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心经给予我不一样的绘画思考

2023-01-16

一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教传入我国已接近两千多年, 文化习俗均受影响。由于佛教教义的误解, 导许多人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 悲观的看法。如“人生是苦”不明其意之人, 就会生起错误的念头。经上写“无常故苦。”说明一切变化着的事物都是苦的, 但世间万物无一物不在变化。譬如快乐是暂时的, 会有痛苦的时候, 痛苦也会消失, 有钱有权之人也不会是永久拥有, 会有变穷丢失之时。说明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 一切都有变数。“苦”是自身感受, 是分别心所致使。经上记载一位善于观察自我的修行者, 依照自身智慧到达彼岸的方法进入深层思考。发现:众生以自我立场, 评断现前情境的好坏顺逆, 心生爱憎分别, 痛苦烦恼便因而产生了。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正不减”。这是佛陀对舍利子说的话, 即在浩瀚宇宙中凡事存在必然变化, 凡是不变化必然不存在, 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情境的变化只是暂时, 并没有好、坏、顺、逆、净、垢、增、减。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反映当下, 反映此时此刻, 不要想着事物如何来如何去, 不要以自我立场去分析眼前情境, 也没有所要分析的对象, 没有主观想法。

二、佛学心经化地看待绘画

心经是一部消除一切苦厄的修心佛经, 让修经者达到一种脱俗、无欲无求的境界。“出世”中的“世”在我国有时间的意思, 如三十年为一世, 在国外同样指时间的意思, 一百年为一世。从过去到现在, 从现在到未来, 这一时间段为“世间”佛学也是如此。出世也就是超越或者胜出的意思, 有智慧, 心里清净没有烦恼, 体验永恒真理的就叫“出世”。“出世间”也就是指无比智慧通达真理, 心里清净, 与世无争无欲无求, 从凡夫到圣人的最高境界。老子的“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庄子的“物我两忘”的逍遥, 实际上一以贯之等等都是一种入世与出世的交融统一, 是一种真善美融会贯通的人生情致和审美旨趣。

绘画源于内心的表达, 古人有云“字如其人”, 书画同源, 那么画如其人同样受用。看一幅作品, 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在20世纪意大利静物画家莫兰迪, 其绘画形式的综合体为2.5维度空间, 绘画风格形成的缘由是出于内心的需要, 从他的作品中传达一种极度平静、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的情感。我国初唐代画家王维乃多才多艺之才, 乐诗书画样样精通, 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内心之宽大, 性喜山水, 笔法精神入微, 晚年隐居蓝田辋川, 过着吟诗作画, 谈禅说佛的隐逸生活。北宋苏轼赞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有“不衣文采”的创作理论对后世文人画影响甚大。我国传统审美学精神真谛是“美在意象”, 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 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我国美学所说的“自然”, 它不是逻辑的“真”, 而是存在的“真”, 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孕育出包括情、趣、境、气、韵、味、品等一系美学范畴。

佛学中所说的五蕴皆空指的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里的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不变体, 叫空, 这里得空不是什么都没有, 反而是什么都有, 看得见看不见的, 有活动无活动的, 能感知的不能感知的等等, 这一切都是存在的, 却又是空无的, 这是最高的哲理。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的, 人们对外物不应产生什么影响, 它们对于人的本性也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要放下一切, 摆脱苦厄。唐朝画家张璪指出“实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郑板桥“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是加工过后的一种美的呈现, 超越眼中看到的物象而存在的。米芾对于书画家最高的评价是“平淡”和“天真”。

三、佛学心经在绘画上的应用及成效

佛学心经里提出的认识逻辑, 影响了绘画的意识。我国国画中出现的“意象”、“意境”、“空无”等词, 均是从此处引出, 绘画有了真正的面相主体心灵与画面主题都价值定位。比如南宋画家夏圭的画法, 颇受佛法心经的影响, 他主张“脱落实相, 参悟自然”, 达到了“笔简意远, 遗貌取婶”的效果。用笔清劲, 简练概括, 简劲苍老而墨气明润, 给人浑厚朴实、明狼俊秀的印象。松本亦太郎博士在《绘画鉴赏的心里》中指出:“有一种观点认为, 万有是神的作用或心灵的显现。正因为它们是神或真实的显现, 所以世界才是美的。”“物有佛性, 其道有归”, 不仅“有情”众生皆有佛性, 且“无情”的事物也有佛性, 他们都有其道而归于佛理, 这样一来, 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 不再是冷漠疏远的纯然外在物, 而是富有情趣和韵味的诗性境界。

在我看来, 心经性质是超乎物外, “无形无名”他能生万物。神秀的“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是中国禅宗最为人熟知的两段话语。慧能的“无一物”, 这种“无”是一种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 这种策略又是一种自我超越。神秀的“自我”是与他人他物对立的, 是实体化、对象化的, 慧能的“自我”是超越了实体的, 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在非实体的“空”上面刹那间显现的样子。将佛学的高境界与绘画识相结合, 不再表现自我与个性, 创造一个高于现实而存在的完美世界, 寻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意义, 抵达到极具高度的绘画意境。卡西尔在《人论》书中讲到“人都能发现并且证实一种新的力量, 建设一个自己的世界, 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丰子恺、弘一法师、夏圭、王微等我国文人画士, 绘画的共同特点是把佛教的心源与自身内心对山水的独特感悟联系于一体, 验证一种全新的, 高于现实人生及一切事物的神秘力量的存在, 找到心灵的归属栖息地, 获得身心的彻底自由。

摘要: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左右, 一直深受人们的欢迎。它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 能让人们度过坎坷境地, 或借此离群独居, 隐世悟到, 寻找心灵的净土。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 生活节奏极快。绘画是内心的独白, 心一旦受经济利益左右便浮躁不安, 绘画便会成为利益的工具, 画面只是画面, 没有情感。若能将佛性的情怀与绘画相结合, 那么作品定会流露出率真自然, 缭绕着禅宗哲理, 以达到超乎物象, 回归本源的境界。

关键词:佛学,心经,绘画,空无

参考文献

[1]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忘将来不负, 李叔同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11

[2] 钟捷:浅议意象人物画造型特点[J], 美术之友, 2008

[3] 马刚:中国人物画意象造形的美学理念[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 商务印书馆, 1987

[5] 王伯敏:《山水画纵横谈》,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校数学与物流专业的接轨论文下一篇:加氢精制装置高压注水泵的维护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