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价值传播论文

2022-05-0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闻价值传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新闻媒体中得到普及和迅速发展。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巨大的开放性,不仅影响着新闻编辑的工作模式,也给媒体资料室的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重大变化。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认识到,网络舆情的作用不可低估,网络舆情监控还存在一些问题,新闻价值传播的表现力需要不断加强。

新闻价值传播论文 篇1:

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制衡及对策分析

摘要:对于新闻传播领域而言,网络是重要的传播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互联网的包容性以及开放性相对较高,各家新闻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受众与消费者,导致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新闻的真实性无法被保障,并且充斥着煽动性。可以通过提升网络新闻行业自律水平、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政府法律建设与监督水平等措施,创造文明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准则;制衡对策

网络新闻是指根据互联网媒体传播的各种形式的新闻及相关内容[1]。目前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迅猛,网络新闻传播行业也随之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在传播效率上更高,传播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受众在接收的信息方面能够更加多元,并且实现了互动性。这些优势让新闻传播的发展更有活力,也是今后新闻传播发展的主要方向[2]。不过随着技术水平提升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因为网络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及信息的发布监管力度不足,让很多不良信息流传开来,更是有些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将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侵权信息、煽动舆论的信息等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对此,本文提出了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制衡及对策。

一、网络新闻传播准则

(一)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得以生存的重要本质。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务必如实对新闻事件进行介绍与讲述,客观辩证地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与分析,让新闻的传播能够和反映出的客观事实一致,不可以在传播时煽动受众的情绪与心理,去曲解、扭曲新闻的真相。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都应当将新闻的真实性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每一环节[3]。

(二)网络新闻的客观性

客观性的要求体现在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传播阶段所采用的态度以及方式。新闻记者应当用客观、辩证的目光和描述手法去播报新闻内容,不能用个人的主观偏见去影响受众的思维,更不能按照个人的喜好去扭曲事实。想要实现网络新闻的客观性,就应该在新闻播报阶段对客观事实与事物给予一定的重视,将客观的事实传播给广大受众。通过客观的播报方式,区分事实与讨论,将公正的理念融入新闻传播工作当中。

(三)网络新闻的雅正性

现阶段我国的新闻媒体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新闻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媒体为了能够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信息的传播阶段通常会使用激发受众情绪、引导舆论导向等手段,“标题党”“图片党”等行为开始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4]。为此,务必重视网络新闻的雅正性原则,确保新闻传播工作的严谨、权威。

二、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制衡与对策

(一)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制衡

1.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性、匿名性以及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重要原则,对新闻进行真实的传播,除了直接影响受众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之外,也影响着新闻播报的有效性。新闻工作者应该将真实性原则作为工作的衡量标准,也是服务受众的基本方向,更是在市场竞争中确保竞争价值的重要水平[5]。但是因为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及包容性,对新闻上传者的身份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大量的虚假新闻被上传到网络平台上。部分新闻平台的工作人员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于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与准则一窍不通,完全按照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删减或者增添,导致新闻的真实性无法保障。为了能够获取经济收益,部分网络新闻平台会创造出很多范文式的新闻,严重影响了受众对真实新闻的客观看法。部分情况下对于新闻的及时性过于重视,往往会导致新闻事件的整体性无法保障,使很多新闻内容并不真实,久而久之使受众不愿意相信新闻的报道。

2.网络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开放性为媒体与受众的交流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因为互联网传播形式方便受众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并且互联网媒体会因为社会因素的控制以及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影响等因素,在进行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带有主观倾向的情况出现。网络新闻主观性是无法根除的,不过可以通过措施使主观性降到最低,这需要互联网媒体以及工作人员能够在传播新闻阶段将客观性与主观性辩证结合,对新闻的客观性作用不断深化认识,采用客观的形式去传播新闻,能够在客观的阐述或者表达当中将自身的主观倾向合理化,并且留给受众思考的空间,用客观的方式去引导受众而不是将主观意识强加给受众。

3.网络新闻的煽情性以及傳播的雅正性。相比于电视、电台等传统的媒体形式而言,互联网媒体在市场的竞争上更加激烈,想要在竞争环境下占据有利的位置,就需要生产出能够吸引受众的内容,比如用简单醒目容易引起注意的标题或者图片,将带有煽动性和引导性的内容代入新闻的传播当中,以此来满足受众的新鲜感与好奇心,进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6]。互联网媒体按照受众接受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选择新闻内容以及传播的形式,久而久之会导致受众再次看到该类新闻时出现心理上的变化,这种积极迎合受众需求的方式能够使受众的数量逐渐提升。目前互联网媒体在点击率上相对较高的领域分别为明星八卦,尤其是当红明星的家长里短、男女关系等内容;社会事件以及自然现象;违法、暴力、犯罪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与性相关的犯罪内容。

部分新闻内容所具备的煽情性并不是新闻内容的事实,而是新闻事实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文学性、戏剧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工作人员无法获取完整的事件内容或者细节,最终只能进行文学性、戏剧性的报道。对于新闻内容的价值评价,通常是依据新闻内容对社会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帮扶作用。新闻传播一定要保持其雅正性,传播的新闻内容要注重品质、文化品格以及文笔文风。为此,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新闻传播中将严谨体现在每一处,将新闻的雅正性贯彻到底,最大程度上避免煽情性。

(二)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对策

1.严格遵守新闻规律,将真实的新闻呈现给广大受众。新闻的传播与报道不能因为人为因素而随意篡改与编造,要秉承新闻内容准确真实的原则,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时要有理有据,分析与评价一定要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7]。虚假的新闻并没有生命力可言,甚至会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方式出现变化。

2.提升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意识,杜绝一切不健康的新闻内容。网络新闻的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为广大受众提供全面的新闻内容,对社会、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信息进行真实报道,并且以此建立健康文明的资讯平台。在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带有暴力、不健康的信息筛选出去,确保新闻内容的健康水平。

3.加强网络新闻媒体行业的自律性。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摒弃道德败坏的新闻内容,通过加强互联网媒体行业的自律性实现从根本上确保行业的自律性。互联网内部需要建设公开透明的行业自律标准,并且需要对应的部门设置规章制度,针对部分道德败坏的网络新闻内容进行强制性管制。网络新闻的从业人员也需要根据相关的网络新闻行为准则去实现自我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对于网络传播的各种方式进行严格的要求,同时针对部分违规形式进行相应的处罚,使网络新闻传播的形式更加健康文明。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准则,按照法规内容进行监督,去约束和规范网络新闻的传播内容与形式。现如今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任何行为都需要在法律的准许下才能进行,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应当通过法律的形式去阻止[8]。在实际运用中,政府机构应当对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监管,并且按照等级进行管理。对于发布的新闻内容要标注清楚来源与出处,同时根据传统媒介的转载规定进行转发。对于发布违法行为进行清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政府应该对网络新闻的传播实现法制管理,在所有阶段进行监管。

三、结语

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新闻的传播也逐渐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对整个网络新闻媒体行业进行约束与管理,并且其自身也要实现自律,提升行业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采用法律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才能够为社会提供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牛静.新闻透明性:技术变革下的媒体伦理新准则[J].新闻与写作,2019(004):22-28.

[2] 刘迎.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专业理念的困境与出路[J].视听,2018(007):167-168.

[3] 赵天宇.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践中的制衡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88.

[4] 李冰清,郝雨.泛新闻生態下西方传统新闻价值重估[J].新闻爱好者,2019(006):22-27.

[5] 杨锐,蒋德峰.试论新闻工作者职业品格的养成[J].活力,2017(012):93.

[6] 高岩.关于广播电台记者新闻敏感性分析[J].新闻传播,2017(007):104-105.

[7] 张舰心.基于网络新闻价值与传播准则在实践中的制衡与对策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9(004):21-24.

[8] 刘政序.从标题党现象看网络新闻趣味性与雅正性的平衡[J].新闻研究导刊,2015(006):19-22.

作者简介:章丽(1994—),女,安徽池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学。

作者:章丽

新闻价值传播论文 篇2:

浅析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新闻价值传播与舆论控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新闻媒体中得到普及和迅速发展。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巨大的开放性,不仅影响着新闻编辑的工作模式,也给媒体资料室的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重大变化。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认识到,网络舆情的作用不可低估,网络舆情监控还存在一些问题,新闻价值传播的表现力需要不断加强。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要怎样发挥出新闻价值传播[1],以及控制舆论,净化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环境;新闻价值;传播;舆论控制

新闻传播价值是一个历史、民族的范畴,其主要发现来自社会文化环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也不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新闻社会价值观受受众和传播者的文化特征的影响。为了使新闻传播真正造福于社会,有必要实施合理的传播控制[2]。

一、掌握新闻价值传播的重要性及舆论控制

(一)新闻价值传播意义

新闻是最新信息的传播,新闻是真实情况的反映,新闻也是传播意义的内容。长期以来,新闻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以客观真实的态度传达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纸质媒体日益衰落。新的传播载体以新的姿态颠覆了新闻传播模式,也给受众带来了新的新闻体验。从内容的丰富多样,到精彩直观的呈现,再到传播路径的拓宽和延续,新媒体推动了新闻传播的彻底变革。然而,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新闻的本质都不会改变。追求真理,突出客观性也是一种永恒的追求。

(二)新闻价值概念

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质量理论家认为,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其质量就是新闻价值;标准理论家认为,新闻价值是一种新的选择和衡量标准,是新闻工作者衡量事实能否成为新闻的标准;功能主义者认为,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受到大众的重视,即新闻价值。

(三)舆论控制

全在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日益成为收集舆论、引爆舆论的重要渠道。舆论往往会聚集强大的力量,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或推动公共问题的解决。因此,需要重视舆论控制。舆论控制是指政府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体,运用强制手段控制全國人民的意识形态。人民的意见必须绝对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控制人民的思想,达成意识形态共识,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舆论控制的目的性较强,宣传的主观灌输意愿过强。它往往忽视传播规律,试图突出其宣传内容,而不考虑宣传对象的感受,不符合传播所要求的双向、互动、共享的精神实质。

二、在网络环境下新闻价值传播存在的影响

(一)互联网使整理大量信息更容易

在当代新闻传播中,为了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模式。通过大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对海量信息进行分类,总结分析海量信息所反映的社会需求及相关现象,充分开展有价值的工作。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使新闻传播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二)能够提升热门新闻的关注度

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充分反映当代生活与新闻传播影响的关系,通过数据了解受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对消费者关注的新闻进行筛选活动,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内容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可以突出新闻传播内容的针对性。通过大数据的使用,相关部门选择的新闻会有更高的关注度,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

(三)提高新闻传播形式

在数据新闻中,大数据扮演着重要的基础角色。在进行信息收集时,它可以反映数据所代表的联系和意义。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化作用,使信息传播过程更加规范,使数据新闻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占据主流地位,实现新闻传播产业的创新。通过海量信息,挖掘新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凸显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舆论控制措施

(一)提高网络环境把关人意识

从相关理论来看,网络信息接受者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但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选择和自由将失去其原有的意义。网络信息处于过度失控状态,也很容易影响受众。因此,网络把关人在信息选择和舆论引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把关人在提供和引导相关信息的同时,还应发挥相关规范和监督作用,设置相关话题或话题,让更多终端和个人积极参与公共话语空间,使用民主热情的网络互动,注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确保事实背景材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构建网络理论,打造自主道德

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使得传统道德的异化越来越突出。然而,网络传播行为的主体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个体。网络传播行为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对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公民,需加强相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对网络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有效防止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作为网民,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义务,进一步增强主体践行网络道德行为的意识[3],加强主体的情感体验活动,加快独立网络道德建设。

(三)制定网络立法

政府的建立离不开执法的范围。作为一种媒介,互联网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它的所有信息资源都可以突破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这不仅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管理职能。公民的个人行为需要法律的规范,包括互联网用户的行为也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在开展网络情感舆论控制活动的过程中,网络立法是有力的保障措施之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新闻的特殊性的总和。质量越丰富,价值越高。任何新闻都是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服务的。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新闻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重要性。只有符合公众需求和利益的事实信息才能具有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宁. 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新闻价值传播与舆论控制[J]. 电视指南, 2018, No.155(13):270-270.

[2]李萍. 浅析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新闻价值传播与舆论控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20):1.

作者:赵炫竹

新闻价值传播论文 篇3:

新闻价值与传播价值比较

新闻与传播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各自的传播途径与受众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就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受众、传播机会以及各自的价值做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一、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对比

在一定意义上,新闻与传播在途径上是具有特殊的同一性的。新闻在传统的认识上是单指消息、通讯或者报告文学,其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局限。假设新闻要通过一些具有普遍特点的活动或是具有特指性的宣传方式来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也就不具有它的传播价值了。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专指性的载体。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它的范围也仅仅是局限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如果用海报的形式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已经发生了偏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把这种传播途径作为新闻的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人们经常说的口头传播就是普通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普通传播理解成一定意义上的非物质的传播形式,例如某商场的促销活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活动本身也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但却不能归类为具有时效性的传播。这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传播在途径上就决定了与新闻传播的不同。而所派生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的途径在特定时候是官方性质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的“新闻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普通传播是不具有这种潜在特征的。在传播途径上,新闻倾向与官方的、正式的传播,在辞令界定与形式上更加权威或者是具有特殊的政策价值,直接成为大众生活的参照,也有的是宣传某种政策或者反映阶级政权的一种政治动态,那么,这种途径就非常严肃;相反,普通传播我们也可理解成为是大众传播,他的传播途径比较随意,而且具有很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也可能是商业化色彩,途径相对丰富,方式也比新闻更生动。

二、新闻与传播的受众比较

由于新闻传播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它的受众群体就与大众传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首先,新闻传播的受众是一些潜在的关系人群,传播内容与这个人群的需求有着某种利益关系;大众传播的受众则完全不受这种利益关系所驱使,它的传播内容与大众的需求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对有的人群来说是有用的。有的人群则不需要那么高的关注度。其次,新闻传播的受众在新闻中所获取的信息是政策性的。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激励,在受众需求程度上,有的是必须的,有的则可能是来自某种心理关联。大众传播的受众在传播中获取的信息,一是具有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两种,例如降价信息、商品销售广告;二是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具有政治倾向化。更不具有命令性或者政策的需要,它的传播对象有可能是无意识地接触或者认知。这一点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受众方面的明显区别;三是两者的受众人群不同,新闻的受众人群层次要比大众传播的受众人群层次略高一些;四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受众接受动机不同,新闻传播在新闻的角度上理解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情,或者新鲜的事情,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受众的接受动机是主动的,因为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彰显了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动机反而比较无序,它产生的传播效果远不如新闻传播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并不用接受它的某种指令,完全可以有所选择或者放弃,这在整个受众的关系利益中,大众传播的方式是被动的,也就造成了信息接受动机淡化的局面。

三、新闻与传播的传播机会比较

传播机会是传播内容所决定的。新闻传播机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时效性。这在新闻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了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种传播机会不仅要具有时间的限制。而且要具有实质的意义,宣传政策,宣传好人好事,或者是宣传某重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的传播价值就直接决定了传播机会要把握好,一旦丧失了机会,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对公众的生活并不能起到积极的宣传与信息传播的作用。大众传播的传播机会基本上是无定向的,可以随时进行传播,如商品信息、广告、公关活动等,它对于传播机会的界定不像新闻那样严格,同样,两者的传播机会也就决定了信息的价值。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分析。新闻的传播机会是需要引起多数人的关注,这种人群的关注尽管不代表它的信息价值,但是潜在的价值却是大众传播所不能比的,自然地它的信息价值也就造就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大众传播的机会人群相对来说又是特定的,在限定的人群范围、环境范围内传播信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时间可能长也可能短,决定其时间的不是信息的传播机会,而是信息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关注度,大众对信息的自然需求。

四、新闻与传播的价值分析对比

新闻价值是客观性的,它是随着新闻的发生而逐渐产生价值的,因为新闻多是社会性事件,具有广泛的价值。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的传播价值首先是它的客观教育意义以及新闻的时效性与关注度。其次是新闻传播的效应,例如,十七大召开与闭幕,新闻的潜在效应则是它的价值主要元素,公众关注度高、会议的决策、产生的领导人选都客观地成为人们选择阅读或者接受的参照。第三是新闻传播虽然不具备商业化价值,但是新闻的价值无形中就转化成对社会、对公众提供客观的参考。传播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策动、计划的成分,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它的价值可能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或者可能是一个事件或者商品的具体化,表明观点与主张不确定或者隐含的内涵成分过多,其价值直接表现为商业化或者间接的效应,无论是经济效应还是社会效应。但是,恰恰因为大众传播具有特定的不真实性、夸张性,那么,就很难与公众的心理产生接近性。越是接近性高的信息,其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新闻与传播的价值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剖析。

五、新闻与传播的特性分析比较

首先要区别的是新闻与传播的几个特性:新闻与传播的真实性与夸张性。新闻是真实的实践的反映。而大众传播则不同,它可以是虚构的或者是善意的夸张,不需要负具体的传播信息的责任,而相对于两者的价值来说,在官方,新闻的真实性的价值更加直接,而大众传播的价值则更加平民化,因为它毕竟是涉及到公众的生活,公众的物质生活,与利益相互关联这种由公众精神、物质所派生的夸张也可能比新闻更具有它的特定价值。阶级性与非阶级性是新闻与传播在特征上的根本不同。新闻代表党的喉舌,主要传播党的政策与方针,具有政权的代表性。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存在它本身的私密性,或者广泛化。但是,它代表公众的一面则更强劲。产业化的发展渠道是两者的最终发展方向,新闻的产业化是为政权服务,而传播的产业化则是为了使公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企业的宣传与形象建设更加丰富。导向与策动作用也是新闻与传播的关键区别。新闻必须具备导向的功能,它的意识是通过宣传而形成的,传播则不具有意义上的自觉,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传播是一种策动的手段,主要是满足公众或者企业的一种潜意识的动机。信息涵盖程度与文化的系统性,高度的信息涵盖是新闻的特定的价值所在,它所反映的是公众关心的事情,也可能其中并没有或者缺失了文化体系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新闻就是一种硬性的“通令”,而传播在这方面更加具有文化体系的倾向,比如企业在传播企业文化、产品文化、行业协会的公关活动等,都具备了文化体系的自觉建设与宣传。以上特征直接影响着新闻与传播的信息素养。通过比对,新闻的价值与传播的价值就更加明朗化了。

传播学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学科背景,要说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决不会比传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更亲近。因为传播学的那些理论与假设都与这些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说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分支,那么,其他与传播学关系更亲近的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成为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吗?一种学科不可能大得无边无际,否则那就大而化之而无能为力了。把传播学划为各种分支学科那将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它有可行性吗?所以,将新闻学划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片面的。

作者:熊梦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远程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心理素质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