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2022-08-01

第一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及舆情掌控与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下)

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及舆情掌控与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下) 试卷

5、

6、12错,其余对

1、中宣部副部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微博客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

正确

错误

2、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机构微博本身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如果完全用网络语言回答问题,容易引发争议。

正确

错误

3、单学刚副总编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在网络社区中发展盟友,团结意见领袖,促进不同声音的表达,用统战的思维去面对异质的声音。

正确

错误

4、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本地论坛是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

正确

错误

5、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公民都有言论的自由,对于网民的言论,即使出现严重的非理性、非正常的声音或者明显的造谣、诽谤、诬陷声音,政府也不可组织删除。

正确

错误

6、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平息民众的猜测,政府部门应第一时间召开发布会,速报原因,慎报事实。

正确

错误

7、在应对网络危机过程中,任何时候一句不当言词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反响,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把自身置于舆论漩涡中,因此每一句话都应“三思而后说”。

正确

错误

8、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互动、沟通是当下互联网的一个主题。

正确

错误

9、单学刚副总编指出,过去我们开办官方网站(政府官网、企业官网),主要工作是宣传,现在,宣传之余更多的要互动。

正确

错误

10、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为官民互动、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正确

错误

11、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对网上部分网民纯粹情绪发泄性的言论,应以积极澄清。

正确

错误

12、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为了缓解舆论压力,公务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尽可能将社会问题政治化,地区问题全国化。

正确

错误

13、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微博客是当下最流行、最时尚的官民互动方式,而且它具备廉价、高效、便捷等多种优势。

正确

错误

14、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政务微博和机构微博的地域分布上,以东南沿海地区最多。

正确

错误

15、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据2011年9月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有实名认证的公安政务微博4000多个,实名认证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超过5000个。

正确

错误

16、2011年6月,南京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规定,对于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水、电、气、自然灾害等事件,要尽量做到()之内发布。

一小时

三小时

五小时

十小时

17、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迄今为止已经运作5年多,有()省委书记、省长实名回复,近20个省份出台文件规范如何办理留言工作。

18位

28位

38位

48位

18、据2011年9月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有实名认证的公安政务微博()

1000多个

2000多个

3000多个 4000多个

19、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平衡舆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些技巧,比如注意选择发帖时间——在工作时间、工作日等网民活跃的时间发帖。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网络上提倡用鲜活的网络语言和大众口语摆事实、讲道理,同时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有开拓的视野,就是我们在呼应的时候要多了解现状,多了解以前的经验教训,多了解兄弟单位的工作情况,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要尽可能转变文风,公职人员,包括企业领导在说话时有一些官方语言的刻板痕迹,这在网上往往不容易被接纳,容易引起一些负面的解读。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提倡公务人员多发帖、多出声、多引导,并不代表就要说假话、空话、大话。

20、据2011年9月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有实名认证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超过()

5000个

6000个

7000个

8000个

21、单学刚副总编指出,2009年8月,()首先在网上设立网络发言人。

广东省工商局

山东省工商局

广西省工商局

浙江省工商局

22、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是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

本地论坛

网上发言人

微博

博客

23、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是下列哪项的含义?

塔西佗陷阱

破窗效应

鲶鱼效应

羊群效应

24、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中国粉丝数最多的政府微博是()

广东公安微博

浙江公安微博

山东公安微博

北京公安微博

25、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政务微博和机构微博的行业分布,以()最多。

公安微博 民政微博

城管微博

市政微博

26、根据单学刚副总编所讲,以下哪些属于新时期官民、企民互动的新兴渠道、有效渠道?

官方微博

网上发言人

回复留言

网络访谈

27、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官方微博成为目前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官方微博对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扩大了每一家机构的话语权。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机构微博本身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如果完全用网络语言回答问题,容易引发争议。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现在我国的机构微博、官方微博,大部分仍然是用于宣传。

28、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个人微博是个人通信自由的体现,很难要求单位禁止员工开设微博。但一些领导和员工开设微博之后,容易混淆个人身份和公职身份之间的关系,造成很多麻烦。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网络危机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重要节点,但是当事双方谁第一个说话、第一个表达,就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对整个社会舆论的走势产生影响。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提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出现危机之后,第一时间发出自己正面的声音,对问题的性质进行解释说明,从而避免进一步出现谣传。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第一时间去表态,表达的只是原则,讲的是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

29、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有些单位片面追求速度,第一时间发布会,盲目地把没有经过科学判断、没有经过严谨论证的结果公布出去,这就有可能说错话,之后就会陷入空前的被动。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速报事实,即出现问题之后,要尽快说话。但很多问题比较复杂,第一时间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可以先有态度,先表示回应:我们已经注意到问题,我们已经展开了调查,我们会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向大家公布真相。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网络没有国界”,一些地方认为,对于本地的论坛,当地的宣传部门可以管就要把它管住,什么负面东西都不能有,但是这恰恰印证了一个成语——掩耳盗铃。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本地论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渠道。

30、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鼓励大家将问题发布内部空间,之后去妥善解决处理,就避免了扩大化。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本地论坛,泛指地区、系统或者行业内的一些载体。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一些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经常发出一些和政府、企业步调不完全一致的声音,表达一些不满情绪,大部分是站在帮助政府、帮助企业改进工作的角度,本身并不怀有恶意。

单学刚副总编指出,在网络社区中发展盟友,促进不同意见的均衡表达,说白了就两个字——统战。

第二篇: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公众意愿在网络上的延伸。迫切需要在网络舆情研判与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之间建立无缝隙、灵敏、高效的切换与对接机制。必须在主导、引导、疏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方面改进工作方法,高度重视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

所谓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性化等特点。网络舆情对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构成了现实挑战。

加强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信息公开

政府应搭建网络媒体环境下信息自由传播的平台,以自由传播为原则,限制传播为例外,实现利益相关群体间的信息互动和交流沟通,从而促进共识意见的达成,帮助化解危机。

第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搭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主渠道传播平台,使网络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以应急管理政务内网、应急管理政务外网、应急管理公众服务网及电子信息资源库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应急管理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的应急管理系统,完善电子政务内部和外部的办公环境。

第二,及时公开突发事件信息,减少信息沟通环节和信息噪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网络新闻、电子公告、网络论坛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发布突发事件的最新、最真实的消息,以此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对公众进行正确引导。同时遏制谣言存在的空间,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程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第三,提高政府善用网络新媒体的技能,避免“瓦釜效应”。各级政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主动接近和善用新媒体,主动观察网络舆情和民意的变化,加强运用新媒体管理危机的能力。同时,应充分警惕它可能造成的“瓦釜效应”。所谓“朝议无黄钟,遂使街谈尽瓦釜”,即在缺乏富有意义的重大议程时,由于商业利益驱使或某些不良趣味的诱因,一些卑微、琐细的议题可能造成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大众轻信盲从和广泛传播。应该建立和完善网民举报受理制度、网络新闻信息公众评议制度,对网络新媒体传播加以监督。

充分发挥微博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功能

微博的出现,使得个人成为信息发布与社交网络的个体终端,微博的传播衍生出裂变性、主动性、即时性的特征。微博开辟了政府发布信息的新通道。近年来,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网络新闻发布会和网络新闻发言人也遍地开花,微博成为应急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要善用微博,与时俱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沟通系统,重视微博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功能建设。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应急决策过程中引入微博的力量。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要有意识地利用微博听民声、聚民智,通过微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倾听公众声音、科学民主决策、启动政策窗口。

第二,多元激励措施吸引粉丝。海量的微博用户不仅仅是庞大的商业资源,更是无穷的公共资源。采取多元的激励措施吸引不同偏好的公众成为政府微博的粉丝,从而影响公众与管理生态,是政府微博公关的必由之路。

第三,进一步加强政府微博的功能建设。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微博实现各项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互动和服务功能:当粉丝对政府的声音发出质疑时,官腔、躲避、推诿、打太极和装哑巴都是危险的,“有问有答,有答有办,有办有督”可以说是对如何实现互动功能的最好解读。

第四,发挥与规范领导干部的个人微博作用。在国际上,智利总统皮涅拉、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等国家领导人开通了自己的微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国内,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微博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当然,领导干部开微博,不能流于形式,为追赶潮流而开,重点不在于掌握纯粹的互联网技术,而在于把握新的观念,以真诚的态度去了解民意,把微博作为干群沟通交流的平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技巧与方法

第一,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和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强化论坛管理。官方网站是政府信息发布的法定渠道之一。要加强主流网站与品牌栏目(论坛)的建设、推介与评选力度,扩大影响力与公信力,形成舆论示范效应,放大主流网络舆论引导或影响非主流网络舆论。要调动网络编辑、论坛管理者、版主的合力,强化论坛管理,培养网络空间独立评论员队伍。

第二,抢占舆论制高点,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以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首先,在信息发布上抢占先机,第一时间将真实、权威、公正的信息传递给公众。其次,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合作,设置议题,集中讨论重点,通过专题对突发事件做深度报道。将突发事件发生的背景、地点、相关人物、过程、动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第一时间传达给公众,引导公众议题。

第三,培养并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作用。“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是大众传播中的评论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网络意见领袖充当着政府和广大网民之间“舆情调节阀”的角色。要善于发现和寻找网络意见领袖,通过意见领袖来引导网络舆论,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立舆论,孤立过激舆论。同时建立权威人士上网沟通机制,以公共协商与远程民主的精神促成议题的解决与理解。通过网民引导网民,用网民自己的声音引导、感染网民,实现网民自我教育、自我引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尊重网络传播规律,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与转折。要善于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做好引导工作,干预网络诱致进程。要对网络关注的焦点适时进行变换,引导网络舆论转移关注点。要加强舆论引导力,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实时传递主流声音,有效实现网络意见均衡。要善于抓住网络舆情引导的关键环节。要拓宽网络的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使网络成为汇聚信息与观点的集散地、疏导不满情绪与怨恨表达的减压阀;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促和谐,形成舆论合力。

第五,综合利用多个网络舆论引导载体,立体化多渠道展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疏导工作。要培养网上舆论引领员,把网络舆情监控与评论引导紧密结合起来;在本地网络舆论平台上强化网络把关,探索网络舆情联动应急创新机制。要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秉承理性、平和、包容的态度,采取沟通对话的“治理”方式而不是关堵封闭的“控制”方式,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第三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以及应对措施

写作思路:

论文共分五章,以“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目的,沿着“提出问题(存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问题)→分析问题(制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的因素)→解决问题(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的应对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

写作框架:

首先,以典型案例为文章的切入点,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突发事情网络舆情引导失当现象,并从引导时机、引导主题、引导方式分析其失当的具体表现。

其次,分析制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引导意识不足、引导管理体制不健全、引导保障机制不完善。

最后,基于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积极社会舆论环境、实行网上网下两级联动引导舆论、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组织机制建设三方面分析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应对策略。

写作大纲

第1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理论分析)

1.1突发事件的内涵、起源、分类

1.2网络舆情的内涵、分类、以及特点

1.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 第2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现状扫描

2.1案例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事件回顾:结合具体案例来谈网络舆情中所存在的问题)

2.2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的表现(通过上述案例综合分析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的具体表现,主要从引导时机、引导主题、引导方式三方面来分析) 第3章 制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本章通过以上对双汇“瘦肉精”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的分析得出: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的时机和引导的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当表现,引导意识、引导管理、引导保障三方面的不足)

3.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意识不足(主从引导意识、传播意识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来谈)

3.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管理体制不健全(从群众认识不足、文化素养不高、重视度不高、政府管理结构混乱来谈)

3.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保障机制不完善(从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长效引导机制)

第2章 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应对策略(本章主要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事前引导、事中引导、事后保障三方面的内容为主)

4.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积极社会舆论环境(主要是重视对舆情的汇集、监控、分析以及预测、建立科学正确的的长效应对机制)

4.2实行网上、网下两级联动引导舆论(网上通过互联网媒体构建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加以引导;网下通过政府宣传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和定期组织模拟演练)

4.3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组织机制建设(宣传正确网络舆情观念、确定部门职责、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政府完善引导法律法规) 第5章 结论

积极组织开展公民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公民根据伦理道德的要求,及时调整在网上的行为,为培育良好的网络环境创造条件,净化网络“土壤”,从根本上消除网络突发事件的隐患,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第四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监控修改01

一、选题过程及理由

1.选题过程 (1)步骤

1)阅读课题指南,查询以往社科基金项目,了解党中央和国家最新重大部署、紧跟国际最新动态,跟踪学术前沿。

2)确定团队小组熟悉的领域或方向,聚焦于团队熟悉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现有优势,扬长避短。(由于团队有几个人做过网络舆情的研究,所以我们选题的方向是网络舆情)

3)查阅网络舆情领域最新的综述文献或相关研究论文

4)仔细阅读文献资料:确定最有意义和最有可能的突破口(突破口有哪些,文献综述里找) (2)突破口

老问题+旧方法型(对老问题深入挖掘)

老问题+新方法型(方法的创新)

新问题+旧方法(前沿研究)

新问题新方法

看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哪一种吧 1)逐项检索这些突破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的课题,确保选题能集中回答1-2个重要科学问题 3)请教同行专家论证课题和研究措施的可行性(看看改不改成询问老师意见,或者干脆不要这一步) 2.选题理由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和民意表达空间扩展,网络舆情在突发事件本体的演化过程中,常常催化其升级和扩散,甚至影响和决定着社会舆论的走向,进而渗透到现实社会中,并对现行的政府公信力、政府公共决策、政府运行机制等形成制衡或约束,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阻力因子。因此,加强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尤其是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并实施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是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在基金申报选题时,不管你所选题属于何种类型组合,都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 需求性原则。所选的研究课题属于学科发展或科技发展的前沿,必须是目前未做或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且优先选择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选题必须具有重要意义或急需解决的问题。

(2)创新性原则。要求探索科学问题中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总之,选题必须有原创性,研究工作必须有创新性。

(3)目的性原则。所选题必须目标集中,不含糊,不笼统,切勿选题太宽泛,最终确定的选题应集中回答1-2个重要科学问题,不能求一个项目解决所有问题。这一点通常是基金申报新手很容易走入的误区。

(4)可行性原则。需要根据智慧技能、研究基础、团队实力和硬件设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进行选题,确保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有限的确定目标。因此,在项目选题方面,一定需要详细说明所选课题是可以实现的。最好,自己有相关研究基础或预先研究成果作为支撑。

(5)优势性原则。选题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现有优势,扬长避短,顾及个人及团队的智力结构、特长、基础和潜力,考虑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最好能在自身熟悉的领域选题,这能保证项目书能送到小同行中评审,让评审专家对你的申请书有较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自己优势的领域,自己把握可能也不够。 (6)可持续性原则。基金申请人通常会有自己的一个小课题组。为此,申请人需要考虑所选课题,是否具有发展前途,即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否为日后课题组提供可持续性发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问题:

(1)2014 年 1 月 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

(2)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突发公共事件数量连年增加并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经过网络媒体和网民传播的突发公共事件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并产生舆情聚焦,经过互联网的放大不仅左右了公众的舆论导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

(3)目前我国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治理和应对水平较低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有助于建立起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长效治理机制,通过适当手段预防、干预、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2) 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有助于融合新媒体共同推动我国社会架构转型。

(3) 作为政府公关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能够拉近和民意的距离,提升政府公信力,还能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的政府监控的研究起步较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的监控研究如今已经涉及政府监控的方方面面,研究愈加细化。

(1)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民主理论、网络空间治理理论等逐渐进入国外学者的研究视野。Herbert Blumer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所给定的公共场所里,在任何时间里由讨论的人组成的一种集体性行为。Noelle-Neumann从沉默螺旋理论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认为在网络舆情的生成中,公众的意见会因为另一方意见的沉默而逐渐强化,并通过反复形成具有某种一致性的舆论,进而演化为群体性倾向的网络舆情。Brauchler Birgit则分析了对立理论在舆情中的作用机理,并以东印尼的Moluccan事件为个案予以证明,网络中的对立矛盾的交锋更容易导致网络舆情。Patricia Moy则认为,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不当,并可能因为舆论的引导不当导致更大范围的事件。 LavrenkoV、Allan J、DeGuzman E 等人从技术层面对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网络舆情监管包括最初对事件的识别,以及包含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后续相关报道的话题检测与跟踪。Mceoy以美国“黑色联盟”为个案分析了“新闻修复”的权威地位,并为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更好机会。Bob J. Carreil与DavidL.Sturges等人从网络舆情的原因进行解析,认为公众利益的冲突性和环境的作用是网络舆情的直接原因。Brooks B在网络舆情的引导中认为“网络把关”是十分重要的,并要求在网络舆情引导中要善于运用议程设置理论。

因此,在理论方面,西方国家学者提倡网络舆情的研究应将案例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突出网络舆情理论在案例中的应用和分析,从何构建出合理的管理模式。

(2)网络舆情技术模型与平台建设

第一,网络舆情的技术模型研究。Katarzyna Sznajd-Weron于2002 年创建的Sznajd 模型是学术理论界出现的首个舆论交互模型,该模型基于“united we stand divide we fall”建立,认为舆论观点是由内向外扩展。Elgazza采用Watts以及Newman的网络方法,创建了一个小世界网络,在该小世界网络模型中,突出体现了领导者的观念,并将领导者定义为负有传播、解释各种观点责任的个体,它能够在充分保持自身观点不改变的同时,可以轻易地、完全地改变其他个体的看法和观点。Hegselmalm以及Krause等人提出一个全新的网络舆情模型,并基于观点距离考虑,提出“有限信任”的观点,他们指出在网络舆论传播的过程中,舆情观点不仅仅包括简单的正反两种观点,而是多种观点共同交互,这是网络舆情演进模型中的重要的研究方向。Fortunat研究了全连通图、无标度网络、星型图、方格和随机图等五种网络技术模型。

第二,网络舆情监管的技术平台研究。Tsou等为网络舆情监管中对网络舆情进行主题分类和倾向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Gil-Garcia等认为,在网络舆情监管过程中,发现、采集以及跟踪网络舆论热点话题并寻找最佳的网络舆情预警实现途径,主要是运用文本聚类等方法实现。Antioine Naud等认为,在网络舆情监管过程中,可以采用基于聚类算法的文本主题分类等方法和技术,来对网络上的舆情话语进行舆情简报处理、倾向性分析等操作,最终实现网络舆情的预警、引导和监控。Vadrevus、Gelgif、Davulcuh等人认为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就必须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在技术方面也需要采用包括距离判别法、Fisher判别法以及Bayes判别法在内的多种分类判别方法。Welty C、Murdockj W等人认为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朴素贝叶斯、组合分类器等。

在实践方面,西方学者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技术模型和平台的建设对现实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2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出现较多,而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面。 (1)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产生、演化机制研究

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例如有学者指出该过程经历三个阶段:舆论爆发期、舆论高涨期和舆论消退期。魏丽萍建立了三个进化博弈模型来模拟网络舆情的生成和演化机制。唐超认为网络情绪是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2)关于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研究,探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监管中政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有效互动不足、不知情、不懂得应对方法、不懂得如何修复舆情、对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现实影响和危害预期不足等。当前学者从宏观角度、电子政务角度等治理对策方面的研究,包括舆情研判、舆情引导、舆情干预、舆情应对、舆情公关、舆情反馈、舆情管控等。如加强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和专门的网警队伍;在网络舆情监测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政府网络舆情辅助决策系统模型等。

除此之外,专家学者们在特定领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也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包括涉警领域、法院、检察机关、高校等领域。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分析模型及技术研究

如在网络舆情预警中融入BP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实现对网络舆情安全态势的定时评判,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效度。通过构建舆情热点发现和追踪模块,利用热点算法描述了模块数据挖掘功能。还有学者针对我国网络舆情信息量大、人数众多、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提出构建舆情反应力、舆情引导力、舆情控制力等3个维度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评估指标体系。

(4)网络舆情监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必须要有技术支持,例如:舆情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聚类分析技术、网页分类技术等。也有学者针对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核心舆情分析引擎进行具体研究,包括舆情观点分析、舆情倾向识别、舆情主体监测以及舆情主动自动跟踪等舆情信息识别与分析技术。

(5)关于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方面的相关研究 提出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构建政府形象提升模式,以创新的方式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政府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能力;转变行政思维和理念,正确对待网络监督,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等。

(6)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的具体剖析

近年来学者对多件网络舆情案例进行了有效剖析,例:厦门“PX”事件、汶川地震、“李刚门”、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等多角度总结了政府在治理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和根源,并探讨政府如何有效地应对、化解网络舆情事件。

(7)不足 总体上讲,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分布范围较广,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1、在分析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方面,某些研究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而多数的地方政府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地方领导人在应对新媒体方面还存在不够重视、粗暴应对等一系列问题。

2、我国关于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情况特殊,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应用于中国存在着一定解释力限制,对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还有待探索等等。 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公共危机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相关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加强,并做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更加深入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奠定了此类问题研究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上述相关的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研究的跨学科分析尚存在不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由于学科背景原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进行分析。系统化的学科协同研究理论成果明显缺乏。

第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分析和把握尚不够深入。现有的研究中,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研究者一般都是从经验的感性层面对网络舆情演化进行认知,缺乏从本质层面探讨和分析舆情演化动力机制和演化规律,因而难以形成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和演化机理的科学、有效把握。

第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监控对策研究还有待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是一个完整生命周期。因此,在政府监控方面也是有着不同的阶段性和重点性。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大多比较零散,而且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后的政府的应急管理。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重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文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认为本研究有利于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论框架,为政府网络舆情监控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指导;并对国内外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第二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理论基础。首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界定,重点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与基本构成要素;并从社会现实风险上升、信息公开不对称、网民心理机制失衡等方面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子;同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翔实阐述;最后从危机管理理论、大众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等方面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理论工具体系。

第三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的基本规律。在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阶段划分为生成阶段、扩散阶段和消减阶段,并且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不同阶段都呈现着相应的舆情演化规律。在舆情生成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形态突变规律、叠加聚焦规律、共振趋同规律、群体极化规律;在舆情扩散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线性渐进规律、涟漪发散规律、感染互动规律和螺旋上升规律;在舆情消减阶段,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冲突阻动规律、替代转移规律、散焦碎化规律和自然消散规律。

第四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成效与问题。主要对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舆情监控取得了初步成效,譬如舆情监控意识普遍提升、舆情监控法律逐步完善、舆情监控机构开始设立、舆情监控技术逐步成熟等;与此同时,在政府舆情监控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对舆情监控地位认识不清、政府对舆情爆发危机应对不当、政府对舆情演化规律把握不准、政府对舆情监控条件投入不足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舆情监控理念观念较为保守、舆情监控法律建设相对滞后、舆情监控监管体制尚未健全、舆情监控应对机制亟待改进等。

第五部分:国内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经验与启示。从国外来看,重点分析了美国、法国、韩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五个国家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中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从国内来看,主要选取了“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甬温”事件、“抢盐”事件等典型个案来分析我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中的经验与教训。综合国内外的典型经验与个案观察,认为对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启示包括四个方面:强化舆情政府监控的观念建设是前提、健全舆情政府监控的制度体系是基础、提升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能力是关键、完善舆情政府监控的技术措施是保障等。

第六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对策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创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念,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舆情监控价值取向、构建“道德自律”的舆情监控约束规范、遵循“平等公正”的舆情监控行为准则和实现“及时有效”的舆情监控基本目标;二是优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健全舆情生成期的研究判预警机制、及时启动舆情扩散期的引导控制机制和逐步完善舆情消减期的善后恢复机制;三是改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技术支持,包括舆情信息收集系统、舆情监控分析系统、舆情应急响应系统等;四是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网络舆情的法律制度保障、构建舆情监控的组织体系保障、培育舆情监控的人才队伍保障和优化舆情监控的协同治理保障。

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调查研究法

文献调查法。本项目研究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调查与分析。

抽样调查法。拟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同区域的、有典型意义的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抽样调查,收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相关资料数据。

第二,实证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标本事件和个案进行描述和分析,譬如“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等。

计量统筹法。对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典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帖子数量、回帖数量等进行计量统计,并通过统筹方法分析舆情发展与演化的过程。 第三,理论研究法

比较分析法。在研究中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典型经验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在比较中得到启示。

归纳总结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个体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抽象和总结出典型的舆情演化规律。 五.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沿着以下思路展开研究:相关文献梳理——理论原理分析——问题动态跟踪——对策建议研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国内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形成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认知,以危机管理理论、信息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公共治理理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扩散和消减的规律;其次,对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其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及其问题成因;再此,在对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典型经验进行分析,以及对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个案观察基础上,得出一些经验和启示;最后,立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理论原理分析和问题动态跟踪,创造性的提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科学、全面的政策建议。

技术路线图

分为三个部分 1.文献梳理

2.理论思路

3.对策研究

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三阶段五点”模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都会作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中,使其演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界定或划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是一个难点问题。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阶段划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遵循信息传播生命周期理论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间序列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三阶段五点”分析模型,具体如图3.4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三阶段五点”分析模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三阶段五点”分析模型,反映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演化态势与变动效应。在图3.4中,OP线是轴线,表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实际影响程度(量),OT是时间轴线,表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时间序列状况,S曲线是舆情演化状态,表示在某一时间点,网络舆情的热度和强度情况。其中,在S曲线上有有五个关键的“点”,即称为“五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曲线S与预警临界线W(Early Warning)相交的点M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M点上),称之为预警点(Warning),此时各种因素导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始被社会关注,舆情表征警示舆情进入前危机状态;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和网民的关注度加强,S曲线加速上升与舆情影响临界线(下限,Lower limit)L相交的点A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A点上),称之为暴发点(Outtreak),此时,网络舆情处于建委热烈状态,网络评论、跟帖急剧增加,并大规模扩散,网络舆情危机全面爆发;随着舆情的进一步扩散和深化,S曲线上升到最高值,达到舆情影响临界线(上限,Upper limit)U相交的点D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D点上),称之为灾难点(Disaste),此时舆情处于极度热烈状态,并形成舆情演化拐点,S曲线开始向下发生转折。随后,S曲线向下穿越影响临界线(下限)L即进入消减阶段。S曲线与L线相交的点Bs(时间窗口在OT线的B点上),称之为回归点(Regression),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始回归常态管理;S线快速下滑再次与预警临界线W相交于点Ns(时间窗口落在OT线的N点上),我们称之为平安点(Safety),也即意味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已经处于正常状态或完全控制状态,在平安点Ns以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于常态管理,S曲线逐渐恢复水平运动。至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从生成到消亡就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生命周期。

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到最终消亡的抛物曲线S的演化规律,结合“五点”的关键特征,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简单的阶段划分,可以分为舆情生成阶段(OM)、舆情扩散阶段(MB)和舆情消减阶段(B-)。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三阶段五点”模型较为科学的描述了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文章将按照“三阶段”模型对网络舆情在每一个阶段的演化特征与规律进行分析。 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主要是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化过程的一种简单化和形象化的描述,客观表达了舆情在生成阶段的内在模式与机理。不同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其不同环境或要素中生成演化的模式和规律是不同。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阶段,主要经历“触发——集聚——热议——爆发”四个关口,并且在每一个关口都呈现着相应的演化规律:形态突变效应、叠加聚焦效应、共振趋同效应、群体极化效应。 2.叠加聚焦效应

叠加原理和聚焦原理都是物理学中非常常见的理论,描述了事物从小变大,由分散变集中的一个过程。叠加原理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反映事物的变化过程,而聚焦原理则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反映事物的变化过程。叠加原理和聚焦原理其共同点都是将分散的能量聚焦或集中为一个统一的能量。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叠加与聚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事物由单个、分散到集中统一的过程。 2.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叠加聚焦的作用因素

互联网犹如一面凸镜,具有聚焦和散焦功能,其可以将事件关注度集中到一个特定的点,形成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可以将一个普通事件以放大形式无限扩大,使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原本并不复杂的偶发性普通事件,经过互联网的叠加与聚焦后,事件被放大,并成为普遍关注的严重性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起着聚焦放大效应,并催生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互联网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叠加聚焦的基本工具和载体,其叠加聚焦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社会公众深层社会矛盾的情绪积累和聚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员约翰·博伦(Johan Bolle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社交网络用户会根据某种需求聚集,并且用户成群汇聚的根据不仅仅是年龄和兴趣,更重要是情绪聚集,他们更意愿与相同兴趣取向的分享和交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与社会公众思想的多元性,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二是社会媒体的刻意渲染强化了网络聚焦功能。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主要是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一切物质形式。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的传播信息,因而,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如何增强信息的关注度和聚焦度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实践中,媒体经常以“头版头条”、“重要消息”等形式聚集信息受众的吸引力,以扩大信息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如新浪、网易、好1

23、百度等门户网站都开辟了专门的“头条新闻”、“热点事件”等,在互动网站如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都设置了“置顶”、“热点帖”等,以强化新闻事件的聚焦效应,增强新闻的影响度。而同时,个别新闻媒体、新闻网站为了某种效应或利益刻意对新闻事件进行炒作和“眼球效应”,不顾新闻的真实性,以耸人听闻和震撼人心的“爆料”、“黑幕”来煽动和聚焦人们的情绪。

2.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叠加聚焦效应的演化

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日久积累聚集和网络媒体的刻意渲染放大,使社会公众集聚的情绪找到了关注点和突破点,所有的对社会不满和个人情绪都会因为某一件突发事件发生而引发情绪的累加聚焦,并在一定的时候爆发网络舆情。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传播的参与成本低,准入条件容易和网络人气聚集速度快,以及其传播规模和影响范围大,使网络舆情发展的叠加聚焦效应十分明显。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事件影响的扩散或事件信息报道与呈现,使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如事件当事人、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都会将注意力、精力集中聚焦到特定的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某个问题上,此时事件处于多主体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事件。而除了上述的利益相关者主体之外,广大的网民由于某种因素或情绪的积累也会积极对特定事件进行广泛的关注,网民会发挥其特有的社会知识和认识背景,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审视与分析,并且根据各自对事件的看法发表事件评论。当突发事件变成普遍关注的焦点事件时,长期积累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人群,他们会将事件进行分解寻找已经积聚情绪发泄的突破口或关键点,譬如很多的突发事件会被贴上“官员腐败”、“政府不作为”、“商人霸道”等标签,从而引起网民的情绪爆发,进而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因此,我们可以假设,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是一种社会公众的情绪积累聚集与发泄的过程,当公众对社会、政府等抱有某种意见,就会形成情绪的积累,一旦社会发生偶发性事件时候,不论事件是否与公众的某种情绪相关,公众都会自发的将事件原因或矛头指向社会或政府,利用网络大肆渲染、发帖和进行网络评论与炒作从而引发广泛的情绪汇集和聚焦,当情绪叠加到一定极限值的时候,就爆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我们可以归纳其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为“情绪叠加→事件发生→情绪聚焦→网络舆情”。如图3.7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叠加聚焦演化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效应

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互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其扩散与发展并非简单的直线式上升或直线式下降,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主要是指网络舆情生成以后的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隐性到显性的传播和变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生成后的一种“强化放大”的过程。一般来说,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阶段,沿着“强化放大”的逻辑结构,其扩散是经历“流行——强化——反复——升华”四个关口,与生成阶段一样,在每个关口都呈现着一定的演化效应:线性渐进效应、涟漪发散效应、感染互动效应和螺旋上升效应。

4.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的涟漪效应

日常中我们往平静的水面中投掷一块石头,在石头落水处会形成以落水点为中心的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的水波。我们称之为涟漪现象,属物理学范畴。美国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 Kounit)在其研究中根据水波现象原理提出了“涟漪效应”,主要是指由一个出发点引发周围的点持续性震动,如果没有任何阻力,震动会波及并扩散很远距离的点。并且杰考白·库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一群人看到身边有人破坏规则,而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群人会模仿其他人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首领或有影响力的人,那么波及的人群会变得更加广泛。在危机管理领域,小的事件经过一定的途径演化为大的危机,很多时候可以称之为“涟漪效应”,即一种危机引发更大的危机或引发多种危机的发散和放大过程。

突发事件往往很容易产生涟漪效应,每当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及其衍生事件就想一块投向水中的石头,激起水中的波浪,引起阵阵涟漪,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舆情,对外部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在舆情研究中,“涟漪效应”是一种重要的舆情传播和扩散模式。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中,由于互联网的无所不在和便捷性,公众会通过网络意见交流形成一种对事件或超越事件的评论或情绪的“发散性弥漫”。由于“涟漪效应”,一些原本对事件并不知晓或不关心的社会公众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由于“涟漪波”弥漫和放大而被迫转入对事件的认知、关注甚至开始表达个人观点和情绪。由于涟漪效应的作用下,一些局部性甚至一些微小的个案事件在网络波的条件下迅速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共同话语”或“广泛认知”事件,并且在公众心理形成某种情绪或态度。因此,可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实质上就是舆情的“弥漫性”放大和发散传播过程。

4.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的涟漪效应的要素分析 根据波激动力原理,可以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作用源。正如在水波现象中,我们必须是在有某个物体破坏水面平静状态是才能产生水波,而我们常常所说的石头就可以看作是“作用源”。约翰·密尔指出,“在舆论体系中,舆论本身就是一个最强大和最积极的社会力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公众对某一突发事件或事件相关问题所表达的具有倾向性观点和看法。因此可以说突发事件本身就是网络舆情扩散的“作用源”。但从实践中来看,往往很多的网络舆论所关注的并不完全是事件本身,而更多的涉及相关事件或事件背后的因素,正如有学者认为,公共舆论的并不完全是针对某一事件,而是针对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纠葛着诸多的利益群体普遍诉求。

二是作用介质。作用介质就是指传递的介质。水波的扩散的介质就是水。很显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介质就是互联网,当然也包括广义的其他通信渠道等。网络作为一种承载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媒介形式,不仅记录和保存着海量舆情,更重要的是网络作为一种传播途径还在于其能大规模、快速的扩散舆情信息。现实中,互联网是一个拓扑结构网,能过在舆情的扩散中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技术支持,而这种拓扑结构网络为网络传播的放射状和波浪形传播提供了条件。网络环境下,公众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满足个人舆情信息的收集,也可以成为舆情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者。因此,网络的拓扑行和层级性满足了其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介质要求。

三是作用机制。在水波中,涟漪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石头重量和石头落水的速度。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突发事件本身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普通的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灾害事故等相对来说社会影响较少,因而在其舆情扩散传播过程中的动力会小一些,其扩散的速度和扩散范围也会相对有限,而对于特殊的突发事件或由于长期社会矛盾所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征地拆迁等涉官、涉商事件则其舆情扩散动力强劲,很快就能在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是网民情绪,包括网民的利益诉求强度,对社会或事件的知情却的要求度,甚至包括对社会或事件的情绪发泄等都是网络舆情扩散的动力。

4.2基于波激涟漪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路径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经过扩散中的“流行”关口,开始进入“强化”和“放大”关口,在该关口,网络舆情的强化和放大机理主要是源于舆情的“辐射性”发散。由于网络层级的复杂性和网络结构的多样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涟漪般逐层放大和扩散效应。根据“水波动力学”原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舆情源”和“舆情动力”作用下,“舆情波”一级一级向外辐射,并形成更加强烈和更加广泛的网络舆情。简单的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涟漪发散就是一个“由点到面”的扩散过程。借助波函数,我们可以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涟漪扩散形态与方式进行如下表示:=f(h,k,l),其中表示波的影响力,h表示波高、k表示波数、l表示波幅。在理想的无阻力情况下,波的影响力是随着波扩散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范围值时候,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风险性就形成,并将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破坏。由于受到诸多内部或外部动力因子影响,网络舆情在时空上呈现着波浪式的运动形态,波峰是舆论处于上涨阶段,而波谷则反映了舆情的下落阶段,波峰与波谷犹如水波荡漾一样,交替出现,彼此消长,并在舆论动力机制作用下,滚动前进。具体的扩散过程如图3.14所示。

图 基于涟漪发散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图

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推动型和阻滞型行为特征

在图中,“舆情源”也即突发事件,是整个涟漪效应扩散的中心,处于核心地位,所有的社会网络舆情都是基于对该事件或事件相关问题的聚焦。首先,是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或参与者,通过网络对事件进行主观性的描述和评论,形成了单个事件舆论。“任何舆论的发生都源于个人意见。”一方面个人对突发事件的观点和意见的表达,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突发事件中的衍生事件或相关联事物的揭露,形成了“网络波”的“舆情源”。其次,当事人或事件相关人开始在网络中有意向的向周围表述意见和观点,如果这些“舆情源”信息不能吸引网民的关注或引起网络的共鸣,其所产生的舆情源头很快就会消失;相反来说,如果个人意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则就会出现广泛的讨论,从而扩散为一级舆情,主要表现为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开始表达对事件当事人的关注、同情或声援,达到舆情波的小高峰。再次,随着舆情源的不断扩散,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公众开始从关心事件的本身发展为关注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将矛头指向了某些制度层面或社会层面等,引发了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舆情,演化为二级舆情。最后,在涟漪效应下,由于社会公众观点、态度和意见不断靠拢集中,网络舆情涨落被放大,舆情由原来的无序评论转向有序的声讨,形成了一种公众与政府的矛盾相互对抗局面,演化为三级舆情等。而实际上,舆情系统的有序演变,正反映了社会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变,甚至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5.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消减效应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沿着一个盛衰的演变过程发展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消减主要是指网络舆情在经历了生成和扩散阶段之后,网络舆情逐渐呈现的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热点事件变为普通事件的淡化和衰减过程。随着事件的妥善处置和解决,突发事件所带动的社会资源逐渐耗尽,公众对事件关心呈现疲态、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较少,以及网络舆情发展缺乏新的动力机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始逐渐进入慢慢平息的消减阶段。在网络舆情消减的过程中,有的是断裂式消失,有的是反复弱化等。但总体上来说,是沿着“冲突——序变——淡化——消亡”的演化路径而完成由盛而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舆情消减节点都相应呈现一定规律:冲突阻动效应、替代转移效应、散焦碎化效应和自然消散效应。 6.冲突阻动效应

6.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阻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作为一种特殊的冲突形式,首先,它应该表示处于社会系统中的公众、网民之间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的对立状态;其次,网络舆情冲突主要存在于社会沟通和交流,缺少了这种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舆情冲突就无法形成正面的舆论交锋和议题对立;最后,舆情冲突主要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中公众对不同的、对立的利益追求,或者对某种观点的支持与反对。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冲突主要是指公众之间或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一切情绪、意愿和态度的对立状态。“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作为一种对事件观点、情绪和态度的总和,是现实社会在虚拟社会的反映。因此,也存在相互对立或矛盾的双方,他们对舆情事件持有不同的或相反的态度,在网络舆情中其中明显不同的作用,一部分是对舆情起着推动作用,另一部分是对舆情起着阻滞作用。起推动作用和起阻滞作用的两部分群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的两个对立方面,其具体行为可以如表3.4所示。一般来说,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中,会涉及当事人(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四个主要的舆情主体,他们由于各自的利益诉求的冲突,会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站在不同的立场,并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来说,冲突一直存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整个演变过程。

6.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阻动型消减模式分析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经历了扩散阶段后,由于缺乏持续的舆情推动力,网络舆情进入消减阶段,并且在消减阶段中开始转入“冲突”关口,在该关口,主要是通过冲突阻动力使舆情由高涨期进入停滞期和消减期,出现舆情演化发展的“拐点”,我们称之为网络舆情演化的冲突阻动效应。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政府等部门对互联网的阻动控制成为了可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冲突阻动效应主要是指政府、媒体等舆情主体强制性控制网络舆情,并使网络舆情减少和消失的行为或现象。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其演化过程中,主要有事件利益相关人(当事人)、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四个主要的舆情主体,并且这四个舆情主体由于各自的利益偏好或受某种情绪的影响,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根据其在网络舆情演化的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推动型行为模式和阻滞型行为模式,两者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中互动作用,此消彼长,推动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如图3.17所示

在图中,我们可以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看作是冲突对象,而事件利益相关人(当事人)、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四个主体可以看作是冲突的对抗主体,其对抗行为效果分别为推动力,称之为A,和阻滞力,称之为B。网络舆情作为主体的冲突对象,承受着对抗主体的相互作用的冲突力,称之为F。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力可以表示为函数F=(A,B)。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推动型舆情行为占主导作用时,即A﹥B时,网络舆情呈现扩散态势;当阻滞型舆情行为占主导作用时,即为A﹤B时,网络舆情呈现消减态势。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前阶段,主要是推动力起作用,因而,网络舆情会在推动主体的作用下,如对事件的广泛宣传、网络评论、事件炒作等,使事件舆情迅速扩散和发展;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后阶段,主要是阻滞力起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进行控制型报道、政府防控干预、屏蔽事件消息或删帖等行为,以弱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动力,消减网络舆情。尤其是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量消极的网络舆情得到及时控制。①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是网络舆情发展的冲突主要阻力,其与舆情演化趋势,可以用曲线图来表示,如图3.18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消减的冲突阻动函数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冲突控制型消减函数F是一个因变量,其舆情演化趋势(舆情的扩散速度和强度)与舆情阻力分布(阻滞型舆情行为要素)是呈现一定的函数关系,正常情况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消减态势与舆情的阻力分布是反比关系。在舆情的推动因子作用下,舆情发展迅速,但在舆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是舆情发展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政府、媒体等将对舆情发展进行的阻碍干预,在舆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冲突控制型的对立状态,即增加了舆情发展的阻力因子。在这种冲突阻力作用下,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开始弱化,并且随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冲突阻力增大,网络舆情发展就越趋向衰减,甚至最终消失。

7.完善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应急响应技术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响应技术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中的应急管理内容,而采取的一系列响应支持技术,从而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处置,是政府对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响应技术主要包括应急响应决策模拟系统模块和应急响应决策支持系统模块。

第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响应决策模拟系统模块。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与应对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中,为了及时掌握相关舆情信息,并在舆情应急响应决策阶段,选择最优的可行决策方案来响应舆情,需要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决策模拟系统,实现舆情应急响应决策的优化。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复杂性,尽管有舆情数据仓库的支持,但是政府在舆情监控中常常是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中对舆情实施监控,因而难以正确估算网络舆情的发生概率和实际影响。通过人造简单系统的行为逼近真实世界中复杂系统的行为,是模拟仿真方法的主旨。因此可以探讨舆情响应决策模拟系统的构建方法,通过模糊风险评估,对舆情应对方案进行合理的筛选。由于传统实验的成本很高,可以通过大量的计算模拟仿真实验,用来对所有的备选方案进行评比、择优和排序,帮助决策者在各种政策之间作出选择,其流程如图6.6所示。

图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应急响应决策模拟系统流程图

在图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应急决策模拟系统对于应急决策响应流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建立舆情决策仿真模型,并逐渐修正,达到功能仿真的完善,最后实现政府舆情监控决策最优化,使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后,能及时、科学的启动应急决策系统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决策支持系统的模拟仿真,实现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的上报、警情识别、警情预测到舆情监控的应急预案启动、辅助决策、专家知识支持、应急联动等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对网络舆情监控提供应对预案和处置流程。 参考文献

[1]Herbert Blumer.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Polling[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7,13 (5):.542-549. [2]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E. 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 Our Social[M]. Chicago: University ChicagoPress, second edition, 1993:50-56. [3]Brauchler B. Public Sphere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Moluccan Cyberspace[J/OL]. 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14(3)[2013-12-10]. http:///EJCPUBLIC/014/3/01438.html. [4]Zhou Y , Moy P. 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7,57(1): 79-98. [5] LavrenkoV , Allan J, De Guzman E, et a. Relevance models for 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Language Technology Conference (HLT).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2002:104-110. [6]McCoy M E. Dark Alliance: News RePair and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1,51(1):164-193. [7]David L.Sturges. Bob J.Carrell. Crisi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J]. The Public Opinion Nod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Nimbus[J].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2001:132-142. [8]Brooks, B-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A Guide to Computers for Reporters and Editors[J]. All yn and Bacom.1997. 15-19. [9]Stauffer D, Oliveira P M C. Persistence of opinion in the Sznajd consensus model: Computer simulation[J].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Condensed Matter.2002,30 (4):587-592. [10]Ochrombel R. Simulation of sznajd Socio Physices Mode with Convincing Single Opinions[J]. Hiternational Joumal of Modem Physics C,2001(7):10-91. [11]Rainer Hegselmann,Ulrich Krause. Opinion dynamics and bounded confidence model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J].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2002,5(3). [12]Santo Fortunato. On the Consensus Threshold for the Opinion Dynamics of Krause Hegselman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2005,16(2):259-270. [13]Benjamin K Y ,Raymond W M Yuen,Qi Yee Kwong, et al. Polarity Classification of Celebrity Coverage in the Chinese Pres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ce Analysis. McLean,USA:2005. [14]Gil-GarciaR,Pons-PorrataA.Dynamic

hierarchical

algorithms

for

document clustering[J].PATTERN, RECOGNITI ON LETTERS,2010(31):469-477. [15]Antoine Naud, Shiro Usui. Exploration of a Text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opics by Clustering[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7(12):115-124. [16]V ADREVU S, GELGIF, DAVULCUH.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rom Web pages using presentation regularities and domain knowledge [J]. World Wide Web, 2007 (10): 157-179. [17]WELTY C, MURDOCKJ W. Towards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information extrac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5th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 ISWC’06), Athens:GA, 2006: 709-722. [18] A.Grabowski,R.A.Kosinski.Ising-based model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complex network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J].Physica A,2006,361:651-664. [19] Juliette Rouchier,Paola Tubaro.Can opinion be stable in an open network with hierarchy?An agent based model of the Commercial Court of Pari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Sciences,2011,10:123-131. [20] Youngsang Cho, Junseok Hwang, Daeho Lee. Identification of effective opinionleaders in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social network approach[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 2012, 79: 97-106. [21]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青年记者,2007(8). [22] 王大为.网络时代的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3). [23]白树亮.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与管理问题研究[J].新闻界,2010(10). [24] 周文飞.浅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思考[J].社科论坛,2010(6):87-88. [25]陈玉霞.从李信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J].成都大学学报,2006(5). [26]白树亮,和受.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与管理研究[J].新闻界,2010(10). [27]郑保章.大连网络媒体舆情疏导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28] 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3-96. [29]王娟.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4). [30]许鑫等.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 [31]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2]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 [33]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34]谢科范.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4). [35]彭知辉.论群体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6]巨乃岐等.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析论[J].东方论坛,2011(1). [37]刘静.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防范机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 [38]扁柯潇等.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12(4). [39]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2010(1). [40]巨乃岐等.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7). [41]刘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12). [42]史波.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0(7).

第五篇: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确控制与引导

车辆102班

孙亚星

100301

王 晶

100302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课题是《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确控制与引导》,主讲的内容有三部分,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二:现象的背后;三:解决方案。

让我们先通过近年来的事件,大致了解一下第一部分。08年有“三鹿毒奶粉”,“范跑跑”,“香港艳照门”:09年有“邓玉娇案”,“上海钓鱼执法”,“河南农民工开胸验肺”;10年有“兽兽门”,“国美争权”。。。,一系列案和门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可有的同学依旧感到很遥远,那就让我们看看11年的所谓“河工大碎尸案”。QQ空间疯狂转载, 同学之间奔走相告, 你信了吗? 你又是怎么做的? 谁又知道案件的真相?

相信有很多人到现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以告诉大家 :

真相:一女青年在学校门口被车撞死。

风传:两名大三理学院女生在教师公寓被人先奸后碎尸。

要想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事件,为什么很多事一到网上就变了味儿,我们就不得不得看一看这现象的背后。

我们先看看涉及到了什么。涉及到官:“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涉及到富:“姐开的不是车,只是一块废铁。”;涉及到民:“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它去。”;涉及到娱:“语不惊人名不起。”,还有权,企等等。可为什么这两年频繁的在网上爆发呢?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社会背景:网络传播互动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为大众提供了平等的发言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地发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使人类进入了“个人传播”时代。这种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话语的分配,使得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从“大喇叭时代”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频发浅析:

一是由于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利益交错,公共突发事件此起彼伏;

二是由于网络技术进步,为公众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 三是由于媒介生态环境由延时单向线性传播向即时互动循环模式的转变。

我们对比一下各个事件,无非是两件事,一:弱势群体的觉醒与反抗,二:群众社会参与心的增强。

一切严重的网络突发事件都是矛盾的导火索。

前两年我们听到得大多是“网络监督”,“网络维权”,近来我们也听到好多“网络暴力”,“网络审判”,网络在声张正义的同时,也成为某些“高手”的工具,一把确确实实的双刃剑。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既反映了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着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如不及时掌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并在适当时间进行有效干预,则可能造成突发事件事态扩大,并可能引发新的突发事件 。

谈到解决方案,我觉得应该从政府,媒体,个人三个方面着手。 有专家指出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支撑的社会多元表达平台上,信息控制的难度加大,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其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势等是政府很难控制的。这对舆论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发声和舆论引导需要有比过去更高更强的能力。

政府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主要问题是:

政府腐败;

长期以来社会分配不公平; 老百姓心中积怨很深。 二:处理不当

这两个就像一个矛盾体,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处理不当会导致公信力的下降,公信力的下降会导致问题的更加难以处理。

说说腐败问题,一个政府一旦腐败了,其它的一切将无从谈起,不管你有多么先进的社会阶段,多么完善的法律系统,因为执行这一切的是人。我们结合一下历史:中国和日本当年同处于封建社会,面对欧美资本主义的入侵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我感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处于封建晚期的清政府远远比处于封建上升期的日本腐败的多。

腐败是政府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最紧急的问题,同时也是最不能急的问题,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是很不好对付的。

在处理不当上我们主要说说如何面对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目前处理存在三个误区:封堵,沉默,乱说。有专家提出了应对四说:是否说,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原外交部发言人王旭明曾说:“别人说不如自己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只要政府能做好沟通工作,很多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很多问题也就不会发生。

网上的爆料,由传统媒体接手深入采访和评论,提升了可信度,更能引起政府重视;而传统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报道,经互联网的放大,迅速凝聚民意,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新老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推动了不少社会问题的解决。 可是???

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一:敏感性差,反应滞后,过于轻率,不连续,哗众取宠。 二:内容单一,政府性强,缺乏良知,话语失真,不能使群众信服。

我们来看一下国外的知名媒体是怎么办的。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有时简称为“时报”(The Times)。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日报,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美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

再看一下他的历史。

奥克斯在接办《纽约时报》时就确定了时报的新闻报道原则:“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 纽约时报也为此大获成功。

小阿瑟(曾经的掌门人)比父辈更追逐利润,他试图促成《纽约时报》平民化,使各种人群都能够接受,因此涉及“煽情新闻”,使得《时报》一度失去公众的信任。

我认为媒体人应该是这样的:

以勇气肩负责任 以良知追求真实

我们常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我国网民的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据统计,“3.84亿网民中有3.0769亿网民看网络新闻,跟帖大战常常现诸网页,而且部分网友回帖的思想深度可以与传统媒体的评论相媲美;1.17亿网民访问BBS,最新热

点事件常常在这里聚集;2.21亿网民开博客且1.45亿人活跃更新,评析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网络的‘意见领袖’多通过博客来传播影响力;2.7亿网民使用即时通信工具,2.33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有3070万人只使用手机上网”。这组数据证明网络族群正在悄然兴起,多种研究显示,网民作为中国公民中社会参与热情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积极地关注和反映社会现状,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人群基础。

是这么多的网民促进着很多问题的解决,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我国的网民具有以下特质:一:有主张,少论据;二:情绪化;三:盲目跟从;而且很多网民参与的心态就不大对,有逆反心理的,有借机发泄的……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对信息筛选的过程,这让我想起了于丹教授客座百家讲坛是所提的三个原则:

真实吗?

善意吗?

重要吗?

可是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很多事情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判断的,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韩愈曾经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我们需要找到帮我们“解惑的人”,树立起正确学习的理念。

我们在讲政府怎么办时,我们落到了官员上;我们在讲媒体怎么办时,我们落在了媒体人上;我们在讲群众怎么办时,自然是落在个人上,于此同时我们又引出了学习。这让我想起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根本的根本在于教育。所以我们认为最终的方案是:

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

感谢互联网时代,

感谢老师给予的机会,

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

2011-11-1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童话剧表演主持稿下一篇:泰国的礼仪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