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文化立校之帜走特色发展之路

2022-09-11

丨卷丨首I语I树文化立校之帜走特色发展之路<0余水琴现在的校园文化存在几下几种弊端:第一, 虽然也经过了深思熟虑, 但提炼出来的“文化”只是一沖形式主义的东西, 没有内涵。比如在学校这堵墙上粘几A大字, 那栋楼上贴几幅画……第二, 校园文化体系虽然非常完整, 但内容不切合本校, 放到哪所学校都可以用。第三, 一A领导一沖文化, 不知道传承。很多学校新领导到任会破坏性把前任校长的文化成果打破或终结, 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新的校园文化。要避免这几种情况, 造就优秀的校园文化, 那就要从本质做起, 要善于发现、乐于寻找, 找到有本土特色的、有个性的、能够传承的、属于自己校园的真正文化。——事实上绝人多数学校都是普普通通, 根本不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也不具有悠长可鉴的历史资源, 打造学校文化就排除了客观存在的事买资源。在这种情况下, 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身边的正能量, 用身边人的身边事来培植属于本校的文化。学校文化应该靠故事来传播, 靠制度去延续。也就是说我彳门的学校在没有可用的历史资源的前提下, 要有意识地去培植一种文化, 传承一些故事。关于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分别从最美老师故事、最美学生故事、最美集体故事这三个方面去有意寻求。例如北京四中的一次运动会上, 一个女学生参加5000米长跑, 跑到不足一半路程的时候, 钉鞋的打子扎进了她的脚心, 这个女学生却一直坚持跑到终点, 没有放弃。于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成了北京四中的传统文化, 一直传承至今。培植文化最关键是我们善于发现和传播师生中间巳经存在的一些故事, 创造机会让学生和老师们去总结、去提炼, 一旦把具体的故事提炼出一沖精神就可以用作学校传承的校园文化。而这样提炼出来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本土性, 更易于广大师生接受, 也更易于传承。——发扬学校文化, 造就快乐学生和幸福老师。一是师德为先, 引领示范。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屐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 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 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 师德师风建设应该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而作为学生成忮的引领者, 教师应该首先提升自身的素质,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让他们S然而然地前进。二是人人参与, 我是主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师生参与面如何、精力投入如何、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决定文化建设的.成败。校园文化的主体结构中, 学生是校园文化的聚焦点, 教师是校园文化的晶核, 要充分发揮他们各自的作用, 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三是师生共同管理。学校的主体是学生, 而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导力量。在打造校园文化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凭借校长和行政几个人的思想, 应该把当家作主的权力“下放”到广大师生的手中, 让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 让大家主动思考、主动出力、主动管理, 让更多的事情通过协商、协调和协作来完成。只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 文化才能大众, 学校才能发展得长远。.四是提供展示平台。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但要为老师搭建发挥特长的舞台, 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长, 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 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 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认识结枸、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 设计和釆取多样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汽了学生的兴趣, 幵拓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学校文化, 弘扬校园美德及民族精神。学校无闲处, 处处熏陶人。校园文化确立之后最关健的还是物化成果, 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廊把与该文化有关的师生 (特别是学生) 感悟、成果等予以展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一草一木皆关情”。如果校园里处处是师生们自己的成果, 又有谁不愿意努力拼搏呢?又有谁不对自己充满信心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S”。创建校园文化, 既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 同时又要积极吸收有益的外来校园文化的新观念、新经验, 使传统的文化向现代文化方向发屐, 使校园文化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独创性。由于每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民族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教师队历的素质和学生的发展经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所以, 在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性的同时, 还要继续保持各自独特的风格。.总而言之, 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必有属于自己特色鲜明的文化, 并能在实践中把校园文化内化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用校园文化打造文化校园。让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 在文化校园的氛围内突出特色、彰显个性、享有自尊, 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分析下一篇:“走进社会”是中学德育管理的切入点