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艺术歌曲探究论文

2022-04-2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舒伯特艺术歌曲探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19世纪初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文化艺术受到浪漫主义思潮影响,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舒伯特便是那个时代艺术歌曲写作领域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笔者将《天鹅之歌》作为研究载体,通过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德奥艺术歌曲。

舒伯特艺术歌曲探究论文 篇1: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摘要: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以其形式多样,感情真挚丰富的艺术歌曲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他那些极具感染力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的钢琴伴奏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充分发挥了歌曲的艺术作用,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直至今天,经典仍不过时。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在19世纪时期,欧洲歌曲正处于致力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阶段,而作曲为了更富感染力便表现得相对复杂,这就需要伴奏来帮助完整地演绎一首歌曲。而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再是简单的辅助工具,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本文针对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证了钢琴伴奏在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主要特点

舒伯特的作品是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替的时代完成的,既体现着古典,又表现出了浪漫。在他18年的创作历程中,延续了浪漫主义中带着钢琴伴奏的独特表演形式。但是在舒伯特的音乐中,钢琴伴奏不再是简单地附和,舒伯特赋予了它独立的音乐使命,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赋予歌曲更加多样的意境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结合人物特征,多用前奏带动听众情绪,烘托氛围

舒伯特善于将自身的经历写入歌曲中,让歌曲带上创作者真挚的情感。用钢琴来表达歌词所无法展现的抽象的内容,刻画人物细腻的情感内心,描绘如诗如画的意境。就如《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一般,从歌曲的一开始,就使用钢琴伴奏为下面的叙事渲染了略带忧伤,略有起伏的氛围,让听众即使还未听到声乐部分,但是就先进入到歌曲中的故事中去,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种利用钢琴伴奏在歌曲未开始歌词部分之前就先加深感官享受的做法并不少见,譬如《鳟鱼》。舒伯特在写声乐旋律的同时便会完成钢琴伴奏,并且份量和声乐旋律等同。这不仅说明了舒伯特对于钢琴伴奏的重视,而且这样更有特色的艺术歌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钢琴伴奏简单明快,易于大多数人弹奏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大多数都是形式比较简单,情感表达极为真实,没有使用太多的技巧,只是通过单纯认真地弹奏来演绎作曲者的内心。再看歌曲《魔王》,一首和歌德作品同名的叙事歌曲。开场便是十五小节的钢琴前奏,以连续不断的八度三连音继续,第三段中就将三连音改成左右手分奏,减弱了律动性;到最后伴奏又改成了宣叙调,柱式和清唱交互出现,为歌曲渲染了沉重的氛围。这首歌曲同舒伯特的其他作品一样,放弃使用复杂的和弦音型,而是让分解和弦和同一音型的和弦反复出现。虽为反复,但是强弱顺序有所改变,在不同的意境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情感,这也体现出了舒伯特对于情感变化的精确掌握和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舒伯特这种采用简单和弦音型的做法,不仅便于弹奏,而且更加直观地表现出了歌曲的意境。

(三)钢琴伴奏音乐具有独立性和多样性

舒伯特认为钢琴伴奏和旋律同等重要,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出来。他的歌曲中,钢琴伴奏突破了以往只是简单的辅助作用,不仅歌词、旋律、伴奏融为一体,旋律更是具有了诠释歌词旋律的效果。就像在《冬之旅》中,钢琴伴奏成功塑造了音乐形象,甚至可以成为独立的钢琴乐曲。钢琴伴奏与歌词,旋律紧密结合,相互映衬,每一部分都可以说是独立的一部分,放在一起,便又是另外一种绝妙的意境。在没有歌词或者声乐部分的时候,舒伯特巧妙地用钢琴伴奏将听众带入每一个意境。而且,舒伯特受到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影响,艺术歌曲极具个人特色,钢琴伴奏的调式调性极为多样化,充分表达了情感的阶段式表达。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钢琴伴奏在早期便已出现,但是它的作用在舒伯特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起初的钢琴伴奏仅仅是对旋律的辅助作用,处于依附地位,但是舒伯特充分利用诗歌艺术,结合活动特征,将钢琴伴奏提到和旋律,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因此,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其他艺术歌曲有着很大的区别。钢琴伴奏不仅仅充分地烘托表现出了旋律的特色,更是在演奏的时候调动了现场氛围,强化了演唱者的表演,更是赋予了歌词更深层次的内涵,使舒伯特600多首的艺术歌曲成为了经典。

(一)充分烘托体现旋律

在《圣母颂》中,舒伯特先进行了柔化处理,再用六连音将柔和的节奏变得灵动起来,通过钢琴伴奏营造出了一种柔和的意境,用一种柔和安静的曲调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这首源于知名叙事诗的歌曲通过舒伯特独特的钢琴伴奏不仅带领演唱者和听众进入了歌曲所特有的意境,也表达了舒伯特本人对真实情感的向往。舒伯特以钢琴伴奏支撑了艺术歌曲地内涵和风格,成功地辅助了音色的变化,最终烘托突出了旋律的变化。舒伯特的歌曲常常充满了抒情的诗意,表达着最真挚的爱。在《圣母颂》中,占了重要地位的钢琴伴奏在前奏时就已经渲染了特定的氛围,将听众带入了叙事的意境中,调式多样的钢琴伴奏率先勾勒出了特定的艺术意境,进而让声乐,旋律将歌曲推向高潮。

(二)强化演唱者的表演效果

优美的钢琴伴奏不仅能够烘托出旋律的变化,也能够强化演唱者的现场感染力,加强演奏者的表演效果。在《菩提树》中,舒伯特使用连续的三连音勾勒了一种轻柔自然的意境,通过钢琴伴奏来铺垫补充旋律,烘托意境;补充演唱者的声部,让演唱者更好地融入理解歌曲,更完美地表达情感,加强了现场表演的艺术效果。在创作钢琴伴奏时,往往是根据原有作品的思想情感出发,进一步加强对歌曲内涵的理解,结合自身特征,促进歌曲的完善发展。随着钢琴伴奏的弹奏,它会推动歌曲的情感不断发展变化,进入特定的意境,深化音乐形象。再加上钢琴伴奏是结合自身的特征,就更能引起演唱者的共鸣,在演唱时就能实现钢琴伴奏和演唱者的呼应,带动旋律,带来更好的现场演唱效果。

(三)深层次表达歌曲内涵

在舒伯特众多的艺术歌曲中,那些充满爱的歌曲背后却是舒伯特逐渐孤独和苦闷的内心。舒伯特的作品往往是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者见闻,用一种比较自由的形式倾诉感情,因而他的作品情感变化很明显,从前期对真挚感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理想的热爱到后期经受磨难之后逐渐心灰苦闷的消极情感。再加上钢琴伴奏对旋律和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使得舒伯特的作品中那些真挚的情感更是表达得极为真实,使听众,演唱者更是能够理解他的艺术歌曲。而一首歌曲能够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新颖的创作表现形式,更是因为其具有深刻的内涵,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舒伯特最擅长的是诗歌和叙事诗,尤以诗歌为重。而詩歌不仅对韵律和语言精炼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更是对情感和环境的交融有着高要求。正如《小夜曲》,引用希尔斯塔勒的诗歌,本身就带有极高的抒情性,再加上舒伯特在创作钢琴伴奏时用一路高升的六和弦音弦来表达青年浓重的思慕之情,之后突然回转采用同名大调,逐渐进入舒缓平静的意境,最后推动激动的歌词进入歌曲的高潮。舒伯特对钢琴伴奏提出了情感和韵律的双重要求,充分表达了歌曲的情感表达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钢琴伴奏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以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多变的调式调样勾勒出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完美地表现出了歌曲的深刻内涵。舒伯特站在古典和浪漫的交界处,通过钢琴伴奏为艺术歌曲注入了新的血液,使艺术歌曲发展到了巅峰。无愧于被称为“歌曲之王”。

参考文献:

[1]王晶.基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探究[J].芒种,2018 (8):97-98.

[2]万佳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J].参花,2018 (18):136.

[3]于彬彬.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J].北方音乐,2015 (19):54.

作者:刘乘鹭

舒伯特艺术歌曲探究论文 篇2:

声乐曲集《天鹅之歌》演唱与教学(一)

【摘要】19世纪初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文化艺术受到浪漫主义思潮影响,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舒伯特便是那个时代艺术歌曲写作领域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笔者将《天鹅之歌》作为研究载体,通过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德奥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演唱是声乐表演领域中重要形式,如何唱好艺术歌曲则需要歌者和声乐教师进行长期深入地研究与学习。德奥艺术歌曲在创作中对文学戏剧和音乐都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正因为这样的严谨态度涌现出大批的优秀作品和作曲家,才形成了经久不衰的艺术格局。中国歌者除德语语言要求、音乐修养和戏剧表现力外,声乐演唱技术作为德奥艺术歌曲重要的传播载体,同样需要重视和不断完善。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基本要素

【中圖分类号】J616             

引言

艺术歌曲是声乐演唱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奥艺术歌曲在艺术歌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极具代表性。舒伯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余首艺术歌曲,至今众多作品仍然在全球不同的音乐会上被高频率演唱,部分优秀作品几百年间被教师和歌者作为重要的训练教材仍然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笔者通过舒伯特生命最后阶段(艺术创作巅峰期作品)创作的歌曲集《天鹅之歌》作为研究载体,通过旅德期间艺术歌曲研究积累和近年教学经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演唱者视角分析在艺术歌曲中被忽略的歌唱要素,即如何演唱好德奥艺术歌曲。特别是舒伯特作品对于提高现代年轻歌者的综合能力,值得共同深入探究学习。

一、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

佛朗兹·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之一。他的一生如烟花般短暂,但创作的音乐作品却那样的绚烂多彩。留下了多达共计一千余首音乐作品,声乐作品占总作品量的六成以上。他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音乐财富,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为世界音乐曲库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还为很多诗人的诗歌谱写过曲子,如歌德、席勒、海涅等大文豪,还包括缪勒这样优秀的年轻诗人。他将音乐与诗词(诗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继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之后,出现的又一颗绚烂夺目的乐坛新星,众多的经典作品至今仍被各国歌唱家争相传唱。

1797年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郊外一个书香气息浓重的教师家庭。年幼时便师从父兄开始了他早期艺术启发学习,开始练习演奏小提琴和钢琴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年龄的增长,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便淋漓尽致展现出来。11岁那年他加入了唱诗班并搬进神学院生活,担任小提琴手和乐队指挥,期间还接触到不少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作品。极具天赋、成绩突出的小舒伯特受到了当时功成名就音乐家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赞誉,对小舒伯特的作曲与基础乐理知识进行系统性指导。同萨列里学习的经历为其日后在音乐之路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1814年他结交了一位异性诗人,两人的友情迅速升温,对舒伯特之后的帮助颇丰。同年为《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自此开启了他创作的喷涌期。其后仅一年的时间里他谱写了144首歌,最多时、仅仅某一天就能完成8首歌曲的创作。但因其一心专注于作曲,收入不固定,但生活十分拮据,所以其作品里经常影射出愤怒和无奈的情绪,即便如此他依然满腔热血地创作出大批赞扬不屈的民族斗争精神的作品。1825年舒伯特的作品接二连三的被出版,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与追捧,经济状况也大有好转。第二年,为音乐家之友作了部交响曲获得了丰厚的报酬。就在其灵感迸发的鼎盛时期,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1822年舒伯特开始了与梅毒之间的漫长斗争。1828年,他一生唯一一次个人作品音乐会拉开帷幕,一时收获好评无数。但遗憾的是同年春天31岁的舒伯特英年早逝,1872年维也纳中央公园,佛朗兹·舒伯特的纪念碑拔地而起,被后人葬在他生前十分崇敬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墓旁,这里成为后人参观拜仰的圣地。

舒伯特的一生充满了清贫困苦,坎坷荆棘,早年间无数艰辛的日子使他早早地便与世长辞,舒伯特却为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不朽著作与艺术瑰宝。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最后一位大师。

二、舒伯特声乐作品

舒伯特作品中夹杂着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与内涵,又与早期浪漫主义的特质相融合。(他的交响乐充斥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艺术歌曲与钢琴作品又散发浪漫主义的特色。)空前绝后的抒情创作风格,被称为“前所未有、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在音乐创作上舒伯特思维独特灵感如泉喷涌,曾发生过一件趣事。某次舒伯特与朋友一同漫步在郊外路过家小酒馆,目光所及之处有一本莎士比亚的作品便翻开来阅读。翻阅的过程中创作灵感忽然一现,说道:“构思出了动听的旋律,却无法当下记录下来怎么办?”同行的伙伴们马上翻过酒桌上的菜单,在背面迅速画出五条线给他。这时舒伯特开始忘我的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了后来远近闻名的作品,《听!听!云雀》。

舒伯特的作品既包括抒情曲、叙事曲同时还有爱国歌曲和民间歌曲等。代表性较强的如:《魔王》《鳟鱼》《菩提树》《纺车旁的格丽卿》《野玫瑰》《致音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少女》、套曲《冬之旅》和曲集《天鹅之歌》等,他的作品“德语弥撒”成为奥地利地区传播范围最为广泛的弥撒曲。

他的室内乐作品中体现了与莫扎特本人灵魂共通性,逐个片段都带有真真切切的自我痕迹。在维也纳古典音乐末期的作品中,舒伯特的六百多首歌曲是被观众所接受最为普及的一类。这些歌曲皆是从诗歌内在意境中延伸直接产生而创作的,他那精巧的作品结构与创作时所注入的灵动情感,使人无法企及他的艺术高度。

在他创作众多作品之中,歌词选自歌德的诗有六十余首、席勒的诗四十余首,并且他所使用谱曲的诗歌作品涵盖范围异常全面。例饱含生动和自然韵味的《致春天》,歌颂艺术与爱情《致音乐》,表达主人公内心愤怒、悲情肃杀的《幻影》,还有虔诚祷告乞求上苍的《圣母颂》。舒伯特充分的深挖艺术歌曲的种种形式,令它们极其富有表演的张力,能够轻松的引人入胜。在舒伯特之后涌现出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施特劳斯、马勒、瓦格纳等写作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他们都是沿着前辈宝贵经验继续进行他们的创作。

舒伯特擅长以精巧玲珑的歌曲形式勾勒出最深沉的情感,他坚持音乐表达手段服从于诗歌多样性的创作原则,他创作的曲调时而如民歌小曲儿般简单婉转,转而又像吟诗作赋般平静淡然,他笔下的和声织体里,交叠使用了异调音符或和弦,打破固有的框架,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推进,或高亢直插云霄,亦或缓和温婉如掷石湖中,泛起层层涟漪。钢琴伴奏织体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除了烘托情景与氛围,还与声乐方面緊密融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歌曲的旋律线条源源不断的散发着亲昵、柔和、敏感的气息,富有激动中夹杂着一丝阴郁的色彩,他潇洒果断地使用和声调性,对节奏型织体赋予了表情的意味,使音色随着情感变化而显现出了细腻的差别。

后人笔下的舒伯特时常是一位志气难以得到抒发的音乐天才,生前他的创作难以引起大众消费群体的共鸣。虽然舒伯特在交响乐和歌剧方面的贡献没有那么突出发展较为有限,但是也恰恰由于他从不曾像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作曲家那样,踊跃并主动地走进观众的视野,才会直至1827年才终于圆满的举办了个人的音乐会。

另一方面的舒伯特又名闻遐迩,甚至到了今天其绝大部分作品仍被歌唱家们作为保留曲目来表演。在他弥留之际,各大的出版机构便对其作品流露出了强烈的兴致,在他离世前已出版了百余部音乐作品。与其所有的创作比起来出版比例非常小,但放眼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眼中这俨然是个惊人的数字。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某次到维也纳登门拜谒了他的哥哥费迪南,与之分享了几部舒伯特的封笔之作手稿,舒曼立刻便产生了兴趣并决心让它们重见天日。

三、经典绝唱《天鹅之歌》

舒伯特短暂的31年的人生中共创作《美丽的磨坊女》(1823)和《冬之旅》(1827)这两部声乐套曲。去世前的两年间(1826年至1828年)他饱受身心双重折磨,创作了《爱的信使》《信鸽》等14首作品。1836年由Tobias Haslinger公司整理出版,这部出版发行的歌曲集被命名为《天鹅之歌》。相传每当天鹅离世前都会发出绝美的叫声,向生命最后时刻做道别。托比亚公司的命名具有深意,也是对舒伯特晚期作品的完整总结。

舒伯特歌曲集《天鹅之歌》与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虽然都是围绕情感问题进行创作的,既有伤感、也有对爱憧憬和绝望,更是他自身情感故事的真实写照。《天鹅之歌》不像那两部套曲具有更加紧密的故事连贯性(音乐自传体小说),但生命晚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达到了他人生巅峰。不管是从诗歌的选材还是他的整体音乐创作,都是通过音乐与歌曲的戏剧性和哲理性结合,展现他内心的独白。在他去世前的那段日子里病魔和内心的煎熬一直伴随着他,音乐创作是他生存的唯一动力。

“天鹅之歌”这首歌曲集并非是一部按舒伯特本意创作出来的作品,这部联篇作品的装订成形距离舒伯特病故光景不长,是管理乐谱出版事务的负责人:哈斯林格(Haslinger)将舒伯特离身后遗留的十四首歌曲结集成一套,在公开订购时为使销量节节攀升而取的作品名。

这本歌曲集的内容与先前《美丽的磨坊少女》(Der Schoene Muellerin)以及《冬之旅》(Winterreise)截然不同,该曲集绝不是一部富有流畅性的诗篇作品,与之迥乎不同的,它恰恰是通过三位诗人:雷尔斯塔伯(Ludwing Rellstab,1799-1860)、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以及塞德尔(Johann Gabriel Seidl,1804-1875)的诗篇作品所拼贴协同创作出来的艺术歌曲集。这部曲集囊括了雷尔斯塔伯的七首诗词、海涅的六部作品以及罗塞尔的一首诗,源于三位诗人十四篇诗作,经舒伯特谱曲后才有了如今所听到的《天鹅之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不仅拥有丰富、动人的旋律线条,最出名的莫过于钢琴伴奏气氛的打造与模仿功底。有传说记载到天鹅濒临死亡前,会发出一声最为婉转悠扬的鸣叫,这是它对生命作的一个用情至深的诀别。所以法国的博物学家。布封在《天鹅》中称道,每次恰逢聊到一个旷世奇才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里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璀璨表现时,人们总会百感交集地联想到这样一个迷人心弦的传说,这是天鹅之歌!

所以当舒伯特别后的第二年,出版商哈斯林格为他的遗作,14首艺术歌曲的集合起名的时候,就想到了天鹅。于是当舒伯特的遗作被命名为《天鹅之歌》后,以“天鹅之歌”来称呼作曲家的绝笔也变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

艺术歌曲是接近于古典主义时期流行乐的一种体裁,短小的作品通常三五分钟,一架钢琴,一名表演者,在这样有限而狭窄的空间之内,舒伯特用他六百多首创作,开创了一个由轻巧的诗和转瞬即逝的情绪联合打造的艺术世界。舒伯特创作他的第一部艺术歌曲的时候年仅14岁,与世长辞时也只有31岁,这期间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之王”实至名归。

这些流传下来的艺术歌曲中真正合为曲集的只有三部(58首),分别是《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以及最后的《天鹅之歌》。《美丽的磨坊女》以诗人米勒的20首诗为歌词,描述了一个男青年对磨坊女爱而不得的情感,最终溺死在了溪水中,因为他坚信永恒之爱的花终将绽放在自己的坟墓上。《冬之旅》同样取材于米勒的诗作,是一位遗失爱情的男人在离开皑皑雪地时的独白,他对爱情的憧憬破灭了,心中的火苗逐渐暗淡直至消灭,陷入一种病态而濒临失控的情绪状态里,最后甘于沉寂的故事。《天鹅之歌》则集合取材于三位诗人的作品,缀连而成,不像前面两部作品,它不仅仅是在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此外,《美丽的磨坊女》虽然上半部分勾勒了一幅炽烈而甜蜜的爱恋,下半部分则转而变为悲哀寂寥。到了《冬之旅》则全然是极悲之乐,一派清冷萧瑟。而《天鹅之歌》尽管是舒伯特生命尾声完成的作品,但作品其中透出的伤感反而与之前相比较淡化了不少,在诗歌的内容上既不是《美丽的磨坊女》那不可求得的爱,也不是《冬之旅》中那种随风消散的爱,而是对心上人的浓浓相思情。

四、结语

尽管天妒英才,舒伯特依然为那个时代的音乐,为整个艺术歌曲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有限、短暂的生命里,为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艺术财富。他与贝多芬被称作德国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他将古典时期的音乐继续传承,又开启了浪漫音乐创作的新纪元。这为他日后登上浪漫主义音乐开山始祖的地位,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并为之后的作曲家们,如门德尔松和舒曼等做出了样板示范。在十九世纪他以艺术歌曲奠基人的身份而被广为人知,到了二十世纪在推动器乐创作发展上,他所立下的功劳也日趋得到了听众的肯定。可惜的是舒伯特创作的歌剧中歌词隐晦难懂且无趣乏味,使其歌剧作品难以被欣赏,他在歌剧上形成的影响,也就非常的有限了。

因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坚定执着的追求,他流传下来的作品虽免不了具有争议,但却无不引人入胜,沉迷其中的,他是一名音乐才子,是一颗备受瞩目、闪着自我的光的明星,虽短暂却璀璨。 如今以“纪念舒伯特”为名的音乐会层出不穷的被举办,数不清的纪念石碑,纪念树等在奥地利的城市与村庄里拔地而起。碑上刻着“纪念艺术歌曲歌曲之王佛朗兹·舒伯特”的碑文,成为了世人参观了解舒伯特的圣地。

参考文献

[1]田可文.西方音乐史[M].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1999:116-118.

[2]希尔马,王剑男.舒伯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206-209.

作者简介:王雷(1982—),男,汉族,北京,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教学。

作者:王雷

舒伯特艺术歌曲探究论文 篇3:

舒伯特音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声部与钢琴音乐作品的概况和特征

摘要:舒伯特是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人物,同时也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音乐作品以抒情旋律闻名,创作涉及类型广泛,包括艺术歌曲、交响乐、重奏、钢琴曲、弥撒等。其中,钢琴音乐创作是舒伯特音乐作品中的重要部分。文章主要对舒伯特音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声部与钢琴音乐作品的概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舒伯特  钢琴伴奏  音乐作品  特征

随着浪漫主义时期的开启,音乐艺术家们逐渐被钢琴伴奏散发的独特魅力吸引,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对钢琴伴奏的应用、推动艺术音乐多样化、音乐艺术完整性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音乐声部艺术表现形式中,钢琴伴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音乐作品中,二重奏中的钢琴伴奏又占据重要地位,使钢琴伴奏的地位得到极大地提升。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纯钢琴音乐作品,包括奏鸣曲、即兴曲等,还有一种是钢琴伴奏,是其为艺术歌曲编配的钢琴音乐作品。本文对舒伯特音乐作品中这两类钢琴音乐创作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总结。

一、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概况及特征

(一)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概况

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创作载体形式丰富,包括钢琴奏鸣曲、钢琴圆舞曲、幻想曲等钢琴音乐作品。

在钢琴奏鸣曲方面,舒伯特共创作二十多首钢琴奏鸣曲,包括E大调奏鸣曲D.157、C大调D.279、E大调D.459、A小调D.537、降A大调D.557、E小调D.566、降E小调D.568、升F小调D.571、B大调D.575、C大调D.613、F小调D.625、A大调D.664、A小调D.784、C大调D.840、A小调D.845、D大调D.850、G大调D.894、C小调D.958、A小调、D.959、降B大调D.960。在这二十首钢琴奏鸣曲中,三乐章、四乐章、五乐章分别占7、12、1;各乐章在速度上都选用中速;其主题性格较为丰富,涵盖乐曲戏剧性、抒情、叙事以及悲剧性等,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中,即兴曲共有十一首,其中四首为1827年9月创作的D899/OP.90组,四首是1827年12月创作的D935/OP.142组,三首是1828年5月创作的D946组。舒伯特每一首即兴曲都呈现出不同的鲜明风格特色,有的清新自然,有的甜蜜抒情,有的严肃低沉,有的婉转凄凉,都将舒伯特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展现。同时,舒伯特即兴曲主要以短小的篇幅结构为主,曲式简单,旋律优美,兼具乐曲的抒情性与歌唱性,音乐形象生动,主观感情色彩明显。此外,舒伯特即兴曲通常是作者的情感抒发,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古典音乐严谨规范的特征。

舒伯特钢琴小品体裁音乐作品为“音乐瞬间”,在1828年,舒伯特创作出版的《音乐瞬间》中包括六首作品,时间最短的长于2min,最长的也不超过8min,音乐形式具有短小的特点,并且作品结构严谨,属于传统曲式,对音乐形象的描绘非常生动,与即兴曲相似。在创作手法上,舒伯特即兴曲创作基本材料多为民生生活风俗歌曲、舞蹈音乐,用古典音乐曲调来生动呈现音乐形象,赋予作品瞬间意象。此外,作品中具有非常突出的音乐和声色彩,通过等音转调、大小调交替等形式,将和声、调性之间的关系变化進一步凸显出来。舒伯特音乐瞬间为欧洲钢琴音乐创作开辟出了一片新的领域,为其后浪漫主义钢琴作品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中,幻想曲最开始是从即兴创作而来的,其曲式结构、和声构成都呈现出较自由的特征。幻想曲具有较强的旋律性,且气势足,在弹奏上有一定的难度。圆舞曲则与幻想曲在曲风气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其更加温和、优雅,多是在聚会助兴的场景中创作出来的,因而曲风欢快,具有较强的歌唱性。

(二)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特征

舒伯特时代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中间时期,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兼具着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舒伯特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基础是其深厚的德奥民间音乐。从整体来看,其风格类型多样化,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丰富,兼具开朗和沉郁、欢快和悲伤等,音乐抒情性、诗意性特征显著。以下具体从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分析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特征。

1.结构方面

作品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对古典主义传统结构的继承,例如,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中,奏鸣曲式、复三部/复二部曲式、奏鸣回旋曲等,均为传统奏鸣曲套曲结构。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了奏鸣曲曲式类型。在即兴曲中,三部性曲式音乐织体都为快板-慢板-快板的形式,曲式结构基本以呈现-发展-再现的特点。所以,在结构方面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古典主义音乐曲式结构特征非常明显。

2.旋律方面

作品旋律优美,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将舒伯特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中,其音乐素材基本以德奥民间音乐为主。演奏时需要运用细腻、轻巧地指触,同时还需有意识地将一些音符推后或者体现,使乐曲情绪表达到位。例如,奏鸣曲以舒缓、平稳的旋律,表达静态的美好;即兴曲强调情感的抒发,其创作及表达更加的自由;音乐瞬间则是通过对长线条旋律的运用,使作品表达更加的细腻。

3.和声方面

作品重点突出和声色彩,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通过结合和声与不同和弦及其形态,实现音响效果的变化,使其产生或明朗、或黯淡的变化,从而实现情感的表达。在音乐作品创作中,不同作品作者对和弦的运用也是不同的,来实现对和声的丰富。例如,舒伯特在创作奏鸣曲过程中,对六、增六和弦的应用较多;即兴曲中运用比较多的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七和弦等。

二、舒伯特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声部的概况及特征

(一)舒伯特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声部概况

1.钢琴伴奏作品概述

除纯钢琴音乐作品之外,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中,还包括大量的为其艺术歌曲编配的钢琴伴奏音乐作品,将艺术歌曲词、曲与伴奏有机统一在一起。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实现了降诗歌与乐曲的完美融合,且钢琴伴奏和艺术歌曲也具有非常强的统一性等特点。舒伯特艺术歌曲主要是以莎士比亚、歌德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著作为歌词,通过赋予诗歌绚烂的音乐旋律,将作者的情感、诗与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再通过钢琴伴奏,诗歌与音乐的巧妙结合更显得相得益彰;从音乐旋律上看,旋律较多的是民间甜美旋律,借助旋律的多变将作品情感表达得更加突出;从音乐调式调性上看,变化多端,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手法主要包括运用大小调、三度调性对比、通主音大小调的调离转换等,将情绪的转换或者对比呈现出来,或者用小调转大调的方法,促使音乐色彩不同。钢琴伴奏在很大程度上为艺术歌曲赋予了灵魂,这是二者实现高度融合的最好证明,其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为歌曲创造独特的意境氛围,从而进一步深化了音乐作品中的形象,使更加生动、活泼、鲜明。

2.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舒伯特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具有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紧密联系。具体来说,首先,钢琴伴奏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歌曲单声部旋律,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和声效果更加丰富,借助钢琴伴奏不同的音乐织体与音色,将歌曲中蕴含的充沛感情表达出来。同时,钢琴伴奏的创作是在歌曲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说是进行的旋律二次创作,从而更好地保证了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情感表达上实现高度一致性,对歌曲整体的意境与风格的诠释能够更加准确,从而优化对歌曲内涵的表现。其次,钢琴伴奏对歌词意境渲染得更加浓厚。以众多著名诗人诗歌为歌词,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抒情特点,讲究情景交融,舒伯特在编配钢琴伴奏过程中,以此为中心,将伴奏的旋律同诗歌韵律、语言风格结合再进行创作,从而达到对歌曲内涵与情感的深度渲染。最后,对于歌唱声部来说,钢琴伴奏还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在和声、调性等力量与速度的变化中,能够将歌曲中的氛围和其所描述的场景进一步突出。

3.钢琴伴奏声部风格变化

舒伯特钢琴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声部创作前后期风格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有一条愉悦到悲伤的主线,伴奏与作品韵律风格具有高度一致性。这种风格变化与作者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舒伯特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简单,在钢琴伴奏作品中也呈现出纯粹、欢快的情绪,如《野玫瑰》;舒伯特成年后,生活困苦窘迫,在钢琴伴奏作品中,流露出一些无助与孤独,如《冬之旅》。

舒伯特钢琴伴奏声部创作与其艺术歌曲的韵律风格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创作中,从歌曲内容出发,选择与歌词中主角内容以及与活动特征相符的节奏与音型,跟随主旋律变化,例如,《死神与少女》,钢琴伴奏声部节奏的变化同少女内心情感变化相符。同时,舒伯特在创作钢琴伴奏声部的过程中,还借助伴奏织体的变化实现音乐形象的具象化,既可以烘托歌曲意境,同时,通过反复进行分解和弦、同一音型和弦,降低了弹奏的难度。例如,《美丽的磨坊女》,其音型主要为分解和弦式连音、三连音,将磨坊女劳作节奏表现出来。

(二)舒伯特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特征

在舒伯特钢琴伴奏音型运用方面,主要可以总结为分解和弦式、双手同节奏式、柱式和弦式、八度形式、装饰音形式等几种类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伴奏音型包括分解和弦式、柱式和弦式两种。第一,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通过和弦分解的形式伴奏各音,并根据和弦的各音排列顺序,实现其变化的。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的节奏属于比较舒缓的类型,在将旋律充分表现出来的基础上,将旋律缓慢向前推进,从而将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塑造并且突出显现出来。例如,在《纺车旁的格丽卿》中,钢琴伴奏部分右手伴奏音型就是采用的分解和弦式,使单性音型的表现更加凸显,从而塑造少女的形象,使人们感受到少女的哀思,左手用断奏的形式进行低音衬托,将少女烦恼苦闷的情感内涵表达出来。第二,柱式和弦式伴奏音型,通过同时走出和弦的原型与伴奏音型,表现出作品的气势,其在严肃庄重一类的乐曲中较为常见。例如,在《致音乐》中,通过柱式和弦式伴奏音型,将作者对音乐的深刻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左手单音与右手柱式和弦进行有效地配合,将内心汹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舒伯特在编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时,突出强调了伴奏的前奏、间奏、尾声等部分,从而起到凸显音乐形象整体,使其形象更加鲜明,并且对音乐情感和音乐色彩的表达更加强烈。其中,前奏与尾声是音乐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较为常见,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第一,在钢琴伴奏的前奏中,其主要发挥对主题暗示性的作用,并通过音乐作品基本素材,包括音调、节奏、调式调性等,总结作品,烘托气氛,其与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情感具有统一性。通过前奏,倾听者可以对音乐的基本风格有大致地了解。第二,钢琴伴奏的尾声是在歌词唱完之后的一段伴奏,其主要作用在于补充作品的情绪情感,将音乐情感更多地抒发。一般尾声是通过重现主旋律素材,或运用间奏、间补旋律,或对音乐作品中的素材进行整合运用等,使音乐作品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舒伯特钢琴伴奏作品中,运用节奏、节拍、音色等音乐基本要素,以及调性、旋律、和声和配器等音乐组织手段,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动力美”,进一步推动和渲染乐曲。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舒伯特音乐作品实现了在古典主义传统音乐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开拓了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创作手法,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其钢琴音乐作品中,同样在音乐结构织体、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同时又在创作思想、形式与技法上,实现对古典主义的突破,开启了浪漫主义时代,实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其传承与发展统一、历史与当代统一,为当下音乐创作作出了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何欣韵.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钢琴伴奏的情感及特点[J].北方音乐,2019(02):51-53+223.

[2]程虹.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J].戏剧之家,2018(27):52.

[3]赵倩.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与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8(11):112.

[4]王政楠,陈鸥.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与重要性[J].广东蚕业,2017(11):68.

[5]张洋.浅谈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的创作和演奏——以舒伯特和舒曼为代表[J].艺术科技,2017(07):182.

[6]林吟.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与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7(09):64-65.

[7]韩蓄.舒伯特《圣母颂》中音乐旋律与钢琴伴奏的结合分析[J].北方音乐,2017(10):102.

[8]吴萌.钢琴伴奏的艺术手法分析——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例[J].北方音乐,2017(05):60.

[9]刘安利.基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探究[J].音乐创作,2016(07):164-165.

[10]张艳.浅谈19世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征——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例[J].音乐天地,2010(03):41-44.

作者:吴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产教融合下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安全管理与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