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控制科学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北航控制科学范文

北航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章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总会(简称北航老科协)。

第二条 本会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工作者群众团体,是北京老科技工作者总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航老科协接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领导,是学校联系退离休人员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团结北航老科技工作者,为学校发展、社区和谐、国家繁荣富强再做贡献。

第四条 本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关心和维护老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反映老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五条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加强联系和协作,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探讨老科技工作者的特点及其团体的发展规律,促进老科技工作者团体的健康发展。

二、发动老专家参与学校、北京市及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围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为学校、北京市和国家的发展与建设继续做出贡献。

三、开展科技考察、决策论证、调研咨询、科技开发、工程设计与监理、新技术推广、科技及经济建设项目评估和技术攻关等活动。

四、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普及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发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面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活动。

五、组织开发老科技人才资源,向国内外推荐老科技人才,为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才华创造条件。

六、关心和维护老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反映老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和意见,组织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建设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七、鼓励和组织老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再做贡献,定期表彰和奖励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和先进老科技工作者,弘扬“开拓、奉献、求实、创新”精神。

第三章 会员

第六条 具备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北航离退休人员,承认本会章程,自愿加入本会者接,通过登记审批即成为本会会员。

第七条 会员权利:

一、本会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的相关活动。

三、对本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四、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八条 会员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

二、执行本会决议。

三、积极参加本会活动,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四、团结同志,维护本会合法权益和声誉。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本会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决定重大变更和终止事宜。

四、监督审查理事会的工作。

第十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

第十一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二条 理事会的职责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情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变更和增补理事。

六、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七、会员的表彰奖励。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时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才能生效。

第十四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通讯方式召开。

第十五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权,主持本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六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热心协会工作,服务会员;

四、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工作,一般年龄不要超过70周岁,若工作需要可放宽至75周岁。

第十七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十八条 本会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

第十九条 本会秘书长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对会长、副会长负责。

第二十条 本会的财务工作由会长负责。秘书长执行日常开支管理。

第二十一条 本会的终止程序。

一、本会完成宗旨,自行解散或由于变更、合并等原因需要

注销时,由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提出动议。

二、本会终止动议须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

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经本会第六届代表大会通过后生效。

第二篇:北航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作业_自然辩证法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

论自然辩证法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以材料的发展历程为例

名: 学

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

1

摘要: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多学科交叉与结合的结晶,其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该学科发展过程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原理,包括了自然辩证法的许多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质量互变规律、矛盾论、可持续发展论等。材料科学作为一门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得出对人类有益的方法与技术。本文通过思考分析,达到运用自然辩证法思维方式进一步指导新材料研究之目的。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材料科学;研究应用

2

引言

科学技术属于哲学范畴,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外在的关系,而是事物自身内在的关系,即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其他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部分的科学技术与作为整体的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材料科学技术是探索研究和制造新材料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指出特殊材料研制的特殊方法,而且还揭示出各种不同材料研制的共同规律。同时,材料科学技术是一门技术科学,它介于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与基础科学相比较,材料科学技术更接近于体实践;而与工程技术相比较,它则更接近于理论研究。它是基础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中间环节,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具体技术中带有共同性的科学问题集中起来加以研究。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探寻其中的自然辩证法原理对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很有必要。通过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对材料自然科学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使得我们在研究中抓住重点并有个清晰的思路,从而在科学研究中做出贡献。

一、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包括三部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它和各门具体科学技术一样,都是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研究方法的规律性探索,这表明了它具有科学技术特性。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抵制和批判各种伪科学和反科学,有助于净化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自然辩证法不仅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哲学的考察,还要进

3 行经济学的、社会学的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还会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揭示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被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此基础上它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揭示出辩证唯物法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

自然辩证法思想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社会推进了科学的时代。科学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人类面对外部世界的更多自由,而且意味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智慧理性的提升,对待外部世界的观点和看法的改变,以往的世界观在科学发展的强劲势头之下受到了无法避免的冲击和挑战。恩格斯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对自然科学的各项巨大成就的热切关注中提炼出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赋予了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以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自然辩证法思想为科学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人们认识自然的活动中,自觉地遵循科学的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指导,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主观臆测,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恩格斯通过自然辩证法思想所建构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为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培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也进一步为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创造了思想条件。现代化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告别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对现代科技的掌握与驾驭是决定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归根结底之关键。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推进人的现代化,进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思想要求相契合的理论财富。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下,现代化的进程将加速进行,科学精神将不断内化为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科学和理性将擦拭人类智慧的蒙尘,去除人类精神的枷锁,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潮的反科学本质无需揭露自将暴露无遗,最终将无处藏身,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二、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工具和产品的物质,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认识和使用材料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同样古老。历史学家根据人类使用的主要材料,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由此可见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材料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任何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必将支持和促进当时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从人类的出现到20世纪的今天,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材料及材料科学

4 也在不断发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材料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一)使用纯天然材料的初级阶段

在原古时代,人类只能使用天然材料(如兽皮、甲骨、羽毛、树木、草叶、石块、泥土等),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就此开始。这一阶段,人类所能利用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在这一阶段的后期,虽然人类文明的程度有了很大进步,在制造器物方面有了种种技巧,但是都只是纯天然材料的简单加工。

(二) 人类单纯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

这一阶段横跨人们通常所说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也就是距今约10000年前到20世纪初的一个漫长的时期,并且延续至今,它们分别以人类的三大人造材料为象征,即陶、铜和铁。这一阶段主要是人类利用火来对天然材料进行煅烧、冶炼和加工的时代。例如人类用天然的矿土烧制陶器、砖瓦和陶瓷,以后又制出玻璃、水泥,以及从各种天然矿石中提炼铜、铁等金属材料。 (三)利用物理与化学原理合成材料的阶段

20世纪初,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等科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检测技术的出现,人类一方面从化学角度出发,开始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化学键、结构及合成方法,另一方面从物理学角度出发开始研究材料的物性,就是以凝聚态物理、晶体物理和固体物理等作为基础来说明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能间的关系,并研究材料制备和使用材料的有关工艺性问题。由于物理和化学等科学理论在材料技术中的应用,从而出现了材料科学。在此基础上,人类开始了人工合成材料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为开端,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仍将继续下去。人工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加上已有的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了现代材料的三大支柱。除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外,人类也合成了一系列的合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纤等材料都是这一阶段的杰出代表。

从这一阶段开始,人们不再是单纯地采用天然矿石和原料,经过简单的煅烧或冶炼来制造材料,而且能利用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原理及现象来创造新的材料。并且根据需要,人们可以在对以往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能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材料设计。使用的原料本身有可能是天然原料,也有可能是合成原料,而材料合成及制造方法更是多种多样。

(四)材料的复合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金属陶瓷的出现标志着复合材料时代的到来。随后又出现了玻璃钢、铝塑薄膜、梯度功能材料以及最近出现的抗菌材料的热潮,都是复合材料

5 的典型实例。它们都是为了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到这时,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新的物理、化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独特性能的材料。

现代复合材料最根本的思想不只是要使两种材料的性能变成3加3等于6,而是要想办法使他们变成3乘以3等于9,乃至更大。严格来说,复合材料并不只限于两类材料的复合。只要是由两种不同的相组成的材料都可以称为复合材料。

(五)材料的智能化阶段

自然界中的材料都具有自适应、自诊断合资修复的功能。如所有的动物或植物都能在没有受到绝对破坏的情况下进行自诊断和修复。人工材料目前还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近三四十年研制出的一些材料已经具备了其中的部分功能。这就是目前最吸引人们注意的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光致变色玻璃等等。尽管近10余年来,智能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离理想智能材料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而且严格来讲,目前研制成功的智能材料还只是一种智能结构。

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中的自然辩证法

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当中可以总结出,其发展的每个阶段中都或多或少蕴涵一定的自然辩证法原理。这是因为反映自然客体本质规律性知识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反映社会科学的某种思想理论因素之间存在联系。自然科学理论中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的潜在联系终将导致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大统一,从而增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然不能建造任何机器,任何火车头、铁路、电报机、纺织机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人类在自然中活动的工具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的手所制造成的人的大脑工具。”逐渐形成了以技术作为对象,研究它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自然辨证哲学技术学科。 (一)材料具有自然属性

自从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材料,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钢铁时代—信息时代。在漫长的人类活动过程中,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材料,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中,材料随处可见,桌子、椅子、房子、汽车,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材料制造而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来源于自然,制造桌椅的木头来源于森林,房子用的砖头来源于大地,汽车用的钢铁,铝等来源于矿场。虽然我们的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现在用的很多都是高科技的产品,但无论产品多么先进,原材料都来源于自然。所以说材料具有自然属性。 (二)材料科学技术与辩证唯物主义

6 人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工作,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知识的迅速增加,必然伴随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变革,尤其是在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过程中。人们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手段和思维方法,从而衍生出许多新的构思、概念和认知方法。这些都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内容。

以纳米材料为例,从纳米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它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预测到实际研究,由分散研究到系统地整体研究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出了纳米技术体系从形成到进一步发展的系统框架。简而言之,纳米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次。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直接延伸到原子和分子,实现生产方式的质的飞跃,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技术又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物质始终标志客观实在,并且能被反映。人们对于纳米材料的研究和进一步利用,首先就是符合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及能为人们所反映的原理。无论它多么深奥复杂,均不能超越这一理论。

(三)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源于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材料的需求,人们不断地发展创造各种各样的材料以满足各种各样的性能要求。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材料的成分、结构、微观组织和缺陷等,任何一种材料的宏观性能或行为,都是由材料的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决定的。材料在制备、加工、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可能受到自身成分、组织和外部环境(温度、压力等)的共同作用而产生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性能[4]。要获得满足性能要求的材料,就需要对成分—结构—组织—性能之间的规律进行研究。同其他科学一样,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

归纳和演绎是自然辩证法中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科学思维方法,实验法是科学抽象中重要的思想模型。材料科学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需要通过试验获得数据,经验。但这只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我们要通过归纳和演绎将它上升到理性认识——规律、理论,这样就可以反过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将其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应用,是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对科学事实价值性的提升。正因为有了自然辩证法,材料科学才能够从中借鉴并加以运用,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也因此才能使材料科学成为一门合格的学问、一门真正的学科。 (四)材料科研选题中的自然辨证法

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产品需要经过实验阶段,然后再投放

7 生产。这个实验过程也称为科研过程,在科研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选题。这是因为: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它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到科研的途径和方法,课题选择是否恰当决定了科研工作进度的快慢以及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科研选题是决定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和首要环节。所以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① 选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② 所选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应是前人和他人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并预期能出成果的科技问题;

③ 所选课题一定要有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④ 选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件来选择科研课题。

此外,在接下来的试验过程中、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以后的实践中。 (五)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研发新材料

自然辨证思维是指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所谓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特殊功能和效用的材料。近二三十年来, 在生产力发展和高技术产业需求的推动下,新材料的种类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新材料的发展应用不仅是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础和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用哲学思维研究新材料,会对实际的研究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常用的哲学思维方式有相似法、相反法、宏微对比法、扩展缩微法等。

相似法

现实世界中,从宇宙星系到原子内部运动都存在着种种相似之处。但是,相似不等于相同。相似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相同和变异的矛盾的统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相似法中的相同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承袭关系,又可以通过变异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差异及发展关系。

纳米材料与自然界的水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最新研究出的“纳米水”不是普通的水,它是纳米燃油添加剂的俗称。目前主要针对车用柴汽油和燃料油使用,可实现用物理方法解决燃油燃烧的化学问题,进而实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反法

事物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似现象,而且还存在着相反现象。有大必有小;有强必有弱;有虚必有实;有吸收必有排泄;有吸引必有排斥;有聚合必有分离;有守恒必有不守恒等等。在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反面去剖析、反证、推

8 理、理解、概括、设想、加深、巩固和扩展对下面知识领域的认识与把握。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单一结构的材料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科技工作者就开动脑筋研制出各种复合材料。所谓复合材料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也许这几种组合材料之间有着完全相反的特性,但正确的使用能使之充分发挥特长而避开其各自的缺点。这样,就诞生了许许多多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在严寒的冬天,你穿上几件单衣仍会感到刺骨的寒冷。这时,你如果穿一件棉衣便会感到全身上下暖烘烘的。这是因为棉花、中空纤维、羽绒等具有蓬松的特点,内部藏有大量的空气,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但是,如果不用布只用这些材料做棉衣,干脆做不成衣服。只有用不能保温的布把这些能保温的材料裹起来,才能做成既结实美观又保暖的棉衣。所以说,棉衣大概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复合材料了。

宏微对比法

许多事物在宏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但由于微观上的点点差异,往往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在学习时,就要时刻注意将它们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对比,才能牢固地掌握其词义及形态特征。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宏微对比往往是发现新的科研专题征的最好契机。

损坏的物品能够自我修复,这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装有化学试剂和催化剂的小胶囊,在材料发生断裂时,可通过两者的化学反应填补裂缝。德国科学家发明的新材料是一种透明塑料,这种塑料在受热后能自动修复裂痕,这种修复裂痕的反应是可逆的。

扩展缩微法

扩展是将已学过的知识作基础,向纵横两个方法延伸,以加深与巩固原有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其具体实施方法就是扩展法的具体化——类推法。微缩是将已学过的宏观知识作显微验证。其具体实施方法是还原法。

德国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新型织布材料,用这种布料缝制内衣可以治疗皮肤病。这项成果为许多皮肤病患者解除了频繁换药的痛苦。据介绍,科学家利用自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中都含有的一种名为"环式糊精"的糖分子使织布拥有了医疗功能。该分子化合物能在织布内形成微小的孔状空间,并具有吸收不渗水物质的性能。科学家介绍说,通过特殊方法处理,他们将一些外敷药物的有效成分添加进新型纺织品内,从而使这种织布内部那些微孔能够较好地保存这些药物而不“流失”。在织布与人体接触时,极少量汗液“刺激”使药物被“激活”,有效成分会慢慢渗出被人体吸收,达到与外敷药物同样的疗效。

9 结论与建议

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在材料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从材料的自然属性到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联系,再到自然辩证法在材料科研中的应用,每个方面都折射出自然辩证法的影子。所以说,材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辩证法。一部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史,就是自然辩证法在其中的应用史。

今后我也会把这些应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首先,通过对材料结构和物性的深入研究,从而对材料本质进行研究和了解;同时对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进行深入地研究,这为材料科学的形成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研究通过材料成型、加工、表面处理技术、热处理及复合等材料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不同类型的材料之间能相互代替,充分发挥各类材料的优越性,以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10 参考文献

[1] 曲远方. 现代陶瓷材料及技术[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 [2] 徐治立等.自然辩证法概论[M].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12年版. [3] 黄新民等. 材料研究方法[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 [4] 周达飞. 材料概论[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5-9. [5] 曹茂盛等编著. 纳米材料导论[M]. 哈尔滨工业出版社, 2001, 15-16. [6] 李醒民.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本方法[J]. 大自然探索,1992,(01):29-32. [7] 范晓丽. 论唯物史观的自然维度——兼谈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异同[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46-51. [8] 刘猷桓.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导论[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4-12+23. [9]郑晓松.探寻传统自然辩证法研究新路径[N]. 社会科学报,2009-02-19(005). [10] 魏群义, 彭晓东. 论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0(6): 29-31. [11] 胡晓兵. 哲学方法概论[J]. 理论观察, 2010(1): 58.

第三篇: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摘 要】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事业单位只有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目前,我国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还比较滞后,科学事业单位迫切要求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首先指出了科学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由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科学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建立健全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关重要。科学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其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当前,科学事业单位正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措施构建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但整体而言,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相对落后,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其功能的发挥,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内控意识相对淡薄,控制环境较差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氛围,反映了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基础。目前,科学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大都不够重视单位的内部控制,或是对内部控制有片面的了解。有些认为应重事业发展,内部管理是次要的;有些认为单位的财政资金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安排,只要编制好预算,取得资金和使用资金就可以了,以致出现经费支出失控的现象;还有些认为单位的财务有财务部门把关,内部控制就可有可无了等等。因此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明显滞后。

2.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014年1月1日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这虽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全面建立,但许多科学事业单位迄今为止也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1)不相容岗位未能有效的分离。比如,有些单位出纳兼任记账、档案保管等,存在不合理兼岗现象。(2)未实行授权审批控制或是授权不明确。对一些重大的业务和事项,未能较好地实行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3)票据、印鉴管理混乱。单位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等未按规定程序建立相应台账;对票据的使用缺乏抽查制度;有的单位甚至将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及票据交由一人保管等。(4)未能实行关键岗位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5)预算控制相对弱化。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够,缺乏刚性。(6)监督力度不足,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3.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大多数科学事业单位都有财务管理岗位或机构,也都设立了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但是不够全面和科学,具体主要表现在:(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2)资金管理混乱,经费支出渠道错误等情况时有发生。(3)现金管理混乱,大额支付现金,坐支现金,账面现金余额过大等。(4)实物资产管理混乱,重购买、轻管理。(5)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严格,导致原始资料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随意性大,编制财务报告不合法、不真实等。(6)经费支出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会计人员审核不严,但凡有相关审批人员签字,就予以报销。

4.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力比较低,他们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工作只能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至于较高要求的会计分析,财务管理无法做到。即使作为具备专业知识的财务工作人员,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过于陈旧,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还好,目前科学事业单位正在改善这个情况。

5.内部审计工作薄弱,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工作一直是科学事业单位的薄弱环节,许多单位领导缺乏内部控制知识,把内部控制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缺少一定的独立性。2014年我国才正式实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一些单位没有正式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有,由于检查与考核机制的缺乏,使内控的执行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审计部门作为监督机构,大多偏重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较少对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

二、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1.增强单位负责人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要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进一步明确其责任。内部控制建设能否有效开展,首先取决于单位负责人的态度。单位负责人要增强内控意识,充分了解内控的重要性,针对单位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同时,注重单位文化建设,建设好一支掌握先进管理方法的、思想业务素质好的人才队伍,培养全体员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营造和谐的内控环境,以利于产生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如果单位领导人控制的随意性强,或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再好的内控制度也得不到落实。以G单位为例,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及所长办公会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一套适合研究所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为确保研究所内控制度建立的完整有效,专门成立了以分管所领导为领导小组组长,全所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内控建设工作。

2.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控制控制体系

按照《规范》要求,分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财务、内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形成一个相对全面、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

一是要确定什么样的岗位是不相容职务,二是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权限,令不相容的岗位能够互相约束、互相监督,达到权力制衡的结果。G单位制定内控制度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安排每个岗位,并为每个岗位编写岗位责任书,明确每个岗位的权利义务并由相应人员签字确认,以做到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稽核检查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授权审批控制

G单位在确定审批权限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审批人根据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授权审批控制对事不对人,不越权授权,授权适度。授权批准的层次根据管理和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保证各管理层有权有责,避免越级审批。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实行单位集体决策审批。

(3)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作为一种内部控制方法,是要发挥预算的约束作用。

①科学编制预算。G单位结合实际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法规合理编制预算,尽量做到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开展经济活动前先申请预算指标,没有预算指标不能开展经济活动。

②加强预算执行力。对于项目的过程管理也应进行严格的监控,每个项目专人负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把握项目执行的重点环节、重要阶段与拟输出的工作产品,最终实现科研项目的精确、高效管控,逐步提升项目完成率。

③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2014年,G单位在其《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研究所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控制。为了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对内预算由编制型预算转变为管理型预算。通过预算指标的制定以及实现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以预算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将预算指标分解细化。对事业部以结余指标作为考核,对职能部门以费用指标作为考核,预算管理通过对比当年预算数与决算数实现考核。通过预算管理激励机制,提高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做到控制成本,节约费用,最终通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结余。

(4)收支业务控制

单位应明确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收入业务,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加强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支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各项收入,按照规定开具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的适用范围,严防票据管理失控。建立健全支出业务的相关制度,明确各支出事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G单位对三公经费及会议、差旅和培训费等支出事项更是严格规定,并对当年预算数总额控制。加强支出审批和审核控制,特别强调减少现金的大量流入和流出,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

(5)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单位应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岗位在政府采购业务中的责任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G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已批复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由指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所购物品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6)资产控制

单位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现金、银行账户、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管理。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是内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G单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资产的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同时,根究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7)建设项目控制

建设项目控制主要涉及项目立项审批的科学合理和手续的完备、招投标的合法性、项目投资的合理性、项目资金结算的合法合规和竣工验收的完整合规等内容。G单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竣工决算报告等审核,由单位内部的相关人员或委托中介机构来进行并出具评审意见。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的规定进行招投标工作,严格执行合同评审程序,加强建设过程的控制。项目竣工后,做好竣工验收和资产移交工作。在项目的执行中,发挥审计的作用,达到内控的要求,项目最终结算价以审计定价为依据,可以压缩造价,节约投资。

(8)合同控制

G单位明确单位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单位的合同实行审核把关、统一管理,确保签订合同的格式、内容合法合规,符合单位利益。明确合同的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专用章,严禁超越权限签署合同。

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方面在对相关会计岗位的人员配备上,应当配备相应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会计岗位不应成为单位其他部门引进人才的照顾性岗位,具备相关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抓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首先,每年一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应沦为一种形式,继续教育组织部门在抓好新制度、新准则、新规范的培训的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其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最后,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4.加强审计功能,完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单位负责人的支持和重视。G单位的单位负责人直接分管审计处。而且,从2012年起,G单位将原设立于纪检监察部门的内审机构,独立开来,设立了审计处,更增强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发挥内审职能。

三、总结

建立与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如何设计出一套真正符合科学事业单位实际的、科学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对科学事业单位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科技强警”是G单位多年来一直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有效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科技强警”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荣凤云,弓淑芬.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热带农业工程,2011(05).

[2] 杨长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财务与会计导刊上半月(实务),2014(02).

第四篇:科学控制物业管理日常维修的时间要素

郭向东/《中国建设信息》/20060808

建设部颁发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的系列标准中把零修急修及时率作为了衡量和考核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执行这个考核标准,对于许多物业管理公司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 确定服务标准指标的原则

在讨论服务标准指标概念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认识确定标准指标的原则。确定标准指标有三个重要的原则,一是该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要素的内容;二是该指标能够反映要素的实质内容;三是该指标是可以用现实的管理或技术手段加以衡量并加以有效控制的。

其一,标准指标应该是客观评价出的结果。也就是说,服务工作是否及时或合格必须由服务提供一方以外的第二方或第三方作出评价,而不是由服务提供方主观作出评价。无论服务质量的最终结果通过了怎样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其基础原始资料必须是客观的,而且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必须真实地反映原始资料的评价内容,而不能通过统计分析的过程将这些客观评价内容加以曲解。

其二,服务标准指标必须反映服务要素的实质内容。任何一个服务要素通常由一个或若干个因素起决定作用。当我们用量化的指标去控制这些因素时,服务要素的活动过程就能受到控制。关键在于选择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这种决定作用。例如,选择控制设备运行的服务质量的指标就不能采用设备完好率的指标,而必须选择设备运行过程的故障停机率,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技术性能的指标,不能反映设备的运行质量,因为技术性能完好的设备只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其三,选择的指标必须是用现实的管理或技术手段所可以衡量和加以控制的。所谓的技术手段,就是检测设备或仪器,所谓的管理手段,就是科学的人为评价方法。在物业管理活动中,我们可以设想出许多的活动评价指标,但事实上,有些评价指标是难以衡量的,或者准确地说,是无法采用现实的管理手段或技术手段进行测量的,因此只能是理论上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掌握衡量这些指标的测量手段,就必须付出昂贵的成本,或者购买相当昂贵的测量设备,或者构筑过于复杂而严密的管理流程体系。这些显然不是今天的物业管理公司所能做到的。

选择一个指标,目的是用来控制服务活动过程和质量。因此,指标本身必须受控,而且是物业管理公司所能采用现实的管理手段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控制。

如果不能控制,指标的确立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我们应当选择可以衡量和控制的指标。

二、对零修急修及时率概念的认识

日常维修是物业管理服务的一项活动内容。日常维修的服务质量至少要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是维修的效果要好,二是维修要及时。前者可以采用零修急修返修率的评价指标,后者则可以采用零修急修及时率的评价指标。对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日常维修的质量要素,对后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日常维修的时间要素。

1、从服务质量标准指标必须具有客观性的观点确定日常维修的时间指标:对维修方来说,日常维修的工作流程可以这样描述:维修业务的受理--对现场故障进行诊断--准备维修材料和器材--实施维修--维修效果确认。维修方据此确定工序时间。

对于报修方来说,与他有关的时间概念是,什么时候报修的,维修工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的,维修任务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从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必须具有客观性这一观点出发,最终需要控制的维修工作的时间概念实际上就是报修时刻、到场时刻和完成时刻。围绕这三个时间概念而在维修方那里需要根据整个流程确定的工序时间属于维修方服务过程工序控制的范畴,是为了这三个时间目标服务的。

可以纳入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指标的日常维修时间要素包括:到场时间--报修时刻至到场时刻的时间间隔;维修时间--到场时刻至完成时刻的时间间隔。当物业管理公司作出上述标准指标的承诺以后,报修方对维修方执行维修任务时完成上述指标的书面确认是评价维修方是否达到服务目标的唯一的客观依据。

2、从服务质量标准指标必须具有实质性的观点确定日常维修的时间指标:这两种标准指标都是非常重要的。客户肯定具有对维修的尽快完成的要求,同时,客户等待维修人员到场的焦急心理应该引起物业管理公司的极大重视。事实上,根据统计调查,客户对维修人员到场的等待比对维修工作的完成的等待更为焦急。

3、从服务质量标准指标必须具有可衡量和可受控性的观点确定日常维修的时间指标:

从表面上看,报修方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法确认维修的到场时间和完成时间。但是,事实上,难点在于维修方怎样确立标准。

例如,很难确定每一种维修任务的完成时间标准。有一些简单的维修任务如更换照明灯具、更换门锁、更换水嘴,尚能事先估算出作业的时间定额。但是许多复杂的维修任务如排除防水层被破坏造成的故障、地下水渗漏、沉降变化造成的故障等,很难事先确定一个完成时间标准,有时连诊断故障原因的时间长短都很难精确地估计。尽管是解决客户很重视的漏水问题,如果漏水是由于上述原因,对这些维修任务,物业管理公司怎么可能在服务指南或合同中作出完成时间的承诺。

因此,在日常维修的时间要素控制的问题上,最难衡量和控制的就是维修的完成时间的标准指标。

尽管对物业管理日常维修完成时间的标准考核是难以直接、直观和精确地进行的,但是,难衡量并不就是不能衡量,物业管理公司应该在具体维修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精心组织,尽可能地把握整个维修工程进度,并耐心细致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与此同时,物业管理公司应该把随机作出的工程进度承诺和实际工程进度的客户确认留档,并作出统计分析,总结出规律,逐步地纳入标准化管理。维修完成时间管理的标准化水平越高,公司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就越高。

对于到场时间的指标来说,确实是比较容易衡量和控制的。物业管理公司也能比较容易地规定出到场时间的标准指标。

物业管理公司制订了日常维修标准指标之后,应在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指导书中予以明确规定。

三、控制物业管理日常维修时间要素的方法

要科学控制物业管理日常维修的时间要素,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使用必要的手段。这些措施和手段就是:

--准确涵盖整个业务的管理控制流程;

--完整的、真实的和具有可追溯性的记录;

--精确的测量手段;

--灵敏的信息传递系统;

--快速而强有力的校正控制机制。

物业管理日常维修业务的整个流程应该包含这些内容:

1、 用户报修和派工过程;

2、 维修材料组织过程;

3、 维修的实施以及用户对维修过程和结果的确认;

4、 维修回访;

5、 对维修工作情况的总结统计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对于物业管理日常维修业务来说,记录通常就是指报修单(维修任务派工单)、电话报修记录、领料单、电话维修回访记录、维修统计表(包括合格率统计表和及时率统计表)以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质量记录。相关记录应建立关联或链接,例如在领料单上应有报修单编号的记录。

其中,核心的记录是报修单,它在物业管理日常维修的管理中具有核心的作用。报修单中与日常维修时间要素有关的内容包括报修时刻、派工时刻、到场时刻和完工时刻的准确时间记录。其中,报修时刻和派工时刻应由调度人员填写,到场时刻和完工时刻由维修工填写。派工时刻由维修工签字确认,报修时刻、到场时刻和完工时刻应由用户签字确认。

信息传递系统必须灵敏。这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从组织上建立科学的调度指挥系统,明确维修工作的程序,并严格职责划分,对各岗位都要提出有关工作的时间要求,并在各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指导书中,作出明确规定;二是要在各种相关记录之间要建立关联或链接。从任一记录都能够迅速查索到报修单。此外,对电话报修记录和电话回访记录与报修单结果不一致的,要进行核查,并作出核查记录。

物业管理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统计制度。对日常维修时间要素的管理,要通过原始记录编制维修及时率月统计表、季统计表和年统计表。维修及时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达到标准指标的维修件数

零修急修及时率= ---------------------------- * 100%

当期总维修件数

物业管理公司应对未达到标准指标的维修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责任人进行查处。

第五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3

第二单位的材料改变

控制铁锈的速度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即科学讨论,研究铁锈的速度,如何预防,缓慢铁锈。

科学研讨会这一活动是基于第5课的课外实验,主要是交换实验的结果,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类似于铁锈的实验,其实学生可以从铁锈实验,初步看铁锈的速度和什么因素,但教科书还希望学生重复第5课的实验设计,他们自己研究铁锈影响的原因,这对学生非常有必要。

了解生锈的原因,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减慢铁锈,寻找更好的防锈措施,使科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使用的感觉。

二,教学背景:

关于铁锈现象,第五课的单位已经分析,生活中的学生经常看到人 我们在涂料表面使用铁制品等,以保护铁制品,防止生锈。这一切为这一类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五课,铁锈这次延长,要承担本课的课外实验结果,学生将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锈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铁生锈的速度,从而研究铁锈的速度控制方法,了解人们生活中的防锈措施。了解铁锈的原理,知道铁锈的影响的原因,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更好的防锈措施,使科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意识。

三,教学设计:

学习

目的

标准

科学概念: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锈。

2.在正常生活中,铁锈和水的速度有多大关系。

3.铁水,空气隔绝是防止铁锈的好方法。

过程和方法:

1.继续学习假设在铁表面涂漆或涂其他金属不易生锈。

如:汽车穿着闪亮的漆;加热管涂漆铝漆;罐头镀锡铁皮;屋顶表面的白色金属表面有一层锌层;

(2)由各种合金制成。着名的不锈钢,即在钢中加入少许镍和铝合金制成的。

(3)使用塑料等替代产品。

(4)铁制品在油中,真空。

... ...

3.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黑板:隔离空气和水分接触铁,可防止 切铁锈。

第四,谈谈本课的教训。

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课外练习:你可以让自己家里的铁制品长寿吗?

仪表

7.控制铁锈的速度

铁锈是水和空气的结果。

绝缘的空气和水分与铁接触,可以防止铁锈。

课外活动

课外完成在什么情况下铁容易生锈活动探索,并与学生分享实验结果。

生成预测

1.在科学研讨会上,分组报告我们的解释,当学生可能只是因为铁锈导致与水有关的,与空气有关的结论,但很难找到水和空气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的帮助和指导,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团体报告生活中,人们如何防止铁锈,减慢铁锈的速度?学生收集的信息可能不完美,教师可以提前 调查和展示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参与的方式。

课堂评估

可以积极参加科学研讨会来;

可以努力收集信息,并乐意与学生分享收集的信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报告公文写作范文下一篇:爆款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