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互动游戏

2022-07-01

第一篇:3岁孩子互动游戏

0-3岁孩子适合的游戏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特殊的发育阶段,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游戏类型——单独的、平行的,所有玩的形式都将给宝宝大量的机会,以发展他的身体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技能。

游戏促进宝宝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社会行为和语言各个方面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好奇心、自尊心、力量与协调、独立自主和自我引导。通过各种类型的游戏,宝宝在数学、语言、相互合作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变得更加成熟,逐渐成为一个全能型的宝宝。

身体/动作游戏

身体或动作游戏指大、小肌肉的活动,或游戏中身体各部分的运用。动作游戏中宝宝的头、躯干、四肢是游戏的核心。外界物体虽不是游戏的重心,但游戏中会用到各种设施,如大垫子、攀爬架、跳床等。此外,自然环境也能被动作游戏利用,如宝宝可以沿着倒地的圆木行走,跳过一片青草地或从小山坡上滚下来。在动作游戏中,宝宝充分运用他的身体游戏着,快乐着。 1-2岁宝宝 1岁后,大多数宝宝会走路了,开始时走得摇摇晃晃并不时跌倒,后来逐渐走得熟练。之后,宝宝开始利用这个技能达到其他目的,例如走到某地寻找玩具,行走时拖拉玩具、搬运物体。2岁时,宝宝就可以跑跳了。

宝宝的手指技能与大肌肉动作同时稳步发展。他会盖瓶盖,能握着笔画道道,能控制手腕做“倒”的动作;会穿珠子、翻书,逐渐会用勺子吃饭,用夹子夹东西;会拧门把手,能拼接凹凸的塑料积木,能灵活地拼图、贴贴纸。1岁以后,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大多是围绕操作、使用各种玩具和工具展开的。

适合1-2岁宝宝的动作游戏有很多,大多可以锻炼宝宝躯干和四肢的大肌肉、手指小肌肉,促进宝宝身体协调发展,这些游戏主要围绕爬、走、跑、手指活动以及双手配合、手眼协调而展开。 爬行游戏

爬行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宝宝的手臂、腿的力量,手和膝盖在爬行中克服重力的能力,以及关节的灵活、身体的平衡,提高腹部克服阻力的能力。

爬行游戏的场所可以在室内,也可以是室外。找一块干净、平坦的地方,如床上、地板或草地上,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爬会让宝宝更愿意爬行。

爬的过程中,妈妈、爸爸可以让宝宝从胳膊或肚子底下钻过去,还可以让宝宝从妈妈爸爸的身上爬过去,边爬边说儿歌:爬山,钻洞,一钻钻出毛毛虫。还可以设置障碍,把枕头、被子、沙发靠垫等放在宝宝爬行的路线上增加难度,培养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宝宝的意志。 行走游戏

行走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宝宝对肢体的控制、躯体的平衡能力、肢体肌肉的强壮程度和视动协调能力。

宝宝需要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然后才是独自站立和行走。一旦宝宝能站起来,你就可以把他喜欢的玩具摆到沙发的另一端或茶几上,鼓励宝宝走过去拿。父母也可以模仿宝宝这样做,把你自己的一件物品放到远处,用膝盖“走”过去拿。宝宝会发现这样做很好玩,并加入进来。

鼓励宝宝在屋里推着东西走。可以推玩具或大的空盒子,但不要推折叠椅,以防突然折起夹伤宝宝。父母也可以让宝宝练习往前走、后退、侧身走,在各种质地不同的路面上行走,以帮助宝宝掌握这一重要的技能。 接物游戏 接物游戏需要宝宝的手眼配合,手的运动能够和视线一致,抓住看见的东西,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可以让宝宝练习接住物体,也可以让宝宝向固定的地方投掷。比如,用两双短袜做成一个袜球,和宝宝面对面在地板上,将袜球滚向宝宝。当他把球拿起来时,伸出你的手,示意他将球扔回给你,也可以把袜球换成宝宝喜欢的其他球类滚着玩。 妈妈也可以让宝宝将袜球或沙包、豆袋扔进洗衣篮或玩具箱,洗衣篮可随着宝宝投掷的熟练逐渐摆放得更远。妈妈也可以和宝宝玩“保龄球”游戏。把空饮料瓶装上少量沙子,封好口,在离宝宝一定距离的地方放好,让宝宝用小皮球把瓶子击倒。当宝宝玩得较熟练时,可以让他站得离瓶子远些,训练准确度。 手指游戏

手指游戏能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加强双手的配合和大脑对手的控制,有利于握笔技巧的提高。手指游戏种类很多,既有“石头剪子布”、翻绳、手影等传统游戏,也有指偶、手指操等创新游戏。可以徒手玩,也可以用纸、毛线、橡皮泥等道具,配以一定的故事情节,还能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2-3岁宝宝 2岁后,儿童的动作游戏继续发展。这个阶段宝宝可以很好地走、跑,上下楼梯不需要帮忙。两手可以同时握住不同的东西,如一手拿杯子一手拿饼干,也可以试着用剪刀剪纸了。他的平衡感逐渐增强,能够踮着脚尖走路,也可以单脚站立。骑三轮车或脚踏车给了宝宝很大的乐趣。 拍球游戏

用儿童网球拍去拍气球,气球要厚一些,不易爆炸,不要吹得太鼓。把气球放在地上,教宝宝用拍子拍气球,让气球沿着地板飘动。还可以用一根长线将气球挂在与宝宝胸部同样的高度来拍打气球。只要孩子愿意,就让他一直玩。当宝宝能够用拍子准确地拍中气球时,将气球上的线绳去掉,教孩子在空中拍打气球。

跑跳游戏

让宝宝自由跑跳、追逐,可以在室内玩,也可以在户外奔跑。在室内,宝宝可以玩骑竹马、跳圈游戏,也可以把气球拴在妈妈脚踝上让宝宝踩气球;在室外,可以玩踩影子、踢球、老鹰抓小鸡,也可以吹泡泡让宝宝去追或踩,可以边说儿歌边跑跳。

认知游戏

智力或认知发展指的是知识和智力的增长,包括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和概括的能力。出生后,宝宝和周围环境互相作用,并开始学习如何有效地应对环境,然后通过积累的经验和从熟悉的人那里得到的反馈不断改进行为,以达到调控环境并满足他们特定需要的目的。这一系列的发展需要宝宝通过玩耍、模仿和学习如何适应环境而获得。 宝宝主要通过感觉获取知识,通过看、听、触摸、品尝和闻来不断学习。他会通过识别、记忆和模仿那些他从中得到乐趣的感觉来学习。宝宝总是在思考,他们像小海绵一样从周围环境中吸取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和自己对整个世界的理解结合在一块儿。游戏中的重复可以帮助宝宝学习。不久,宝宝就可以预见游戏中下一步发生的事情,因为他的记忆力在不断发展。 藏找游戏

藏找游戏是宝宝的最爱,随时随地都能让宝宝玩得不亦乐乎。通过藏找,宝宝能够了解不在眼前的物体仍然存在,促进了客体永久性的形成,增强了宝宝的记忆力。 藏猫猫

父母可以用手或布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移开手露出脸,同时用夸张的声音说“喵”,和宝宝玩藏猫猫;也可以藏在门或家具后面,突然出现并说“喵”,或者用衣服遮住宝宝的脸,然后迅速拉开衣服说“喵”。还可以让宝宝自己来找,父母藏在一扇门后,让宝宝推开门看到你。妈妈也可以把宝宝的玩具藏好让他来找。

帽子戏法 妈妈拿着几顶不同的帽子藏在沙发后面,每次跳出来时都戴上不同的帽子。或者在你的头上放一顶帽子,遮住眼睛,让宝宝把帽子拿掉,每次他这样做的同时,你都惊奇地跟宝宝说“哇呜”。这样的“帽子戏法”一定会让宝宝笑得合不拢嘴。

此外,宝宝还特别喜欢把玩具箱、柜子、抽屉里的东西翻出来,丢得到处都是,这也是藏找的一种方式。有的宝宝喜欢藏在桌布下面、妈妈的裙子里、窗帘后面,让父母去找。和宝宝一起藏藏找找会非常愉快! 探索游戏

当宝宝玩鼓、铙钹、木琴、沙球、钢琴等乐器时,他既可以通过自己的敲、拍等动作研究这些乐器,发现动作与结果的关系,又可以获得快乐。家里带有转盘可旋转的安全装置、滑动的部件、可推动的杠杆、装合叶并可以打开的门,都能引起宝宝的好奇和兴趣。给他展示这些物品是如何工作的,并鼓励他模仿你来玩这些物品。

让宝宝玩积木,这样他可以练习把它们搭成高塔,然后再推翻。给宝宝一个可拖拽的玩具,为他演示如何通过拉玩具上的绳子来拖动整个玩具。把玩具放在宝宝不能够到的毛毯上,为他示范如何通过拉毯子得到玩具。这些游戏都可以让宝宝了解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宝宝学会解决问题。 拼图游戏

简单的拼图游戏可促进宝宝技巧的发展和脑部神经通路的发育,为他将来的数学和语言学习奠定基础。不论是玩买来的拼图玩具,还是用家里的材料制作的拼图玩具,孩子脑部的神经元连接都会在玩耍过程中增多。

将一个盒子盖或泡沫杯垫切割成2-3块,让宝宝拼到一起。问一些开放式问题如“这一块放在哪”。父母可以用一些词来提供“线索”,比如“小”“不平”“圆”“蓝”等。

为宝宝提供形状简单的拼插玩具,可以是买的,也可以用鞋盒盖做。

当宝宝通过简单的形状和少许几块拼图来简化任务的时候,要注意表扬他所有的努力。 对于新东西,宝宝需要用多种方式来探索和了解。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推倒、堆积或重新整理这些部件。 小贴士

宝宝学拼图一般是从易到难

与单独的孔相匹配的简单形状

与单独的孔相匹配的复杂形状

能组合拼插板上的拼插块——利用框内的“线索”,例如线条或图形

能组合拼插板上的拼插块——没有“线索”

没有拼插板的拼插块

语言游戏

和宝宝玩游戏时,父母可以面对面与宝宝交流,宝宝可以听见你的声音,同时观察你的嘴和眼睛。当你经常重复相同的词语、歌曲或童谣时,宝宝也会不断听到这些内容,这对于宝宝语言的发展十分重要。 听说游戏

宝宝需要反复听到词语,这样才可以理解它代表的意思,并学会如何发音。当宝宝还不能真正说话时,父母可以经常和宝宝说话帮助他学习语言。 你可以在宝宝玩玩具或是进行其他活动时和宝宝边做边讲,观察他正在做什么,并在他玩耍时向他描述。就好像你正在和朋友打电话一样,告诉宝宝他正在做的事情,宝宝可以在玩游戏的同时听见这些词语,他会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更感兴趣。

反复听儿歌里的歌词,能帮助宝宝学会理解这些词语并且讲出来。有的时候,儿歌里的歌词是宝宝最早会说的语言。同时,聆听能够提高宝宝的思考能力,为以后学习数学和阅读打下基础。

在排队或乘车时,和宝宝一起唱歌,无论唱得如何,宝宝都会喜欢你的歌声。听录下来的音乐,包括你喜爱的各种流行音乐、经典音乐,或者儿歌、童谣。宝宝会喜爱和你一起分享这些经验。

妈妈和宝宝可以随时玩这个语言游戏。 妈妈假装成一个司机: “我是一个小司机, 开着汽车真神气, 得儿——驾!”

然后让宝宝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发出正确的声音:“嘀——嘀!” 还可以把车辆随意更换: “我是一个小宝宝, 骑着自行车真神气, 嘀——嘀!”

让宝宝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发出正确的声音:“叮铃铃!”

另外,可以让宝宝模仿救护车、警车、消防车、马车的声音。熟悉后可以换成动物,比如,“我是一只小花猫,唱起歌来汪、汪、汪!”然后让宝宝指出错误并发出正确的声音:“喵——”

看图说话游戏

当你和宝宝一起全神贯注地看图画书或故事书,并且能够与他进行相互沟通时,宝宝开始将听见的词语和它们代表的物体联系起来。使用重复、韵律和节拍来鼓励宝宝仔细听你说话,并引导宝宝描述他看到的事物或讲故事,帮助宝宝学习语言。

给宝宝看图片,指着上面的图案告诉他名称,并告诉他是什么颜色、形状或用途(每一张图片应该有一个主题)。当他重复一次时,你也复诵一次。隔几天再给他一张新图片。多次练习,以后就可以给宝宝看一些简单的图画书了。指着图画书上的图片给宝宝看,说“这是猫”“小猫真可爱”“你也有一只玩具猫”等简单的句子。有时候可以让孩子眼睛看着图上的猫,怀里抱一只玩具猫,教他学着说“猫”,如果他发出“mao”的声音,要鼓励夸奖他“宝宝会说猫了”,“宝宝会说话了”,让宝宝知道你很高兴看到他努力学说话。宝宝开始时会知道这是种新的游戏,很快他就会品尝到“听话”的乐趣,他可能会选自己喜欢的图片一遍一遍地看。宝宝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因为在这段时光中,他获得了妈妈全部的关注。

社会性游戏

与宝宝一起玩游戏能够促进父母和宝宝之间依恋关系的发展,一个有着安全依恋的宝宝有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能够愉快地和同伴游戏,发展他的社会技能。此外,通过与其他人一同游戏,宝宝发展了合作(例如一同搭积木)、分享(例如轮流玩一个玩具)以及提供帮助(例如协助完成拼图)这些技能。当孩子们在一块儿玩游戏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年幼的宝宝学习怎样解决冲突时,他们也学会去了解别人的观点,以及在社会交往中的付出和索取。 分享游戏

通过各种分享游戏让宝宝学会谦让、分享、轮流与等待。通过切蛋糕、切水果、倒茶等游戏,让宝宝学会与家人分享食物,妈妈可以边玩边说儿歌: 妈妈、妈妈给我一块蛋糕,又香又甜又好。 一半自己吃,一半留给姥姥,一半留给姥姥。

可以把歌词中的姥姥换成其他亲人,边做游戏边引导宝宝,逐渐养成宝宝不吃独食的习惯。游戏刚开始时,要循序渐进,在宝宝有意和别人分享时,及时鼓励和表扬,逐渐让宝宝形成习惯。游戏不要在宝宝特别饥饿时进行。 穿衣服游戏

宝宝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学会自己穿衣服。在你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他参与进来。

谈论衣服。当你为宝宝换尿布或帮他脱外衣时,可以对每一件衣服进行描述,比如衣服的颜色、口袋的数目等等。鼓励宝宝试着模仿你。不要用太多的描述,宝宝可能无法接受,重复对他很有帮助。父母需要注意,这是为了让宝宝接触语言,而不是要教宝宝颜色或者数的概念。

命名身体部位。拿一件衣服给宝宝看,问他这件衣服应该穿在什么地方。可以用玩笑的口吻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裤子穿在头上?”当孩子将裤子往上拉时,告诉他哪些身体部位正在被裤子遮盖住。“现在裤子在你双脚的上方,现在到你的膝盖了,好,再往上拉,现在裤子套在你的肚子上了!” 过家家游戏

在大约12-13个月时,宝宝开始玩过家家游戏,例如给玩具娃娃喂饭,或是用玩具电话来打电话。在过家家游戏中,宝宝试着做出他们观察到的成人的一些行为。为了梳理自己的想法或情感,他们会将困扰自己的问题付诸实践。过家家游戏能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 父母可以帮助宝宝玩过家家的游戏:

当宝宝假装吃饭时,你也假装吃东西。这可以帮助他发展自信心和领导他人的技能。

用提出问题或者新的想法来扩展游戏。你可以问孩子:“我们吃完饭以后还应该做什么?”“这艘宇宙飞船会和另一艘飞船相遇吗?” 如果宝宝对你的想法不感兴趣就放弃。记住这是宝宝的过家家游戏,而不是你的。

帮助宝宝收集不同的游戏材料。道具是演员用来帮助他们表演的材料,宝宝过家家的大多数道具都能在家里找到。

拥有各式各样的过家家玩具箱非常容易。下面列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动物园:动物玩具、空纸盒、碗、纸盒做成的笼子、儿童用的扫帚、关于动物的书等 杂货店:计算器/收款机、袋子、日用杂货(食品包装盒、罐头盒)、折扣券、玩具钱币、图标/报纸广告、塑料食品、价格牌、购物筐等

图书馆:书、旧杂志、索引卡片、光盘、橡皮图章、借阅卡片等

鞋店:各种大小的鞋子、鞋盒、玩具钱币、尺子、短袜、袋子、收款机/计算器、小凳子、镜子等

选自《东方爱婴互动成长方案》

第二篇:3-12岁孩子成长

助孩子养成爱问的习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可见提问的作用,让幼儿学会提问对促进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的作用大家也有共识,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切进步都是由疑问开始的。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家都比较关注教师该如何优化教学中的提问,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而并不关注给幼儿提问、质疑的机会。就如我们幼儿园刚刚结束的早期阅读专题研讨活动中,我所听到的10节课中只有一位老师给了孩子主动提问的权利,其他的老师虽然设计的问题都很精彩,有效地帮助教师达到预设的目标,帮助幼儿学到相应的知识,有的开放性的问题也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但是我认为我们在注意优化早期阅读(或其他领域)教育中教师的提问的同时,也应该给幼儿提问的权利和机会,并注意帮助幼儿学会提问,优化提问。

早期阅读活动中,如果只有老师的提问,没有幼儿的提问、质疑,是不能收到很好的启迪效果的,对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都是没有帮助的。因此,我认为应关注早期阅读活动中双向性的提问,做法可以是:在向孩子提问的同时,引导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这样的互问互答才能使其对所阅读的故事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深刻。让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学习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图文并茂的书上画面的图意内容的提问,可以是对文字的提问,可以在听故事中对不理解的词、句子进行提问,可以在听故事后对故事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提问,或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提问,等等。

例,我在自己执教的阅读活动《亲爱的小鱼》中,我在第二个环节就设计了让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后,说说“你那一页上有看不懂的事情?”由于我们班的幼儿我们平时在日常的看书活动中很注意培养幼儿的提问习惯,所以很多幼儿提出了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如嘉嘉问:“小鱼为什么到海里去喝水?”虽然她对图意的理解是错误的,故事内容是小猫将小鱼放入大海,但她能正确地将她的理解和想法表达出来,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她的阅读能力已经很不错了。再如金俊的问题:“小猫坐在石头上干什么?”菁奕的问题:“小猫为什么把帽子扔到大海里?”――――还有很多小朋友高举着小手,想说出自己的疑问,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我不能请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的问题一一陈述,只能让他们记在心里,待我引导幼儿逐页将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后,看幼儿是否解决了自己的疑惑。

总之,我想说的是,早期阅读是让孩子学习提问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经常引导幼儿边看书边思考,多在幼儿面前说说“谁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老师、小朋友”这样的话,久而

久之,不仅会使幼儿养成爱问的习惯,不断提高提问的水平,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增强,更会使孩子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会更富有个性地成长。

让阅读直抵幼儿心灵——我看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的选材与设计

暑期期间,阅读了彭懿教授主编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在图画书鉴赏手册中感受着经典的魅力,以及那份穿越时空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在阅读之余,也曾寻找过一些经典的绘本,想象着如果组织这个活动大班孩子会不会喜欢,猜测着哪本更适合小班孩子阅读。近日,观摩了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教研组展评活动中的17个活动,今天又细细阅读了老师们的课后反思及对选择、设计上的思考,也让我感触颇深。

一、精心选材:选好教材,同时更要学会取舍。

接触了很多经典的早期阅读材料,或被有趣的情节吸引,或被故事所蕴涵的深刻意义感动,但作为一次集体教学活动,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引导孩子在阅读中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因此,我们在选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内容是否适合开展集体教学,适合在什么年龄班组织教学。看到《有那么一天》时,环衬上那两组“小辫子”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便可引发孩子们很多的猜测,而故事也可从这里引出,他们坐在什么地方?在想些什么有趣的事呢?可以说绘本那充满奇特的想象正符合了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走进绘本中感悟那一个个奇思妙想,也可在孩子们天马行空般的猜测想象中继续属于我们自己的《有那么一天》;而《小猫的生日》、《小熊你好》、《好饿的小蛇》中简单却又重复的故事情节与类似的语言结构,则比较适合小班孩子阅读,在简单重复的情节发展中孩子的语言得到了巩固。

在选材乃至课堂观摩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教材不错,但内容很饱满,在一个课时内,往往很难完整阅读。这时,我们要学会取舍,根据教学目标,对绘本进行一定的删减,在名师的课堂里,我们便看到了渗透着教学智慧的有效删减:沈老师仅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漏》的前半部分;应老师对《幸福的大桌子》中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点进行了挖掘。

二、阅读,要引起孩子的共鸣。

曾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慰宜老师的《认真解读:设计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以绘本〈幸福的大桌子〉为例》一文,曾被应彩云老师组织的这一阅读活动感动过,而今,阅读着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特级教师的精彩课例也经历着真实的磨课,原来同样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孩子的表现就大不一样。

《胡萝卜种子》,画面很简单,小男孩种下了一颗胡萝卜种子,于是天天盼望着他发芽,尽管爸爸妈妈乃至哥哥先后告诉他:可能不会发芽了、肯定不会发芽了,但小男孩还是坚持每天去浇水、拔草,终于有一天,胡萝卜种子发芽并长出了胡萝卜,小男孩收获了一个特别大的胡萝卜。认准了一件事,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可对于没有经历过播种、收获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道理是很难理解的。于是,在开展这样的活动前,我们是否可以和孩子一起种植一些种子,让孩子经历等待的机会,感受种子发芽的那份喜悦,那么课堂上孩子们也许就能体验小男孩的心情了。《100只狼和1只小猪》的故事,对于小班那群渴望朋友、渴望友谊的小不点来说是难于理解的,于是,在他们的想象中,大灰狼也是那么友好,强烈的角色反差可能更适合于中班后期的孩子们。

《花婆婆》的故事很感人,尤其是在朵朵云动情地讲述中,沉浸在这样的课堂里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对于阅读活动而言,似乎总觉得有些偏离,不是因为孩子们对于四季花的经验的欠缺,也不是因为对“坚持做一件美好事情的信念”的难于理解,或许是在情感上、在阅读上,总觉得缺少了阅读的味道,或许这样的切入点是找准了这个绘本的思想价值,但这应该算不上是一个阅读活动吧。阅读,至少要让孩子阅图,在此基础上感受故事所蕴涵的价值吧!

曾看到应老师《幸福的大桌子》一课后对孩子们的表扬:孩子学得很有效、孩子的理解很生动、孩子的方法很情趣,应老师说:教学,需要师生成为知己。看着文章,回味着那个令人感动的课堂,慢慢体会这句话的意义。对于阅读活动,我们更要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立场去选择内容、设计活动,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知己,让阅读直抵孩子的心灵!

引领孩子走进阅读的美妙世界——关于早期阅读的选材和设计

“早期阅读”是今年幼儿园的热门话题,也是今年幼儿园活动的主题,早期阅读活动也叫绘本教学。在今年暑假前,就布置了我们一个进行早期阅读的选材任务,同时在开学时进行早期阅读的教学活动。经过暑期的选材,到自己早期阅读教学的尝试,再到观摩各个姐妹的早期阅读展示课后,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选材是关键。

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选材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发展,因为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发展情况不同。小班的孩子他们的思维不太集中,如果选择画风成熟,色彩黯淡,情节比较复杂的图画书,他们就会很容易就分散注意力,就会间接影响课的质量。所以对于小班幼儿的选材我觉得应该以画面简单、色彩鲜艳为主,而且故事情节单一,有一定重复内容的书籍更好,像《小熊,你好》、《好饿的小蛇》这些内容在小班才上学期的基础上,上下来的效果也相当好。中班的孩子,他们处于一个比较矛盾的状态,他们既喜欢颜色鲜艳的又喜欢那种具有情节性的图画书,所以在挑选书时,还是需要选择一些色彩比较鲜艳但故事情节不要很复杂的图画书。在教学实践中像《狐狸爸爸鸭儿子》的内容很受中班孩子的喜欢。大班的孩子,他们观察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挑选时,要选择情节性,画面成熟的图画书,而且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开始对识字有了一定的需求,因此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当配有文字的绘本内容也可以。在早期教学展示中像《不要再笑了,裘裘》、《小猪变形记》、《爱心树》、《狮子烫头发》、《有那么一天》等都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在学习了一些早期阅读的文章后我觉得,不管是大中小班的内容,在选材上这些要求是通用的:首先阅读材料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其次阅读材料必须是图文并茂的。最后阅读材料必须是富有童趣的。最最关键的就是要是他们感兴趣的。

其次,设计是重点。

有了好的教材,更需要精心的去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幼儿走进早期阅读的世界。要设计好教案我觉得应该:

一、熟读材料。

教师首先要仔细把整个绘本的内容翻阅、读懂、理解,并把这个绘本的整个

内容,包括每一页上的内容都要熟记于心。

二、分析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熟悉了整个材料后,就要把材料中的具体事件、事件的起因、主要人物的

心理变化、以及事情的结果理出来,然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点和孩子会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三、对材料进行适当的修改。

在设计的时候,不一定要把整个书的内容照单全收,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对图书进行灵活处理、适当修改。

1、调整情节。

故事太长,则删繁就简。但不能改变故事主题,要保留故事的主干,做到情节自然,有头有尾。在《我的幸运一天》中,我删除了一些不太重要、意思相近的几页画面,使图书中的画面明确、清晰、变化明显。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阅读思路清晰,能很快说出画面所要表达的含义,便于幼儿理解阅读内容;在《有那么一天》中,教师也删去了一些意义不大,脱离孩子实际生活的几页内容,于是在课堂上就给予了幼儿更多的时间去深入阅读精心挑选的那几页内容,少而精,读的透,取得良好的效果。

2、优化语言。

阅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幼儿懂得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转换关系,但有的书面语言过于简单或繁杂,为了幼儿能较快的理解画面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优化语言,使语言通俗化、口语化,从而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

力。如在《母鸡罗丝去散步》、《爱心树》这两个绘本中本身设计的语言非常的简单,就一句话,无法引领幼儿去深刻理解这个画面的内容,所以需要老师去进一步优化这里的语言,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这个画面的内容,从而为幼儿理解整本书做铺垫。像在《亲爱的小鱼》这个内容放在中班年龄段上,我发觉其中的语言就有些深奥,幼儿不易于理解,教师在设计中就需要对其中的语言进行简化,使语言的意思更贴近幼儿上实际,便于幼儿理解。

四、设计提问。

我觉得设计好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那就意味着整个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小班的孩子比较自我,所以在提问时,我觉得可以针对性强一点,比如一个关于苹果的问题,就可以直接问,“这个是什么?”。中班的孩子是介于小班和大班之间,一部分的孩子已经趋向理性,一部分孩子还在比较简单的思维,所以在提问时,要开放性问题和针对性问题兼顾。比如一个关于说说对爸爸关爱的问题,就可以问,“你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和“你做了什么事情表示你爱爸爸呢?”。大班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所以在提问时,开放式问题可以多一点,比如“为什么„„”,“发生了„„?”“怎么会这样的?”并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进行。在以上的这些提问方式中我觉得还有关键的一点是要考虑到每个孩子,因为孩子们的能力有所不同。

五、借助辅助材料。

因为我们自身的语言能力有限,如果单靠一本书,很难把书中的一些情感或者气氛渲染出来,让孩子感同身受。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语气的变化,语音语调的变化,但是如果借助音乐、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相辅相成就更好了。

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阅读材料,再配上优秀的设计,才能使我们幼儿园的早

期阅读教育落到实处,从而最大限度地去发掘阅读材料文学价值之外的教育意义,真正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阅读能力。

幼儿教育:

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

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老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心。孩子的第一需要是师爱与安全感的需要,也就是需要感觉到自己是在被别人关心、爱护着,因此我们每天早上都利用他早入园的时间,和他交流几分钟,告诉他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如何管好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让他感受到老师特殊的爱,同时给与他更多发泄过剩经历的机会,如帮老师和小朋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再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更好地管好自己。

教孩子如何收敛不好的情绪

心情就像五味瓶,高兴的时候是甜的味道,传递给我们的是积极向上的情绪;忧伤的时候是苦的问道,带给我们的是消极被动的心情。

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是快乐的,认识了一些好朋友,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好的东西要分享,这是心情好的时候。那心情不好的时候呢?该如何教会孩子适时收敛自己的情绪?把心情好的一面带给大家呢?下面是我们老师做的一个试验,能充分说明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是这么跟孩子们说:“心情就好比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你们一般是喜欢什么味道啊”。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喜欢甜的味道”。那我接着问:“那苦的味道呢?喜不喜欢啊”。 “不喜欢”孩子们说。然后我在接着问孩子:“那要不要把苦的味道带给自己和其他的人呢?” 孩子们都说:“不要”。“ 既然不要苦的味道,我们就用瓶子把它装在里面,让甜的问道出来陪我们玩好吗?”“好”孩子们高兴的回答着我的提问。

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知道了好的心情是大家都喜欢的,不好的心情暂时要收敛起来。

给幼儿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

放了寒假,带着儿子来到妈妈家住了几天,忙着照顾儿子,也没有时间翻阅《“事“说师生关系》这本好书。今天儿子在婆婆家,我有空坐下来仔细阅读起来。我为其中的许多生动易解的小例子所吸引,在越读越有劲的劲头下竟一口气看了个遍,颇有感触。

在书中有一段讲到了莫“错”失良机,作者举了一个生活事例:这是一位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一次,他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谁知瓶子太滑,不小心掉在地上,牛奶全洒了。妈妈来到了厨房,没有责备,没有教训,更没有惩罚。于是,他拿来海绵,和妈妈一起收拾好地板上的牛奶。完后,妈妈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失败的尝试,没有能让你的小手抓住这个大牛奶瓶子。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给瓶子装满水,看看能不能发现怎样抓得住,掉不了!”在妈妈的带领下,他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手握紧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这个小孩就是后来著名科学家斯蒂文·格伦。这个故事介绍了一位睿智的母亲,对我们老师很有启发意义。

是啊,是孩子哪能不犯错!对待幼儿错误行为的积极教育方式是引导。我们教师对待幼儿的

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他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在制止或纠止幼儿的错误行为时,一定要让幼儿懂得哪种做法是不对的,那种做法是正确的。比如在吃餐点时,孩子不小心弄撒了牛奶,如果教师用责备的语气命令幼儿把撒在桌上倒撒的牛奶擦干净。如果教师说:“没关系,这儿有块抹布,你可以用它把倒撒的擦掉。”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前者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惩罚,会让他感到羞耻,后者对幼儿来说便是一种引导,不仅给了幼儿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还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

一、尊重幼儿的自尊心,讲究批评艺术是幼儿园教师应有的基本教育行为原则。

老师批评时要悄悄地说,好好地说,要讲道理。幼儿虽然年龄小,但自尊心很强,他们希望教师“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的老师”。如某幼儿抢他人玩具时,教师只需走到他的身边,用善意的略带威严的眼神看着他,这远比大声训斥有效。

二、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当两个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家长不要立即介入。因为许多问题可以由幼儿自己解决。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如果这时教师介入,以成人的思维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会引起幼儿的误解。

对待发生较平凡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使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评价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对行为规范的正确认识。逐渐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师处理幼儿错误行为以及冲突时教育目标。

动物也是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在家庭教育课程中,经常会提到这样一句话:“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而爱孩子

要做到科学理智却不容易。”

周日带女儿到同学家玩,同学很喜欢农活。特别在当下食品不够安全的状况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抬头的趋势。

同学在院子里架了几架黄瓜、豆角,青翠可爱,第一根丝瓜因我们的到来被下了架,几棵冬瓜刚刚开花结果。薄荷散发着清洌的香气,让同学描述地真想采摘几片回家炸着吃,被那天然的香气逗的直想流口水。

最喜的是她在屋后的小角落还偷偷养了几只小鸡崽,每天按时放风。雨前的午后没有什么太阳,微微的有点风,不算太热。她决定下楼给小鸡崽放风,孩子们粘在电脑上不肯下楼,男人们更不喜欢这种活计。孩子们不许我看她们的视频,怕我破坏她们的雅兴。只好随她去放鸡崽,穿着高跟鞋踩到地里,一脚一个窝,被她数说一通,责令以后不许穿高跟鞋来。

初以为就是从外面张望到的两只已找翅膀的小鸡,也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直到一只老母鸡带领一群毛绒绒的小鸡娃滚将出来才感觉如此可爱。

老母鸡带领鸡娃们在草地上捉虫子吃,老母鸡用爪子前面划拉,找到虫子自己不吃,咕咕咕地叫,小鸡娃听到妈妈的叫声,赶紧跑过去一口叼住,怕别的伙伴来抢,躲到一边吃完再回到妈妈身边,也有的小鸡娃学着妈妈的样子摆动两只小脚找虫子吃。看到小鸡可爱,很想伸出手摸一下,老母鸡看到我靠近,很警惕地咕咕叫着警告,并招呼孩子们转移了阵地,终是不得。女儿下来,冲着我喊:“你怎么敢惹它啊。”母鸡爱护孩子的心情,连孩子们都懂得。

一会儿的工夫,小鸡娃都已经吃的素囊鼓鼓的,同学捉来几只虫子,老母鸡啄了一下,跑过来一只小鸡叼住直着脖子又吞了下去,那样子像极了贪吃的孩子,让人感觉又可笑又可气。

吃饱喝足之后,老母鸡在地上刨了一个窝,躺下扑扇着翅膀,舒展着腰身。小鸡娃们都围拢来往妈妈的肚子下面钻,母亲蓬松了翅膀,半曲着腿把所有的孩子纳入她的怀抱,不仔细看谁都不会想到她的腹下竟然护了那么多宝宝,每个宝宝都不会因她的体重而受伤。不时的,会有调皮的鸡娃伸出小脑袋向外瞅瞅,又往里面挤,也有的不小心被挤了出来,叽叽叫着又挤回去,调皮可爱如顽童,母亲任她们玩耍,半曲了腿一动不动,让人感叹。

母鸡的爱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的,做的到。

我和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感叹,母鸡在孵蛋的过程中一天只出来吃一两次饭,维持基本的生理需求,用自己的体温暖着孩子。还要时常用爪子轻轻地翻动,不会打破。小鸡娃出壳后,母鸡要一只只地喂,只有孩子们吃饱了才有她的一口饭。

这一窝小鸡娃是同学从老家用纸箱子装来,一路上老母鸡半蹲着护着孩子,不知道是怎样的劳累,有母爱的力量支撑着她。下雨天,母鸡撑起翅膀如一把伞把所有的孩子护在翅下,宁愿自己被淋,不让小鸡崽受一点点委屈。

我们常说:有风有雨的日子,有母亲为我们撑起的一把伞,也许就是这样的写照吧?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做为高智商的人类怎么会连爱孩子都不会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真的不会。

爱孩子的本质是分离,在小鸡翅膀长全,能够自己觅食之后,母鸡就会用啄的方式赶孩子出门,不允许孩子留在身边。这种本能、这种悟性、这种理智并不是每个物种都会有。但在低等的动物世界却普遍存在。

鹰的教育,擅长写动物小说的作家沈石溪笔下的瞎眼狐,明明知道自己离开孩子不能活,却依然用自残的方式逼迫孩子离开家门,不吃孩子送来的东西。这种母爱有多么深重。

是不是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忘记了我们的本能,才这样娇宠我们的孩子?

午饭的过程中,和女儿讨论为什么每个朝代都走不出历史的怪圈,每个朝代的更迭都是因为后代子孙的极度奢华、堕落而告终,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茹毛饮血的生活让打江山的老一辈变得强悍、雄壮,奢华的生活却让孩子们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用糟践自己生命和别人生命的方式渲泄空虚。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专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学母鸡简单爱,然而,我却觉得很多时候动物也是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拖”住孩子身高的元凶

由于当今审美观的变化,不少家长或多或少地开始担心起孩子的身高问题。但是,一些家长在这方面存在误区,或是对孩子生长发育诸多环节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没有认识,听之任之;或是发现孩子矮小,病急乱投医。那么,究竟是什么“拖”住了孩子的身高?今天,就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主任王伟教授为你“缉拿元凶”。

元凶一:危机意识薄弱

[民间说法]“身高发育有早有晚,小时候矮点也不要紧,青春期的时候再给他多补补,肯定能追上。”

[类型诊断] 守株待兔型

[专家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主任王伟教授为我们分析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身材矮小的孩子来看病的时候,年龄已经过大,骨骼已接近成年骨骼,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使勉强治疗或用一些药物,效果可能较差。最佳的治疗年龄应为四五岁以后。”

据王伟教授介绍,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过了青春发育期,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身高也就不会再增加。矮小患者起治年龄对治疗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起治年龄偏大,对成年身高贡献较小。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成年身高。因此,在儿童保健期经常不达标的儿童,应该到儿科内分泌科随访,家长不能抱着“等等看”的心态慢慢来。

元凶二:缺乏纵向随访

[民间说法]“带孩子去检查身高,第一次检查结果指标都很正常,以后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随访了。”

[类型诊断] 一劳永逸型

[专家观点]

王伟教授针对以上现象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孩子的身高是在不断改善、增高,还是不断生长、滞后,都需要纵向观察来进行科学的判断与治疗。”如果每年的生长不断滞后并生长缺陷,就需及早诊治。若第一次检查正常后就不来就诊了,过了几年之后,骨龄明显超前,问题随之扩大化。虽然相比前两年家长的意识已明显进步,但是纵向随访的概念依然淡薄。

一般来说,孩子身材矮小,首先需要排除可能的疾病因素。内分泌疾病、慢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究竟孩子是不是晚长,这需要医生随访检查后才能得出判断。如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如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补充甲状腺素后,即可长高。需要提醒的是,生长激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做好定期随访工作。而大多数孩子对打针有种恐惧心理,如今一种无针注射器可以让儿童看病不用打针,提高了治疗的配合度。

第三篇:3-4岁孩子学美术

如何教3-4岁孩子画画

如何带孩子画画,相信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其实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先从共通的几点谈起:

第一,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孩子们都喜欢玩,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所以开头几次活动我会尽量多提供一些绘画工具,油画棒、毛笔、彩色水笔、皱纸、水粉颜料、胶水、毛条、手工纸、铅画纸、卡纸、白报纸、彩色卡纸、旧报纸、广告纸等等,和孩子一起玩绘画游戏、手工游戏,吸引孩子动手参与,渐渐地适应活动,乐于活动,期待活动的开始。

第二,多肯定、多鼓励、多赞扬。儿童画是没有对错的游戏,不能以大人固有的眼光来看待。鼓励孩子大胆作画,多为孩子的进步加油鼓劲,多表扬多赞赏,给孩子多一点的自信。

第三,多引导、少示范、不照抄。有时我会先画给孩子们看,然后将我的示范收掉,鼓励他们自己画,画得不一样也很好。

第四,多和孩子交流讨论,帮助孩子丰富画面。活动从主题交流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画画的同时也要多交流,当孩子画不下去的时候,进行一些引导性的交谈,鼓励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自己来丰富画面。

第五,尊重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喜好色,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让他尝试一下,然后再比较给他看,这样做远比你说教的效果好。画画过程中不干涉孩子运用图形和颜色,让孩子做画画的主人,让孩子体验画画的乐趣,并进一步得到提高。孩子间不做无谓的个体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对3岁左右的孩子的心得:

1)色彩训练:小宝宝其实还很难称得上是完全有意识地作画,他们的控笔能力、手眼协调的能力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但对色彩却是很敏感的,所以我就将侧重点放在色彩训练上。在认清颜色的基础上要求能准确地说出名称,区分颜色的深浅等等。利用分发材料的时候要求孩子来说:“我要红色的!”“我要兰色的!”等等。有些比较容易混淆的颜色,象:蓝绿、蓝紫等等,我会设计一些色彩游戏来练练孩子们的眼力,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给颜色宝宝找朋友来比较哪些颜色放在一起更好看,等等。

2)手工制作:动手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做手工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撕、剪、揉、捏、搓、粘贴等等,既练了手劲又练了手指的灵活性。设计一些手工活动,让孩子选择喜欢的颜色,完成后通过比较让孩子自己选择衬底,装裱,效果往往不错。

3)图形练习:画圆、短线、长线、简单的几何图形等等,将这些枯燥的图形练习融进游戏中,吹泡泡、小雨伞、杨柳枝等等,逐渐尝试从无形到有形。

以上这几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活动常常要安排1--3个内容,一样的主题也要尽量利用多种形式,这样一来能加深孩子的体验理解,二来也能始终保持孩子的上课热情。还有一点对小年龄的宝宝也很重要,那就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亲近,努力让孩子接受老师。

对4岁左右孩子的一点心得:

在延续以上这些内容的同时,侧重点落在了画面的表现上。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参与性好,也更有主见,所以在保持兴趣的同时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线条的简单造型、色彩的运用等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较小宝宝更多样,当然也就有了跑题十万八千里的情况,这种时候我一般都是先问,弄清楚他的真实想法,再帮他进一步完善。

还有一个涂色的问题,我想不要强求,刚开始大人还是得顺着些孩子,涂色不匀或出线都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这个而打击了孩子画画的热情。单纯的涂色也是不可取的。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涂色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画画更多的还是要看内容,而非完全是画面效果。孩子的画是他自己生活认识的体现,所以建议大人要帮助孩子丰富生活内容,充实生活经验,开阔眼界。在孩子画画的同时多让他自己来讲画,并帮他记录下来,回过头再看会很有意思的。

3-4岁的幼儿心理行为特征

2010年08月16日 16:34

中国早教网

罗宽

3~4岁的语言和游戏能力发展极为迅速。他们变得特别爱说话,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地边说边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时,话就更多。对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讲,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树木、小河或公园里的动物、秋千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例如,他们会对飘走的云彩招手说:"请再来玩"会对被雨淋湿的童车同情地说:"你在哭吗?我来帮你打伞好吗?"这就是幼儿心理最突出的特点。到了4岁,幼儿的话题会更多,他们会交换看电视节目的感受,并会互相夸耀:"我坐过碰碰车。""爸爸给我买了把冲锋枪。"他们之间可谈的话题越来越多。

游戏是3~4岁幼儿的主导活动。由于这个时期幼儿想象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例如,一片树叶在过家家时可以当作盘子,在买东西时可以当钱用;一块木片,一会儿当火车,一会儿当手枪,一会儿又当木头人。幼儿在一起游戏时,一块积木宝宝掉到地毯的大海里,马上会有一辆纸盒急救车开去救援。每一种游戏都有孩于自命的意义,任何一个游戏里都藏有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这个时期幼儿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幼儿那样各玩各的。 3~4岁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开始学习性别的区分。起初,孩子由于男女间身体上的差异和行为特点而对性的区别发生兴趣,随后幼儿便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开始习得同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反应。在幼儿习得性别区分的过程中,父母及周围人给予的赏罚起着直接而巨大的强化作用。幼儿往往以同性家长为榜样,求得同样的行为和感受。女孩子们模仿母亲玩当妈妈的游戏,尽量地学着母亲的温柔、能力和女性的性别行为;男孩子们则模仿父亲的男子汉态度和行为,希望自己像父亲那样严厉、果断。

3~4岁的幼儿很喜欢结识伙伴。这个时期孩子在伙伴中体验到了完全不同于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种在伙伴帮助下的自主活动能使幼儿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为幼儿创造同众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机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是孩子们结识伙伴的好场所。

第四篇:适合2~3岁宝宝的游戏

写给2-3岁宝宝父母的话

这一时期宝宝的各种动作技能均得到了很大提高,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以及全身动作的协调配合是这一时期宝宝动作发展的主要内容

宝宝已能听懂大人的话,并能向大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宝宝学习念儿歌、听故事,并根据大人的指示完成相应的任务

宝宝喜欢模仿大人大人的各种活动,这是宝宝独立能力的良好时机,父母抓住时机,培养宝宝的独立生活能力。

1触觉游戏 玩水

游戏准备:浴盆一个,塑料小动物、小碗、小勺、漏斗等。

游戏过程:

1、妈妈在浴盆里给宝宝放好洗澡水,在宝宝洗澡时,妈妈将小动物、小碗、小勺等放在浴盆中。

2、妈妈给宝宝洗澡,宝宝用小碗、小勺等将水倒在自己的身上

3、宝宝还可以用小碗、小勺等将水倒来倒去,用小碗将水从漏斗中漏下

专家提示:

1、流动的水对宝宝很有吸引力,经常让宝宝的身体接触水,可以提高宝宝皮肤的敏感度并能润滑皮肤。

2、宝宝在给宝宝洗澡时,为宝宝提供一些玩水的玩具,可以满足宝宝玩水的需求。

3、用小碗、小勺、漏斗等装水,可让宝宝知道水德流动性。在水中玩玩具,宝宝还能感知水德浮力。

2认知游戏 这是谁的衣服

游戏准备:每当妈妈将晒干的衣服收进屋或折叠衣服时。 游戏过程:

1、妈妈说:“宝宝,快来”让宝宝来到自己身边。

2、妈妈拿起一件衣服问:“这是谁的衣服?”宝宝会说:“妈妈的。”妈妈又拿起一件衣服问:“这是谁的衣服?”宝宝说:“爸爸的。”

3、游戏反复进行,直至宝宝认识完所有的衣服。

专家提示:

1、此游戏通过宝宝观察和分辨衣服,让宝宝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2、通过游戏让宝宝亲近家庭中德每一个成员,学习最初的人际交往。

3 视觉游戏 找颜色

游戏准备:红、黄、蓝各种颜色的玩具或物品。

游戏过程:

1、父母有意识地将红、黄、蓝各种颜色的玩具及物品放在宝宝看的见的地方。

2、父母可以先让宝宝认识一下红色、黄色、蓝色。等宝宝能清楚地分辨这三色时,再让宝宝找颜色。

3、父母可先请宝宝将红色的物品找出来,宝宝每找对一样物品时,父母都应该称赞,使宝宝有寻找积极性。

4、用同样地方法请宝宝将黄颜色、蓝颜色的物品找出来。

专家提示:

1、在宝宝认识红、黄、蓝三色的基础上,让宝宝寻找相同或相近似这三种颜色的物品,有利于提高宝宝对颜色的分辨能力。

2、如果宝宝还不认识这三种色彩,可以通过做游戏来强化对色彩的认识。

4 视觉游戏 像什么

游戏准备:

1、画有图形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父母用有趣的语言引逗宝宝和父母一起做游戏。

2、父母出示“0”问宝宝:这像什么?引导宝宝回答多种答案。如像饼饼、像太阳、像车轮、像方向盘等等。

3、依次出示:“0”、“口”、等等图形,问宝宝这些图形分别像什么。

4、宝宝答出问题时,父母应及时鼓励。

专家提示:

1、婴幼儿时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此游戏能发展宝宝的想象思维。宝宝通过想象,思维得到发展,从而智力得到提高。

2、玩此游戏时,宝宝如果感到困难,父母应给予帮助、提示,使宝宝对此游戏保持兴趣。

5语言游戏 接龙

游戏准备:

宝宝已熟悉的一些短语或儿歌。

游戏过程:

1、妈妈将宝宝抱坐在膝上,引逗宝宝说话兴趣。

2、妈妈先说“小鸟”,宝宝说“飞飞”;妈妈说“小兔”,宝宝就说“跳跳”。用同样地方法说“小鱼游游”、小狗跑跑、小狗汪汪、小羊咩咩、小牛哞哞、小猫喵喵等等。

3、妈妈还可以和宝宝一起念宝宝熟悉的儿歌,妈妈念上句,宝宝念下句,如“小竹桥,摇摇摇”,宝宝念“有只小熊来过桥”等。

专家提示:

1、这个时期是宝宝学说话的关键时期,父母一定要给宝宝创造各种机会,让宝宝学习说话,同时要激发宝宝说话的兴趣。

2、通过此游戏可以让宝宝练习发各种声音,同时也积累许多词语与短句,为宝宝完整说话奠定基础。

6语言游戏 看图说话

游戏准备:

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若干。

游戏过程:

1、妈妈把宝宝抱坐在膝上,妈妈出示一张图片问宝宝:“图片上是谁啊?他在做什么啊?”

2、引导宝宝说出完整的短句。如:“小姐姐跳舞”、哥哥打球”、“爷爷打拳”等。

3、妈妈出示其它图片让宝宝说出相应的短句。

专家提示:

1、此游戏可以让宝宝学说各种完整的语句,从而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宝宝连贯语言的发展做好准备。

2、妈妈可以引导宝宝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说短句。如“奶奶烧菜”、“妈妈洗衣服”等。

7认知游戏 “大的”和“小的”

游戏准备:

有明显大小对比的物品:大娃娃和小娃娃、大汽车和小汽车、大皮球和小皮球等

游戏过程:

1、妈妈在游戏之前有意识地让宝宝感知“大的”和“小的”的 物品。

2、妈妈将大小娃娃、大小汽车、大小皮球放成一排,对宝宝说:“宝宝,请把大娃娃给妈妈”宝宝根据妈妈的指令,将大娃娃交给妈妈。妈妈说:请宝宝将小娃娃给妈妈”。

3、妈妈依次发出相应的指令,宝宝根据相应的指令拿取玩具。

4、当宝宝取错物品时,妈妈及时给予纠正。

专家提示:

1、此游戏让宝宝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物品的大小,初步建立“大”与“小”的概念。

2、在生活中,父母要经常有意识的让宝宝通过比较感知物品的大小。

第五篇:0-3岁亲子活动游戏大全

文档仅供参考

0-3岁亲子活动/游戏大全

亲子游戏:小马得儿驾(适合年龄:0-3岁)

妈妈坐在凳子上,宝宝两腿分开坐在妈妈的腿上,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妈妈跟着音乐节春天抖动双腿,让宝宝感知节奏的同时感受快乐。

亲子游戏:变魔术(适合年龄:0-3岁)

两只空碗倒扣在地上,把一样玩具或水果放在其中一只碗下,让宝宝注意看妈妈移动效换碗 的位置,最后猜一猜哪唱只碗下有东西。可以根据宝宝能力增加交换次数。

亲子游戏:找一找我在哪(适合年龄:0-3岁)

准备一结相对应的图片和实物,可以是水果、蔬菜和日用品等。让宝宝根据图片找实物或根据实物找图片。开始可以是几种,而后慢慢增加种类。

亲子游戏:煎鸡蛋(适合年龄:1-3岁)

打一个生蛋,让宝宝观察蛋黄、蛋清;再把蛋煎熟观察蛋清变白;最后和宝宝一起做煎鸡蛋的游戏:准备几张大的白圆纸片和小的黄圆纸片,引导宝宝把黄色纸粘到白色纸上,鸡蛋就煎好了。

亲子游戏:小手爬山(适合年龄:0-3岁)

“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脚背上,脚背脚背摸摸。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膝盖上,膝盖膝盖碰碰。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肚子上,肚子肚子揉揉----”妈妈自编儿歌边念引导宝宝做动作,让宝宝通过游戏来认识自己的身体。

亲子游戏:空气宝宝(适合年龄:0-3岁)

用一些薄的塑料袋,和宝宝一起去抓空气。即把袋撑开,再快速扎紧,让袋里充满气。然后引导宝宝用手去拍“空气宝宝”,在拍的同时告诉宝宝上和下等方位。

不同的声音(适合年龄:0-3岁)

在相同的饮料瓶里分别装一点水,米和一颗石头,摇一摇给宝宝听,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然后放音乐,让宝宝跟着音乐玩自制的乐器。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亲子游戏:找错误当裁判

游戏目的:

1、 训练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

2、 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游戏方法:

1、 家长对孩子说:“我说的每句话都有不对的地方,你来帮我听一听,把错的地方指出来。

2、 孩子指出一个错误,可以弹一下爸爸(妈妈)的脑门。反之,爸爸(妈妈)弹一下孩子的脑门”。

3、 当孩子指出错误时,再让他说出正确的词句。

例:象的个子小,可是力气非常大。火车可以在公路上开。春天,知了在树上叫。水结了冰,就变成了石头。乌龟是六只脚,蚂蚁是四只脚。 晚上下雨的时候,可以看到月亮。

亲子游戏:听指示,反着做 游戏目的:

1、训练孩子的判断、反应能力

2、学习相反词 游戏玩法:

1、由家长说出一个词,孩子做相反的动作。起初可以只用一对相反的词来测量,孩子较大时,就可以用两对,甚至三对相反的词重复测查了。比如:家长说“大圆圈、小圆圈”。孩子听到“大圆圈”用两只手比成小圆,听到“小圆圈”,用两只手比成大圆。家长随意排大、小顺序。

大圆圈,小圆圈。长大了,变小了。“孩子听到“长大了”就蹲下,听到“变小了”,就举起双臂。由家长随意排列大、小顺序。

“向前跑、向后跑、长长了、大圆圈、小圆圈、变矮了。“孩子听到“向前跑了”就倒退,听到“向后跑”就前进。由家长随意调整这些词的顺序。

2、要求:孩子在正确理解反义词的基础上正确反应,正确率越高,说明听觉注意好。说明:以上的游戏,可由孩子来“发号施令”,家长严格按照规则来做,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要注意孩子在游戏中提出的问题。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亲子游戏:大与小

目的:比较数的大、小。 玩法: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1、出牌比大小。爸爸(妈妈)和孩子各有一半牌,每次双方各出一张牌,都反扣在桌上,然后数

一、

二、三,同时把出的牌翻过来。比较这两张牌的数目,若是一样大的,就各自收回牌,若不是一样大的,小的牌被大的牌吃掉,归大牌所有者(这两张牌不能再用来出牌)。直到把双方的牌都出完,最后看谁得到的牌多谁就赢了。

2、翻牌比大小。先把牌都反扣在桌上,爸爸(妈妈)和孩子各翻一张牌,比较牌的数目,若是一样大的,就仍翻转回原处,若不是一样大的,就大牌吃掉小牌,这两张牌都归翻大牌的人。直到把反扣的牌都翻完,最后看谁得到的牌多谁就赢了。

提示:每次比较两张牌的数目时,要让孩子念出牌的数目,说说几比几大,几比几小。

亲子游戏:大转轮

这个游戏需要较多的体力,场地也更大了。不过,玩游戏的同时,爸爸也在健身哦! 游戏玩法:

1、在没有阻碍的较大的空间,爸爸和孩子面对面站好,爸爸的双手拉住孩子的双手。

2、爸爸说:“

一、

二、三!”把孩子提起来,一边说:“大转轮转起来了,”一边以自己为中心转圈。

3、如果转累了,不妨提着孩子小幅度地左右摇摆。相信孩子也会觉得很有趣。

亲子游戏:体验下雨(各个年龄)

准备:透明雨伞、雨衣、高帮雨鞋或厚底运动鞋,天气冷的话带上手套、围巾和口罩。

方法:带孩子来到小区的绿地或楼下的院子,让孩子看看雨点打到伞上的样子、在地面上溅起的小水花。等雨停后让孩子在小水塘里踩一踩,把花草树叶上的雨水撸下来,再挖条小水渠让积水排到阴沟里去。

提示:孩子生病时不要玩这个游戏,以免着凉加重病情。自然界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从小让孩子增加这方面的体验对他的知识积累、审美情趣的形成、胆量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雨中和孩子一起去赏雨,空气中的负离子成分很高,人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起来。

亲子游戏:广告纸游戏(各个年龄)

准备:各色广告纸。

方法:

1、把广告纸裁成长纸条,和孩子一起做彩链,布置在孩子的卧室里。

2、玩折纸游戏,可以折成小船、帽子、青蛙、宝塔、飞机等等

3、把广告纸上的图案、文字分别剪下来,玩认字游戏。

4、把完整图案的广告纸剪成几片或十几片,玩拼图游戏。

提示:在把广告纸扔掉以前好好利用一下,不用专门去买手工书和拼图,既环保又经济,就地取材,只需要一点灵感。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亲子游戏:捞鱼捉虾(24个月以上)

准备:一个盆子、若干活的鱼虾、有柄的小网兜或大汤勺。

方法:

1、学习一条一条地捞鱼虾。

2、让孩子在捞鱼虾的过程中学习数数。

3、当孩子熟练游戏后和父母进行比赛。

提示:这是一个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不一定特地去买鱼虾进行这个游戏,可以在买了鱼虾打算食用的这一天来玩这个游戏。由于孩子的手指手腕的部分肌肉灵活程度和力量都不够,所以要多示范几次,要记住多鼓励孩子,当孩子捞起第一条鱼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表扬他。另外有输有赢的比赛会使孩子更加开心。

亲子游戏:钥匙开锁(18个月以上)

准备:一把钥匙,一把锁。

方法:先表演给孩子看,如何才能用钥匙打开锁,接着就让他自己去开锁,如果打不开,就不断启发他,直到打开为止。

提示:玩这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会很开心。学会开锁不仅是一种生活能力,还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对于小肌肉群的发展很有帮助。学会开锁的过程可以帮助急躁的孩子培养耐心,让孩子静下来,同时大人的鼓励和示范是孩子最好的镇静剂。

小班亲子游戏

活动人员:全体幼儿、家长、教师

活动目标: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亲自之情

活动准备:气球、尾巴若干条,垫子、筐子、纸球等

活动过程:

l 表演歌曲《秋天》

l 小二班比赛项目及规则:

一.亲子二人行(6个家庭)

1、幼儿与家长面对面,踩父(母)脚上,起点准备;

2、游戏中幼儿与家长必须始终手拉手,幼儿脚不得踩地;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3、先到终点者为胜。

二.我们一起来套圈

1、宝宝与家长站起点准备;

2、游戏开始,幼儿跑到终点取呼啦圈,一次取一个,迅速跑回套在家长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家长身上圈多者为胜。

三.追地雷

规则:母亲在脚上缠上气球,孩子去踩气球,最后一个人剩下气球的为胜。。

四.揪尾巴

一家三口组成一条牛。爸爸为牛头,妈妈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为牛身,孩子紧贴妈妈身后做牛尾,孩子裤腰上别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牛头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五.捡落叶:家长和孩子一起捡落叶,用树叶做成树叶画,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文档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报告心得体会下一篇:冬天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