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知识的结构性研究

2022-09-1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 是应以“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以及文化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规律为教学核心, 融合其他学科理论的共性特征, 构建自己学科的理论体系, 形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而目前, 不同高校在办学过程中, 因缺少专业的教师团队, 对文化生产的特殊性了解不足, 仅完成了初级的粘贴和复制, 而深化理解的过程留给了学生自己。折射出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

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短短5年, 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04年国家经教育部批准,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重点高校成为首批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2005年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2所独立学院进行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培训工作。

而早在2004年前, 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 已开始在相关专业领域内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方向的本科或在职硕士研究生。发展至今, 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高校已达到70多所, 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2 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设计

因发展时间短, 开办院校缺少较有说服力和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专业书籍, 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 定位趋同。目前我国高校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遍定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 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 同时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 具备在文化产业、媒体经营、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 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企业经营、文化产品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产品贸易与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定位非常具有吸引力, 也是目前我国亟需人才的标准, 即把学生培养成“万金油”。但是对这些没有社会经验, 从高中直接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 定位过于理想化。因培养定位设计的综合性导致目前在课程设置上的“博学”。

在目前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 通常以两部分为主。基础课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语言文学、美学与艺术概论、管理学、产业经济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信息与网络技术等为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概论、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人力资源学等。学生毕业后, 普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3 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课程设置体系中, 基础课体现了文化管理专业对文化素养教育的要求专业课则以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生产特殊性为教学目标。在基础课的这个模块中, 涉及的教学知识太过庞杂, 属于文化学、语言学、艺术学、经济学、传播学等文学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 信息与网络技术则又属于工程技术专业学科的门类。因课时有限,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 每门课程通常仅仅蜻蜓点水, 或讲概论或讲理论基础, 对于理论的起源, 背后的意义, 学生通常未能有机会深入下去, 则戛然而止。学生难以摸清专业的边界, 触及不到专业的实质。

4 对不合理课程设计的解决思路

4.1 完成学科融合建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理论体系

在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 跨学科融合是必要的环节, 即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间的渗透关系与交叉关系。这个过程应由教师完成, 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悟道”, 比如学习文化史, 应启发学生了解文化史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对应关系, 即建立文化史与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必要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将文化史实素材转化成文化生产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实行案例教学与史实研究相结合的比较方法, 比如可将《花木兰》的成功, 与我国文学史实素材的研究对应起来, 从中启发学生将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元素开发成有形文化商品。

4.2 针对不同阶段设计合理的教学安排

针对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的培养计划中都提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因此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应有一个合理的教学安排。学生从大一进入学校开始学习那天起, 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学习“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文化知识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间的关系;进入第二阶段导入中观“文化产业”了解, 知晓自己从事专业方向和发展目标;从事第三阶段微观研究“行业管理”, 进入专业本体, 掌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具体“管什么”;第四阶段“实习”, 理论联系实践, 这样的四阶段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设计。

据调查, 高校大一学生普遍走进大学校门与预想中的紧张忙碌的大学生活截然相反, 很多同学无所事事, 找不到方向和学习的动力。因此大一阶段的新生, 可适当将课程安排的多一些、满一些。在基础学科中, 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 初步完成不同学科的渗透和了解。

大学二年级课程的重点应落实到“文化产业”本体教育上, 学生在一年级接受了人文社科方面知识的综合学习, 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 第二步走进由“文化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领域,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 深入了解什么是文化产业、政府宏观调控之下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概略, 以及文化行业细分等方面的知识;进入三年级, 也就是第三个阶段深入了解微观的文化产业管理层面, 基于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研究文化项目的策划与管理、文化品牌的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经营, 以案例教学为主, 实践参观为辅的方式向具体行业渗透, 比如会展经营与管理、影视节目制作与发行、文化经纪人管理等方向。

对某一具体行业的学习, 可以放在大四实习阶段。从学习文化、产业、管理知识到实践应用, 促成学生发现兴趣, 以专业的角度深入研究具体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提出改进方法, 完成论文答辩。

在专业实践方面, 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 比如鼓励学生或教师带队出外搞一些调研, 做一些产业规划, 行业设计;与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 承办地方政府的一些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进入文化产业相关行业实习, 开学递交有深度的实习报告。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作为教学和科研中心, 高校虽拥有足够的技术基础、知识储备和人力资源, 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已使传统教育无法满足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要想培养在社会中能发挥出作用, 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见解和思辨能力的人才, 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即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 而是多学科人才的有机结合。因此,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 必须建立在产、学、研三方结合的基础上, 走出去, 请进来, 丰富和完善教学理论体系建设。

摘要:自2004年教育部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纳入大学本科教育体系, 至目前我国已有70余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发展虽已历经5载, 但在课程体系设计上, 仅完成了不同学科的粘贴和复制, 缺少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出发, 设计了符合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模式。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课程设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型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管理下一篇:由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