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护理服务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扩充老年服务资源,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质量是目前我省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老年服务需求和护理毕业生培养两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前期对老年服务的经验和成效,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在老年护理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高校护士开展老年护理服务的创新模式。

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篇1:

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知识及核心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三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办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数量、知识及核心能力的需求,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12家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学历需求不同。老年护理人才需要掌握老年病学、长期照护、中医护理知识等14项知识,需要掌握老年基础护理常用技术操作能力、老年人安全防范及管理能力等16项核心能力。结论:对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医院、社区、养老机构的学历需求、知识、能力为导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老年护理;人才需求;云南省

201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提示: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总人口数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总人口数的8.87%[1]。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 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 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2]。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加上“4-2-1”家庭结构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各种类型养老福利院、老年护理院应运而生。社区养老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老年护理人才的缺失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能培养符合云南省少数民族省情的老年护理人才,本研究对云南省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养老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数量、专业知识、核心能力需求状况,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云南省和昆明市7家医院(楚雄州、红河州各1家医院,曲靖市3家医院,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3份,有效回收率为94.13%。调查对象包含12家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1家,三级乙等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民办养老机构3家。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医院护理部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养老机构院长或护理部主任。(2)从业2年及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自愿接受调查者。临床医院选取目前以老年患者为主的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社区卫生中心从事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

(二)方法

1.调查工具。问卷在参考陈凌玉[3]等的调查结果项目的基础上,由研究者在咨询云南省15位护理专家、查阅文献之后自行设计。包含(1)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类型、性质、级别、老年护理人員招聘计划(人数、学历)等;(2)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数量、学历、知识及核心能力的需求。知识、能力需求每个条目采用一级—四级计分法。“非常需要”、“需要”、“一般”、“不需要”分别计4、3、2、1分。采用该问卷进行了预实验15例,其中,知识需求问卷内容效度(CVI)为0.78,Cronbach’s α系数为0.82,能力需求问卷内容效度(CVI)为0.83,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2.调查方法。所有参与调查者经研究者本人统一培训,使用统一的调查语向调查对象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确保由调查对象本人独立填写问卷,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数量及学历需求

(二)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知识需求

(三)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需求

三、讨论

(一)不同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需求不同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一年云南省三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预计将招收从事老年护理相关人员分别是113人、18人、29人。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三级医院对于老年护理人才需求最大,这与我国目前老龄化的现状对老年护理的人才需求相符;社区医院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最小。此外,医院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需求最高,硕士及以上为1.87%、本科为40.71%、大中专为57.52%。这可能与云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民办养老机构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4]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现状已促使各地各级政府加强发展养老护理事业,纷纷制定相应方针政策吸纳老年护理人才。因此,现阶段云南省乃至全国的高层次医学院校都应根据临床需求的特点,培养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老年护理人才,以提高学历层次,并尽快构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而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学历需求最低,中专占51.72%,大专34.48占%。社区及养老机构均未体现其对硕士及以上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可能与其主要承担卧床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护、基础护理等工作有关。这一类工作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较低,导致吸引不了高层次护理人才,同时护理人员人才流失率较高,所以老年护理学历要求较低。而针对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社会卫生中心养老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应适当发展护理学大中专教育,以满足不同医疗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老年护理相关知识掌握需求较高

表2中对老年护理人员必备知识的调查显示,老年病学、长期照护、中医护理、老年心理护理、护理研究、老年护理伦理与法律保障这6项是调查对象,认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介于“非常需要”和“需要”之间的知识。其中老年病学得分最高,为3.40±0.75分。统计结果显示,78.34%的调查对象认为老年病学知识是老年护理人员非常需要的知识,亦是必备的基础知识。中医护理知识也是必需的知识储备之一,得分为3.05±0.76分。有67.54%的社区调查对象认为中医护理知识非常需要。其余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得分均介于“需要”和“一般需要”之间。国内现有的护理院校中,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总学时平均在30学时左右,学生只能大概地对老年护理学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了解[5]。且目前国内的老年护理学教材版本繁多、内容不统一,以上各知识点特别是长期照护、老年护理伦理与法律保障、临终护理、老年人心理护理、中医护理等所占比例极小,甚至缺乏。因此,加强现阶段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建设,增设相关课程,让院校培养的老年护理人才能够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三)培养具有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本次调查中老年护理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即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实践中的结合[6]。结果显示,得分最高的核心能力为老年护理常用技术操作能力(3.40±0.68分),这一项能力被93.47%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能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排在第二位的是老年人安全防范及管理能力(3.37±0.67分),可能与近年来老年人在院内发生意外、走失等情况高发有关。其余排在后面得分介于“非常需要”和“需要”之间的依次是预见性护理能力、老年病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老年病病情监测能力、老年急重症处理、抢救能力、与老年人有效沟通能力。因此,在院校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依据以上8个核心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进行设定。其余能力得分均介于“需要”和“一般需要”之间。这几项能力几乎与执业护士的能力需求一致。然而,所有核心能力中得分最低的是护理科研能力。具体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在医院的护理科研能力得分均分接近3分,在医院的调查结果得分显著高于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p<0.05)。这说明医院仍然需要具有科研能力的老年护理人才。养老机构的得分在2分左右,即认为“护理科研能力不重要”。究其原因,与以上知识得分情况一致,三级医院需要高层次的老年护理人才参与护理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进步,为老龄化社会现状的改善做出贡献。而目前在养老机构可能只需要其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起居照料,无暇顾及科学研究。

结语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量较大,对不同学历层次有不同的需求,可作为医学院校招收学生的理论参考。亦可考虑让有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在职护士通过继续学习的途径向老年护理专科发展。同时,在进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可依据临床人才的知识和核心能力的需求,适当进行教材和课程体系改革。对于高层次医学院校仍应重视老年护理领域的科研工作。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在职护士老年护理进修学习机会,以更新观念,拓展老年护理范畴,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4/28/c_1213585 79.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08/20170800005382.shtml.2017.8.3.

[3]  陳凌玉,张玲芝.老年护理人才及专业设置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45-848.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7/content_9776.htm.2015.5.17.

[5]  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8.

[6]  王章安.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62-564.

作者:赵洁 毕怀梅 傅映平 郭趣 吕芳菲

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篇2:

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

【摘要】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护理服务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扩充老年服务资源,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质量是目前我省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老年服务需求和护理毕业生培养两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前期对老年服务的经验和成效,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在老年护理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高校护士开展老年护理服务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护生  老年护理  创新模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省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942.6万,占总人口的9.84%,我省老年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且有逐年增加趋势[1],老年护理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等院校逐步认识到了老年护理缺口重大、需求急切,并相继进行了政策设计和增加老年护理专业的探索,来防控未来我省老年护理需求的激增趋势。本文提出护理专业大学生老年服务创新模式,希望从大学生群体来助力老年服务建设,对我省老年护理服务行业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应对我省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的关键所在。

一、我省老年护理需求现状

从老年护理需求方面来讲,我省早在1994年便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我省已基本解决了老年人的温饱问题,与此同时,温饱之外的老年护理需求却与日俱增。我省老年护理的需求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因疾病、残疾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比重也在增加,长期护理需求增长,老龄化的到来需要更多的护理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来服务于老年群体;第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增多,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需求增加,家庭和社会养老模式共存的时代到来,单独依靠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解决老年护理需求,必须结合社会服务模式给老年人提供护理帮助;第三,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社会提供老年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尚未形成有效的应对机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养老服务需求[2]。

从老年护理服务业发展情况来讲,已有不少省内外学者对老年护理服务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并开始对高校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科建设进行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成果转化不理想,高校老年护理专业的建设与社会不断增加的老年护理需求之间尚缺乏有效对接的手段和路径[3]。

二、社会老年服务和高校老年服务专业建设现状

社会老年服务和高校老年服务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老年服务意识薄弱,尚未形成专业系统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老年服务机构以传统养老院形式为主。在物质上虽然对老年服务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缺少精神和文化的需求;第二,高校老年护理教育起步较晚,专业意识和专业观念不健全,专业设置缺口仍然较大;第三,虽然各高校已经开设了数量可观的老年护理专业,但一般采取普通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针对性的老年服务实践教学严重缺失,实训基地基本空白[4-5];第四,护理专业毕业生缺乏临床护理经验,缺少实践锻炼、社会经验,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学校老年护理专业现状导致护理专业毕业生临床见习经验不足,缺乏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业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进行培训,来提高护理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因人口老龄化加快,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原因,我省老年护理需求重大,且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各高校在开设大量老年护理专业的同时,课堂教学没有与专业实践相衔接,学生没有建立专业认同感,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面临一系列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问题。即,社会老年服务需求激增与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不能对接社会需求的现象共同存在[6-7]。

三、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

针对老年服务需求和护理毕业生培养两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前期对老年服务的经验和成效,在我院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实践研究,将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参与到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当中,作为老年服务的基础力量,不仅能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个广大群体资源,缓解老年服务需求压力,提升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改进。

1.加强高校老年护理学科建设

针对高校老年护理专业设置不到位、高护生老年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薄弱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老年护理学科建设。单独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和在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老年护理学课程,是应对未来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当务之急和根本措施。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加强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的配备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已设护理专业中增加老年护理课程,使老年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在保障师资、精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独立于临床实习之外的老年护理实践技能锻炼,从而多渠道、多举措为老龄人口的增加储备专业医护人才。

2.增加社区护理实践课程,设立系统的实践项目

目前高护生一般采取在医院各临床科室中轮转实习的形式进行实践,没有专门的老年护理实践内容。因此,在完善高校老年护理学科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高护生老年护理实践课程,设立系统的实践项目,每学期由专业老师带领定时到社区和养老机构进行老年护理服务,针对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分别开展独立生活、协助生活、护理生活以及关爱、认知生活等服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内容上还要以临床护理转向以生活护理为主。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护理需求超越医院临床护理需求是必然趋势,高护生老年护理服务实践内容也应顺应未来趋势,加强家庭、社区及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护理实践锻炼。

3.设置老年护理项目学分制

在护理专业大学生培养方案上,设置老年护理项目学分制,学生在实践课程完成的同时可以自由选择护理对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最终通过服务对象反馈(老年人)、服务者反馈(大学生)、社会反馈(居委会和老人家人)、大学生服务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本门课程的合格性。

四、小结

总之,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实践研究,探索课堂学习与老年服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前提前接受老年护理服务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根据社会需求优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高校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和护理专业大学生社区老年服务实践路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我省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高潮提供优质专业的老年护理服务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蔡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山东省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4):5-9.

[3]孟润堂,胡樱,宇传华.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与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28-29.

[4]李婧.山东省老年护理专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2,(1):33-34.

[5]王芳.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4,(1):77-79.

[6]胡宏伟,李延宇,张澜.中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与预测[J].中国人口科学,2015,(3):79-89.

[7]李春玉,刘姝,陈宏吉.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4,(3):1-3.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SF-025)

作者:杨永珍 张业聪(通讯作者)

从业人员老年护理论文 篇3:

云南省老年护理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刍议

摘 要:云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全国一样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老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尽快地建设和申办老年护理专业,培养一代专门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改变云南老年护理工作的落后现状,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数的7%,认定为该社会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69% , 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 ,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 , 10年间65岁以上人口上升了2.18个百分点。欧美一些国家和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分别用了:法国115年、德国82年、美国70年、日本52年,而中国只用了短短的25年。

中国老龄化社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国人口总数是世界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老年人口绝对数是世界之最。第二,我国从1968年在部分省市试行计划生育, 1973年开始在全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1950年代初到1960年代和1970年代末出生的人, 到了他们的生育年龄都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只能要一个孩子,形成了我国家庭的“421”结构, 即4个老人, 2个年轻人, 一个小孩,计划生育政策人为地加大了老年人口的占比。第三,平均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国人目前的平均寿命为73岁,比20年前提高了5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城乡居民预期寿命在不断增加,2010年《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80岁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899万,并以每年100余万的速度递增,2015年将超过2600万,2050年将超过1亿。近30年间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生育率一直呈下降趋势,0至14岁少年人口占比分别是:1990年27.69%; 2000年22.89%; 2010年16.60%,近30年就下降11.09个百分点。

一、云南老龄化社会现状

云南省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 全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 60岁以上人口508.7万人,占总人口的11.07%, 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占总人口的7.63%, 这标志着云南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我省老年人分布的特点是 “两头多” :广大山区农村留守老人多; 省会城市、地州城市休闲养老老年人多。

以昆明市为例,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 昆明市户籍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例已高达20.6%。

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算不上大城市,城区土地面积仅98平方公里, 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全省地州县市的各族群众,目前,整个昆明市常住人口总数已达841万, 之所以会这样, 就是因为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凡到过昆明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气候所吸引,来此创业、定居, 加之中华民族素有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 只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人们都愿意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这里来安享晚年。

按昆明市2010—2015城市发展规划,到2015年昆明市城区将扩展到1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将突破1000万, 届时,昆明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会更加严重。

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缺口

卫生部规定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为1∶2,《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我国执业医师数为190.5万,而注册护士数量仅为185.4万,医护比仅为1∶0.97。要达到1∶2的理想医护比,注册护士缺口还差190万人,而针对老年护理人员尚无明确规定。截至2010年底,中国1.78亿老年人中,失能老人达1085万人,半失能老人有2523万人,他们需要各种照料服务。但在老年护理领域,专业护理人员十分缺乏,目前,全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仅有10余万人,而我国老年护理人员的潜在需求在1200万人左右。 今后五到十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 养老护理和老年医疗护理的需求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据2011年云南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全省注册护士7.2万人,从事医疗护理和养老护理的护工仅5万余人,三分之一的护理人员未经过有效的正规培训,护工基本上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极不稳定。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500余万人, 按国际上通行的护理标准:,1名护士护理2个失能老人或4个半失能老人或8个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人,而我们的护士平均要应对各种情况的老年人15个。最保守的测算, 我省医疗护理、养老护理仍有30万的人员缺口。

三、从业人员现状

1.医院老年病人护理

病房护理在40年以前都是由医院的护士完成的,诸如扶病人起身下床、如厕、清洗褥疮、洗脸、打针吃药、病情监护等,那时也没有陪护,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的病人只能由家属白天来医院看护,且不允许长时间留在病房。而如今的护士只负责遵医嘱监护病情、按时送药,打针、输液、定时查房,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处理急重症状、填写值班病情记录等病人的护理工作都由护工来完成。

客观地讲,责任心强的护工确实对病人起到了24小时的看护作用,但对病人的护理方面就不容乐观了。笔者在陪护家人时就深有体会,一间16平米的病房住两个病人,两个护工24小时守在病人身边,白天护工们把自己的折叠床收起来放在病房一角,晚上再打开和病人住在一个病房,拥挤不堪、空气混浊,省级大医院干部病房尚且如此,别的医院就更不用说了。

绝大多数护工都是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经过短期培训,但护理的内容和水平可想而知,大量的护工与病人、家属的纠纷及“黑护工”事件见诸媒体,引起了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初,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等多项举措,要求医院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还病房一个整洁卫生安静的康复环境。随后,卫生部又在全国三甲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这些措施试行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并不理想,最大的问题是护士人员不够,医院不可能为每个病房甚至每个病人配备一名护士,那样医院成本太高。

笔者认为短时间内要想完全取代护工不太现实,但随着护理行业的规范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工资收入的增加,追求高质量的、规范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护理必然成为人们的首选,时下的护工必将退出护理行业。

2.疗养院、养老院护理

我省公办的大型疗养院、养老院是相对正规的养老机构,有医生、护士和临时外聘的护工,环境和设施条件也好。一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单位定期安排来疗养的职工,这不像医院病房护理要面对各种重症病人,在这里治疗的一些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护理,但收费也高,一般的退休职工很难接受。

民办敬老院、养老院里的护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外聘护工来完成的,月薪在1000至1500元,比医院护工的收入低了近一半。由于场地、房租、设施、员工工资等都要靠入住老人的收费来支付,加上前期投入的资金,经费紧张已经成为民办养老机构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3.居家养老护理

随着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传统的“养儿防老”功能不断弱化,大多数老年人都很难得到子女的照顾和陪护。造成很多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只能选择请护工到家里来照顾,其结果是有亲戚朋友介绍的类似保姆性质的;有下岗失业人员;有劳务公司的钟点工;有护理中介公司推荐的护工,什么情况的都有。可以说,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水平是最需要提高和规范的。

4.社区养老护理

社区养老护理我省还在试点阶段,目前,昆明市已在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试点,让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走进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家庭,或让老年人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日托照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够方便快捷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而且收费不高(它不像医院、养老院投入大),试点以来,深受广大老年朋友的欢迎。“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将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云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指出,“大力发展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到2015年“争取在各州(市)、县(市)城市中建成一个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万张,农村敬老院床位数达到7万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 4万张;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床位数达到3. 6万张”。

5.老年护理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专业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欠缺,综合素质偏低,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2)一些世俗偏见看不起护理工作,认为是苦力,没面子。护理工作收入低,待遇差,护工要有活干才有收入,也没有其他保险(如五保一险)。(3)国内民众对老年护理服务工作评价标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笔者在病房陪护中就发现,很多病人特别依赖护工,本来可以下床入厕的,却被护工安排在床上解决,在病房还可以走动的,出去却让护工用轮椅推着“散步”。表面上看护工很尽职,殊不知这是一种很错误的做法,很多老年病人和家属都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都让护工代劳作为评判一个护工是否尽职尽责护理好坏的标准。而在日本却恰恰相反,日本介护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帮助病人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和自身行动能力的恢复锻炼,对病人一个小小的自理行为都大加鼓励,从不盲目包揽一切。(4)缺乏统一的老年护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如: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护理能力、服务态度、护理结果反馈的长期考评,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等。

四、护工与护士和介护

1.护工

护工是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 医疗护理、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需求多样化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没有权威的法定解释, 多数学者把它界定为: 代替病人家属做好病人的生活照料和陪护; 配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做好病情监护、观察; 帮助生活失能的病人、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行为的社会陪护人员。

2.护士

护士最早出现于19世纪,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199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2008年颁布《护士条例》(我国目前还没有护士法),条例所称的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条例中还规定 ,“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护士从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护士工作。

3.介护

介护一词1963年在日本出现,按照日本《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的定义是: “ 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 帮助因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而难以正常起居者入浴、排泄、进食等, 并对其他照顾人员和被照顾者进行相关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日本,所有的介护士都要经过二至三年的看护科学习, 毕业以后通过全国统一的介护士资格考试, 取得介护士资格证书以后才能从事介护士工作。

4.护工与护士和介护的本质区别

护工与护士和介护的最大区别在于: 护士和介护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医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护理技能学习和临床实习, 并通过严格的国家统一考试, 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以后才能从事护理工作。而目前护工的培训学习仅限于医学常识、护理基础知识、护理基本技能的掌握, 培训时间短,培训结束,发给上岗证即可从业。由此可见, 护工与护士和介护由于所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护理有着质的区别。

五、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展望

1.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

1960年代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老年护理专业。我国在1990年代以后老年护理学才作为一门课程在华西医科大护理专业开设,2000年《老年护理学》本科教材正式出版。和全国一样,我省医科大专院校,省、市卫生学校至今还没有老年护理专业。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医疗护理、老年养老护理等方面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尽快培养一代专门从事老年护理及老年综合服务的专业人才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十年前就有学者提出积极建设和申办老年护理专业,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迈出这一步。

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

“到2015年,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贯彻‘基层普及、高层突破’的战略,即在全国中等、高等护理院校中普及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开办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的硕士、博士授予,培养我国的老年护理高层次专业人才。”根据云南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现状,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中长期培养规划方面,亦可实行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的战略思路。先试行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整合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为一体,不间断地修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让老年护理专业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中先行先试,现在就开始谋划,积极建设和申办中高衔接的老年护理专业。

3.拟设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见表)

我国目前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老年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立法、保险、政策支持、教育培养和社会舆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早日出台《护士法》明确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定位、工作规范、权力义务等;建立完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保险金采取由国家承担一部分、单位承担一部分、接受护理的个人负责一部分的办法;加大政府在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尽快设立老年护理专业,培养一代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逐步实现让具有中专、大专甚至本科以上老年护理专业学历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老年护理和老年服务工作,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整体提高我省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峰,刘 帆,马云博.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分析:以长春市的调查为例[J].人口学刊,2012(6) : 34-39.

[2]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J].人口学刊,2012(2) : 49-56.

[3]俞卫,刘柏惠. 我国老年照料服务体系构建及需求量预测:以上海为例[J].人口学刊,2012 (4) : 3-8.

[4]李松. 居民养老的远景谋划[ J ] . 瞭望, 2012 (3) : 14-15.

[5]李婧,董茂江,邱桂红,周开文 . 浅谈健康老龄化与老年护理专业建设[J].吉林医学,2012(4):883-884 .

[6]李婧.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J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6-97.

[7]金其林,王颍丽.日本老年人介护模式及其理念的借鉴与思考 [J].上海医药,2012(2): 23-24.

[8]赵禾欣.日本老年综合福利设施中的介护服务[J].中华护理杂志,2007 (1) : 89-90.

[9]刘雪琴.日本老年介护介绍[ J ] .中国护理管理, 2005(3):54-55.

[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 4 .

(作者单位:云南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中心)

作者:高崇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间文学知识产权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的核心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