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2022-04-2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文学的共同体,两者相互依存,同构共生。不过现如今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存在诸多问题,文学创作认为文学批评机械化、同质化严重,甚至趋炎逢迎,不能真实地评析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批评又认为文学创作过于套路,毫无新颖,没有佳作。事实上,两者之间都应坚持以人为本,为读者服务,共同担负起构建时代精神的责任来。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篇1:

中国新文学批评的来路与去处

有人说,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就像是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只翅膀,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我国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造就了新文学,而新文学要继续前行,就必须注重理论建设和批评传统的建设。英美文学批评成为我国新文学借鉴的重要资源。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正是一部研究英美文学批评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专著。

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从新文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其对英美文学批评原理的需求,并详述了英美文学批评的输入过程;第二章从理论高度论述了英美文学批评原理在现代中国的整体传播状况;第三章以“英美近世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为核心,选取了十九世纪英国文学批评的两位代表人物马修·阿诺德和瓦尔特·佩特进行解读;第四章着重介绍了美国文学批评,阐述了美国新人文主义与表现主义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第五章对另一个重要思潮——美国左翼文学批评理论进行论述,特别分析了辛克莱的“艺术即宣传”和卡尔佛登的社会心理学批评;第六章针对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另一重镇——英美新批评及其两个代表人物瑞恰兹和托马斯·艾略特的批评理论进行阐释。

本书的章节和内容编排也是颇具匠心的。第一,它对英美文学批评的传入既有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有对其理论的精准概括,还有对具体流派和代表人物思想的阐述。第二,它选取的是对中国现代文学(1912年到1949年)产生影响的英美文学批评理论,定位准确。第三,它选择的文学批评理论既在英美本国的地位很重要,又在现代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代表性。

顾名思义,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传播研究,一方面研究的是实然状态,这要求作者追踪英美文学批评文献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和过程;另一方面研究的是理论,需要深入了解英美文学批评如何影響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从书中的内容来看,作者在这两方面下的功夫相当扎实。在实然研究方面,作者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各大数据库、书目文献,摸清了英美文学批评文献情况以及在现代中国的实际传播;在理论研究方面,他对论及的几个派别的文学批评理论把握精准,在它们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方面也展现了不凡的眼光。文学批评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是指接受者接收到的思想与其原意的歧义、差别,或已经产生的扭曲。变异研究,要求既熟悉相关文学批评理论的原意,又熟悉现代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由此可见作者理论体系的广博以及研究工作的细致。

中国现代文学是基于现代中国特殊背景的产物,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外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广泛影响。今天我们在学习现代文学时,不可忽略这些影响的存在。本书的研究,对于了解和探究英美文学批评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颇具借鉴和启示价值。

作者:陈印娇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篇2:

敷衍与痴爱

摘要: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文学的共同体,两者相互依存,同构共生。不过现如今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存在诸多问题,文学创作认为文学批评机械化、同质化严重,甚至趋炎逢迎,不能真实地评析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批评又认为文学创作过于套路,毫无新颖,没有佳作。事实上,两者之间都应坚持以人为本,为读者服务,共同担负起构建时代精神的责任来。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隔膜

1引言

写作是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应伴随人们一生,然而在我国写作止于高中结束,很多人到了工作岗位可能连写一份工作报告都要去网上照抄照搬,而文学创作只是小众行为。近些年,文学创作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长篇小说每年出版量达到3000部,这些小说种类繁多,成功地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在我国文学界出现百花盛开的局面。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也随之复兴,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的做出褒贬评析,在文学共同体中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不过随着文学批评与政权的逐渐分离,文学创作似乎得到了自由,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友谊的裂缝也越来越宽。

2唇齿相依,却彼此隔膜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两者都在文学范畴里,不过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学创作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相对独立,文学批评却要从整体视角下考察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符合文化传统或文化背景。没有文学创作,谈不上文学批评,所以文学创作是文学批评生存的土壤,为文学批评提供养料。而文学批评则是文学创作的生长剂,为文学创作催生助长,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先锋。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相互依存,这在文学创作者和文字批评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共识。

文学创作者往往期待文学批评者能够读出自己作品里的细腻情感和作品里蕴含的真正价值及理念等,以此来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公众的认可,扩大自身的知名度,激发自己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不过文学批评家并不会按照创作者的期望对其作品进行评析,由于文学批评者接受到的文学教育各不相同,面对众多的作品,只能按照自己所学到的批评套路对作品进行评论,要么搬来一些概念和生僻词语,要么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对作品里的内容却提到很少,有时根本没有参照文本,因此这种批评很难按照文学创作者的预期达到效果,自然让作家非常失望。所以在写作技术方面,作家们往往对文学批评家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文学批评在他们眼中成了鸡肋[1]。不过文学批评者也经常对文学创作表示不满,指出文学界虽然创作出的作品数量和种类繁多,尤其现在多媒体时代,所有人都可以创作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却总是缺乏新意,不能使人眼前一亮,不能使人为之呐喊,真正鼓舞人心的作品太少等。文学创作者与文学批评者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友谊的船说翻就翻,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逐渐形成了一层无法超越的隔膜。

3敷衍与痴爱,责任同构

文学的边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延伸,文学批评也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向前一步,文学创作失去文学批评,虽然不会对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变,但也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痕迹[2]。同样没有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则会是纸上空谈,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它们的最终服务目标,都是人。它们其实是对等互助、同生共构的关系。

然而在许多作品研讨会上,我们不难看到存在太多的敷衍现象。文学批评者在发言中对作品极力赞赏,他们经常高歌赞美一部作品,称其为“珠宝”、“完美的艺术”等等,也给于作家高度的评价,称其“优秀作家”、“先锋”等等,这些溢美之词太过泛滥,即使谈及作品的不足之处,也会稍稍带过,话锋一转,又转回作品的优势,批评者的这种态度使人很自然联想到红包批评、人情批评,这样反而使读者对作品本身降低了兴趣,也使文学进步的可能性降低,也会使文学界出现的有特色的作品销声匿迹。而文学创作者也会在公众场合公开表达对批评家的感激之情,感谢批评家对自己的栽培,感谢批评家对作品的欣赏,并立志以后会出更好的作品等等。

不过文学创作者在私下里会觉得,创作是个体的行为,是自己的宇宙,与文学批评着没有什么关系,文学批评者的评析对自己的作品并无实质性的用处。而文学批评者在谈到整个文学的形势时,则又义愤填膺,指出整个文坛都比较死寂,没有上好的杰作,整个文学界都为了逢迎读者而写作,太过媚俗。总之,文学创作者与文学批评家的隔膜越来越大,文学创作认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的分析太过僵硬,分析不做作品真正的内涵,所以越来越不信任文学批评家,而文学批评家也看不上文学作家,认为作家们按照套路写作,引诱读者进入圈套,或者作家只是把写作当成赚钱的手段,不会有真正的文学营养在里面。因此,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并没有做到并肩同行,同舟共济,文学创作者没有从文学批评家的评析里判断出自己作品的好与坏,而文学批评家也没有从文学作品中发现是否有实质性的进步。

尽管如此,存在即意义,即使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但都无一不可或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要服务于读者,它们是文学的共同体,注定要在每个时代留下脚印,是每个时代人们对文字对情感的表达方式,见证了时代的发展。所以解决当下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的间隙问题,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是同生共构的关系[3],尤其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作家和批评家,应坚持以人为本,致力追求真善美,

文学作品要反映人们的心声[4],而文学批评也要深入社会实际,分析作品对照现实生活所存在的缺陷,并真诚地揭露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醒作家,使作家进步。因为文学批评只强调作品对读者的娱乐性质,却忽略作品背后的消极因素,那就没有负起文学批评的真正责任,只是敷衍了事。但是,无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文学批评家,应建立一种对文学痴爱的态度,文学批评家由于痴爱文学,才不能容忍文学作品里的负面影响,而文学创作者由于对文学痴爱,才应该坦然接受文学批评家真诚的建议,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文学水平上真正地提高。

当我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文学创作应该积极地站出来,贴近实际,洞悉社会问题,参与时代精神的而构建。而文学批评也要介入现实,加强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文学的理解,解析文学作品与现实的關系,帮助人们发现现实中的深层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洱.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J].上海文化,2017(1):103-127.

[2]毛郭平.问题·原因·对策——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西北民族大学报.2020(5):182-188.

[3]毛郭平.“多元对等互动”视角下的文学批评[J].学习与探索,2020(2):170-178.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信息:肖一诺,女,2000年10月,汉,湖南省衡山县人,大学本科,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文艺学等。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肖一诺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篇3:

模仿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价值初探

摘要:模仿论作为19世纪以前重要的学说,一直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核心标准。从19世纪开始,模仿论被表现论和价值论逐渐取代。到了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则似乎完全摆脱了模仿论的影响。本文初步探讨了模仿论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关系,旨在证明模仿论从文学生产方式来说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具有理论探讨价值。

关键词:西方文艺理论 模仿论 文学生产方式

一、引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模仿论并不是具体的文学理论,而是关于文学艺术与世界之间反映关系的学说。文学艺术作品以“模仿什么”及“怎样模仿”为关注焦点,是从哲学意义上体现出反映论。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文学的相关思想就以模仿论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指导原则,以“模仿什么”及“怎样模仿”为理论焦点,逐渐形成了模仿论。直至19世纪,模仿论才被表现论、价值论以及本体论逐渐取代。到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界更是一片繁荣,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层出不穷,曾经作为理论指导的模仿论似乎退出了当代文学理论的舞台。然而,笔者认为,模仿论并没有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销声匿迹,而是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继续指导人们认识文学艺术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在文学艺术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西方本体论哲学观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延伸与拓展。

二、模仿论概说

模仿论来自西方本体论哲学传统。自古希腊时代起,西方就形成了以“求真”“仿真”为核心的哲学认识论。赫拉克利特从哲学上论证了自然界是由联合的对立物构造成的和谐的存在,艺术则应当模仿自然造成的这种和谐。而稍后的德谟克利特则把模仿视作人的创造实践活动的本质和本原,他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是人在模仿动物的活动中创造的,模仿创造了艺术;在文学艺术领域,艺术不但模仿自然,也模仿人,不过德谟克利特要求文艺模仿好人,不要模仿坏人。从哲学观念出发,苏格拉底也认为艺术应模仿人,不仅模仿人的外形(神色姿势)和活动,而且还要模仿人的心灵(如情感、心理活动等,这也为后期在模仿论的基础上提出表现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提出了“真实”“作用”的价值评判尺度。而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中建立了完整的模仿论批评理论系统,以模仿媒介的差异区分出了史诗、戏剧、抒情诗,以模仿对象的不同划分出喜剧与悲剧。亚里士多德奠定了模仿论的分类说及批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真实性为艺术本体特征及重要价值判断的尺度,他认为诗的本质是对自然的模仿,在模仿自然时可以“虚构”和“创造”,但这必须合乎情理,贴近真实,并且强调诗要“寓教于乐”。

直到19世纪初,模仿论才在某种程度上被表现论取代,然而,模仿论并没有因此而消亡。从表象上看,19世纪之前的模仿论是一种机械反映论,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自我理论的修正与调整,必将走向死亡。但是,笔者认为,模仿论作为西方哲学认识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并没有就此退出西方文学艺术的舞台。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社会存在及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方法,模仿论始终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不仅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如此,在文学艺术理论领域也是如此。首先,在文艺创作领域,模仿论指导着艺术家能动地模仿和反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与社会存在。不论哪一种文学艺术作品,都可以说是对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文学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土壤,不能摆脱对现实的模仿,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恒久的艺术生命力;同样,如果文学艺术仅仅是对社会现实机械地模仿,也不可能具有艺术生命力。首先,文学艺术必须基于社会现实,超越社会现实,启发人们认识社会现实;其次,在文学理论领域,理论是后于文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是对文学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三、模仿论与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

由于古希腊时期的人类还处于“儿童时期”(马克思语),只能朦胧地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观点。西方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柏拉图就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对“理念”的模仿,而文学艺术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之后,亚里士多德更是确立了模仿写实选择。但是,人类的思维并非僵死不变的,而是在历史进程中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深化发展的,模仿论也并非是封闭、单一、被动的,而是动态、能动和多元的。但是,模仿论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核心地位及其演变规律,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究其根源,主要是模仿论在历史进程中沾染了某一时代的具体特征,变化为该时代所能接受的某一具体理论学说(如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或某几种理论学说(如当代西方种类繁多的文学批评理论),文学理论发展的主要规律被遮蔽了。因此,某一时代的研究者偏重文学发展链条中的某一环节,从而忽略了文学理论发展史中各种具体理论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纵然有对文论发展史的研究,研究者也以某一时代受到推崇的理论或某一学者信服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编纂文学理论的发展史。当然,这种现象与西方思维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西方思维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二元对立”,即主观与客观、灵与肉、内容与形式,以及意识与物质的分离。在文艺活动中,与中国文化侧重文艺活动中的主体不同,西方文化更重视对客体的研究,这也是“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结果。这种思维模式使得人们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在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分离的前提下,向客观物质世界接近、靠拢。当某一种观念学说不再能为人们提供认识真理的途径时,就会有新的学说出现并颠覆旧的学说。这种思维模式在文学理论发展史上表现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在上述各种文学思潮中,我们不难发现模仿论的影子。如古典主义思潮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重视对“古人”的模仿,无论是诗,还是戏剧,都不能逾越鸿沟,坚持“寓教于乐”的价值判断标准;浪漫主义思潮则反驳古典主义束缚想象力、创造力的行为,强调以感性为主,赞美灵感、大自然,将人的主观情感作为文学创作主要的反映对象,用语言文字来模仿人的主观情感状态,于是回归自然、表现“自我”便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文艺思潮;现实主义则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古典主义,并结合具体的时代特征,强调文学创作不能只关注人的主观情感,而应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社会为模仿核心,从而实现对浪漫主义思潮的颠转。与古典主义不同的是,现实主义并非机械地模仿客观世界,而是在模仿的过程中,结合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有选择地模仿,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进入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垄断资本主义与跨国资本主义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洪流中,人逐渐被“物化”“异化”,传统价值观逐渐被“拜物”“拜金”所取代,科技迅猛发展、消费主义盛行、金融经济兴盛、资本运作方式的变化都导致了人类主体性的丧失。文学创作开始转向人们的内心,运用诸如意识流、回闪、拼贴、戏仿等技巧来模仿人类精神的荒原状态;文艺理论也出现了与传统的断裂,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认为传统的文艺理论重视文学的外部因素而忽略了对文学文本的研究,提出了“陌生化”“有机性”等文学观念,开始将理论关注焦点从外部转向内部、从他律转向自律、从他为转向自为。而到了后现代主义者那里,文学艺术与文艺传统彻底决裂。不再相信世界上存在什么价值或真理,一切只是一种“游戏”,文本是虚构的,并不能够反映人的外在世界或内在世界。于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开始转向对“虚构性”“不确定性”的积极模仿。从文艺的审美形式来看,有创造力的形象和风格被平面化的类象取代,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消失了,文本拼贴呈现碎片化;从艺术的价值内涵来看,现代主义艺术的深度被平面化的模式所取代,意义被消解,艺术走向平庸;从艺术生产的机制来看,艺术全面商品化,被资本控制并批量化生产。人们易于接受这一类的文学作品,且乐在其中,究其根源,在于现代或后现代的文化从整体上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真实状况,并成为了西方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之前我们说过,文艺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能动的模仿与超越。从文艺活动的总体性来看,无论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在文学理论领域,都是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社会存在为基础,能动地模仿社会存在在人类精神领域的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社会存在作为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作主体受社会存在的影响,通过模仿媒介语言,模仿社会存在在创作主体精神领域的反映,从而实现了对社会存在的超越;在文学理论领域,社会存在和文学作品是文学理论活动的重要基础和现实依据,批评主体和创作主体一样,能动地模仿着社会存在和文学作品在批评主体精神领域所激起的反映,并对这种反映做出相应的回应,最终“理性地”实现了对社会存在和文学作品的超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的产生均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以模仿论为重要的中间环节,从而实现对社会存在或文学作品的超越。这样,在当代西方门派繁多的文学理论中,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核心,所有的文学理论都是以能动的模仿为反映社会存在的核心途径。只不过,模仿论并非具体的文学理论,而是指导文学理论发展的潜在学说,是人们认识文学现象、总结文学规律、发展文学理论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模仿论无论是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还是在文艺理论领域,都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是能动反映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实现。而模仿论在文艺理论中潜在的指导作用,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逐步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本体学说——模仿及模仿相关范畴的研究,从而更加系统、完整地把握文艺理论的本质及特点。

四、结论

虽然每一个时代都拥有具有该时代特征的文学理论思潮,每一种思潮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即以模仿论为核心而展开的具体演绎(只不过模仿对象不同罢了,或是模仿社会存在,或是模仿主观世界,或是模仿客观世界),而社会存在是各种文学理论在模仿论这个链条上转化的条件。社会存在是一切文学活动的基础,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养分。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是在以模仿论为核心指导原则,结合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演化为符合该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文学理论,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反映,而并非消极、被动的模仿,不能对模仿论做出机械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模仿论作为指导人们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社会存在的根本方法,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探讨价值,而模仿论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具体关系仍值得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979.

[2]冯宪光.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杨守森.新编西方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外文系)

作者:屈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改革电工电子教学论文下一篇:行政机关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