关系,与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教育有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关系;二是指教育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不平衡性。

11、人(儿童)的发展:是指一个人(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随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智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12、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人(儿童)在身心发展的一定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3、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5、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16、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17、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促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8、德育: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19、智育: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育。

20、体育: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21、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2、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23、智力因素:是指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

24、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

25、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系统,它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26、教学: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校教育活动。

27、知识: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8、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并达到熟练化程度的行为方式。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29、课程: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教学科目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

30、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1、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某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和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

32、教科书:也叫课本,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简明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33、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长期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4、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法。

35、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36、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方式。

37、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将年龄和知识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课表分科轮流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8、课的类型:简称课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有单一课和综合课。

39、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40、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41、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际行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

一、言行一致的人。

42、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觉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43、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的教育方法。

44、五爱教育:是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45、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46、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它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47、班集体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在认识、情感、意志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班级共同心理气氛的提高与发展,对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重要作用。

48、班风:就是班级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作风,是道德面貌、行为态度的集中表现。

49、教育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0、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为在培养人的诸多问题上的观念、观点、理论及其体系,是教育工作实践的指导思想。

51、教育机智:是指教师灵活机敏、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善于因势利导、当机立断的智慧和胆识。

52、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劳动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53、师生关系:是指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

54、教育创新:是指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55、素质:《教育大词典》解释为:“公民或某种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关于素质的分类,最权威的是中央文件中分为四类,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56、教育的国家化: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

57、学校事故: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的师生人身伤害事故。

58、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予以解决,使其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59、教育测验:是对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等的数量化测定。

60、常模参照测验:是指以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为参照的测验。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常模参照测验,如高考。

61、标准参照测验:也叫目标参照测验。是指以预先设定的目标或标准为参照的测验。水平考试一般是典型的标准参照测验,如毕业考试、各种证书考试。

62、信度:又称可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3、效度:也称测验的有效性,是指一项测验达到预先设定的测验目的的程度。 6

4、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65、教育美育:就是利用“教育美”进行的美育,即通过建立审美化的教育活动而实现的存在于全部教育过程之中的一种大美育。

知识点梳理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着,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岁―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6岁―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3)可逆性阶段(8岁―10岁),这一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4)公正阶段(10岁―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6.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7.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影响。(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9.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第二篇:学前教育概论重要知识点[2010]

《学前教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学前教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重要名词:

1.幼儿园(09上)

2.幼儿教育(广义/07)(狭义/08上)

3.适宜发展性教育(DAP)

4.遗传素质、环境

5.儿童观(07):国家本位的儿童观、家族本位的儿童观、个人本位的儿童观(08下)

6.幼儿教师(09上)

7.幼儿保教目标(08下)

8.早期定向

9.全面发展

10.和谐发展

11.幼儿保教内容(08上)

12.幼儿教育过程:广义、狭义(08上)

13.幼儿体育

14.幼儿智育(08下)

15.幼儿德育

16.幼儿美育

17.保教结合原则(07)

18.幼儿园的教育活动(07)

19.活动中主动学习原则

20.幼儿园内部环境(08上)

21.整体综合教育原则(08下)

22.引导发展原则

23.全面和谐教育原则

24.幼小衔接(09上)

25.托幼机构家长工作

26.社区幼儿教育(09上) 重大问题:

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07)、幼儿园的基本特征(08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方针(08下)、我国幼儿教育的两种性质(09上)

1.生产力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2.国家制度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3.家庭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4.妇女与幼儿教育的关系(08上)

5.科学幼儿观(07)

6.、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7.幼儿发展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8.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9.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07)

10.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质(09上)

11.建立幼儿保教目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发展性原则”)

12.幼儿保教内容五大领域(09上):(08下)、、)的指导要点

13.幼儿保教内容的特点(07)

14.正确对待幼儿的经验(建构主义的启示)

15.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08下)、美育(08上)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6.幼儿学习兴趣(09上)、学习习惯的培养

17.幼儿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养、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

18.幼儿审美感知教育、审美理解力、审美表达力的培养

19.保教结合(09上)、活动中主动学习(08上)、环境育人、整体综合、引导发展(三取一,09上)、

20.环境育人的特点

21.幼儿园内部07)、

22.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23.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内容、基本原则(08下)和基本方法(08上)

24.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08下)、08上) 教案设计:

我爱我家(07)

我爱幼儿园(08上)

夏天(08下)

宝贵的泥土(09上)

《国旗》

《美丽的春天》

《认识手》

《有趣的声音》

《奇妙的水》

《亲亲泥土》

《认识西瓜》

《中秋节》

《月亮》

《发现自己》

《过年》

幼儿园工作规程(摘要)

第二条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第三条 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第四条 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

第五条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第六条 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第十一条 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

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

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

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

第十三条 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半。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第十九条 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加强冬季因抗。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第二十一条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第二十四条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

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官作用,灵活地运用集体或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第二十五条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

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 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

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二十六条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第二十七条 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

第四十八条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第四十九条 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

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

幼儿园应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日的制度。

第五十条 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

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园长指导下工作。

第五十一条 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设。

本文由武汉大学生兼职网()整理发布,武汉大学生兼职网免

费为大学生及白领提供最全最新的武汉兼职招聘,校园兼职,周末兼职等兼职招聘信息,您可以足不出户轻松找到合适满意的兼职工作,武汉找兼职工作就上武汉大学生兼职网。

第三篇:财务管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重要知识点

第1章 总论

P3 企业财务关系 P5 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2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2.1 货币时间价值部分的全部计算

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的区别(掌握各自的例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计算 证券估值的计算 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第4章 财务战略与预算

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有哪些,各类型的特点 SWOT 分析法的含义和因素分析 全面预算的特点 全面预算的构成 全面预算的作用

筹资数量的预测:因素分析法

第5章 长期筹资方式

长期筹资的定义及动机 长期筹资的原则 长期筹资的类型 股票的含义和种类 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债务性筹资补偿性余额的计算p157 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决定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 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包括溢价、折价、平价发行的决定因素,以及到期日短于发行期的债券价格的计算)

融资租赁的方式包括哪些? 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p173

第6章 资本结构决策

资本结构的定义及意义 资本结构的价值基础 资本成本的概念 资本成本的作用

债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股权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优先股及留用利润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综合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定义 营业杠杆与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 营业杠杆与财务杠杆系数的意义

影响营业杠杆及财务杠杆利益与风险的因素 联合杠杆系数的测算 每股收益分析法的计算

第7章 投资决策理论

投资现金流的分析(计算)

折现现金流量方法(内容、计算) 非折现现金流量方法(内容、计算)

第8章 投资决策实务

税负对现金流的影响

第9章 短期资产管理

营运资本的概念 营运资本管理的原则 持有现金的动机 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政策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各自包含的内容又有哪些?(如信用条件,包含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存货的种类包括哪些? 存货的功能?

存货的成本包括哪些?

经济批量的计算(掌握到含现金折扣的情况即可。再订货点、不确定性等内容不是重点)。 什么是适时制管理,它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第10章 短期筹资管理

短期筹资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短期筹资政策的类型(具体说明各种类型的含义和特点,并可以通过图表列示。) 自然性筹资的种类,每个种类下各有哪些形式。 放弃现金折扣的资本成本的计算

第11章 股利理论与政策

股利的发放程序

股利政策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适用范围。p367-370

第四篇:初三政治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摘要:如何搞好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只要同学们扎扎实实搞好复习,相信大家的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带来初三上册政治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 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子女,学生,朋友,陌生人,普通公民,社会成员。。。。。 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4、自己对自己负责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守时,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自信、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5、自己不对自己负责任的后果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6、正确对待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回报 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 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7、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第二课复习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 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4、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作为公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2)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2、自觉承担责任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第二单元复习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当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何?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为什么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

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①原因或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 ① 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国家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个代表的含义: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的世界交流…)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送温暖活动,为农民工立法讨要工资,…)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7、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课本37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及出发点: 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它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经过我国革命实践证明的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战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

(3)、坚持改革: .原因:我国现阶段存在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 (4)、坚持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中国已加入了WTO,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4)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 5)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动力。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最可靠的保证

(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它们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2.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 3.两个基本点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7)、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 2)其中,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证、是前提。 3)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有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才能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两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

6、为什么说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维护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7、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证明: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两岸关系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3)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一天一天变的更加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坚持引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2、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1)对外开放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 2)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对外开放并不等于一切依靠外援,甚至依赖外国实现现代化;独立自主也决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

3、对外开放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东西 1)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敞开国门的同时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我国的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特点: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

2、生产力三要: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技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 (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4、“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自主创新) 应如何提高“中国创造”的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5、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

6、我们该如何做? 1)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2)积极宣传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 3)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A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B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C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国情)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 、损失严重。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3、树立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循环经济模式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如何认识中华文化?

(1)、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②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2、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4.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总结:初三上册政治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在中考中发挥最好的水平!

第五篇: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全集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u(m/S) u=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以较大力的相同,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 F= (G物+G轮)/n,S=n h ,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W有/W总×100%

功率P ,(w) P= W/t,W:功,t:时间

压强p(Pa), P= 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串联电阻的总阻等于各分阻之和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电压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 电阻R(Ω) =1/R1 +1/R2 +„„并联电阻的总阻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欧姆定律 I= U/R,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 I:电流,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f。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 f: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酒精和一桶酒精,它们的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分别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 次声波: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波,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初三物理 基础提高练习 物理概念类基础训练

1、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需要做这样一些事: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2、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叫做单位,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3、下列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国际单位制的主单位分别是:

长度_____ 、______; 质量_____ 、______; 重力 ______、____ 速度 ______、____ ; 密度 ______、____ ; 压强________、________; 体积________、________;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率________、______; 比热容_______、_______; 热量________、_____ ; 电荷量______、______; 电阻 ______、____ ; 燃料的热值______、____ 。

4、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⑴1km=____ m; 1cm=____m; 1m=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nm。 1光年= 9.46×1015 m。

⑵1cm2= ____ m2; 1cm3=____m3; 1ml= ____ m3 1L=____ ml. ⑶1t= ____ kg; 1g = ____ kg; 1min=60s 1h=60min=3600s ⑷1小时=____ 秒; 1m/s=____ km/h; 1g/cm3=____ kg/m3;36km/h= ______m/s。 ⑸1mA=____ A;1kV=____ V;1kΩ=____Ω;1kw=____ w;1kwh=____ J= ____ 度;

5、一些常数值: g = ____ N/kg; 真空中的光速:c =____ m/s;

15℃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u = ____ m/s;1标准大气压的值:p0 =____ Pa; 水的密度值:ρ水= ____ kg/m3;水的比热:c水= ____ J/(kg•℃);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____;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对于人体安全电压是____ 伏

6、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60____、体重 ____N; 一个成人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____;手指甲的宽约____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5____;

一五分硬币的质量是2___;一个鸡蛋的重约______N;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铝的密度是2.7_____;长江全长约6300 ___;西安大雁塔的高____度约为64___;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为2×10-3 ____;一个馒头的质量为100____;

一粒药片的质量为200____;一只热水瓶装满水,水的质量约为2.5×103 ____ ;

7、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看清它的零刻线在哪。是否磨损,它的量程,最小分度值多少。最小刻度越小,准确度越高,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最小刻度决定。

使用时: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刻度尺放正,应与被测物边平行,刻度尺刻线贴近被测物。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数时,除写出最小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读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记录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8、一个物体相对于 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 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 参照物 而言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 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没有 的。

9、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程度有两种方法:运动距离相同时比时间和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距离。

10、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是u=s/t,式中u代表速度,s代表路程,t代表时间。在变速运动中利用这个公式求出的是平均速度。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m/s)。1米/秒=3.6千米/时。如汽车的速度为10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0米。

11、物体的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可用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

1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靠______来传播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空气、水、铁传声最快的是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____中不能传声.乐音的三个特征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人们感觉到声音的________叫音调,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叫做可听声。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次声波,超声和次声是人耳听不到的。人耳感觉到声音的_________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听出是那位熟人在讲话,这主要是根据熟人的______不同来判断.

13、打雷时, 雷鸣 和 闪电 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先看到 闪电 ,后听到 雷

2 声 ,是因为 声音 传播的速度要比 光传播的速度要小得多的缘故。

14、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弦的 粗细 、 松紧 、 长短 有关。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 高 ;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 高 ;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 高 。

15、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 叫做响度。响度跟声源振动的 振幅 大小有关,还跟距离声源的 远近 有关。响度的单位是 分贝 ,符号是 dB 。音色反应 声音的品质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16、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高音喇叭,听诊器做成现在这种形状,是为减小声音的分散 。

17、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测温度的仪器叫 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的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使用温度计测温时应注意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常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是科学家 摄尔修斯 首先制定的,把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零度,记作 0℃ ,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 的温度规定为一百度,记作 100 ℃ 。比零摄氏度低12度的温度记作-12℃。

18、 固态 , 液态 和 气态是自然界中一般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转化。物态变化的六种方式及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

19、固体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⑴_______,⑵_______.温度为0℃的H2O,有可能是____态,______态______。20、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 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 ,读数时视线要与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 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21、物质由 固态 变为 液态 的过程,叫熔化,它的相反过程是 凝固 。固体有两类,一类如 海波 ,冰 , 金属 等叫晶体,另一类如 松香 , 石蜡 , 玻璃是非晶体,晶体熔化时要 吸热 ,温度 不变 ,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 ,温度不断升高 ,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22、质量相同的零摄氏度水和零摄氏度冰使物体冷却, 冰 效果好。

23、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 0℃ ,水的沸点是 100 ℃ 。汽化有 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只在液体 表面 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可以在 任何 温度下进

行,液体温度越高,蒸发 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 越快 ,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 越快。蒸发要_____热,故有_________作用,比如用洒精擦发高烧的人的面部可以退烧,这就是因为____________所以降低了病人的体温.

24、沸腾是在液体 内部 和 表面 同时进行的 剧烈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把液体 沸腾的温度叫沸点,沸点随 液面气压 变化而变化.气压高________,气压低_____。

25、汽化的相反过程是 液化 ,要使气体液化可以通过 降低温度 或 压缩体积 的方法实现。家中烧饭用的液化石油气是用 压缩体积方法放在钢瓶里。

26、干冰进入云层,就会很快升华,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溶化为雨滴落到地面上。

27、开水倒入杯中,杯口冒"白气",夏天剥开冰棍纸时也要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现象,但前者的"白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后者的"白气"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此时会发出"吱吱"声,并在水面上冒"白气",这是因水先________,后又________的结果.常见的露,雾是_______现象,霜是__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_____现象,运输中使食品降温,常用干冰的_______现象来吸热.用久后的灯泡内壁上会发黑,这是因钨丝先_________后_________形成的.

28、能____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有:太阳、恒星、开亮的电灯和点燃的蜡烛,以及萤火虫等。常见的非光源物体有:月亮、放电影的银幕、电子表的夜晶显示屏等。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为了表示光的直线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传播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都可以用光直线传播来解释。光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 叫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_______和_________等.某年某月某日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地区观看日全食现象时,可以确定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29、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也是平行 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平面镜反射光是镜面反射。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的缘故。能说明光的反射现象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1、如果大家都在亮处,当你从平面镜里看到别人的眼睛时,别人同时从平面镜中能(“能”还是”不能”),看到你的眼睛,这个现象证明了一个重要原理---光路的可逆性.

32、虚像、实像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平且光滑的镜子叫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是不能呈现在屏上的,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3、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能说明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4、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 凸透镜 ;中间比边缘薄的叫 凹透镜 。透镜的中心叫光心,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线都不改变方向。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35、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 在主轴上一点,称为焦点,用字母 F 表示。

36、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将成为发散光线,将发散光线反向延长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37、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看站在岸上的教练比实际的位置____些(高或低),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_中射入________中在水面处折射后进入眼睛中,折射角______入射角的缘故.而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不是正对着所看到的鱼叉而是对着看到的鱼的______方叉,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中斜射入______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38、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无限远 U=f 一点 测凸透镜僬距 U>2f 2f>U>f 倒立缩小实像 照像机 U=2f U=2f 倒立等大实像 2f>U>f U>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U=f 无限远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

39、物体中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和_____而改变.其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0、某种物质__________叫密度,它是反映了物质本身的________,每一种物质都

有_____的密度值.跟其_____、_____无关,跟其形状也______.但状态改变时其密度会______.比如,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密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1、有一铁块的质量是158g体积是20cm3,则铁的密度_____g/cm3=______kg/m3,.铁比木头密度大,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力是物体___________.它总是出现在______之间,且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的.

43、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________,即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

_____________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_____________不一定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________的改变、________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

44、一个力产生的________与两个力共同___________.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的合力.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或______)合力方向与__________(或与

_______).

45、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概括出来的。

46、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____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重力与质量成_______,计算重力的公式是_______.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__________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________和

___________有关.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________不变的条件下,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防止车轮打滑的.

47、___________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其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______物体。

48、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或_______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_______,从公式可知压强跟_________成正比.同时跟___________成反比.

50、人由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到行走,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的缘故.背书包用宽带比用细绳舒服,是由于______一定,宽带比细绳的____________,对人肩的压强______的缘故.

51、液体由于受到_______的作用且具有_______.所以液体对容器底有_____,对容器侧壁也有______.液体内部向各个______都有______.且其大小只跟液体的_____和_______有关,其公式为P=________.

4

52、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到_______作用,且具有_______而产生的.人们用麦杆吸汽水瓶中的汽水.注射器吸药液等,靠的是_______的作用.大气压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因此,做饭用的高压锅就利用了________增大,而使液体的_______升高的原理.

53、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是液体对它的向上与向下的_______.其大小等于它排开的________,即:F浮=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向总是_________.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它浸入的深度_____.浸在气体里的物体也同样受到________,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___________受到的重力,

54、挂在弹簧秤上的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时,金属块受到_______力、_______力和______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依次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此时,弹簧秤的示数逐渐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_

55、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时_______.下沉时_______.悬浮时_______.漂浮时________.铝球悬浮在水中,它一定是______的.

56、同一个球分别放在水中和煤油中都能浮在液面上,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球浸入水中的体积_________球浸入煤油中的体积

57、使杠杆__________________叫支点,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动力臂.省力杠杆是______________的杠杆.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或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下列提供的杠杆属费力杠杆的是(填序号 ),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__________.提供的杠杆是: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汽水瓶盖板手。F、摄子。G、理发剪刀。H、羊角锤。I、道钉撬。K、天平。

58、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如果用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匀速提起重物时,最多可用___根绳子承担物重,此时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_______倍.

59、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的大小W=_______;功率大说明物体___________,计算功率的公式为P=_________;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大,说明该机械做的有用功___________,机械效率的公式η=_______,

机械效率总小于_____.使用机械做功时,要省力一定_______距离,要省距离一定_____力.(填"省"或"不省")

60、一个物体_______,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等各种形式。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是_____。其中机械能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 ,势能包括______和 ______ 。物体由于________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质量越___ ,速度越______ ,动能就越大。动能和势能______________:

势能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与弹性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大小有关。弹性越强、形变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

1、湖面上行驶的船只具有____能;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______和________,运动员跳高到达最高点时,他的动能为_______;拉弓放箭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________转化为_______;起重机在匀速吊起货物的过程中,货物的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机械能_______.

62、分子运动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水中滴一滴红墨水,整杯水变红,这是____________ 现象.它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钢块很难拉伸也难压扁,是由于______________,半杯水与半杯酒精混合后不够一杯是由于__________.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现象的是 (

1、从烟囱里冒出黑烟,在空中飘荡;

2、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闻到酒香;

3、用盐水腌蛋;

4、水里放糖变甜) 6

3、物体内能的大小跟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古人"钻木取火"就是利用________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手很冷,放在炉火边烤一会就不冷了,这是利用________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64、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_________传到________的过程.其发生的条件是存在________.一个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6

5、在课本的实验中,对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出现的不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天然气的热值为8.8×107焦/米3,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煤给水加热的过程,煤的______能转化为水的______能.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直接用来_____,它的实质是内能的_____;内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用它来_____,它的实质是内能的____.

67、热机的效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单位:

国际单位:

欧姆(欧)(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6

8、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会带___电,而丝绸能带等量的____电.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会带__电.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________的装置,其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在下列每组物体中导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玻璃、金属、盐的水溶液、大地、瓷棒、石墨.) 6

6、电流方向规定为____________,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移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_____. 6

7、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________.电压的作用是迫使电路中______________ 68电流:①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I”表示。 ②公式:I=Q/t (定义式) 式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③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④测量:电流表。

⑤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n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 I总=I1+I2+„+In

69、电压:①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用符号“U”表示。

②电源的作用:电源的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③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④几种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每个铅蓄电池的电压2伏;照明电路(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⑤测量:电压表。

⑥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即:U=U1+U2+„+U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U1=U2=„=Un

70、电量:(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 (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7

1、电阻是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_______.它是导体本身的________,其大小跟电压,电流的大小______.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其单位是___. 7

2、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 (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 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n 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

73、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其它单位:千瓦时(kwh), 生活中也用“度”来表示。

(4)公式:定义式——W=UIt=Pt

导出式——W=I2Rt; W=(U2/R)t; W=UQ (Q在这指电量)

(5)测量:用电能表(电度表)测量。应掌握它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 电能表上铭牌上通常有以下内容:

“22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

“5A”——表示这只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

“kwh”——表示电功的单位,即“度”“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过3000转。 (6)电功特点:

a.电功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总=W1+W2

b.串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

c.并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R2:R1

74、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

意义: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国际单位——瓦特(瓦)(W)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 (3)公式:定义式——P=W/t 决定式—P=UI (因为W=UIt=Pt) 导出式

6 ——P=U2/R=I2R (因为P=UI、I=U/R、U=IR)

(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 另也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标的通常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某灯上标有“PZ220—60”、“220V、60W”等,要懂得从当中求出R(因为P=U2/R所以R=U2/P),也可以从中求出该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因为P=UI所以I=P/U)。灯的亮暗决定于它的实际功率。 (6)电功率特点:

a.电功率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总=P1+P2 b.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c.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5、电热:(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电热。即电流的热效应。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

(3)公式:定义式——Q=I2Rt (焦耳定律) 导出式——Q=W=UIt Q=(U2/R)t 这两个导出式成立的前提是,电路为纯电阻电路,也就是这时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

(4)电热器的发热体:电阻率大、熔点高。保险丝: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丝。

(5)电热特点:

a.电热特点: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即Q总=Q1+Q2

b.串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

c.并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1/Q2=R2/R1 7

6、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流通过电热器时_____能转化为____能,电流通过电动机时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和_____能.电流通过蓄电池充电时___能转化为_____能和____能. 7

7、家庭电路的进户线由_____和_____组成,它们可用______笔来辨别.使用时手

要接触笔尾的_______,笔尖接触导线,若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_____线. 家庭电路中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是___________.

78、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⑴_______,⑵___________.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______V.

79、安装电路时要求开关和保险丝接入____线. 制造保险丝的材料,应当电阻率_____ 而熔点_________制成.安全用电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__________的作用.磁场的方向可用⑴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______来表示.⑵磁感线上某一点的________来表示.

82、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_____.其方向跟_____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跟________的磁场一样,它的两端相当于____、____两极,其极性跟_____有关,可用________来判定.

8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____________,其方向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______.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线圈能持续转动下去.

84、电能的远距离输送是采用__________形式,其目的是保持________不变,减少输电导线中的______,从而减少_______损失.

85、汽油机是将____ 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装置;发电机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电动机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装置;电磁继电器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 能的装置。

87、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可能减小,不能消除,误差不同错误,错误是不应发生的,可以避免的。减小误差方法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墨江联三中——杨正祥

201303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叙事做教师的幸福下一篇:教育系统作风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