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发展现状论文

2022-05-16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银行业发展现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近几年电子银行主要是网上银行的数据的搜集,分析电子银行发展中现存的问题;通过数据寻找并验证各种影响电子银行发展的因素。通过对电子银行交易数据的搜集,分析电子银行的现状,出现的问题。

第一篇:银行业发展现状论文

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探析

摘 要:私人银行业在中国已经发展近五年,迄今仍没有一个在市场上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商业银行,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从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的市场供求状况入手,分析了内资银行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症结,并对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探析。

关键词:私人银行 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

一、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的市场供求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的需求因素分析

1.中国私人财富的增长产生巨大的财富管理的需求。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统计,2008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接近38万亿人民币,同比2007年末增加约5%。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①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其中,超高净值人群②也接近1万人的规模。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币。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

根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③,2009年,中国内地有875000个千万富豪和55000个亿万富豪,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7.8%,有1900位10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其中,北京有151000位千万富豪和94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一。广东省有145000位千万富豪和82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22000位千万富豪和73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三。

根据调查,近八成的高净值人群开始接受多元化的投资,接受资产配置的理念,对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转移产生巨大的需求。

2.银行业自身业务发展需求。步入21世纪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部挑战,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如何面对日益走进的利率市场化,如何面对愈来愈严格的资本金管理,这些都迫使银行提高其零售业务的战略地位。

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马特莱法则即二八定律: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上,就是80/20原理,即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价值来自80%的因子。即经营好20%的重点客户,能够为企业创造80%的利益。英国银行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的零售银行客户中,只有20%富裕客户为银行创造利润;美国的零售银行,90%的利润由10%的富裕客户所贡献;高盛的调查指出,贡献最高的20%富裕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是全体客户的1.7倍。因此能否抓住这20%的高端优质客户是银行发展的关键。这就使得银行产生了巨大的为高端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需求。

(二)私人银行业的供给因素分析

1.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需求,二是非金融需求。金融需求的满足体现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上,如果是一个非常落后的金融市场,则无法实现。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但是目前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金融产品,进行资产配置,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2.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私人银行相关业务的开展有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 65号第20条规定: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不受本通知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限制。(十八条: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十九条: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这就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发展空间。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症结

(一)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国内银行在2007年开始涉足私人银行业,在2008年开始扩大,截至2010年12月,内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有,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8家银行。尽管目前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够占据市场领先优势,但是仅仅几年的发展,各家银行在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10年6月,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到10415,管理资产总量2169亿。2010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群增长幅度达到42%,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增长幅度达到49%,截至2010年底,已经在全国16个重点城市设立20家私人银行中心,进一步扩大了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覆盖率。

工商银行在201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8万户,管理资产3543亿元。成立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分部,形成覆盖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业务布局。

中信银行在2010年年报中称其成功构建了有中信银行特色的“五型私人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实现盈亏平衡。其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10055户。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1.文化和思维方面的障碍。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中国国内个人财富的拥有量随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而不断增长,但社会各方面往往更多的只是关注财富增长问题, 财富管理理念相当单一,理念缺失是当前私人银行业举步维艰的基础性障碍因素。尽管具有高净资产值的个人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财富管理需求事实上已经从单一的财富积累转向了财产保护与传承等综合性需求,但是普遍的理念单一导致私人银行客户对自身的财富问题不够敏感, 难以主动提出需求,培育财富管理价值链的理念在中国国内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2.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私人银行业需要的是私人银行家,不仅熟知国内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且精通法律、信托、保险、外汇的规则和运作,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也有足够的知识;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有相应资格和资历,一个出色的私人银行家通常都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而我国目前的本土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大多二三十岁,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还不能适应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很难能够得到高端客户的信任。尽管国内部分银行在人才培养上已经投入相当大的力度,但是,真正私人银行专业团队的构建还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3.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障碍。私人银行业务广泛,对产品创新有着特殊的要求,同时为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进行风险的经营与管理,既能够管理好风险,又能够支持产品创新?如何在每一个具体的业务环节把控风险?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这些挑战。

4.制度及市场环境的障碍。私人银行业务涵盖极为广泛,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限制、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以及法律、法规的尚不完善都使得私人银行业务难以迅速开展。例如2007年5月银监会发布了《關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投资于境外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但是仍然不允许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及对冲基金,对股票投资也有很多限制,国内私人银行客户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同时,我国对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入条件、客户构成、产品定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循,

三、中国私人银行业未来发展思考

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发展已经数百年,为银行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成为国外一流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尽管我国居民财富增长速度极快,财富管理市场空间极大,利润丰厚,但是从文化理念、市场环境发展、人才储备、风险控制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认清我国财富管理现状,对财富管理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1.认清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阶段。中国目前的私人银行业务严格的说还不能叫做私人银行业务,只能说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向上延伸,或者说是一些零售业务较为成熟的银行为其高端客户打造的一个特别的财富管理业务。因此,在目前,零售业务有一定基础、中小企业业务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都可以考虑建立并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或高端财富管理业务,但是要认清发展阶段,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自身的特点,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及远期目标,以期在完整的框架下,分阶段实现高端财富管理的目标。

2.培养储备人才。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即便是国外发达国家,私人银行家仍然是短缺的人才。银行及相关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培训、考试、进修等手段和途径持续的培养专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同时还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和私人银行家进行指导,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专家和私人银行家需要熟悉中国国情。在当前人才不能够快速达标的背景下,组建团队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思路。例如可以通过聘请学者及顾问搭建非常设性顾问平台,充分利用社会高端资源,一方面可以满足当前开展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员。

3.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加强对客户信息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而将私人银行客户与其他客户有效地区分出来,深入了解私人客户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高质量的资产管理等精品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应当充分发挥公司或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主要来自客户转移和产品交叉销售。在客户转移方面,国内商业银行有覆盖范围非常广的网点,深厚的客户基础,尤其是理财客户中有大量优质客户,从分支行和理财中心挖掘和转移客户是迅速扩大客户群的有效方式;在交叉销售方面,银行综合化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使交叉销售成为可能。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有个强大的系统共享和支持。

4.提高内部风险管控能力。私人银行的业务风险和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风险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统筹规划。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

私人银行的操作风险是非常显著的,因此,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尤为重要。需要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在私人银行部门设置独立的内部风险控制单元,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流程之中,对待每一个环节及风险易发点都需要建立操作准则加以预防。有关反洗钱、产品规范性、人员资历达标、客户准入条件等等内容都需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条例,并通过严谨的操作程序给予有效监控。

私人银行的业务极为广泛,其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都较高,私人银行业务范围中,中间业务比重极大,因此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機制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革命。彻底打破商业银行把法律部门的工作重心定位在以处理银行诉讼事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对法律风险的事后救济功能上,这种理念既模糊了银行法律工作与资产保全工作的界限,又使银行法律工作滞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无暇顾及为快速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和变革提供事前防范、控制和化解经营法律风险的保驾护航功能。其次,必须循序渐进的完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方能能动地控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一是要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管理制度。既要重视发挥中间业务相关合同的能动作用,即通过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库,公平、合理安排中间业务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架构,使中间业务相关合同具有稳定性、可预见性和确定性,又要重视对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审查、修订和使用管理,以充分发挥合同文本对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功能。二是要积极开展中间业务法律专题研究,提前介入中间业务,充分论证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公平、合理地设计和安排中间业务的法律框架,研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并予以积极预防。三是建立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后评价制度,研究、中间业务法律咨询中的疑难、有价值的法律问题,进行后评价,形成法律指引,规范相关中间业务的发展。

注释:

①高净值人群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千万人民币的个人。

②超高净值人群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个人。

③富豪是指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资产包括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和艺术收藏品。

参考文献:

1.本·爱德华兹.许文卿.私人银行放弃它们的唯一标签.经济资料译丛,1995(4)

2.郭田勇,邓伟.中资银行如何拓展私人银行业务.西部论丛,2007(1)

3.郑荣年,陆磊.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监管研究.经济纵横,2008(8)

4.曹彤.关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考.银行家,2009(3)

5.连建辉,孙焕民.走进私人银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6.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2010年中报及2010年年报

(作者单位:北京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 100000)

(责编:贾伟)

作者:邵冰

第二篇:透过电子银行交易数据分析银行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近几年电子银行主要是网上银行的数据的搜集,分析电子银行发展中现存的问题;通过数据寻找并验证各种影响电子银行发展的因素。通过对电子银行交易数据的搜集,分析电子银行的现状,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回归分析服务质量

电子银行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世界范围看,它从出现到今天不过短短十几年,其全面发展时期也仅从1995年美国SFNB的诞生为标志开始至今。因此,国内外对电子银行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有关电子银行的理论概述

(一)电子银行概念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3月1日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的有关定义,电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电子银行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

(二)电子银行的特点

电子银行是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产品和服务有以下特点:⑴客户自助服务:客户可以自己操作完成各类交易和银行服务;⑵方便实用:客户可以随时查询帐户的余额及明细等,真正实现了全天候银行服务;⑶降低费用;⑷降低银行运营成本。

二、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统计分析

(一)我国电子银行现状

中国的电子银行发展最主要的方面是网上银行。自从1996年中国银行开国内网上银行之先河以来,随着国内各大银行的跟进,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据央行统计,截至2005年,我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网上银行用户的数量已达2000万。易观国际(Analyze International)Enfodesk产业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报告《2009年第2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9年第2季度,中国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达1.72亿,环比增长7.1%,其中季度活跃用户数为9496万。从数据显示的高增长率可见,同传统营业网点相比,网络银行的发展势头很猛。

(二)我国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

我国银行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过程中,由于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原因,面临着以下问题:⑴面对庞大的客户群体,缺乏有效的客户信息整合,无法对客户需求、价值贡献度进行整体分析。⑵由于网络不受时空的限制,银行业务在网上几乎是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因此安全问题是网上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⑶银行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是决定电子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⑷各行各业都面临的产品创新问题,而且需要将电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更好的结合。⑸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开放后,由于外资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雄厚的资本,优良的服务质量,使中国的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冲击。

(三)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电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现假设电子银行的发展y(用我国的网上银行的交易额来代表)与以下两个因素的关系比较密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2)。从主观上个人认为人均GDP(x1)反映了国民收入水平,如果国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去投资或者消费或者储蓄,无论是股票或期货的投资操作,还是储蓄都会增加国民和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在国民与银行交易的过程中也会更多的接触到电子银行的业务并逐渐认识到电子银行的优缺点;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2)的上升恰恰从侧面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的变动。

由于电子银行在国外仅有20年的历史,在我国也发展较晚,选取1994-2010年17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www.iresearch.com.cn网站的电子银行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经过经济检验及相关的统计检验,建立如下的的回归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而对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不利于电子银行的发展。

在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物价在不断上涨,网上购物的普及,电子银行的业务量也一定会不断的增长,电子银行必将成为今后银行交易的主流,会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一部分。因此,在外界有利环境下,银行需要做的就是解决现在电子银行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使其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如何更好地发展电子银行

电子银行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根据电子银行的交易数据,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的需求倾向的变化情况,随着银行重视程度的提高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将加快与此同时银行间业务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创新将成为电子银行业务开展最重要的竞争手段。要想更好地发展电子银行,需要改进一下几点:

(一)改善业务系统分散的状况,行内要建立完善的电子银行系统、各行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加强国内各家银行之间的相互沟通;

(二)在如今人权至上的社会,必须把客户要求放在第一位,面对客户群体,必须做好信息整合,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及服务定价,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更好地完善电子银行交易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只有在安全的交易环境下才会有更多的客户选择电子银行交易;

(四)完善银行基础设施建设,如多建一些自助取款机,将自助机器只能取钱的功能进行完善可以变为能存能取,对出问题的机器及时维修。

参考文献:

[1]何新生等.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程志云,孟为,尹先凯.银行业加速网络圈地可能诱发银行业务洗牌.经济观察报.2005.12.10.

[3]电子银行业务动态.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2008.12.

[4]易观国际(Analyze International)Enfodesk产业数据库《2009年第2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

作者:程鑫

第三篇: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借鉴

美国银行业二十几年的重塑和变革经历,可能是中国银行业未来所要面对的

中国与美国在银行业的发展轨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两者都采取过严格的措施以规范银行业,扶持本土经济并确保社会安定发展。在各自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内,它们都由不同的事件触发了一系列银行业管制和解除管制的措施。在美国19世纪30年代后期,经济大萧条及储贷危机引发了管制措施的出台,在之后的20年间,管制愈趋严格,直至70年代才得以放松。而在中国,计划经济导致了对金融业的管制一直延续到中国加入WTO。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遗留政策约束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并存,而这些正与我们在美国80-90年代所看到的状况相类似。

美国银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历史上,政府的举措通常都会对国家的金融稳定、巩固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萧条期,众多银行相继破产,将近4000个金融机构于1933年倒闭。自那时以来,联邦和州政府就担任起保护人的角色,开始控制商业银行的各种活动,监控的结果造就了美国金融服务体系框架的形成。

观察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金融服务领域在20世纪初才刚刚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受到政府的关注。基于对政府管制方面的分析,我们将美国银行业的演变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保护性压抑阶段:在30-40年代,由于紧随大萧条期而来的众多银行的倒闭,政府管制主要集中在存款保险,以及紧锣密鼓的检查与监督上,以此来避免更多的倒闭现象发生,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控制中求发展阶段:在50-70年代,银行发展日趋稳定并且积累到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之后,政府将重点转移到规范银行的扩张上面,包括对区域和产品扩张进行限制。政策明确限定了银行可以在哪里设立办事处、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可以按何种利率收取或支付。直到19世纪80年代早期,商业银行的操作性定义一直保持得非常简单——“商业银行就是接受活期存款和提供商业贷款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为规避这些限制而成立提供特定服务的银行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觉醒和自由化起步阶段:伴随经济发展的加速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银行面临着产品多样化和渠道多面化的巨大压力。受市场需求的驱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立法开始放松,对银行在产品和定价上的管制逐渐解除。

★业界整合和问题遏制阶段:到80年代早期,美国银行业受到第二轮倒闭的严重冲击。这一次,部分原因是经济不景气,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草率的发展而引起的不良贷款问题,存贷业务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我们看到银行倒闭再次发生以及并购和重组也随之火热起来。到了90年代,很多全国性商业银行继续遭受着资产质量低下和倒闭的冲击(见图一)。立法者继而重新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管制以减少损失。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管制的要点主要仍围绕着解决储贷危机以来的遗留问题以及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管制解除的全球化阶段:立法者关注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长达10年之久,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才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在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上。此时,美国金融业开始面临全球的竞争压力,而美国股市的回暖则提升了公众投资非银行金融工具的意识,因此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只要银行能够操作充足的资本,就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业务领域。从此美国银行业终于实现了全面自由化。

法规管制的影响

正如上面所讨论的,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引导和培育美国银行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努力,众多的管制条款被通过、修改或废止,慢慢形成了今天的美国银行业。由此可见,政策制定者必须对市场变化和结构性危机及时回应,同时必须能预期政策推行的后果和波及效应,并制定相对的防范措施,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回顾美国银行业的发展,McFadden 法案、Glass-Steagall法案以及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可以看作是最有冲击效应和影响力的三项法案。它们决定着美国金融机构的运作框架长达70年之久。1956年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限定了银行的经营活动。1933年通过的Glass-Steagall法案创建了三个不同的行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政府在这些行业之间设置了很大障碍来阻止多样化的大型金融公司成长过大而漠视公众利益,甚至超出政府的操控范围。尽管规避这些法规有很多创新的途径,例如建立银行控股公司和非银行子公司等,但因为法规规定银行业产品提供不能多元化,造成银行的相对竞争力下降,不能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期,当简单的银行产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国外银行和国内其它金融机构已开始蚕食银行市场份额的时候,政府终于在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废止了Glass-Steagall法案,修订了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并准许了全新的金融控股组织的设立,它可以从事保险业并经营有价证券,可以经营商业及投资银行的业务、投资和开发房地产以及其它相关的活动。这标志着自1933年来Glass-Steagall法案中对美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间跨业经营所设限制的解除,从而扩展了金融服务领域里的发展机会,并促进了银行之间甚至金融业间的友善并购。

另外,1927年通过的McFadden法案限制了银行的跨域经营。因为该法案的影响,许多只能在限定的区域内经营且提供有限的产品及服务的小规模银行构成了美国的基本银行体系。禁止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使得商业银行被定义为“单元银行”,除在自己的州内经营业务外,在其它州没有任何一家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这个法案造成了许多社区银行的形成,并在渠道拓展上增加了许多成本(见图二)。

限制持续了大约70年之后,随着1994年Riegle-Neal 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法案的实施,政府开始允许银行跨州设立分支机构。自开放跨州经营之后,跨州分支机构的数量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而银行总部的数量则逐年减少3.5%。到2001年底,美国的所有州全部实施了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McFadden法案此时终于成为历史。

美国银行业的架构

由于历史的影响和政策的演变,美国银行业高度分散。我们可以看到三类银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和贷款)银行、以及信用合作社。

商业银行在三类银行中居主导地位,今天已拥有着80%的银行总资产。在最近20年内,虽然银行数量减少了40%,但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超过3倍,大银行成长的趋势愈发明显。由于限制逐渐取消,商业银行总体上经营范围拓宽,并更倾向于规模性扩张。

储蓄银行历史上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如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住房贷款。在过去的20年里,储蓄银行已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因为是储蓄性银行,它们必须将超过65%的资产用在与住房相关方面并且用在企业贷款上的比例不能超过10%。这项规定使得储蓄银行的业务都集中在零售业务上。

信用合作社是非营利机构,因而是免税经营。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相比规模非常小,最大的信用合作社,美国中央信用合作社(US Central Credit Union)(260亿美元资产),资产还不及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5%(见图三)。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商业银行操控着美国80%的银行资产,其他20%由储蓄银行及信用合作社拥有。但在这约8000家商业银行中,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还不足10%,这些银行的资产总和几乎占全美银行总资产的70%,业务量巨大且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它们通常隶属于某个拥有众多金融附属机构和多样化产品组合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我们把这些银行称作“跨国银行”,如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全国性银行”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如美国银行和美商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超级区域性银行”则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提供广泛的金融业务,如美联银行(Wachovia)和美国第一银行(Bank One)。它们是禁止跨区经营政策的产物,在McFadden 法案放松之后,通过扩张性并购而逐渐成长起来。“区域性银行”通常具有中等规模,更加局限于地域,如东南部的地区金融银行(Regions Bank),以及BB&T(Branch Banking & Trust Company)。最后,“社区银行”是规模较小、资产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这类银行在全美共有5000多家。

未来中国银行业大规模发展将可能类似于美国

按照7%-8%的GDP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2040年将超过美国。尽管还有35年的差距,但银行资产(若年增长率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使其仅需10年就能达到美国水平,而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中国的人均银行资产拥有量将在20年后超过美国。我们预期在未来几年里中国的银行体系的发展将在几个方面与美国近20年的发展历程相类似。

★银行规模和服务能力将成倍增长

GDP增长速度在7%-8%,金融领域的增长势必要跟上节奏以确保增长的稳定性。除了开设新的金融渠道之外,银行借贷将依然是多数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考虑到货币供应的效应,银行借贷应至少保持15%的增长率,才能维持8%的GDP增长。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目前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加上许多潜在的客户需求尚未被开发,中国银行体系需要数倍的扩张才能服务于社会并支持经济发展。

★并购与联盟将继续加剧,尤其针对城市商业银行

中国的问题银行还没有面临马上倒闭的危险。但是由于不良贷款的原因,一些问题银行已经强迫被合并或收购。政府不希望也不会让银行倒闭,所以政府对问题银行的干预将不可避免。并购早已在进行中,我们预期友善并购将继续增加,这样不仅能解决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也是规避跨区经营限制的一种方式。

我们预期中国的并购不会像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样大规模而遍及各地并以降低成本为主要考量。美国国内的并购创造了几个全国性银行和跨国银行;但是,中国已经拥有了较大规模的全国性银行,通过并购再形成更多的全国性银行也很难为社会及银行业创造更多额外的价值。不同于美国银行业那些为了取得成本的协同效应以创造股东价值的并购活动,我们预期中国的并购将主要以成长、多样化、扩张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毕竟,中国经济还在快速成长,尚不需要银行采取成本控制或者其它紧缩性的战略。事实上,近期发生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并购已经重新定位于以收入的协同效应为目的的并购,而不再只是关注成本的协同效应。例如,JP摩根和美国第一银行的并购被认为创造了4.7%即22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如果这个合并将目标纯粹定位于节省成本,JP摩根将不会为此项交易去花费30亿美元的并购成本。

★未来大范围的合并还未被预见

一般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过多的银行或过多的分支机构的情形。以银行的覆盖程度而言(用每百万人口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来衡量),中国尚不及许多发达国家。在美国,每人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选择是中国的3.8倍。并且,与在法国相比,在中国一个人要行走两倍的距离才能得到一家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

但是,我们也不能被这样的分析所误导,因为这仅仅说明中国的银行和分支机构平均来看并不过多,但不意味着每个城市都是同样的情况。目前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泛北京地区。内陆省份相对来说并不发达,服务水平也比较低。伴随中国财富的增长、积累和进入内地省份以及人民对服务水平意识和产品需求的提升,银行服务中心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都会在全国更加平均地扩大并提升。

★银行将呈两极端,一是规模,二是独特性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每个国家至少孕育出一家跨国性银行,例如美国的JP摩根和花旗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国的巴黎银行,以及日本的东京三菱银行等。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并支持它的私有企业到海外发展,就必须培育一家或数家跨国银行。不久前中国政府透过汇金公司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金,二者都开始与潜在投资者进行积极的对话以寻求未来在国际市场上顺利进行公开上市,据此,两家基于中国的跨国银行逐渐浮出水面。同时,许多小型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处理遗留问题,并且为追赶领先企业而开始新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赖淑珠 罗 曼 孔令戟 杜 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土资源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福建师范大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