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

2022-11-18

第一篇: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

主题墙创设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怎样发挥主题墙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摘要:主题墙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实现了幼儿和环境的互动,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主题墙丰富的内容与主题的变化相适应,为幼儿开放,目的是帮助幼儿表征、迁移经验。主题墙能够综合多个领域的教育资源,加深幼儿对主题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掌握。

瑞吉欧教育理念强调:“空间具有教育内涵。”主题墙创设的空间包括墙面、门窗、走廊和房顶等空间,所以教师发挥的空间非常的大。良好内容的主题墙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带动他们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学习活动。主题墙上的内容为幼儿间的互相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能够改变幼儿的认识。通过观察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能够掌握幼儿的兴趣方向,帮助教师调整教育的手段和内容。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幼儿教师对主题墙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做法。

错误做法一:主题墙成为“花架子”

有些教师在确定主题后,首先忙于搜集主题资料,把各种图片和幼儿的作品往墙上粘贴,墙面内容十分的丰富,使主题墙成为一面展览墙。图片和幼儿作品与主题存在着某些联系,但是所有的内容之间缺少联系,没有层次性和系统性。视觉上的丰富并没有为幼儿带来教育价值。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的有关研究都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主题墙创设的内容要做到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相衔接,避免“花架子”。

错误做法二:主题墙同课程断档

11 王素娟.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幼儿园环境——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7,(26) 为了突出家园共育,幼儿教师会要求家长准备主题资料,但是由于沟通不够,家长不能够理解主题和课程之间的关系,虽然家长准备了很多的图片资料,但是这些图片不能反应主题的内容和要求。虽然实现了家园共育,但是主题墙和课程完全的割裂开来,不能实现二者在教学中的互动,主题墙不能给发挥应有的作用。

错误做法三:主题墙成为教师的展示墙

为了实现主题墙的多彩多样性,幼儿教师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做出了绚丽多彩的画面效果。但是主题墙没有一幅孩子的作品,主题墙成为教师的展示墙,教师剥夺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权利。主题墙完全的展现了教师的创意和能力,教师成为主题墙的主人,幼儿的主体性未能够体现。幼儿应该成为创设主题墙的参与者,这是幼儿学习的良好机会,在不断的同化和顺应中,幼儿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为了发挥主题墙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妙招一:主题墙的内容来源于家长和幼儿

主题墙布置的材料要具备多彩多样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家长和幼儿的创作能力。在主题墙布置之前召开家长会,使家长明白主题墙和课程内在的关系,要求家长帮助幼儿制作主题作品,家长要帮助幼儿搜集主题材料,记录幼儿创造的过程,家长与幼儿携手制作手工艺品和绘画。在家长和幼儿制作主题作品时,教师要扮演咨询者的角色,使幼儿和家长成为制作的主角。幼儿在筹备主题材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布置主题墙时,幼儿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他们在主题墙旁边兴高采烈的为小伙伴介绍作品的制作过程,认同感剧增。参与主题墙的布置,实现了幼儿的所做所想,加深了他们对课程的了解,也帮助家长更加直白的了解幼儿的探究过程。

妙招二:有选择的发挥幼儿的特点专长

主题墙的布置要避免材料的单一性,图片、手工作品、歌谣;或粘贴,或悬挂,都能展现主题墙教育性、完整性和层次性,即能合理的利用主题墙有限的空间,又能实现幼儿的智慧的诠释。很多幼儿都参加了特长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实现主题材料的层次的提高,吸收更多的幼儿参加到主题墙的创设活动中。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强,可以用童言稚语编写主题歌谣,加之图片和手工作品,每个幼儿在进出教室时都倍感自豪。总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专长,分工明确,调动幼儿进行主题墙创设的积极性,使主体墙的布置成为全部幼儿的工作。 妙招三:主题墙还可以“谈”

幼儿教育要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原则, 教师只是教育的辅助者,幼儿才是真正的主人。幼儿拥有让成人羡慕的想象力,他们的思维天真烂漫,主题墙应该成为展示幼儿思维的场所。在构思策划主题墙时,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意愿,通过谈话的方式,整合幼儿的想法,把幼儿的建议体现在主题墙的设计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实现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会让幼儿体验到被尊重感,更能激发他们学习主题课程的积极性。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要给儿童选择的权利和做决定的机会。”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人,主题墙的创设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教师应该学会适当的放权,让幼儿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学会思维,享受尊重,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娟.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幼儿园环境——瑞吉欧教育理 22 毛曙阳.关于构建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的若干思考[J].上海托幼,2010,(5). 念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7,(26)

[2].毛曙阳.关于构建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的若干思考[J].上海托幼,2010,(5)

第二篇: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写作提纲

一、绪论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在以长子为观察对象进行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本文是为进一步了解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现实的意义。

二、本论

(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1、二十世纪初中国幼儿教育的问题 2、陈鹤琴幼稚园教育的教学研究 3、陈鹤琴的幼儿教育主张

(二)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在教育目的观方面

2、在儿童学习观方面

3、在课程设置方面

(三)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

1、陈鹤琴儿童心理特点

2、陈鹤琴的儿童观

三、结论

1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在以长子为观察对象进行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研究中国二十世纪初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创建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了幼稚园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发展幼儿教育的主张,最终形成了幼儿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陈鹤琴; 幼儿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儿童心理学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8月考取公费赴美国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和教务主任。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他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为观察研究的对象,进行连续808天的儿童发展研究,最早在我国提倡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陈鹤琴在儿童心理学方面吸收了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主张,认为教育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引进了西方其他儿童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观察研究的事实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原则,运用克伯屈教授的启发式教育法、民主自由讨论法以及德可乐利学校的分组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思想。他的幼教思想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我们进行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再研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指的幼儿教育不包括家庭里的幼儿教育,是狭义上讲的学校幼儿教育。

2

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二十世纪初中国幼稚教育的问题

幼稚教育最先是由国外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的发展比较迟缓,但是中国需要幼稚教育是毋庸质疑的。在陈鹤琴看来,“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所以幼稚时期也是奠定人生健全发展的时期”。由此,幼稚教育不仅于儿童个人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国家的教育发展也是有重要影响的。然而,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幼稚教育却问题众多,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抄袭国外。“我们中国的幼稚园大抵是抄袭外人的,而外人的幼稚园已时有改进,但我们还是墨守成规,不知改良,以致陈旧腐败不堪闻问了”。而当时中国幼稚园的主要弊端,陈鹤琴将它概括为四点:第一,儿童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没有知识和能力的,日后与环境的接触多了,就渐渐积累了经验,稍有了知识和能力。若与环境的接触多,小孩子的知识就越丰富,他的能力也就越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儿童与环境有充分的接触,而不应该把儿童关在室内,使他与环境不发生任何接触。然而观察我国当时的幼稚教育,幼稚生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室内的,幼稚园简直可以说是“幼稚监狱”。这样儿童与环境社会不发生关系,他的经验从何而来呢。第二,功课太简单。因为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为“幼稚监狱”,儿童的功课自然不会丰富。就只有图书、玩沙、折纸等几样单调的活动。第三,团体动作太多。幼稚园里儿童大体年龄存在着差距,个性也不尽一样,能力就更不相同,然而一般的幼稚园都采用一种团体教授法。这样的教授方法除教唱歌,游戏等少数几种外,是不适合儿童教育的,往往顾不到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的。第四,没有具体目标。对于究竟为什么办幼稚园,儿童应该教养到何种程度,应该养成哪些习惯和技能都没有想过或研究过。这四点只是荤荤大者,其他的细小弊端不宜叙述,这种无方针无目标的幼稚园整天在忙碌,但却没有什么成效,儿童也不见什么进步。

(二)陈鹤琴幼稚园教育教学研究

基于前面所述教育现状,陈鹤琴认识到了改革中国幼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遂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即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了幼稚园的课程、故事、读法和设备研究

(三)陈鹤琴的幼儿教育主张

3 为了改善我国的幼儿教育,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陈鹤琴于1927年发表了《我们的主张》十五条。十五条主张是对我国办幼稚园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发展幼稚教育的指导,是我们研究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所不可忽视的。

主张的第一条就指出“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这是针对现实提出的,也是对我们办幼稚园的根本要求。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的设施,应当处处体现本国性,至于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教法,在不违背国情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这样幼稚园就可以充分适应社会的需要了。第二个主张是“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因为当时的幼稚园很少有跟家庭合作的,父母把小孩子送到幼稚园去,并不是为小孩子受教育着想,仅仅是自己图个方便,对小孩子一切的任务都不闻不问,这样家里所教的和幼稚园里所学的往往不能融合。有些家庭甚至认为既然小孩子在幼稚园里,教育的责任就是教师的,小孩子学得不好就是幼稚园的失误。所以陈鹤琴主张幼儿教育应由学校和家庭双方承担,如此两方所施的教育才不会发生冲突,而所得的效果也更大。虽然这是陈鹤琴针对当时的幼儿教育提出来的,但是在当今幼儿教育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他所说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更厉害的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父母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忙于工作而将孩子寄托,更多时候小孩是和其他抚养人在一起的,而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无暇顾及。所以陈鹤琴的主张在当代的幼稚教育上仍然具有现实性,现在社会上提倡的“合力教育”就是希望由家庭和幼稚园共同来教育幼儿,可以说受到了陈鹤琴主张的影响和启示。第三条主张是针对教材来说的,“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该教他”。这一主张中包含了幼稚园选择教材的三条标准:1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稚园的教材。若一幼儿很早就能识字就可以马上教他识字,而不用等到稍大了再学。2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根据。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的问题在现在的教育中依然存在,所以近几年开始了新课程改革。虽然是针对中学的一次改革,但也说明了学校所用教材的不合理性,而对幼儿来说尤须注意教材的“儿童化”和“经验化”,这样儿童才能有所理解和体会。3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教育儿童是为了使他能够养成某种生活的技能,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儿童的教材也可以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定,但以儿童心理和经验为根据是不变的核心。

4

二、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在教育目的观方面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幼儿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还是把幼儿看作是“小大人”,认为儿童和成人之间没有多大的不同,大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小孩子也应该能做,往往以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评价儿童,“听话”“服从”成人的儿童就是“好孩子”,就是“聪明”的,幼儿园教师也是以此来对幼儿作出奖惩,以孩子能够得多少红五星,能够考多少分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主要标准。在这种错误的观念指引下,幼稚园的教育目的也错误地发展成“知识型”、“应试型”的教育目的观,只注重孩子的识记能力,而忽视儿童身心全面的健康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牺牲的是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各类事物的好奇,好问心,牺牲的是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种高代价的教育,不符合现代教育使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的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死记一些符号,掌握大量的知识,教育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的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现代中国人,现代儿童。

(二)在儿童学习观方面

早期的幼儿教育大多具有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教室里,教室很少带孩子去户外郊游学习,致使儿童与环境的接触相当缺乏,所学的内容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没有较多的联系。这样儿童所得的都是呆板生硬的死知识,也没有获得鲜活的人生经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幼儿教育不是将幼儿关在园里进行“闭门造车”的学习,而是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是要在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吸收性的学习,儿童与环境接触越多,所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儿童的知识形成也越快,认识就越广泛。因此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主动学习。

(三)在课程设置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主要采用的是分科课程和预设课程。分科教学的优点是便于向幼儿传授各科系统的知识,也便于对全体儿童进行集体教学。其缺点是割裂了各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忽视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甚至整个教育过程缺乏整体性。这种课程下的儿童往往处于被动和服从

5 的地位,严重压抑了儿童的主体意识,束缚了幼儿主体价值的发挥。例如,在让儿童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上,多数是由老师说了算,甚至在具体的技能操作训练上,也是完全由教师指挥,儿童只需要“依样画葫芦”,这严重阻碍了儿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而陈鹤琴重视游戏的作用,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重视个性差异,反对分科教学,认为分裂的课程是违背儿童的心理的,反对以书本教材为中心,主张以儿童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要求整个的、系统的进行教学。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综合教育课程就是针对分科教育课程而提出的,从中可以看到陈鹤琴课程思想的特点,它有利于克服传统分科课程和预设课程的弊端,发挥儿童的积极主动精神,培养思维敏捷,活泼好问的儿童。

三、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

(一)陈鹤琴儿童心理特点

陈鹤琴首先认为儿童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儿童期就是可塑性(plasticity)的意思”。儿童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二是儿童期具可以发展的性质。“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的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陈鹤琴认为儿童的心理主要有七个特点: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

(二)陈鹤琴的儿童观

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从刚出生开始进行跟踪观察实验,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最终总结出了以上所说的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常人的儿童观。陈鹤琴认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而且具有他自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

在陈鹤琴生活的那个年代,当时的一般人对于儿童都有错误的认识。他们把儿童看作是与成人一样的人,只是儿童的身材比成人小罢了,而各种本性本能都是和成人没有区别的,称儿童为“小大人”。因为成人穿长衫,所以也叫儿童穿长衫,不准儿童游玩,强迫儿童的举动和成人一样。这种做法和观念一直没有得

6 到改变,而陈鹤琴认为这是阻碍儿童身心发展的,他坚决反对那种把小孩子当作成人看的观点,儿童自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成人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也绝不能摧残了儿童好动,好问的天性,因为怕麻烦而剥夺了儿童游戏,玩乐的权利。如果错误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不改变,那么我们绝不可能收获任何好的教育后果。因此在我国发展幼儿教育,就必须懂得儿童心理学,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而陈鹤琴就是这样来实践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他富有研究价值和科学指导价值的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一生都可以说是献给了他深切热爱的幼儿教育事业,他很爱儿童,儿童也很爱他,所以他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来办幼儿教育。而他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全国的儿童“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因此他1919年从美国回来之后就开始探索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主张,并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教具,以及教学设备。当然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创办是分不开的。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更应该为大众所熟知。

总之,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教工作者对更为具体,深刻又能有效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需求越来越强烈。陈鹤琴经过长期实验观察、科学验证而形成的幼儿教育理论通俗易懂,具体细致但又不乏科学严谨,是我国学前教育科学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认真地从中吸收营养。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 [M]上卷.北京出版社,1983年12月。

[2]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 [M]下卷.北京出版社,1985年12月。

[3]陈秀云.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4]唐淑.陈鹤琴与中国幼儿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5]孙爱月.继承和发扬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7 [6]周南.陈鹤琴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现实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7]刘守旗.陈鹤琴论儿童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8]钱继芳.浅议活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9]李莉.论活教育的教学原则[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10]李莉.陈鹤琴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综述[D].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11]陈一飞.二十年来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概览[J/OL]教育研究,2003年第6 期。

[12]周谷平 李小琛.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J/OL]幼儿教育,2004年2月。

8

第三篇:幼儿园组织开展混龄游戏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混龄教育是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在一起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现代幼儿无兄弟姐妹带来的弊端。混龄教育对促进独生子女社会化、个性化及其智力、语言发展有独特意义。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教育合乎幼儿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中国的国情。

一、幼儿园组织开展混龄游戏教育是幼儿科学发展的需要

2000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柯蒂斯主席访问中国时,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教育提出建议:“如果能够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合在一起开展活动,孩子们就能够互相帮助,使孩子在情感上和社会交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开展混龄游戏教育适用于我国国情,对我国独生子女教育有着独特意义:一是能弥补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二是能提供异龄观摩的学习机会,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三是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促使幼儿的个性充分发展。好群是人的一种本能,幼儿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其生长离不开人与人交往的环境。在心理上,幼儿需要成人或年长儿童协助他们进入社会,需要与有权威的人一起学习、成长。儿童生活的世界越宽广,接触到的异质物和刺激越多,他们获得交流、学习的机会就越多,社会性得到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将单龄幼儿群体与整个儿童群体割裂开,必将影响单龄群体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儿童群体的发展。

社会由不同年龄的人组成,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与他人进行着这样那样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伴侣,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接触的必然伴侣。从社会群体角度来看,人成长的自然生态就是“大小长幼”之间的交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只有在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与异龄同伴交往是个体发展乃至生存所必需的。

幼儿也是如此。交往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本身就具有混龄特征。在街头巷尾,孩子们常常与至少相差1岁的同伴做游戏;在学校的操场上,幼儿自己组织的混龄游戏也很常见。社会生活的魅力在于一个人可以遇到不同类型的人,按年龄实行隔离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打破了社会的契约,剥夺了生活对幼儿的滋养,会阻碍幼儿社会意识的发展。 幼儿天生有一种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这种先天倾向由于社会过分强调年龄差异而受到抑制。尽管这种区分年龄的做法在现代社会非常盛行,并且被看作是“自然”的,但在人类学家看来,对孩子们的人际交往作这样的区分是不正常的。

二、幼儿异龄互动的益处

1、对幼儿发展的益处

1997年哈特普曾比较了学前儿童与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社会交往。研究证实,在与异龄伙伴的交往中,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都能在跨年龄情景中调整自我行为,两者交往策略均与同龄伙伴交往情景不同。我国研究者认为,异龄同伴之间的交往是一种“非对称相倚型”的关系。在这种交往中,年长儿童相对于年幼儿童有更大的权利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但这种非对称型关系可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社会性能力。这一交往类型不仅在一般意义上对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能力及亲社会行为有发展性作用,而且还对交往不足或交往过度的幼儿有显著的补偿矫正功能。

2、对体能发展的益处

在一项异龄互动的研究中,研究者记录了196个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青少年—年幼儿童的互动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在两者互动时,青少年会调整活动规则,使得这些活动可以挑战每个年幼儿童的体能,不会太超出年幼儿童的能力。同时,青少年还能修正规则、调整目标,使得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变得有意义。通过这样的互动,青少年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体能,同时也增强了与他们一起活动的年幼儿童的体能。

尽管这项研究不完全针对异龄幼儿的互动,但研究结果仍给我们以启示。我国的研究者也发现,在混龄幼儿的户外运动中,模仿行为成为年幼者的主要行为,他们在模仿中挑战自己的动作,挑战自己的意志。所以,在户外混龄运动中,我们看到年幼儿童的运动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3、对认知发展的益处

在接触不同年龄、经验、个性和发展水平的同伴时,幼儿会发生认知冲突。由于互动双方年龄相差不大,认知冲突往往发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这种冲突促进了互动双方认知的发展。

年长幼儿作出的榜样、展现出的更高的技能、教授的新游戏玩法、提供的解决问题的线索或策略等,对年幼幼儿的认知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年长幼儿在与年幼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例如在提出建议、教授方法的同时,自然也巩固了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之更加明朗、清晰。此外,年幼幼儿通过鼓励年长幼儿参与建构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如积木拼插游戏),以一种轻松的、相对无竞争的方式促进了年长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4、对社会性发展的益处

混龄环境为年长儿童提供了一个帮助他人和包容低能力年幼同伴的机会。这给了他们一些成为养育者的早期经验。此外,年幼幼儿还为性格孤僻、社会性不成熟的年长幼儿提供发展社交技能的机会。也就是说,与异龄同伴的互动对康复、矫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失常具有潜在作用。在与年幼儿童玩耍时,年长儿童还练习了微妙的管理艺术,并通过维护规则、维持秩序和保障安全等活动增强了团体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年长儿童可帮助年幼儿童强化规则意识,为解决问题和冲突提出建议,在年幼儿童的活动变得具有破坏性或发生危险时及时介入,为年幼儿童创造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年幼儿童社会性和道德的发展。在混龄群体中,年幼儿童的社会性参与程度提高了。与此同时,年长儿童还为年幼儿童作出了助人、宽容的榜样。当那些得到鼓励、安慰和教导的年幼儿童渐渐成长时,他们也能通过模仿最终产生这些亲社会行为。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需要同伴间的友谊,否则他们会感到痛苦。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心理“渗透”,他们因各自不同的价值倾向而产生一种互补的情感,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对同伴产生同情心,并渐渐在同伴群体中形成互相保护和羡慕的氛围,由挚爱凝结成一个以高尚情感为基础的整体。

三、混龄游戏教育弥补了独生子女成长中同伴群体缺失问题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视为一个层层嵌套的层级化多元系统。这个呈柱状同心结构的系统从里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对于幼儿来说,环境的每一层次都对他们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交往中重要的微观系统,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同伴和同伴群体。但是,幼儿同伴群体正面临着缺失的危机。在我国,独特的国情和生育政策带来的同伴群体缺失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奖励只生一个孩子”。随后,“独生子女”作为一种基本国策在全国推广。这标志着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诞生,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马卡连柯指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互相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可能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相关研究也发现,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失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存在交往缺失,进而导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异常,如任性、依赖性强、胆小、自私及孤僻等。

我国幼儿园通常按年龄编班,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是相一致的。尽管同龄班级中的幼儿也有交往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需要,发挥了同伴群体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但与自然同伴群体相比,同龄同伴群体的交往显得过于单薄,同伴群体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采取合适的措施重建幼儿的自然同伴群体,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弥补独生子女成长中的同伴缺失是当今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园可利用园内不同年龄幼儿共同生活这一特点和优势编制混龄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混龄活动,为解决独生子女同伴群体缺失问题作出积极的努力。

总之,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活动,使幼儿的活动空间、教师的创造空间、幼儿园的生存空间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是值得探究和尝试的一个课程领域。

第四篇:幼儿游戏的意义和对幼儿的发展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儿童都喜爱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那么,游戏的实质是什么,儿童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有何作用,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做一个简单阐述和初步研究。

其实儿童的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儿童偏爱游戏,游戏伴随娱乐。任何一个儿童都沉浸于游戏的娱乐之中,游戏好像已经变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发展。

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教师,儿童游戏是出自其自身成长需求的自发运动,是儿童内部动机所为。然而游戏活动的表现形式却是儿童与其自身以外的环境的互动过程。因此游戏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对外部干预的学习,了解到各种因素的造成,应如何去避免改善等。成人在家庭中如何教导幼儿,让幼儿在离开幼儿园的同时在家也继续充实,提高自己。游戏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一、古代幼儿游戏

(一)产生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游戏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多种儿童游戏娱乐活动从生产劳动、宗教礼仪和军事训练中分化出来,逐渐独立和成形,包括了棋弹类、投射类、斗赛类和多种多样的风俗游戏。这些都影响到了儿童游戏的发展。西汉前期,由于国家的富强,体育、游戏和娱乐活动也十分盛行。经过汉魏的发展,儿童游戏在追求享乐、崇尚技艺成风的唐代臻于繁盛。由于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使得儿童游戏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局面,给儿童身心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并留给后世以丰富的游戏材料。宋代对中国的儿童游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理学思想的盛行对教育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也深刻地渗入了儿童游戏。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传统的儿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所占比重并不大,西方的儿童游戏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的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游戏只是在民间还有一席之地。

(二)游戏的意义

游戏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肯定儿童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

1、游戏与儿童的身心发展

刺激人身体感官的休闲,娱乐,游戏活动实在不少,如果人们封闭自我,四肢感官毫不与外界接触,精气血脉难以畅行而使身体不能强健,感官心灵难以激活而使智慧不能开发。显然,游戏对人身心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游戏活动可以宣泄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也可以促进其血脉畅通,骨骼强健。

2、游戏与儿童的知识学习

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充分利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发挥其最佳的知识教育效果,从实践结果看,这种教育是很成功的。讲究知识性,追求知识启蒙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不少儿童游戏中得到了体现。

3、游戏与儿童的品德修养

儿童游戏具有德育的意义,古人有充分的认识,并对游戏的德育作用给予充分的运用,乃至于有意赋予大量儿童游戏以道德含义。不少儿童游戏具有锻炼和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的作用。比如说儿童一开始在学习唱歌,难免缺乏连贯性,这时就需要儿童的意志力量去克服困难,这样儿童的意志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4、游戏与儿童的审美情趣

对儿童而言,游戏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孩子们厕身于游戏过程中,不仅感受了事物的色彩美、质料美、造型美、节奏美、音律美,而且还参与了美的创造,审美感与艺术活动的技能技巧也得到锻炼。中华民族向以善于游戏、文明高雅著称于世,这是一种从儿童幼小时期就开始受到陶冶、逐步形成的优良品质。

(三)游戏的种类

1、运动游戏

指那些以运动体力为主、有一定活动强度的游戏形式。

角抵类:通过运用自己的力量和借助外力来压倒,战胜对方,体现了优胜劣败的法则。最大特点就是有一定运动强度,有较强的娱乐性。例如:摔交,拔河,斗牛等。

球类:以球体为主,拍,踢,滚等。儿童手球游戏主要是抛球和拍球。训练他们的灵活度。 投射类:投掷和射击游戏。包括近距离的投和稍远距离的射。讲究的是动作的准确性。 冰水类:即水中游戏和冰雪游戏。主要有打水仗、赛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等。 杂戏类:运动游戏中还有不少难以归类的品种,如放风筝、捉迷藏、踩高跷等。

2、智力游戏

指以运动智力为主的游戏形式,这类是中国游戏的精华,是中国游戏的代表。 棋牌类:有围棋、象棋等。这类游戏的特点就是玩时用脑、斗智。游戏品种多,趣味盎然。 拼摆类:各种拼图游戏。七巧板、九连环等。这类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智力游戏的代表,以其充分的科学原理,具有很高的锻炼儿童智力的价值。

3、语言文字游戏

指借助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而编制的儿童游戏,是口头,书面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训练儿童的语言感受和表达能力。主要有绕口令,猜灯谜等。这类游戏不需借助场地,器具,有趣易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语言文字游戏对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十分有效。

4、生活游戏

指儿童自发地模仿成人的社会生活内容而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实现社会化过程的有效方式。儿童生活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十分广泛。

儿戏类:都是儿童模仿成人活动,是一种角色游戏,通过对成人的模仿,对儿童走向成人社会奠定基础。

豢养类:儿童饲养和训练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的活动,小动物是儿童最好的伙伴之一。儿童豢养小动物培养了关心爱护动物的意识和持久不懈的恒心。

5、科学游戏

指利用科学原理设计的游戏,各种小实验,以及运动科学原理设计的儿童玩具。科学游戏中的道理可能并不能让儿童所理解,但他们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研究的本能。

6、文艺游戏

指各种文艺形式的儿童游戏,包括歌舞、演剧、讲故事等。文艺游戏中所受到的熏陶和训练主要是艺术方面的,成为儿童的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游戏特点

游戏特点表现出古人对儿童成长的要求和期待,并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

1、 崇尚智慧道德和自然

具有高度的智慧内涵是中国传统儿童游戏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中国传统儿童游戏比较忽视儿童身体的锻炼,他们认为剧烈运动的游戏不合温文尔雅的道德准则,甚至还认为剧烈的运动游戏有伤儿童的身体。这一崇尚智慧的特点具有两面性。

崇尚道德也是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的重要特点。古人推崇智慧类游戏,其内涵之一就是这些游戏具有道德性,政治性。具备道德价值。古人以道德标准作为选择儿童游戏的依据,并认为地赋予儿童游戏以强烈的道德意义。认识到儿童游戏的道德教育作用并不错,但将其推向极端道德主义则并不可取。

要求儿童教育中需要游戏的手段,体现了遵循自然的原则。纵观中国古代儿童游戏,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简单易行甚至不需要任何器具的游戏,随时随地,都可以信手玩来。总之,充分利用自然物,不受时间、场地、器具的限制,简单易行却又可玩性极强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儿童游戏所未曾有的。

2、 男女有别

中国传统的观念也影响了儿童游戏,重男轻女。女孩子在游戏中没有地位。这确实存在这性别歧视问题,应该改正。

二、当代儿童游戏与儿童发展

(一) 儿童游戏的生理与心里基础

1、 游戏是幼年生命活力的体现

游戏是生命运动的一种形式。运动是生命的本质,运动停止则生命终止。没有游戏便没有发展。游戏的特性与生命本质的特性一致。之所以将游戏堪称是生命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因为游戏活动与生命的自身运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总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以为生存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性活动满足认为生存的需要,儿童的游戏活动满足幼年发展的需要。游戏的特征与生命特征的一致性表明,游戏的确是体验生命本质的好方法,从而也是体验人生价值的好方法。看来幼儿如此热衷于游戏,也许正式渊源于这种生命的本质。

2、 游戏是幼稚心理的表现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世界。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基本活动只能是游戏。心理机能越不成熟,行为的游戏性越鲜明,生活中游戏活动的比例也越大,也许正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戏属于儿童。

幼稚的心理特征与游戏的稚拙表现。很多行为是幼稚心理的表现。幼儿的幼稚心理特点使幼儿的行为稚拙可笑。然而这些幼稚的心理特点在游戏中的表现,却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幼儿,其游戏行为总是正好符合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我们往往要求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往往又很难把握,高于或低于儿童的发展水平,都不能激发起他们游戏般兴趣的行为。

(二) 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

1、 游戏实现了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成熟引导下的自发动作练习。生理成熟是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前提。游戏活动是由儿童发展水平决定的,这里包括了动作水平的发展,也正是这个意义上说,游戏的种类、性质、水平因年龄而异。游戏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出现多种动作的协同作用,游戏的运动形式就表现为一系列组合动作的机能性练习。可见,游戏的这种练习机能就是对自身运动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2、 游戏实现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促进了感知觉能力的提高。感知觉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游戏对感知能力提高的意义,在于有着更多的机会给孩子综合运用各种感官,从而提高感官的感受性,进一步促进观察、记忆力的发展。游戏还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发展过程可以说始于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才会发展。儿童的思维很早就会表现出来,只要他面对某种问题就会表现出思维活动。游戏是一种运用心智的方法,也是对待运用心智的一种态度。游戏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游戏对儿童掌握语言的奥妙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促进了想象力的提高。儿童的想象力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在游戏中展开的。

3、 游戏实现了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促成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对幼儿来说,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可是说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儿童结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现实的伙伴关系和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关系都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角色扮演等使他们大大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这其中的发展机制就是自我意识。在游戏中,儿童常常体验到成功的交往经验和失败的交往教训,学会用规则来裁判行为,用规则来协调关系,自我中心的自我意识向社会性的自我意识发展,社会性不断成熟。

4、 游戏实现了儿童情感的发展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游戏是快乐原则支配的,所有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见,游戏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保证。游戏能帮助儿童控制情感的冲动性。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更能够抗拒诱惑,延迟满足,因为儿童对游戏的需要胜于一切。高级情感产生于游戏之中。友爱、同情、荣誉等许多道德情感的体验是产生于游戏之中的。儿童的发展决定了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而游戏又实现了儿童的发展,游戏促进发展的奥秘就在于游戏确实是侧重于儿童发展的心理机能的一种表现。

(三) 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

游戏的过程即孩子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这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1、 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

关于游戏与教育: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儿童的发展体现了游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的是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的是引导发展的价值。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游戏被引进了教育机构,幼儿园教育与幼儿游戏结合,使幼儿游戏成为幼儿园游戏。幼儿游戏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幼儿园游戏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方案中的基本活动和重要的组织形式。

2、 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

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的组织形式。游戏是幼儿自发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游戏能不能也成为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必须谋求游戏与教育的结合,使游戏也成为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对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认识。游戏的教育化,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轻游戏,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教育的游戏化,目的是为了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不至于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

3、 游戏的学与教

谈谈游戏与学的几种态度。对游戏与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了不同的实践。 对立论:业精于勤,荒于嬉。同一论:游戏就是学习。相关论:游戏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统一论:游戏和学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从活动的丰富内涵来阐明观点,上面的对立论和同一论显然过于片面和绝对,而相关论和统一论则比较全面和辩证。谈谈游戏与教的分析。寓教于游戏之中。游戏和教学的结合:在同一个目标引导下的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相继关系。游戏和教学的转化:指教师在酵母目标控制下的对幼儿施教的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的学习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三、幼儿游戏心理

(一) 游戏的心理结构

游戏是一种复合行的心理活动,即使最简单的游戏,也包含了多种心理成分。每个游戏都几乎具有两种成分:认知和情感,其表达方式不外两种:语言和动作。

1、 游戏的认知特性

即心理主动性维度。游戏的认知特性,重点放在游戏的社会适应上。游戏的认知特性可以从自我导向、心理主动性和灵活性三方面进行考察。自我导向:意味着儿童本人决定自己的活动,并且计划并实现自己的活动。心理主动性:指儿童注意到周围环境、往往接着就采取行动,这意味着游戏是一种自发性活动。灵活性:是游戏行为结构的一大特性。使儿童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连接起来,而不需要再学习新的内容。

2、 游戏的情感特性

即活动强度维度。游戏的情感方面,重点放在游戏动机上。从内在动机、内部控制能力和假装三个方面考察游戏的情感特性,以此作为游戏行为强度的特征。内在动机:游戏行为是受内在动机控制的行为,取决于儿童自我决策。内部控制能力:可通过行为的自由以及借助规则来控制和调节的程度表现出来。假装:游戏中想象和现实是并存的。这是儿童游戏最为显著的特点。 (二)游戏的心理特征

游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现象。学者们运用现象学分析,把游戏视为一种活动方式,分别从其心理机制、行为模式和产生情境三个维度进行描述,进而概括出游戏的基本特征。

1、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游戏是一种心理活动,就游戏的本质而言,游戏是一种认知过程为基础的意向性活动。意向性活动是与认知性活动相对应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人对待或处理客观实物的活动。意向性活动总是在认识指引下的意向,而认识总是在意向主导下的认识。没有一定认识活动指引的意向活动是不存在的。游戏是一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性活动。首先,游戏是个体积极性的需要的实现。其次,游戏是儿童对待现实的一种活动方式,并不排除游戏的认识功能。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游戏具有活动动机的内源性、活动目的的隐蔽性、活动过程的松散性、活动内容的虚构性、活动规则的变通性、活动主体的积极性。游戏活动的组织必须以调动儿童情趣为先导,并且以满足情感性需要为基础。也许这就是游戏指导的关键所在。

2、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

游戏的精华是游戏主体的内在体验,包括认知体验及其伴随的情感体验。游戏行为方式虽然千变万化,但表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认知行为:任何游戏中都包含着多种认知成分,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表征着游戏的认知水平。交往行为:交往行为一方面构成了游戏过程的基本成分,另一方面为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宣泄行为:具有特殊的发展价值,必须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接受理性的监控。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维护心理健康,而且可以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逐渐形成道德自律能力或品质。我觉得什么都是游戏,什么都不是游戏,游戏行为就是富有游戏性的行为。

3、 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活动情境是识别游戏行为与非游戏行为的基本参照系。一般可以根据活动情境中的游戏性程度来区分活动的性质。富有游戏性的活动情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批熟悉的同伴、玩具或者可引发儿童兴趣的操作材料;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协定;最低限度的指导行为或介入行为;创设友好的氛围,使儿童感到舒适和安全;制定计划,降低儿童疲倦、肌饿、患病或紧张经历的可能性。上述条件只是游戏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四、儿童游戏的外部干预

儿童游戏是出自其自身成长需求的自发运动,是儿童内部动机所为。然而游戏活动的表现形式却是儿童与其自身以外的环境的互动过程。因此游戏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一)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游戏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形式,因此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必然与游戏紧密相关。主要有物理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构成儿童游戏的背景。可见,这些因素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影响儿童游戏的。

1、游戏的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包括游戏空间、场地、材料等。空间对儿童游戏有重要影响,空间小了,儿童活动范围缩小,许多游戏都不能进行。应适当调整空间密度,动作大的活动那就要宽敞,不能显得拥挤,这样会降低儿童对游戏的兴趣。空间有了,场地也应到位,两者应该互相配合,比如儿童做小动物游戏吧,应该在大操场上进行,最好能吧周围布置成森林等场地,让儿童更能身临其境之中,更投入游戏中去。每个游戏都有配套的材料,材料要准备的充足,让每个儿童都能运动起来。材料能激发儿童的积极性,他们能从这些材料中尽兴。所以游戏的物理环境必然重要。

2、游戏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以及人及关系对游戏的影响,包括父母的育儿方式、家庭氛围、同伴关系、文化背景以及教育状况等。家庭的影响,最早的亲子关系是母亲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良好的母子依恋,那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积极的热情等。可见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怪不得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育儿的态度也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怎么样教育才是最好的呢?父母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品质好坏直接造成对子女的养育方式,不同的家庭,教育态度不同,那么孩子也是大有差别的。不该过分保护,不该过分放纵,这样都是太极端的做法,应该民主和谐,孩子要有较好的独立性。另外,一个完整的家庭固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的婚姻是破碎的,那么将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使孩子的心灵扭曲,压抑,性格孤僻等。

在学校里,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也对成长起作用。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同伴,既增加了默契,又为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同伴之间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行为发展,对年龄大的孩子来说,可以表现出他们关心照顾他人。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可以从别人那里积累经验,学习他们等。

在这个多媒体社会中,一些图书,电视,广播等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比如一些暴力电视吧,儿童看了会去模仿里面的动作,这样会造成伤害,或者是一些不良刊物,图片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又或者是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所以,必须有选择性的对儿童进行课外媒体积累。

3、游戏的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是内在的,有着无可抗拒的力量,比如性别、兴趣、气质、身体状况、年龄等对游戏的影响都各有其特殊性。性别差异: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在运动类游戏中表现的出色,而女孩天生有具有一种母性,喜欢扮家家,玩小游戏等,而男孩却是喜欢战斗类的大游戏。不过通过教育,如今男女的差异并不是相差太远,男女享有同等待遇,让男女儿童有机会在各种游戏中充分开发应有的性别潜力。另外还有残障儿童,如果是情绪障碍的,那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这些都是因为内心无法开启,长时间闷在自己的世界里造成的,我们应多帮助他们,开导他们,陪伴他们,让他们走出孤独的内心世界。如果是身体障碍的话,那我们只能多些关心,不要给太多的压力,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和别的儿童没有差别。游戏可以为障碍儿童提供机会,去体验丰富的刺激、成功和愉快。

(二) 成人对儿童游戏的指导

1、指导儿童游戏的意义

发挥游戏对促进儿童发展的潜效应。缺乏指导的游戏,其发展价值的显现是处于游移状态的。首先,以教育的任务将游移分类,例如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等就是从儿童发展的不同角度反应了游戏中潜在的教育价值,给儿童内在的教育。提高儿童的游戏水平。游戏水平正是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因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就是通过游戏技能反映出来的。比如说,在混龄儿童游戏中,一般来说年龄大的孩子发展空间小,而年龄小的儿童呢,发展空间大,游戏水平提高的快。

2、指导幼儿游戏的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原则,对待幼儿也是一样,遵循了原则才更容易达到效果。与儿童相处的原则:必须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游戏的心理环境,这样儿童才会听从你,愉快的相处。做到以同理心接纳孩子,就是将心比心的原则,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等,用自己的内心体会理解孩子,从而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乐。另外以平等心与孩子沟通:所谓人人平等嘛,教师应去除自己的权威形象,降低自己让自己和孩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能得到孩子认可,使孩子接纳自己。如果一直高高在上,那孩子会害怕你,不敢说自己的想法等,阻碍孩子的发展。

干预游戏的原则:游戏是一种自主的活动。教师应该尊重儿童,不要太强制性的规定孩子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应该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加以倾听,指导。就比如说在一次室内活动中,画画手工之类的活动,不要规定孩子去选择同一种游戏材料,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创造,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有助于孩子的提高。

3、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

干预形态——外在和内在两种形态。外在形态是我们在指导游戏时,并不参与其中,而是在一旁观看、说明、引导孩子等。在儿童遇到困难时,我们加以提醒使他们得到提高。内在干预是和儿童一起参加游戏,比如在角色扮演类中,我们可以扮演乘客,孩子扮演售票员,暗示他们上车要买票等等。我认为两种形态都各有各的好,都能帮助孩子,提高孩子。

干预时机,这点相当重要,当孩子分心,不投入自己的游戏,或者难以和别人互动、缺少材料时,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予帮助,让他们能顺利的继续下去,不要半途而废。当然过多的干预会适得其反,可能会埋没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我们应该适当的干预,找好时机把握,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

4、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

游戏的权利是儿童的,反复强调游戏是自发自主的。我们知道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儿童自己的意愿。我们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应该是这样三种: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在游戏过程中,应该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不要在儿童兴致高潮的时候因时间结束游戏。另外我们要提供多种场地,材料。让孩子自由发挥。在观察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感受到儿童的真实情感。更要有良好的观察态度,尊重爱护儿童。会观察显得很重要,教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技能。好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活动观察出很多东西,而不仅仅单纯的是活动的结果,可以猜想是儿童的思维,儿童的兴趣等。不要太盲目的观察。我们是游戏进展的支持者,不管进行的怎么样,还是要支持下去,笑着看着孩子们继续游戏,而不是不加理睬,这样会让儿童失去兴致。有效的知道游戏关键是准确估计幼儿行为意向的线索,以一种有益于幼儿行为的指导方式,去顺应和扩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成人掌握好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将推进儿童的游戏发展。

游戏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儿童偏爱游戏,游戏伴随娱乐。可能一开始课本中的知识,会让儿童觉得枯燥,乏味。他们不能理解,甚至于不想去学,但是游戏不同,每个游戏都有每个游戏所包含的知识,游戏不可能淡而无味,它也有其一定的内涵。所以让儿童沉浸在游戏中,充分领略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不知不觉中,他们学到了知识、本领。能力得到了基本的培养。不要去小看游戏,游戏从古代到当代,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应该好好分析利用游戏,让儿童更好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因此游戏对幼儿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第五篇: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论文

——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前儿童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幼儿可塑性大,此时生理心理发展很快,长知识、长身体,且智力发展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与他的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判断培养的相关程度比学龄期更为密切。苏霍姆林斯基说:“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和审美的需要和兴趣,这些都是在他们积极活动的过程中 发展、形成和满足的。

”音乐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它是与幼儿同步发展的,因为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积极愉快、活泼、欢乐,他们的身心都会得到陶冶和发展。

一、促进孩子身理心理的发展。

1、音乐――促进脑功能的高度发展。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左脑的发展,轻视右脑的发展,其实经现代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表明:二半球大脑只有共同活动、互相合作,才能得到高度发展。爱因斯坦从小喜欢音乐,他的“音乐”给了他最佳的思维能力,就足以证明音乐能促进大脑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小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

2、音乐使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得到满足。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什么事都想动一动,他们喜欢模仿解放军,雄壮的旋律、鲜明的节奏能唤起孩子“动” 的欲望。当孩子随着音乐旋律合拍的动作,情绪是愉快的,他们模仿解放军,好似在开展游戏,在音乐声中他们获得了极大的听觉。

3、训练孩子的听觉。 孩子的听觉是一生中处于最灵敏的阶段。音乐又是发展听觉的重要途径。因为音乐的要素如:丰富的音色,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等与孩子的听觉关系密切,多听音乐能提高孩子辨别声音的能力。他们听到高而明亮的音乐就模仿小鸟飞舞,小兔蹦跳;听到低而粗哑的音乐又会模仿老狼、黑熊走路、狮子出洞等。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的许多要素来训练孩子的听觉,从而领悟音乐。

4、音乐促使孩子想象,使孩子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和开阔。 音乐作品不管是歌曲、乐曲,它都具有形象性,它围绕一个主题,刻划一定的形象。形象为孩子感受、理解后,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5、音乐能发展孩子的情感。 丰富多采的音乐活动离不开心理活动,如:听觉、记忆、语言、想象等,除此以外,因为音乐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它可以发展孩子的情感。

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易为孩子理解和感受。如:孩子听到歌曲《客人来了》的亲切柔和的旋律,愉快热情的演唱感情,使孩子自然感受了音乐形象。孩子懂得了应亲切、友好、热情地代客的道理,再通过孩子们的演唱,使他们这一社会性动机行为受到积极的情感检验而得以巩固。“以情育人”、“以情动人”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和强化功能。

二、在音乐中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立足于培养孩子具有细微的观察能力,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发现探索和创造的能力,这种教育思想应该渗透在对幼儿的所有的教育中。以前在教孩子律动时,往往单纯要孩子模仿,有时还用“

一、

二、三”的口令来训练孩子的动作,孩子犹如是老师操作的机器人,等孩子动作跟会了,再跟音乐。孩子难道只会模仿,而不会创造吗?

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 孩子天生好动,动作常常是感情和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让孩子动是感受音乐的一个好办法。音乐的表现力是十分强的,每一首乐曲由于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存在都有其特点,优美的、雄壮的或是活泼的等等,它们都表现不同的情绪。有一次,我给孩子放了《士兵进行曲》,听着音乐,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在教室内动了起来:神气地走步、敬礼持枪、望远、吹号、扔弹,各人做各人的动作,都像一个“小兵”。音乐引起了孩子原有潜在的音乐能力。 在“摘果子”律动教学中,首先,我让幼儿倾听音乐,体会乐曲欢乐、活泼的性质进而让幼儿多听,熟悉音乐并让幼儿拍拍手、跺跺脚掌握其节奏。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让幼儿知道这段音乐可以做“摘果子”动作。接着再出现“在果园里”一幅画,再让幼儿听音乐,孩子就产生想象活动了,同时也加深了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但要孩子随音乐做摘果子动作还有困难。通过老师自身动作来丰富幼儿的视觉形象,特别让孩子看手怎么抓住果子,手腕怎样转动,果子才被摘下,孩子获得了这些基本的东西以后,也就是有了音乐和与音乐形象相应的视觉形象,便可让孩子随音乐做摘果子的动作了。孩子随自己想象创造了许多动作,大家各不相同,孩子们自得其乐得摘着果子,动作把音乐的节奏和欢乐、愉快的情绪表现出来了,在表现中也反映了每个孩子对音乐理解、感受、表现的程度。

2、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 人与生俱来就有表现心中情感的欲求,尤其是幼儿更满怀着各种机会,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热情,演唱歌曲是一项艺术实践,也是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摇篮曲》教学中,我引导孩子创造性的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先让幼儿听摇篮曲安静、缓慢的特点,又运用摇篮和娃娃启发孩子想象音乐表现的形象,孩子们说出许多感受:“我好象走进一间安静的房间,看见妈妈在摇篮边摇着娃娃睡觉。”“娃娃睡在摇篮里好象睡在荡船里,摇啊摇啊,闭上眼睛睡着了。”音乐唤起孩子们一些鲜明的表象,大家愿意按自己的意愿表达歌曲的形象。

3、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即兴地给简短的歌词配小曲唱,随意改动歌词,用熟悉的曲调唱,都是饶有兴趣的,我们要积极组织这些音乐活动,鼓励孩子做出创造性的反应。

三、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重培养激发孩子的情感,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音乐教育不同于说教,它是诉清情感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音乐对幼儿情绪影响很大,它能使幼儿激起同歌曲或乐曲中的艺术形象相一致的情感。 首先,在教材上把好点,选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教育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这样便于孩子感受音乐形象,产生与其相一致的情感共鸣。如歌曲《好娃娃》,它刻划了一个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会帮他们端凳子的懂事的好娃娃,孩子在学长歌曲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为形成尊敬老人的好的行为表现奠定了基础。 其次,品德教育过程就是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几方面的发展,其中,情感和意志起着桥梁作用。音乐教育就是从陶冶人的情感入手,它在认识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三八”节时,我给孩子门欣赏一首歌《画妈妈》,然后让孩子为妈妈画像。孩子们的观察和刻划都很细致,能把外形特征画出来,有的幼儿把妈妈脸上的痣也表现出来了。 音乐是哺育幼儿成长的精神乳汁,孩子们不能没有音乐,就像不能没有游戏和童话一样。我们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好的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资助宣传方案下一篇:预防校园暴力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