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钢筋移位的预防和处理

2022-11-29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柱中钢筋移位是经常遇到的现象, 由于钢筋骨架整体或部分钢筋偏移, 致使纵筋一侧的保护层过大, 另一侧过小, 当保护层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时, 结构的耐久性和粘结性能将会受到影响;而纵筋移位严重时, 将会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对抗震性能也有更明显的影响。这种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柱钢筋移位的原因, 预防措施和钢筋移位后的处理措施, 提出几点个人意见。

1 柱中纵筋移位的原因

(1) 柱中纵筋与箍筋绑扎不牢, 在浇注砼时使个别纵筋产生移位。

(2) 柱中纵筋与模板上口固定不牢。在浇注砼时使外伸纵筋产生整体移位。

(3) 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子纵筋被挤压而造成柱中外伸钢筋移位。

(4) 振动棒接触钢筋, 钢筋被振动而移位。

(5) 施工中被碰撞或其它人为原因造成。

2 预防措施

(1) 对于柱子的延伸钢筋要绑扎一定数量的箍筋, 绑扎要牢靠或适当的点焊。

(2) 在模板上口上方安装支撑以保持纵筋位置正确;绑扎合适的垫块以防止钢筋骨架发生整体移位。

(3) 封模前和浇注砼前, 对柱中钢筋进行一次检查和校正, 对移位的钢筋进行纠正。

(4) 砼浇筑时安排钢筋工跟班配台作业, 及时校正复位。

3 钢筋移位后的处理措施

当砼成型后发现钢筋移位,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部位分别加以处理, 一般砼柱中钢筋的移位≤40mm, 且不超过柱短边的10%者, 属于一般性移位, 否则, 应按严重移位对待。对移位租严重的钢筋的处理, 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措施。

3.1 一般性移位的处理措施

(1) 移位较小的柱筋采用较平缓的办法倾斜复位, 以使其处于正常承力传力的状态。

(2) 移位较大但仍属于一般性移位的柱筋, 尤其是柱中角部钢筋, 在楼面部位进行搭接, 可将上部搭接钢筋下端弯成直钩, 咀增加锚固长度, 而后进行焊接。直钩的长度一般取300mm~400mm, 直钩放置在箍筋范围内。

(3) 对于在楼面以上不进行搭接的直通钢筋, 一般性移位的处理办法是, 将移位的柱筋平缓地倾斜复位, 再在该筋原位增设一根同规格、下端带直钩的钢筋, 柱角上的钢筋处理的恰当与否很重要。

新增设钢筋的上端与平缓复位的原筋焊接.下端钢筋弯折处增设规格相同的横向短筋施焊, 若这种短筋位于柱角时, 宜弯成直角, 每边肢长为300mm~400mm。此种处理可使短筋与增设的纵筋焊牢以增强锚固作用, 并要求与其它有关纵筋焊牢, 使增设的钢筋有效地发挥作用, 同时增设的钢筋也弥补了空缺纵筋的位置有利于箍筋绑扎。

3.2 严重移位钢筋的处理

当钢筋移位过大时, 该部位柱的有效截面受到严重削弱, 影响了柱的承载能力, 可采用栽筋的方挂加以纠正, 即在纵筋的正确位置机械成孔, 插进新立钢筋, 灌凡环氧树脂、建筑胶或其它胶结材料胶结, 类似于加层钢筋生根的处理方法。当采用上述方法有困难时, 在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 可采用增大截面的方法进行补强, 从而解决移位钢筋的复位问题。

4 钢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特点

工程实践中, 现浇钢筋在竖向荷载下的变形和受力特点, 取决于主粱、次粱与板的相对剐度, 板格所处位置, 恒荷载、括荷载的大小和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形式。工程实践中被为常用的含2根次粱3×3跨多区格双重井字形楼板 (多跨单向或双向板也有相通之处) , 各块楼板按所处位置可分为中间格楼板、边格楼板、角格楼板。每块楼板以主粱、次梁为界又可划分为若干板格。虽然次梁作为植的支撑会对板形成局部加强, 但楼板的变形在主梁跨度范围内仍然保持一定的整体性, 即窄板格的变形并非因为次粱的存在相互独立, 而是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板格所处位置不同, 蛰形与受力特点不同。当次梁与主梁的相对线刚度之比越小时, 主梁支座处与次梁支座处的板面负弯之比越大。原因是次粱对板的约束已由剐性较铰立座转化为柔性更大的弹性铰支座, 板的次粱弹性钮支座的柔性卸去了次粱对板的部分板面负弯短, 轻加给了板的跨中和主粱支座处板面。同一格板各叶角以及不同位置格板各个角的顿面变形与受力。阳板格处位置不同而不同。在设计中依据抗弯承载王计算板的支座上部负弯矩钢筋面积后, 在构造上, 主梁的支座处板面的负弯矩, 按计算结果宜适当增加即支座的竖向刚性越大, 板的负弯矩钢筋增加相应越大。

对于移位钢筋, 一般现象常常采用钢筋扳手将钢筋急弯复位, 给工程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因此, 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柱中钢筋移位是经常遇到的现象, 纵筋移位严重时, 会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对抗震性能也有更明显的影响, 该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柱钢筋移位,原因,预防措施,处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展望论文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