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性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探讨性教学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研究性教学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目前高校在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列举了信息技术在高校研究性教学中未发挥其预期作用的表现,并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应采取的一些策略。

探讨性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篇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目前高等院校采取的重要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介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作者简介:韩霞(1981-),女,黑龙江兰西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讲师;李庆达(1982-),男,辽宁辽阳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对我校机械设计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建设的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NDJY1130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级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试验点项目“产品几何参数的测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对机械设计专业《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批准号:校教务发[2012]26号)的研究成果。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以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几何量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本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综合应用性极强,在教学中起着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作用,是联接基础课学习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1-4]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课、作业、实验和考试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获得机械工程科技人员所具备的公差与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后续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如何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来提高学生精度设计能力,是值得每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校级教学研究课题为背景,对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授课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研究方法,自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达到学习、创造和培养能力等目的的教学形式。[5,6]按照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互换性”这个课程的中心讲解基础内容,特别是其符号、代号、标注必须掌握。对后续开设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设计”中重复的内容可以精简甚至删减,或者让学生来讲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教材、参考资料和网络教学课件掌握细节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任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尽量注意技术语言的规范化、形象化、生活化。比如在课程中常用术语“公差”定义是“允许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目的是限定几何参数的加工误差,教师就可以联系到为人处世中的“度”,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再比如“互换性”的概念很抽象,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讲起,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再引入互换性的定义,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技术术语多,如果任课教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巧妙讲解,学生就能切实感觉到科学技术源于生活,自然印象深刻,兴趣大增。

为满足育人质量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传统教学特有的随机、灵活、节奏感等特点,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优势。在教学过程通过不断提出“问题”,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与主体的地位,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7,8]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按照研究性教学模式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问题”的提出阶段、“问题”的分析阶段和“问题”的解决阶段。以下就这三个阶段在互换性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进行介绍。

1.“问题”的提出阶段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提出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依据知识点的难易,按照由低到高逐层递进,依次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学科发展“问题”。“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是五多,即术语定义多、符号代号多、叙述内容多、记忆内容多与生产实践联系多。由于逻辑推理少等原因,学生普遍觉得知识易于理解但感性知识少,在后续课程中不会应用。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础知识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课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定义、术语、符号、代号等,这类“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的运用“问题”则是为了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运用有一定的了解,并将其上升到一定的思考层面去解决,以培养学生的简单归纳、综合能力;学科发展“问题”主要是学习中遇到与本课程相关实际问题或学科前瞻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从而培养协作创新的精神。

2.“问题”的分析阶段

此阶段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解析。此时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平台,使学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问题”的解决阶段

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辅助,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点评,从而使学生真正获益。

二、研究性教学的效果评价与完善

一年来在农机和设计的多个教学班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授课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课程学习结束后,无论在精度设计理解上还是在后续课程对精度设计知识的应用上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更为难得的是学生对枯燥的专业课程产生兴趣,看到课程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问题”提出环节,“问题”主要是教师来设计,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将对教学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学过程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接受能力与学生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三、结语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探寻未知知识。[9]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欲望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10]在探索与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2]王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经验[J].科技信息,2012,(2):62.

[3]王金武,王亚明,于寿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2(1):141-142.

[4]张振军,解梅.《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1):276-277.

[5]陈兴文,白日蔽,李敏.开展研究性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2009,(1):123-125.

[6]张绪平.应用型本科基础课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以广东白云学院高等数学和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民办教育研究,2010,(1):74-77.

[7]刘伟.以“问题”为着眼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0,(1):48-49.

[8]王琬茹,姚艳秋.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施[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41.

[9]雷宏香,蔡志岗,王嘉辉,等.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光信息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103-105.

[10]刘健.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43-45.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韩霞?李庆达?刘天祥?户春影

探讨性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篇2: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目前高校在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列举了信息技术在高校研究性教学中未发挥其预期作用的表现,并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应采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教学;高校

作者简介:何静(1972-),女,湖北随州人,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XJK013CGD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研究性教学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而且能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并通过学习自行解决相关问题,满足了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深度变革,而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也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证明,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是符合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教学方法。[1]

一、信息技术的作用在研究性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应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差强人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并未能发挥其预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性价比很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多媒体教室已占教室总数的95%以上,教研室、办公室也都配备了电脑,网络已基本覆盖了整个校园。高校各个部门都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身影,但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教师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教师并不经常使用教学媒体,甚至有些教师几乎不使用教学媒体。[2]许多教师只是把多媒体作为代替板书的工具,校园网络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设备维护,这也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开支。

2.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法宝

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体制,高校很多课程的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有的教师将教学内容整版显示出来,上课时对着屏幕念,信息技术沦落为追赶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的法宝。

3.师生缺乏交流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是基于知识对称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同等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的“群言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集中讨论。但现实的课堂却是:屏幕上多媒体课件在单调地播放,讲台上教师在津津有味地讲解,讲台下学生在昏昏欲睡地观看,课堂教学还是像传统教学一样呈现呆板、单一的教学、交流模式,信息技术的优势根本没有发挥出来。此外,为了保证投影效果,教室的光线很暗,这也阻碍了师生间除言语之外的其他交流。因此,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网络游戏上,把课堂当做休息室,上课时间呼呼大睡,下课后精神抖搂玩游戏,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

4.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亟待提高

要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每个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各不相同,各个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因此整合的教学模式要针对学科特点;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3]而这些无疑需要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知识作为后盾。虽然目前高校教师大都学历较高,但大多数教师并非师范院校毕业,缺乏相关的教学理论和知识,因此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时,经常是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不知道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知道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大量信息中去粗取精,提取为我所用的信息;不知道如何选用恰当的媒体实现教学信息的传递等等。导致课堂成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展览馆,学生对这些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最终的课程学习效果却并没有什么变化,为此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1.分级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并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参加培训”,由此可见培训的重要性。但目前很多高校对教师实行“千人一面”的信息技术培训,而且培训内容大多还只停留在相关软件的使用上。培训后大多数教师的软件操作水平有所提高,但部分之前已经具备相关知识的教师甚却收获甚小,因此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抱着应付差事的心理。为了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建议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分为三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初级主要是强调操作能力、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不要求教师过于专注技术。这部分内容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基础内容。培训结束进行考试,以检查是否达到最低要求水平,并把取得的考试合格证作为使用多媒体教室的一个必要条件。中级主要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讲授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教学设计方法等。高级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学科,讲授信息技术在该学科中的具体应用的经验与案例,分析本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案例。[4]通过分级培训,一方面每个教师可以根据目前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提升自我;另一方面当参加完所有三个级别的培训后,教师不论是在教育教学理论还是信息技术能力方面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并能学以致用,教师尝到培训的甜头,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自觉参加培训,高校的教学水平自然也会提高。

2.教师改变指导策略,适应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与相互配合。研究性教学既需要教师研究性的教,也需要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因此,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5]由于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变得非常容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协作讨论学习,也可以与网上有共同学习主题的人及相关的专家取得联系,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但是这些帮助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实效性也无法保证,因此学生更希望得到身边的教师的指导。而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任教师不用坐班,上完课就走人,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问题大多数主要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请教,显然这种见缝插针式的指导无法满足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因此,需要教师改变指导策略,以适应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1)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但他们并不具备对这些资源的筛选、组织能力,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权威”,而是学生遨游网络知识海洋中的“引航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筛选,批判地阅读、评价。

(2)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5]引导的方法不拘一格,譬如针对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多种方案,并讨论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在讨论中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纠正自身的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加强个别指导。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研究小组碰到的问题迥异,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实现,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通信平台实现。总之,要确保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深厚。

3.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的课程教学,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都是相对固定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就是学生手中的教材。虽然平时成绩会占到最后成绩的20%~30%的比例,但最后成绩主要还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最终的总评成绩。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有两个特征: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灵活的教学形式。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高校应该允许研究性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教学场所可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也可以是与高校有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研究性教学的时间可以是弹性的,不必局限于一节课45分钟;教学内容不必拘泥于订购的教材,还可以是网上查阅的电子文献等;教学形式除了教师授课之外,还可以确定一个学习主题,由学生就这个主题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听学术讲座等;期末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评定时,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占到总成绩的50%以上),而这个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讨论调研表现、完成作业质量等给出,这样学生就会重视学习过程而不再是结果。

总之,对研究性教学的管理应当采取灵活的管理模式,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乏味的教材、刻板的组织形式、单一的考试方式,而应该给予师生一定的自由,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发现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责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推进高校研究性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共同受益的过程,最终可达到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缪红燕,刘相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研究性教学设计——以大学语文《伤逝》为例[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2]缪红燕.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D].扬州:扬州大学,2008.

[3]徐钊铭,陈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2).

[4]陈炯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4).

[5]黄美蓉.关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1).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何静

探讨性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篇3:

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探析

摘 要: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基本教学格局,按照语文的知识性、技能性和情感性要求进行层进式深化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层进式教学;视角

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等问题应该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对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与时俱进地主动适应新时代对高校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思想,结合多年的高校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拟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对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做点探讨。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形式都是文选式的,即以精挑细选出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为教学的内容和抓手。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根据这些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就认定人文素质教育或人文精神培养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盛行是窒息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大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核心使命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我国高校语文出现诸多问题的缘由所在。鉴于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根本,并据此切实构建起以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

二、构建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般说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又决定于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以培养学生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核心。根据大学语文的这种教学目标,可以构建起基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层进式的大学语文基本教学格局。而且从语文本身来讲,也是可行的。一方面,从听、说、读、写的功能性视角看,语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看,语文教育要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字,掌握各种实用性的问题,形成对文学作品审美品位和欣赏的能力,能主动认识、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等层进式的四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能力。

三、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1.大学语文知识性教学。就目前而言,知识主要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的语文知识主要是解决关于“是什么”问题的知识,解决途径主要靠获得者的感觉、知觉和记忆等心理感官机能来获得,所以可以直接陈述出来。而程序性语文知识则主要是解决关于“怎么办”问题的知识,解决途径不是靠个人感官而是需借助某种媒介然后经过思维加工才获得。

从大学语文的角度来看,陈述性的语文知识,一方面指的是关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指的是关于常用字、常用词、常用成语、常用谚语、常用歇后语以及相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一些文化常识。

2.大学语文能力培养。语文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基于个体智力之上的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使大学生在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具备更加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3.大学语文情感性教学。语文情感即是语文课程中所承寄的一定感情。大学语文所选的文章大都是一些经典性的代表,它们要么反映个体的生理性的物质需求,或者反映个体的社会性的精神性需求,而且主要侧重于比较稳定的、社会性、精神性层面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时要比照语文所体现的情操、情怀、情趣以及情思对大学生层进式地进行思想、道德、审美和人格的教育。

如果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很好地基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对大学生采取层进式教学模式,那么不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能够科学地建构起来,而且也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还能够破解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母语教材研究:意义与价值(序三)[J].全球教育展望,2007(7).

[2]张文达.浅析大学语文教育模式困境及破解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8).

作者简介:李新荣(1978- ),男,江西宁都人,助教,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作者:李新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P2P网络借贷金融论文下一篇: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