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期末试卷

2022-08-26

第一篇:电大心理学期末试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3)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3)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 )。

A.调查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2.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冯特 B.铁钦纳 C.华生 D.苛勒 3.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思维 B.知觉 C.感觉 D.错觉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 )。

A.新颖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精致性 5.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 )。

A.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B.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C.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D.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6.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词汇的理解?( ) A.词频 B.词长 C.语义 D.语境 7.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这个观点是( )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一巴德 D.詹姆斯 8.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 )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0.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属于( )。

A.急性应激障碍 B.应激后障碍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12.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3.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14.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

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5.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

答: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3分)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1)适应性运动。(2分) (2)生理变化。(2分) (3)无关动作停止。(2分)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1分) 1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

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1分)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3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是:

(1)及时复习。(2分) (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2分) (3)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2分) 17.什么是动机?它具有哪些特点? 答: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产生原动力推动个体的行为。(5分) 动机的特点;

(1)动力性。(1分)(2)指向性。(1分)(3)隐蔽性。(1分)(4)活动性。(1分)(5)维持性。(1分) 四、论述题(从下列2题中任选1题完成.20分) 18.试述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先天的遗传素质,又包括后天的环境、教育、个体的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等。(2分) (1)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个体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质,就难以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如天生的盲人难以发展绘画能力;

先天失聪的人也无法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能力;

而唐氏综合症患者则很难智力超群,等等。(3分) (2)环境和教育是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重要因素。

胎儿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将会造成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许多学者都强调早期教育在个体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命早期是个体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提供良好的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分)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首先,学校普遍地教育青少年具备起码的知识技能,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发展了能力。其次,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能力的个体差异。第三,学校有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和多种设备器材,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从而在新的水平上造就更加多姿多彩的个体差异,实现相对于学生个体能力而言的公平教育。(3分) (3)实践活动的影响。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会使相应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比如,卖油翁熟能生巧的倒油能力,宇航员高超的平衡能力,职业经理人出色的管理能力等。(3分) (4)人格特征的影响。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3分) 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无法精确估算各种影响因素在决定能力高低与发展历程中各自所占比重,但有一点是不可否定的,即遗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和个体的人格特征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3分) 19.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答:友谊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提供亲密和帮助,在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2分) 友谊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2分)具体来讲,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友谊是一种充满深情的友好关系,儿童可以在这种关系中体验到真诚的关爱,因此可以消除儿童的孤独感;

在陌生场合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感受到情感支持,增强信心和勇气。研究发现,友谊可以提高儿童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促进儿童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 儿童的朋友越多,他们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机会越多,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也就越多,这些愉快体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福特等人研究发现,让儿童两两组合一起看电视卡通片,朋友组合的儿童比非朋友组合的儿童获得了更多快乐,研究者观察到,朋友组合者的大笑和微笑次数更多,朋友间有更多的交谈和互相注视,也显示出更多的社会反应,如分享彼此的情感等行为。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在矛盾冲突解决过程中,如果一方表现出谦让、分享、沟通、合作和道歉等行为,就会给另一方做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榜样,儿童从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反过来,当儿童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

另外处在友谊关系中的儿童,有更多的直接交流思想、自我表露的机会,由此他们可以获得自我了解、建立自信、“去自我中心化”的社会技能,而这些技能对成人期稳定的恋爱和婚姻关系建立至关重要。

(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当儿童遇到危险或外来攻击的时候,最有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的是朋友。朋友会以同盟军的身份站在儿童身边,成为坚强的后盾。当儿童感受到来自可靠同盟的支持时,会有更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

第二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一法学流派认为,应当区分“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行动中的法”才是真正的法。该法学流派被称为( )。

A.自然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社会法学派 D.综合法学派 2.法律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和谐。从法的价值来看,这主要体现了法的( )。

A.确认性价值 B.目的性价值 C.法本身的价值 D.认识性价值 3.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从法律规范的分类看来,该法条属于( )。

A.保护性规范 B.相对确定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4.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关于该法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是对国家政策的规定,说明国家政策是法的一部分 B.该条要求国家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设置了国家义务 C.该条规定过于宽泛和抽象,并无明确具体的作用 D.该规定对违法经营者者有警示作用,对守法公民并元作用 5.我国《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其中,“处拘役,并处罚金”,从规范的逻辑结构看,属于规范的( )。

A.假定部分 B.处理部分 C.制裁部分 D.处分部分 6.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有多种方式。下面各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

A.法律汇编 B.法典编纂 C.法规清理 D.司法判例汇编 7.关于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原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B.司法审判中,优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 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8.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与道德总是一致的,不会发生冲突 B.法律与道德虽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但二者无任何关系 C.法律与道德在本质和内容方面都是相同的 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在实践中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9.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根据是( )。

A.法律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方法 C.法律调整主体 D.法律调整适用的法律 10.我国的国家监督有多种形式,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种监督的是(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监察机关的监督 D.审判机关的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以下关于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制具有稳定性 B.法制度具有继承性 C.法制具有可移植性 D.法制具有变革性 12.规范性调整的优点体现在( I。

A.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 B.它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C.它能够针对具体人、具体事作出具体的处理 D.它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 13.法的工具性价值除了确认性价值外,还包括( )。

A.分配性价值 B.衡量性价值 C.保护性价值 D.认识性价值 14.作为国家意志、国家命令的法,必须执行两种职能,分别是( )。

A.社会公共职能 B.阶级统治职能 C.法的调整性职能 D.法的保护性职能 15.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点有( )。

A.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B.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穷人在住房、医药卫生、最低工资标准、失业救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 C.打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形成的公法与私法的界限 D.弱化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16.“一国两制”的主要制度性内涵是:( )。

A.一个国家即一个前提 B.在中国主权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 C.两制并不是并列的,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D.两种制度不搞相互敌对,而是要在一国的前提下长期并存,互惠互利,实现共同的繁荣发展 17.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有( )。

A.法与执政党政策的意志属性不同 B.法与执政党政策的表现形式不同 C.法与政策的实旌方式和保障方式不同 D.法与政策的稳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 18.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区别是( )。

A.二者的基本构成元素不同 B.对主、客观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 C.法律体系比立法体系更稳定 D.二者的基本机构不同 19.行政执法的特点有( )。

A.行政执法活动具有广泛性 B.行政执法活动具有单方意志性 C.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 D.行政执法活动具有灵活、高效、快速的特点 20.我国目前立法监督的方式除了批准、备案外,还有( A.审查 B.裁决 C.清理 D.废止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1.马克思法学既有鲜明的阶级性,也有深刻的科学性。

22.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叫做法学体系 23.在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24.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规范。

25.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自然人的集体。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法的(形式)渊源,是指与法的创制方式相关的法的外部表现形式。(5分) 27.法律汇编,是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标准汇编成册,从而便于人们查阅法律,并为法典编纂和法规清理等打下基础。(5分) 28.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义务人按照权利人的要求为了满足权利人所代表的利益所必须做得行为(作为或不作为)。(5分) 29.法律调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相应社会关系所施加的规范、组织、控制盒调节活动。(5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0.法律关系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答:(1)-般法律关系与具体法律关系(1分) 一般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规定的最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分)。具体法律关系是具体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1分)。

(2)绝对权法律关系与相对权法律关系(1分) 绝对权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为特定主体,另一方为不特定的主体,即权利人是具体的,义务人则是除了权利人之外的所有的人,最典型的是财产所有权关系(1分)。相对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均为特定主体,即无论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是具体的,最典型的是债权关系(1分)。

(3)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1分) 调整性法律关系是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就能够正常实现的法律关系,它建立在主体合法行为的基础上(1分)。保护性法律关系是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能正常实现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法律制裁,恢复被侵害的法律秩序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因而它是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1分)。

(4)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1分) 在平权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最典型是民事法律关系(1分)。在隶属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隶属关系,一方必须服从另一方的合法命令(1分)。

(5)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1分) 这些是按照法律关系所依据的法律规范的性质而作的分类。不同部门法的法律规范,其性质存在很大不同,依据它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也具有不同的性质(2分)。

31.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

答:(1)法律案的提出(1分) 这是立法程序的第一个阶段,即享有法定权限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的建议。(2分) 关于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与人员,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此有详细明确的规定。(1分) (2)法律案的审议(1分) 这是立法程序的第二个阶段,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已经列入议程的法律案正式进行审查、讨论等的活动。(2分) 法律案提出后要列入议程,必须经过一定程序。(1分) (3)法律案的通过(1分) 这是立法程序的第三个阶段,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经过审议的法律案正式表示同意与否的活动。在整个立法程序中,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2分) (4)法律的公布(1分) 这是立法程序的第四个阶段,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将获得通过的法律用法定的形式公之于众。(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主席令并予以公布法律。(1分)

第三篇: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法通则》中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是( )。

A.公理性原则 B.政策性原则 C.专门法律原则 D.自然公正原则 2.“公民”是( )。

A.法律渊源 B.法律规范 C.法律原则 D.法律概念 3.《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关于该条文的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该条规定属于命令性规范 B.该条规定属于相对确定性规范 C.该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 D.该条规定不属于法律原则 4.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解释不能独立于法律推理,有推理才有解释 B.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解释,有推理未必需要解释 C.司法过程中必须运用推理,也必然涉及到解释 D.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都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 5.关于法系问题的如下表述,错误的是( )。

A.法系的概念首先是西方法学家提出的 B.法系是从形式特点及历史传统等方面对法制所做的划分 C.法的阶级和社会本质不同,便不能归属于同一法系 D.法系不等同于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 6.出租车司机王某因送一个危重病人就医而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有人认为,王某虽然涉嫌违法,但情有可原,不应予以处罚。这种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 )。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辩证推理 7.王某窃听其邻居李某的隐私。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罚款400元,拘留5日。这种处罚属于( )。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经济制裁 D.民事制裁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包括( )基本的法律部门。

A.六个 B.七个 C.八个 D.九个 9.关于法律规则的如下理解,错误的是( )。

A.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B.法律规则充分体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C.法律规则比法律原则更具有稳定性和弹性 D.法律规则的适用没有法律原则那么灵活 1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以下关于这条规定说法正确是( )。

A.这项权利的享用是授权性法律规范实现的方式 B.这项权利的享用是规定积极作为义务的义务性规范实现的方式 C.这项权利的享用是禁止性规范通过法的实施获得实现的方式 D.这项权利的享用是需要法的适用才是获得实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有关法的历史发展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代社会的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是“诸法合体” B.法律发展进程大致可以看作是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 C.资本主义时代的“法学世界观”具有历史进步性 D.法律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2.在我国,“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体现为(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13.社会法是新兴的法律部门群。下列诸项中,属于社会法特点的是( )。

A.对社会弱者倾斜保护 B.社会权的兴起 C.综合运用自治性调整和强制性调整方法 D.注重运用意思自治和过错责任原则 14.法律规范的特点有( )。

A.应然性(规定性) B.一般性(普遍性) C.逻辑完整性 D.效力等级性 15.一个国家的法制包括以下3个方面,即( )。

A.法(所有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 B.法律实践 C.指导法和法律实践的法律意识、法律文化 D.法的实施 16.以下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要坚持一个前提,即一个中国 B.香港、澳门和台湾永远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 D.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7.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18.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有( )。

A.主体 B.客体 C.客观方面 D.主观方面 19.法律意识包括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 )。

A.思想 B.观点 C.知识 D.心理 20.根据法律监督阶段的不同,可分为( )。

A.事前监督 B.日常监督 C.事后监督 D.国家监督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1.法的确认、分配、衡量、保护和认识性价值,被统称为法的工具性价值 22.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惩罚和补偿。

23.按照是否适用法律制裁,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24.在法律调整的四个阶段中,被称为机动性阶段的是法的适用阶段。

25.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法律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法的规范作用:是指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的作用。

27.法律概念:又称法律术语,是法律上出现的具有特定含义和指代范围的词语。

28、法律解释:是指对法的形式渊源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阐明。

29.法的实施:是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其直接目的是法的实现。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0.恩格斯如何论述法的起源和发展问题的? 答:(1)在法的起源和发展问题上,恩格斯有一段名言:“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不就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一公共权力,即国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法律进一步发展为或多或少广泛的立法。”(7分) (2)恩格斯这段话概括了法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交往的重复一习惯——习惯法一制定法(立法)。(4分) (3)从世界各国的法律发展历史来看,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只不过不同国家的发展进程快慢不同,或者虽然处于同一时期,但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4分) 31.如何理解法本身的特殊价值? 答:(1)法有协调对立双方使之共处,达到和谐、统一的价值。(2分) 法律规范是一种发达的社会规范,具有高度理性化、形式化的特点,能把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行为自由、主动性、积极性和遵守一定的纪律、承担一定的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生活避免单纯的偶然性和任意性。(3分) (2)法有使社会生活和谐、稳定,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稳定的价值。(2分) 法是对社会生活参加者一定的需要和利益的确认,是对统治阶级所期望额社会秩序的确立和维护。法是社会生活和谐化、稳定化的因素。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法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类法律文化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结合实际,充分而深入地研究和创造性运用这种经验,完全可以使法这种社会调整器既具有稳定性,从而保证主体活动的安定、有序,又富有灵活性和活力。运用得当,法就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3分) (3)法有使国家权力的运用合理化、经常化、系统化、公开化的价值。(2分) 法既体现一定社会、一定主体共识的“理”,也体现一定的国家权力。国家强制转化为法律强制,使之与一定的“理”相结合,就使国家权力的运用合理化了,从而法有了防治和限制现行法和依法建立、维护的法律秩序,也是国家权力经常性的表现。法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法律的制定过程、法律的公布、法律适用的公开(不宜公开的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案件除外),使国家权力和运用公开化,这点对社会生活主体具有重大价值,可以防止法律或执法者的偏私,有利于查清事实真相,有利于动员社会舆论监督法律的创制和实施,有利于维护法律所中介的合法利益,防止由于权力的滥用而产生腐败现象。(3分)

第四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2.三度归因理论(cube theory)是由( )提出来的。

A.凯利 B.海德 C.维纳 D.库利 3.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团体影响法 D.活动参与法 4.挫折一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和米勒( N.E.Miller)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

A.伯克威茨 B.多拉德 C.弗洛伊德 D。班杜拉 5.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现象的存在。

A.中心特征 B.边缘特征 C.从众 D.服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6.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8.根据希金斯(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9.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一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10.根据服从的对象,服从一般可分为:对权威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11.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12.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3.社会角色: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14.责任扩散:

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15.社会影响: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6.群体思维:

也叫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17.偏见:

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8.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 答:(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成败 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弱点,学会调整自我评价,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 积极地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如把同学、老师、父母等对自己的评价综合起来分析,有助于对自己形成一个较准确、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另外,要多角度地进行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将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理想的自我进行比较,也可进行横向比较——和比自己优秀的、相似的及比胄己稍差的人比较。

(3)确立适当的目标与期望 当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就有可能遭到失败与挫折的打击,若个体还没觉察到自己设的期望过高,那就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所以,个体可以把远大的理想分成多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

19.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1)劝说宣传法:通过各融传播媒介传播一定的信息来改变人的态度。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的态度。

(3)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20.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 答: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可能有:

(1)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

(3)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五、应用分析题(20分) 21.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女子在晚上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旁观、见死不救”的现象。

答:

(1)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拉坦内和达力称为旁观者效应,即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科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2)原因可能有(结合案例说明,只要合理即可):

1)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在吉诺维斯案件中,因为知道还有他人在场,但是却不能和其他人谈话也不能看到别人的行为,个体会倾向于假设其他人已经提供了帮助而不再采取行动.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在这个案件中,邻居们不知歹徒和吉诺维斯两人的关系,不知该管不该管。

3)对利害得失的计算:怕受到歹徒的伤害。

第五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学基础》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6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学基础》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64)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准确的,请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 A.弗雷德里克·泰罗 B.亨利·法约尔 C.赫伯特·西蒙 D.马克斯·韦伯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

A.控制 B.预测 C.组织 D.决策 4.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 )。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D.重合性 5.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 ),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A.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B.进行方案分解 C.进行结构调整 D.进行目标分解 6.决策的起点是( )。

A.识别问题 B.拟定备选方案 C.确定决策目标 D.确定决策原则 7.矩阵式组织属于( )组织结构。

A.机械式 B.有机式 C.直线式 D.平行式 8.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任人唯贤 D.因事择人 9.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10.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

A.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正强化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2-4个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 )。

A.销售费用预算 B.零基预算 C.广告预算 D.成本预算 12.制定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 )。

A.赢得竞争优势 B.战胜竞争对手 C.改善组织现状 D.赢得市场和顾客 13.坚持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要做到( )。

A.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 B.定期更换管理人员 C.实行职工一专多能 D.多种用工制度 14.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般有( )。

A.紧张不安的措施 B.积极进取的措施 C.消极防范的措施 D.寻求激励的措施 15.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B.行业主管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6.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17.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 ) 18.人员配备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组织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 × ) 19.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些话反映了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 ) 20.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 四、配伍题(请将下列代表名词解释的英文字母填在与其相对应的名词后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10分) A.又称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B.它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C.它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 D.它是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 E.它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 21.技术技能( C )。

22.人际技能(A )。

23.目标(E )。

24.战略( B )。

25.战略管理(D )。

答:21.C 22.A 23.E 24.B 25.D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

(1)员工是“社会人”。人际关系学说强调,金钱并非是刺激员工积极性的惟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27.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战略远景。战略远景是指组织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目标与目的。目标是指具体的中期和短期的可量化的目标。目的是指在相应期限内的定性期望。

资源。组织中的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它是组织战略的关键要素,是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业务。它指的是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

组织。它指的是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等要素,共同形成组织的行政关系,维持各业务单元之间的一致性,保证战略方案的有效实施。

28.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

(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缺点:

(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

(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六、案例分析(20分) 29. 让班组做主 前进通用机器厂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史涛,不久前被厂里派到市经委办的第三期基层管理短训班学习。他听到了不少专家、学者所做的关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报告,很受启发。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孟的老教授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孟教授强调说,根据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大职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出高明的主意,领导也会乐于采纳。就是说,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工作的决策。

老史觉得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短训班结束回到车间后,老史决定在实践中试一试他所学的某些原理。于是他把本车间第二工段的25名职工全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工段新近添置了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新设备,几年前制定的老生产定额看来已过时,显然已不适应新情况。现在想让他们自己来讨论一下,集体决定新的生产定额。布置完了,老史就回车间办公室去了。他觉得自己不该参加讨论,领导在场,大家不易畅所欲言,而且显得对大家不够信任。但他坚信,群众准会定出连他本人都不敢提出的先进标准来。

一个小时之后,老史回到那个工段。工人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定得过高;

现在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额,经集体讨论决定,新定额应比原来的降低10%。这使老史大吃一惊,跟他本来的如意算盘截然相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该怎么办呢?接受大家的决定吧,又实在太低,肯定要赔钱,对厂里怎么交代得过去?拒绝吧,失信于民,下回谁还听你的? 老史实在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拜访孟教授,请教他的高见,而且心里老大不高兴:这老书呆子,光出傻主意坑人,说的那套根本不灵嘛! 问题: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给员工决策权的说法对吗?(4分)为什么?(6分) (2)实行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6分)该工段具备这些条件吗?(4分) 答:让班组做主 (1)从以下角度分析: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关系;

领导风格与民主管理。

(2) 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方式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实行民主管理要求员工既有工作热情,又有必需的知识与能力。

该工段不具备这些条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冬钓鲫鱼的八点技巧下一篇:第二节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