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2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哲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毕业生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选择机制已经形成。受此影响,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就业工作之中。

第一篇:哲学毕业论文范文

郭广昌:一个哲学毕业生的商业实践

哲学是为每个人准备的,但真正将其付诸实践的,只有世上那些使哲学与行动紧密结合、为人类谋求更好生活的人。

他被误读为中国最具眼光的机会主义者。随着复星国际在纳斯达克市场斥资3.01亿美元连续7次购入分众传媒股票成为后者及新浪最大股东,以及复星旗下的平耀投资以5600万元增资入股中式快餐连锁老娘舅,这一形象在过去几个月里更加深入人心。而当这个清瘦的哲学系毕业生像入定老僧般盘腿而坐时,没有人能够明白,他平静的面容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深远的抱负和梦想。

弃文从商,产业报国

1985年,18岁的郭广昌如愿以偿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上世纪80年代自由奔放的思想氛围,让这个从小喜欢在自己的世界思索问题的年轻人心醉神迷。他对《绿公司》回忆说:"那时的复旦和现在很不一样,白天我们穿着破军装,晚上在寝室里为马克思、列宁和中国的命运前途争论不休。全国都在讨论如何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的老师也不断地办讲座:青年马克思、青年毛泽东、希腊哲学、存在主义……,那时的思想很活跃。"郭广昌沉浸在对时代的思考中。

但大学毕业前,他开始意识到一次次的思想运动并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

"社会进步建立在社会结构改变的基础上,而中国的社会结构一直存在缺陷。"郭广昌意识到,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与农民之间,一直缺少一个中间阶层,到当代还表现为只有政府、家庭,而没有企业。他相信只有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只有中产阶层的产生,社会才能进步。"没有一个强大的企业家阶层,社会结构是不合理的,把再多的主义拿来也是无用。"

于是他选择脚踩着大地,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这个结构的产生。1992年,郭广昌离开复旦团委的教师工作,与四个伙伴--即今天的"复星五人组"走上了经商的道路。17年后回头看弃文从商之路,郭广昌更加坚定改良胜过改革:"儒家说过'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整个社会结构的改变,不是你想做就做得了的,哪个政治家也做不了,真的只有一点点的改变才是最深刻的,渐进的实践才是最有效的。你一点一滴地把企业做好,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同时郭广昌也相信,这个时代正在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机制,个人价值最大化可以推动社会价值最大化。

郭广昌说,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涌现出一批在全球来说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勤奋、坚韧、责任、进取、充满创造力的企业家群体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样一支商业力量的崛起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源泉。经济低谷中,他认为企业家精神应该率先复苏:"现在政府主要把刺激经济的层面放在如何用钱上,其实如果把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信心发挥出来,这种恢复可能会更快一些。"

反周期成长

郭广昌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必将托起伟大的多元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他可谓是把握时代节拍、用足中国机会的高手,复星17年来持续发展,尤其是在每次寒潮中实现反周期成长。

始自去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经济寒冬深入骨髓,曾经笑傲江湖的英雄纷纷偃旗息鼓,蛰伏于世。但郭广昌语出惊人:"复星不仅要过冬,还要在冬天里壮大!"他有自信的本钱,100多亿的现金让他的"烦恼"引无数人羡慕:到底该不该投?投什么?什么时候投?

郭广昌说,危机来时,要把握变与不变的结合:"一方面以不变应万变,坚守我们信奉并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比如我们的战略定位、核心价值观、核心业务模式;同时积极应变,对那些跟不上形势变化的,要坚决摒弃、调整,持续优化提升融资、投资、运营三大能力。"

具体地说,复星要在保持足够现金流的同时,有进有退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在资产搭配上进行优化,做到成长性与稳定性结合;资金密集型和轻资产结合;扎根中国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和整合资源。

"萧条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太繁荣,繁荣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太萧条。"郭广昌在集团2009年度工作会议发言中说,经济危机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学会与周期共成长。经济低谷中,企业家的核心功能就是通过创新性地整合资源,带领企业走出周期性的萧条。

衰中看盛,弱中看强。历史上每次大萧条后,都诞生出一批伟大的企业。1929年后的Morgan财团,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巴菲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三星,2000年IT泡沫破灭后的Google、苹果。郭广昌说,这次危机中,巴菲特账上有1000亿美元的现金,李嘉诚有1000亿人民币的现金,复星有100多亿人民币的现金。"这三个级别反映了我们企业发展的差距所在,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汇聚成长力量

郭掌管的多元化产业投资公司,如同一个七彩斑斓的魔方,充满着五光十色的诱惑和难以想象的挫折,如果没有定力,很快会沉迷进去找不到旋转的方向。郭广昌还远没有把这个魔方拼接到完美,但他找到了追求完美的角度:他的哲学背景让他能够和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他拥有随时可以调动起来的激情。

"上帝创造我们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对未来只能看到微弱的光。本来这点微弱的光可以带领我们往前走,但恰恰由于我们自身的弱点--贪婪和恐惧,把这点微弱的光遮住了,于是我们就乱了。只要你保持这一点光,我们还可以继续往前走。"郭广昌喜欢这句话,他知道"控制自己"是人生的真谛:不要妄图控制世界,但一定要控制自己。当感到疲倦,受到诱惑的时候,控制自己往往会决定事情的走向。

他在《我相信》一文中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己的方向,你认为什么是对的,千万不要因为外面的因素、舆论因素是怎样的,就去做一个决定。在追求'商业真理'的过程中,企业家是孤独的,这是没有办法的。"

郭广昌在集团年会上希望企业家们扪心自问:我们赚的钱,哪些是凭自己的真本事赚来的,哪些其实是行业繁荣帮你赚的?到底有多少钱是因为涨价涨来的,有多少钱是因为我们的操作系统、创新性特别强带来的?资本市场充满了非理性,上市股票3块钱,没做什么对的事,飙升到40块,之后没做什么错的事情,很快又跌回4 块。"但我相信一条,一个企业只要持续地创造价值,最终一定能得到资本市场认可,建立自己的品牌。"

他从不故弄玄虚,始终用最朴素的方式和话语面对世界。他总是讲"回到基本面",基本面是什么?就是要知道中国处在什么阶段,老百姓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千万要警惕好高骛远。如果忘了基本面,以为不需要钢铁、水泥了,以为我们可以一下子跳到只做高科技产品,危险就不远了。他也从不过分渲染企业的慈善公益责任,认为企业有着简单的游戏规则,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股东、员工、利益相关者争取最大的利益。

哲学毕业生郭广昌自言身无所长,但他善于倾听别人的理念,以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他懂得择人任势,沟通为本,勇于分享成果,17年前与他一同创业的四人,一直合作至今。

如同复星集团的标识"汇聚成长力量",郭广昌希望复星是一个企业家汇聚的地方,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每个人正像河中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的位置。他不只一次表示,"复星最大的愿望,是培养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业家群体和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创业团队。"

年初复星集团年会间隙,复星集团及下属公司400多位经理在上海东郊宾馆合影,郭广昌笑得很灿烂,"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梦想,在向他走来。

作者:曹可臻 贾林男

第二篇:从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看高校如何应对新的毕业生就业形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毕业生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选择机制已经形成。受此影响,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就业工作之中。通过对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过程与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将市场营销哲学运用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由市场营销哲学理论的最新发展预测高校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新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供需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被引入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过程也会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历程高度一致,通过对最新市场营销哲学的研究,可以预测未来的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高校就业工作指明方向。

一、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引入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尤其从1992年劳动力市场体制改革以后,中国的就业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1]。但对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高等学校是否是企业或工厂、高校毕业生是否是产品等问题,无论在政府部门、学术界还是社会民众中都存在着很大争议。抛开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不谈,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者,与企业生产经营由许多相似之处。国内有学者从十七个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了高校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2]。

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主要特征,理应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中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用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劳动力市场的范畴。因此,市场营销的绝大部分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加以应用。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放缓和经济社会的逐步转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高校一方面要解决扩招后大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要面临自2009年以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带来的生源危机的挑战,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其生源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在就业工作市场化后出现的。市场营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利性企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几十年国外许多非营利组织也在其决策和管理中引入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无利润分配机制”的市场营销理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高校,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利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选择。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与市场营销哲学演变的对比分析

市场营销是指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市场营销哲学,就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思想和观念[3]。自17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成为企业自觉实践以来,先后出现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客户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其中,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通常被称为传统观念。

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都是建立在商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条件下的营销哲学。前者重生产、轻营销,认为企业应不断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后者重产品、轻需求,认为企业应不断改进产品,提高其附加值。推销观念产生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认为消费者多存在惰性或抗衡心理,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推销手段,刺激消费者购买本企业产品。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中,都体现出或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到这些传统营销观念。

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89年,始于恢复高考后首批学生毕业。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毕业生由国家集中统一计划分配,高校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计划派遣和接收毕业生,毕业生也必须服从分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在后期高校也参与到调配计划的制定和协调中,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仍没有自主选择权。在此阶段不存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2年,始于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的《关于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主要特点是择优推荐和有条件的双向选择,即放宽对毕业生就业地区和部门的限制,支持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毕业生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就业或按调节性合同规定就业。此阶段是就业市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

在这两个阶段,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就业市场尚未最终形成,高校没有推销或营销毕业生的必要和可能。但高校在此期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急需的高质量毕业生,体现出了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的理念。

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始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主要特点是市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挑选对方,国家只对就业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至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吻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建立。

在此阶段,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毕业生逐步从供不应求向相对的供大于求转变,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出来,就业率成为悬在高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提高就业率,高校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推销毕业生,推销观念被广泛采用。在就业工作中,除了盲目追求高就业率,弄虚作假导致毕业生“被就业”等问题之外,还出现了市场营销哲学认为在推销观念指导下最容易出现的“市场营销近视”。“市场营销近视”就是企业只关心如何让用户接受自己已经生产出的产品,不注意捕捉和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很好,却因不符合市场需求卖不出去,最终陷入困境。

我国平均受教育程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急需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自主办学权力有限,不可能即时根据市场需求作出调整,而部分高校仍抱着学校就是培养人才的,只要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就完成了任务,就业是政府和毕业生自己的事,忽视就业工作,缺乏市场观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于是出现了在大批毕业生找不到适合工作的同时,大量用人单位招不到合格员工的结构性失业现象。这种结构性失业就是“市场营销近视”所造成的。

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发展脉络是和市场营销哲学的发展与演变一致的,其未来的发展也必将与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相一致,这是由高校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组成部分这一市场属性所决定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必然结果。

三、市场营销哲学的新发展与高校如何应对新的就业形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新的市场营销哲学应运而生。先后出现了市场营销、客户和社会市场营销等观念,营销组合也从4P扩充发展出6P、10P、4R等组合。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将毕业生真正纳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更晚,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市场营销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必然会更多地得到运用。从市场营销哲学的发展脉络中,不难得出高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新的就业形势。

(一)把就业工作提升到学校的战略发展层面

科特勒认为[4],在战术营销组合制定之前必须做好探查、分割、优先和定位四项战略营销计划。即通过调查研究,根据消费者不同需求细分市场,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据此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并通过塑造独特的企业或产品形象,确立与自身条件相符的市场位置,确保企业和产品能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放缓,毕业生就业工作正从暴风骤雨式的应激状态逐步向常态化过渡,从单纯肤浅的数量统计向深层次的质量提高过渡,从短期行为向着眼长远过渡。与企业制定战略营销计划一样,为适应这种转变,高校必须将就业工作提升到学校战略发展层面来考虑,将就业工作重心,从就业指导、信息收集、市场开拓等事务性工作转移到分区域、分类别、分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研究和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上,为高校教育教学效果的评判提供客观依据,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长远发展定位提供决策依据,推进高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道路。

(二)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让渡价值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与价格相比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更看重所获得的让渡价值,即得到的总价值与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只有比对手提供更多的让渡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同样地,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在提升毕业生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用人单位招聘和使用毕业生的成本。

1.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质量的好坏始终是市场竞争的基础,无论何种营销哲学,都是建立在高质量产品基础上的。同样,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就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依据自身条件,即时调整办学定位和方向,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研究型大学应着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要大力培养动手能力强、社会急需的高水平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加强毕业生学习、社交、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与自我营销等能力的培养,提升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和用人单位所能获得的总价值。

2.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一对一的营销模式,为每一位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特殊需求的客户观念,适用于那些高价值或需要周期性重购、升级产品的营销。为了使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紧跟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多已按照客户观念,采取了订单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吻合度,较好地解决了前面提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时,大大节省了用人单位的招聘及后期培训的成本,学校和学生也没有了就业的后顾之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学习上,形成各方多赢的局面。

舒尔茨在关系营销的基础上提出了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4个全新营销要素,即4R组合。指出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的忠诚度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只有让用户介入产品的生产、定价、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与之形成互助、互求、互需、互动的关联关系,双方均在交易中获益,使交易变成责任,让顾客变成朋友,才能赢得稳定的生存空间。高校扩招、合并、升格,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校及毕业生同质化的倾向,高校间展开了激烈的甚至是恶性的竞争,促使高校必须找准自身定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为此,高校应该在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开展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让企业参与到高校专业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逐步形成稳固、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1.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科特勒将不可控因素引入到4P组合中,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可控的因素是相对的,不可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和制约是绝对存在的,企业不应简单地适应环境,需要科学安排营销组合,使之与不可控因素相适应,甚至影响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民生工程,对高校来说不可控因素很多,不是高校单方面能够解决的。因此,高校要运用大市场营销理论,整合教师、校友、家长等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抢占就业市场的先机,赢得竞争的主动。

2.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上述各种营销哲学的出发点都是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忽视了这两者与经济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之间潜在的现实冲突。20世纪70年代以统筹兼顾企业、消费者、社会三方利益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逐渐形成。企业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越多,就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大学的社会责任应超越社会义务这一层面,它是指大学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的独特的使命与责任[5]。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高校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广大青年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只有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组建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

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心正在由单一地注重校内产品生产或单一地注重学校产品销售,向研究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加工、兼顾营销各个环节方向转变[6],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迫切需要在原有的公共管理、职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员之外,组建一支规模更大,涉及学科更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顾客关系管理、交叉销售等全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已被企业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营销观念的引入,需要具有市场分析、信息工程、公共关系等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就业工作的队伍中。因此,未来要想做好就业工作,只是简单地保证场地、设备、人手等条件已是不可能的了,它需要从战略高度长远谋划,需要更多人、财、物的投入,需要引进和培养大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邹东涛.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6.

[2]黄苏芬,祖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市场营销理念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0):129.

[3]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19.

[4]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第13版)[M].楼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袁长清.高校大众化教育中的社会义务与责任[J].教育与现代化,2002,65(4):64.

[6]郑晓明.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8(8):48.[责任编辑:吴晓红]

作者:汪煜

第三篇:“哲学”与“中国哲学”

[摘|菀猐本文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中关于“哲学”与“中国哲学”观的回溯与省思,总结提出张岱年的哲学观经历了从20世纪30年代初的发端到确立,再到系统论述的发展过程,最后到90年代重新确立哲学是有理的信念之学的曲折过程。提出了张岱年的哲学观符合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客观辩证法,反映了世界哲学的客观事实。这种富有民族特色,体现了中、西、马综合创新精神的哲学观不仅为中、西(外)、马等哲学之沟通与比较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更意味着哲学创新不必要、也不可能有唯一标准模式。

[关键词]哲学;中国哲学;创新

张岱年(1909~2004)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文化大师,在其七十余年的“爱智”探索中在哲学理论、文化观和中国哲学史三大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在20世纪30~40年代建立“天人新论”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不仅与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金岳霖的“道论”等都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哲学成果,而且其特殊贡献在于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开辟了新路;他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倡导和实践中、西、马“文化综合创新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是中国哲学学科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张岱年“哲学”与“中国哲学”观的探讨是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对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回溯和省思。

“哲学”学科从19世纪末传入中国,在张岱年之前,中国学人对哲学的性质、范围、对象、功能等方面已有所论及,如王国维认为哲学是“关自然、人生及知识之现实及理想之根本的原理之进步的学”或“实在及知识之根本的原理之学”[1](17卷,PP134、173),包括“知识哲学”、“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他还从“哲学之性质”上提出“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夫哲学者,犹中国所谓理学云尔”[1](14卷,P6)。稍后的蔡元培以“爱智”解“费罗索费”,“智”即“知识”、“真理”或“宇宙存在之原理”,而哲学即“原理之科学A Science of Principles”[2](第1卷,P179)。但与王国维不同,他在《哲学大纲》的“通论”中讨论了“哲学之定义”、“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宗教”、“哲学之部类”等问题,认为哲学即“学问中最高之一境,于物理界及心理界之知识,必不容有所偏废,而既有条贯万有之理论,则必演绎而为按切实际之世界观及人生观”,在追述西方哲学史后提出“在昔哲学家……有所偏重,而按诸哲学之本义,则固当兼容而并包之”[2](第2卷,PP347~348),并按研究次序把哲学规定为“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蔡元培主张以“本义”与“偏重”之统一来界定哲学,实际上是为开启了一种理解“哲学”与中西哲学的新思路,对其后的中国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学科的开创者是胡适。在近代认识论和实验主义的影响下,他从杜威“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对付人类周围的环境”、“思想乃是应付环境的工具”、“真正的哲学必须抛弃从前种种玩意的‘哲学家的问题’,必须变成解决‘人的问题’的方法”[3](P233)的基本理念出发,在《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中把哲学定义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4](P7)的学问,哲学包括“宇宙论”、“名学及知识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而中国传统哲学就是“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办法”之“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4](P8),但他实际上仅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先秦诸子哲学。胡适虽以“西洋的哲学”作“比较参证的材料”以发现“中国古代也有某种学说”[4](P28),突出地表现了“依傍西人”、“以西释中”的时代局限性,但他对人生问题的强调实际上也“继承了中国哲学重视人伦哲学的传统,也是为中国哲学本身的主体内容所决定”[5](P78),这与其前的谢无量和随后的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等以人生哲学为中国哲学之主体或核心一样,都是对中国哲学自身特色的有益探索。不仅如此,胡适还把“世界哲学”划分为独立发生的东(中国、印度两系)、(希腊、犹太两系)西两支,这种“平等的眼光”得到蔡元培的高度肯定。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1931年)是对中国哲学学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二部力作,该书虽没有提出“哲学”之定义,但清晰地阐述了西方哲学“宇宙论”(本体论Ontology和狭义的宇宙论Cosmology)、“人生论”(心理学、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等)与“知识论”(狭义的知识论Epistemology与狭义的伦理学)之分类法,并引述孟太葛W.P.Montague的形上学、价值论(伦理学与美学)、方法论的三分法。在新实在论和“唯物史观的一般原则”影响下,他“不仅注重哲学的主体性质,而且也突出哲学的客观性质”[6](P25),明确提出“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之别,认为“可就西洋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义理之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以成一西洋义理之学史”,但实际困难使他亦主张以“西洋所谓哲学”为标准而择选“中国歷史上各种学问”,“所谓中国哲学者,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7](2卷,P249、P245、P249)。金岳霖敏锐地发现了《中国哲学史》的内在困限,从伦理学角度提出“空架子”与“实架子”的关系问题,指出“现在的趋势,是把欧洲的哲学问题当做普通的哲学问题”[7](P617),其他“特别的”民族哲学与欧洲的“普遍哲学”或“普通哲学”之间就有四种可能的关系:“实质与形式”上均相同与均相异、“有(普遍)哲学的实质而无(普遍)哲学的形式”、“有(普遍)哲学的形式而无(普遍)哲学的实质”,如果以欧洲哲学作为“哲学”的标准,那么“中国哲学”之界定就不能不是一个“先决问题”。“所谓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这一“金岳霖之问”的深层意蕴,是在西方居于经济、政治霸权地位的时代条件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话语情景下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地位及其出路。冯友兰之所以强调中国哲学具有“实质上的系统”以及“各哲学系统,皆有其特别精神,特别面目”[7](P254),正是要力图超越“在中国的哲学史”而写出“中国哲学的史”。

从中国哲人的艰辛求索中可以看出,“哲学”与“中国哲学”“一开始就具有了会通中西文化的特点”[8](P1),如何走出以西方哲学为“普遍哲学”的窠臼而确立中国哲学的民族特色和主体地位,正确处理中国哲学学科发展中“近(现)代化与民族化、世界化与本土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和张力”[12](P6),始终是中国哲学家们面对的迫切问题。

胡适、冯友兰对“哲学”与“中国哲学”之分疏对张岱年有重要影响,但与胡、冯不同,他从未出国留学,而是完全在国内(主要是北平师范大学附中、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和清华大学哲学系)进行其哲学求索而成为卓然标新、自成体系的著名哲学家,仅此一点就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探究兴趣。

张岱年从1924年(15岁)开始正式研读老庄哲学,1927年(18岁)作《评韩》,1928年发表《关于列子》,该文广涉中国古籍及马叙伦《列子伪书考》、陈垣《伪书新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陆懋德《周秦哲学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唐钺《国故新探》、日人津田左右吉《儒道两家关系论》等史料而力证“今本《列子》,出于赝作”。《关于列子》与他在1931年发表的《关于老子年代的一假定》都属于中国哲学史料的考证。在长兄张申府的积极引导下,张岱年从1929年到1937年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很少受到日本学者和前苏联教科书模式的影响,这是其早期哲学和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他“将辩证唯物论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实用主义、新实在论、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突创进化论以及超人哲学等作了比较,肯定辩证唯物论高于现代其他各派哲学,肯定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15](P3)。在张申府介绍下,张岱年结识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等学界巨擘,并在1933年从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由冯友兰、金岳霖推荐而被聘为清华大学哲学系助教,成为“清华学派”的重要成员。这样,张岱年以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形成了当时罕见的会通中、西、马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从容涵泳、平情衡论胡适、冯友兰等中国哲学研究之短长,这是他思考“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特殊情境。如他认为“胡氏好用西洋的学说来解说中国的思想,有时便令人‘醒’,有时便‘不切’”[15](P305),而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则给予甚高评价,认为该书具有“谨严”、“深观”、“条理系统”、“不偏”等优点,并特别强调“冯先生说中国哲学无系统,是无形式上的系统,实有质上的系统,这又是何等的明观精言?”[16](P5)他后来又指出“此书是很能应用唯物史观的”、“最注意各哲学家之思想系统”、“最能客观,且最能深观”、“最注意思想发展之源流”、“极注意历史上各时代之特殊面目”、“取材极其精严有卓识”(1935年),《中国哲学史》对张岱年的中国哲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张岱年最早在思想札记《人与世界——宇宙观与人生观》(1931~1935)中提出两种哲学观:“哲学可以说是最高指导原理之学。……哲学是指导生活与知识之原理系统。”[15](P350)“哲学,与其说是对于经验的解释,不如说是对于生活的解释。……哲学是生活之自觉。”[15](PP350、353)前者把哲学之“爱智”本性诠释为“深察不已”,哲学不仅自觉审察宇宙、人生与知识等外在对象,而且还返回自身审察这种“审察”活动,在自我批判、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超越,在“最高指导原理”与“自然与当然之基本原理”、事实与价值之统一中解放思想、指导行动。这一思想可能受到其兄张申府的影响,但张申府在1938年才明确提出“一般哲学”之界说:“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生最根本问题的”,“哲学所要讲的总是最普遍最根本最一般最原则的问题”,哲学就是“人类行动的最高指导”[19](P224)。后者以“生活实践”扬弃实证论囿于“经验”之蔽,以“实践的观点”作为哲学的根本立场。这两个界定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0](P57)的中国化表达。

作为“金岳霖之问”的明确回应,张岱年在1935~1936年撰写的《中国哲学大纲》集中探讨了“哲学与中国哲学”的问题。他认为“哲学”概念的多义性乃是客观事实,主张由“一家哲学之界说”与“一般哲学之界说”的区别上升到“范型”与“类称”、“特例”与“总名”关系的高度,也就是在中西哲学“根本态度”上的“未必同”与“问题及对象上及其在诸学术中的位置上”的“相当”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一方面肯定各派哲学皆有其特殊性,另一方面又“通过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比共性更丰富的思路”[12](P7)提炼“哲学”之“共相”(“哲学之基本特征”或哲学之“本指”)。张岱年认为“性”或“自性”是一物之所以为此物的基本特征,“性”皆“就一类物而言,即一类物之共同的特点。一类之物,虽有共同性质,而其具有此性的状态不同”[15](1卷,P451),“物各有其性,其彼此之性或相同或相异。由其性之同异,而物可区别汇归为多类。凡有相同之性之物,谓之一类。一类之物,彼此之性相同,而与异类相异”[15](3卷,P141),就哲学而言,“总各家哲学观之,可以说哲学是研讨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15](2卷,P1)。金岳霖、冯友兰都从伦理学的共殊关系入手解决“普通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但张岱年则自觉以唯物史观的“生活的实践”和唯物辩证法的“两一”法则解决这一问题,其所谓“普通哲学”已经不是金岳霖以欧洲哲学为“普通哲学”的含义,而是把欧洲哲学降低为和“中国哲学”同一层面的“特殊哲学”,中、西、印等各派哲学都属于民族性与世界性、独创性与交融性相统一的“哲学类型”。这一思路得到学界的肯定和认同,如李存山指出张先生“最早提出哲学的‘类称’与‘特例’之分,这应是一个重要的贡献”[9],这就可以“避免‘武断’地把西方哲学当作‘普遍哲學’。依后一种看法,中国古代关于宇宙人生的思想即使‘在根本态度上’与西方不同,也仍可‘名为哲学’”[10]。蒙培元认为:“张先生……既肯定普遍性,但更强调特殊性;既肯定共性,但更强调个性。这也就意味着,中西哲学虽然有共同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21]李维武认为:“从‘一般哲学之界说’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有其相同点,即都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有着大致相同或大致相似的问题;但两者也有其不同点,就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大不相同,其兴奋点与着力处大不相同。”[22]此外,牟宗三也采取了类似的共殊思路,他在1963年的《中国哲学的特质》中认为“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而“东西哲学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形态”[23](P4),198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十九讲》从“哲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来安立“中国哲学之名”,但他所说的“特殊性”是在“人的生命所本有的固具的限制或内在的限制”(“感性的限制”)和外在环境的限制的“通孔”中表现其“精神生活”,而“普遍性”分为“内容真理”的“具体的普遍性”(“普遍的特殊性”)和“外延真理”的“抽象的普遍性”两种类型。

张岱年在1938~1942年撰写的思想札记《认识·实在·理想》继续《人与世界》的理路,从“哲学的性质”角度把哲学界定为研究“根本原理、根本准则”或“最高指导原理”的“天人之学”、“批判的,是彻底的诘问、反复的研讨”的“衡鉴之学”、“提供生活行动的最高准则”的“有理的信念之学”[15](1卷,P403)。其中,“天人之学”是“对于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以获得客观实在之实相”或“分析实际经验,以求得客观实在与人类认识之真相”[15](1卷,P404、432),它以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界定哲学的主要内容,“使古典哲学关于哲学的界说现代化了”[24],“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并不矛盾而又富有中国哲学特色”[13],是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的一个非常恰当的衔接点。“衡鉴之学”不仅表述了哲学“厘清基本概念范畴,以达到思想的自己认识”[15](1卷,P404)的批判(“深察不已”),而且吸收西方价值哲学的积极成果,主张哲学要“厘定理想与价值”或“订立价值之准衡”[15](1卷,P404、432),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的前提下把“价值”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这可以与西方学者的“哲学以达到人类各种价值的总协调为己任”[11]观念相映照。“有理的信念之学”表述了哲学的功用和旨归,也就是“从生活实践出发”而“解释人的生活实践”与“指导人的生活实践”[15](1卷,P404),使哲學成为“生活行动之准则”、“行动之指针”[15](1卷,P404、433)。“天人之学”、“衡鉴之学”与“有理的信念之学”是张岱年哲学观的高度概括和成熟表达,哲学之“无用之大用”就在于“使人觉醒”或“使人自知其自己,使人理解其所在的世界”,这种更深之自觉必“使人奋发”,不为现实所囿而追求更高的理想[15](1卷,P404~405)。在由《认识·实在·理想》整理成篇的《哲学思维论》里,他再次从“派别”与“本指”(“基本特征”)相统一的思路理解哲学,认为哲学之基本特征是“以探索最根本的问题为能事”,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宇宙之根本原理(或世界事物之源流)”、“人类生活之根本准则(或改造社会的道路)”和“人类认识之根本规律(或科学知识之基础)”,哲学就是“关于自然世界、人类生活或人类认识之根本问题之研究”[15](3卷,P5)。显然,这与《中国哲学大纲》中“哲学是研讨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15](2卷,P1)完全一致。在这里,张岱年的一个新思路是首先把“根本问题”诠释为“事物基本类型”或“一切事物之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把康德以范畴为“人心之内在格式”改造为“客观事物之基本类型”,从而把哲学界定为“事物基本类型之学,研究世界事物中之基本区别及其统一关系”[15](3卷,P5~6)。可以说,“研讨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与“事物基本类型之学”从内容与形式、目的与工具两个方面完整地表达了张岱年的哲学观,亦即:哲学是以生活实践根基,是以彻底批判概念范畴的方式追寻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与最高理想,以建立有根据的、非武断的生活信念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这种理解已经内在地蕴涵了张岱年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的考量。

张岱年的哲学观体现了他所倡导的中、西、马综合创新的基本精神,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同情理解和客观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如果对照当时国内流行的西方哲学和一些“新唯物论”者的哲学观,我们对其显著特点就会有更清晰的体会。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等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认为“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应用逻辑或认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词语的意义,……在形而上学领域里,包括全部价值哲学和规范理论,逻辑分析得出反面结论:这个领域里全部断言陈述全都是无意义的”[25](P9、13)。张岱年对此明确反对,认为“哲学只是厘清科学概念与命辞之活动。于是哲学乃等于语言之逻辑”的思想倾向“完全遗忘哲学为行动指针之作用,不能体认哲学之本性”[15](1卷,P351),语言逻辑句法研究只可作为哲学之一部分,而不能吞蚀全部哲学。他进一步指出“实证论惟以感觉经验为征信之标准,是经验的观点;新唯物论哲学则于感觉经验之外,更以生活实践为征信之标准,是实践的观点”[15](1卷,P353)、“实证主义以感官经验为出发点,故不免于偏谬。今当从生活实践出发”[15](1卷,P404),这表明他自觉地以“生活实践”作为其哲学观的现实基础。针对当时“一部分新实在论者谓哲学不应讨论人生与理想[15](3卷,P7),张岱年认为“吾人亦正可以为哲学立一界说,依此界说,人生与理想正是哲学之中心问题”[15](3卷,P7),。此外,否弃人生哲学的倾向还流行于当时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中,如艾思奇、郑易里翻译的米定·拉里察维基等著的《新哲学大纲》(1936年6月初版)就把“辩证法唯物论”划分为“当作世界观及方法看的辩证法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诸法则”、“认识的过程”三个部分,这种倾向深刻影响了一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哲学观,如艾思奇认为“新唯物论”就是“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26](1卷,P450~451);沈志远在《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中仅论述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新宇宙观底基本问题”、“新唯物论底认识论”[27];胡绳在1937年提出:“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这是哲学中的三大部门。”“……在黑格尔以后,哲学又走入了一个新的方向,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方面的新哲学在方法论上得到了极灿烂的建设,它把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统一起来了”,并明确主张:“对于旧哲学的想建立独立的人生哲学的体系的要求,我们不能不反对。……至于像旧世界中的没落阶层那样地把人生问题的探讨当作哲学中的中心问题,更是我们所反对的。”[28](4卷,P128、P28、P31)可以说,逻辑实证主义者、一部分新实在论者和“新唯物论”者都倾向于把哲学事实化、科学化而忽视价值问题和人生哲学。与此相适应,一些“新唯物论”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特别关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方法论等问题,在拓展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局限性。

20世纪50~70年代,国内学界居于主导地位的哲学观是前苏联日丹诺夫的“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张岱年从1949年5月开始参加第一次“新哲学座谈会”,1950年2月、5月的两次座谈会专门讨论日丹诺夫关于哲学史的定义和哲学史课程问题。此后,艾思奇明确提出:日丹诺夫对哲学史的规定“应该对于我们的哲学史研究工作引起一个认识上的根本变革”,“哲学史的发展,……不是唯物论的和平发展的过程,而是唯物论与唯心论斗争的过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玄学的世界观的斗争过程,是要揭露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要隐瞒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的两种势力斗争的过程”,“在研究哲学史的时候,对于唯心论的反动的本质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否则也不可能有科学的哲学史”,并主张“中国现在需要一切比较专门研究哲学的人们都团结起来共同有步骤地来肃清封建社会的以及帝国主义所给予我们的唯心论的影响。在旧的大学校里,需要把哲学的课程、讲义加以改造,用唯物论的观点和辩证法的方法来重新整理中外哲学史和逻辑的课程”[26](4卷,P109、110、111、117)。受此影响,张岱年只能把其“天人新论”藏之箱笥而转向两军对垒的认识论模式哲学观,如他在1956年提出:“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认识的总的看法。”“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样,是唯物主义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15](4卷,P5、6)但是,张岱年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放弃其“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基本思路,他在这一时期的一个努力是再次论证“中国哲学”的正当性,只不过这次的参照对象不仅有“西方哲学”,而且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试图在“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和“西方哲学的一般性”上取得一种平衡,一方面提出“应当着重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反对硬把西方哲学的模式套在中国哲学思想上”,另一方面也强调“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是中西哲学所共同的”[15](5卷,P67、68),因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中都具有普遍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张岱年反思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认为它“有其历史的积极作用,也有其一定的片面性”,其积极性在于指出“唯物主义在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的事实”[15](5卷,P289),片面性在于抹煞哲学的丰富内容,失之于简单化、公式化地剪裁中国古代哲学史料,而对哲学家学说的丰富内容与深邃观点注意不够。以此为突破口,他重新思考中国传统哲学的范围和对象,主张既要“正确评价唯心主义”,更要“正确评价唯物主义”;既要继续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乃是对于历史上各时代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概括”、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观点的对立斗争“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又要充分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相互包含、相互联结”[15](5卷,P291、294、294)的復杂情况。他特别指出:中国哲学也有与西方哲学有着相类似的哲学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虽使用的名词概念不同却具有相似的深切内涵和同等的理论意义,“如果强调唯心主义的显赫声势,忽视唯物主义的卓越贡献,就会回到资产阶级哲学史家的旧路上去了”[15](5卷,P295)。

在总结自己的“哲学”、“中国哲学”观与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张岱年在1993年明确提出:“哲学是天人之学,即关于宇宙人生基本问题的研讨。……哲学的任务即是对于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深入思考,从而提出一些有理由的信念。”[15](7卷,P395)“哲学要建立关于宇宙人生的基本信念,绝不仅仅是语言的分析。哲学是非常严肃的,绝不是游戏。哲学是人生立身处世所必须具有的有理的信念之学。”[15](8卷,P534)这样,他实际上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回归到他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确立的“天人之学”、“有理的信念之学”。由此出发,张岱年逐渐超越其早年对宗教的否定态度而倾向于哲学与宗教之沟通,如他认为:“哲学与宗教都提供生活指南,都提供一定的关于宇宙人生的信念。但哲学又与宗教不同。宗教以信仰为基础,其信仰来自神秘的启示或远古的神话,其所信不必有一定的理由。哲学也提供一定的信念,但是哲学的信念必须有一定的理由。”[15](8卷,P533~534)一方面,哲学与宗教的共性就是提供生活指南或关于宇宙人生的信念;另一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提供信念的方式不同,即以预定的信仰还是理性的认识为基础。显然,他是在二者都“提供一定的关于宇宙人生的信念”的前提下来谈论二者的区别。这种思路也直接影响到他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如他在1998年提出:“假如对于宗教作广义的理解,虽不信鬼神、不讲来世,而对于人生有一定理解,提供了对于人生的一定信念,能起指导生活的作用,也可称为宗教。则以儒学为宗教,也是可以的。”这种思考围绕人生信念问题而展开,是在对“宗教”进行全新界定的前提下把它划分为“有神论的宗教”与“超越了有神论的宗教”,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儒学是一种“以人道为主要内容、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宗教”[18]。这样,他就超越了儒学与宗教在形式上的区别而找到二者在实质上的共性,这也就是“对于人生有一定理解,提供了对于人生的一定信念,能起指导生活的作用”。一方面,在“有神论的宗教”之外还有“超越了有神论的宗教”,后者实际上也就是以儒学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宗教”,这就凸显了儒学的超越特质;另一方面,这种说法抓住了宗教的终极关怀本质,突破了从生死观、鬼神观、此岸与彼岸、宗教仪式等角度对宗教的习惯理解。这种对儒学的新判断,可以说是为“儒学是不是宗教”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张岱年的早期哲学观经历了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发端到30年代中后期的确立,再到40年代初期的系统论述这一长达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30~40年代的彻底批判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最高理想以建立有根据的、非武断的生活信念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到50年代受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等影响而强调哲学是人类知识之总结、哲学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斗争的认识论模式,再到90年代重新肯定哲学是有理的信念之学,张岱年的哲学观仿佛展现为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这种艰难探索既直接影响着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和研究,又深刻反映着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曲折历程。

张岱年的哲学观符合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客观辩证法,反映了世界哲学的客观事实。他既承认哲学有共同的普遍性质,又肯定事实上存在不同的哲学类别,这种超越哲学派别之殊而上升到哲学自身之同的基本思路为“中国哲学”的“正当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不必纠缠于“中国有没有哲学”或“中国哲学之合法性”的虚假问题,完全可以在“哲学”的“大共名”下突出中国哲学“本根与现象合一”、“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等自身特色。

这种富有民族特色、体现了中、西、马综合创新精神的哲学观不仅为中、西(外)、马等哲学之沟通与比较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更意味着哲学创新不必要、也不可能有唯一的标准模式,这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深刻启迪。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王国维全集[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中华书局,1984.

[3] 胡适.胡适文存(一)[M].黄山书社,1996.

[4]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 欧阳哲生.近代中国学人对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史,2006(4).

[6] 高秀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8] 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 李存山.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J].哲学研究,2004(6).

[10]李存山.“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J].哲学动态,2004(5).

[11]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8-31.

[12]方克立.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J].人文杂志,2005(4).

[13]方克立.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14]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5]张岱年.张岱年全集[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16]张岱年.评冯著〈中国哲学史〉[J].新月,1932(4).

[17]张岱年.冯著〈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和读法[J].出版周刊,1935(126).

[18]张岱年.儒学与儒教[J].文史哲,1998(3).

[19]张申府.张申府文集[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2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21]蒙培元.张岱年的中西哲学观及其“综合创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2]李维武.中国哲学的继往与开来——张岱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观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3]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4]范學德.论张岱年同志四十年的的基本哲学思想[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25]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2.

[26]艾思奇.艾思奇全书[M].人民出版社,2006.

[27]沈志远.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M].生活书店,1936.

[28]胡绳.胡绳全书[M].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郭美星

作者:杜运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科技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调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