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画艺术形式论文

2022-04-26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创新国画艺术形式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国画自身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中国画蕴含着民族的审美特征,形成独特的审美形式,它运用笔、墨、纸、砚来创造形象,蕴含着独有的“文化精神”。随着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增多,当代中国画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必然的要求。

创新国画艺术形式论文 篇1:

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

摘要:国画艺术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中国不断加强国际艺术交流的时代,国画艺术只有以精华以传承,以内涵和形式以创新,不断切合当前艺术发展之需要,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创新。而笔墨传承与创新作为国画艺术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必要进行探讨,本文就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画艺术 传承 创新

对于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要采取新的方式,宣传工作要到位,发动群众学习国画,了解国画,不断挖掘有潜力的新时代年轻人对笔墨进行传承,壮大书画创作者的队伍;借助现代交流通讯工具,要为书画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相关部门对于国画教学体系建构及课程设置上应予以高度重视,不断促进国画教学的普及化;笔墨的创新要根植于当前的社会背景以及大众的心理感受。相关措施的不断实施定会促进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

一、国画艺术的挑战与机遇

国画是我国文明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但当前我国国画走出去还不够,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近百年来国画的转型削弱了中国画的传统特征,破坏了继承制度,混淆了评价标准,这与它所应发挥的文化影响和中国古代伟大文明的文化地位是不相称的,这也与中国画不容易普及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画之所以难以普及,是因为它对欣赏者有一定的文化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画的传统意义。今天,对中国画传统本质的反思,不是表现、再现或技法问题,而是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自信。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艺术界开始了以传统艺术形式表现现代形象。当代中国艺术走向现代,多元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从笔墨技法水平到精神内涵,探索了可以转化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基因和元素。国画是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中国艺术大家要把握这种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

二、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一)提供国画基础学习的平台,发动群众学习国画,了解国画

我国不少书画爱好者都会到博物馆欣赏临摹书画作品,不少书法绘画临摹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并且作品临摹多样,题材广泛,引得参观者啧啧称赞。

临摹书画展,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一道文化大餐,让人们重新体味了书法之美,绘画之妙,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及发展提供氛围,也必将为当代书画的开拓创新、繁荣发展提振信心。临摹在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临摹是书法、绘画学习的必由之路,通过临摹可以让学习者了解文化底蕴以及传统绘画之妙。中国书法更是抽象的线条艺术,只有通过大量的临摹方能进入其审美体系,建立起自己的书法语言。

艺术都是互通的,国画基础学习的平台让学习者学习国画艺术,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国画艺术,还可以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创作一些具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在生活、工作中将这些传统文化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少有年轻人热爱书法绘画,以至于在生活中都很难见到笔墨纸砚了。通过临摹作品展能提高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参观能激发年轻人的兴趣,能让年轻人感受到古人如何起笔、运笔、收笔,也能促使年轻人以临摹书画作为开端,慢慢感悟其中的奥妙。国画基础学习平台正是有着这样的作用。

(二)借助现代科技技术,为国画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国画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对于国画的创新要采取现代的工具。国画爱好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可以提高对国画学习的兴致,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绘国画的水平。当前微信、QQ等交流工具的不断出现,为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国画大家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技术,将自己拥有的独特的国画见解进行传播,令国画易于继承。

(三)提供学习机会,壮大国画创作者队伍

临摹书画作品,可以感受、理解传统书法、绘画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学习国画,首先要模仿和感知国画,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中国画的水平。中国画的特点是“意象”造型,它不需要真实的模拟,以现实中不存在的线条作为造型手段,通过阴阳、虚拟现实和光线来处理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这些具体的方法。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画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绘画模式和词汇的表达方式,这些方式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因此,学习中国画必须通过临摹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画的本质,逐步建构自己的书画语言,并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国画的学习要从临摹开始,在提供学习机会时,要令学习者感知国画所含的民族精神,令其感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绘画的过程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知识水平。

(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不断促进国画教学的普及化

为了继承和创新当代中国画,国家有关部门应作出自己的努力:动员国画艺术家放弃传统的传承方式,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将国画艺术不断进行宣扬,不断提升自身国画创作的形式,并學习传授之道,招揽学习国画的人才,挖掘更多的传承潜力;弘扬传统中国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画艺术的普及。对于小学初中等课程安排,要将书法、绘画等课程安排进去,令我国学生从小可以在艺术的氛围中得以熏陶,提升对国画艺术的兴趣,保证我国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的人才来源。定期举行全国性的国画比赛,以比赛的形式以及奖励激励人们学习国画。这种全国性的比赛的知名度可以令学生的家长重视国画,不断培养孩子学习国画,令孩子有动力学习国画。

三、新时代国画艺术笔墨传承的要求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形势,笔墨是不可回避的,必须面对是否与之结合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实践。事实上,我们是在四维时空语境中,移动、跳跃、奔跑,基于时代的精神去审视和否定自己。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国画艺术的笔墨将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艺术反映生活,来自生活,国画艺术创作要反映在人类心灵中的社会生活的产物。一个时代的作品必须而且必须用这个时代的品牌来打上烙印,也必然要反映这一时代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在当代语境中,对审美情操的表达和刻画,使时代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我们没有理由对毗连的高楼大厦和繁荣发达的现代城市文明视而不见,也没有理由在中国画中不反映现代文化景象。因此,在现代文明语境下,自觉审视中国传统水墨、现代思想、现代主题、现代语言、现代绘画风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古典绘画”的基础上,以笔墨的形式和符号来表现当代的审美取向。国画艺术的主题、技巧等要结合当代时代背景,宣传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宣传中国梦,让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在国画中体现,让国画可以跟随时代潮流。

从国际时空的角度看,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作为世界传统文化大家庭的多元元素之一,中国文化传统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东方精神。在文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中,主流与非主流、中心与边缘、强与弱对抗消解与对话融合的矛盾与同一过程中,我们既不是屈服也不是坚持,而是更开放的“索取”然后吸收。笔墨立足于传统,符合时代精神。在不断变化中,国画笔墨延伸出了自己的方向,它将在未来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一个深刻而崭新的足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画的笔墨传承一定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当代的发展背景,才能在世界的民族艺术之林绽放光彩。

笔墨的继承与创新在新时期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笔墨继续朝着宏伟的艺术道路前进;另一方面,作为当代设计领域的一种形式,笔墨将在新的领域继续创造,有新的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设计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回顾传统,展望未来,一方面不应该是“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而忘记传统,也不应该被“国际化的现代风格”屈服;另一方面,我们不应是极端民族主义的“顽固守护者”,而应顺应时代,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思想去了解世界绘画,从东方形而上学的深层意义上对传统笔墨的形式和精神进行继承和创新。

四、结语

当代国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不仅仅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趋势,还要展望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趋势,国画要反映当代的人文景象、中国的当代旋律,为我国艺术的走出去扩大渠道。

参考文献:

[1]梁卫民.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评《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J].新闻爱好者,2017,(09):127-129.

[2]杨若晗.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7,(11):90-91.

作者:陆晓明

创新国画艺术形式论文 篇2:

试析当代中国画的传承和创新

【摘要】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国画自身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中国画蕴含着民族的审美特征,形成独特的审美形式,它运用笔、墨、纸、砚来创造形象,蕴含着独有的“文化精神”。随着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增多,当代中国画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必然的要求。

【关键词】中国画;传承;创新

一、中国画自身的发展与传承

考古工作的开展,使我们有机会看到远古时期出现在青铜器和陶瓷上的艺术品,早期器皿上的图案和岩石上的岩画,是原始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原始人类就已经擅长这样一种线条的艺术形式,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形成了艺术的雏形。仰韶文化遗址时期的《人面鱼纹图》《鹿纹图》是当时的代表性作品,其创作的内容为现实生活中物像的缩影,作品用简单明了的线条来表现作品,线条明朗、朴素、自然,线条的起伏变化可以生动再现朴素的生机活力。最初中国艺术的书法和绘画是同源的,两者相互影响向前发展,后来书法的书写艺术形式必然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发展,到了行草艺术快速发展的汉代以后,绘画艺术也开始注重流畅的线条形式,注重起伏生动的回转,能够更细腻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在情感和衣着服饰的质感和动感,生动和形象要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已经成为了内在的绘画要求,中国画注重书写意境和表达丰富的情感。魏晋时期的著名画家,其代表作《洛神赋图》是当时线条书画水平的代表性之作,他有关于创作情感方面的主张,提倡“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绘画主张。在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和盛行为绘画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宗教注重仪式感,这一时期的绘画以宗教的内容为主,绘画的人物题材注重气韵的表现,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以此同时,山水花鸟画也成为了画家绘画的重要题材,人物画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绘画理论在这一时期开始自觉地发展,不仅是在绘画艺术领域,在书法、文学等不同的领域,理论的自觉是一种社会现象,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自觉的年代,各种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自觉地总结理论成果。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地发展,宗教气息减弱,山水花鸟画一时间成为了花坛的主流,山水花鸟画在这一时期走向了成熟,作品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理念,绘画寄托人们的思想、志趣、情操,这一时期的作品把“意象”“写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的绘画突出了“意境”。“意境”是中国画精髓中的重要内容,与中国诗词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注重在当时的作品中表现意境,是当时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在元、明、清三代,文人画成为了中国画的主流,中国画从产生的最初就与生活紧密相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形成以后,与社会文化紧密地相连,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中,一脉相成,兼容并蓄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画发展中自然的基因。在清朝的后期,中国社会现实不断地发生变化,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新航路的开辟,把中国拉入了世界的版图之中,阻碍了中国社会独立发展的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画的自然发展。

二、近代中国画的创新

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清朝晚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冲击着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西方的文化意识也直接影响到了艺术的创作,西方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理念被迅速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进过来。“到了近代,受西方和现实影响,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自此,中国画面临着较之以往更大更快的改变,中国画技法在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碰撞中不断地创新和改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面对西方绘画的形式、新的观念,如何吸取西方绘画的理念成为了重要的内容,很多绘画家进行了不断的多种尝试,在结果上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成果,为现代中国画的创新和改造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中,取得了很多丰富的成果。其中很多优秀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主张中西结合,他提出“以复古为革”“合中西以为画学新纪元”,如何革中法,如何合中西是现实的问题。画家徐悲鸿在自己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派画家折中中西,创作出自己的新风格。在实际的创作中将中国画的擅水、撞粉法、没骨法与日本绘画创作方法相融合。一时间,中西方法相结合是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张大千从西方象征主义的思维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独创了泼彩画法。色彩被引入到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世界。在整个40年代到80年代,画家们在不断地探索中国画的创新道路。创新离不开继承,离不开传统的经验和技法,在中国画的创新中,坚持中国画的内在文化精神,梳理中国画的创新轨迹,能够帮助中国画开辟创新之路。

三、现代中画创新的内在理路

在20世纪40-80年代,一些学贯中西的艺术家不断地探讨,总结创作经验,取得了很丰富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中国画创新面临着诸多的困境。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就会出现创作基础薄弱的现象。创新的首要前提是继承,先有继承才会有创新,中国画的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建设。中国画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国画并不是简单的绘画技巧,是一种文化认知,国画家要有传统文化的血液,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同源,中国画与中国诗词歌赋相同,中国画设计的传统文化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具备的,中国画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是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艺术创作的源泉。

中国画注重意境,注重人文情怀的表达,中国画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相连,每一个时代的中国画都有基于时代的精神文化风貌,中国画的历史能够间接地反应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它根植与社会现实,直接折射出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画的创新应注重内在精神气质的创新,对时代精神风貌的反应是中国画的价值体现。中国画中的人文精神是中国画的内在精神本质,艺术在根本上要用作品来打动人,艺术家本身要有高的文化素质,要有深刻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情感。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审美准则,绘画中的意蕴不是简单的由笔墨而生。气从笔出,韵由水化墨而生,画有气韵方有生命,生命的创造是中国画之根本,有生命的气息的作品才会是中国画中的优秀作品。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艺术创作的风格即人,艺术家的创作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画的创新首先是艺术家个体的创新。画家要注重自身人格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绘画作品能够反映艺术家的人格修养和精神修养,画的意韵是画家精神气韵的体现,是物象的气韵也是创作者的气韵。中国画作品要力求表现真、善、美的集体审美体验,中国画内在的审美特质要符合中国历代长期以来积累的文化审美心理,中国画蕴含着内在的审美,蕴含气韵和意境。而欣赏美的文化心理是不断地传承的,对艺术的欣赏力也是一代代积累和遗传的结果,审美是不断地延展的,但艺术追求美的情感体验,中国画要表达美的情感体验是一条潜在的美学准则,对于“美”的追求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统一要求,艺术创作美、发现美、再现美、优秀的艺术家都善于挖掘美、展现美。

中国画的内涵丰富,中国画与民族审美、历史文化、精神、哲学等紧密地相连,代表民族优秀文化,传达着民族世界观与人文观,中国画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国画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首先注重自身的传承,传承是创新的基础。中西绘画在结合中发展是一种必然地发展趋势,西方绘画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元素,我们应不断的引进,作为国画创新的原料,但创新不能盲目,要深度地创新,要精品化地创新,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具有长久艺术价值的中国画艺术。

参考文献:

[1]屠明英.浅谈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论丛,2011(2).

[2] 范春蓉.浅谈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J].美术大观,2008(1).

[3] 李炬.文人画在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J].大舞台,2010(12).

[4]杜宪勇.对马王堆“T”形帛画的思考[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62).

[5]董秉琮.书法与绘画[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6]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J].美术,2005(3):32-33.

[7]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69).

作者:戴鹏鹏

创新国画艺术形式论文 篇3:

地方性非物质文化对美术教育的丰富——以广西贝雕为例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水花,而且有可能稍纵即逝,它的传承是人类经典文化的延续,也是开拓更精彩以后的积蓄。北海贝雕文花在当前面临着传承不继的窘迫局面,作为一门精彩绝伦的工艺,以其融入和丰富美术教育作为当今发展的接洽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美术教育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大力实施,近十余年来,各省市地区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革新面貌,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上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各地区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更是对地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丰富美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同样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对现有的成效进行具体的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除了地方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中运用认识中的不一而足。就此笔者以地方性非物质文化对美术教育中的丰富为目标,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在地方美术教育的运用和实施为例,通过对其运用中的观念、方式、方法等多方面阐述为美术教育者的研究和运用做抛砖之举,从而对广西美术教育的丰富铺砖贴瓦。

在地方发展美术教育,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首要问题,而当今诸多地区面临的大多问题都是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问题,普遍性的美术资源难以对地方性的美术教育提供既具有针对性又涵具符合地方特色性的教育。而地方性非物质文化的运用就显得势不可挡,而仅仅单纯的对其表面彰显出来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了解进行教学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广西北海贝雕作为新晋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运用方面就面临这种窘境。笔者认为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的运用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既对其历史的发展研究,对其观念的理解,对其形式的借鉴。

一、对北海贝雕的发展历史认知

从北海、合浦汉族民间传世的明清贝雕家具及工艺品中可以考证,北海的贝雕技术在明末清初已经非常成熟,合浦廉州在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州、府、县治所在地,达官居显贵、士绅殷商都集聚于此。当时的富贵人家所使用的台椅、茶几、衣柜、屏风等大多是以酸枝木为原料,用珍珠贝壳加工各种花、鸟,人物图案和书法字体镶嵌在家具上。这种用贝壳加工镶嵌在硬木家具的表面的工艺叫“螺钿”,做成各种花纹和图形的家具,叫贝雕工艺家具,多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传承。保守估计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发展到现在也有近400年的发展了。从最初的螺钿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贝雕画,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新观念的出现和更新,北海贝雕在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技术革新,更是将玉石雕刻、木刻、牙雕等其他工艺技术进行柔和,更为突出的是在其发展之中对国画艺术形式的借鉴和运用使之从对物件的装饰中完全独立出来形成自我特色的工艺品。从2005年开始,北海贝雕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北海贝雕在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利用贝壳的天然色彩和纹理,循型造行,循色拼色,终于生产出了质朴而又绚丽的贝雕作品。至此,北海贝雕艺人经过400多年的不断探索、继承、发扬、创新,从贝串、贝堆、平面贝雕到浮雕,再到立体贝雕,使北海贝雕技艺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大宝库占有了一席之地。

能够经得住历史沉淀的才能称之为文化,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和运用,明晰其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才能在此基础上汲取新发展的力量。北海作为广西贝雕工艺的发源地,其丰富多彩的贝雕产品琳琅满目,遗憾的是问及当地的居民以及在校学生对其了解却不是很多,更看不到所应该谈及所产生的自豪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而后知,育而后承。

二、对北海贝雕制作艺术观念的理解

北海贝雕工艺从最初的器物装饰,也就是所谓的“螺钿”发展到现在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的背后离不开创作观念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觉贝雕背后的文化内涵。贝壳是大海的产物,本身就是大海文化的一个折射,发掘和创作其背后的大海文化,是贝雕更加具有耐人寻味的追溯性,满足需求者和欣赏者内心的寄托和心尉,使其更能走进人心走进大众。贝壳是珍珠的母腹,本身更承载着财富的传承,它内蕴光泽沉默深沙,等待着来人的发掘,它粗糙的外表等待打磨后闪耀光华,它衍生了诸多传奇的故事,这些就是北海贝雕所深藏的底蕴。而在当下尽管在北海有着海量的贝雕作品,精致,绚丽,繁复巧妙,多数人只关注其绽放的光彩一刻,却没有与之相配的文化底蕴,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纵使再美丽却失之肤浅,华丽瞬间而已。

华丽的雨彩石让我们瞬间眼亮,陋笨的摩崖壁画却让我们驻足流连,这是为什么?去当地的民俗中去挖掘吧,即使在美术课程中加入再多的贝雕作品图片学生看到也只是瞬间的夺目而已,泯泯数日,过眼云烟。

三、对北海贝雕工艺制作形式借鉴和思考

贝雕的制作既遵循因材施艺,形走天然的原则,又杂糅雕、磨、粘、拼、堆等各种手法的运用,在技法上借鉴了玉石的雕琢和抛光,木刻的刀锋和皴驳,立体装置艺术中的堆粘和剪取等各种手法,在形式上借用国画构图的原则使之成画,借用立体构成的观念使之栩栩如生,手可捧握。笔者在北海贝雕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可谓叹为观止,大型浮雕作品,贝雕画,贝雕摆件,贝雕把件,立体贝雕,贝雕饰品等何种形式的贝雕作品,精彩绝伦,还有以花卉瓴毛为主的诸多贝雕画作,如禽鸟、牡丹、月季、龙菊及芙蓉等,在其身上可以看出其柔和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元素。这些作品大多都是选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的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艺术品。在满眼的惊讶之余,我们要如何汲取呢?

美术教育不是让我们去刻板的接受美,而是最后让我们能自发的去欣赏美,思考美,创造美。北海贝雕从最初的器物装饰到现在的琳琅满目,形式多样告诉我们,要借鉴,要思考,要吸收,要创新,这是我们应该去把握的,仅仅将贝雕工艺融入美术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引入情境,浸染引导

在美术教育中进行贝雕文化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去体验贝雕制作的全过程,仅仅对贝雕工艺品的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贝雕这一工艺的认识,栽实际操作中体验贝雕工艺的乐趣,从而从意识中衍生出对贝雕文化的认可。栽北海当地可行性的方案是可以邀请贝雕作坊的老艺人进入课堂进行简单的创作过程,或者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的作坊考察和就地实践。相信在和老艺人的互动之中,学生会深刻的认识到贝雕工艺的迷人之处。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贝雕工艺品的多彩在于它对各种艺术形式元素的借鉴以及对自身质地材料的合理利用。地方美术教育在进行贝雕工艺学习的同时尽量解除一般性思维的束缚,大胆融入,谨慎实施,多方借鉴。在了解贝雕制作工艺的原理、观念和工艺技巧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这既有利于扩展学生思维的框架,也将强有力的丰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就笔者在北海若干学校的抽样调查之中,贝雕引入教育的情况少之又少。而对此进行研讨的相关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水花,而且有可能稍纵即逝,它的传承是人类经典文化的延续,也是开拓更精彩以后的积蓄。北海贝雕文花在当前面临着传承不继的窘迫局面,作为一门精彩绝伦的工艺,以其融入和丰富美术教育作为当今发展的接洽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式方法则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的丰富减少弯路,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宋贵生.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4]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文章系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yjyb11。

作者:张民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西方素描绘画艺术论文下一篇:构成教学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