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问”的艺术把握

2022-09-13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给学生十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指导学生“问得真”、 “问得深”、“问得巧”,让学生成为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 使数学课堂因学生的“问”而精彩。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问”萌芽的温床

在教学中,实施教学民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提问的前提。 教师首先解放学生的思想,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学生不敢提问题,一是怕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进度,二是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遭到同学的取笑和老师的批评。 因此,要想让学生想问敢问,就必须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 从情感上缩短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错了可以重新回答;回答不完整允许想好了再来;不懂的可以发问;对于老师讲的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堂指出;学生之间有不同想法可以争论……而且对于学生的问题不管是否符合本课的内容,我都能表情专注的倾听,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提问我都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的可取因素,让学生感到自己提问的价值。 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大胆发问了。

我班的小G同学是个胆小、学习成绩比较糟糕的孩子。 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整整一节上就看见他端端正正地坐着,没有举手,更没有提问。 我知道常此下去,小G同学在数学课上就不可能有什么发展,或许他就会一直这样沉默下去。 于是,每次上课我总挑容易的问题请他回答,专注的倾听、赞许的目光给孩子与无限的温暖和鼓励。 久而久之,小G同学变得活跃了,上课时总能看到他高举着小手,满脸的期待。 有时是回答问题,也有时是请教问题。 在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是高效的,学生在自己不断的问和答中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那么势必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了。 这就是我们的课堂,让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问”萌芽的温床,让这张温床能孕育出一个个个性张扬的学生。

2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问”生长的激素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在生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使认识过程变为再创造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 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例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教师出示一个不透明袋子告诉学生,袋子中装有红色和黄色的球,摸到红球算老师赢,摸到黄球算学生赢。 你们愿意和老师来比一下输赢吗? ”上述问题一呈现,学生兴奋异常,思维活跃,算的算,议的议,几乎所有的都参加了讨论。 考片刻后,大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 教师趁势追问:“为什么不愿意? 你们没把握赢吗? ”这时教室里炸开了锅。 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自己定的游戏规则肯定有利于你自己, 所以我们就不愿意了。 ” 有的学生说:“我们不知道你的袋子里有几个红球几个黄球,就不好判断了。 ”有的学生说:“没看见球的个数,我们就不知道老师的这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把黑色袋子拿开,出现了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 此时,学生纷纷表示愿意和老师一比高下。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学生一下子说出,因为此时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同,老师和学生赢得可能性是相等的。

上课伊始的教学情境,力求能让学生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 因为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它可以提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智力产生刺激。 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始于有效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也就使得新课的导入如水到渠成。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动画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发现情境、实践情境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让学生亲近数学。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3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问”飞翔的翅膀

动手操作既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 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形成新的概念,掌握新的知识,而且还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机会,为学生的“问”插上飞翔的翅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 结合教学内容,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让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引领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的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任意三根小棒,让学生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拿到三根小棒之后,我让学生猜一猜手中的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肯定的回答当然可以,于是就让学生动手围。 学生迅速动手, 认为这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啊, 三角形不就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吗? 摆着摆着,有的学生很快就举手示意已经围成了,而有的学生则是一头雾水,满脸狐疑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因为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竟然围不成三角形,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为什么会围不成三角形呢?”。这样问题的产生更具有真实性,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对他们也更具有吸引力。 这里,没有作刻意的安排, 也没有“巧设陷阱”,教学过程的推进是随着学生的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而进行的。 这个课堂的焦点问题马上成为学生继续探究的抓手,我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这个问题。 这时学生的求知由潜伏转入活跃状态, 由疑问点燃思维的火花引领着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很快,学生就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有的说: “我的两根小棒特别短,就围不成了。 ”有的说:“ 我的两根短的加起来还不如那根长的长呢,就围不成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发现,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归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特性就慢慢浮现在学生眼前了。可见,丰富多彩的造作活动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就是要又学又问,勤学好问,学离不开问。 学生应该爱问、多问、常问,不应该不提问题。 问号的形状像把小钥匙,靠它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把一个问号“?”拉直, 变成感叹号“! ”,就懂了一个道理。 拉直的问号越多,知识就越多。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要充分运用一切途径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学生的“问”而精彩。

摘要:学问,学问,就是要又学又问,勤学好问,学离不开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指导学生“问得真”、“问得深”、“问得巧”,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使数学课堂因学生的“问”而精彩。

关键词:问,民主平等,问题情境,操作活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气象仪器计量与观测中的视差分析下一篇:回族生活礼仪在回族舞蹈发展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