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验教师管理论文

2022-04-2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实验教师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师管理对象是人,人的管理重点不在“管”而在“理”,在心通。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心理效应,遵循规律,用心耕耘,以细为精,以真为贵,以诚为美,不断地从教师心灵需求出发,用“心”的智慧去洞察教师心灵,走进教师心灵,融入教师心灵,引领教师健康成长。

语文实验教师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各教育因素的变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会和以往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产生激烈的碰撞。我们的实验教师必须在这些新旧观念、新旧教学方式的碰撞中碰出火花来,自觉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在新理念指导下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才能适应新一轮课改实验的需要。回顾七年多的实验工作,我们发现实验区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

一、教研方式的变化

为了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更好地和实验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教研员除了学习教材,接受课改新理论的培训,制订实施方案,组织教师进行课标培训、教材培训,开展课题研究外,还亲自到实验区上“下水课”,和实验教师共同体验课改理念下的新课堂,一起进行教学反思,并让教师们对教研员的授课进行参与式评说。这使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真正成为平等的伙伴关系,真正实现了教研员和实验教师之间平等交流、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另外,各研究小组、各城区的教研活动也打破了以往的模式,注意加强了小组之间、城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教研共同体,成立了中心备课组。通过开展教研员上“下水课”、备课小组间研讨交流、城乡间联动研讨、不同课型研究课互相观摩、送教下乡、沙龙式漫谈等活动,促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使课改理念真正扎根在课堂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并作用于每个学生。

二、教师的变化

实验教师的角色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成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化成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课堂上,教师多余的讲解分析少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时间多了。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都得到了增强。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只传授和示范,而是平等的对话,真正建立了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平台,进而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探索。大部分实验教师都能以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闸述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教学中大多采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

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意识也在改变。在思想上,教师们树立了牢固的科研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大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都能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开展研究和实践,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达到了科研促进教研的目的。

三、学生的变化

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我们实验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就是要求教师改变“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现、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收集、整理、加工、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南宁市园湖小学李肖莉老师在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时,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觉得小男孩一点儿也不爱动物。”音量不大。却清清楚楚让每个学生都听见了。李老师没有否定这个男孩的话,微笑着问:“你说小男孩不爱小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男孩说:“小男孩捡起小鱼,那么用力地扔回大海,小鱼不会疼吗?小男孩走得那么慢,浅水洼里的小鱼不是更渴了吗?它们会死的。这样怎么能说他有爱心呢?”老师说:“你说得还挺有道理,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再想想小男孩到底有没有爱心,为什么?”老师没有直接否定男孩的意见,而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品味语言,展开讨论。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争论中终于体会到小男孩走得慢是因为想把每一条小鱼都送回大海,他用力扔是想让小鱼能掉到水深的地方,不会再被大浪冲上沙滩,困在浅水洼里。在孩子们理解了小男孩的爱心以后,老师走到这位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男孩跟前,摸着他的头说:“你是个很有爱心而且很细心的孩子,你不仅在乎小鱼的生命,还在乎小鱼的感受。你能和同学们一起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营救小鱼的办法吗?”于是课堂又围绕“我会怎样救小鱼”展开讨论,学生们表现得更加自信,对探究营救小鱼的办法充满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了主人,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进行争议,并能自己分析问题,继而自己解决问题。

四、评价方式的变化

课程评价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本着“注重过程、促进发展、体现开放、强调多元”的评价策略,我们对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对教师的评价:改变“一堂课定终身”的做法,注重过程评价,着重从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共事能力、反思总结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是否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是否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所带班级学生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对每一位教师都进行合理的评价,促使教师不断进步。  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发展”为目标,树立一切教学评价都是为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发展、完善、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因人而异的评价方式,突出评价过程,体现“开放评价”。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评等民主、开放、多元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这种避免了单一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体现了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性,使评价更客观、更民主,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南宁市园湖小学,孩子们的学业评价方式从过去单一的教师总结性评价丰富为依据学科各项测评内容所探寻出的或师生评、或生生互评、或家长评的多主体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始终的、多样化的日常学习评价,期末“摘星”式与评语式相结合的学科学习素质综合评价。部分项目的免考制、重考制与“借分制”的实施,不仅使孩子们在评价中感受激励,使家长在参与中加强了与教师、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还使孩子们在评价中学会了欣赏他人。孩子们的学业评价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不再是一张期末考试卷所能涵盖。

五、学校的变化

实验学校对课改工作都十分重视,有些学校为了适应课改,还进行了学校制度的重建。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发展规划上,学校都体现了对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一些原来基础比较薄弱或规模较小的学校由于抓住了机遇,扎扎实实开展课改实验工作,领导、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在迅速提高。而原来底子较好的学校迈的步子就更快了。课改使这些学校找到了发展的新途径。

 六、家长的变化

 家长对课改实验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大部分家长已接受课改的新理念,不再只是用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而是全面客观地、多角度地进行沟通和评价。很多学校的学生家长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改研讨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参与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参与对学生、老师的评价等。有些家长还给学校、教师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有些家长则主动帮助学校宣传课改思想、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家长的支持,给学校的课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教师的信心,促使课改实验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实验区每一位教研员、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使我们的教研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相信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一定能长出新枝,吐出新芽,开出艳丽的鲜花,变化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责编 蓝能波)

作者:卢耀珍

语文实验教师管理论文 篇2:

教师管理要用好“六大效应”

教师管理对象是人,人的管理重点不在“管”而在“理”,在心通。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心理效应,遵循规律,用心耕耘,以细为精,以真为贵,以诚为美,不断地从教师心灵需求出发,用“心”的智慧去洞察教师心灵,走进教师心灵,融入教师心灵,引领教师健康成长。

一、巧用“暖阳效应”——实施关爱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比谁的本领大。于是,风就找一个行路人,鼓足了劲要把那个人穿的大衣吹掉。可是风越大,那个人把身上的衣服裹得越紧,风最后也没有达到目的。轮到太阳时,温暖的阳光洒向那个行路人,他觉得有些热了,于是很自然地就将大衣脱了。这就是“暖阳效应”。

“暖阳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师管理时,要少吹冷风,多施“暖阳”。在教师管理中,每一所学校都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学校人文环境不够理想,教师普遍成就感差,自信心不足的学校,教师管理需要“暖阳效应”。此时此刻此地的你,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如果你专看教师的缺点或者抓住教师的错误做工作,或者一味地指责、埋怨、发泄怒气,或者用严厉的制度来约束等,都是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的;如果你能冷静下来,从理解和包容的角度出发,心平气和地共同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用建议的方式来要求,也许效果要好得多。我是负责学校常规管理的副校长,在教学巡视时,发现五年级六班的语文教师罗老师没来上课。询问学生,学生说不知道情况,询问其他教师,其他教师也说不清楚,怎么办?我是多年教语文的教师,何不帮帮罗老师上课。上课前,我特意给罗老师打了个电话,并告诉罗老师:“你有事先忙着,我帮你看学生。”罗老师上到了17课,今天该上18课《慈母情深》。由于我事先没有备课,只好直接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结合阅读提示提出两条学习要求,让学生结合学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中,我抓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最后结合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进行拓展延伸——课还没有上完,罗老师就急匆匆地赶到,激动地对我说:“向校长,真不好意思,麻烦你帮我上课,看学生!”说完,满脸歉意。教师缺课,本来是不可原谅的事,但人人都有一些特殊事情,我没有采取记录批评处罚的方式,而是从包容理解的角度,妥善处理此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教师时,多些“暖阳”,这样,方能让教师主动脱下错误行动、不良习惯、不健康心理等这些厚厚的“棉衣”。

二、多用“期待效应”——传递信任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暗含期待效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你是什么人,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许。在教师管理中,教师也同样需要领导的赏识和期待。一名教师,如果能常常得到别人的赞许和期待,往往会产生加倍的工作热情,从而快速进步。相反,若校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状态不满或不闻不问,那么,教师就缺乏教学和研究的动力,教学与科研工作就会长时间停滞不前。好学校一定会有一个好校长,好校长一定是一个勤于赏识、善于激励教师的人。智慧的校长往往善于观察教师并留心记下每位教师的优点,并能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真诚地鼓励教师,让教师不断获得成功。

三、借用“鲶鱼效应”——注入活力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但不管怎样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途中窒息死亡。但有一条渔船却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原来,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的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也开始左冲右撞,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自然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缺乏专业成长意识,加上职业倦怠现象的蔓延,教师教学缺乏应有的激情和活力。教师教学就是一种机械复制,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快乐,体验不到教师的幸福,而把教学成为一种负担,成为混日子的生活方式。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要清楚地明白,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抓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全面而客观地激活每一位教师。在教师管理时,管理者要善于找到“鲶鱼”,要善于利用和发挥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鲶鱼”来激活其他教师的活力,促使教师发现自我,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新课程改革中会产生许多问题和困惑,教师们在“鲶鱼”的带动下,往往会运用自身的力量,去进行小课题研究,去解决问题,教师正是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机会、发展能力、获得经验。

四、使用“钉子效应”——各司其职

很多学校领导都喜欢把学校的一些事务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几个教师来做,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并且事情多了也不容易干好,同时也造成其他教师锻炼机会的缺失。还有一些学校校长喜欢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结果把自己忙得筋疲力尽而效果不佳。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学校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督促和引导师生去执行和体验。在教师管理中,可以从研究每一位教师入手,深入研究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和心态,准确掌握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再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学校各项管理的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教师身上,同时让学校的每个教师都明确管理工作要求。如张老师在清洁管理上有新招,学校就可以安排他负责管理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舒老师热心公益事业,对教师伙食关注度较高,其意见比较中肯可行,学校就可以安排他负责学校伙食管理;李老师爱好教育写作,有多篇文章见于报刊,学校就可以安排他负责学校的宣传文字工作,等等。学校电子显示屏需要每天放学关,早上开,就任命一个“屏长”专门负责此事。因为学生放学不愿意关门窗,就任命一个“锁长”,每天放学后负责锁教室和办公室的门窗,学校还可以设置“生活监督员”、“校长助理”、“监督长”等,这些人都有明确的职责,但职责不多,每个人就具体负责一件事,让他们分工明确,目标明确,在学校管理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五、活用“毛竹效应”——引领成长

在四川省境内,有一种植物毛竹,它的生长过程颇为奇特。刚刚种植下的前五年,它几乎丝毫不长,保持着完全的沉默。但是当第六年的雨季到来时,奇迹出现了,毛竹苗竟然开始以每天60公分的速度疯狂生长,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能长到20多米高,一跃成为植物中的身高冠军,堪称壮观。经过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原来,前五年毛竹看似完全沉默,毫无动静,其实它在将全部的精力用于扎根。一株普普通通的雏竹,根系竟然可以向周围发展十多米,并向地下深扎五米多。所谓根深才能叶茂,就这样,当第六年雨季到来时,毛竹几乎垄断了它“势力范围”内的所有成长资源,于是它彻底打破沉默,开始疯长,遥遥领先。而此时,其他植物只能瞠目结舌,望“竹”兴叹。同样,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十年乃至数十年地在普通的岗位上的默默实践和积累,这就犹如毛竹在扎根。脱离了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犹如毛竹没有扎下根,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面看来,教师的职业生活很单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是,对于一个有心的教师来说,学生、家长、同事、学校;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课例分析、集体研讨……这些永远都是新鲜而充满挑战的,每天都会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收获,它们会提供给教师专业成长以丰富的资源,它们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的宝贵财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实践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根据教师工作经历和个人特点,给教师安排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调动和发挥出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锤炼教师的专业技能,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的素材。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实践,更需要不停地阅读和思考。教育学博士肖川说过,一线教师谋求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可见阅读之于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追求专业成长的教师一定需要广博的阅读支撑其教学实践,他们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读尽量多的书籍,需要各种理论书籍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报刊。作为学校校长,还应该提供给他们一切阅读方面的帮助,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组织读书交流,等等。校长需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全身心地勤于实践,再加上广博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教师才能真正像毛竹那样,深深地扎下自己专业成长的根,为长成参天大树做好一切准备。

六、防止“超限效应”——适得其反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这就是“超限效应”。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学校在给教师安排工作时,要尽量考虑到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承受力。否则,就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时,一是要充分了解教师,准确掌握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该教师适合什么工作岗位;二是安排工作或提出要求要切合教师实际,其可行性不能停留在理论上,还要从此地此时此刻上考虑,安排要注意分寸,因人而异,提出要求应尽量少一些,小一些。一下子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或布置超过教师能力的工作或工作量,让教师无法完成,最终就是不完成。三是不要布置或安排不切合实际的工作,教师无法完成的工作。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赵家街道中心小学)

责编/张晓东

作者:向守万

语文实验教师管理论文 篇3:

专业学习社群:小学兼职科学教师成长机制与策略

摘要:针对小学科学兼职教师占比量大,且专业素养相对低下的现状,镇江市实验小学试图通过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打造,建构一种兼职科学教师在团队中成长的行动发展模式,探索培养兼职科学教师队伍成长的机制与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兼职科学教师尽快提升专业素养,缩短与成熟型专职教师的差距。

关键词:专业学习社群;兼职科学教师 ;成长机制;成长策略

一、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成立的初衷

一直以来“专职教师精品化,兼职教师规范化”是科学教师队伍培养的不懈追求,而近年来,我区科学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专业教学质量上来说,都存在着不足与低下的问题。经过对区域科学教师队伍调查分析后,发现当下科学教师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学教师队伍不稳定

从区域科学教师队伍的组成看,数量不足且人员不稳定。据调查显示,我区13所小学中,共有科学教师53名。学校科学专职教师严重缺乏,整个京口区专职教师不超过10人,其中还有几个是“临时”专职科学教师。兼职科学教师40余名,占比达到80%以上,他们大多由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兼任,通常是学校在课务分工时为了平衡工作量“搭”上去的,因而担任科学教学任务的教师研究精力不足,常常不能从一而终。

(二)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缺乏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指出,科学探究“要进行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但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关注科学知识,忽略了动手实验,只是“讲实验”。其原因就是科学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不在少数,他们本身承担着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备课时间较少,更重要的是兼职教师的科学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使得他们常常不敢做实验。

(三)兼职科学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研修

尽管近年来,镇江市开展了多次科学老师实验培训、课程培训、能手竞赛等活动,但针对的是专职科学教师。兼职科学教师因为承担的科学教学课时量少,主要精力在语数英核心学科的教学上,对科学学科的研修意识不强,故而缺少系统性的专业研修。同时,兼职教师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如专职教师,常常会被边缘化,自身也缺少清晰的职业规划。

基于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产生了成立科学教师学习团队的想法,尝试以社群的形式开展专业学习、研讨。“社群”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本文所指的“专业学习社群”指的是专、兼职科学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组成群,且群内教师有共同的愿景与目标,可以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可以有效解决兼职教师专业缺乏的问题,提升科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培养模式与机制

专业学习社群的结构稳定,以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为主要任务,涉及学科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培训、课堂教学观摩等方面。其根本价值指向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师徒结对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跨校际的团队活动,是促进专、兼职科学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平台,是打造兼职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第三空间”。

(一)培养模式

专业学习社群的培养目标精准,主要分为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其中,团队目标是以专职引领兼职,实现群内教师资源共享;骨干教师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开展跨校際的师徒结对活动,整体提升区域科学教师队伍素质。个人目标是通过专业社群的建立,让团队中的骨干教师能有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以课程、课题、课堂为落脚点,引领个人专业发展,加快名师成长。

因区内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严重缺乏,兼职教师队伍人数众多,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兼职小学科学教师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实际教学中怎么做”的指导。因此,我们形成了以专职教师、骨干教师为引领,区域共研、共享、共成长的培养模式。社群中现有镇江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区骨干教师6人。社群细分为五个实践共同体,分别由五所学校作为组长学校领衔,每个共同体二三所学校不等。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总是梳理出教师们在教学实际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以实验操作为多。每次以一个共同体学校为主体,承担学习社群的培训、指导任务。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实验不够准确的方面,由教研员、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分析,并指定共同体学校进行教材分析、具体指导,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培养机制

1.形成专职引领,兼职稳定的队伍保障机制

笔者先后担任两所学校的科学教师团队建设,也从一名兼职科学教师成长为专职科学教师。两所学校在科学教师队伍安排上做到相对固定,每学年的课务安排总是先保证科学师资,尽量做到兼职教师专业化培养。同时,团队积极申报课题,以课题为引领,带领兼职教师开展学科研究。专职教师作为课题主持人,需要经常召开课题会议,定期开展科学实验培训、科学实验课观摩,确保兼职教师队伍的实验能力有提升,课题研究有方法,真正解决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团队严格制定了教师的发展目标: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校级公开课,做一次实验操作演示,一年至少有一篇科学论文市级以上获奖。专职教师每年至少一次区级以上公开课,一年至少一篇科学论文发表或省级评选获奖,一年至少做一次实验操作培训或者讲座。同时,鼓励教师自制科学实验教具,并在课题活动中做演示培训。因为事先有规划、有目标,因此在每年的考核中,所有的成员均超额完成目标。

两所学校的兼职科学教师队伍成长迅速,课题主持人于2017年被评为第七批镇江市骨干教师,2018年被评为镇江市第七批学科带头人,课题组四名兼职教师被评为第六批、第七批京口区骨干教师。

2.形成兼職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每学期对兼职科学教师进行学科素养的考核,促进兼职科学教师的科学能力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科学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但考核只是手段,培训和提高才是目的,其出发点是让兼职教师在考评机制的激励下有一定的发展和追求。

学校对兼职教师的考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过关型考评,即人人必须掌握通用实验方法、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基本能力;二是闯关型考评,即教材中比较难做的、不需要人人掌握的实验,这类实验往往器材比较难准备,且实验现象不明显。闯关型实验由教师们在开学集体备课时提出,由教研组列出比较难做的实验,先培训骨干教师,然后分组完成。凡是参加闯关型考评的老师,教学成绩考核均为优秀,并作为参加市区级比赛的优先候选人。学校在绩效考核中计算参加考评教师的专业发展分值,算作校级讲座一次。

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更多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缺乏的科学知识,在动手实验操作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

三、小学科学教师学习社群的实施策略

(一)形成多元化的培训体系

兼职科学教师从知识到实践的储备不足,因而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实验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团队应力争做到培训在前。具体的举措有:第一,定期对科学教师进行科学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培训。每学期开学,学校应有计划地对科学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由市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分头培训各个年级的学科教师,由点到面地对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定期对科学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的培训,解决兼职教师实验难的问题。每学期,学校应当就每一册教材中列举的实验一一培训。每个年级的教师为一个实验小组,在互相学习、研讨后提出不懂的问题,由骨干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第三,成立1+1>n的互助合作小组,无论是哪位教师参加评课、基本功竞赛或是实验操作比赛,都会有一个团队在身后支持。这样就不是一位教师参加比赛,而是一个团队在参加;同样受益的也不仅仅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个科学团队。

如在《认识大脑》一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大脑的结构、形态(大小、颜色、硬度)。教师们在实验中发现模型不能完全达到要求,于是采用猪脑代替,这样更加真实。但新的问题产生了:大脑表面为什么会“凹凸不平”?它有什么作用?兼职科学教师虽能找到知识的支撑,但实验操作还不够完善。经过反复的研究,大家决定采取区域集备,一起讨论如何突破这样的演示实验。经过一轮、两轮实验操作,反复模拟,在社群研训中,大家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突破方法:事先用皱纹纸巧妙地揉成一团,模拟出大脑的“凹凸不平”,课堂教学时再让学生观察表面的大小,然后将纸展开,再比较表面积的大小变化。在学生清晰地认识了大脑“凹凸不平”的组织作用时,教师相机介绍科学知识:“这个部分是大脑皮层,也叫‘沟回’。”学生们纷纷讨论:“原来,大脑上的沟回是为了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啊!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大脑长得凹凸不平,皱褶丛生,这就大大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同时也就大大增强了大脑的功能。”

这样的教学,借助了区域联动式的学习社群,采取多元化螺旋上升式的培训、考核与管理,加快了兼职科学教师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步伐,促进了小学兼职科学老师的专业成长。

(二)开发、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们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辅助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因为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及终生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还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因教材自身有连续性,教师在选择、使用教材资源时应当充满责任感,在充分了解教材的评价方法的前提下,尽力为学生选好教材;其次,教师灵活地运用教材,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水平和效果;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除了纸质的教科书外,合理补充课程资源成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热胀冷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整合了气体、液体、固体热胀冷缩资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物体热胀冷缩的特性,回避了学生日常生活中都知道的科学常识,突出重点。在整节课中,学生操作有序,方法科学,实验高效。又如在《预测》一课中,教师根据实际选择教材,重组实验内容,用玻璃球作为实验仪器,预测水位的高低变化,最终让学生认识到预测的重要性。像这样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课的效率。教师在对教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

另外,科学教师每一节课的优质资源都应及时在学习社群中共享,以便其他教师针对学生实际选择性地使用。同时,这些教师也会对资源进行二次改进,最终让课程资源更具实践性,更加优质。

(三)提供多样化的展示平台

教师培训中心和学校也积极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借助优质课送培活动、学校教学节、共同体展示、优质课观摩等平台学习、展示,提升兼职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如江苏省教学新时空直播课堂、蓝天杯优质课送培活动、江滨实验小学的江花教学节、桃花坞小学的墨趣星光教学节,都有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而且大多是实验课。团队教师帮助集体备课,共同分析、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器材的选择到实验步骤的确定,做到一一落实。一节成功的科学课,受益、成长的是整个科学团队教师。

多样化平台展示,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快科学教师队伍培养步伐:优秀教师负责引领,参加比赛;梯队教师负责校内展示,做好规划;薄弱教师安排师徒结对,重点帮扶。这样的模式让兼职科学教师的科学实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教师的科学专业素养得到迅速发展,科学实验课效率大大提升。

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形成共识:教师只有参与到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成长。科学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建设,为兼职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具体的、可操作化的脚手架,有效地为科学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路径,提供了长效机制和实施策略。

责任编辑:李韦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Growth Mechanism and Strategy for Primary School Part-Time Science Teachers

NI Meifang

(Zhenji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Zhenjiang 212000, China)

Key word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time science teacher; growth mechanism; growth strategy

作者:倪梅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论文下一篇: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