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善意的文化交流,也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西方文化渗透不仅带来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还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论文 篇1:

文化学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讨

摘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它要在中国发展,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契合的因子。在文化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实现了文化创新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文主要从文化学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象。

关键词:文化学视角;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精神层面上来看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取得了比在其故土和世界其他地方罕有的成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多学科的研究课

题,更应该是文化研究的领域。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它要在中国发展,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契合的因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研究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首先,用科学的辩证唯物的文化观去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已取得共识,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法则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晶,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二者不可逾越。实际上,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既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同时,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承继性、连续性,在时代文化中凝结着的民族智慧具有永久性、普适性。以这样的文化观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避免形而上学的错误,就可以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相通的桥梁。

其次,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比如对传统文化的过分否定和对一些封建糟粕的承袭,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再次,科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二重性。鉴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依据现实的需要确定批判什么,继承什么,弘扬什么。社会主义新文化代替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可逆转。传统文化,只有进行自我变革,创造性地转换,适合现代社会需要,才能得到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由文化传播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对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两者原本不属于一个文化系统。从文化发生学的原理来看,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倘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一经发生,就很少变化,即使有变化,也仅属于自体进化的过程,其发展的轨迹也应从“文化进化论”来描绘。。

“文化进化论”主要用来解释文化自系统的渐进性演变,却不足以解释文化系统的颠覆性改变和实质性的跃迁,因为文化系统、传统和属性只有在与异质文化的碰撞中才有可能改变。而异质文化的相遇、碰撞、摩擦和交融,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必然与应然现象。文化传播的前提必须是系统的开放和传播介子的活跃。同时,文化传播之所以可能引发始料不及的巨大效应,在于文化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实际境遇。传播主体也是文化传播的源体,而接受主体也可称为文化传播的受体,历史表明,源体并非一定代表着强势文化,但往往是一种强势文化,至少是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受体并非一定代表着弱势文化,但往往是一种弱势文化,至少是一种易受影响或需要异质补益的文化,否则,排异现象将会使文化传播归于失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就不难发现其在文化学上的深厚蕴义。相对于中國固有的民族本位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一种异质文化。

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唯心史观的破产》等文章中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获得的成功。他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先进的中国人经历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也一齐破了产。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是,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近代中国思想革命的胜利,它用事实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文化传播。

三、从文化融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种文化的碰撞,总会因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历史实践证明,一种文化传入另外一个国家之后要发展繁荣,则必须有效地融合这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吸收其精华,创新其形式,使之呈现该国的风格和形式,这样才容易获得认同继而获得发展。而要有效地融合本土文化,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种文化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二是两种文化要有相当多的契合点。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异质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成功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发展繁荣,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之始就显示出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也是之后一直能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也曾多次接纳、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比如东汉初传入的印度佛教,明末传入的基督教以及近代传入的西方科学等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一样,都具有吸收外来营养以补充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这为两者能够有效融合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其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世界观方面也存在相当多的契合点,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正如学者江传月指出的,“任何外来文化要实现成功的移植,就必须从本土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其前提是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具有某种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迅速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有效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大同”的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道”与马克思主义中的“物质”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四、结语

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让广大民众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民族,也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精神和趋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分析视角[J/OL].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69-77[2019-04-08].

[2]李青.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3-11.

[3]吴国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3):64-65.

[4]姚敦泽.文化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09):3-5+9.

作者:李春梅

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论文 篇2:

西方文化渗透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善意的文化交流,也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西方文化渗透不仅带来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还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底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

关键词:西方文化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相互交流日益加深,我们的文化资源不断地“走出去”和“引进来”。然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却利用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信息化进程中的先发优势及文化传播中的强势地位,极力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性和不对称性。西方国家纷纷通过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宣传和价值观念的输出,千方百计地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政治的渗透。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今天,这种渗透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呈现出一种加剧的趋势,这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渗透的内涵

明确西方文化渗透的内涵是廓清西方文化渗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影响的关键所在。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渗透

“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冲突走上了中心舞台,这已经在各个方面变得非常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学者、政治家、经济发展官员和战略家都转向把文化作为解释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总之,文化是重要的,它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我们在肯定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文化渗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关于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的区别,学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区分。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文化的正面影响,我们叫做文化交流,负面影响叫做文化渗透。从古到今,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文化是不受外来影响的,交流也有坏的,但坏的交流对人类没有益处,不能叫文化交流。在此,我们不妨把这种不好的、无用的、颓废的、消极的文化交流叫做文化渗透。

(二)西方文化渗透

在这里,仅仅对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进行辨析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界定西方文化渗透的内涵。所谓的西方文化渗透,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国家利益,依靠其强势文化,对他国或地区施行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具体到中国来说,其目的是为了西化、分化和弱化中国,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遏制、消减中国的实力增长。从目前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

西方文化渗透大体上可以分为浅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次。浅层文化主要是指能够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符号的东西,如影视作品、流行音乐、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中层文化主要是指西方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等制度所蕴藏的制度化的文化;深层文化主要是指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般来说浅层的文化渗透不会产生大的危害,但中层和深层的文化渗透却危害无穷,它们以浅层文化渗透为载体进行深层次的隐藏性的文化渗透。

二、西方文化渗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党员头脑,引领群众思想”,然而西方文化的渗透给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一)文化建设方面,西方文化渗透伴随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着民族精神,正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中华民族才绵延不绝。当前我国的改革事业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常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是利用我们正面临的国内改革形势,凭借其在全球化及信息科技上的优势,大力推行西方的精神文化产品、社会理念、价值观念等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覆盖和侵蚀我们的民族文化,削弱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的目的。西方文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在扩大自己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不断地弱化民族文化的地域界限、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在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下,一些人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扭曲,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极端的个人主义,盲目崇拜西方的意识相态和政治制度,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冲击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西方文化渗透严重威胁到我们对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二)意识形态方面,西方文化渗透威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是西方文化渗透的核心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冲突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和斗争。西方文化的渗透使一部分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共产主义理想到底能否实现。在他们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国际国内情况,并不能解决我国发展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比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差距。但是在西方文化渗透下,有一部分人却只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繁华,深深的迷恋于披着民主、自由、人权外衣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甚至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一样一盘散沙。”能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不仅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休戚相关,更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三)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西方文化渗透导致出现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不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的执政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实质上是指这种指导地位必须有其巩固的群众基础。这种群众基础是指必须有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一定程度的理解、认同和自愿接受。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并不仅仅把中国开放文化市场看作纯粹的贸易机会,而是看作开辟思想战场和进行文化渗透的绝好机会。文化渗透已经触及到普通百姓的日常文化消费的方方面面,大量体现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理念的文化作品不断传入国内文化市场。西方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扰乱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了猛烈冲击,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虽然仍是我国的主导价值观,但其主导地位正遭受到以个人利益中心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日益激烈地冲击。西方文化渗透“促使全世界范围里的人都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和及时满足道德上不受抑制的个人欲望……结果是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危机。”这严重威胁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群众基础,直接导致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不畅。

三、西方文化渗透背景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西方文化渗透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路径,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一)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底蕴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取之不尽的源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便绝非自我禁锢的系统,以迁徙、聚合、战争为中介,华夏民族及以后的汉族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融合中,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历经千年才构成宏伟灿烂的中华文化。从历史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社会整合力及团结统一的特质,它使我们的国家历经磨难而不亡,饱经沧桑而不衰。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像是中华民族的粘合剂,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等方面作用力的大小对综合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西方文化的渗透必然伴随者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的弱化直至丧失,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

1.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信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考验中,只有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信仰,才有可能被西方文化渗透。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信仰,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其历史唯物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这同样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成功的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在革命年代,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同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历史的必然性、现实的合理性以及国家意志的合法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还要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首先,促进共产主义理想与“止于至善”的价值信仰的有机融合,构建使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西方文化渗透的不断加强,人们所面对的诱惑和选择会越来越多,如果能够保持底线“止于至善”,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将共产主义理想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融合在一起,培育多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共同社会理想的培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思想、理论、话语及价值。最后,将共产主义理想与“道法自然”的生命运动观念相结合,形成尊重规律、崇尚自然的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摆脱了基本生存受到威胁的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渗透导致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他们不在单单满足于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在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条件时出现了一些攀比、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思想及其他各种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思想。这些腐朽的思想对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只有把共产主义理想与“道法自然”的生命运动观念相融合,养成尊重规律、崇尚自然的意识,才能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夯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根基。

(三)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

1.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的执政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实质上就是指这种指导地位必须有其巩固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国家不仅把中国开放文化市场看作纯粹的贸易机会,更是看作开辟思想战场和加紧文化渗透的绝好机会。文化渗透之深远、影响之广泛已经触及广大群众的日常文化消费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在需求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在时间、空间及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那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但是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的文化产品越来越难以进入私人文化生活空间。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制灌输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基本解体,即使是最必要的正面理论灌输也难度剧增、效果不佳,尤其是太过直白的政治宣传产生的效果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此,只有不断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问题,才能更好地培育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2.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话语权。国家的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立及其文化主权的不受侵害,与其国家的独立和政治主权不受侵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不断巩固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群众基础的同时,还要正确地把握对我国文化形象的宣传,坚持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进行新的解读。人们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来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而西方文化渗透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国家、集体利益至上,主张国家利高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否定个人的合法利益,尊重和保障个人合法利益、充分保障人权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解读,正确处理好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开发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文化渗透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由爱国主义深入到爱社会主义、爱马克思主义。最后,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创作队伍。“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文化创作者只有具备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创作出既反映民族和时代精神,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渗透力的作品,才能掌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此外,文艺工作者在创造文化产品时要把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系统的结合起来,文化产品既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的,同时也要提高作品的文化底蕴。文化作品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并最终外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在思想上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略。在对外交流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原则,诚挚而又不失尊严地进行交往,既要承认我们的不足,同时又要使对方看到我们的进步和发展。正确理解继承和借鉴的关系,在文化发展中坚持以我为主,科学认真地对待西方文化的进入,同时又要积极而审慎地进入国际文化市场,使我国的国家文化形象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重视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俊清编译. 再论文明的冲突[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张骥,刘中民等. 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孙成武.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张磊

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论文 篇3:

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留学群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摘 要]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留学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密不可分,这一群体的出现适应了其时代要求。本文从文化交流、群体互动等视角探讨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留学群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为推动当前留学事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留学群体 历史意义

民主革命时期留学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密不可分,这一群体的出现适应了其时代要求,对中共领导层内部优良文化生态的形成,实现党的领导层在思想文化背景多元化基础上的统一,以及对中共关于知识分子改造和有效整合党内人才资源等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它也给当代中国留学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从文化交流视角看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留学群体出现的历史意义

从中外文化交流的主体条件看,留学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主要渠道,而文化交流的成功要靠主体自身的正确态度和文化根基。中共早期留学群体是马克思主义这一西方文化形态在中国的传播者、宣传者,是最早自觉系统地结合中国实际需要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群体。毛泽东曾认为:世界文明的源流有两家,一是西方文明,一是东亚文明,而所谓东亚文明实际上就是中华文明。然而,近代中国的落伍显示了传统文化保守与落后的一面。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引进后,努力以中华民族自己的鲜活形式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实现二者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从而取得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

中共早期留学群体中的部分人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崇尚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但多数优秀分子却能在实践中以批判吸收的态度平等对待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重视社会实际和调查研究,心胸开阔、光明磊落,自觉修正自身错误倾向,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等关系,在实践中开拓新路。他们一般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例如爱国忧民、意志坚定、修身养性等,从而有效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可见,文化交流的主体条件决定其效果。

从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对抗与冲突看,中共早期留学群体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这种矛盾。从国外接受新思想的留学生最早从事建党活动,中共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海外归来的马克思主义分子,留学生在造就这个革命政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上看,他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修养,“知识结构新,视野开阔,头脑灵活,易于接受新事物,民主意识强”[1]。但是,从国外引进的革命理论和革命方法如果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不适合中国国情,并易引发党内革命理念上的冲突,即所谓的“路线斗争”。要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改变几千年的旧传统和文化积弊,仅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革命的热情远远不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讲是实现“中西优秀文化”的一次最新碰撞与交融,得讲究革命的方法、策略,其前提是把中国的现实国情搞清楚。毛泽东主张,先对国内情况和中国文化有一个大致了解,再去学习西方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取长补短。他不反对出国留学,且主张把有志青年大规模地送到世界各国去学习。但在文化变革过程中,毛泽东始终注意发挥中国历史文化中含蕴的革命性,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与形式,适应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点,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共早期留学群体在后来的实践中能够接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革命路线,这与近代以来中国历次文化变革结果不同;它既形成了革命的共同信仰,又统一了斗争的方向与路径,形成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从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程度看,中共早期留学群体具有深刻的典型性。近代中国留学潮的出现是世界文化大变局的反应,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带给近代中国以沉重包袱。晚清以来,政府派优秀人员出国留学,且规模越来越大、目的越来越明确,中共早期留学群体的出现正是当时中国人向国外寻找政治、经济、文化出路的集中体现。中共早期留学群体真正做到钻进国外社会的底层、深层去学习,这是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留学人员来源广泛、留学主体平民化、留学目的政治化革命化,以及留学生活的异常艰苦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文化三者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的有机融合,形成新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2]P230。这一过程是异常艰苦的,没有中共早期留学群体在沟通中西文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想象的。他们深入到异国他乡的基层体验生活,学习革命本领,造就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刻的科学、民主意识,以及爱国激情和世界眼光等。在今天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奉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也应该有深入到异域文明的深层精神价值中去体验和学习的方法。须知“留学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过程;不是仅仅学习一种专长,而是从另一类或另多类的文化中吸取灵感和经验,以期融合创新。留学是一种吸收新鲜空气的方式”[3]。民族要复兴应该有文化创新精神,要善于结合中国实际、带着中国问题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知识和经验。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之一,是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通过良性互动,构建起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为根基、欧美文化为营养的多向诠释和互相吸纳的文化体系[4]P20。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留学群体与国内成长群体相互影响的历史表现及意义

革命群体中的成员有不同经历、性格迥异,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必然相互影响。只有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群体内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把团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整合起来,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展现一个团队的生命力。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学群体与国内成长群体彼此间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团队,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相互探讨与交锋、工作方法上相互影响。例如,毛泽东与蔡和森等就建党问题多次异地通信探讨。毛泽东在延安读过并且留有文字批注的哲学书籍共有7种(8本),其中包括《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李达、雷仲坚合译)、《马克思主义之哲学的基础》(河上肇著,李达等译)、《社会学大纲》(李达著)、《思想方法论》(艾思奇著)、《哲学选辑》(艾思奇编著)等,这些著作的作者都是留学人员。工作方法上相互影响,例如张闻天认为:搞调查我是模仿毛泽东。政治路线上从分歧、斗争走向达成共识与合作,例如毛泽东、张闻天合作克服了党的三次危机。第一次,在遵义会议上,张闻天作的“反报告”把博古的报告批评了一通,而“这个报告主要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搞出来的,是毛、张合作的结果”,毛泽东当时还不是政治局常委,不具备出来说话的条件。这次会议挽救了危难中的党和红军。第二次,在党中央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当时作为党内负总责的张闻天始终坚持站在毛泽东一边。1937年12月,王明从莫斯科回来后,指责中央的抗战方针,鼓吹投降主义,打着国际的旗号迷惑了一部分人,毛泽东此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又是张闻天出来首先支持毛泽东。他在1937年12月22日的一次中央会议上不指名顶了王明,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中不能放弃基本原则,八路军、新四军要扩大,而且要保持党的领导。毛泽东当时在困难处境中向华北发出的许多发展根据地和游击战争的指示就是以“毛洛”联署的形式发出的,“所以毛泽东在‘九大’时都还没有忘记张在这关键时刻的立场,他说:王明回国以后,张闻天没有站在王明一边,是站在我一边的”[5]P110-111,213-221,245-254。

中国共产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人员相互影响,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也启示后人:党组织战斗力的来源在于发挥党内各成员的积极性,在严肃党风党纪的基础上营造和谐民主的党内文化氛围,树立不同人才群体的“互补”意识,给予特殊人才发挥才能的空间,等等。这是坚持真理、发挥党的先进性、从而避免走入误区的重要保障。

三、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留学群体对于当今留学教育的启示

“留学生资源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其特殊性不仅在于留学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吸取外国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纽带,更在于留学生在吸收先进知识和思想后能产生的作用。”[6]如何搞好当今留学教育事业,以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留学群体为我们留下许多现实启示:

第一,重视发挥留学群体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留学回来的优秀人才能妥当安置,充分发挥其理论研究或军事指挥才能。留学生中蕴藏着丰富的优质人才资源,而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培养留学生来吸收国外优秀学子,直接获取他国的高层次人才。许多海外学子“学而不归”,这里面固然有发达国家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也与当前我国的用人制度和创业环境有关。因此,应尽可能创造便利的条件,改进人文环境,改变官僚作风,做好服务工作,帮助留学归国人才施展其抱负、发挥其才干。

第二,大力弘扬留学生的爱国精神。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留学群体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为国献身的决心。国外的艰苦生活磨砺了他们的心性,复杂残酷的斗争锤炼了他们钢铁般的革命意志。这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奉献祖国的留学报国精神一直激励和教育后人。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留学精神”,让出国学习者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树立学成报国的意识很有必要。

第三,妥善解决出国留学生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当今,随着出国留学人员的规模扩大、留学类型和层次的多样化,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留学群体在国外学习、生活中,有的处于自组织状态,缺少国内帮助与组织导向,造成思想不安定。这与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直接相关,也与国内中共组织力量弱小有关。当前,政府应该关心、爱护留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难,给予其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要开展好留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改进留学管理工作。要做好公派留学生管理,确保公派留学生顺利学成归国。要引导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含公众)正确对待“海归”,给有真才实学者以施展抱负和成就事业的广阔平台,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创造条件使他们学会与国内成长群体和谐互动,将国外所学“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徐行.留学生与中共的创建和发展[OL].神州学人(网络版),2003-06-03.

[2]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案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美]李又宁.中国留学生的历史使命与贡献[OL].神州学人(网络版),2005-01-13.

[4]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讲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培森.张闻天与二十世纪的中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6]王希.留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发展[OL].神州学人(网络版),2005-07-06.

责任编辑 彭月才

作者:刘兵 黄厚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陶瓷艺术品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