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研究论文

2022-04-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高校研究生队伍的不断扩大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我国高校研究生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影响越来越大。

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研究论文 篇1:

微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以温州地区的大学生为调研样本,调研微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成因,提出了“微博”时代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构建“红色微博”平台、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微博德育”能力、建立微博与其他教育载体的耦合机制等。

关键词: 微博 大学生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展望,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人生诉求、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以奋斗目标为表征的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高度自觉意识[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之余,也影响着他们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微博时代”下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以温州地区的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围绕微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博时代”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一、问卷调查和样本选取

调查所采用的问卷是围绕微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系设计的自编问卷《微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研究》。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科等;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微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调查采取的方法是分层抽样法,抽取了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两所高校四个年级、五大学科的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人员入班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8份,有效回收率为91.8%。对回收的问卷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分布见表1、表2、表3。

表1 性别比例

表2 年级比例

表3 学科分布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微博”的主力军。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72.8%有自己的微博,只有27.2%没有微博。而没有微博的这部分大学生中,有58.1%计划开通微博,27.9%选择“视情况而定”,只有14%的大学生“不打算开通微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用途是发布信息,达45.6%,其中,即时报道身边发生的事的占24.2%,表达自我观点和情感感悟的占21.4%;其次,是获取和传播信息,达34.6%,其中,浏览各类新闻资讯的占19.2%,转发和评论热门话题的占15.4%;再次,是出于交友的目的,达17.8%,其中,加入微博圈群的占9.3%,将感兴趣的人“加关注”的占4.8%,扩大自己的“粉丝群”占3.7%。关于微博吸引大学生的原因,调查表明,微博内容表达的自由性、操作的便捷性、信息的即时性、交流的平等性等特点,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其中,认为微博可以自由表达想法的占24.3%,操作简便的占21.2%,信息更新及时的占18.8%,信息量大的占15.9%,互动性强的11.2%,参与者多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的占8.6%。

(二)微博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微博”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时代,海量的信息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素材。调查显示,大学生可以从“微博”上获取各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其中,娱乐八卦类信息为21.3%、时事政治信息为18.5%、社会人文信息为17.6%、朋友动态信息为15.5%、生活时尚信息为13.4%、求职就业信息为10.7%、学业相关资讯为3%。同时,微博的互动性和平等性使大学生在与他人的观点碰撞和交锋中开阔了思维。调查显示,微博与其他媒体相比,认为“微博提供了更多更迅捷的资讯”的占31.1%,认为“微博具有更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的占28.6%,认为“通过微博可以迅速获知热点问题及舆论倾向”的占24.4%,认为“通过微博可以与平时难以接触的名人进行交流并得到指导”的占15.9%。此外,通过“加关注”大学生可以直接将自己感兴趣的人“加关注”,成为他们的“粉丝”,“关注对象”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必将对大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关注”对象的参与壮大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者队伍。大学生对各类人员的关注程度依次是:同学、朋友为18.4%,家人、亲戚为15.8%,学校、班级、社团等为15.7%,政经名人和文体明星为13.2%,新闻媒体为11.2%,人气微博主为7.8%,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为7.6%,老师为7.2%,喜爱的品牌为3.1%。

(三)微博海量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的同时也必然会使一些不良信息借助微博平台得以传播,一些大学生面对不良信息时,由于社会阅历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缺失,容易淡化乃至动摇理想信念。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微博上看到的不良信息主要是:“炫富斗富等不健康生活方式”30.8%、“含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信息”25.9%、“侮辱、诽谤他人的言语”18.1%、“虚假信息”12.4%、“反党、反政府言论”10.8%、“其他”2%。对于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性看待其可信度,认为可信度很高的为12.8%,一般的为73.1%,很低的为13.1%。但是,大学生认为,这些信息让他们在思想上产生迷茫和困惑,认为“微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人难以取舍”的占29.8%,认为“微博上的流言谣言让人难以辨别”的占27.2%,认为“微博上的碎言片语让人难以深入理解”的占25.3%,“已经对微博上瘾,并对此深感苦恼”的占17.7%。同时,微博上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当问及“微博上的观点与理想信念不一致时,你会改变理想信念吗”,认为“不好说”的为37.4%,“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理想信念”的为32.5%,“从不改变理想信念”的为18%,“改变了理想信念”的为12.1%。

三、微博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成因分析

(一)微博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权衡需求理论认为:在社会或个人心理驱动下,个体会产生某种需求(如获得信息、表达观点),当人们发觉传统媒体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而新媒体能够满足这一需求时,他们开始采纳并持续使用这一新媒体[2]。跟传统媒体不同,微博的匿名机制使信息发布者不需要经过权威部门的实名认证,微博的“微特征”又使使用者只用寥寥数语而不是长篇累牍发布信息,这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像发送手机短信、QQ消息等发布在微博上,与“粉丝”们分享,通过“粉丝”的“转发”和“评论”使个人意见得到传播,提高自身话语权的影响力。这种表达方式为大学生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更容易受崇尚个性张扬的大学生的喜欢,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微博也不同于其他新媒体,微博集新闻网页、社交网站、博客、网络论坛、QQ、手机短信等优点于一身:微博使任何人都可以替代权威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使任何人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发布类似于短信的“碎片化”信息,使任何人可以像博客一样有个性化的网页,使任何人可以像在论坛上一样发起话题或参与讨论,使任何人可以像QQ一样实时聊天和建立群,也为任何人提供了类似于社交网站的虚拟社交平台,等等。微博的这些特性满足了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对信息求新求快的需求,参与平等交流的需求,虚拟人际交往的需求,群体归属的需求,等等。此外,微博的“加关注”、“转发”和“评论”等功能使任何人都可以不经允许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朋友、同学、老师乃至文体明星、政经名人等感兴趣的人“加关注”,“转发”和“评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使具有较强自主意识的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获取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二)微博信息的多元化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多样化相契合。微博用户来自各行各业、各个社会阶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拥有话语权,发布和传播信息。因此,微博上的信息不仅呈爆炸式增长,而且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各个微博用户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关于是非、善恶、得失、利弊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这反映到微博上即各个微博主的信息背后蕴涵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呈多元化状态。通过浏览和参与话题讨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个体产生思想的共鸣,进而整合成群体的价值观,对参与其中的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实现了引导[3]。这种信息的多元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多样化相契合,使大学生总能在微博上找到与其有共同或相似观点的个人和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容易受到微博上的多元化信息的影响而改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多样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理性信念的层次上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性信念的主流是好的,认同并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等消极落后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多样化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看待问题往往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当微博上的一条信息经过无数次“转发”和“评论”后形成“群体意见”时,个别大学生就会在话题浏览、参与评论中不加理性鉴别和科学判断,极易受微博上的“群体意见”的影响,使自己原有的理想信念在“群体意见”的引导下弱化乃至走向反面。

(三)微博的“去中心化”带来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困惑。微博的“去中心化”意味着话语传播者不再局限于所谓的权威媒体和知识精英,而是更多的平民百姓。人们在微博上发表观点、参与评论的同时也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科学与愚昧、高尚与庸俗等各种价值观的碰撞融合。这些观点既有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又有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不一致的乃至截然相反的。由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既不是线性传播,又不是点对点的传播,而是一种核裂变式的传播,这种裂变式的传播意味着一个人的微博信息可以被他的“粉丝”转发,再通过“粉丝”的“粉丝”转发……使信息广泛传播,形成优势意见,并最终形成社会影响力。微博的这种核裂变式传播方式使一些别有用心通过标榜“时尚”、“新奇”、“有趣”等特点发布和传播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不一致的垃圾信息,吸引大众的“围观”,通过不明真相、缺失判断力的大众的“转发”和“评论”等,以超过那些符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信息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度广泛传播,甚至迅速淹没那些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一致的信息,从而打破了传统社会理想信念的同质化格局。市场体制的建立、民主体制的改革赋予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与自由性,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和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由于理想信念尚未完全形成或稳定,大学生在比较和选择的过程中,或出现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困难,或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不合理、不规范选择,这是学生在比较和选择中不可避免的偏差[4]。微博的“去中心化”,使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容易迷茫和困惑,难以对各种信息进行分辨和取舍,开始对原有的支持自身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乃至怀疑。同时,微博内容的碎片化使大学生对信息的把握是不完整、零碎的,而习惯“信息快餐”的部分大学生不愿意也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比较和整合,他们就可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难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盲目相信某些错误反动的思想观点。

四、“微博时代”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搭建“红色微博”平台。微博的出现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红色微博”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在“微博时代”占领理想信念教育的制高点的主要平台,是微博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对接,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观在微博上的传播与引导。“红色微博”平台的搭建可以依托新浪、腾讯等比较成熟的网站,也可以是各高校单独设计开发的微博网站。“红色微博”平台的建设应立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言微语”,传播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微博”,引导大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形成群体价值观,并最终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红色微博”平台上的微博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分类设计相应的主体,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大学生开展分层分类引导,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比如根据学生不同的政治面貌,建立学生党员教育微博、团员教育微博等;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建立新生适应性教育微博、大学生涯辅导微博、求职与就业微博等;再如根据学生的不同组织,建立班级微博、宿舍区微博、学生会微博、社团微博等。

(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微博德育”能力。“微博”的出现对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微博便捷高效、平等交流等优势也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利用微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主动使用微博,提高“微博德育”的能力,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学会掌握和驾驭微博话语,能用时尚新颖、简洁明了的“微言微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使用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立体式传播手段,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的冲击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对各种热点话题能进行深度剖析,对各类零碎化的信息能进行整体把握;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塑造平易近人、善于沟通的形象,吸引广大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扩大教育的受众面;与名人、人气微博主等进行合作,通过彼此间的转发和评论提高在大学生中的“人气指数”。另一方面,应借助微博整体把握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趋势。通过“关注”大学生的微博,及时获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遇到的思想困惑,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澄清思想困惑和迷茫;设置校园内外的热门话题,吸引大学生参与讨论,对大学生的群体性意见因势利导,引导其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方向发展;转发和评论大学生发布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微博上的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度。

(三)建立微博与其他教育载体的耦合机制。利用微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应对微博挑战、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微博所具有的信息碎片化、信息泛滥等局限性使微博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媒介发挥作用一定程度地受到限制,这就需要建立微博与其他教育载体的耦合机制,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去弊存利。一是要建立“两课”课堂与微博的课堂内外互动机制。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从课堂上延伸到微博上,借助微博上自由宽松、轻松活泼的讨论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平等参与话题讨论中接触到各种不同观点和各种信息,从而深入地思考理想信念问题,形成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见,并正反馈到“两课”课堂上,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二是要建立微博与红色校园文化的网上网下对接机制。应该将微博打造成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络阵地,让大学生通过微博的虚拟互动和红色校园文化的现实体验加深对理想信念问题的理解。在微博上经常性开展红段子征集、红歌传唱、“寻访红色印迹”等红色校园文化活动,用微博传承和创新各种红色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增强红色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建立微博与其他新媒体的对接机制。微博的140字内的表达方式使微博用户难以全面而透彻地发表观点、表达自我,同时信息的快速更新很容易使有用的信息被埋没,这使高校运用微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困难。建立微博与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辅导员博客、校园BBS等的耦合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各种网络媒介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全面而透彻地传播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并使之成为热点话题,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论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4):31-35.

[2]Zhu,J,&He,Z.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perceived needs,andperceived popularity:Adoption and use of internet in China[J].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2,29(4):465-495.

[3]周琪.微时代下社会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透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13.

[4]王仕民,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8,(5):74-79.

基金项目:2011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红色微博’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周烁

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研究论文 篇2:

新媒体背景下研究生校园媒体的‘微’发展和新融合

摘要: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高校研究生队伍的不断扩大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我国高校研究生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通过分析社会新媒体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校园新媒体现状、高校研究生群体的主要特点,寻找新媒体在高校研究生工作中的优势,并进一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研究生基层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高校研究生基层工作中的作用,必然有利于增强高校研究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生媒体;校园文化

一、社会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新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娱乐的内容,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其信息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新媒体提供了多样信息的渠道,满足了人们愈来愈趋向于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生存压力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我国研究生校园新媒体现状和主要作用

(一)我国研究生校园媒体的现状

研究生校园媒体是研究生自己的媒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平台之一,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又是一种文化载体,具有承载、传播、反映、引导文化的功能。“研究生媒体”包括由高校研究生为主体独自创办管理的报纸、杂志、网站等多种形式。

1982年在清华大学诞生了我国第一家研究生校园媒体,研究生通讯,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纷纷创办了与研究生有关的校园媒体。三十年的研究生校园媒体实践表明,研究生校园媒体不仅在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提升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面保障和提高营造和谐氛围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研究生校园新媒体的主要作用

第一,加强信息传播与学术交流。研究生校园媒体在担负信息传播、学术交流和推动信息化校园的实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校园媒体借助研究生群体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可以接触到校内的最新学科信息,迅速反映最新科技文化动态,同时也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一种手段和桥梁。

第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生校园媒体应对校园文化建设起主动引导作用。研究生媒体兼有承载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双重任务。研究生媒体要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导向,一方面要通过发挥积极的宣传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向着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引导研究生群体以正确的心态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

第三,研究生校园媒体提供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手段,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促进了德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开辟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为研究生的德育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和信息。

第四,研究生媒体团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体现为素质优势、社会优势和榜样优势。研究生是高校中学历层次较高的学生群体,研究生校园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沟通的桥梁,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三、高校研究生群体的主要特点

第一,个体意识较强,心理比较复杂,价值取向务实通常,高校研究生的求学经历较长,年龄总体偏大,生理、心理已渐趋成熟,具有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网络手段,增加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第二,理论知识较为丰富,注重学术科研,重视实践锻炼。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普遍拥有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研究生阶段,他们大多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注重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尝试着参与发表学术论文。

四、研究生新媒体工作方面的成果以(中原工学院为例)

(一)学术建设

我校对于研究生学术方面建设非常重视,研究生在上课学习的东西、导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足的。在新媒体下研究生有机会在相关的网站上进行学术交流、文献的阅读、了解本专业前沿的动态,更好的对自己进行专业定位,进而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比传统媒体下的报纸、纸质期刊、文献、图书更加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涉及面比较广,有利于我校研究生的学习。

(二)研究生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研究生研会手机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信息沟通新途径,开展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通过手机QQ群、飞信群、微信群,把研会信息迅速传达给每一位研究生,学术报告讲座、读书节、征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数学建模、研究生交流等通过信息交流平台把信息传达出去,既廉价又方便快捷。各高校可以利用短信群发平台,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向全体研究生发布信息。同时,做好理论宣传工作。

(三)创新校园手机报

首先,手机报拥有较广的用户基础,适合研究生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丰富其精神生活。其次,手机报不同的版面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接受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有用的信息,节省下宝贵的时间,提高研究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思想文化建设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有征文大赛、“读书生活微视频”大赛,通过网络投稿,激发了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研究生的文化生活。通过读书节的交流,才艺的展示,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息和自豪感,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科研。

(五)反馈机制

研究生的发展需要好的领导者,也需要及时得到基层学生的信息反馈。研会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定时对学生通过邮箱(QQ、126、163、网易、雅虎等)匿名发送到指定邮箱的邮件(平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搜集总结,对今后的领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可行性建议。在新媒体下,每一位同学能更近的、方便的参与到研究生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民主化、自由化、公平化。

五、研究生校园媒体“微”发展和新融合的建议与对策

新媒体的应用,成为大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个性风格的载体;使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得以更加深入,大学生是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已经从传统媒体时代思想的整体受体转变为新媒体时代具有强烈个性的主体。这一转换促使新时代的研究生突破传统思想枷锁,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独特认知。

然而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服务于研究生工作的我们,运用新媒体对研究生工作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不应该回避它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应正确认识并逐渐改进,从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做好研究生的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在明确高校媒体既有社会媒体的共性,更具有高校媒体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浅见:

第一,校园新媒体是高校学生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经验不足,新媒体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因此要增强时效性和完善性,构建有效的校园传媒体系。应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构筑全面涵盖、全方位立体的网络面;同时组织和引导研究生主动投入到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中去。支持新闻宣传机构、文化机构以及党团组织进入网络,提升网络自身吸引力和优势。

第二,在思想指导方面,应坚持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生工作者应吸收国内外高校经验,进行立意高远、赋予创新的活动策划,引导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创新力量。

第三,要加大投入,精心策划,培养优质的传媒队伍。新媒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从业人员的付出。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现代传媒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现代传媒设备。同时组织和引导研究生主动投入到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中去。

第四,要处理好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研究生工作者应在认识研究高校传媒在发展历程及其行成的传媒理念、风格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现有传媒体系进行大胆创新的改革。注重校园媒体“个性化与融入化”发展,以机构化、规范化、专业化、协作化的思想做好今后的工作。

六、对研究生校园媒体发展与融合的展望

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手机、电脑已成为人们传递信息、开展工作、情感交流等的重要渠道。随着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网络逐渐成为集聚通信、网络、消费为一体的新媒体互动平台。正是手机、电脑网络媒体的核心传播特征,我们有必要将手机、电脑网络新媒体更加充分的应用到高校研究生工作中。

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工具众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体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鼓励研究生多通过各种媒介接触和认识社会,同时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来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完善,增强研究生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这对于提升团支部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研究生基层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将有利于改进和完善研究生组织建设。高校研究生基层工作人员应当扬长避短,将新媒体与高校研究生基层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以提高研究生基层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研究生是一个精英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推动着校园文化前进的方向,有人说它是无声的课堂,有人说它是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相信在研究生校园媒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微”发展和文化建设必能在春风中沐浴成长,为研究生们开辟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一个途中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1]郑佳:对研究生媒体团队管理的几点看法中国研究生[J].中国研究生,2007(09):7

[2]韩宁: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嘉兴学院学报,2006(03):132-134

作者简介:徐大帅(1987-),男,汉族,中原工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传播。

作者:徐大帅

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研究论文 篇3:

大学生对“平民造星”关注度的调查研究

[摘要]自2004年起,一股“平民造星”之风席卷了大江南北,“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加油中国,加油好男儿”等娱乐节目充斥着各大众媒体,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为各类选手加油、呐喊、投票。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在了解度、参与度、影响度三个维度上进行调查,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对“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的关注度,并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生文化主流;夯实学生内涵教育,树立正确评价标准;注重主体意识培养,提供更多成才机会等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平民造星 关注度

一、问题的提出

1.缘起

2004年,随着湖南卫视携手蒙牛乳业集团、上海天娱传媒公司共同打造的“超级女声”的成功,一股“平民造星”之风立即席卷了大江南北。短短的两年间,“我型我SHOW”、“我是中国星”、“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等同类“平民造星”活动在神州大地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中,无论台上还是台下,年轻人都是主力军。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受教育最多、思想最为活跃的分子,他们在此类活动中的表现、行为与见解值得研究。当我们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时候,研究“平民造星”活动中的大学生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现状,有助于反思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针对实际切实加强与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2.问题的确立

由于“平民造星”活动兴起于近两年,所以研究资料并不多。有限的文献资料显示,我国各个领域的学者对这类“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的分析研究多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这类节目热播和受追捧的原因。有的学者通过文本分析认为,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平民造星”节目“内容单调,品位不高”、“商业气息过浓,权威性受质疑”、“数量众多,形成品牌者寥寥”。[1]有的学者通过调查得出,“‘超级女声’就是利用大众媒介制造了一个超女旋涡,广大受众都不同程度地被卷进了旋涡之中”。[2]二是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分析这类节目。有的学者认为这类节目的火爆引发了社会综合征,[3]并从娱乐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4]

由于目前对“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的研究中尚无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作一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从了解度、参与度、影响度这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大学生对这类节目的了解情况、参与情况、认识情况、理解情况以及对他们自身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在初步设定问卷题目后,听取了统计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专家的意见,经修改和归并最终确定调查问卷。调查选取了上海市内11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9所、专科院校2所;部属重点院校4所、市属重点院校2所、普通院校3所、民办院校2所。调查对象包括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和本科生,以随机抽样方式获得。调查时间为2006年9月20日至9月28日。所有回收问卷均经SPSS统计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手段主要有频次分析、百分率、因素差异等。

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15份,回收922份,其中有效问卷904份,有效率为98.05%,此后的计算均以有效问卷为基准。样本的基本分布情况为:从性别结构看,男生占49.12%,女生占50.88%;从学历结构看,本科生占90.93%,研究生占9.07%;从生源地分布看,上海市生源占61.84%,外省市生源占38.16%;从专业分布看,理科学生占26.22%,文科学生占23.12%,工科学生占23.12%,艺术类学生占8.51%,医科学生占8.19%。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的了解程度

大学生对“平民造星”类节目的知晓度、了解度是本次调查的基础,因此问卷的第一题就是“请问您知道哪些‘平民造星’活动(可多选)”,选项有“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梦想中国”及其他(补充选项),结果见图1。

此外,约有40位被调查者还罗列了问卷之外的一些节目,如越女争锋、绝对唱响、旅游大使评选等。可见这类节目在大学生中有较高的知晓率。上海生源比外省市生源更多地知晓这类节目,高出近10%;男生比女生更多地了解这类节目,平均高出15.66%。除了对节目有较高的知晓率以外,35.40%的被调查者表示,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关注这类节目了。

在收看频率上,分别有12.17%和36.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对这类节目“每次必看”和“有空就看”,有43.3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观看这类节目超过每周1次。另外,有27.99%的被访者选择“会关心选手的幕后新闻”。

2.大学生对“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的参与程度

由于大多数造星节目的比赛规则都有“短信投票率”这一评判标准,因此在短信投票方式上可以衡量观众的参与程度。当问及“是否为选手投票加油”时,有31.52%的被调查者选择“会”。调查还显示,一部分学生相当舍得在这类活动上花费(见图2)。

由图2可见,有个别被调查者在此类活动中的花费超过5000元,与一名普通高校学生一学年的学费相当。手机短信投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参与方式,此外还有人选择网络投票。有大约6%的被调查者会拉朋友、同学和家人一起为自己支持的选手投票。甚至有近30位被调查者表示只要有需要,愿意到街上去为选手拉票。不难看出,大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付出了不少时间与精力,甚至金钱。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这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比较高的。尽管性别上并无明显差异,但专业上有一定差异,艺术类的学生投入了更多的财力,平均花费在500元以上的有近21%。有5.31%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曾到过现场支持选手,有33.19%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时间、有条件就去。即使比赛结束之后,仍有超过40%的被调查者选择继续关注选手。

3.“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在设计题目时试图通过一些题项来了解这类节目对大学生的实际影响。虽然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这种影响并不大,但是仍有15.82%的被调查者承认看了节目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3.43%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影响比较明显。出人意料的是,研究生中选择这两个选项的比例高于本科生,达到了27.72%,而本科生的选择率为18.40%。

电视选秀类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的方面依次是:审美标准改变(占31.75%)、偶像标准改变(占25.77%)、交友标准改变(占16.70%)、择偶标准改变(占12.06%)。近45%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会参加这类节目,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容易出名、可以赚钱、可以得到肯定等。有43.36%的被调查者表示节目中的选手基本代表了现在年轻人的主流。

针对选秀类节目中出现的中性化潮流,问卷中也有涉及。当问及“你会选择中性化的女生(或男生)作为自己的女朋友(男朋友)吗”,27.21%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14.6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谈到个人的装扮风格时,中性化的接受率更高(见表1)。

数据显示,这类节目正在或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表面的、浅层次的,而有的却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

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生文化主流

第一,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应依托校园文化来实现。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样化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要特别坚持和体现德育的核心功能、指导功能和引领功能。德育工作要牢牢抓住校园文化的主阵地,通过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平民造星”活动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它的低门槛,因而德育工作应该做到立意高、起点低。

第二,充实校园文化内容,创新道德教育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要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形式。对仍具吸引力的传统活动要进行创新,做到传统活动有新意;对已经不为学生接受的活动要淘汰、改进,做到新型活动有活力;同时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喜欢的活动,做到创新活动有魅力。坚持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结合,做到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用时尚文化吸引学生。校园文化只有紧紧围绕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组织出寓教于乐的各类校园活动,才能引领学生文化的主流。当然,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放低标准,更不能丢弃原则,将校园文化低俗化。

第三,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除了传统的校园活动、党团活动以外,社团、网络、学生园区、虚拟社区等已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渗入这些新型组织中,逐渐将其作为工作的新阵地,将学生文化的主流带进网络、带进社团、带进寝室。

2.夯实学生文化内涵教育,树立正确评价标准

第一,青年人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流行有着本能的敏感和急切的追求,这就决定了总是青年人而不是其他人群最先打破社会沉闷的局面,不断制造并掀起阵阵流行和时尚,这也正是“平民造星”类娱乐活动能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学生文化内涵不加强,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有些传媒为了提高收视率、点击率有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的倾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大众。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大学生才不会随波逐流、信仰迷失。

第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应该成为学生文化内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5]这种精神品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会在师生的价值观、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上反映出来。因此,各高校可以通过提炼大学精神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有专家指出,媒介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自己的媒介接触状况,弄清楚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广告信息作者的目的和观点,熟悉如何利用大众工具来表达和交流,以及如何达到社会和政治宣传的目的,并获得相关经验”。[6]造星节目之所以风行一时就是利用了媒介的宣传作用。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主流媒体介绍、热点话题讨论等形式开展。流行、时尚、潮流虽然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大众传媒在其中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媒介角色和作用的认识,学会解读媒介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学会利用媒介传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自觉抵制媒介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媒介为我所用。

3.注重主体意识培养,提供更多成才机会

第一,充分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人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和实现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主体意识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但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一定与其主体意识的发展同步。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选秀、造星活动,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可以体现自我价值,但他们的行为并不都很理性。因此,主体意识教育中除了突出注重学生的个性以外,还应该强调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应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第二,高校各项工作,尤其是与学生相关的各项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打破保守思想,发展大学生的个性,通过人文讲座、社会实践、学术科技、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区活动等,从多方面、多渠道营造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实际工作中,可以借鉴“超级女声”、“我型我Show”等节目成功的因素,在各类活动中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杨艳杰.冷看电视“选秀”[J].青年记者,2004(10).

[2]张洪忠,许航,何艳.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6(1).

[3]戴婧婷.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引发的社会综合征[J].中国新闻周刊,2005(12).

[4]周树华.娱乐的社会和心理功能[J].现代广告,2005(10).

[5]唐耀华,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

[6]转引自张欣,项国雄.当代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对其成长的负面影响探讨[J].新闻界,2005(6).

本栏责任编辑朱国栋

作者:李 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播电视台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下一篇:控制水土流失的水利水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