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2023-03-07

第一篇:免费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湖南省湘西花垣县民族中学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提起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不少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书太难教了,讲了那么多,做了不少题,可最后拿到试卷一看,真是“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尽管每年都有相同的感叹,但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还是要进行一轮一轮的复习,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多考点分。

分析了近3年的历史高考题后,我对高三的教学局限性与与后期复习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过份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复习资料,陷于“本本主义”

我们许多老师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陷入了“本本主义”的泥潭。现实中往往把几本教科书奉为万能,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全部掌握了,高考没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实在不行还有一本复习资料可以做参考。殊不知,现在的复习资料大多是相互抄袭,自主创新的太少。

二、过份局限于课堂,教师一味地“满堂灌”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重视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却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基本上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主要精力和时间来讲述历史知识,即使一讲到底也无可非议。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说就是单一的以讲述为主的方式。现在时代变了,教材也换新的,但我们许多老师还在满堂灌,结果导许多致学生不愿意上历史课,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过份局限于校内,忽视了社会大课堂

传统历史教学的时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外学习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课外学习历史的好场所,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但现实生活中基于种种困难,我们教师特别是高三教师绝不可能带领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2012年江西历史高考就考了生活中的历史知识——交通灯的发展变化。以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为切入点考历史。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交通问题)。这种考题不仅角度新,又与生活相关。

四、后期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合教材,夯实历史主干知识。现在高考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照专题形式来组织的,跨度大、难度高、跳跃性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直观上很大程度地被削弱了,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适时加入通史部分的复习。第二轮复习时,应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依据教学指导意见,优化三维目标的达成。

3、平时多注意新题型的收集与训练。新课改意识将更加开放,新题型很可能出现,平时须多注意收集与训练,如情境类,文史常识类、研究性学习类、辩证认识类等题目。

4、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平时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取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特别是时间要素),另一类是提取主观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要明确题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5、关于训练与讲评问题。训练题目要遵循考查内容上不超出考纲范围,设计风格符合考纲示例,以不偏不怪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与技巧为目的。具体方法是从课改地区高考模拟试题和各大历史教学网站上收集整理,应加强考生应试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如字迹是否工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答题,语言表达是否概括精练,心理压力是否过于紧张等问题。在讲评时,尤其不能拘泥于参考答案,应多鼓励学生按合理的思路来组织答案,答案要专业化、规范化、精练化,多研究高考方向,总结命题规律,总结做题技巧和要求。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第二篇: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闫杰

当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渐进尾声,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历史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常让我反思,高三这一学期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们至今回味;现我将我的做法、得失拿出来哂哂。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12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2.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则需要系统知识,化解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差一点的学生则需要督促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记忆并掌握基础的知识点。所以,老师要多转转教室,多陪陪学生,不仅仅是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与学生聊聊天。

以上仅是我在高三这一年中教学进程上的所做,并没有谈及学科知识教学方面、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东西。回想过去一年的复习备考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注意和改进,也更深的认识到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学生的做题习惯,规范性不强。

3.引导学生落实基础,进而转化为能力也是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

总之教书育人,需要更多的思想和行动,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开阳四中

杨显凤

一年的时光倏忽间就过去,回头想来高三这一年是那样的紧张、又是那样的充实。对于教学,这一年称得上更上层楼,而这是只有高三才有的,高三如同高中三年一个熔炉最后的高温加温时期,它是为成品出炉做准备,所以高三这一年是一直战斗在前沿的,它是热烈的、紧张的、是充满希望的!

1、根据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并灵活调整,及时应对。本届学生的特点是基础不够扎实,尾巴太大,高分的不突出,学习习惯不太好,抓落实难度大。我们根据这种情况确定放慢速度打好基础,长期计划与阶段性计划和目标相结合,以落实到为为目标,针对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宁愿放慢速度而不因应付阶段考试而赶进度导致夹生饭。在制定计划或调整计划时都事先向学生预告,让学生心中也有复习的长期计划和阶段计划。

2、扎实打好知识基础,不断强化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新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单要掌握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我们非常重视第一轮的复习,尽量挖掘教材,对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力求讲清讲透,分析到位,且经常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归纳,引导学生回顾史实,让学生加深记忆。对于基本技能,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则利用课堂通过典型题例来逐步培养。在最后一个月中指导学生回归教材,落实考纲。

3、加强学法指导和解题方法指导,总结规律,掌握技巧。今年的考题出得较偏,分布不均衡,许多知识点都过于边沿化,容易被忽略,但学生如果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运用平常训练的思维方式去推理分析,同样可以做对的,这种考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即教材只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所以,方法与运用是关键的能力。(1)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引导学生先要学会计划,做好时间与内容的阶段性复习安排(可列表格),备课组也在每次的阶段考试或质检前都统一印发复习计划表(明确每天复习的每个知识点);在落实课本知识时不能赶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解剖教材,从纲到目、到每个段落和每层意思,提炼要点,理解记忆,同时及时联想,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用推理的方法把教材知识连成整体,构建知识体系,并注意课本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结论性语言的分析,从分析问题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督促学生课外做些知识点的归类和整理,这样既会加深记忆,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并容易发现一些历史规律。

(2)在解题方法上,我们通过阶段的专项训练,每周定量完成文字题和选择题,及时讲评,在讲评中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思维方式,在训练中严格要求答题规范,解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先读懂材料和设问,筛选信息,注意关键词,同时迅速把试题与课本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寻找依托,并用相关历史语言组织严密的答案。

4、精选习题,精编提纲,整理专题资料。根据不同的阶段复习任务,先后精选精编了一套单元练习、专题练习、考前综合练习、专项训练(分选择题、文字题)、知识归纳、问题解答、重热点问题、各地信息资料等。我们的习题都是经过各种资料中筛选出来的,量不多,但针对性比较强,在做完选择题的专项训练后许多学生都觉得不仅知识滚熟了许多,解题很顺手,速度也快了。

5、及时帮助后进生和边沿生,加强个别辅导与交流。针对后进生比较多而影响均分的情况,我们在每次阶段考试后都重点确定个别交谈对象,对考完的试卷进行面批,并分析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及时给予鼓励;在考前的一个月里,我们利用晚自修时间对一些文艺生进行了个别补课,使他们的知识缺漏及时得到补救,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有些学生出现短腿现象,通过个别谈心,鼓励和方法引导,使他们感到效果很好。及时的个别辅导与交流不仅帮助学生补缺漏,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他们重新树立了信心,到了最后阶段的考试,学生已经形成了及时主动找老师分析试卷的好习惯。

但高三还是留下遗憾,因为年轻,有些急躁,对于一些学生忽视基础知识,处理上过于简单。关于鼓励与批评的应用上还需讲究方法。

第四篇:2014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2013-2014年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2014届高考已经结束,成绩已经揭晓,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回顾一年来的教学情况,有得也有失,有努力也有不足,高三的教学时间紧迫,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作业,努力改进自己不足的一面,总结三年来高三任教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总结经验,认真研读高考考纲与考试说明

认真研究2014年广东省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和2014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及文科综合命题解析。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基本框架、考核目标与要求以及考试范围,是指导2014年高考的风向标。而且考试说明中还提供了2014年高考样卷,以及2013年高考真题卷。我还找来了2013年的高考考试说明,把2013年考试范围和2014年考试范围进行比对,2014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历史学科与2013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变化不大,说明2014年我省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考试试卷结构及其突出主干知识的总体命题思路仍将保持不变;强化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和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也将保持不变。根据考纲精神,备考时主要抓好基础和主干知识,熟读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重视以下知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英法美代议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造成冲击等。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古代经济结构特点、商品经济中的货币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响、工业革命、近代经济政策变化、新中国经济建设。必修三《精神文明》中国

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国思想近代化。

(二)结合学生实际调整教学策略

本届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是普通班,学生的成绩基础极差,两个班学生在平时考试中的成绩五十多分也是寥寥几人,几个情况更是惨淡。高三重在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式教学,历史学科知识点多,零碎,需要学生在大量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分析。可是学生基础无法适应,课堂教学费时长,效果也欠佳。基于此,一轮复习我放弃了与重点班教学的思路,以考纲为基准,花费较长时间着重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相对应的练习题来加深巩固,引导学生反复查阅课本,把三本必修的知识体系透过研读课本再一次的熟悉,希望学生在高考中对于命题方向多少能够判断,尽量减少学生不懂题目问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在操作中学生易于接受,但在平时的考试中由于综合性较强,学生对于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几乎是空白,所以成绩提高并不理想,学生的信心也一步步减少,坚持下来的几名同学,到二轮复习时成绩已经有明显提高且稳定,因此这样的做法也是有失有得。

(三)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对练习题的选择,对命题的把握,学校安排强化训练的设置,资料书的选择运用,教材内容与所选习题参考答案的出入,学生审题答题的茫然都是我在高三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

选择练习题,把握命题方面,我们主要是复制引用他校命题,但是各个省份所用的教材不一,就出现一些学生所背的与参考答案有

一些表达上的区别,学生不好记忆;再者各个学校也是对于往年高考题、模拟题的复制整合,所以我们的新题越来越少,有一些模拟题一张试卷融合了十年的不同题目,命题思路,方向都出现迥异,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会原创历史题。有人说不会命题的老师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因为命制一道题,既要熟悉教材重难点,又要熟悉考纲要求,还要知道学生基础知识的易错点、能力的欠缺之处。所以对老师教学层次要求很高,这是目前我们所欠缺的一个能力。

学校安排的强化训练是全年级统一命题,但班级基础有着较大差异,尤其是普通班教学的内容深浅与重点班是有明显区分的,导致强化训练无论是命题还是最后的成绩都有尴尬,顾此失彼,希望你能够分层命题考试,严格考纪,做到行之有效。

2014届的资料书金版学案内容是结合岳麓版教材编写的,体系知识与我们所复习的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基础知识梳理部分,本来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学生一碰到不知道的点就不去做了,课堂还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花费时间。

教材方面我们用的是人教版,较为简约,人教版历史中涉及的某些考点,在人教版教材上找不到满足学生需要的资源,但是在大象版教材上可以直接找到 ,例如,人教版中考查“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知识点在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第

九、第十课中根本就没有明确阐释,连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都未提及。而教师要想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标准的参考答案,光靠见解参差不齐

的教辅资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岳麓版必修2第二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九课《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课中特意列出一目进行具体的阐释,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历史结论,给教师适当补充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说岳麓版教材为人教版教材提供了最佳的教学资源,人教版教材上某些没有历史定论的问题,可以到大象版、岳麓版教材上得到确凿的印证,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需要熟悉其他版教材拓展。

(四)教师的心态

平时我们在高三教学中经常关心学生的心态,却往往忽略教师个人的心态。作为高三的老师不但承担着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更是肩担对于学生未来方向的向导,学生的下一步会怎样,与我们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的心理压力并不比家长学生少。我所担任的普通班几次考试检测下来根本看不到高考的希望,我从一开始的努力,与学生家长交流,与学生谈心,课堂提问课后叫到办公室讲解,但在一次次考试面前逐渐信心渐失,学生的无所谓,我的心凉,到最后的力不从心,学生考好了欣慰,考不好自责,总觉得有所亏欠,在普通班教学,教了一年,教学方面没敢懈怠但不出成绩,这样的一年意义在哪,感到十分困惑。作为一名老师,即将投入到新的教学中,必须及时调整好,不让这种影响持续到下一届,我们在给学生信心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2014届高考的总结,反思不足,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吸取更多的经验充实自己。

第五篇:2008届高三历史教学反思总结

一年的努力,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当然,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给我更多的是一次锻炼,一次提高。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认为,在08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是以后要注意和革新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对于今年的高考最终方向并没有完全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当中并没有很好的把握高考内部实质意义,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吸取的教训.但同时又要注意对各种信息来历要辨别的对待,“尽信书不比无书”.最重要的还是要自食其力的眼光来判断和辨别.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所以如何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要解决的需要解答的题目.

3.在引导学生落实基础,化为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是我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这既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最后学生学习时间紧,作业多,没有时间看书和自己整理知识.主观上也是最后阶段落实不够,有点盲目和仓促.对于最后一点,既需要黉舍的引导,同时也要我们在最后的冲刺中更讲究复习的方法,以取患上更大的成绩.

第二,对于历史科的高考备考,我想应做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必须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对于最近几年的高考,大有回归课本之势。显然,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察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因而,高考要取患上好成绩,平时理解透彻课本就显患上相当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理解透彻课本呢?我觉患上,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部实质意义,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钻研教学纲领、考试说明和最近几年的高考卷子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楷体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门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哄骗课本的目录,根究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收集。,三是将课本读活。有人总结出学历史必须做到“死去活来”,“先身后活”。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光要死抓基础知识,也要能将“死”的知识用活。但读“活”课本是对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必须以读“薄”和读“通”为前提。

二.重视学科之间的综合和时政热门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又不局限于课本。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关注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说,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拓宽视阈,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绝对是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政热门、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

三.搞好历史专题复习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搞好专题教学是高考历史复习中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我认为选好专题,可以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将知识板块区分清楚成若干小专题进行教学,。也可以选择一些能力类,如历史信息解读等专题进行教学,还可以结合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需要解答的题目、久远需要解答的题目为中间开展专题教学。

四.强化对学生高考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说到答卷,同学们对有些题目不患上分或者患上低分,不是知识没掌握,也不是内部实质意义不知道,而是在审题时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扣住题目的要求,造成答非所问的失分。也有同学则是由于表达的粗糙、不到位、不能用学科语言表述所致。审题与表达这两个需要解答的题目不解决,高考分数断难上去。我觉患上,高考试题是最好的思维训练题,在平时的训练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头看看近几年的高考,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其答案中体会“怎么答”,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五.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高三教师应当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高三历史教学效率。相对而言,我觉患上我们教师更要注意上海高考历史卷,由于上海已进入了第二轮课程改革,其历史试题统筹基础、能力性强,着眼课改、导向性强,贴近实际、人文独特的地方等,应当是我们文科综合命题的方向。

最后,关于11届高三历史复习的一些想法

一.夯实一轮基础,狠抓二轮提高。

一轮复习要根据学生环境,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全面而扎实教学活动。以课本为主,按教材的章节一个一个地落实知识点。在二轮复习中,要强化专题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二.提高复习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研究11年命题原则及命题独特的地方,准确把握高三复习方向。认真研究新课程所产生的新理念,新需要解答的题目。研究45分钟的课堂教学。坚持能力立意,教师应在帮办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需要解答的题目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掌握解题规律和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功夫,减少学生不应有的失分征象。

三.加强综合科之间的协作

在高三下半学期,应加强政史地三个备课组老师之间的联系,平时在教学中互相会商教学方向,教学热门.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文综考试主要以解决需要解答的题目,培养能力为目的, 尤其需要三个文科综合备课组的齐心合力。

四.强化周练月考

用好精品题库,保证训练质量。最好一周一练习,要引导学生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杜绝无针对性的逐题讲解卷子的讲述课,一定要及时强化所学知识,不留死角。

五.关注热门,收集信息加强交流。

关注高中新课程方案信息,高考信息,一年的时政热门信息,考纲变化的信息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名词解释及重点简答题下一篇:没按时完成作业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