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教改探索论文

2022-04-2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新课程教改探索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成了部分教师的盲点。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主要就是强调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学互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新课程教改探索论文 篇1:

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创新教育

【摘 要】本文通过阐释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内容着眼于生活化,从而提出了进行语文创新教育的两点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人文性 语文素养 创新教育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更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程中,并伴随新课程的实践而成长。在语文教学方面,更新教学方法的前提是必须了解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语文的人文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的界定,应当说是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而达成的一种共识。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但它又与一般人文学科不同,是一门带有工具性的基础人文学科。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课标正是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涵丰富的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于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

理念之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是一门专门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而培养语文素质或者说语文素质的养成,正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因此,进行语文课程教学,必须以语文素养为核心。课标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地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标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质上就是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语文,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理念之三:课程内容着眼于生活化。

课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对课程内容予以不断调节和更新发展。课程着眼于生活,突出语文实践。(1)教材内容安排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想象世界,从而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2)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3)教材富于开放性和弹性,既合理安排作为共性要求的基本课程内容,又要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个性化开发和选择的空间,特别是为学生主体留出自主取舍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学习语文只有将课堂语文学习同社会生活言语实践结合起来,言语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教师要在课标的引导下走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误区,开发课程资源,使语文教学达成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二 语文创新教育的做法

由于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更新,同时也要求语文教学的观念需要创新。因此,如何巧妙、有机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分为五大要素: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的口舌快活,学生却是“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加汗水、日光加灯光,这样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漪曾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2.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的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又多了一块小黑板。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也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一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作者:张 艳

语文新课程教改探索论文 篇2:

导学互动式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成了部分教师的盲点。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主要就是强调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学互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学互动;思维价值;培养能力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其实,课堂教学作为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本身就是一个由“互动”作为基本策略的过程。特别是新一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新教材的实验正式启动以后,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一课改的精神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教与学的理念与策略上都有了很多重大的改革,这其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显得非常突出、鲜明。笔者认为,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主要就是强调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为使自己的教学符合这一教改要求,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同时,为响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号召,我积极地参加了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导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教改活动,重新审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进行了导学互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活动的中心、发言的中心。本文仅就一年多来笔者对导学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方法和模式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一小结,以期能对导学互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开展有所启迪。

一、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开放互动

1.课的形式是开放的

这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淡化了课堂形式,消融了师生在空间上的隔阂,拉近了师生互动的心灵的距离,可依据课文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喜好而变化,有阅读教学中的分组围坐的讨论式,有训练口语交际的通道排列的辩论式,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席地而坐的游戏式、自由组合的沙龙式等,有时甚至不设讲桌,努力实现师生间没有距离的交流。如:我校八年级(2)班,从进校起,学生的座位就采取分组围坐的讨论式,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成效明显好于其他传统排位的班级,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认可。

2.学生思维是开放的

在导学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设有课堂延伸这一环节,适度地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开放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个性化的开放思维上得到一种成就感。学生头脑里没有了教师填鸭式的框架束缚,加之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个人思维方式去理解课文内容。这时,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蕴含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3.答案是开放的

语文新课标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不同,在互动答问的过程中,语文答案也常常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我就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沿着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地思考,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答案的开放与学生思维的开放是息息相关的。

4.互动形式是开放的

导学互动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互动的对象来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要是由教学各要素之间多边的互动交替来推进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互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为经常、老师应用最为得心应手的活动。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程在变革学习方式上非常重视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从本质上说,教与学的成人—儿童双边观过低地估计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生关系的重要性。”综观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所倡导的互动观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它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师生双边互动观的认识水平上,而是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間的互动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种互动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学生充分质疑解疑后,对于一些学生个体无法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放给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还有一些学生一时无法得出一致答案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有时,因为教学需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和同座位之间进行交流,并作相互评价等。上述这些互动,显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仅是一个组织者参与其中而已。

(3)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互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种建立在多媒体辅助技术、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这种新型课堂教学,其突出特征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参与教学活动的要素已经不再单纯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还应该包括教学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各种媒体。从媒体的智能化程度来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预想的发展速度和效果。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已经实现了与教学对象的对话功能、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功能和分析功能等。所以,人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4)学生与授课教师之外的交流对象的互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互动的对象是多样的。有时为了一些教学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与授课教师之外的人进行交流。这种互动主要运用于语文综合实践课上,应该说是新课程理念下非常重要的互动模式。比如:在教学七年级《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实践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走上街头,去寻找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学生从街头的广告、电视广告、店铺招牌、人物姓名等多角度观察生活,充分认识到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通过与授课教师以外的人的交流互动,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二、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思维价值

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以全体学生的互动为特征,强调导学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一大突破性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实中少数语文课堂在教学中片面强化了“互动”,走入了认识的误区:一是追求表面的活跃,而不顾教材的内在情感,也不管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什么样的层次上。课堂上一会儿让学生复述,一会儿让学生表演,整个课堂非常热闹,静下来一反思,才发现除了乱哄哄地热闹了一番,学生什么也没得到,所以这种对学生无多少思维价值的表面上的活跃,算不上真正的教学互动;二是认为“满堂问”就是课堂的互动。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学生在讲就是互动,就是活跃,所以不管提问是否必要,不停地问学生,有时甚至是简单的“是”与“不是”的问答,低估了学生能力。其实并不是问题提得越多,课堂效果就越好,关键在于问题本身的价值如何,互动一定要讲究其有效性。这就要求在学生的思维价值上下功夫,因为无价值的思维会导致无效的或低效的“互动”,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反而会影响、延误教学的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应是学生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既导且学的课堂学习中,别人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能产生。因此,这种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思维价值为核心。

三、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不再是强调学生记住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终极目标。

1.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多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地增加,特别是为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有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时,学生为争胜,往往加快语速,提高音量,思维更加活跃,发言的机会更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由于学生发言的增多,相应的每个学生听话的机会也大大增多。而且发言学生的频繁变换,更易引起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学生为了补充他人的发言或反驳他人的观点,往往专注倾听并能很快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提高思維能力

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有时一个较难的问题被提出来了,在大家都茫然不答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学生作答,就会启发其他同学的思维,于是又有同学作答,大家的思维相互启迪、撞击,最后得出科学的答案。即便是单元考试,我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命题的考试方式,让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提出的考试框架,自己命出单元试题后,再相互交换试题解答,最后相互批改。学生在命题的过程中为考住别人,往往绞尽脑汁地命题,这样更容易提高思维能力。

3.提高朗读能力

在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前读课文时那种简单地为读而读的读法,多采用互动朗读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一个学生朗读后,让学生进行互动式评价,在评价中提出修正意见并示范;或者为提高文言文的朗读速度,进行快速朗读比赛,在朗读教学中安排学生交流朗读的技巧,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和总结。

4.提高写作能力

在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作文教学中,我一般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打腹稿。在此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拟腹稿,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思考比较成熟后再写作,这样学生动起笔来一般都能一挥而就。作文的批改我也多采用师批生改的形式,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我先设计一些题目,然后让学生去做。学生既找出了作文中的不足,又加深了对作文的印象。实践证明,这样的互动式批改比教师的批语更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导学互动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体现,教师角色真正演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地位上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了语文学习的亲近感,也培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高效度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Z032。

编辑 赵飞飞

作者:王永章

语文新课程教改探索论文 篇3: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将语文学科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关键词: 语文;德育;渗透教育

“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学科渗透德育的特点:润物无声。初中时期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终身理念。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还需渗透德育教育,春风润物般地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策略一、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课文为主要载体。语文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典型,思想性极强。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着手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对教材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学习冰心《母亲》这首诗时,学生能体会到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鼓励学生去感受父爱的广阔与博大;在学习《父母的心》时,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力量,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培养他们对父母、亲人、生活的热爱之情。又例如学习《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等折射着时代的风貌的课文时,指导学生看看别人怎样生活,看看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再如学习《七根火柴》、《梅岭三章》《最后一次讲演》等课文时,让学生从前辈的抗争史与创业史中了解什么是毅力,自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陶冶自身修养。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胸怀天下,放眼未来。

策略二、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文能够反映学生的认识能力、心理活动等,同时,教师通过批改,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尤为重要。我曾经以捐助希望工程、资助失学儿童为题,布置了一篇作文《给山区孩子的一封信》,鼓励学生献出爱心,在信中,许多学生言辞恳切,表达了对贫困地区孩子的同情和帮助,使学生深受感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高尚品格。

众所周知,初中生浪费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每天零食不断,个别同学间还存在着攀比现象。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这里让学生感觉到坐享其成、好吃懒做、挥霍浪费均是可耻的行为。针对于此,我布置了《同学之间可以攀比吗》《这样的事不值得一提吗》等几篇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认识假恶丑。总之,只有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策略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很好的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进一步延伸。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家长报有逆反心理,针对这些,我抓住时机教育他们理解父母,用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培养他们自我支配,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在语文实践性作业设置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农民种花生、起花生以及花生生长过程中除草、打药的调查报告,简单的一个作业,由学生向家长咨询,然后自己做这个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种花生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德育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灵活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谐自然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人性的光辉。在初中教育中应该重视德育,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才更加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

策略四、 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即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诗词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当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策略五、 通过教师自身的影响进行德育教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強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落后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的思想道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还要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自己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成为学生学习和借鉴的镜子。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版)

作者:季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态旅游圈县域经济论文下一篇:中美贸易不平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