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影响

2023-01-11

集中核算制度是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进行的一项改革, 通过集中核算将会计信息进行整合, 为财政部门提供预算安排与执行结果的真实量化比较、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理念的提升, 通过数据共享机制, 进一步强化会计集中核算职能, 虽然两者监督侧重点、监督环节不同, 但目的都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进行有效结合, 将对推进我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会计集中核算是在保证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 取消同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机构, 由政府成立的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 实现统一开户、分户核算和集中管理, 集会计服务、监督、核算为一体管理模式, 它的实施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监督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它改变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 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将所有财政资金存入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支付款项时, 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 经规定审核机构审核后, 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 实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

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意义

(一) 有利于会计集中核算职能从核算型转向管理型

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使用, 财务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实际工作中, 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紧密相连, 对原有的会计集中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涉及会计管理体制、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国库系统与财务系统有效对接, 将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会计核算数据自动生成财务决算报表, 把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从大量的、重复性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 推动会计核算中心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二) 节约行政管理成本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基础, 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现有的硬、软件网络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力量、信息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 避免重复投资, 解决机构和人员膨胀的问题, 两者结合能够节约管理成本,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有利于强化财务管理。

(三)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 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不参与核算单位的具体业务, 从而失去对核算业务的深入了解, 只能根据核算单位提供的票据来判断, 审核的报账单据, 如果手续完备、票据规范合法, 就可录入凭证, 而经济内容是否真实无法确定, 存在“票真事不真”的现象, 例如:单位借用银行账户套取现金, 以采购办公物品名义借用支票, 虚开发票, 但实际并没有采购;用款申请支出用途, 与后期报账的支票存根用途不一致, 单位自行更改用途, 资金使用内容和去向不明确。对于单位违规套现、资金使用混乱的情况, 难以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 结合公务卡暂行管理规定、现金管理规定, 规避了违规套现等现象, 限制了现金的提取和使用, 现金收支范围越来越小。另外, 会计核算中心和财政监管部门可对各单位支出进行全面跟踪, 单位从国库系统发生的每笔支出需要录入用途、收款方名称, 信息保留在系统中, 避免了经手人随意更改支票存根信息的情况, 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得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出来, 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业务的真实性, 有效遏制违法乱纪行为。

(四) 强化事前监督职能, 降低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以财政授权支付为例, 预算单位按月提交用款计划, 申请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财政部门批准后, 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单位进行每一笔支出都需要先向会计核算中心提交用款申请, 每一笔都要按照规定的类、款、项来填写支付令, 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严格审核后, 将款项支付给收款方、劳务方, 对于不符合预算指标、不符合专项资金用途、超额支出款项, 会计中心有权予以退回。随着国库系统的完善, 每笔支出不仅对应到预算指标的类款项, 还对应到经济科目中, 会计核算中心结合预算指标进行审核, 有效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资金支付省时便捷。会计核算中心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从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和监督, 对贪污腐败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抵制影响。

(五)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依托网络信息化技术, 单位数据信息可从国库系统对接到财务系统, 报账人员操作数据信息自动生成初始记账凭证, 并整理好原始单据到会计中心进行报账, 会计核算中心应用网络系统, 结合原始单据对初始记账凭证进行审核、记账, 确保统一并准确使用经济科目、资金来源、项目及功能分类科目, 月底结账, 生成财务报表。根据财政部门相关要求, 涉及差旅费、培训费、三公经费支出需要上传原始单据图片, 为各监管部门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会计核算中心审核上传信息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报销金额是否符合标准,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为其他监管部门提供了可靠数据信息。月末, 根据国库经费执行进度及时分析, 对执行进度明显不合理现象及时反馈给单位, 如项目进度缓慢、公用基本支出进度过快等情况, 有利于与各单位加强沟通与合作, 增进核算单位、会计核算中心、政府其他监管部门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六) 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预算编制是进行每项资金活动和资金配置的基础环节,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是保证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完成的必需条件。政府部门对预算编制的要求逐步提高, 财政资金不再分预算内外, 将所有资金纳入预算, 细化预算具体项目, 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 无预算不开支, 有预算不超支。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 各单位按预算进度提交用款计划, 对于年末未使用完的经费, 财政部门将注销授权支付额度, 同时调动了各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虽然各单位能够认真预计相应的经费、人员构成, 能够根据预算定额及支出标准制定预算, 但是会计中心进行审核时, 也存在常见问题, 如遗漏某个功能分类或经济科目的预算, 经过会计中心的审核, 规范了各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避免人员及公用经费相互挤占的情况, 确保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 提高预算工作质量, 为日后预算执行效果产生积极作用, 促进各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 单位财产账实不符

单位收支核算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 而实物财产由原单位管理, 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 容易出现各单位对实物资产的监管不到位, 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例如资产购置、报废等情况账务处理和实际使用相脱节, 账实核对难以达到管理要求。

(二) 往来款项长期挂账

国库集中核算实施以来, 由于账实分开, 单位容易忽视往来款项, 造成款项长期挂账, 遇到报账人员及会计中心人员岗位变动, 新的财务人员往往不了解往来款项实际情况, 导致无人问津, 故容易产生坏账。

(三) 人员编制有限, 岗位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 随着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入,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接受大量新知识, 工作量明显增加、责任大、任务重, 导致部分会计人员提出转岗要求。对于会计核算中心, 人员编制有限, 核算单位多、核算资金量不断增加, 财务工作繁杂, 审核监督业务范围大, 岗位设置很难符合内部牵制制度, 核算各个环节得不到有效监控, 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及时更改, 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建设

(一) 加快信息化建设, 完善财务软件系统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软件系统新增功能模块仍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 各类账簿、报表需符合财政支出对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的要求, 虽然已建立财政、国库、单位、银行之间的信息传递, 功能仍有待创新扩展, 通过信息技术需完善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之间的对账功能;增加与部门决算数据对接功能, 以减轻会计人员从事大量的、重复的基础性工作, 更好地发挥职能, 创造更大的价值, 满足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通过完善软件功能, 从账簿、财务报表中有效反映账务情况, 便于财务统计分析。

(二) 加强用款计划管理

申请用款计划是预算支付的起点, 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提交合理的用款计划, 对于专项经费, 单位需根据项目执行进度合理安排申请计划, 规避无预算支出, 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 促进了财政资金管理格局, 借助信息化平台资源共享, 有利于会计集中核算探索适应改革需要的管理模式, 为财政体制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发挥服务作用。

(三) 加强单位财产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财政部门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之一,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 要达到账实相符, 需完善固定资产审核监督机制, 对各单位严格规范固定资产核算要求, 按相关制度规定, 统一入库标准, 入库涉及的验收手续和报废出库的审批手续, 单位应及时办理, 进行报账。同时对各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出要求, 领取时做好登记工作, 配合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掌握账面和实物核对情况, 保证资产完、账实相符。

(四) 完善核算监督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不再是记账机构的角色, 需要拓宽集中核算的监督范围, 减少监督的真空地带,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更要注重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虽然国库集中支付与财务核算实现有效对接, 事业单位对核算中设置的会计科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对账不及时, 不重视零余额账户与银行对账单对账工作, 需建立会计核算系统的定期对账制度进行定期对账, 从而保证国库收支业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遇异常情况, 单位应查找原因及时向会计核算中心反馈。另外, 还应对账面结转结余与国库下达指标剩余计划进行核对, 避免各专项经费之间、基本经费与专项经费之间使用和记账混乱的情况, 发现指标实际支出与记账款项不一致的情况, 应及时调整。

(五)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会计集中核算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账务操作、财务分析、业务审核等多方面内容, 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财务核算能力, 更需要具备综合业务技能, 不仅掌握财务管理知识, 还需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更新变化, 会计核算中心应紧跟改革步伐,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进行多层次培训, 激发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主学习动力,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强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摘要:本文首先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了概述, 然后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意义、不足之处、改进和加强集中核算工作进行阐述, 来说明大数据背景下, 会计集中核算借助信息化平台资源共享, 有利于探索适应改革需要的管理模式, 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发挥服务作用。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数据共享

参考文献

[1] 张安莲.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相结合模式探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17) .

[2] 陈波.论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融合的运行机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 (21) .

[3] 王东红.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23) .

[4] 刘美奕.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会计集中核算的利与弊[J].中国国际财经, 2017 (12) .

[5] 吴宇雷.浅谈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 2017 (1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与有效控制手段探讨下一篇:探究油田联合站老化原油成因与脱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