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让五步教学法论文

2022-05-16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三让五步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本文所说的“五步教学法”包括: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和学生践行五个环节。一、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般是指以教材的框题为单位(即每节课撰写一个),将教学的过程用图表展示出来的程序。撰写教学流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总体思路,它应该与教师的备课合二为一。

第一篇:三让五步教学法论文

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根据作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语文阅读的学习规律,独创的一套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意在用最简单、最普通的话总结语文阅读的五个步骤,帮助基础薄弱的技校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掌握最简单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能力,通过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人生品质。

关键词:语文阅读 “五步教学法” 自主学习

一、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产生的背景和设计思路

相信大部分技校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备好一堂课,兴致勃勃地期待着与学生一同进入语文的世界畅游一番时,你热情洋溢地抛出一个问题,教室里鸦雀无声。你举目四望,寻找着参与的声音,看到的却是有的学生漠不关心,玩手机、哼着歌、打游戏、聊天、睡觉……瞬间,你的热情被这样的画面无情地浇灭。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一边不断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分析深层的原因,一边潜心学习最新的教学改革理论知识,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其教学过程可表述为:

“五步教学法”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简便、快捷、容易掌握的阅读方法。时下流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笔者学校为什么实施起来遇到这么多困难,总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觉得原因在于语文还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技校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要求。如果先将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实施一段时间,等学生了解了语文、喜欢上了语文、阅读能力也增强了,再实施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什么是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分为五个部分:什么感觉、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学些什么、想到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其中“讲了什么”即锻炼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怎么讲的”即强调发展思维,“什么感觉”和“学些什么”是培养审美体验,“想到什么”是认识世界的重要体现。

1.什么感觉

“什么感觉”是“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说是“五步教学法”中各种新的教育改革理念的综合体现。无论是什么课文,在没有任何讲解的情况下,笔者都会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之后,表达自己的第一感觉。这就是新教育改革中非常提倡的整体感知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我,也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学生阅读的初始感受可能幼稚,但却往往独创;可能不够深刻,却有个性的理解。每次这个环节都需要很多时间和耐心,但是非常值得。

刚开始,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笔者会设计一些问题启发他们:

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你觉得文章写得好(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一段?哪一句话?

你最喜欢文章里的哪个人物?

看完文章后,心里是什么感觉?

看完文章让你想起了什么?

2.讲了什么

第二步“讲了什么”就是理解文章的内容。读一篇文章,读懂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理解文章的内容也十分重要。要让学生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课文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知道了主要写什么,就可以进一步知道作者写文章的主要目的了。因此,要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前提是熟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对学生阅读归纳能力的一种培养与检测。为便于学生理解,提升概括能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例如表格法、题目法、人物法、特殊句法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会让这一切变得简单起来。

3.怎么讲的

“怎么讲的”即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思路是作者写文章时逐步展开思想,一步一步揭示文章主题的过程,它是分析文章主题形成、理解文章深刻意义必不可少的依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阅读时只有把握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层次、文章的内在逻辑联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意。

4.学些什么

“学些什么”其实就是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论证的方法、修辞手法的使用,或者独特的写作手法等。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来训练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但是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靠灌输、背诵和机械的训练来实现的。传统的阅读教学被局限为掌握一些知识点、形成阅读能力,而文学也变成了证明知识点和能力的材料。学生必须成为阅读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先让学生真正感受、体会到文章特点的妙处所在,真正体会感受后,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训练学生形成各种阅读能力。教学时,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使学生既有任务驱动又有兴趣驱动。

例如,《好雪片片》中刻画流浪老人的素描式人物描写法。首先,笔者请学生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流浪老人的形象,甚至请学生按照脑海里的印象把老人画出来。然后,笔者提问:作者是怎么做到让流浪老人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的呢?请翻开书本,把描写老人外貌特征的词语画出来。接着,介绍素描式人物描写手法,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特征。最后,做一个情景设置:从一辆大巴车上下来几位乘客,有女中学生、农民工、公务员、中年妇女。请你充分发挥想象,用素描式人物描写法描述一下不同身份的人物。如果单调地向学生讲解素描式人物描写法,学生根本毫无兴趣。通过这样一个游戏,把语文知识从枯燥中解脱出来,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

5.想到什么

“想到什么”就是对文章进行课外的拓展延伸,通俗地说,学了这篇文章我们想到了什么?作为一线教师,每天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自身表现出的问题,也许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学生表现出太多的新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吃透学生、吃透教材,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契机,特别是在学习掌握了整篇课文之后,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延伸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知行统一,学科教学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的特点

1.一个点:以爱上语文为出发点

技校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较差,经过小学至中学的应试教育,铺天盖地的练习、考试让学生更加厌恶语文、害怕语文。刚开始进行语文教学时,笔者不禁苦恼,要如何打破学生对语文的这种“偏见”呢?

首先,颠覆语文在学生心中原有的印象,重新诠释语文的内涵和意义。每个班的第一节语文课,笔者都会给学生们上一堂语文“绪论”篇。语文并不只是知识的堆砌和整日的背诵抄写,语文是有生命力的,它弥漫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其次,笔者列举生活中、各种专业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讲解语文是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世界,由此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把简单易操作的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介绍给学生,使得学生觉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至少愿意开始尝试新的语文学习之旅。

2.两个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向实现

每个班的第一节语文课,笔者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学语文到底为了什么?学生仿佛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就是认字、写作文之类。每次在备课的时候,笔者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在语文课堂上,到底要给予学生什么?

后来,《语文课程标准》解答了笔者的疑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这与笔者“五步教学法”的设计不谋而合。首先是工具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五步教学法”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表达、自主学习的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水平,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处理具体交流学习问题。教会学生学习是“五步教学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是人文性,语文不只是冰冷的工具,它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思想性,是一种与人的生命、精神、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因为文学具有情感特质,“五步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不仅帮助我们识文断字、沟通交流,还可以帮助我们感受美好、感受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3.三个环节:从整体感知到课文探究,再到课堂延伸,三个环节实现课堂、生活、人生的结合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上,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什么感觉)到课文探究(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学些什么),再到课堂延伸(想到什么)三环节,创设各种有效途径,让课堂充满情感,这样能把教学活动的内在生命力解放出来,把教师的生命世界与学生的生命世界打通,这样的语文教育才能融入学生的生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追求情智和谐的整体人格的发展,让孩子的一生热情洋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语文教学本身,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孩子用语文知识、素养来指导自己正确规划今后的人生,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充满激情地、快乐地成长,让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姿。

4.四个能力:审美感受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

(1)审美感受能力。语文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具备工具性之外,还具备人文性。文学是一种具有情感特质的精神意识形态。学生对语文一点感觉也没有,何谈学习语文?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关键的就是恢复学生的感觉细胞,正确引导学生与语文“来电”,产生感觉。

(2)独立思考能力。技校学生是正处青春期的“90后”,十分自我,就像广告词说的那样:“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是常常是该做主的不做主,不该做主的瞎做主。笔者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如果有人偷了你的钱包、手机,你们会很愤怒,恨不得挥拳相向。但是如果有人偷了你的思想,剥夺了你思考的权利,你们不但不在乎,甚至完全没感觉。上课的时候,什么问题都等着老师给出标准答案,这不是完全放弃思考的权利,任由别人侵占你们的思想吗?”

(3)自主学习能力。“五步教学法”是一套很好的学习方法,它遵循了语文阅读学习的基本规律,简化学习步骤,便于学生掌握和操作。“五步教学法”的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独立思考、自我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从一开始完全依赖老师到半依赖老师,即可以能根据步骤解决一些问题,然后到半自主,即具备一些能力,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基本可以自己阅读,最后达到完全自主。笔者教授的班级,到了学期的中后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刚开始的时候提高一倍以上。

(4)自我表达能力。在笔者的课堂上,随时随地都有让学生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就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多重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灌输与被灌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双方互相倾听和表达,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笔者把课堂比喻成一张餐桌,把师生各自的感受、思考比喻成美食。师生阅读完文章后,把各自的美食都摆上餐桌,相互分享、吸收自身缺乏的营养。学生几乎每一分钟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碰撞,共享知识、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在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每一点进步都得到及时的赏识和肯定,自我表达能力飞速地进步。

四、“五步教学法”的不足

语文阅读“五步教学法”算不上百分之百创新的教学方法,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次最朴素的教研尝试。因为受到笔者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影响,“五步教学法”的理论高度有限,还存在很多不足。总之,“五步教学法”形成的时间尚短,还显得十分稚嫩和粗陋,有待进一步地补充和完善。

(作者单位: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刘艾琳

第二篇:文化生活课“五步教学法”探讨

本文所说的“五步教学法”包括: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和学生践行五个环节。

一、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一般是指以教材的框题为单位(即每节课撰写一个),将教学的过程用图表展示出来的程序。

撰写教学流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总体思路,它应该与教师的备课合二为一。

(一)教学流程基本内容

教学流程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预设,案例的引入,引入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探究的问题,形成的理念,对学生的践行要求等。流程图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的预设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具体的学情,具体而准确,有可操作性,并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展示案例的方法、手段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由学生个体展示、学生小组展示、教师展示、师生互动展示,也可以采用口述、幻灯片、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不同的手段展示。

探究的问题要做到“三贴近”:贴近案例、贴近要形成的理念、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形成的理念是指教材中的基本观点,要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来形成。

(二)为什么要写教学流程图

新课程的实施强调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流程的撰写过程就是教师预设的过程。科学合理的预设,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有助于提高生成的质量与水平。科学合理的预设,还应充满教学的针对性、开放性和可变性,这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掌控。

二、情境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这就是情境导入。

以情境导入,学生易于产生角色感、真实感、现实感,进而融入教学的氛围中。

(一)如何设计教学情境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设计好教学情境的关键是把握五个“什么”,即教材的要求是“什么”,设计“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展示,让学生从中思考“什么”问题,要感悟出“什么”道理。情境设计应该以教材要求为立足点,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归宿点。教师设计情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既要合情合理,又要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三维”教学目标。

(二)情境设计的具体方法

情境可以是事例情境、问题情境、图表情境、类比情境、音乐情境等。下面以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事例情境、问题情境为例作具体说明。

1.事例情境。设置事例情境,选择事例是关键。教师选择的事例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时代性、思想性,贴近学生,即符合学生情趣,吻合学生经验,接近学生思维,融合学生态度。

如在讲授《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中“增强精神力量”时,我们可以选用四川汶川地震的事例:中国伞兵五千米高空跳伞舍身为人民,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呼喊“中国加油”“汶川加油”,成龙高唱《生死不离》,让学生从中感受精神的力量。

2.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问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以下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思考后说,让学生有话想说,让学生主动来说。

《文化生活》教材在理论内容之前,设置了一定的情境与问题。那么,教师是照搬教材中的问题,还是另起炉灶重新提出问题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

第一,利用教材中设计的问题,明确问题的指向性。

《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你读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哪些作品?读后有何感想?”“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异同?”

鲁迅和高尔基所处的时代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他们的作品也具有不朽的价值。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实际上是要学生明白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在于他们的作品能够真切地、深刻地反映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和特定国度的生活,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挖掘教材中设计的问题,让问题设计得有层次。

《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联系中国百年沧桑之变,从这两个镜头来看,你认为鲁迅所说的‘中国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我们可以将问题拆分成以下几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脊梁”?你认为还有哪些人也是“中国脊梁”?你认为“中国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第三,整合教材中设计的问题,让问题设计得更紧凑。

《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现象?”“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文化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这些现象的?”教师可以将两组问题整合成以下几个问题:这些现象为什么是“阳光下的阴影”?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两个材料中的现象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三、探究活动

本文所说的探究活动,是指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不同情境中,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师生共同完成的探究活动。

(一)如何做好探究活动

对于每一个探究活动,教师都要明确:

1.探究什么,即明确探究的问题。教师要明确哪些知识是适宜学生探究、需要学生探究的,或者说对哪些知识的探究是有价值的,然后根据这些知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究。

2.为什么探究,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探究不是为了要探究而探究,而是通过探究的过程实现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要求。因此,探究不能停留于形式上探究,教师不仅要关注探究的过程,而且要关注探究的效果。如果探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对探究及时做出调整。

3.怎么样探究,即师生探究的态度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的,学生应该以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1]此外,探究的方法可以根据探究的内容及时代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而多种多样。

(二)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需要调整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文化生活》教材中每个框题的内容中都有探究活动,教师既要做到合理使用,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否则教师就会失去自己的教学风格。

对探究活动中背景材料的使用,在不与教材设置的探究活动发生冲突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可以用其他材料替换;对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设置,建议在体现原问题涉及到的知识要求的前提下,做适当调整。

2.教师要把握课堂的节奏。《文化生活》教材探究活动比较多,教师普遍感觉课堂时间不够用。因此,开展探究活动,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探究活动,教师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而要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调控好课堂的节奏,既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能完成教学任务。

3.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对一些希望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机会,不能因为担心课时不够而 “扼杀”其探究的欲望。

下面以《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例,说明如何来开展探究活动。

四、形成理念

(一)为什么要形成理念

形成理念既包括探究活动后需要形成的理念,又包括每节课需要形成的理念。理念是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而形成的。能否形成正确的理念,对教师而言,是是否处理好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检验标准之一,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学生正确理念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应知、应会的理论观点,以及这些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用正确的“三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理念呈现的方式

理念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框架图、结构图、线索图,也可以是观点综述等。

下面列举几例。

(三)形成理念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如果理念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而是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知识内容,不利于学生“三维”目标的形成。

2.教师要引导学生来形成理念。课堂教学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但是在归纳提升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理念时无从下手。教师应该在预设过程中做好引导学生的准备,而不要越俎代庖。

3.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学生在形成理念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教师不要一味按照备课的内容否定学生的观点,或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应将学生的观点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形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这对学生是一大鼓励。

五、学生践行

学生践行表现为实践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情感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学生践行”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知行统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下面对学生践行环节提出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由于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学生践行可以放在课后完成。但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建议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践行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弘扬,请用民族精神激励灾区的同龄人,写出你最想说的三句话。”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践行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名班级的道德典范,并写出你推荐他的最充分的理由。”

2.践行活动宜小不宜大。教师将每节课的践行活动内容设置得过多、过于复杂,可能会: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影响课堂其他教学环节的进行;形同虚设,没有时间来完成,匆匆提出活动要求,不了了之;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后时间,引起学生反感。因此,建议教师每节课的践行活动可以设置得小一些,而在每个单元后的践行活动则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内容,设置得稍大一些。

3.让每个学生参与践行。无论设置什么形式的践行活动,建议教师都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不要走过场。

4.及时表扬符合践行要求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践行要求要有监督、检测的方法,如小组推荐、检查落实、课堂巡视等,及时发现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五步教学法”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表述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今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 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3.

【作者单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100020】

责任编辑/刘 烨

作者:王 苹

第三篇:文言文的五步教学

文言是一种过时的书面语言,同口语相差甚远,且现代白话文又经历了百年的发展,致使人们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比现代文大得多。那么,应该怎样认识文言文教学,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呢?我在不断学习、摸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文言文“三读五步式”教学法。即根据文言教学特点,采用“猜读——研读——诵读”三读阅读程序,分“介绍资料(简介背景及作品)——扫除障碍(掌握生字并断句)——疏通文意(理解字词并翻译)——咀嚼涵泳(体会内涵并感悟)——学以致用(进行比较和归纳)”五步进行教学。

1.介绍资料。

学习文言文首先应了解与之有关的资料:包括作者生活的年代、环境,有关作者的简介,其文章的风格以及课文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文章的写作目的、主旨和语言特色等。这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扫除障碍。

了解了有关资料,学生便急切地想读课文了。初读课文,应首先扫清课文中的障碍。具体来说扫除障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字音,二是句读。也就是认识生字,并对文章进行断句,掌握好停顿。至于断句,也是初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故从书面上看不出停顿,因而读时需要进行断句。况且断句不准就会使句子产生歧义,甚至与作者原意相反,也有的会陷入无法理解的误区。只有反复揣摩,在猜读中体会句子中间的停顿、抑扬顿挫和语气来,才能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3.疏通文意。

在扫除障碍、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应疏通文意,熟读全文。疏通文意,首先应搞清字词意思。文言文的字词特点主要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三种现象,掌握住这三种现象的特点,也就基本上了解了字词。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还要掌握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才能搞清句子的意思,为翻译作准备。

翻译文言文可以使学生比较迅速全面地掌握原文的思想内涵,对于理解文言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翻译一般来说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达到严复所说的“信、达、雅”三步标准。只有疏通文意,翻译课文,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研读课文,才能掌握文章精髓,领悟作者题旨所在。

4.咀嚼涵泳。

学习文言文,应通过反复诵读,在涵泳咀嚼中训练语感。语感是听起来顺耳、读起来顺口、看起来顺眼的一种语言直觉思维能力,它包含着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体现出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同时也是对一种语言符码的意义和涵义、知性内容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把握。

古人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说的就是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都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反复的诵读涵泳无以全面掌握。所谓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其实都少不了诵读的功夫。在反复的诵读、咀嚼、涵泳中逐渐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含义,体会到文章典雅、优美的语言及深刻地内涵着的审美意向性和价值倾向性,寄寓、销溶在具体课文、具体语言单位中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学以致用。

在掌握具体课文的内涵精髓之后,还应把学过的文言文及有关知识进行比较、归纳,从中归纳出文言文的特点、规律,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如字词方面,则可以把通假字、生僻字、多音多义字、文言虚词、文言实词以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诸现象按类别一一列成表,把文言文具体句子中的这类字词作以比较辨别,强化记忆,并归纳出常见用法,用以指导自己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再比如特殊的文言句式方面,按类别与课文中的具体句子一一对应,并寻找规律性的特点,既强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归根结底还是应用。只有在比较、分析、辨别、总结、归纳中找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性,才能掌握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技巧,“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改革必须对传统经验进行科学地分析、扬弃,同时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創新。文言文“三读五步式”教学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是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是理论指导下实践经验的总结。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必将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田新柱,语文教师,现居山东嘉祥。

作者:田新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考英语作文议论文下一篇:婉约派诗词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